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192.67.10) 您好!臺灣時間:2024/11/14 23:41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杜品儀
研究生(外文):Pin-Yi Du
論文名稱:樂觀學習課程方案對國小六年級學童樂觀解釋型態及正向情緒之影響
論文名稱(外文):Effect of the Learned Optimism Program on the Optimistic Explanatory Style and Positive Emotion of Sixth Grade Students
指導教授:丁振豐丁振豐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hent-Feng Ti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南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綜合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7
畢業學年度:9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376
中文關鍵詞:解釋型態習得的樂觀正向情緒
外文關鍵詞:learned optimisim.explanatory stylepositive emotion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38
  • 點閱點閱:1930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557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9
本研究之主要目的在於探討「樂觀學習課程方案」對國小六年級學童樂觀解釋型態及正向情緒之立即效果與延宕效果。本研究以準實驗研究進行研究,採不相等前後測控制組設計。研究者自台南市安平國小六年級方便抽樣兩班,一班為實驗組,實施每週一次,每次八十分鐘,共十次的樂觀學習課程方案,而另一班級為控制組,則接受一般綜合活動課程。量的資料方面以研究者自編之「兒童解釋型態問卷」以及「國小學童正向情緒量表」進行測量,所得資料分別依據研究目的計算關連強度、實驗效果,並進行共變數分析;質的資料方面則根據實驗組之課堂討論單及回家作業進行分析。
本研究主要結論如下:
1. 「樂觀學習課程方案」對提昇國小六年級學童之樂觀解釋型態具有立即效果及延宕效果。
2. 「樂觀學習課程方案」對提昇國小六年級學童之正向情緒具有立即效果及延宕效果。
最後,研究者根據研究研果進行討論並提出若干建議,以為實施樂觀課程學習方案及未來研究之參考。
The purposes of this study were to design the「Learned Optimism Program」 for the 6th grade students and to investigate its immediate and continuous effects on optimistic explanatory style and positive emotion.
This study adopts nonequivalent-control group desing.There were 34 stud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class and another 34 stud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class. Stud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nt through the learned optimism program for 10 weeks, 80 minutes/week, and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went through synthetic activity curriculum in the same time. The instruments utilized to examine the effects of the program were “Children’s Explanatory Style Questionnaire” and “Children’s positive emotion Inventory”.In addition,the learning sheets and homework filled by group members was analyszed as the qualitive date.
The findings were presented as the following,
1. The Learned Optimism Program elevated students’ optimistic explanatory style immediately and continuously.
2. The Learned Optimism Program elevated students’ positive emotion immediately and continuously.
The forgoing results were discussed at the later part of this study. Some concrete suggestions on education and research were also provided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研究假設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情緒內涵探討
第二節 樂觀理論探討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研究設計
第一節 研究設計
第二節 研究對象
第三節 研究工具
第四節 樂觀學習課程方案設計
第四節 試探性研究
第五節 研究程序
第六節 資料分析與處理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樂觀學習課程方案的實施對提昇國小學童樂觀解釋型態之立即效果與延宕效果
第二節 樂觀學習課程方案的實施對提昇國小六年級學童正向情緒之立即效果與延宕效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研究結論
第二節 研究建議
參考文獻
附錄
附錄一 「樂觀學習課程方案」教案設計
附錄二 兒童解釋型態問卷
附錄三 兩組受試者課程內容對照表
附錄四 兒童解釋型態問卷初稿
附錄五 兒童解釋型態預試問卷
附錄六 「樂觀學習課程方案」教學簡報
附錄七 「樂觀學習課程方案」課堂討論單
附錄八 「樂觀學習課程方案」回家作業
附錄九 正向情緒量表使用同意書
Aron, A.& Aron,E.N. (2003/2005)。心理與教育統計學。(Statistics For Psychology)(黄瓊蓉編譯)。臺北市:學富。
Campbell, L., Campbell,B.,& Dickinson,D.(1998/2004)。多元智慧的教與學(Teaching & Learning through Multiple Intelligence)(郭俊賢、陳淑惠譯)。臺北市:遠流。
Carter,R (1998/2002).大腦的祕密檔案(Mapping the Mind)(洪蘭譯)。臺北市:遠流。
Gardner H.(1998)。7種IQ(Frames of Mind: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莊安祺譯)。臺北:時報。
Gerrig, R.J. & Zimbardo,P.G. (2004)。心理學(psychology and life)游恆山(編譯)。臺北市:五南。
Gleitman, H.(1991/1997)。心理學(下)(Psychology)(洪蘭譯)。臺北市:遠流。
Goleman ,D.(2003)破壞性情緒管理─達賴喇嘛與西方科學大師的智慧(Desuructive Emotions:how can we overcome them? a scientific Dialogue with the Dalai Lama)(張美惠譯)。臺北市:時報。
Goleman, D.(1995/1996)。EQ(EQ: Emotional Intelligence)(張美惠譯)。台北市:時報。
Gredler , E.M.(1994)。學習理論與教學應用(Learning and Instruction Theory Into Practice)(吳幸宜譯)。臺北市:心理。
Seligman, M. (1990/1997).學習樂觀.樂觀學習(Learned optimism)(洪蘭譯)。臺北市:遠流。
Seligman, M. (2002/2003).真實的快樂(Authentic Happiness)(洪蘭譯)。臺北市:遠流。
Seligman, M.,Reivich,K.,Jaycox,L.,&Gillham,J. (1995/1999).教孩子學習樂觀(the Optimistic Child)(洪莉譯)。臺北市:遠流。
Stephen,L.Y.(1999)。編製與組織精要的內容(鍾蔚起譯)。載於單文經(主編),教學原理(Powerful Principle of Instruction)(頁119-148)。臺北市:學富。
Sternberg,R.J. (2000/2006).普通心理學(Pathway To Psychology)(陳億貞譯)。臺北市:雙葉。
Weishaar,M.E. (1993/2002).貝克─認知治療學派創始人(Aaron T.Beck)(廖世德譯)。臺北市:生命潛能。
Yankura, J. & Dryden, W. (1994/2001).艾里斯─理情治療學派創始人(Albert Ellis)(陳逸群譯)。臺北市:生命潛能。
丁明潔(2003)。國中生樂觀、悲觀傾向、課業壓力評估、課業壓力因應方式與學校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毛國楠(1996)。國中教師的樂觀信念、自我效能、對壓力的認知評估、因應方式與工作調適及身心健康的關係。教育心理學報,28,177-193。
王保進(2006)。中文視窗版SPSS與行為科學研究。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王財印(2000)。國民中學學生情緒智力、生活適應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王淑俐(1990):國中階段青少年情緒的發展與問題及輔導。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江文慈(1999)。情緒調整的發展軌跡與模式建構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吳明隆(2005)。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臺北市:知誠數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吳相儀(2006)。樂觀訓練課程對國小高年級學童樂觀信念、因應策略之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與心理輔導研究所,未出版,臺北市。
吳麗娟(1985)。理情教育課程對國中學生理性思考、情緒穩定與自我尊重之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吳麗娟(1994)。讓我們更快樂─理性情緒教育課程。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吳櫻青(1998)。學得的無助理論對諮商專業之啟示。諮商與輔導,153,17-21。
李乙明(1999)。高中數理資優班學生情緒智力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李雅芬(2003)。受歡迎與被拒絕兒童社交技巧、生活適應之比較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李澄賢(2003)。大學生的情緒調節、調節焦點、樂觀與創造力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周盛勳(2002)。班級輔導之情緒教育課程:對國小六年級兒童情緒智力、自我概念及生活適應之輔導效果。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輔導教學碩士班,未出版,新竹市。
林昭慧(1999)。幼兒在幼兒園中情緒調節之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昭慧(1999):幼兒在幼兒園中情緒調節之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清山(1992)。心理與教育統計學。臺北市:東華書局。
林登松(2003)。受傷柔道選手之悲樂觀傾向與受傷程度對心情反應及因應行為的影響。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施惠琪(2002)。成人超越逆境之分析研究。國立濟南大學成人與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洪榮照(2001)。認知行為學派。載於李咏吟(主編),學習輔導─學習心理學的應用(頁147-208)。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胡慧宜(1999)。國小兒童情緒適應行為與情緒感受經驗之相關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涂添旺(2002)。臺中市國民小學學生對視覺障礙學生接納態度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張春興(1983)。心理學概要。臺北市:東華。
張春興(2001)。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市:東華。
張素凰(1992)。憂鬱性歸因理論前瞻性研究方式的驗證─以大學生為樣本的探討。國科會研究計畫(NS81-0301-H-002-522)。臺北市:國市臺灣大學心理學系。
張富湖(2002)。情緒教育課程對提昇國中學生情緒智力效果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梁茂森(1996)。魏納歸因理論之探研。高雄師大學報,7,101-126。
梁靜珊(1997)。情緒教育課程對國小資優生情緒適應行為之效果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郭志通(2006)。憂鬱症病患主要照顧者之敘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與經營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陳弦希(2001)。國民小學級任教師領導技巧與學生情緒智商關係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陳智修(2003)。國中階段資賦優異學生的學校生活素質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曾娉妍(1998)。情緒教育課程對提昇國小兒童情緒智慧效果之研究。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黃建榮(2003)。國小學童社會比較與自我比較之質化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心理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黃政傑(1991)。課程設計。臺北市:東華書局。
黃德祥、謝龍卿、薛秀宜、洪佩圓(2003)。國小、國中與高中學生希望、樂觀與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彰化師大教育學報,5,33-60。
廖鳳池(1990)。認知治療理論與技術。臺北市:天馬文化事業公司。
劉春男(2001)。情緒管理團體輔導對國小兒童輔導效果之研究。國立臺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劉清芬(2000)。國小學童批判思考、情緒智力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蔡雅如(2005)。大學生逆境經驗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蕭瑞玲(2001)。國小學童情緒調整及相關因素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心理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駱月娟(2006)。青少年真實快樂測驗的發展暨以有目的活動增進快樂的研究。國立交通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謝淑華(1999)。當憂鬱逐漸成症。95年12月20日,取自http://www.wordpedia.com/articles/kw_depression_199909_1.asp。
黄慧貞(1982)。生活壓力,歸因組型及社會支援與大學生的憂鬱症。國立臺灣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Abramson ,L., Seligman, M.E.P.& Teasdale,J.(1978).Learned helplessness in humans :Critique and reformulation.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87,49-74.
Billings, G., & Moos, R. H. (1984). Coping, stress, and social resources among adults with unipolar depress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6 (4), 877-891.
Buss,K.A.,& Goldsmith,H.H.(1998). Fear and anger regulatuon in infancy:Effects on the temporal dynamics of affective expression.ChildDevelopment,69(2),359-374.
Goleman,D. (1995).Emotional Intelligence.New York:Bantam Books.
Izard,C.E.(1993).Four system for emotion activation: Cognitive and noncognitive processes.Psychological Review,100,68-90.
Labouvie-Vief, G., Hakim-Larson, J., DeVoe, M., & Schoeberlein, S. (1989). Emotion andself-regulation: A life span view. Human Development, 32, 279-299.
Mental and neurological disorders.(2006).retrieved December 20,2006,from http://www.who.int/mediacentre/factsheets/fs265/en/.
Nolen-Hoeksema,S.,Girgus.J.S.,Seligman. M.E.P(1986).Learned helplessness in children: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depression, achievement,and explanatory styl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51(2),435-442.
Parkinson, B., Totterdell, P., Briner, R. B., & Reynolds, S. (1996). Changing moods: The psychology of mood and mood regulation. London: Longman.
Peterson, C.,& Seligman ,M.E.P.(1984).Casual explanations as a risk factor for depression : Theory and evidence . Psychological Review,91,347-374.
Seligman, M. E. P.(1975).Helplessness. San Francisco:W. H. Freeman.
Seligman, M. E. P.(1991).Learned optimism NY:Knopf.
Seligman, M. E. P.,& Schulman, P. (1986). Explanatory Style as a Predictor of Productivity and Quitting Among Life Insurance Sales Agent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0(4), 832-838.
Seligman,M.E.P,Reivich,K.,Jaycox.L.& Gillham,J.(1995).The optimistic child :NY:Houghtom Mifflin.
Seligman,M.E.P., Nolen-Hoeksema, S., Thornton,N., & Thornton, K.M., (1990).Explanatory style as a mechanism of disappointing athletic performance, Psychological Science, 1,143-146,
Thompson, R. A. (1991). Emotional regulation and emotional development. 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 3(4), 269-307.
Weiner ,B.(1979).A theory of motivation for some classroom experienc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ty,71(1),3-25.
Weiner ,B.(1985a).An attributional theory of achievement motivation and emo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92(4).548-573.
Weiner ,B.(1985b). ”Spontaneous” causal thinking. Psychological Bulletin,97(1).74-84.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