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中文部分
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洪貴真譯)(2005)。台北市:新加坡商亞洲湯姆生(原著出版年:1998年)
丁鳳珍(1995)。台灣日據時期短篇小說中的女性角色,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王小波(2000)。再論女性意識與婦女解放。江西師範大學學報,33:4,57-62。
王雅各(1999)。婦女解放運動和二十世紀的性別現象。載於王雅各(主編),性屬關係上:性別與社會、建構(1-26頁)。台北市:心理。
王曉燕(1995)。中國傳統倫理文化與中國獨特的婚姻觀。中國醫學倫理學,43,35-37。
內政部統計處(2006)。九十五年第二十一週:94年離婚者按結婚年數統計。民95年11月20日,「內政統計通報」:http://www.moi.gov.tw/stat/
田裕敏(2000)。家庭生活周報反映的女性意識:以中國時報的[男男女女]版及聯合報的[男女]版為例,私立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田美蓮(2003)。走不進伊甸園的「白領星族」──白領單身女性的婚姻報告。載於王紅旗(主編),中國女性在行動(250-281頁)。北京:中國時代經濟出版。
江宜倩(2001)。未婚男性婚姻觀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江靜芬(2004)。王安憶小說之女性情誼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行政院主計處(1999)。台灣地區65歲以下成年人對婚姻有關的看法。民95年11月20日,「國情統計通報」:http://www.dgbas.gov.tw/ct.asp?xItem=835&ctNode=3259
安‧韋伯(1995)。社會心理學。(趙居蓮譯)。台北市:桂冠。(原著出版年:1992)
朱高文(1990)。當代中國變化中的自我觀念。載於馬賽勒、德弗斯與弗朗西斯‧徐(主編),文化與自我(251-274頁)。台北市:遠流。
朱玉芳(1999)。論陳若曦小說中的文化認同,私立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朱嘉琦(1997)。台灣婦女女性意識發展歷程之研究-以三位女性主義者的生命故事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朱智賢、林崇德(1986)。思維發展心理學。北京:北京師範大學。(頁417)
何天立(無日期)。擇偶-男士最愛女老師。民95年10月20日,台北市教育e週報:http://enews.tp.edu.tw/News/News.asp?iPage=&UnitId=269&NewsId=7696#news
李圭嬉(1994)。五四小說中所反映的女性意識,私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貝蒂‧傅瑞丹(2000)。女性迷思:覺醒與挑戰(初版)。(李令儀譯)。台北市:新自然主義。(原著出版年:1983年)
阮元(1955a)。孟子注疏.卷二。台北市:藝文。
阮元(1955b)。禮記注疏。台北市:藝文。
社會學的概念與特色(王淑女、侯崇文、林桂碧、夏春祥、周愫嫻等譯)(2002)。台北市:洪葉。(原著出版年:1995年)
宋怡慧(2005)。從傳統到現代:《八○年代以降女性小說的發展-以蕭麗紅、蕭颯為中心》,國立政治大學國文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沙蓮香(1987)。社會心理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頁167)
呂愛蘭(2003)。自我意識:人類意識的一種獨特形式。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56:5,535-539。
吳明燁(無日期)。婚姻與家庭。民95年11月19日,「現代社會上冊」:http://vschool.scu.edu.tw/Class01/Title.asp?Data_Code=92
吳燦新(2001)。婦女面臨著婚姻家庭觀念變化的挑戰。道德與文明,2001:4,54-56。
林麗珊(2001)。女性主義與兩性關係。台北市:五南。
林璟薇(2004)。台灣當代女作家小說中的女性意識──一九七0至二000年,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在職進修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林慧華(2004)。由蕭麗紅小說看台灣女作家的女性意識,私立元智大學資訊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林素雯(無日期)。第三單元:自我的形成。民95年12月2日,現代社會:http://vschool.scu.edu.tw/sociology/dictionary/c3.htm
周月英(1990)。解讀媒介中的女性意識,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周麗端、吳明華、唐先梅、李淑娟(1999)。婚姻與家人關係。台北市:國立空中大學。
邱皓政(2001)。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台北市:五南。
施秀春(2005)。從台灣女性文學論析父權體制下之女性意識覺醒,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易中天(2002)。中國傳統的婚姻觀與性愛觀。歷史月刊,2002:3,26-34。馬汝軍(2002)。戰國時期婚姻觀念淺談。學術論壇,151,107-110。
馬祥林、王天橋(1999)。中國女性自我意識障礙與對策。昆明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1:3,51-55。
徐光國(2003)。婚姻與家庭。台北市:揚智文化。
徐淑梃(1994)。解讀報紙媒體中的女性意識:「胡瓜緋聞案」為例,私立銘傳管理學院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唐紹洪(2003)。論我國社會轉型時期婚姻觀念的轉變。蘭州學刊,134,145-147&131。
夏國美(1995)。論女性主義和中國女性的自我意識。上海社會科學院學術季刊,1995:4,110-116。
孫聖濤、盧家楣(2000)。自我意識及其研究概述。心理學探新,73,17-22。
程炳林、陳正昌、陳新豐、劉子鍵(2005)。多變量分析方法—統計軟體應用。台北市:五南。
陳東原(1986)。中國婦女生活史。台北市:臺灣商務印書。
陳斐娟(2005)。高職單身未婚女教師生涯選擇及婚姻觀之研究,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雲林縣。
陳雅芳(1995)。解讀報紙媒介中的女性意識:「臺大女研社「A片影展」事件」為例,私立銘傳管理學院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陳碧月(2000)。五四時期與新時期大陸女性婚戀小說之女性意識研究,私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陳秉璋、陳信木(1990)。價值社會學。台北市:桂冠。
許雅惠(2004)。女性的原生家庭、戀愛經驗、婚姻觀與婚姻行為意向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許慧琦(1995)。瑪麗.吳爾史東克拉芙特(Mary Wollstonecraft, 1759-1797)的兩性思想,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張玨(1991)。女性意識與婦女教育。成人教育,4,18。
張春興(1991)。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
張春興(2004)。教育心理學。台北市:東華。
張譯文(2002)。呂赫若小說之社會思想與女性意識探討,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張增杰(1986)。論大學生心理。重慶:西南師範大學。(頁53)
張玨、吳燕秋(2002)。台灣各大學婦女研究與兩性平等教育。應用心理研究,13,73-107。張盈堃、陳慧璇(2004)。矛盾:基層教師生活世界的宰制與抗拒。應用心理研究,21,35-89。郭為藩(1996)。自我心理學。台北市:施大書苑。
游美惠(2001)。性別意識&性別意識型態。兩性平等教育季刊,15,98。
閔惠貞(1996)。丁玲及其作品中女性意識之研究,私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喬治.雷瑟(2004)。當代社會學理論(楊淑嬌譯)。台北市:巨流。(原著出版年:2003)
黃怡瑾(2005)。未婚熟齡女性婚姻觀之研究-以職業婦女為例,國立台南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黃淑芬(1992)。從”白納德之屋”與”紅樓夢”中比較中西婚姻觀,私立輔仁大學西班牙與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黃絢親(2003)。李昂小說中女性意識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楊美慧(1990)。單身女性之婚姻觀-現象學方法的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楊貴玉(2004)。《再生緣》中女性意識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楊惠珍(2004)。原生家庭經驗對國小未婚女教師婚姻觀影響之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楊凰嬿(2003)。性別、性別角色態度與家務工作參與對就業市場階層化影響之探討,國立臺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現。葉寶蓮(2004)。從原鄉到都會—蔡素芬小說中的女性遷徙與女性意識書寫,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董進(1996)。女性潛能的自我意識。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學報,1996:03,41-43。
管仲(無日期)。管子.七法.第六。民95年11月12日,取自「中國古籍全錄」:http://guji.artx.cn/Article/8245_8252.html
對抗生命衝擊的女人(蔡美玲譯)(1997)。台北市:遠流(原著出版年:1986)
廖文君(1998)。宋元話本中的愛情故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劉厚琴(1996)。先秦儒家婚姻觀。齊魯學刊,4,34-38。
劉海鷗(2005)。從傳統到啟蒙:中國傳統家庭倫理的近代遞嬗。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劉釘沅(2005)。在資本主義體系裡的自我認同與消費集體。民95年12月3日,文化研究月報:http://hermes.hrc.ntu.edu.tw/csa/journal/52/journal_park400.htm
閻廣芬(2001)。女性意識與婦女成材。中華女子學院學報,13:6,16-19。
鄭潓汶(2001)。女性教學者女性意識轉化及其教學實踐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戴碧萱(2005)。未婚熟齡女性婚姻觀之研究-以職業婦女為例,國立台南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縣。戴德(無日期)。大戴禮記.本命。民95年11月17日,取自「中國古籍全錄」:http://guji.artx.cn/Article/1141_1179.html
藍玉琴(2000)。《牡丹亭》人物杜麗娘的女性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羅萍(1994)。女性自我意識培養淺議。中華女子學院山東分院學報 1994:3,11-14。
顧忠華(2002)。社會學的理論與方法。載於王振寰、瞿海源(主編),社會學與台灣社會(30-57頁)。台北市:巨流。
貳、外文部分
Belenky, M. F. & Clinchy, B.M.V. &Goldberger, N. R. & Tarule, J. M. (1986).Women’s Ways of Knowing. New York: HarperCollins.
Cooley, C.H.(1964). Human nature and social organization. New York: Schocken.
Gilligan, C. (1979). Woman’s place in man’s life cycle.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 49, 431-446.
Gilligan, C. (1982). In a different voice: Psychological theory and woman’s development.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Klein, E. (1984). Gender Politics.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Kohlberg, L. (1969). Stages in development of moral thought and action. New York: Holt, Rinehart&Winston.
Lovejoy, Meg .(1998). "You can't go home again": The impact of women's studies on intellectual and personal development. NWSA Journal, 10:1, 119-139.
Mead, G. H. (1934).Mead, Self, and Society. Chicago, IA: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Martin, P. Y. & Reynolds, J. & Keith, S.(2002). Gender bias and feminist consciousness among judges and attorneys: A standpoint theory analysis. Signs, 27:3, 665-705.
Ritzer, G. (2003). Contemporary Sociological Theory and Its Classical Roots: The Basics. Boston, MA: McGraw-Hill.
Stanley, L., & Wise, S.(1993).Breaking Out Again: Feminist Ontology and Epistemology(2nd ed).NY: Routled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