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98.80.143.34) 您好!臺灣時間:2024/10/07 20:20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陳羿芬
論文名稱:清代民間秘密宗教之民俗醫療研究
指導教授:莊吉發莊吉發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學系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歷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7
畢業學年度:9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73
中文關鍵詞:民俗醫療民間秘密宗教醫療傳教宗教醫療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3
  • 點閱點閱:882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下層社會的民眾往往受限於經濟條件、社會資源的缺乏,當遭遇疾病、貧困、年老、死亡、殘疾的時候,只好尋求收費低廉、醫方又簡單的就醫方法,才不至於造成生計上的額外負擔,遊走於鄉間鄰里的民俗醫療者便是他們最常求助的對象。有鑑於民俗醫療是這些平民百姓在疾病纏身時最容易接近的醫治源頭,因此各種借助神力、巫術以治病救人的醫療行為紛紛出籠,民間秘密宗教教首更以此低門檻、低限制的手段介入結合教派信仰的傳播,運用兩者之間共同的神祕未知性和不可預知的靈異性,既治病也傳教──醫療同時拉人入教、或是強調入教之後才能有效醫療,這樣醫療傳教手法顯然運作頗為成功,而對於這些肩負傳教任務的教首們來說,坐功、按摩、針灸等民俗療法早已存在多時,這種傳承悠遠的醫療習慣不需重新培養信徒、也不須對醫療內容多加闡釋,利用一般民眾印象中普遍存在「有病醫病、無病養生」的既定形象,可以快速地建立教民對教首之間的信賴信任,若是能順利病癒,有的醫病關係還會更進一步轉化成親子關係或是師徒關係,而使得彼此的相屬關係更加牢不可破。這類成功結合了醫療手段的傳教派系,在發展上最大的優勢便是隨時可以換地重生、東山再起,尤其民間秘密宗教盛行的清代,教首們以民俗醫療者的身分遊走四方,使得清朝官府的查緝工作更加困難。

  本篇論文首先介紹各教派的醫療行為,討論清代民間秘密宗教所採用醫療元素──如茶、水、香、火、符咒等的治病步驟、儀式等,並將檔案中各教派醫療方式與特色完整呈現,同時從教案案件看清廷官方對民間秘密宗教結合民俗療法的認知與查緝,尤其透過清廷早期看待薩滿信仰與民俗醫療、道教與民俗醫療的態度落差,突顯清廷對「邪教藉醫害人」的防備之心。更進一步藉由平民、士紳的角度立場出發,觀察教案事件中、不同參與者的看法是否有所歧異?包括使用詩文輯錄、經文寶卷、檔案奏摺等資料來討論士紳階級、教首、教民三種身分對秘密教派與民俗醫療結合的動機與看法。最後透過教案的整理分析,再討論大清帝國的社會環境之下,民俗醫療對秘密教派的傳佈、盛行究竟發揮了什麼樣的作用?從中將比較得出官方、教首、教民三者不同身份對秘密教派中民俗醫療手法運用的認知差異,從而了解清代秘密宗教風行的社會生態。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1
 第二節 研究回顧與未來展望………………………………………………5
 第三節 研究資料與研究方法 ……………………………………………20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章節架構 ……………………………………………23
第二章 清代民間秘密宗教中的民俗療法 …………………………………27
 第一節 坐功運氣 …………………………………………………………32
 第二節 符咒茶水 …………………………………………………………50
 第三節 針灸按摩與其他 …………………………………………………74
第三章 清廷對秘密宗教中民俗療法的控管 ………………………………99
 第一節 清廷對民俗醫療的基本態度……………………………………100
 第二節 清廷查禁邪術的政策執行………………………………………107
 第三節 清前期康雍乾朝的管制…………………………………………111
 第四節 清後期嘉道咸朝的查禁…………………………………………119
第四章 民間對秘密宗教中民俗療法的觀感………………………………141
 第一節 秘密宗教教首選用民俗療法的動機與目的……………………144
 第二節 平民接受教首施用民俗療法的動機與結果……………………172
 第三節 官吏士紳眼中的秘密教派與民俗醫療…………………………191
第五章 民間秘密宗教結合民俗醫療的作用………………………………217
 第一節 教權轉化…………………………………………………………218
 第二節 養生救助…………………………………………………………238
 第三節 心誠則靈…………………………………………………………244
 第六章 結論………………………………………………………………253
徵引書目…………………………………………………………………………263

圖表目次
1.圖2-1:《嘉慶道光兩朝上諭檔》關於刀鎗療法之史料………………31
2.表2-2:清代民間秘密宗教坐功修鍊情況………………………………42
3.圖2-3:《增補玉匣記通書》中刊印的「張天師祛病符法」…………60
4.圖2-4:明清時期民間盛行寶卷中的各類病符…………………………62
5.表2-5:清代民間秘密宗教教首使用民俗療法案例列表………………81
6.表2-6:清代民間秘密宗教教首採用民俗醫療統計簡表………………92
7.表2-7:清代民間秘密宗教盛行治病療效經咒列表……………………96
8.表3-1:清代〈師巫邪術〉中醫療治病相關律例修訂演變……………103
9.表3-2:清代嘉慶朝〈師巫邪術〉律例之修訂演變……………………120
10.表3-3:《欽定大清會典事例》中其他關於查禁邪教律例之演變 …138
11.圖3-4:《皈依進道科儀》中關於坐功修煉的描述 …………………140
12.表4-1:嘉慶年間直隸紅陽教案教犯入教簡表 ………………………142
13.表4-2:嘉慶年間直隸紅陽教案教犯入教原因分析統計表 …………143
14.表4-3:清代民間秘密宗教教首興教動機與手段簡表 ………………147
15.表4-4:清代平民接受民俗醫療施救案例表 …………………………175
16.表4-5:清代平民接受民俗醫療施救之動機與醫患關係分析表 ……187
17.圖4-6:寶卷《金不換》中強調茶葉靈性的〈修真十二月採茶歌〉.216
18.表5-1:清代民間秘密宗教教首神化與傳教概況 ……………………222
19.表5-2:清代歷朝教首性別比例分析簡表 ……………………………232
20.表5-3:清代民間秘密宗教教首神化類別列表 ………………………233
21.表5-4:清代民間秘密宗教教首性別與醫術關係 ……………………235
22.表5-5:清代民間秘密宗教教首醫術與神化關係 ……………………236
23.圖5-6:運氣坐功療法中人體重要關所示意圖 ………………………252
24.圖6-1:民間寶卷《羅祖派下八支因果經》中的藥方記錄 …………261
25.圖6-2:《宮中檔》關於嘉慶年間直隸紅陽教案教犯懲處檔案 ……262
徵引書目
一、檔案資料
1.《上諭檔》,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2.《文獻叢編》(上)(下),臺北:臺聯國風出版社,1964年。
3.《月摺檔》,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4.《史料旬刊》,臺北:臺聯國風出版社,1963年。
5.《外紀檔》,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6.《光緒宣統兩朝上諭檔》,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年。
7.《光緒朝硃批諭旨》,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
8.《廷寄檔》,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9.《明清史料》,臺北:國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72年。
10.《明清史料》,臺北:維新書局,1974年。
11.《明清檔案》,臺北:聯經出版社,1986年。
12.《東案口供檔》,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13.《東案檔》,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14.《咸豐同治兩朝上諭檔》,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年。
15.《奏摺檔》,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16.《皇朝道咸同光奏議》,臺北:文海出版社,1969年。
17.《軍機處檔‧月摺包》,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18.《宮中檔康熙朝奏摺》,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76-1977年。
19.《宮中檔雍正朝奏摺》,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77-1980年。
20.《宮中檔乾隆朝奏摺》,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82-1988年。
21.《宮中檔嘉慶朝奏摺》,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影印本。
22.《宮中檔道光朝奏摺》,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影印本。
23.《宮中檔咸豐朝奏摺》,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73年。
24.《宮中檔同治朝奏摺》,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73年。
25.《宮中檔光緒朝奏摺》,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73年。
26.《乾隆朝上諭檔》,北京:檔案出版社,1991年。
27.《寄信檔》,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28.《康熙朝漢文硃批奏摺彙編》,北京:檔案出版社,1984-1985年。
29.《康熙朝滿文硃批奏摺全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年。
30.《教務教案檔》,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4年。
31.《清中期五省白蓮教起義資料》,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81年。
32.《清代史料筆記叢刊》,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
33.《清代秘密結社檔案輯印》,北京:言實出版社,1999年。
34.《清代農民戰爭史資料選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1年。
35.《清代檔案史料叢編》,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36.《清史資料》,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
37.《硃批奏摺》,北京: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
38.《剿捕檔》,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39.《道咸同光四朝奏議》,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0年。
40.《雍正硃批諭旨》,臺北:文源出版社,1965年。
41.《雍正朝漢文硃批奏摺彙編》,上海:江蘇古籍出版社,1991年。
42.《雍正朝漢文諭旨匯編》,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年。
43.《雍正朝滿文奏摺全譯》,合肥:黃山書社,1998年。
44.《嘉慶道光兩朝上諭檔》,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
45.《議覆檔》,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二、官書典籍
1.《明清民間宗教經卷文獻》,臺北:新文豐出版,1999年。
2.《起居注冊》乾隆朝,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3.《起居注冊》康熙朝,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4.《起居注冊》雍正朝,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5.《起居注冊》嘉慶朝,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6.《清代起居注冊》光緒朝,臺北:聯經出版社,1987年。
7.《清代起居注冊》同治朝,臺北:聯經出版社,1983年。
8.《清代起居注冊》咸豐朝,臺北:聯經出版社,1983年。
9.《清代起居注冊》道光朝,臺北:聯經出版社,1985年。
10.《康熙起居注》,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11.《雍正起居注冊》,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
12.《嘉慶朝起居注冊》,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藏
13.《清史稿校註》,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9年。
14.《清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15.《欽定大清會典事例》,臺北:中文書局(光緒25年刻本),1963年。
16.《欽定平定教匪紀略》,臺北:成文出版社,1968年。
17.《欽定剿平三省邪匪方略》,臺北:成文出版社,1968年。
18.《聖諭廣訓》,收於《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19.《寶卷》初集,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
20.(明)岳和聲,《餐微子集》,卷四,〈恭報擒獲妖首疏〉、〈護解妖首到京疏〉, 收錄於《明季史料集珍》第二輯,臺北:偉文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77年。
21.(清)褚稼軒,《堅瓠廣集》,卷四,〈水能辟邪〉,收錄於《筆記小說大觀續編》第十五冊,臺北:新興書局有限公司,1962年。
22.(清)祝慶祺編,《刑案匯覽》,卷三十三,〈刑律人命‧庸醫殺傷人〉,臺北:成文出版社,1968年。
23.(清)徐珂編,《清稗類鈔》,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17年。
24.清仁宗撰,〈邪教說〉,《御製文初集》,卷十,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清嘉慶二十年武英殿刊本。
25.清仁宗撰,〈弭邪教說〉,《御製文餘集》,卷下,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清道光間武英殿刊本。
26.清宣宗撰,〈善教得民心〉,《御製文初集》,卷一,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清道光十年武英殿刊本。


三、專書著作
1.(英)麥高溫著,朱濤、倪靜譯,《中國人生活的明與暗─醫生與行醫》,北京:時事出版社,1998年。
2.(美)歐大年著,劉心勇等譯,《中國民間宗教教派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3.王銘銘,《社區的歷程─溪村漢人家族的個案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
4.吳文璋,《巫術傳統和儒家的深層結構》,高雄:復文圖書,2001年。
5.呂大吉主編,《宗教學通論》,臺北:恩凱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
6.宋軍,《清代弘陽教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年。
7.宋錦秀,《傀儡、除煞與象徵》,臺北:稻鄉出版社,1994年。
8.李建民,《方術、醫學、歷史》,臺北:南天書局,2000年。
9.金澤,《中國民間信仰》,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
10.秦寶琦,《中國地下社會》,北京:學苑出版社,1994年。
11.秦寶琦、譚松林,《中國秘密社會》,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
12.馬西沙、韓秉方,《中國民間宗教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13.高國藩,《中國巫術史》,上海:上海三聯書局,1999年。
14.張春興,《現代心理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15.張珣,《疾病與文化》,臺北:稻鄉出版社,1994年。
16.曹中建主編,《中國宗教研究年鑑(1997-1998)》,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
17.梁景之,《清代民間宗教與鄉土社會》,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年。
18.莊吉發,《真空家鄉─清代民間秘密宗教史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2年。
19.莊吉發,《清代秘密會黨史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
20.莊吉發,《薩滿信仰的歷史考察》,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6年。
21.連立昌,《福建秘密社會》,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9年。
22.喻松青,《民間秘密宗教經卷研究》,臺北:聯經出版社,1994年。
23.喻松青,《明清白蓮教研究》,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
24.富育光,《薩滿教與神話》,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0年。
25.劉平,《文化與叛亂》,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年。
26.蔡少卿,《中國秘密社會》,臺北:南天書局,1996年。
27.鄭永華,《清代秘密教門治理》,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
28.鄭志明,《無生老母信仰溯源─明代羅祖五部六冊宗教寶卷思想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5年。
29.鄭志明,《宗教與民俗醫療》,臺北:大元書局,2004年。
30.鄭志明,《宗教的醫療觀與生命教育》,臺北:大元書局,2004年。
31.戴玄之,《中國秘密宗教與秘密會社》,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2年。
32.濮文起,《中國民間秘密宗教》,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
33.濮文起,《中國民間秘密宗教》,臺北:南天書局,1996年。
34.濮文起,《中國民間秘密宗教辭典》,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1996年。
35.濮文起,《民間宗教與結社》,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94年。
36.濮文起,《秘密教門:中國民間秘密宗教溯源》,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0年。


四、期刊論文
1.小憨,〈醫療崇拜〉,《世界宗教文化》,第2期,1994年。
2.方裕謹編,〈嘉慶年間紅陽教案〉,《歷史檔案》,第1期,2000年。
3.王信貴,《清代後期官方對民間秘密宗教之政策》,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
4.王爾敏,〈秘密宗教與秘密會社之生態環境及社會功能〉,《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10期,1981年。
5.北辰,〈《民間秘密宗教經卷研究》簡介〉,《世界宗教研究》,第1期,1997年。
6.田東奎,〈明清律典中的巫術犯罪〉,《唐都學刊》,第21卷,第1期,2005年。
7.池子華、朱琳,〈解讀清代秘密社會的文化密碼─《文化與叛亂》簡評〉,《清史研究》,第2期,2004年。
8.牟成娟,〈試析邪教信仰者的心理特徵〉,《新疆社會科學》,第3期,2004年。
9.衣若蘭,〈醫療、性別與身體─評介費俠莉著《陰盛──中國醫療史之性別研究,960-1665》〉,《史耘》,第5期,1999年。
10.何素花,〈清初士大夫與婦女—以禁止婦女宗教活動為中心〉,《清史研究》,第3期,2003年。
11.吳善中,〈清光緒二年「妖術」恐慌述論〉,《江海學刊》,第2期,2004年。
12.李世偉,〈戰後臺灣有關民間宗教研究的回顧與評介(1950-2000)〉,《臺灣宗教研究通訊》,第5期,2003年。
13.李世瑜,〈民間宗教研究之方法論再議〉,《世界宗教研究》,第3期,2001年。
14.李建民,〈崇病與場所:傳統醫學對崇病的一種解釋〉,《漢學研究》,第12卷,第1期,1994年。
15.杜正勝,〈作為社會史的醫療史〉,《新史學》,第6卷,第1期,1995年。
16.杜景珍,〈淺談清代民間秘密教門對信教農民的影響〉,《中國農史》,第4期,1999年。
17.車錫倫,〈中國寶卷研究的世紀回顧〉,《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1卷,第4期,2001年。
18.佟中明,〈論錫伯族薩滿神歌的心理醫療功能〉,《西北民族研究》,第2期,2004年。
19.邱麗娟,〈以茶治病─清代中期紅陽教的茶療法〉,《南大學報》,第39卷,第2期,2005年。
20.邱麗娟,〈清代民間秘密宗教的誦經療法〉,《人文研究學報》,第40卷,第1期,2006年。
21.邱麗娟,〈清乾嘉道時期民間秘密宗教教首傳教活動之探究〉,《臺南師院學報:人文與社會類》,第34卷,2001年。
22.邱麗娟,〈清乾嘉道時期紅陽教的醫療傳教〉,《臺南師院學報:人文與社會類》,第37卷,第1期,2003年。
23.邱麗娟,〈畫符念咒─清代民間秘密宗教的符咒療法〉,《人文研究學報》,第40卷,第2期,2006年。
37.邱麗娟,《設教興財:清嘉道時期民間秘密宗教經費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0年。
24.侯杰,〈晚清中國民眾宗教意識探析〉,《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期,1995年。
38.洪美華,《清代民間秘密宗教中的婦女》,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
25.范正義,〈明清以來傳教士對中國神靈信仰的文化批判〉,《宗教學研究》,第2期,2003年。
26.徐宏圖,〈火災、瘟疫與道教煉火儀式〉,《民俗曲藝》,第143期,2004年。
27.烏丙安,〈《神秘的清宮薩滿祭祀》序〉,《滿族研究》,第4期,1994年。
28.秦寶琦,〈中國傳統社會中秘密教門與其他社會群體的關係〉,《清史研究》,第2期,1997年。
29.秦寶琦,〈明清時期秘密教門信仰體系與基本教義的形成與發展〉,《邵陽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第1卷,第1期,2002年。
30.張哲嘉,〈清宮醫藥檔案的價值與限制〉,《新史學》,第10卷,第2期,1999年。
39.張振陽,《「天命靡常」與「夷夏之防」─談清初支配正當性的建立》,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民族所碩士論文,2001年。
40.張梅雅,《佛道經典中的行香文化》,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31.曹新宇,〈傳統中國社會的「災難信仰制度」與秘密教門的「災難神話」〉,《清史研究》,第2期,2003年。
32.梁景之,〈從「邪教」案看清代國家權力與基層社會的關係〉,《清史研究》,第3期,2003年。
33.梁景之,〈從邪教案看清代國家權力與基層社會的關係〉,《清史研究》,第3期,2003年。
34.梁景之,〈清代民間宗教的民俗性與鄉土性〉,《歷史檔案》,第4期,2003年。
35.莊吉發,〈「真空家鄉無生父母」民間秘密宗教的社會功能〉,《歷史月刊》,第86期,1995年。
36.莊吉發,〈世治聽人,世亂聽神─清代台灣民變與民間信仰〉,《台灣文獻》,第51卷,第3期,2001年。
37.莊吉發,〈清代民間宗教的源流及其社會功能〉,《大陸雜誌》,第82卷,第2期,1993年。
38.莊吉發,〈清代民間秘密宗教的寶卷與無生老母信仰〉,《清史論集(四)》,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0年。
39.莊吉發,〈清代政治與民間信仰〉,《清史論集(一)》,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7年。
40.莊德仁,〈從寬容到緊張:乾隆時期朝野對待「邪教」態度之研究〉,《高中歷史教學通訊》,第14期,2002年。
41.莊德仁,《顯靈:清代靈異文化之研究─以檔案資料為中心》,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4年。
41.陳秀芬,〈「子不語怪力亂神?」─明清醫者對於「邪祟」的態度初探〉,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宗教與醫療學術研討會」發表論文,2004年11月。
42.陳重成,〈中國大陸村落社會中的象徵體系與權力架構〉,《新世紀宗教研究》,第1卷,第3期,2003年。
43.陳麟書,〈宗教的基本功能〉,《世界宗教研究》,第3期,1990年。。
44.陸勇,〈晚清秘密教門與近代社會變遷〉,《雲南社會科學》,第4期,2003年。
42.曾雨萍,《清朝民間秘密宗教女宗教師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45.閔麗,〈正統宗教向民間秘密宗教演變的原因和路徑〉,《華中科技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4期,2002年。
46.黃建江,〈晚清秘密教派與社會變遷〉,《綏化師專學報》,第24卷,第2期,2004年。
43.葉高樹,《清代前期的文化政策》,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年。
47.蓋建民,〈道教符咒治病術的理性批判〉,《世界宗教研究》,第4期,1999年。
48.趙新生、王文寅,〈邪教現象的心理學探析〉,《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第16卷,第1期,2004年。
49.劉平,〈明清邪教組織的幾種類型〉,《江蘇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9卷,第6期,2003年。
50.劉平,〈剖析明清邪教〉,《江蘇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0卷,第6期,2004年。
51.劉仰東,〈近代中國社會災荒中的神崇拜現象〉,《世界宗教文化》,第12期,1997年。
52.劉仰東,〈義和團運動時期社會心理分析〉,《義和團運動與近代中國社會》,成都:四川省社會科學出版社,1987年。
53.劉耀仁,《清代民間秘密宗教末劫思想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54.歐陽恩良,〈中國秘密社會兩大系統比較研究之學術史回顧〉,《貴州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4期,2004年。
55.潮龍起,〈秘密社會研究的理論視角〉,《煙台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17卷,第3期,2004年。
56.蔣竹山,《從打擊異端到塑造正統─清代國家與江南祀神信仰》,新竹: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碩士論文,1995年。
57.蔡勤禹,〈明清時期民間宗教的社會心理分析〉,《東方論壇》,第2期,2000年。
58.蔡勤禹,〈明清時期民間宗教等級制度評析〉,《青島大學師範學院學報》,第2期,1999年。
59.鄭志明,〈近五十年來臺灣地區民間宗教之研究與前瞻〉,《臺灣文獻》,第51卷,第3期,2001年。
60.鄧子美,〈巫術與邪教關係的宗教社會學分析〉,《世界宗教研究》,第2期,2002年。
61.濮文起,〈晚清民間秘密宗教概說〉,《天津社會科學》,第5期,1998年。
62.韓秉方,〈中國的民間宗教〉,《中國宗教:過去與未來─北京國際宗教會議論文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年。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59.鄭志明,〈近五十年來臺灣地區民間宗教之研究與前瞻〉,《臺灣文獻》,第51卷,第3期,2001年。
2. 42.陳重成,〈中國大陸村落社會中的象徵體系與權力架構〉,《新世紀宗教研究》,第1卷,第3期,2003年。
3. 37.莊吉發,〈清代民間宗教的源流及其社會功能〉,《大陸雜誌》,第82卷,第2期,1993年。
4. 35.莊吉發,〈「真空家鄉無生父母」民間秘密宗教的社會功能〉,《歷史月刊》,第86期,1995年。
5. 30.張哲嘉,〈清宮醫藥檔案的價值與限制〉,《新史學》,第10卷,第2期,1999年。
6. 26.徐宏圖,〈火災、瘟疫與道教煉火儀式〉,《民俗曲藝》,第143期,2004年。
7. 23.邱麗娟,〈畫符念咒─清代民間秘密宗教的符咒療法〉,《人文研究學報》,第40卷,第2期,2006年。
8. 21.邱麗娟,〈清乾嘉道時期民間秘密宗教教首傳教活動之探究〉,《臺南師院學報:人文與社會類》,第34卷,2001年。
9. 20.邱麗娟,〈清代民間秘密宗教的誦經療法〉,《人文研究學報》,第40卷,第1期,2006年。
10. 17.車錫倫,〈中國寶卷研究的世紀回顧〉,《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1卷,第4期,2001年。
11. 14.李建民,〈崇病與場所:傳統醫學對崇病的一種解釋〉,《漢學研究》,第12卷,第1期,1994年。
12. 12.李世偉,〈戰後臺灣有關民間宗教研究的回顧與評介(1950-2000)〉,《臺灣宗教研究通訊》,第5期,2003年。
13. 9.衣若蘭,〈醫療、性別與身體─評介費俠莉著《陰盛──中國醫療史之性別研究,960-1665》〉,《史耘》,第5期,1999年。
14. 4.王爾敏,〈秘密宗教與秘密會社之生態環境及社會功能〉,《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10期,198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