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on, A.& Aron,E.N. (2003/2005)。心理與教育統計學。(Statistics For Psychology)(黄瓊蓉編譯)。臺北市:學富。
Campbell, L., Campbell,B.,& Dickinson,D.(1998/2004)。多元智慧的教與學(Teaching & Learning through Multiple Intelligence)(郭俊賢、陳淑惠譯)。臺北市:遠流。
Carter,R (1998/2002).大腦的祕密檔案(Mapping the Mind)(洪蘭譯)。臺北市:遠流。
Gardner H.(1998)。7種IQ(Frames of Mind: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莊安祺譯)。臺北:時報。
Gerrig, R.J. & Zimbardo,P.G. (2004)。心理學(psychology and life)游恆山(編譯)。臺北市:五南。
Gleitman, H.(1991/1997)。心理學(下)(Psychology)(洪蘭譯)。臺北市:遠流。
Goleman ,D.(2003)破壞性情緒管理─達賴喇嘛與西方科學大師的智慧(Desuructive Emotions:how can we overcome them? a scientific Dialogue with the Dalai Lama)(張美惠譯)。臺北市:時報。
Goleman, D.(1995/1996)。EQ(EQ: Emotional Intelligence)(張美惠譯)。台北市:時報。
Gredler , E.M.(1994)。學習理論與教學應用(Learning and Instruction Theory Into Practice)(吳幸宜譯)。臺北市:心理。
Seligman, M. (1990/1997).學習樂觀.樂觀學習(Learned optimism)(洪蘭譯)。臺北市:遠流。
Seligman, M. (2002/2003).真實的快樂(Authentic Happiness)(洪蘭譯)。臺北市:遠流。
Seligman, M.,Reivich,K.,Jaycox,L.,&Gillham,J. (1995/1999).教孩子學習樂觀(the Optimistic Child)(洪莉譯)。臺北市:遠流。
Stephen,L.Y.(1999)。編製與組織精要的內容(鍾蔚起譯)。載於單文經(主編),教學原理(Powerful Principle of Instruction)(頁119-148)。臺北市:學富。
Sternberg,R.J. (2000/2006).普通心理學(Pathway To Psychology)(陳億貞譯)。臺北市:雙葉。
Weishaar,M.E. (1993/2002).貝克─認知治療學派創始人(Aaron T.Beck)(廖世德譯)。臺北市:生命潛能。
Yankura, J. & Dryden, W. (1994/2001).艾里斯─理情治療學派創始人(Albert Ellis)(陳逸群譯)。臺北市:生命潛能。
丁明潔(2003)。國中生樂觀、悲觀傾向、課業壓力評估、課業壓力因應方式與學校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毛國楠(1996)。國中教師的樂觀信念、自我效能、對壓力的認知評估、因應方式與工作調適及身心健康的關係。教育心理學報,28,177-193。王保進(2006)。中文視窗版SPSS與行為科學研究。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王財印(2000)。國民中學學生情緒智力、生活適應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王淑俐(1990):國中階段青少年情緒的發展與問題及輔導。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江文慈(1999)。情緒調整的發展軌跡與模式建構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吳明隆(2005)。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臺北市:知誠數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吳相儀(2006)。樂觀訓練課程對國小高年級學童樂觀信念、因應策略之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與心理輔導研究所,未出版,臺北市。
吳麗娟(1985)。理情教育課程對國中學生理性思考、情緒穩定與自我尊重之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吳麗娟(1994)。讓我們更快樂─理性情緒教育課程。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吳櫻青(1998)。學得的無助理論對諮商專業之啟示。諮商與輔導,153,17-21。李乙明(1999)。高中數理資優班學生情緒智力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李雅芬(2003)。受歡迎與被拒絕兒童社交技巧、生活適應之比較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李澄賢(2003)。大學生的情緒調節、調節焦點、樂觀與創造力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周盛勳(2002)。班級輔導之情緒教育課程:對國小六年級兒童情緒智力、自我概念及生活適應之輔導效果。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輔導教學碩士班,未出版,新竹市。林昭慧(1999)。幼兒在幼兒園中情緒調節之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林昭慧(1999):幼兒在幼兒園中情緒調節之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清山(1992)。心理與教育統計學。臺北市:東華書局。
林登松(2003)。受傷柔道選手之悲樂觀傾向與受傷程度對心情反應及因應行為的影響。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施惠琪(2002)。成人超越逆境之分析研究。國立濟南大學成人與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洪榮照(2001)。認知行為學派。載於李咏吟(主編),學習輔導─學習心理學的應用(頁147-208)。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胡慧宜(1999)。國小兒童情緒適應行為與情緒感受經驗之相關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涂添旺(2002)。臺中市國民小學學生對視覺障礙學生接納態度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張春興(1983)。心理學概要。臺北市:東華。
張春興(2001)。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市:東華。
張素凰(1992)。憂鬱性歸因理論前瞻性研究方式的驗證─以大學生為樣本的探討。國科會研究計畫(NS81-0301-H-002-522)。臺北市:國市臺灣大學心理學系。
張富湖(2002)。情緒教育課程對提昇國中學生情緒智力效果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梁茂森(1996)。魏納歸因理論之探研。高雄師大學報,7,101-126。梁靜珊(1997)。情緒教育課程對國小資優生情緒適應行為之效果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郭志通(2006)。憂鬱症病患主要照顧者之敘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與經營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陳弦希(2001)。國民小學級任教師領導技巧與學生情緒智商關係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陳智修(2003)。國中階段資賦優異學生的學校生活素質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曾娉妍(1998)。情緒教育課程對提昇國小兒童情緒智慧效果之研究。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黃建榮(2003)。國小學童社會比較與自我比較之質化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心理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黃政傑(1991)。課程設計。臺北市:東華書局。
黃德祥、謝龍卿、薛秀宜、洪佩圓(2003)。國小、國中與高中學生希望、樂觀與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彰化師大教育學報,5,33-60。廖鳳池(1990)。認知治療理論與技術。臺北市:天馬文化事業公司。
劉春男(2001)。情緒管理團體輔導對國小兒童輔導效果之研究。國立臺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劉清芬(2000)。國小學童批判思考、情緒智力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蔡雅如(2005)。大學生逆境經驗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蕭瑞玲(2001)。國小學童情緒調整及相關因素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心理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駱月娟(2006)。青少年真實快樂測驗的發展暨以有目的活動增進快樂的研究。國立交通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謝淑華(1999)。當憂鬱逐漸成症。95年12月20日,取自http://www.wordpedia.com/articles/kw_depression_199909_1.asp。
黄慧貞(1982)。生活壓力,歸因組型及社會支援與大學生的憂鬱症。國立臺灣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Abramson ,L., Seligman, M.E.P.& Teasdale,J.(1978).Learned helplessness in humans :Critique and reformulation.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87,49-74.
Billings, G., & Moos, R. H. (1984). Coping, stress, and social resources among adults with unipolar depress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6 (4), 877-891.
Buss,K.A.,& Goldsmith,H.H.(1998). Fear and anger regulatuon in infancy:Effects on the temporal dynamics of affective expression.ChildDevelopment,69(2),359-374.
Goleman,D. (1995).Emotional Intelligence.New York:Bantam Books.
Izard,C.E.(1993).Four system for emotion activation: Cognitive and noncognitive processes.Psychological Review,100,68-90.
Labouvie-Vief, G., Hakim-Larson, J., DeVoe, M., & Schoeberlein, S. (1989). Emotion andself-regulation: A life span view. Human Development, 32, 279-299.
Mental and neurological disorders.(2006).retrieved December 20,2006,from http://www.who.int/mediacentre/factsheets/fs265/en/.
Nolen-Hoeksema,S.,Girgus.J.S.,Seligman. M.E.P(1986).Learned helplessness in children: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depression, achievement,and explanatory styl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51(2),435-442.
Parkinson, B., Totterdell, P., Briner, R. B., & Reynolds, S. (1996). Changing moods: The psychology of mood and mood regulation. London: Longman.
Peterson, C.,& Seligman ,M.E.P.(1984).Casual explanations as a risk factor for depression : Theory and evidence . Psychological Review,91,347-374.
Seligman, M. E. P.(1975).Helplessness. San Francisco:W. H. Freeman.
Seligman, M. E. P.(1991).Learned optimism NY:Knopf.
Seligman, M. E. P.,& Schulman, P. (1986). Explanatory Style as a Predictor of Productivity and Quitting Among Life Insurance Sales Agent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0(4), 832-838.
Seligman,M.E.P,Reivich,K.,Jaycox.L.& Gillham,J.(1995).The optimistic child :NY:Houghtom Mifflin.
Seligman,M.E.P., Nolen-Hoeksema, S., Thornton,N., & Thornton, K.M., (1990).Explanatory style as a mechanism of disappointing athletic performance, Psychological Science, 1,143-146,
Thompson, R. A. (1991). Emotional regulation and emotional development. 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 3(4), 269-307.
Weiner ,B.(1979).A theory of motivation for some classroom experienc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ty,71(1),3-25.
Weiner ,B.(1985a).An attributional theory of achievement motivation and emo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92(4).548-573.
Weiner ,B.(1985b). ”Spontaneous” causal thinking. Psychological Bulletin,97(1).7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