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一顧(1996)。))國民小學教師情境領導行為與學生學習態度、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王惠英(2004)。台北市國民小學推動知識創新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任晟蓀(1996)。從學校行政編制論國小小班小校的規劃。國教之聲,29(4),34-42。余瑞陽(1997))。國民小學校長管理能力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吳炳銅(1994))。台北縣國民小學最適經營規模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吳清基(1980))。國民中學組織結構與教師工作滿意之關係。台灣師範大學教研所集刊,22,377-484。
吳順發(1972))。台北市國民小學學校建築基本問題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吳麗芬(1986))。國民小學組織結構正式化集中化與教師工作動機之關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吳政達(2005))。少子化趨勢下國民中小學學校經營規模政策之研究。教育政策論壇,9(1)),23-41。李先良(1969)。都市計劃學。台北:正中。
李素足(1999))。台中縣市國小中高年級學童閱讀動機的探討。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李彗碧(1998))。學校情境因素與教師效能感關係之研究:以國中教師為例。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李彥蓁(1998))。國民中學教師人口變項、學校規模、全面品質管理文化與教師組織承諾之相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宋德發(2004))。臺北市國民小學校長塑造學校組織文化策略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林文達(1975))。當前國民中學經營的策略。人與社會,3(5)),34-40。
林文達(1984))。教育經濟學。台北:三民。
林文達(1986))。教育財政學。台北:三民。
林泊佑(1994)。國民小學公共關係與組織效能之相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淑貞(1979))。台北市國民中學經營規模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慧瑜(1994)。國小教師生涯發展階段與教師關注之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邱貴發(1981))。國民小學組織氣氛之調查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邱憲義(1996)。國民小學學校組織氣氛與教師工作壓力關係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徐鶯娟(1995)。國民小學教師成就動機、參與決定與其工作投入關係之研究。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袁明慶(2002)。通勤成本考量下的國民小學最適經濟規模---以台北縣公立國民小學為例。私立東吳大學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張忠祺(1998)。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價值觀與工作滿意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
國立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
張夏平(1994))。台灣省公立國民小學小型學校合併模式之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張清溪、許嘉棟、劉鶯釧、吳敏聰(2002))。經濟學(第二版)。台北: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張鈿富(2004)。出生人口變化對台灣中小學教育的影響。師友月刊,439,1-3。許朝信(1999)。高屏地區國小教師教室內教學困擾之研究。國立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許照庸(1984)。台北縣國中學生學校生活素質之調查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郭添財(1991)。台灣省南部地區國民小學最適經營規模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郭潻財(1996)。台灣省國民小學規模經濟之研究:學校與班級最適規模之衡量。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郭峰偉(2000)。國中教師工作壓力與教師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郭慶發(2001)。國民小學學校規模、組織鬆散結合程度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陳英豪(1997)。鼓勵民間參與投資經營教育事業。研考報導,38,28-43。陳憶芬(1994)。山地小型國民小學合併之評估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陳賢舜(2000)。南投縣小型國民小學合併之研究。國立暨南大學成人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湯志民(1992)。學校建築與校園規劃。台北:五南。
黃亦碩(1999))。國民小學學生知覺學習活動開放程度與其班級適應相關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黃淑英(1997))。屏東縣小型山地國民小學合併制度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萬新知(1998)。國民小學校長行政溝通行為、組織溝通氣氛與校長領導效能之關係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楊淙富(1999)。彰化縣國民小學校長領導特質與學校效能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楊錫安(1976))。國民中小學學校用地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葉子超(1996))。澎湖縣國民小學小型學校合併之研究。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蓋浙生(1985)。教育經濟學。台北:三民。
蓋浙生(1993)。教育經濟與計畫。台北:五南。
鄭宏財(1998))。國民小學教師全面品質管理信念與教師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劉雅惠(1997))。國小教師生涯信念、生涯自我效能與生涯發展狀況相關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鄧明星(2006))。花蓮縣國民小學規模過小學校合班併校研究。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蔡志榮(2003)。從經濟觀點探討國民小學最適經營規模之研究-以嘉義縣為例。國立台南師範學院社會科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謝天德(1998))。國小教師工作投入、團體凝聚力與社會閒散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謝百亮(1995))。國民小學行政管理與教師工作滿意之關係。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簡金福(1998)。山地鄉小型學校合併:北葉國小。國教天地,129,1-7。
羅大涵(1989)。學校最適經營規模理論與實務研究之探討。工業職業教育,7
(2),,22-27。
蘇永輝(1999)。基隆市國民小學經營規模效應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Andrews, R. L., Soder, R., & Eismann, D. A. (1974).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school closures. Washington, DC: U.S. Department of Health, Education and Welfare.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112 521)
Bray, M. (1987). Are small schools the answer: Cost effective strategies for rural school provision. London, United Kingdom: Commonwealth Secretariat.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40 537)
Bucuvalas, M. P. (1987). The perception of stress levels by secondary school Principals in relation to age, experience in position, educational preparation and size of school student population.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47(2),4245A. (University Microfilms No. 87-07541)
Fine, M., & Somerville I. J. (1998). Current literature on small school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25049)
Gibson, J. P. (1989). School size, socioeconomic status, and mobility as predictors of achievement among Washington State forth, eighth, and tenth-grade students.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50(9), 2709A. (University Microfilms No.
89-23636)
Hamer, G. (2002). Optimal school size: The swinging pendulum of educational reform. Retrieved September 8, 2002, form http://www.klingenstein.org/Additional_Resources/projects/2002/VH/Bratek%20
Klingenstein%20Project.doc
Hess, F., & Others. (1978). School size and its effects on achievement and other educational issue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158 392)
Hettich, W. (1968). Equalization, grants, minimum standards and unit cost differences in education. Yale Economic Essays, Fall, 50-55.
Hind, I. W. (1977). Estimates of cost functions for primary schools in rural ares.
Australi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21(1), 13-25.
Johnson, G. P., & Mitten, R. L. (1976). Economies of scale in the operation of public elementary schools. Educational Planning, 3(1), 38-45.
Kearney, J. M. (1994). The advantages of small rural schools: Final report to the
Idaho Rural School Association. Boise, ID: Idaho Rural School Association.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73 934)
Mccarty, J. W. (1987). A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 perceived staff development needs and type of school district, school district size, level of as signment, and teaching experience.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49(4),
684A. (University Microfilms No. 88-06633)
Meier, D. W. (1995). Small schools, Big results. The American School Board Journal, 182(7), 37-40.
Morgan, M. J. (1993). Relationships between high school size and university major for 1989-90 and 1990-91 graduates form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Dakota and North Dakota State University.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54(8), 2806A. (University Microfilms No. 94-00724)
Nelson, E. (1985). School consolidation. Eugene, OR: ERIC Clearinghouse on
Educational Management.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282
346)
Riew, J. (1986). Scale economies, capacity utilization, and school cost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secondary and elementary schools. Journal of Education Finance, 11(4), 433-446.
Rohr, H. P. (1980).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ize of elementary school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41(3),883A. (University Microfilms No. 80-20228)
Sabulao, C. M., & Hickrod, G. A. (1970). Optimum size of school districts relative to selected cost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Annual Meeting 55th, New York.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047 377)
Stevens, C. W. S. (1987).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chool size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of tenth grade students in the State of Oklahoma.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48(9), 2304A. (University Microfilms No. 87-25333)
Thompson, J. A. (1994). Scale economies and student performance in Hawaii.Journal of Education Finance, 19(3), 279-291.
Wales, T. J. (1973). The effect of school and district size on education cost in British Columbia.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 14(3), 710-720.
Williams, D. T. (1990). The dimensions of education: Recent research on school size, working paper series. Clemson, SC: The Storm Thurmond Institute.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47 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