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中文文獻
World Blogs Mapping活動開跑(2005)。2006年2月27日,取自http://blog.yam.com/sunjoe/archives/206643.html
九歌.朱少麟.地底三萬呎(2005)。2006年4月8日,取自http://blog.yam.com/chiuko30000
王文科、王智弘(2004)。教育研究法。臺北市:五南。
王文峰(2003)。私立中等學校主管領導型態、組織溝通滿足、激勵制度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以台南市為例。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王宏德(2004)。網路寫作的演進及其含義-網路時代的寫作與出版系列報導之二。全國新書資訊月刊,70,頁17-19。王敬之(2005年,1月7日)。【專欄】王敬之:危機之根:認同感。大紀元時報。2006年3月8日,取自http://www.epochtimes.com.tw/bt/5/1/7/n772801.htm
朱全斌(1998)。媒體、認同與傳播新科技:關心本土傳媒發展的文化研究。臺北市:遠流。
江中信(2002)。人際傳播學。臺北市:風雲論壇。
何麗君(2004)。溝通媒介認知、人際溝通能力、溝通滿足對自我效能影響之研究-以電子資訊業與銀行業為例。銘傳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吳武明(1994)。資訊管理:邁向廿一世紀的新管理觀念。臺北市:松崗。
吳馬克(2005)。Blog可以用在行銷上嗎?2006年2月26日,取自http://blog.markplace.net/marks_place/1/2005/07/07/37
李承翰(2001)。網際網路與社會運動團體及個人增權關係之研究。元智大學資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李郁怡(2005)。葛斯納:發現U型曲線秘密。管理雜誌,377,頁100-102。李家菁(2006)。部落格可以幫教師什麼忙。師友月刊,471,頁19-22。
李嘉奇(2000)。國民小學教職員工採用的溝通媒介類型與組織溝通滿足關係之研究。臺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杜瑩真(2002)。非營利組織「組織變革」中的「認同管理」-以基督教「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不同教會為例。靜宜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周易正(2003年10月26日)。個人日誌,全球發聲。中國時報,第B3版。
周華傑(2005)。教育Blog應用的侷限和發展方向。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6,頁75-81。
官容鳳、張裕幸(2004)。從出版寫作與傳播媒介看「部落格」的發展與應用。國家圖書館館刊,2,頁143-161。林禹均(2004)。Blog參與動機之研究問卷調查。2006年3月21日,取自http://sun.cis.scu.edu.tw/~ms9305/blog/
林敬凱(2003)。啟智學校教師電腦網路學習的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邱建璋(2003)。組織內同儕關係類型、形成歷程及其互動內容之研究:社會網絡之觀點。屏東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俞依秀(1991)。我國國立大學圖書館館員對組織溝通滿意度之調查研究。國立台灣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柯嘉興(2003)。桃園縣國民小學科層化與教師專業化之調查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洪紹榮(2004)。組織認同、領導風格與海外派遣員工工作投入關係之研究。大葉大學國際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洪夢霜(2005)。部落格成企業行銷管道。2006年2月27日,取自http://taiwan.cnet.com/news/software/0,2000064574,20100111,00.htm
胡素華(2004)。台東縣國民小學校長溝通行為、教師工作滿意與學校組織效能之研究。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范光描(2004)。網際網路與社會運動-以台灣人權促進會電子報為例。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夏鑄九、黃麗玲、黃肇新、楊長苓、黃慧琦、劉昭吟(譯)(2002)。Manuel Castells著。認同的力量。臺北市:唐山。
徐木蘭(2005)。《何處是我家》適應與認同感。管理雜誌,376,頁140-141。張春興(2004)。心理學概要。臺北市:臺灣東華書局。
張茂源(2004)。淺析國民小學的學校自我行銷。研習資訊,20(6),頁85-89。張萬助(2003)。全面品質管理在國民中學學校行政應用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張筱涵、曹立勳、呂苡榕、劉瑞瑜、黃夢羽(2005)。部落格之發展與概況-以台灣地區為例。世新印刷學報,11,頁211-228。張嘉娟(2004)。員工內部行銷知覺、企業文化差異知覺與組織承諾之關聯性研究-以集團企業子公司員工為研究對象。中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張維安(主編)(2004)。網路與社會。新竹市:清大出版社。
許士軍(1988)。管理學。台北:東華書局。
許士軍(2004)。許士軍談管理:洞悉84則管理新語。台北市:天下遠見。
許士軍(編)(2003)。管理辭典,頁64。臺北市:華泰。
陳紆芳(2004)。大學生參與虛擬社群動機之研究-以台北市兩所師院為例。台北師範學院教育傳播與科技研究所。陳金祐(2002)。原住民地區國小教師之組織認同、工作滿意及學校運作狀況之研究-以宜蘭縣樂樂國小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陳俞霖(2003)。網路同儕對N世代青少年的意義:認同感的追尋。嘉義縣大林鎮:南華大學社會所。陳國軒(2004)。國立高級中等學校與社區互動關係之研究。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陳淑萍(2001)。大學生電子郵件的使用與人際關係之探討。東吳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陳穆臻(2005)。Blog行銷有多行。管理雜誌,376,頁114-117。陳膺強(1994)。應用抽樣調查。臺北市:臺灣商務。
傅安生(2004)。BLOG部落格在校園的應用。北縣教育,50,頁59-64。程予誠(2003)。網際傳播對網路、人、組織未來的影響。臺北市:五南。
黃小萍(2005)。組織認同與組織效能之研究-以行政院海岸巡防署為例。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黃少華、陳文江(2002)。重塑自我的遊戲:網路空間的人際交往。嘉義縣大林鎮:南華大學社會所。
黃厚銘(2001)。虛擬社區中的身分認同與信任。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黃國禎(2005)。初探BLOG 在企業內部溝通的可行性。國立政治大學廣告研究所碩士論文。黃慧雯(2002)。高雄報社記者組織內部溝通媒介之運用:從媒介豐富性理論和社會性影響模式理論看起。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萬淑娟(2002)。幼兒園園長運用溝通媒介之個案研究。新竹師範學院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鄒景平(2004)。你還在手寫工作日誌嗎?管理雜誌,362,頁64-67。
廖春文(2004)。學校組織變革發展整合模式之探討。教育政策論壇,7(2),頁131-165。編輯部(2005)。Blog人潮怎麼變錢潮。動腦,354,頁35-36。
蔡淑玲(2006)。不落伍.部落格。師友月刊,471,頁15-18。蔡淑敏(2001)。企業內溝通媒介員工溝通滿足及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以台灣電子資訊產業為例。長榮管理學院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蔡燕平(2004)。組織採用即時通訊軟體與組織溝通之研究-以MSN Messenger為例。銘傳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論文。鄭光甫、韋端(1995)。抽樣方法:理論與實務。臺北市:三民。
鄭緯筌(2005)。人人都可玩Blog行銷。動腦,353,頁78-79。
鄧顯華(2003)。內部行銷、組織承諾與服務品質關係之探討-以海軍某修護工廠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蕃薯藤(2005)。2005年臺灣網路使用調查。2006年4月9日,取自http://survey.yam.com/survey2005/chart/index.php
蕭富峰(1997)。內部行銷。臺北縣三重市:黎銘總經銷。
賴振安(2003)。非營利組織的「社會行銷」與「認同管理」--以同志組織的「去邊緣化」歷程為例。靜宜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賴國賓(2004)。愛上Blog。師友,443,頁78-81。
戴家祺(2006)。內部顧客導向與市場導向關係之研究-以台灣鐵路管理局為例。東華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在職專班碩士論文。鍾緒蕙(2006)。課程發展的專業溝通與教師省思能力-一所公立國小附幼之行動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顏加松(2005)。數位時代新聞人員工作滿足感:科技使用、組織溝通與工作壓力之分析。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顏麗琴(2002)。臺北市國民中學學校內部公共關係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羅清水(2000)。學校組織的溝通藝術。研習資訊,17(1),頁1-7。譚啓文(2005)。領導效能知覺與組織認同間關係之研究-以全家便利商店加盟者為例。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行銷與流通管理系碩士論文。
邊緣•文化•思索(2005年,4月14日)。2006年3月8日,取自http://blog.yam.com/nyjazz/archives/74173.html
貳、英文文獻
Albert, S. & Whetten, D. (1985). Organizational identity. 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7, 263-295.
Ashforth, B. E. & Mael, F. (1989). Social identity theory and the organization.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4, 20-39.
Block, M. (2001). Communicating off the Page. Retrieved March 17, 2006, from http://www.libraryjournal.com/article/CA155178.html
Bransford, J. D., Brown, A. L. & Cocking, R. R. (Eds.). (1999). How People Learn: Brain, Mind, Experience, and School.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Carr, N. (2006). To blog or not to blog. American School Board Journal, 193(11), 46-47.
Carraher, D. (2003). Weblogs in Education. Retrieved March 30, 2006, from http://blogs.law.harvard.edu/carraher/stories/storyReader$6
Cheney, G. (1983). On the various and changing meaning of organizational membership: a field study of organizational identification. Communication Monographs, 50, 342-362.
Clyde & Anne. (2002). Shall we blog? Teeachr Libraian, 30(1), 44-47. Retrieved November 21, 2005, from Academic Search Premier database.
Colgan, C. (2005). Computer blogs: boon or bane? Education Digest: Essential Readings Condensed for Quick Review, 71(4), 57-63.
Curling, C. (2001). A Closer Look at Weblogs. Retrieved March 18, 2006, from http://www.llrx.com/columns/notes46.htm
Dvorak, J. C. (2002). The Blog Phenomenon. Retrieved March 18, 2006, from http://www.pcmag.com/article2/0,1895,81500,00.asp
Dyrli, O. E. (2005). School Blogs. Retrieved December 25, 2005, from http://www.DistrictAdministration.com
Fishbein, M. & Ajzen, I. (1975). Belief, Attitude, Intention, and Behavior: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Research. Reading, MA: Addison-Wesley.
Flatley, M. E. (2005). Blogging for enhanced teaching and learning. Busine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68(1), 77-80.
Goodman, J. & Truss, C. (2004). The medium and the message: communicating effectively during a major change initative. Journal of Change Management, 4(3), 217-228.
Hoegl, M. & Proserpio, L. (2004). Team member proximity and teamwork in innovative projects. Research Policy, 33(8), 1153-1165.
Hourihan, M. (2002). What We''re Doing When We Blog. Retrieved April 2, 2006, from http://www.oreillynet.com/pub/a/javascript/2002/06/13/megnut.html
Johnson, W. L., Johnson, A. M. & Heimberg, F. (1999). A primary and second order component analysis of the organizational identification questionnaire. 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59, 159-170.
Lasswell, H. D. (1968). Politics: Who Gets What, When and How. New York: Mreidian.
Li, D. (2004). Blogging Motives, Uses, and Gratifications. Retrieved March 21, 2006, from http://www.lidan.net/survey.html
McQuail, D. & Windahl, S. (1993). Communication Models for the Study of Mass Communications. Longman.
Moore, E. H. (2005). Six steps to better school communications. American School Board Journal, 192(9), 20.
Morris, M. & Ogan, C. (1996). The internet as mass medium.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46(1), 39-50.
Newhagen, J. E. (1996). Why communication researchers should study the internet: a dialogue.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46(1), 4-13.
Patchen, M. (1970). Participation, Achievement, and Involvement on the Job. Englewood Cliffs, N. J.: Prentice Hall.
Quible, Z. K. (2005). Blogs: a natural in business communication courses. Busine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68(1), 73-76.
Robbins, S. P. (2003).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NJ: Prentice Hall.
Rousseau, D.M. (1998). Why workers still identify with organizations.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19, 217-233.
Shashkin, M. & Morris, W. (1984).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Concept and Experience.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Stone, A. R. (1991). Will the real body please stand up? Boundary stories about virtual cultures. In M. Benedikt (Eds.), Cyberspace: First Steps, 81-118. Cambridge, MA: MIT Press.
Tajfel, H., Flament, C., Billing, M. G. & Bundy, R. F. (1971). Social categorization and intergroup behavior.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 149-177.
Walther, J. B. (1996).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impersonal, interpersonal and hyperpersonal interactio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23(1), 3-43.
Weblogs Compendium (1999). Retrieved April 8, 2006, from http://www.lights.com/weblogs/index.html
Wells, L. (2006). Blog it: an innovative way to improve literacy. Reading Today, 24(1),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