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22.131.239) 您好!臺灣時間:2024/09/08 22:37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陳富萍
論文名稱:牽手一生:女性的婚姻承諾在婚姻中的變化
論文名稱(外文):Devoted All the Life Time to Marriage:The Changes of the Marital Commitment for Females in Their Marriages
指導教授:周麗端周麗端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人類學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7
畢業學年度:9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22
中文關鍵詞:婚姻承諾婚姻穩定婚姻維繫深度訪談
外文關鍵詞:marital commitmentmarital stabilitymarital maintenancein-depth intervie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30
  • 點閱點閱:1038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3
本研究旨在探討已婚女性的婚姻承諾概念,及其承諾在婚姻中的變化歷程。本研究使用質化研究方法,採半結構式的深度訪談,訪問四位婚齡15年以上,年齡介於39-54歲之間,且育有子女之初婚女性。
研究發現30-50年代女性所覺知的婚姻承諾概念分為二個面向:一是受傳統文化及婚姻觀影響之具道德義務感的「角色責任與義務承諾」,其內涵包含養兒育女、照顧先生、孝敬公婆及經營家庭的承諾,其中又以對子女的角色責任與義務為女性堅守婚姻承諾最主要的牽繫力量;二是基於個人情感需求的承諾,包含夫妻間的愛與親密情感、及夫妻一體、患難與共的承諾。由本研究顯示,女性在傳統婚姻觀的洗禮下,雖以婚姻中之角色責任與義務的承諾是其認知的婚姻承諾主要之意涵,但夫妻間的愛與親密情感,亦是女性所期盼的婚姻承諾重要意涵。
已婚女性的婚姻承諾會受到夫妻關係、子女因素、代間關係(婆家及娘家)之外在事件的衝擊而產生變化,其中會加強女性維持婚姻承諾之行為的事件包括:先生的體貼;夫妻間的支持;夫妻間的溝通分享;夫妻同心照顧子女;娘家的制約等。而會削弱女性維持婚姻承諾意願的事件包括:夫妻無法接納彼此個性上的差異;先生缺乏責任心;夫妻缺乏溝通、婆媳互動的壓力等。在女性婚姻承諾的變化歷程中,其內在勇於承擔婚姻責任的決心是婚姻能長期持續經營,不因外在事件之衝擊而改變的重要關鍵,而夫妻間愛與親密情感的培養與品質,亦是女性願意信守婚姻承諾的一個關鍵力量。
最後,根據研究結果與發現,研究者提出一些建議供已婚者、婚姻教育課程及後續研究參考之用。

關鍵字:婚姻承諾、婚姻穩定、婚姻維繫、深度訪談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aims at the concepts and the changes of marital commitment in married women’s lives. The study adopts the qualitative analysis along with an in-depth semi-structural interview with four women aged from 39 to 54 years old who have children from their marriages of first time which last more than 15 years.
The study discovers that the concepts of marital commitment of the women who were born in 1930s to 50s have two different aspects. First of all, the concept of morality which is affected by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marriage value is the commitments to the role obligation and responsibilities which includes the commitment of cultivation of children, taking caring of her husbands and parents in law. Among the above responsibilities, the role obligation to her children is the most primary strength for a woman to adhere to marriage. Secondly, the other aspect of concept is based on the commitment for the needs of affections, including the love and intimacy between couples, the feel of two in one, and commitment to live together no matter what happens. The research indicates that the primary meaning of the marital commitment for women living with traditional marriage values is though to recognize the role and responsibilities in a marriag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husband and wife is also the key expectation to maintain the marital commitment when women feel more affections and intimacy.
As for the contributing factors to marital commitment of the married women, according to the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sband and wife, their children, relatives(including the original-family and the in-law-family), cultural conventions, would cause the change of women’s original marital commitment. The positive events for women to maintain their commitments in marriages including husband’s considerations, supports between the couple and sharing of couple’s feeling and thinking, taking care of children together, and restriction from the wife’s original family would reinforce women to maintain the marital commitment. On the contrary, the negative events which weaken the marital commitment of women are couples’ different viewpoints, husband’s lacking of responsibilities, couples’ inadequate communication and the pressures from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wives and their mothers in law.
In the changes of the marital commitment of married women, the determination of taking responsibilities in marriage plays the essential role in marriage maintenance and can avoid changes from the impact of events outside marriage. Besides, the development and the quality of intimacy and love between husband and wife are also the important strengths for women to continue their’ marital commitment.
At last, according to the consequences and discoveries from the study, the researcher provides some suggestions for married people, designs of “marital education courses” and applications for future studies

Keyword:marital commitment, marital stability, marital maintenance, in-depth interview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2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名詞釋義----------------------------7
第二章 文獻探討--------------------------------------9
第一節 傳統文化下的華人婚姻------------------------- 9
壹、 華人婚姻中的家族性特色-------------------------9
貳、 傳統婚姻觀下的華人女性------------------------11
參、 華人婚姻關係的特色----------------------------13
肆、 社會變遷下華人婚姻觀的轉變---------------------15
第二節 婚姻承諾的意涵及研究-------------------------18
壹、 婚姻承諾的意涵----------------------------------18
貳、 婚姻承諾與婚姻穩定-------------------------------22
第三節 婚姻承諾在婚姻中的變化---------------------------24
第三章 研究設計--------------------------------------29
第一節 研究取向---------------------------------------29
第二節 研究對象---------------------------------------31
第三節 研究工具---------------------------------------35
第四節 研究程序---------------------------------------39
第五節 資料分析---------------------------------------44
第六節 研究的信效度-----------------------------------46
第四章 研究結果--------------------------------------49
第一節 四位女性的婚姻故事---------------------------49
第二節 已婚女性的婚姻承諾概念------------------------56
第三節 已婚女性婚姻承諾的變化歷程---------------------7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99
第一節 結論----------------------------------------99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反思------------------------------103
第三節 建議---------------------------------------107

參考文獻---------------------------------------------111
壹、中文部分-----------------------------------------111
貳、英文部分------------------------------------------115

附錄一:訪談大綱--------------------------------------117
附錄二:訪談日誌--------------------------------------119
附錄三:訪談同意涵------------------------------------120
附錄四:訪談檢核回饋函---------------------------------121

表目錄
表1-1 臺閩地區歷年人口結婚、離婚統計---------------------4
表3-1 臺閩地區近10年(84年至94年)離婚概況表--------------33
表3-2 研究對象之背景資料表-----------------------------34
壹、中文部分
丁雪茵、鄭伯壎和任金剛(1996)。 質性研究中研究者的角色與主觀性。 本土心理學研究,6,354-376。
內政部統計資訊服務網(2007)。臺閩地區歷年人口結婚、離婚統計。96年4月10日 取自 http//www.moi.gov.tw/stat/index.asp
內政統計通報(2007)。臺閩地區近10年(84-94年)離婚概況表。 96年4月10日 取自 http://www.moi.gov.tw/stat/index.asp
王 行(2000)。 (愛情的)墳墓、天堂?婚姻與家庭。 王雅各主編,性屬關係(上)性別與社會.建構,台北:心理出版社。
王文科(1991)。 教育研究法。 台北:五南。
王沂釗(2000)。 婚姻衝突的敘說性研究。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古芸妮(2004)。 未婚男女婚姻信念、婚姻態度與婚姻承諾之相關研究。 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心理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朱岑樓(1991)。 婚姻研究。台北:東大圖書。
伊慶春(1991)。 台北地區婚姻調適的一些初步研究發現。 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人文及社會科學,1(2),151-173。
利翠珊(1995),夫妻互動歷程之探討:以台北地區年輕夫妻為例的一項初探性研究,本土心理學研究,4,260-321。
利翠珊(1997)。 婚姻中親密關係的形成與發展。 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0(4),101-128。
利翠珊(1999)。 已婚女性家庭系統的交會:親情與角色的兩難,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2(3),1-26。
利翠珊、陳富美(2004),配偶親職角色的支持與分工對夫妻恩情的影響,本土心理學研究,21,49-83。
利翠珊(2005)。 婚姻關係及其調適。載於楊國樞、黃光國、楊中芳編:華人本土心理學,P331-349。台北:遠流。
利翠珊(2006)。 華人婚姻韌性的形成與變化:概念釐清與理論建構,本土心理學研究,25,101-137。
沈瓊桃(2002),多面向婚姻滿意量表之編製,中華心理衛刊學刊,15(3),67-100。
李良哲(2000)。 維繋婚姻關係因素的成人期差異研究,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3(3),61-87。
吳心芝(2003)。 維繫婚姻穩定的歷程與影響因素之研究—以結婚20年以上的女性為例。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吳芝儀、廖梅花 譯(2001)。 質性研究入門:紮根理論研究方法。台北:濤石。
吳明玨(2005)。雙薪家庭幼兒父母親的婚姻滿意、親職壓力與共親職之相關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吳詩池、李秀治(1993)。 中國人的婚姻觀與婚俗。 福建:廈門大學出版社。
呂翠夏(2002)。學前幼兒家庭之共親職與其相關因素:婚姻關係與性別角色態度,臺南師院學報,36,1-18。
周麗端(1999)。 婚姻與家庭的危機與展望。 載於周麗端、吳明燁、唐先梅、李淑娟編著:婚姻與家人關係。台北:空大。
周麗端(2001)。 夫妻的家庭價值觀與婚姻滿意度之研究,空大生活科學學報,7,133-156。
林蕙瑛(1992)。台灣離婚婦女的挫折。載於牽手一輩子,195-200。台北:張老師。
林慧芬(2001)。 夫妻間的親密關係與性調適。載王以仁(主編),婚姻與家庭生活適應。 台北:心理。
胡幼慧、姚美華(1996)。 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信度與效度?如何抽樣?如何收集資料登錄與分析? 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P141-158。 台北:巨流。
范麗娟(1994)。 深度訪談簡介。 戶外遊憩研究,7(2),25-35。
唐先梅(1999)。 家庭擴展期。 載於周麗端、吳明燁、唐先梅、李淑娟編著:婚姻與家人關係。台北:空大。
陳美華(2003)。 佛教的婚姻觀—以阿含經為主論,中華佛學學報,16,23-66。
陳育倫(1993)。 序,載於吳詩池、李秀治編著:中國人的婚姻觀與婚俗,P15。 福建:廈門大學出版社。
陳嘉鳳、楊國樞(1979)。 夫婦角色行為與婚姻滿足程度,中山學術文化集刊,1-120。
彭懷真(1994)。 社會學概論。 台北:洪葉。
彭駕騂(1994)。 婚姻輔導。 台北:巨流。
張英陣(2000)。 社會工作研究方法。 台北:洪葉。
張素怡(2004)。 婚姻生活經驗與維繫歷程—以家有超時工作丈夫之單薪家庭為例。 私立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黃俊傑(1996)。 離婚原因與預防。 輔仁學誌—法、管理學院之部,27,37-60。
黃囇莉(1999)。 人際和諧與衝突—本土化的理論與研究。 台北:桂冠。
黃囇莉(2005)。人際和諧與人際衝突。載於楊國樞、黃光國、楊中芳編:華人本土心理學,P521-566。台北:遠流。
楊國樞(1992)。 父子軸家庭與夫妻軸家庭的運作特徵與變遷方向,<家庭與心理衛生國際研討會>主題演講稿。
楊國樞(2005)。 華人社會取向的理論分析。載於楊國樞、黃光國、楊中芳編:華人本土心理學,P173-213。台北:遠流。
廖秀茸(2006)。 婚姻穩定度之代間傳遞及其解釋路徑。世新大學社會心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蔡璧如譯(2006)。 人生一定要沾鍋。John C. Maxwell 著。台北:智庫文化。
劉清泉(2004)。 「禮記」與「聖經」婚姻觀的比較,重高學報,7,51-69。
劉惠琴(1999)。 女性主義觀點看夫妻衝突與影響歷程,婦女與兩性學刊,10,41-77。
羅靜婷(2001)。 家務參與、婚姻滿意度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 國立臺灣大學農業推廣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蘇奕勳(2003)。 婚姻早期之婚姻角色期望、承諾與婚姻穩定之研究。 國立暨南大學成人與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




貳、英文部分
Adams, J. M., & Jones, W. H. (1997). The conceptualization of marital commitment: An integrative analysi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2, 1177-1196.
Amato, P. R., & Deboer, D. D. (2001). The transmission of marital instability across generations: Relationship skills or commitment to marriage?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3, 1038-1052.
Becker, H. S. (1960), Notes on the concept of commitment.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66, 32-40.
Bui, Khanh-Van T.; Peplau, Letitia A.; & Hill, Charles T. (1996). Testing the Rusbult Model of relationship commitment and stability in a 15-year study of heterosexual couple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2(12), 1244-1257.
Johnson, M. P. (1973). Commitment: A conceptual structure and empirical Application. Sociological Quarterly, 14, 395-406.
Johnson, M. P. (1991). Reply to Levinger and Rusbult. In W. H. Jones & D. W. Perlman(Eds.), Advances in personal relationships(Vol.3, pp.171-176). London: Jessica Kingsley.
Johnson, M. P. (1999). Personal, Moral, and Structural Commitment to Relationships:Experiences of Choice and Constraint. In Adams, J. M., & Jones, W. H., eds. Handbook of Interpersonal Commitment and Relationship Stability, P73-87, New York:Kluwer Academic/Plenum Publisters.
Levinger, G.. (1976). A Social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 on marital dissolution. Journal of Socail Issues, 32(1), 21-47.
Robinson, C. E. & Blanton, P. W. (1993). Marital strengths in enduring marriages. Family Relations, 42, 38-45.
Rusbult, C. E. (1983). A longitudinal test of the investment model: The development (and deterioration) of satisfaction and commitment in heterosexual involvement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5, 101-117.
Rusbult, C. E. (1991). Commentary on Johnson’s “Commitment to personal relationships”: What’s interesting, and what’s new? In W. H. Jones & D. W. Perlman (Eds.), Advances in personal relationships(Vol.3, pp.151-169). London: Jessica Kingsley.
Rusbult, C. E., & Buunk, B. P. (1993). Commitment processes in close relationships: An interdependence analysis.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10, 175-204.
Stanley, S. M., Markman, H. J.& Blumberg, S. L.(2001), Fighting for Your Marriage, San Francisco:Jossey Bass, 321-346.
Strube, M., & Barbour, L. S. (1983). The decision to leave an abusive relationship: Economic dependence and psychological commitment.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45, 785-793.
Weishaus, S., & Field, D. (1988). A half century of marriage: Continuity or change?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50, 763-774.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劉惠琴(1999)。 女性主義觀點看夫妻衝突與影響歷程,婦女與兩性學刊,10,41-77。
2. 劉清泉(2004)。 「禮記」與「聖經」婚姻觀的比較,重高學報,7,51-69。
3. 陳嘉鳳、楊國樞(1979)。 夫婦角色行為與婚姻滿足程度,中山學術文化集刊,1-120。
4. 陳美華(2003)。 佛教的婚姻觀—以阿含經為主論,中華佛學學報,16,23-66。
5. 范麗娟(1994)。 深度訪談簡介。 戶外遊憩研究,7(2),25-35。
6. 周麗端(2001)。 夫妻的家庭價值觀與婚姻滿意度之研究,空大生活科學學報,7,133-156。
7. 李良哲(2000)。 維繋婚姻關係因素的成人期差異研究,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3(3),61-87。
8. 利翠珊(2006)。 華人婚姻韌性的形成與變化:概念釐清與理論建構,本土心理學研究,25,101-137。
9. 利翠珊、陳富美(2004),配偶親職角色的支持與分工對夫妻恩情的影響,本土心理學研究,21,49-83。
10. 利翠珊(1999)。 已婚女性家庭系統的交會:親情與角色的兩難,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2(3),1-26。
11. 利翠珊(1997)。 婚姻中親密關係的形成與發展。 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0(4),101-128。
12. 利翠珊(1995),夫妻互動歷程之探討:以台北地區年輕夫妻為例的一項初探性研究,本土心理學研究,4,260-321。
13. 丁雪茵、鄭伯壎和任金剛(1996)。 質性研究中研究者的角色與主觀性。 本土心理學研究,6,354-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