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4)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10 22:59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曾千恩
研究生(外文):Chien-En Tseng
論文名稱:格林童話「人物形象」刻畫及國小五年級學童對童話人物反應之探討
論文名稱(外文):The Characterization of Grimm Fairy Tales and The Fifth Grade Students’ Responses of Fairy Tales’ Character
指導教授:陳海泓陳海泓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Hai-Hon Che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南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綜合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7
畢業學年度:9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29
中文關鍵詞:象徵意涵人物形象刻畫人物形象童話格林童話社會現象
外文關鍵詞:charactercharacterizationfairy talesGrimm fairy talessocial phenomenon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6
  • 點閱點閱:961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3
本研究旨在探討《格林童話》「人物形象」刻畫技巧、內容及方法,及所隱含
的象徵意涵及所反映的社會現象,並進而了解國小五年級學童對「人物形象」之喜惡感、問題解決應對方式及其所獲得的教育作用。本研究採用內容分析法及問卷調查法,以《格林童話》為研究文本,以「人物形象刻畫內容類目表」及「人物形象刻畫反應記錄表」為研究工具,以國小五年級一個班級為研究對象,總計31人。
研究結果如下述:(一)在「人物形象」的刻畫技巧方面,有從人物的外表外貌、個性態度、身分地位、旁人品評、技能描繪呈現人物特性五種刻畫技巧,其中「外表外貌」可劃分為四種刻畫內容,以美麗的刻畫描繪最多,佔了54.55%、「個性態度」可劃分為七十九種刻畫內容,以負面的個性態度描繪最多,佔了53.40%、「身分地位」可劃分為二種刻畫內容,以富有的刻畫描繪最多,佔了76.19%、「旁人品評」 可劃分為三種刻畫內容,其中以負面的品評描繪最多,佔了64.86%、「技能描繪」可劃分為二種刻畫內容,其中以特殊能力描繪最多,佔了85.19%,上述刻畫內容採用了直陳、諷刺、對比、象徵、誇張、擬人、反語等刻畫方法。(二) 在「人物形象」的象徵意涵方面,可歸納出公主象徵著美麗、高貴但沒能力的「人物形象」、國王象徵著富有、但偏負面的「人物形象」、繼母、巫婆象徵著負面的「人物形象」、魚、獅子象徵正面的「動物形象」、狼象徵負面的「動物形象」、狐狸、兔子、貓、刺蝟象徵正負兼具的「動物形象」等六種隱含的象徵意涵,在「人物形象」所反映的社會現象方面,可反映出「男尊女卑」的意識型態、「適者生存」的人倫悲歌、「貧富不均」的社會寫真、「貼近民情」的生活取材、「保守純樸」的民風思想、「藉題發揮」的情感抒發等六種。(三) 國小五年級學童對每一篇童話中所喜歡或討厭的「人物形象」大都不只一個,且均能具體寫出其值得學習或需要改進之處,而且研究對象並不會全盤接受所喜歡的「人物形象」的所作所為。而對於負面的「人物形象」幾乎是一面倒的給予需要改進的回饋;在問題解決應對方式的分析中,有69.75%的研究對象都能有效解決問題,有13.52%的研究對象能提出有積極作用、有創意的問題解決策略。此外,有16.73%的研究對象的答案比較消極或有偏離主題的傾向,是否也意謂著有必要再提昇研究對象在面對相關問題解決能力的必要性;在研究對象所獲得的教育作用中,研究對象從「人物形象」負面的「個性態度」中所獲得的教育作用遠高於正面的「個性態度」,其「見不賢而內自省」的教育功用,遠高於「見賢思齊」的影響力。
This research was examined the characterization of“Grimm fairy tales”and the
metaphorical meanings of the symbol and social phenomenons embedded in the text.The
study further “Content Analysis” and “Questionnaire Survey ”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thirty-one fifth grader students participated in this study. The instrument was the“Characterization category form”and“Characterization Feedback Survey”.
Results indicated as follow that:(1) there were five ways of portraying the character images, including appearance, personality, social status, others’ judgment and description of personal skills. Among them, “appearance” coule be categorized into four items, most portray in beauty, ranked 54.55%; “personality” could be divided into seventy-nine items,
most portray in negative personality , ranked 53.40%; “social status” included two items, most portray in wealthy status , ranked 76.19%; “others’ judgment” can be categorized into three items, most portray in negative judgment , ranked 64.86%; and “description of personal skills” was divided into two items, most portray in special skills , ranked 85.19%. In addition, there were seven portrait manners“direct portrait, irony, contrast, symbol, caricature, personification, enantiosis”to be used in the text .(2) there were six metaphorical meanings found in terms of the symbols of characterization. The princess symboled“gently and beauty without skills”, the king symboled “brownstone and damnable character”, the stepmother and witch symboled“damnable character”, the fish and lion symboled “the positive image of animals”, the wolf symboled “the negative image of animals”. the fox, rabbit ,cat, hedgehog symboled“the dual personality animals”.and six reflections found in terms of the social phenomenons of characterization. They were the ideology of gender bias, the cruel human-relation rule, “survival of the fittest”, the uneven distribution of wealth in the society, appropriate and easy materials, conservative and primitive folkway, the emotional relief were reflected the social phenomenons.(3) Most fifth grade students could find more than one character whom they like or dislike in a fairy tale, and they could directly explained the reasons. Furthermore, the students didn’t totally accept all the behaviors of those characters whom they liked. In addition, for the ones they didn’t like, nearly all of the subjects gave the clear comments of how to improve this character. In terms of the analysis of problem-solving method, 69.75% of subjects could effectively solved the problem, 13.52% of the subjects could provide the effective, creative problem-solving strategies. However, 16.73% of subjects were prone to negatively face the problems or digress; it might infer that there was a need to improve those participants’ problem-solving ability. Finally, in terms of the educational effect the grade students gained from the text, it was found that students learned more from the characters’ “negative” personalities and attitudes than from the “positive” ones. In other words, spoke of the portrait of character image, students learned in a better way by introspecting themselves when they read a character, than by emulating those characters who were better than themselves.
目次 ……………………………………………………………………………… i
表次 ……………………………………………………………………………… iii
圖次 ……………………………………………………………………………… iv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5
第三節 名詞釋義……………………………………………………………………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格林童話》概述………………………………………………………… 9
第二節 《格林童話》的功能與評價……………………………………………… 14
第三節 童話的「人物形象」類型及刻畫………………………………………… 17
第四節 童話的「人物形象」實徵研究…………………………………………… 21
第五節 小結………………………………………………………………………… 23
第三章 研究設計及程序…………………………………………………………… 24
第一節 研究方法…………………………………………………………………… 24
第二節 研究對象…………………………………………………………………… 26
第三節 研究工具…………………………………………………………………… 28
第四節 資料分析…………………………………………………………………… 37
第五節 研究程序…………………………………………………………………… 44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46
第一節 「人物形象」刻畫技巧、內容和方法的分析結果……………………… 46
第二節 「人物形象」象徵意涵及社會現象的分析結果………………………… 54
第三節 小五學童對童話人物反應的分析結果…………………………………… 65
第四節 討論………………………………………………………………………… 8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85
第一節 結論………………………………………………………………………… 85
第二節 建議………………………………………………………………………… 87
參考書目 ……………………………………………………………………………… 89
中文部分 ……………………………………………………………………………… 89
英文部分 ……………………………………………………………………………… 94
附錄一 格林兄弟生平大事記一覽表……………………………………………… 95
附錄二 人物形象刻畫反應記錄表(二) ∼ (八) ………………………………… 100
附錄三 篇名代碼、人物角色明細一覽表………………………………………… 107
附錄四 分析者信度明細表………………………………………………………… 111
附錄五 外表外貌刻畫內容分類明細表…………………………………………… 124
附錄六 個性態度刻畫內容分類明細表…………………………………………… 128
附錄七 身分地位刻畫內容分類明細表…………………………………………… 210
附錄八 旁人品評刻畫內容分類明細表…………………………………………… 212
附錄九 技能描繪刻畫內容分類明細表…………………………………………… 215
丁樹南譯(1967)。Maren Elwood著。人物刻畫基本論。台北市:文星書店。
王文玲(2004)。格林童話中的女性角色現象。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石番(1991)。傳播內容刻畫法-理論與實證。台北市:幼獅。
王軍瑋等(譯)(2002)。Mary Fulbrook著。妳在哪裡,德意志?一個找不到自我的國家。台北縣:左岸。
王淑貞(2005)。獨立閱讀故事、朗讀故事和說故事對國小四年級學童故事反應之探討。國立台南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巴金(1983)。祝賀與希望。文藝報,1,11。
卯靜儒等(譯)(2003)。J. R. Fraenkel & N. E. Wallen著。教育研究法規劃與評鑑。高雄市:麗文。
朱傳譽(1989)。童話的演進。載於林文寶主編,兒童文學論述選集。台北市:幼獅。
杜淑貞(1991)。兒童文學與現代修辭學。台北市:富春文化。
杜美(1993)。德國文化史。台北市:揚智文化。
余匡復(1996)。德國文學史(上冊)。台北縣:志一。
李萍(譯)(2000)。格林兄弟原著。揭開格林童話原始全貌(Ⅰ∼Ⅳ)。台北縣:大步。
阮若缺(2000)。都是格林童話惹的禍?。兒童文學學刊,4,6-13。
金燕玉(1985)。兒童文學初探。廣州省:花城。-
林文寶(1998)。可圈可點的胡說八道,入情入理的荒誕無稽-論童話。載於許建崑主編,認識童話,(頁12-25)。台北市:天衛。
林守為(1970)。童話研究。台南市:台南師專。
林守為(1990)。兒童文學。台北市:五南。
林良(2000)。淺語的藝術。台北市:國語日報。
林愛華(1999)。童話世界看中德文化。東吳外語學報,14,263-283。
林愛華(2002)。格林童話之現代解讀。東吳外語學報,17,1-22。
林懷卿(譯)(2001)。格林童話全集IV。台北市:聯經。
吳鼎(1965)。兒童文學研究。台北市:臺灣教育輔導月刊。
吳鼎編著(1980)。兒童文學研究。台北市:遠流。
胡榮蓮(1985)。格林童話中文譯本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西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汛濤(1989a)。童話學。台北市:富春。
洪汛濤(1989b)。童話的藝術思考。台北市:千華。
洪志明(1999)。兒童文學評論集。台中市:台中市立文化中心。
柯明曉(2001a)。顛覆傳統的格林童話。台北縣:華文網。
柯明曉(2001b)。格林童話精華版。台北縣:華文網。
相澤博(1990)。童話的世界。台北市:久大。
祝士媛(編)(1989)。兒童文學。台北市:新學識文教。
徐必堂(2002)。《格林童話》中有關「禁令」故事之刻畫。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珞、余曉麗、劉冬瑜(譯)(2001)。格林兄弟著。格林童話故事集(一∼四冊)。 台北市:遠流。
涂歆平(譯)(2002)。小澤俊夫、田中安男著。格林童話幻想紀行—拜訪童話的故鄉。台北市:台灣麥克。
郭生玉(1985)。心理與教育研究法。中和市:精華。
梁鳳鳴、閻謹(2004)。一絲不苟德國人。新竹市:花神。
陳正治(1988)。童話理論與作品賞析。台北市:五南。
陳正治(1989)。童話的人物特性與刻畫要領。載於台灣區省立師院七十八學年度兒童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13)。
陳正治(1996)。童話。載於林文寶、徐守濤、陳正治、蔡尚志(合著),兒童文學(頁309-335)。台北市:五南。
陳正治 (1997)。童話寫作研究。台北市:五南。
陳正治(1998)。談童話人物的創造。中國語文,498,58-64。
陳茉馨(2003)。格林童話的研究。國立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清賢(2001)。俄國童話故事中動物界的形象。中國文化大學俄國語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景聰(2003)。安徒生童話的「人物形象」研究。國立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嘉祥(譯)(1999)。桐生操著。令人戰慄的格林童話。台北市:旗品。
許嘉祥、劉子倩譯(2000)。格林兄弟著。初版格林童話精華篇。台北市:旗品。
舒雨、唐倫億(譯)(2001)。格林兄弟著。格林童話全集(上)(中)( 下)。台北市:小知堂。
傅林統(1998)。兒童文學的思想技巧。台北市:富春。
張方譯(1997)。StevenCohan & Linda.M.Shires著。講故事-對敘事虛構作品的理論刻畫。台北縣:駱駝。
張清榮(1988)。兒童文學理論與實務。台南市:供學。
張清榮 (1998) 。「真人」和「異人」、「擬人」共舞 ── 談童話的人物處理。載於台灣地區1945年以來現代童話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259-275)

張清榮(2001)。兒童文學創作論。台北市:富春文化。
湯澄波(譯)(1971)。Bliss Perry著。小說的研究。台北市:臺灣商務。
張黎君(2001)。格林童話中的動物變形。國立中正大學外國語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慶萱(1988)。修辭學。台北市:三民書局。
楊孝濚(1987)。內容刻畫。載於楊國樞、文崇一、吳聰賢、李亦園編,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下冊)(頁809-831)。台北市:東華。
楊孝濚(1995)。社會研究實務。台北市:國立編譯館。
楊孟麗、謝水南(譯)(2003)。Jack R. Fraenkel & Norman E. Wallen著。教育研究法研究設計實務。台北市:心理。
楊武能(譯)(1996)。格林兄弟著。格林童話全集。 臺北市:國際少年村。
楊武能、楊悅(譯)(1993)。格林童話全集。江蘇省:譯林。
楊武能、楊悅(譯)(2000)。格林童話全集。台北市:林鬱。
趙滋藩(2001)。文學原理。台北市:東大圖書。
裴斐(1992)。文學概論(原名文學原理)。台北市:復文圖書。
廖卓成 (1997 ) 。論《格林童話》的不當內容。載於兒童文學與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55-68)。
廖卓成(2000)。敘事論集:傳記、故事與兒童文學。台北市:大安。
廖卓成(2002)。童話析論。台北市:大安。
潘慧玲(主編)(2004)。教育研究的取徑:概念與應用。台北市:高等教育。
劉文杰(2004)。以格林童話為代表的德國浪漫主義時期民間童話論略。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6(1),25-27。
劉玉紅等(譯)(1999)。Biedermann, Hans著。世界文化象徵辭典。桂林市:漓江。
劉逢祺(譯)(1985)。格.蓋斯特涅爾著。格林兄弟。湖南省:湖南人民。
劉鳳芯(2001)。孩子應該閱讀童話故事。載於Cashdan, Sheldon著,巫婆一定得死:童話如何形塑孩子的性格(頁9-17)。台北市:張老師文化。
蔣風(編)(1992)。世界兒童文學事典。太原市:希望。
鄭任瑛(1996)。以普羅普的觀點探討格林童話中童話象徵與「拯救」情節主題的意義。中國文化大學西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尚志(1996)。童話創作的原理與技巧。台北市:五南。
蔡錦昌(2004)。何謂「社會現象」?。東吳社會學報,17,131-154。
齊霞飛(譯)(2000)。格林兄弟著。格林成人童話全集(1-3)。 台北市:志文。
賴麗琇(1987)。「格林童話」與我們的兒童文學。東方雜誌,20(7),42-49。
賴麗琇(1988)。德國文學評論(上冊)。台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
賴麗琇(2003)。德國史(上)。台北市:五南圖書。
賴秀芬(2004)。「台灣省兒童文學創作獎」童話得獎作品「人物形象」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語文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盧亞齡(1994)。童話中的「變形」----以格林童話及安徒生童話為例之結構研究
。淡江大學西洋語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錢荷娣(2000)。一把金鑰匙-淺談格林童話。寧波高等專科學校學報,12(3),74-77。
鍾子岩譯(1978)。松村武雄著。童話與兒童研究。台北市:新文豐。
戴劍萍(2003)。安徒生與格林童話的寓言智慧。台北縣:培育。
羅盤 (1980)。小說創作論。台北市:東大圖書。
魏以新(譯)(1998)。格林兄弟著。格林童話全集 。台北市:光復。
譚達先(1984)。中國民間童話研究。台北市:木鐸。
蘇伊文(1992)。內容刻畫法在兒童文學研究的運用。國教輔導,32(2),14-17。
Albig, W. (1938). The content of radio programs,1925-1935. Social Forces, 16, 338-349.
Budd, R. W. , Thorp, R. K. ,& Donohew, L. (1967). Content analysis of communi-
cation . New York:The Macmillan Co.
Krippendorff, K. (1980). Content analysis:An introduction to its methodology. CA: Sage Publications.
Lukens,R.J.(1990). A Critical Handbook of Children’s Literature. Oxford: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
Weber,R.P.(1987). Measurement Models for Content Analysis. In J.A.Namennwirth &
R.P.Weter(Eds.),Dynamics of Culture.(pp.193-214).Boston:Allen & Unwin.
Wimmer, R. D. , & Dominick J. R. (1983), Mass media research: An introduction. Ca: Wadsworth Publishing Co.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