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份
王敏昌.謝日豐(1992). 臺灣北部人工魚礁區效益評估。In:陳朝欽.歐錫祺.鄭火元.江進榮編輯。人工魚礁調查研究報告彙集(二)。農委會漁業特刋,NO.32.71-95。
王敏昌.謝日豐(1993). 臺北縣澳底及基隆市望海巷人工魚礁區及岸頭堡保護礁區海域生態環境調查與效益評估。In:陳朝欽.歐錫祺.鄭火元.江進榮.隋清祺.黃基紘.陳惠玲編輯。人工魚礁調查研究報告彙集(三)。農委會漁業特刋.NO.39.65-90。
林俊毅(2002). 正櫻蝦漁業之經濟分析。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水產養殖學系碩士論文,127pp。邵廣昭.何林泰.林介屏.陳正平.高炳華(1994). 基隆市大武崙人工魚礁區效益評估。In:陳朝欽.歐錫祺.鄭火元.江進榮.隋清祺.黃基紘.陳惠玲編輯。人工魚礁調查研究報告彙集(四)。農委會漁業特刋.NO.48.59-87。
邵廣昭.歐慶賢(2003). 海洋保護區系統之建立及其經營管理策略之研究。行政院農業委員會,151pp。
吳明慶(2001). 東港正櫻蝦漁業TAC管理制度之研究。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漁業科學系碩士論文,139pp。吳金鎮.王啟銘.徐漢彬(2006). 台灣西南沿近海域重要性漁業之管理與經營效能之研究以林園地區火誘網漁業為例。
胡興華.江英智.余明村.李子龍(2001). 打造海洋臺灣-再造臺灣沿海產業及環境(上)。漁業推廣,180:14-23。胡興華.江英智.余明村.李子龍(2001). 打造海洋臺灣-再造臺灣沿海產業及環境(下)。漁業推廣,181:12-19。胡興華(2003). 臺灣的漁業。遠足出版社,臺北。
胡興華(2004). 深耕產業國際化邁向漁業大國。漁業推廣,210:14-33。段兆麟(1996). 漁業經營記帳與診斷分析。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馬林娜.慕永通(2004). 漁業共同管理模式初探。中國漁業經濟研究,No.115。
基隆市政府(2004). 基隆市產業交流中心推動計畫規劃。
陳新軍.周應祺(2000). 國際海洋漁業管理的發展歷史及趨勢。上海水產大學學報,9(4):348-354。
陳清春(2002). 臺灣地區沿近海與養殖漁家經濟調查告。漁業署。
陳哲聰.鄭利榮(2004). 臺灣西南海域漁業活動對生態系影響評估及其管理(III)。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
黃勳秋(2004). 基隆漁業環境變遷與產業調整策略之研究。國立臺灣海洋大學環境生物與漁業科學學系碩士論文,239pp。曾憲郎(2003). 台灣沿近海漁業減船政策之效益評估。國立中山大學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85pp。
張春熙(1986). 基隆市志-漁業篇。基隆市政府民政局編印,327pp。
張福成.黨秀雲(2001). 公共管理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北京,78-82。
鄭利榮.邱萬敦.吳金鎮(2000). 臺灣西南海域赤尾星蝦之漁海況變動與漁業管理之研究。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77pp。
樊德正(2003). 中日漁業協定之研究。國立臺灣海洋大學環境生物與漁業科學系碩士論文,134pp。漁業署(2005a). 中華民國漁業統計年報。
漁業署(2005b). 台灣漁業政策總體檢研討會(二)。沿近海漁業永續經營-網具類漁業經營與管理之探討,81pp。
歐慶賢.翁平勝(1996). 沿岸漁業經營管理與推廣指導。漁業經營管理研討會,海洋大學,8-22。
歐慶賢(1997). 休閒漁業的展望。農訓,14(3):37-40。
歐慶賢.莊慶達.吳宗瓊(1999). 台北縣發展觀光休閒漁業之研究。台北縣政府委託研究計畫。
歐慶賢.黃異.舒瑞金.劉文宏.吳金鎮(2001). 兩岸漁撈作業、船員雇用等漁事糾紛協助調處。海洋大學漁業科學研究所,188pp。
歐慶賢(2003). 漁業納入沿岸帶綜合管理之研究。漁業署,270pp。
歐慶賢(2004). 現行漁業資源保育區生物多樣性之調查研究。漁業署,114pp。
歐慶賢.吳金鎮.丁國桓.王雅玲(2006). 基隆市沿近海漁業經營之診斷,123pp。
謝寛永.歐慶賢.李國添.呂學榮.鄭利榮.李明安.黃將修.劉光明.沈士新.鄭火元.陳俊德.翁進坪.俞克儉.邱萬敦.曾建璋.廖正信.冉繁華.丁得錄.吳金鎮.蔡光照.李梁康.王振培.王啟銘.劉仁銘.翁平勝.鄭肇雄(2002). 台灣沿岸海域漁業多元化利用規劃。漁業署,1005pp。
二、英文部份
Bonzon, A. (2000).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indicators for the management fisheries. Marine and Freshwater Research, 51: 493-500.
Clark, C. W. (1973). The economics of overexploitation. Science, 181: 630-634.
Garcia, S. M.(2000). The FAO definition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the code of conduct for responsible fisheries : an analysis of the related principles, criteria and indicator. Marine and Freshwater Research, 51: 535-541.
Hundloe, T. J. (2000). Economic performance indicators for fisheries. Marine and Freshwater Research, 51: 485-491.
Liu, W. H., C. H. Ou and K. H. Ting(2005). Sustainable coastal fishery development indicator system: a case of Gungliau, Taiwan. Marine Policy, 29(3): 199-210.
Ramchandran, A., B. Enserink and A. N. Balchand(2005). Coastal regulation zone rules in coastal panchayats (villages) of Kerala, India Vis-a-vis socio-economic impacts from the recently introduced peoples' participatory program for local self-governanc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cean & Coastal Management, 48: 632-653.
Sevealy, S. and J. R. Nielsen (1996). Fisheries co-management: a comparative analysis. Marine Policy, 20(5): 405-418.
三、網站部份
內政部營建署海岸地區經營管理資料庫。Online. Cpami. Internet. 1 May, 2007. Available. http://www.cpami.gov.tw/cpamisys/c3_plist.php。
行政院農業委會漁業署漁業管理系統統計資料。Online. 漁業署. Internet. 5 Oct, 2006. Available. http://www.fa.gov.tw/chn/fish_src/fish_src.php。
國際糧食與農業組織(2002). 世界漁業和水產養殖狀況2002。FAO,3-52。Online. FAO. lnternet. 16 Feb. 2007. Available. http://www.fao.org/DOCREP/004/X3307E/X3307E00.HTM。
薛麗妮(2007). 崁仔頂漁市風情。Online. 海洋臺灣. Internet. 20 April, 2007. Available. http://www.oceantaiwan.com/home.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