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00.28.231.85) 您好!臺灣時間:2024/11/06 16:06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沈容卉
研究生(外文):Jung-hui Shen
論文名稱:部落格在學校之應用
論文名稱(外文):The Application of Blog in Elementary School
指導教授:丁學勤丁學勤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Shueh-Chin Ti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南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教育行政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7
畢業學年度:9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22
中文關鍵詞:部落格學校內部溝通認同感
外文關鍵詞:school internal communicationidentificationblog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39
  • 點閱點閱:1345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08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5
自部落格應用出現至今約莫5年的時間內,全球已有3,000多萬名部落格作者,每天在網路上進行資訊交換、串連,所傳輸的資訊恐已超過大多數的主流媒體,連帶則影響企業界無法忽視這個日益壯大的平民媒體狂潮。
學校方面,亦開始使用部落格作為學校對內及對外的溝通管道。對內,藉此擴大教職員工的溝通,甚至是向心力、認同感的凝聚;對外,則可作為行銷之利器。在本文中,主要探討部落格對於學校內部溝通及認同感是否有所影響,且進一步研究學校內部溝通對認同感的影響。
本研究以南區初級資訊種子學校中有實施部落格或學校論壇使用部落格機制者(RSS)為研究對象,共收集313份問卷。首先以成功部落格的三項特質為自變項,分別為簡易性、即時性及互動性,以學校內部溝通及認同感為依變項,探討(一)學校部落格的實施是否對學校內部溝通及認同感有所影響,進而探討(二)成功部落格的三項特質對於學校內部溝通及認同感之影響程度。再者,以學校內部溝通為自變項,認同感為依變項,探討部落格實施之後,學校內部溝通對認同感是否有所影響。
研究結果發現,部落格實施前後對於溝通有顯著影響,但是對於認同層面,只有兩個題項有所影響;成功部落格的三項特質對於學校內部溝通及認同感有中度預測力,以互動性對於學校內部溝通及認同感的影響最為顯著;而學校內部溝通對於認同感亦有顯著影響,且有高度預測力及解釋力。最後,提出實務意涵及理論意涵。

關鍵詞:部落格、學校內部溝通、認同感
Blogs appear in resent five years. There are thirty million blog authors all of world who exchange and connect information in the Internet. The capacity of information in blogs has been more than mainstream media and also influence industry that could not ignore it.

To school, the blog also is internal and external communication. For internal aspect, it enhances communication of the faculty of a school, even more cohesion and identification. For external aspect, it’s a good way of marketing. The present study explores the influence between blogs and schools.

The 313 samples of this study are the major informational elementary schools of the southern section that have blogs or discussed spaces using RSS. The first group of variable is the three attributes of successful blogs, which are simple, immediateness and interaction, as an independent variable; the internal communic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school are dependent variables. First, this study explores internal communic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affected by school’s blogs. And further, it explores what degree school’s internal communic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affected by the three attributes of successful blogs. The second group of variable is internal communication as an independent variable; identification is dependent variable. This study explores identification affected by internal communication.

The results of this research are shown as follows:
1.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for school’s internal communication if blogs apply in the school; identification is not.
2. The three attributes of the successful blogs could predict communic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especially interaction.
3. School’s internal communication could predict identification.
At last,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provide suggestions for factual and theorical aspect.

Keywords: blog, school internal communication, identification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誌謝 IV
目錄 V
表目錄 VII
圖目錄 V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5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7
第四節 名詞釋義 7
第五節 研究對象與限制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部落格簡介 9
第二節 學校溝通相關研究 22
第三節 學校認同感相關研究 31
第四節 部落格的成功因素對溝通與認同感的影響 37
第五節 學校內部溝通對學校教師認同感的影響 48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實施 51
第一節 研究架構 51
第二節 研究設計 52
第三節 研究假設 53
第四節 研究工具 53
第五節 正式問卷的實施 62
第六節 統計方法 72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74
第一節 樣本基本資料之分析 74
第二節 實施部落格前後對於內部溝通及認同感之影響 77
第三節 成功部落格三項特質對於溝通及認同之影響 80
第四節 學校的內部溝通對於學校教師認同感之影響 8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83
第一節 研究結論 83
第二節 研究建議 85
參考文獻 88
附錄 96
附錄一:利用部落格進行溝通及認同感提升之問卷調查(專家效度問卷) 96
附錄二:專家效度修正意見 105
附錄三:利用部落格進行溝通及認同感提升之問卷調查(預試問卷) 110
附錄四:利用部落格進行溝通及認同感提升之問卷調查(正式問卷) 117
壹、中文文獻
World Blogs Mapping活動開跑(2005)。2006年2月27日,取自http://blog.yam.com/sunjoe/archives/206643.html
九歌.朱少麟.地底三萬呎(2005)。2006年4月8日,取自http://blog.yam.com/chiuko30000
王文科、王智弘(2004)。教育研究法。臺北市:五南。
王文峰(2003)。私立中等學校主管領導型態、組織溝通滿足、激勵制度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以台南市為例。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宏德(2004)。網路寫作的演進及其含義-網路時代的寫作與出版系列報導之二。全國新書資訊月刊,70,頁17-19。
王敬之(2005年,1月7日)。【專欄】王敬之:危機之根:認同感。大紀元時報。2006年3月8日,取自http://www.epochtimes.com.tw/bt/5/1/7/n772801.htm
朱全斌(1998)。媒體、認同與傳播新科技:關心本土傳媒發展的文化研究。臺北市:遠流。
江中信(2002)。人際傳播學。臺北市:風雲論壇。
何麗君(2004)。溝通媒介認知、人際溝通能力、溝通滿足對自我效能影響之研究-以電子資訊業與銀行業為例。銘傳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武明(1994)。資訊管理:邁向廿一世紀的新管理觀念。臺北市:松崗。
吳馬克(2005)。Blog可以用在行銷上嗎?2006年2月26日,取自http://blog.markplace.net/marks_place/1/2005/07/07/37
李承翰(2001)。網際網路與社會運動團體及個人增權關係之研究。元智大學資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郁怡(2005)。葛斯納:發現U型曲線秘密。管理雜誌,377,頁100-102。
李家菁(2006)。部落格可以幫教師什麼忙。師友月刊,471,頁19-22。
李嘉奇(2000)。國民小學教職員工採用的溝通媒介類型與組織溝通滿足關係之研究。臺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杜瑩真(2002)。非營利組織「組織變革」中的「認同管理」-以基督教「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不同教會為例。靜宜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易正(2003年10月26日)。個人日誌,全球發聲。中國時報,第B3版。
周華傑(2005)。教育Blog應用的侷限和發展方向。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6,頁75-81。
官容鳳、張裕幸(2004)。從出版寫作與傳播媒介看「部落格」的發展與應用。國家圖書館館刊,2,頁143-161。
林禹均(2004)。Blog參與動機之研究問卷調查。2006年3月21日,取自http://sun.cis.scu.edu.tw/~ms9305/blog/
林敬凱(2003)。啟智學校教師電腦網路學習的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建璋(2003)。組織內同儕關係類型、形成歷程及其互動內容之研究:社會網絡之觀點。屏東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俞依秀(1991)。我國國立大學圖書館館員對組織溝通滿意度之調查研究。國立台灣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博士論文。
柯嘉興(2003)。桃園縣國民小學科層化與教師專業化之調查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紹榮(2004)。組織認同、領導風格與海外派遣員工工作投入關係之研究。大葉大學國際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洪夢霜(2005)。部落格成企業行銷管道。2006年2月27日,取自http://taiwan.cnet.com/news/software/0,2000064574,20100111,00.htm
胡素華(2004)。台東縣國民小學校長溝通行為、教師工作滿意與學校組織效能之研究。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范光描(2004)。網際網路與社會運動-以台灣人權促進會電子報為例。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夏鑄九、黃麗玲、黃肇新、楊長苓、黃慧琦、劉昭吟(譯)(2002)。Manuel Castells著。認同的力量。臺北市:唐山。
徐木蘭(2005)。《何處是我家》適應與認同感。管理雜誌,376,頁140-141。
張春興(2004)。心理學概要。臺北市:臺灣東華書局。
張茂源(2004)。淺析國民小學的學校自我行銷。研習資訊,20(6),頁85-89。
張萬助(2003)。全面品質管理在國民中學學校行政應用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筱涵、曹立勳、呂苡榕、劉瑞瑜、黃夢羽(2005)。部落格之發展與概況-以台灣地區為例。世新印刷學報,11,頁211-228。
張嘉娟(2004)。員工內部行銷知覺、企業文化差異知覺與組織承諾之關聯性研究-以集團企業子公司員工為研究對象。中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張維安(主編)(2004)。網路與社會。新竹市:清大出版社。
許士軍(1988)。管理學。台北:東華書局。
許士軍(2004)。許士軍談管理:洞悉84則管理新語。台北市:天下遠見。
許士軍(編)(2003)。管理辭典,頁64。臺北市:華泰。
陳紆芳(2004)。大學生參與虛擬社群動機之研究-以台北市兩所師院為例。台北師範學院教育傳播與科技研究所。
陳金祐(2002)。原住民地區國小教師之組織認同、工作滿意及學校運作狀況之研究-以宜蘭縣樂樂國小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俞霖(2003)。網路同儕對N世代青少年的意義:認同感的追尋。嘉義縣大林鎮:南華大學社會所。
陳國軒(2004)。國立高級中等學校與社區互動關係之研究。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淑萍(2001)。大學生電子郵件的使用與人際關係之探討。東吳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穆臻(2005)。Blog行銷有多行。管理雜誌,376,頁114-117。
陳膺強(1994)。應用抽樣調查。臺北市:臺灣商務。
傅安生(2004)。BLOG部落格在校園的應用。北縣教育,50,頁59-64。
程予誠(2003)。網際傳播對網路、人、組織未來的影響。臺北市:五南。
黃小萍(2005)。組織認同與組織效能之研究-以行政院海岸巡防署為例。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少華、陳文江(2002)。重塑自我的遊戲:網路空間的人際交往。嘉義縣大林鎮:南華大學社會所。
黃厚銘(2001)。虛擬社區中的身分認同與信任。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黃國禎(2005)。初探BLOG 在企業內部溝通的可行性。國立政治大學廣告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慧雯(2002)。高雄報社記者組織內部溝通媒介之運用:從媒介豐富性理論和社會性影響模式理論看起。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
萬淑娟(2002)。幼兒園園長運用溝通媒介之個案研究。新竹師範學院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鄒景平(2004)。你還在手寫工作日誌嗎?管理雜誌,362,頁64-67。
廖春文(2004)。學校組織變革發展整合模式之探討。教育政策論壇,7(2),頁131-165。
編輯部(2005)。Blog人潮怎麼變錢潮。動腦,354,頁35-36。
蔡淑玲(2006)。不落伍.部落格。師友月刊,471,頁15-18。
蔡淑敏(2001)。企業內溝通媒介員工溝通滿足及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以台灣電子資訊產業為例。長榮管理學院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燕平(2004)。組織採用即時通訊軟體與組織溝通之研究-以MSN Messenger為例。銘傳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論文。
鄭光甫、韋端(1995)。抽樣方法:理論與實務。臺北市:三民。
鄭緯筌(2005)。人人都可玩Blog行銷。動腦,353,頁78-79。
鄧顯華(2003)。內部行銷、組織承諾與服務品質關係之探討-以海軍某修護工廠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蕃薯藤(2005)。2005年臺灣網路使用調查。2006年4月9日,取自http://survey.yam.com/survey2005/chart/index.php
蕭富峰(1997)。內部行銷。臺北縣三重市:黎銘總經銷。
賴振安(2003)。非營利組織的「社會行銷」與「認同管理」--以同志組織的「去邊緣化」歷程為例。靜宜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國賓(2004)。愛上Blog。師友,443,頁78-81。
戴家祺(2006)。內部顧客導向與市場導向關係之研究-以台灣鐵路管理局為例。東華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鍾緒蕙(2006)。課程發展的專業溝通與教師省思能力-一所公立國小附幼之行動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顏加松(2005)。數位時代新聞人員工作滿足感:科技使用、組織溝通與工作壓力之分析。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顏麗琴(2002)。臺北市國民中學學校內部公共關係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清水(2000)。學校組織的溝通藝術。研習資訊,17(1),頁1-7。
譚啓文(2005)。領導效能知覺與組織認同間關係之研究-以全家便利商店加盟者為例。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行銷與流通管理系碩士論文。
邊緣•文化•思索(2005年,4月14日)。2006年3月8日,取自http://blog.yam.com/nyjazz/archives/74173.html

貳、英文文獻
Albert, S. & Whetten, D. (1985). Organizational identity. 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7, 263-295.
Ashforth, B. E. & Mael, F. (1989). Social identity theory and the organization.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4, 20-39.
Block, M. (2001). Communicating off the Page. Retrieved March 17, 2006, from http://www.libraryjournal.com/article/CA155178.html
Bransford, J. D., Brown, A. L. & Cocking, R. R. (Eds.). (1999). How People Learn: Brain, Mind, Experience, and School.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Carr, N. (2006). To blog or not to blog. American School Board Journal, 193(11), 46-47.
Carraher, D. (2003). Weblogs in Education. Retrieved March 30, 2006, from http://blogs.law.harvard.edu/carraher/stories/storyReader$6
Cheney, G. (1983). On the various and changing meaning of organizational membership: a field study of organizational identification. Communication Monographs, 50, 342-362.
Clyde & Anne. (2002). Shall we blog? Teeachr Libraian, 30(1), 44-47. Retrieved November 21, 2005, from Academic Search Premier database.
Colgan, C. (2005). Computer blogs: boon or bane? Education Digest: Essential Readings Condensed for Quick Review, 71(4), 57-63.
Curling, C. (2001). A Closer Look at Weblogs. Retrieved March 18, 2006, from http://www.llrx.com/columns/notes46.htm
Dvorak, J. C. (2002). The Blog Phenomenon. Retrieved March 18, 2006, from http://www.pcmag.com/article2/0,1895,81500,00.asp
Dyrli, O. E. (2005). School Blogs. Retrieved December 25, 2005, from http://www.DistrictAdministration.com
Fishbein, M. & Ajzen, I. (1975). Belief, Attitude, Intention, and Behavior: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Research. Reading, MA: Addison-Wesley.
Flatley, M. E. (2005). Blogging for enhanced teaching and learning. Busine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68(1), 77-80.
Goodman, J. & Truss, C. (2004). The medium and the message: communicating effectively during a major change initative. Journal of Change Management, 4(3), 217-228.
Hoegl, M. & Proserpio, L. (2004). Team member proximity and teamwork in innovative projects. Research Policy, 33(8), 1153-1165.
Hourihan, M. (2002). What We''re Doing When We Blog. Retrieved April 2, 2006, from http://www.oreillynet.com/pub/a/javascript/2002/06/13/megnut.html
Johnson, W. L., Johnson, A. M. & Heimberg, F. (1999). A primary and second order component analysis of the organizational identification questionnaire. 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59, 159-170.
Lasswell, H. D. (1968). Politics: Who Gets What, When and How. New York: Mreidian.
Li, D. (2004). Blogging Motives, Uses, and Gratifications. Retrieved March 21, 2006, from http://www.lidan.net/survey.html
McQuail, D. & Windahl, S. (1993). Communication Models for the Study of Mass Communications. Longman.
Moore, E. H. (2005). Six steps to better school communications. American School Board Journal, 192(9), 20.
Morris, M. & Ogan, C. (1996). The internet as mass medium.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46(1), 39-50.
Newhagen, J. E. (1996). Why communication researchers should study the internet: a dialogue.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46(1), 4-13.
Patchen, M. (1970). Participation, Achievement, and Involvement on the Job. Englewood Cliffs, N. J.: Prentice Hall.
Quible, Z. K. (2005). Blogs: a natural in business communication courses. Busine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68(1), 73-76.
Robbins, S. P. (2003).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NJ: Prentice Hall.
Rousseau, D.M. (1998). Why workers still identify with organizations.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19, 217-233.
Shashkin, M. & Morris, W. (1984).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Concept and Experience.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Stone, A. R. (1991). Will the real body please stand up? Boundary stories about virtual cultures. In M. Benedikt (Eds.), Cyberspace: First Steps, 81-118. Cambridge, MA: MIT Press.
Tajfel, H., Flament, C., Billing, M. G. & Bundy, R. F. (1971). Social categorization and intergroup behavior.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 149-177.
Walther, J. B. (1996).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impersonal, interpersonal and hyperpersonal interactio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23(1), 3-43.
Weblogs Compendium (1999). Retrieved April 8, 2006, from http://www.lights.com/weblogs/index.html
Wells, L. (2006). Blog it: an innovative way to improve literacy. Reading Today, 24(1), 40.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