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份
王金香(2003)。特殊教育學校校長轉型領導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行政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王秀燕(2004)。台北縣市國民小學女性校長轉型領導與學校效能關係之
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仲秀蓮(2004)。台北縣市國民小學校長正向思考、領導型式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江愛華(2004)。團隊學習及團隊運作。人事月刊,第224期,p.45-52。吳清山(1992)。學校效能研究。台北市:五南。
吳清山(1997)。學校行政。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吳清山、林天祐(1998)。轉型領導、互易領導。教育資料與研究,24,
63-64。
余瑞陽(1997)。國民小學校長管理能力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台北市立
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余錦漳(2001)。國民小學組織學習與教師專業成長之相關因素研究。國
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李佳霓(1999)。國民中學組織學習、教師個人學習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
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李貞儀(2005)。國民小學校長轉型領導互易領導與兼任行政職務教師工
作滿意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李政宏(2003)。台北市國民小學校長轉型領導與學校教育品質管理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李麗玉(2000)。學校施行組織學習之研究-一個國中個案的探討。國立
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周昌柏(2005)。國小校長轉型領導、交易領導與教師工作滿意度關係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學校行政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林易蓉(2002)。國民小學運用策略管理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林漢政(2003)。國民小學校長轉型領導行為與教師效能感關係之研究。
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林麗惠(2001)。組織學習與學習型組織。載於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主編。學習型組織。台北:師大書苑。
林騰雲 (2003)。學習型組織理論在國民小學行政應用之研究─以臺北縣
市為例。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范熾文(2002)。國小校長領導行為、教師組織承諾與學校組織績效之研
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高義展(1998)。國民小學學校教師會組織功能、影響型態與學校效能關係
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孫本初 (1995)。學習型組織的內涵與運用。人事月刊,23(1),27-31。徐韶佑(2001)。國民小學校長轉型領導與教師服務士氣關係之研究─以台北市、台北縣及桃園縣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秦夢群(1997)。教育行政──理論部份。台北市:五南。
張宏毅(2002)。台北縣國民小學校長轉型領導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張易書(2000)。國中校長轉型領導、教師開放型封閉型人格、與學習行組織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張明輝(1997)。學校組織的變革與領導。載於高強華主編:學校教育革新專輯。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張明輝(1998)。學校行政革新專輯。台北:師範大學。
張奕華(1997)。國民小學組織學習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張潤書(1998)。行政學。台北:三民。
張賢坤 (2004)。桃園縣國民小學校長轉型領導與教師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張德銳(1994)。變中求勝-論教育組織革新。國立編譯館館刊,2(23),235-267。
張賜光(2004)。桃園縣國中校長轉型領導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張慶勳(1996)。國小校長轉化、互易領導影響學校組織文化特性與組織效能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張慶勳(1997)。學校組織轉化領導研究。高雄:復文。
郭正忠(2007)。台北縣國民小學校長轉型領導行為與教師工作投入關係之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陳世聰(民90)。屏東縣國小校長轉化、互易領導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以發揮「小班教學精神」效能為指標。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陳志民(2005)。幼稚園園長轉型領導與學校效能之研究-以中台灣為例。朝陽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縣。陳怡如(2004)。中部地區國民中學女性校長轉型領導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陳易昌2006)。國民小學校長科技領導、組織學習與學校效能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曾進發(2004)。臺北縣國民小學校長轉型領導、互易領導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之相關研究。輔仁大學教育領導與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黃振球(1992)。績優學校。台北:師大書苑。
黃湘玲(2006)。臺北縣市國民小學組織學習與知識創造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楊國德(1999)。學習型組織的理論與應用-成人教育領域的實踐經驗。台北市:師大書苑。楊瑞麟(2005)。國小教師組織學習與教學效能之相關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詹淑珍(2005)。臺北縣市國民小學校長變革領導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詹益鉅(2001)。桃園國民小學校長轉型領導行為、建設性文化與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廖美鳳(2004)。學校自主管理與學校效能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蔡性國(2005)。國民小學校長轉型領導行為與學校公共關係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蔡進雄(2000)。國民中學校長轉型互易領導、學校文化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劉雅菁(1998)。國民小學校長運用轉型領導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潘慧玲(1999)。學校效能研究領域的發展,教育研究集刊,43,77-102。盧偉斯(1996)。組織學習的理論性探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魏惠娟(2002)。學習型學校-從概念到實踐。台北:五南。
謝文全(2003)。教育行政學。台北:高等教育。
濮世緯(2003)。國小校長轉型領導、學校文化取向與學校創新經營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貳、英文部份
Argyris, C. & Schon. D.A. (1978).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A theory of action perspective. MA: Addison-Wesley.
Bass,B.M.(1985).Leadership and performance beyond expectations.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Bass,B.M.&Avolio,B.J.(1990).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development: Manual for the Multifactor Leadership Questionnaire. Palo Alto, CA: Consulting Psychologists Press.
Burns, J. H. (1978). Leadership. New York : Harper & Row.
Bennis, W. & Nanus, B. (1985). Leaders: The strategies for take charge. N.Y:Harper & Row.
Bryman, A. (1992). Newbury Park,California:SAGE Publications LTD. Charisma and leadership in organizations.
Edmonds,R.R.(1992).Programs of school improvement:An overview. Educational Leadership,40(3),4-11.
Fiol,M.C&Lyles,M.A.(1985).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0,p.7-8.
Garvin, D. A. (1993). Building a learning organizatio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71(4),78-91.
Huber, G.P.(1991),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the contributing process and the literatures,” Organization Science, vol. 2, no. 1, pp. 88-115.
Jantzi, D. & Leithwood, K. (1995). Toward an explanation of variation in teacher's perceptions of transformational school leadership.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86 785)
Levitt, B and March, J.G.(1988),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Annual Review Sociology, vol. 14, pp. 319-403.
March,J.G., & Olsen, J.P. (1975). The uncertainty of the past: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under ambiguity. European Journal of Political Research, 3, 147-171.
Marquardt, M.J. (1996). Building a global learning organizational: Lessons from the worlds top corporation. Industry & Higher Education, 9 (4), 217-226.
Meyers,P.W.(1990).Non-linear learning in the technological firms. Research Policy,19,pp.97-115.
Morgan, G. (1986). Images of organization. Beverly Hills. CA: Sage.
Murphy,J.et al.(1985). School Effectiveness:A Conceptual Framework.The educational forum,49(3),361-374.
Purkey,S.C.& Smith,M.S.(1983).Effective schools:A Review in the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4,427-452.
Randall, D.M.(1987). Commitment and organization: The organizational man revisited.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2,460-471。
Reid,K.,Hopkins,D.& Holly,P.(1987).Towards the effective school:Basil Black-well,Oxford,England.
Reynolds,D.(1992). School Effectiveness and School Improvement:An Updated Review of the British Literature.In Reynolds,D.&Peter Cuttance(ED.),School effectiveness research ,policy and practice. London:Cassell.
Scheerens,J.(1992).Effective schooling research,theory and practice.
New York:Cassell.
Senge, P. M.(1990). The fifth discipline: The art and practice of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 New York: Doubleday.
Simon, H. A . (1953). Birth of organization: the economics cooperation administration. Public Administrative Review, 13(4), 227-236.
Smith, M. K. (2001) 'Peter Senge and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 the encyclopedia of informal education, www.infed.org/thinkers/senge.htm
Southworth, G. (1994) 'The Learning School', in Ribbin, P. & Burridge, E.(Eds.) Improving Education: Promoting quality in schools. London :Cassell.
Stogdill,R.M.(1974).Handbook of leadership:A Survey of the literature.New York:Free press.
Stoll,L.&Fink,D.(1992).Effecting school change:The halton approach. School Effectiveness and School Improvement,3(1),.19-41.
Watkins, K.E. & Marsick, V.J.(1993).Sculpting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Lessons in the art and science of systemic change.San Francisco:Jossey-Bass.
Young,D.J.(1998).Characteristics of effective rural school:A longitudinal study of western Australian rural high school students.(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422 151).
Yukl,G.A.(1994).Leadership in organizations(3th).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Hall.
Yukl, G. A. (1998). Leadership in organization.(4th).Englewood Cliffs, N.J.: Prertice-H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