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分
〈一〉專書
蔡永美、郭文雄 (1984)。都市社會學。 臺北:巨流 。
謝高橋 (1990)。都市的結構模式。臺北:巨流 。
王洪文(1991)。地理思想。台北市:明文。
蕭秀玲、莊慧秋、黃漢耀譯 (1991) 。環境心理學。臺北:心理。
開放空間文教基金會 (1991)。你我的都市空間。臺北:時報文化。。
呂順安 (編) (1994)。台南市鄉土史料。南投市:省文獻會。台北:正中。
劉健哲 (1994)。土地利用規劃與管制。臺北:正中 。
胡寶林(1994) 。住在那裡。臺北:東華。
黃衍明 (1995) 。都市空間筆記。探索文化學英總經銷
洪富峰 (1996) 。高雄市生活品質與市民環境識覺。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研究報告。
潘桂成(譯) (1998) 。Tuan Yi-Fu 著。經驗透視中的空間和地方。臺北:編譯館 。
宋伯欽(譯)。KEVIN LYNCH著 (1999) 。都市意象。臺北:臺隆。
蔡永美、章英華編 (1997) 。臺灣的都市社會。臺北:巨流。
台南市政府 (1999) 。台南市志,卷一,土地志,地理篇。台南:台南市政府。
台南市政府 (2002) 。台南市統計要覽。台南:台南市政府。
孔憲法、林峰田、黃萬翔編著(2003)。台灣城鄉發展。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何培夫、曾國棟 (2004) 。台南關帝殿。台南︰關帝殿管理委員會。
歐陽嶠暉 (2005) 。都市環境學。臺北:詹氏。
王佳煌(2005)。都市社會學。臺北:三民。
〈 二)期刊
施添福 (1980)。地理學中的人地傳統及其主要的研究主題。台灣師大地理研
究,6,203-242。
王志明 (1985) 。淡水鎮都市意象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地理學社地理學訊,12,
51-58。
歐陽鍾玲 (1986)。識覺及認知。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教育,12,100 -102。譚柏雄 (1989)。陽明山國家公園的環境破壞與民眾的識覺。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教育,15,34-41。
陳凱劭 (1995) 重劃區有都市設計嗎─台南的重劃區與重劃區之建築,建築師雜
誌,241,109-112。
許淑娟 (1997)。地名中的區域特色:以台南市東區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地
理學系環境與世界,1,59-79。
陳俊合 (1997)。市地重劃應用於都市空間結構重塑之研究。台灣土地金融季
刊,34(2),1-13。
蔣曉梅、翁金山 (2000)。台南市都市意象之研究:專家觀點之探討。中華民國建築學會建築學報,35,45-62。
林裕彬、林怡君 (2000)。蘆竹鄉埤塘之環境識覺探討。環境教育季刊,42,35-48 。
蔣曉梅、翁金山 (2001)。從市民意象知覺探討台南市都市意象元素品質排序之
研究。中華民國建築學會建築學報,36,1-20。
田家駒、張長義 (2002)。生態旅遊地區遊客環境識覺與空間行為之研究:以福
山植物園為例。旅遊健康學刊,2(1),63-74。
汪明生、李永龍、黃宗誠 (2005) 。具地震防災機能之都市空地類型化研究。國
立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地理學報,42,69-93
林郁欽 (2005 )。從環境識覺觀點分析加油站設置的鄰避效果─台北都會區的
個案研究。中國文化大學華岡地理學報,18,3-1~3-32。
施绚傑 (2006)。房市績優股¬¬¬¬¬----重劃區。住展,303,52-59。
劉綺文 (2006)。重劃區的美麗與哀愁----談台北市內湖五期與六期重劃區。建
築師雜誌,381,84-88。
吳錫得 (2006)。城市之爭---意象的操作。建築師雜誌,381,106-109。
〈三〉研究報告
台灣省政府住宅及都市發展局 (1989)。台南市鄭子寮、虎尾寮雨水下水道系統
規劃報告。
賴美蓉 (2002)。定期住宅抽樣調查先期計畫住宅抽樣調查項目。內政部營建署
研究報告。
〈四〉論文
夏鑄九、葉亭芬 (1981)。台北地區都市意象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學
研究所都市計劃室。
林育平(1990)。三重市都市發展及其居民環境識覺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地理
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文玲(1992)。宜蘭沿海養殖區環境災害識覺與調適行為之研究。國立臺灣大
學地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穎枝(1994)。兒童的鄰里環境意象之研究。逢甲大學建築及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
余泰魁 (1995) 。都會區住宅環境品質之研究:供給者與需求者之認知比較分析。
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豪 (1997) 。市地重劃過程及其效益形成之研究:台南市之實證分析。國立成
功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皓偉 (1998) 。都市紋理的建構:從紋理的觀點探討都市空間的形構─以台南
市為例。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元杰(1998)。新竹科學工業園區設立後寶山鄉環境變遷及居民識覺之研究。
中國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嘉楢 (2000) 。都市天際線建構之研究:台南市都市天際線建構準則之研擬。
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蔣曉梅 (2001) 。都市意象之研究:以台南市為例。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博
士論文。
楊國慶(2002)。宜蘭縣利澤地區變遷與居民識覺態度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
院鄉土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靜宜 (2003)。國中學生的校園環境識覺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地理學系教學碩士論文。
楊宇菁 (2003) 。高雄縣路竹鄉頂寮村與新達村居民生活方式之研究。國立台南
師範學院鄉土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玉芬(2003)。工業區鄰近地區居民環境污染識覺及調適行為之研究-以中壢
工業區為例。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巫孟珊(2003)。集集地震後埔里居民的災害識覺及生活調適。國立高雄師範大
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玉芬(2003)。工業區鄰近地區居民環境污染識覺及調適行為之研究-以中壢
工業區為例。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佳璋 (2004)。重劃區住宅價格之調查研究:以台南市虎尾寮及鄭子寮為例。
私立長榮大學土地管理與開發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詩純 (2005)。探討視覺景觀因素對不動產價格影響。國立台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學系碩士論文。
蘇嘉文 (2005)。岡山鎮市街發展與居民識覺態度之研究。國立台南大學社會科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二、外文部分
Berry, B. J. L.(1967).Geography of Market Center and Retail Distribution. Prentice
Hall, Inc, Press, 44-58.
Downs, R. M.(1970). Geographic Space Perception: Past Approaches and Future
Prospects. Progress in Geography, 2, 70-81.
Downing, F.(1992). Image Banks: Dialogues Between the Past and the Future.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24(4), 441-470.
English, P. W. and R. C. Mayfield(1972). Environmental Perception and Behavior, in English and Mayfield, eds, 211-213.
Kevin Lynch(1976). Managing the Sense of a Region. Cambridge: The MIT Press.
Wood, L.J.(1970). Perception Studies in Geography, Transactions. The Institute of British Geographers, 50, 131-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