一、專書
王振鵠(1991)。文化中心十年。台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危芷芬譯(1995)。McAndrew, Francis T.原著。環境心理學。台北市:五南。
許木柱(1988)。台灣原住民的族群認同運動。載於徐正光、宋文里(主編)台灣新興社會運動。台北:巨流。
郭為藩(1975)。自我心理學。台南:開山書店。
張茂桂(1999)。種族與族群關係。載於王振寰、瞿海源主編:社會學與台灣社會。台北:巨流。
張春興(1995)。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市:東華。
陳其南、申學庸(2000)。文化建設與國家發展。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政策研究工作會。
蘇昭英、蔡季勳(1999)。台灣社區總體營造的軌跡。台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廖淑容、古宜靈、周志龍(2005)。文化政策與文化產業之發展—西歐城市經驗的省思。載於辛晚教、古宜靈、廖淑容(合編),文化生活圈與文化產業。台北市:詹氏。
潘桂成譯(1998)。Tuan, Yi –Fu著。經驗透視中的空間和地方。國立編譯館。
謝高橋(1985)。社會學。台北:巨流。
二、期刊
辛晚教(2000)。地方文化產業與國際形式休閒化。文化視窗,26,14。姚誠(2000)。從「意識」到「認同」論台灣鄉土教育建構。課程與教學季刊,3(3),5-6。張酒雄(1993)。國中學生偶像崇拜與自我概念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台灣師大教育學系及教育研究所教育學刊,10,261-322。
張永進(1999)。草地經驗—談台南縣產業文化政策行程與落實。社教雙月刊,94,19-23。蔣玉嬋(1994)。地方文化產業營造與社區發展。社區發展期刊,107,245-246。
三、論文
王秀美(2004)。地方文化館經營策略之規劃研究─以美濃客家文物館為例。國立臺南藝術學院博物館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2TNCA0581001。吳秋田(2001)。社區居民之社區意識與產業文化活動認同度關係之研究。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89NSYS5636027。呂怡儒(2000)。台北近郊森林地方感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森林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89NTU00360025。李倩如(2004)。中央與地方文化政策形塑下的產業空間變遷:鶯歌陶瓷老街個案。銘傳大學媒體空間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2MCU00662007。余文雄(2006)。新化老街再利用之經營管理策略研究。國立台南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卓世宏(1998)。國民中學一年級學生的鄉土知覺與鄉土認同-以台東縣為例。國立台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市。林俶庸(2004)。國小學童參與地方文化活動與其地方認同之相關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教育行政研究所論文,未出版,屏東市。林秉慧(2005)。文化產業之策略聯盟類型探討-以台中市犁頭店麻芛文化產業為例。朝陽科技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3CYUT5224016。郭曜棻(2003)。全球化下地方文化產業壟斷邏輯之實踐:以九份為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2NTNU1205007。郭敏慧(2006)。縣市文化局執行地方文化館之計畫研究-以台中縣為例。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4NHU05673014。張巧芳(2002)。地方文化的形成及其意義─安平地區的個案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鄉土文化研究所碩論文,未出版,台南市。曾秉希(2003)。地方居民對台中市梅川親水公園依附感之研究。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研究所碩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1CYIT5675027。楊敏芝(2002)。地方文化產業與地域活化互動模式研究— 以埔里酒文化產業為例。台北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博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0NTPU0347021。楊信洲(2006)。公私協力應用於閒置空間在利用之研究-以花蓮縣七星柴魚博物館為例。國立東華大學環境政策研究所。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4NDHU5695003。簡慶哲(1989)。國中學生認同對象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蘇明如(2000)。九0年代臺灣文化產業生態之研究。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89NHU00673002。三、外文部分
Bronfenbrenner,U.(1960).Freudian theories of identification and their derivatives.ChildDevelopment,31,15-40.
Bricker & Kerstetter (2000) . Level of specialization and place attachment: An exploratory study of whitewater recreationists . Leisure Sciences,22,233-257.
Erikson, E. H. (1959) . Indentity: Youth and Crisis. New York: W.W.Morton Company Inc.
Feldman,R.M.(1996) . Constancy and change in attachments to types of settlements.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28,419-445.
Kaltenborn,B.P. (1997) . Nature of place attachment: A Study among recreation homeowners in Southern Norway .Leisure Sciences,19, 175-189.
Moore & Graefe(1994) . Attachments to recreation settings: The case of rail-trail users. Leisure Sciences,16, 17-31.
Tuan ,Yi-Fu(1974) . Space and place: Humanistic perspective.
Proshoansky&Kaminoff(1983) . Place identity: Physical world socialization of the self .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hchology ,3,57-83.
Williams,D. R., Patterson, M. E., Roggen buck , J. W., & Watson ,A. E.(1992) . Beyond the commodity metaphor :Examining emotional and symbolic attachment to place. Leisure Sciences,14,29-46.
四、網路資料
文建會文化白皮書(1998)。取自:
http://web.cca.gov.tw/intro/1998YellowBook/index.htm
文建會文化白皮書(2004)。取自:http://web.cca.gov.tw/intro/2004white_book/
Williams, D.R.(2000),Notes on measuring recreational place
attachment。http://www.fs.fed.us/rm/value/research-plac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