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王石番(1991)。傳播內容分析法—理論與實證。台北:幼獅。
文崇一(1989)。中國人的價值觀。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中視全球資訊網-神奇寶貝(無日期)。2006年09月01日,取自http://www.chinatv.com.tw/ctv_entertainment/entertainment_3/03.php
伍至亮(2001)。國小高年級學生自我概念與電視收視行為、偶像崇拜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行政院主計處(2004)。時間運用概況。2006年10月30日,取自http://www129.tpg.gov.tw/mbas/society/time-93/doc/summary.doc
李秀美(1995)。兒童故事基模發展與電視卡通暴力訊息解讀之關聯性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李秀美(2001)。我們在玩蹺蹺板:電視兒童節目實務與理論。台北:三民。
李映(2000)。解讀迪士尼動畫電影中的社會意涵---以1989-1999年為例。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李茂政(1994)。大眾傳播新論(四版)。台北:三民。
吳旻峰(2004)。宮崎駿動畫卡通作品研究。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吳明清(1983)。我國青少年價值觀念與其相關因素。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吳知賢(1985)。國小兒童收看電視兒童節目型態之分析。臺南師專學報,18,289-338。吳知賢(1988)。不同類型國民小學兒童對兒童電視節目內容評價及收視習慣之分析。台南:文山書局。
吳知賢(1993)。國小兒童解讀卡通影帶的研究-以「龍貓」為例。初等教育學報,6,131-168。
吳知賢(1997)電視卡通影片中兩性知識與暴力內容分析及兒童如何解讀之研究。台北:電視文化研究委員會。
吳知賢(1998)。兒童與電視。台北:桂冠。
吳英長(1981)。中華兒童叢書內容的價值分析。臺東師專學報,9,189-264。吳翠珍(1991)。影響兒童電視觀看時間因素之分析。新聞學研究,44,73-94。吳翠珍(1995)。國內自製兒童節目內容呈現與學習效果研究。台北:電視文化研究委員會。
吳翠珍(1996)。學齡前兒童對兒童電視節目的注意力研究。教學科技與媒體,30,11-23。吳翠珍(1998)。兒童收看電視卡通行為研究—兼論媒體素養。理論與政策,12(3),145-164。吳翠珍(1999,1月24日)。保護幼苗向聲色童年說不。中國時報,15版。
阮碧繡(1988)。幼兒的價值觀。國教之友,40(1),44-47。汪履維(1981)。台北市國民中學學生價值觀念及其對學校疏離傾向的關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呂錘卿(1987)。我國兒童認同對象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林巧芳(2003)。大班幼兒對動畫訊息的解讀-以「企鵝家族」為例。國立嘉義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林世彬(2004)。環境議題融入國小藝術教學之行動研究-以宮崎駿卡通動畫為輔助教材。國立嘉義大學視覺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林同聲(2001)。有線視訊寬頻網路服務需求與經營策略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論文。金車教育基金會(1996)。都會青少年寒假假期媒體休閒調查。台北:財團法人金車教育基金會。
周芊、吳知賢、沈文英(2004)。媒介與兒童。台北:空大。
周君蘭(2002)。電視收視與價值觀認同之關聯性分析—以「飛龍在天」為例。私立南華大學傳播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東森幼幼台-小魔女DoReMi(無日期)。2006年09月01日,取自http://yoyo.ettoday.com/ettv_yoyo/events/doremi/index00.htm
東森幼幼台-米飛兔(無日期)。2006年09月01日,取自http://yoyo.ettoday.com/ettv_yoyo/events/miffy/
東森幼幼台-音速小子X(無日期)。2006年09月01日,取自http://www.ettoday.com/ettv_yoyo/events/sonic/
兒福聯盟(2005,12月10日)。有仇必報4成5兒童認同。自由時報,A10版。
柯佩汝(2004)。卡通代言人的廣告效果研究。私立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哆啦A夢人物介紹(無日期)。2006年09月01日,取自http://www.dora-world.com.tw/profile/index_f.html
夏士芬(1994)。連續劇內容之社會價值觀分析。民意研究季刊,189,98-140。孫立群(1999)。日本卡通對青少年消費文化影響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袁光儀(2002)。臺灣七○到八○年代中期卡通歌之內容及其意義。台灣人文(師大),7,265-294。
翁秀琴(1996)。進入孩子的卡通世界。學前教育,19(9),6-12。郭為藩(1972)。價值理論及其在教學上的意義。師大教育研究所集刊,14,39-64。
許毓容(2001)。2000年臺灣地區3~18歲閱聽眾廣電媒體使用行為大調查,廣電人,82,24-29。張芝綺(2004)。兩性教育融入生活課程之研究—以卡通做為改變性別刻板印象教材。國立台北師範學院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論文。張其昀(監修)(1981)。中華百科全書(第二冊)(459頁)。台北:中國文化大學。
張欣榮(2004)。卡通角色外貌與性格關係之研究。樹德科技大學應用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張錦華(1990)。傳播效果理論批判。新聞學研究,42,103-121。陳秉璋、陳信木(1990)。價值社會學。台北:桂冠。
陳昭郎(1992)。傳播社會學。台北:黎明文化。
陳偉仁、張馨文、陳曉萍、許嘉萍(1998)。電視卡通影片的「潛在課程」對國小高年級學童的影響---以台北市龍安國小為例。傳習,16,1-28。陳筑筠(2003)。國小中高年級學童對電視卡通人物之認同與其相關研究~以桃竹苗區四縣市為例。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陳靜音(2003)。國小兒童對卡通節目暴力行為之解讀與社會真實性認知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黃玉珊、余為政編(1997)。動畫電影探索。台北:遠流。
黃明月(1995)。我國電視卡通影片內容價值取向研究報告。台北:電視文化研究委員會。
黃鈺惠(1998)。台灣動畫電影研究。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黃德琪(2001)。2000年有線電視頻道收視分析—各類型頻道收視漲跌互見。廣告雜誌,120,94-98。
黃藍瑩(2005)。幼兒觀看卡通的樂趣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論文。開眼電影-今日節目表(2005)。2005年12月29日,取自http://tv.atmovies.com.tw/tv/attv.asp?action=todaytime
傅鳳琴(2003)。解構迪士尼形塑的童話世界—以1991-2002年台灣上映之迪士尼動畫電影為例。國立臺東師範學院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楊自強(1985)。國中生價值觀念與父母教養方式關係之研究。國立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楊孝(1979)。電視卡通節目之社會教育功能之分析。青少年兒童福利學刊,1,39-45。
楊孝(1989)。內容分析。載於楊國樞、文崇一、吳聰賢、李亦園編,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下冊(13版),(809-831頁)。台北:東華。
楊幸真(1993)。由基模理論看兒童對電視訊息接收之理解與釋義。淡江大學教育資料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楊國樞(1992)。中國大學生的人生觀。載於李亦園、楊國樞編,中國人的性格(再版),(269-323頁)。台北:桂冠。
楊國樞(1994)。傳統價值觀與現代價值觀能否同時並存。戴於楊國樞主編,中國人的價值觀—社會科學觀點,(65-120頁)。台北:桂冠。
楊婷如(2004)。熱門電視卡通影片的符號學觀點。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靜芬(2005)。國小高年級學生價值觀調查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詹國新(2002)。國小學童收看日本卡通節目及購買日本卡通相關商品之情形、動機及消費教育教學成效之探討。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賈馥茗(1972)。個人價值觀念的發展與形成。載於方炳林、賈馥茗編,教育論叢(19-48頁)。台北:文景書局。
廖鳳瑞(1995)。收視行為與親子互動的關係報告研究。台北:電視文化研究委員會。
臺灣省政府教育廳兒童讀物編輯小組(1987)。中華兒童百科全書(再版,第七冊)(2200-2201頁)。台北:台灣書店。
劉幼琍(1994)。好節目的認定及電視時段的分配研究報告。台北:電視文化研究委員會。
劉幼琍、蔡琰(1995)。電視節目品質與時段分配之研究。廣播與電視,2(1),89-123。
鄭如雅(2003)。以卡通漫畫為主題的國小視覺藝術教學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視覺藝術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潘慧玲(2004)。教育論文格式。台北:雙葉書廊。
賴國洲(1996)。暑假期間兒童收視習慣案例分析。台北:電視文化研究委員會。
賴國洲(1997a)。解讀日本卡通暴力內容。台北:電視文化研究委員會。
賴國洲(1997b)。國內兒童節目類型及內容分析研究。台北:電視文化研究委員會。
鍾玉鳳(1996)。近十年圖畫故事書內容價值觀之分析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簡茂發、何榮桂、張景媛(1998)。國中學生價值量表編制報告。教育心理學報,30(2),17-23。簡佩瑋(2003)。台灣本土幼教頻道節目規劃策略之初探—以東森幼幼台為例。私立銘傳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蘇蘅(1999)。台北市兒童收看日本卡通與消費相關產品的關聯分析。台北: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總會。
二、英文部分
Adler, F. (1956). The value concept in sociology.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62, 272-279.
Bandura, A. & Walters, R. (1963). Social learning and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New York: Holt.
Berelson, B.(1952). Content analysis i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Glencoe, (Ⅰ11).:The Free Press.
Berry, G., & Asamen, J. K. (1993). Children & television: Images in a changing sociocultural world. Newbury Park, CA: Sage.
Cartoon Network- The powerpuff girls(n.d.). Retrieved September 01, 2006, from http://www.cartoonnetwork.com/tv_shows/ppg/index.html
Cartoon Network- Totally spies(n.d.). Retrieved September 01, 2006, from http://www.cartoonnetwork.com/tv_shows/totallyspies/index.html
Gerbner, G., & Gross. L. P. (1976). The scary world of TV’s heavy viewer. Psychology Today.10 (4), 41-45.
Gerbner, G., Gross. L. P., Morgan, M., & Signorielli, N.(1980).The “Mainstreaming ”of America: Violence profile no.11.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30(3), 10-29.
Kluckhohn, C., & others. (1951).Values and value orientation in the theory of action: An exploration in definition and classification. T. Parsons & E. Shils (eds), Toward a general theory of action, (pp. 388-433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Klapper, J. (1960). The effects of mass communication. New York : Free Press.
Komaya, M. & Bowyer, J. (2000). College-Educated mothers’ ideas about television and their active mediation of viewing by three-to five-year-old children: Japan and the U.S.A.. Journal of Broadcasting & Electronic Media, 44(3), 349-363.
Miriam E Bar-on., Broughton, Daniel D., Buttross, Susan., & Corrigan, Suzanne et al. (2001). Children, adolescents, and television. Pediatrics, 107(2), 423-426.
Newcomb, A. F., & Collins, W. A. (1979). The program commercial separators in children’s television programming.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29 (3), 197-201.
Neuman, S. B. (1995). Literacy in the television age: The myth of the TV effect (2nd ed). Norwood, NJ: Ablex.
Quesada, A., & Sunners, S. L. (1998). Literacy in the cyber age: Teaching kids to be media savvy. Technology & Learning, 18(5), 30-37.
Reiser, R.A., Tressmer, M.A., & Phelps, P.C.(1984). Adult-child interaction in children’s learning from ”Sesame Street”.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 and Technology, 32(4),217-223.
Rescher, N. (1969). Introduction to value theory. N.J.: Prentice-Hall.
Rokeach, M. (1973).The nature of human values. N.Y.: The Free Press.
Spence M. J., Rollins. P. R., & Jerger S.(2002)Children’s recognition of cartoon voices. Journal of Speech, Language, and Hearing Research, 45, 214-222.
Thompson. T. L. & Zerbinos. E.(1997). Television cartoons: Do children notice it's a boy's world? Sex Roles, 37, (5), 415-432.
Wartella, E. (1990). Children as an audience. 新聞學研究, 43, 39-54.
Williams, S. (1991). Bugs Bunny meets He-Man: A historical comparison of values in animated cartoons. In L. Berg & L. Wenner (eds.)Television criticism. London: Longman.
Weber, R.P.(1985).Basic content analysis. Beverly Hills, Calif.: Sage Public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