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中文部分
丁雪茵、鄭伯壎和任金剛(1996)。 質性研究中研究者的角色與主觀性。 本土心理學研究,6,354-376。內政部統計資訊服務網(2007)。臺閩地區歷年人口結婚、離婚統計。96年4月10日 取自 http//www.moi.gov.tw/stat/index.asp
內政統計通報(2007)。臺閩地區近10年(84-94年)離婚概況表。 96年4月10日 取自 http://www.moi.gov.tw/stat/index.asp
王 行(2000)。 (愛情的)墳墓、天堂?婚姻與家庭。 王雅各主編,性屬關係(上)性別與社會.建構,台北:心理出版社。
王文科(1991)。 教育研究法。 台北:五南。
王沂釗(2000)。 婚姻衝突的敘說性研究。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古芸妮(2004)。 未婚男女婚姻信念、婚姻態度與婚姻承諾之相關研究。 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心理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朱岑樓(1991)。 婚姻研究。台北:東大圖書。
伊慶春(1991)。 台北地區婚姻調適的一些初步研究發現。 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人文及社會科學,1(2),151-173。
利翠珊(1995),夫妻互動歷程之探討:以台北地區年輕夫妻為例的一項初探性研究,本土心理學研究,4,260-321。利翠珊(1997)。 婚姻中親密關係的形成與發展。 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0(4),101-128。利翠珊(1999)。 已婚女性家庭系統的交會:親情與角色的兩難,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2(3),1-26。利翠珊、陳富美(2004),配偶親職角色的支持與分工對夫妻恩情的影響,本土心理學研究,21,49-83。利翠珊(2005)。 婚姻關係及其調適。載於楊國樞、黃光國、楊中芳編:華人本土心理學,P331-349。台北:遠流。
利翠珊(2006)。 華人婚姻韌性的形成與變化:概念釐清與理論建構,本土心理學研究,25,101-137。沈瓊桃(2002),多面向婚姻滿意量表之編製,中華心理衛刊學刊,15(3),67-100。
李良哲(2000)。 維繋婚姻關係因素的成人期差異研究,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3(3),61-87。吳心芝(2003)。 維繫婚姻穩定的歷程與影響因素之研究—以結婚20年以上的女性為例。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吳芝儀、廖梅花 譯(2001)。 質性研究入門:紮根理論研究方法。台北:濤石。
吳明玨(2005)。雙薪家庭幼兒父母親的婚姻滿意、親職壓力與共親職之相關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吳詩池、李秀治(1993)。 中國人的婚姻觀與婚俗。 福建:廈門大學出版社。
呂翠夏(2002)。學前幼兒家庭之共親職與其相關因素:婚姻關係與性別角色態度,臺南師院學報,36,1-18。
周麗端(1999)。 婚姻與家庭的危機與展望。 載於周麗端、吳明燁、唐先梅、李淑娟編著:婚姻與家人關係。台北:空大。
周麗端(2001)。 夫妻的家庭價值觀與婚姻滿意度之研究,空大生活科學學報,7,133-156。林蕙瑛(1992)。台灣離婚婦女的挫折。載於牽手一輩子,195-200。台北:張老師。
林慧芬(2001)。 夫妻間的親密關係與性調適。載王以仁(主編),婚姻與家庭生活適應。 台北:心理。
胡幼慧、姚美華(1996)。 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信度與效度?如何抽樣?如何收集資料登錄與分析? 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P141-158。 台北:巨流。
范麗娟(1994)。 深度訪談簡介。 戶外遊憩研究,7(2),25-35。唐先梅(1999)。 家庭擴展期。 載於周麗端、吳明燁、唐先梅、李淑娟編著:婚姻與家人關係。台北:空大。
陳美華(2003)。 佛教的婚姻觀—以阿含經為主論,中華佛學學報,16,23-66。陳育倫(1993)。 序,載於吳詩池、李秀治編著:中國人的婚姻觀與婚俗,P15。 福建:廈門大學出版社。
陳嘉鳳、楊國樞(1979)。 夫婦角色行為與婚姻滿足程度,中山學術文化集刊,1-120。彭懷真(1994)。 社會學概論。 台北:洪葉。
彭駕騂(1994)。 婚姻輔導。 台北:巨流。
張英陣(2000)。 社會工作研究方法。 台北:洪葉。
張素怡(2004)。 婚姻生活經驗與維繫歷程—以家有超時工作丈夫之單薪家庭為例。 私立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黃俊傑(1996)。 離婚原因與預防。 輔仁學誌—法、管理學院之部,27,37-60。
黃囇莉(1999)。 人際和諧與衝突—本土化的理論與研究。 台北:桂冠。
黃囇莉(2005)。人際和諧與人際衝突。載於楊國樞、黃光國、楊中芳編:華人本土心理學,P521-566。台北:遠流。
楊國樞(1992)。 父子軸家庭與夫妻軸家庭的運作特徵與變遷方向,<家庭與心理衛生國際研討會>主題演講稿。
楊國樞(2005)。 華人社會取向的理論分析。載於楊國樞、黃光國、楊中芳編:華人本土心理學,P173-213。台北:遠流。
廖秀茸(2006)。 婚姻穩定度之代間傳遞及其解釋路徑。世新大學社會心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蔡璧如譯(2006)。 人生一定要沾鍋。John C. Maxwell 著。台北:智庫文化。
劉清泉(2004)。 「禮記」與「聖經」婚姻觀的比較,重高學報,7,51-69。劉惠琴(1999)。 女性主義觀點看夫妻衝突與影響歷程,婦女與兩性學刊,10,41-77。羅靜婷(2001)。 家務參與、婚姻滿意度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 國立臺灣大學農業推廣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蘇奕勳(2003)。 婚姻早期之婚姻角色期望、承諾與婚姻穩定之研究。 國立暨南大學成人與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貳、英文部分
Adams, J. M., & Jones, W. H. (1997). The conceptualization of marital commitment: An integrative analysi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2, 1177-1196.
Amato, P. R., & Deboer, D. D. (2001). The transmission of marital instability across generations: Relationship skills or commitment to marriage?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3, 1038-1052.
Becker, H. S. (1960), Notes on the concept of commitment.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66, 32-40.
Bui, Khanh-Van T.; Peplau, Letitia A.; & Hill, Charles T. (1996). Testing the Rusbult Model of relationship commitment and stability in a 15-year study of heterosexual couple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2(12), 1244-1257.
Johnson, M. P. (1973). Commitment: A conceptual structure and empirical Application. Sociological Quarterly, 14, 395-406.
Johnson, M. P. (1991). Reply to Levinger and Rusbult. In W. H. Jones & D. W. Perlman(Eds.), Advances in personal relationships(Vol.3, pp.171-176). London: Jessica Kingsley.
Johnson, M. P. (1999). Personal, Moral, and Structural Commitment to Relationships:Experiences of Choice and Constraint. In Adams, J. M., & Jones, W. H., eds. Handbook of Interpersonal Commitment and Relationship Stability, P73-87, New York:Kluwer Academic/Plenum Publisters.
Levinger, G.. (1976). A Social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 on marital dissolution. Journal of Socail Issues, 32(1), 21-47.
Robinson, C. E. & Blanton, P. W. (1993). Marital strengths in enduring marriages. Family Relations, 42, 38-45.
Rusbult, C. E. (1983). A longitudinal test of the investment model: The development (and deterioration) of satisfaction and commitment in heterosexual involvement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5, 101-117.
Rusbult, C. E. (1991). Commentary on Johnson’s “Commitment to personal relationships”: What’s interesting, and what’s new? In W. H. Jones & D. W. Perlman (Eds.), Advances in personal relationships(Vol.3, pp.151-169). London: Jessica Kingsley.
Rusbult, C. E., & Buunk, B. P. (1993). Commitment processes in close relationships: An interdependence analysis.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10, 175-204.
Stanley, S. M., Markman, H. J.& Blumberg, S. L.(2001), Fighting for Your Marriage, San Francisco:Jossey Bass, 321-346.
Strube, M., & Barbour, L. S. (1983). The decision to leave an abusive relationship: Economic dependence and psychological commitment.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45, 785-793.
Weishaus, S., & Field, D. (1988). A half century of marriage: Continuity or change?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50, 763-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