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22.134.250) 您好!臺灣時間:2024/10/07 04:25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劉益源
研究生(外文):Liou I-Yuan
論文名稱:網球運動者參與動機及運動行為之探討
論文名稱(外文):The Explor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ticipation Motivation and Sport Behaviors of Tennis Players
指導教授:陳益祥陳益祥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hen I-Hsia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體育學系碩士班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專業科目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7
畢業學年度:9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74
中文關鍵詞:網球參與動機運動行為
外文關鍵詞:tennisparticipation motivationsport behavior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9
  • 點閱點閱:1243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332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6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了解網球運動者之個人背景因素對運動參與動機及運動行為的影響,並探討參與動機對運動行為的預測力及分析比較結合兩種不同的動機量表是否能提高對運動行為的預測力。本研究以台北縣網球運動者336人為研究對象,研究工具有「個人背景資料問卷」、「網球運動參與動機量表」及「運動行為問卷」。所得資料以獨立樣本t考驗、獨立樣本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和多元迴歸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本研究所得結果如下:
(一)性別、球齡和教育程度在各類參與動機中都沒有造成差異,只有年齡對參與動機的差異達到顯著水準。
(二)性別、年齡、球齡和教育程度在運動行為中都沒有造成差異。
(三)所有參與動機和運動行為都呈正相關
(四)在各類動機中,「自我成就需求」、「享受打球樂趣」和「內在動機」對運動行為最有預測力。
(五)結合Leary, Wheeler and Jenkins(1986)觀點的動機量表和內外在動機量表可以提高對運動行為的預測力。
本研究除了對所得的結果作解釋外,並對研究結果的應用加以討論。同時,也對未來研究提出一些建議。
The purposes of the research were to know how sport participation motivation and sport behaviors affected by the factors of individual background of the tennis players, and to explore if the sport behaviors can be predicted by sport participation motivation. Further more, through the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it aims to see if the combination of 2 different motivation scales can raise up the prediction of the sport behaviors. The subjects used in this study were 336 tennis players in Taipei county. The instruments administered to the subjects were the Individual Background Questionnaire, the Motivation Scale of Participation in Tennis and the Sport Behaviors Questionnaire. The collected data were analyzed by Independent T-test, One-Way ANOVA, and multiple stepwise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were as follows:
1.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gender, the length of time for playing tennis, and educational levels to all the sport participation motivation, but only age.
2. Gender, age, the length of time for playing tennis and educational levels mak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to the sport behaviors.
3. All the sport participation motivation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to the sport behaviors.
4. Among the sport participation motivation, the demand of self-achievement, the enjoyment of playing tennis and the internal motivation are more predictable to the sport behaviors.
5. The motivation scale made by combining the one based on Leary, Wheeler and Jenkins (1986) and the Internal-External Motivation Scale had higher prediction to the sport behaviors.
The study not only explaines the result but also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result. Meanwhile, it proposes some suggestion to the future studies.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問題背景..................1
第二節 研究目的..................4
第三節 待答問題..................4
第四節 研究假設..................4
第五節 名詞操作定義................5
第六節 研究限制..................6
第二章 文獻探討..................7
第一節 運動參與動機之探討.............7
第二節 運動參與動機影響因素之探討.........14
第三節 運動行為之探討...............17
第四節 運動行為的影響因素之探討..........19
第五節 運動參與動機量表之探討...........23
第六節 本章總結..................25
第三章 研究方法..................26
第一節 研究架構..................26
第二節 研究工具..................27
第三節 研究流程..................38
第四節 研究對象..................39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40
第四章 研究結果..................41
第一節 參與者背景因素對參與動機和運動行為的影響..41
第二節 參與動機對運動行為的預測力.........47
第三節 聯合兩種動機量表對運動行為的預測力.....49
第五章 討論....................51
第一節 參與者背景因素對參與動機和運動行為的影響..51
第二節 參與動機對運動行為的預測力.........54
第三節 聯合兩種動機量表對運動行為的預測力.....56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57
第一節 結論....................57
第二節 建議....................58
引用文獻.....................59
中文部份.....................59
英文部份.....................63
牛玉珍(1997)。教師規律運動行為影響因素之研究—以交通大學教師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王碧媜(1994)。消費動機、服務品質與購後行為關係之研究-以大學推廣教育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行政院衛生署(1994)。國民保健六年計劃。台北市:行政院衛生署。
朱秀鑾(1996)。成就動機與輸贏對工作難度選擇、內在動機、成敗知覺及成敗歸因的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沈進成、方靜儀、許志遠、鍾武侖、王鈞平( 2003 )。南華大學學生參與動機、阻礙因素、運動參與滿意度關聯性之研究。2003台南立德管理學院健康休閒暨觀光餐旅產官學研討會資料。台南縣:立德管理學院。
宋茂玄(2005)。跆拳道館學員參與行為參與動機與滿意度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李堂立(2004)。台灣網球運動發展之研究(1945-2000)。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大學,台東縣。
吳宏蘭(1993)。某教學醫院參加健康檢查者之運動及攝鈉行為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吳明隆(2003)。SPSS 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台北市:知城數位科技。
邱皓政(2000)。社會與行為科學的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 SPSS 中文視窗版資料分析範例解析。台北市:五南出版社。
林生傳(1996)。教育心理學。台北市:五南出版社。
林岑怡(2004)。在有氧舞蹈參與者身體自我概念、參與動機及健身運動承諾對運動參與行為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林季燕、季力康(2003)。運動動機量表之編製—信度與效度分析。台灣運動心理學報,2,15-32。
林季燕、季力康、劉義群(2003)。體育課動機量表之信度與效度分析。中華民國大專院校九十二年度體育學術研討會。桃園縣:國立體育學院。
林德隆(2004)。高爾夫不同技術水準參與者之參與動機及滿意度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周嘉琪 ( 2005 ):健身運動參與量表的編製。大專體育學刊,7(1),117- 129。
卓俊辰(1991)美國公元兩千年國家健康目標中「促進身體活動與體適能」部分的啟示。國民體育季刊,20(4),82-91。
季瑋珠、符春美(1992)。社區民眾從事體能活動之研究。中華民國公共衛生學會雜誌,11(4),328- 339。
陳芮琪(2001)。新竹市某高職學生運動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陳美燕(1995)運動動機量表。國立體育學院論叢,5(2),185-196。
許存惠(1995)。運動動機量表。國立體育學院論叢,5(2),149-157。
許泰彰(2000)。國小教師運動行為及其相關因素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張立新(2004)。淺析網球運動的終身健身價值。華北電力大學學報,2004(s_1),376-378。
張彩秀(1992)。中老年人運動型態、體適能及健康狀況之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陽明大學,台北市。
張春興(1988)。知之歷程與教之歷程:認知心理學的發展及其在教育上的應用。教育心理學報,21,17-38。
張春興(1991)。心理學概要(十五版)。台北市:東華。
張淑紅、張珏、高月梅、蕭雅竹、吳麗瑜(2006)。桃園縣社區民眾運動行為影響因素之探討。實證護理,2(1),73-81。
許成源、孟範武(2005)。台北地區保齡球運動消費行為之研究。中原學報,33(4),761-782。
許志良(2006)。彰化縣桌球訓練中心學員參與動機與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大葉大學,彰化縣。
許惠英(2004)。高中羽球運動代表隊選手運動參與動機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市立體育學院,台北縣。
梁文信(2005)。高爾夫球場球友參與動機及顧客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黃政堯(2004)。高雄市銀髮族太極拳運動參與者參與動機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黃鴻斌 ( 2002)。健康體適能俱樂部會員參與動機、顧客滿意度及忠誠度關聯性之研究-以金牌健康體適能俱樂部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南華大學,嘉義縣。
黃耀鋐(2006)。台中市健康體適能俱樂部會員參與動機參與行為顧客滿意度及品牌忠誠度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大葉大學,彰化縣。
蔡英美(2004)。中年人運動參與動機、自我效能、知覺運動障礙及運動行為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賴子敬(2002)。台中市高爾夫參與者參與動機與參與行為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台中縣。
劉翠薇(1995)。北縣某商專學生運動行為及其影響因素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盧俊宏(1994),運動心理學。台北市:師大書苑。
戴旭志(1995)。臺北市太極拳休閒運動參與者參與動機與行為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文化大學,台北市。
戴遐齡(1995)。台北市高爾夫練習場運動參與者參與動機與行為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顏智淵(2002)。TYPE A-B行為對休閒內在動機、休閒參與及休閒滿意之差異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謝一睿(1998)。臺南市保齡球消費者之運動參與頻率與保齡球消費行為之研究。中華體育,12(1),31-36。
蘇振鑫(1999)。運動健康信念與運動行為之關係研究—以運動健康信念模式探討中老年人的運動行為。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Anspaugh, D. J., Humter, S., & Digan, M. (1996). Risk factor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mong exercising versus non-exercising women. American Journal Health Promote, 10(3), 171-174.
Baranowski, T.(1988). Validity and reliability of self report measures of physical activity: An information–processing prospective. 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ise and Sport, 59(4), 314-327.
Borg, G. V. (1982). Psychophysical bases of perceived exertion. Medicine and Science in Sport and Exercise, 14(5), 337-381.
Casperson, C. J., Powell, K. E., & Christenson, G. M. (1985). Physical activity, exercise,and physical fitness:definitions and distinctions for health-related research. Public Health Report, 100(2), 126-131.
Deci, E. L., & Ryan, R. M. (1985). Intrinsic motivation and self-determination in humanbehavior. New York: Plenum Press.
Deci, E. L., & Ryan, R. M. (1991). A motivational approach to self: Integration in personality. In R. Dienstbier (Ed.), Nebraska symposium on motivation: Perspectives on motivation (Vol. 38, pp.237-288). Lincoln: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Dishman, R. K. (1991). Increasing & maintaining exercise and physical activity. Behavior Therapy, 22(3), 345-378.
Dishman, R.K., & Buckworth, J. (1997). Adherence to physical activity. In W.P. Morgan (Ed.), Physical activity and mental health (p. 63-80). Washington DC: Taylor & Francis.
Gionet, N. J., & Godin, Z. G. (1989). Self reported exercise behavior of employee : a validity stuty. Journal of Occupation Medicine, 31(4), 969-973.
Gould, D. (1982). Sport psychology in the 1980’s : Status direction and challenge in education in youth sports research.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 4, 203-218.
Heapes, R. A. (1978). Relating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fitness: a psychological point of view.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and Physical Fitness, 18(4), 399-408.
Hurrel, R. M. (1997).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regular exercise. Perceptual and Motor Skills, 84, 871-874.
Laporte, R. E., Montoye, H. J., & Caspersen, C. J. (1985). Assessment of physical activity in epidemiological research : problems and prospects. Public Health Report, 100(2), 131-146.
Leary, M. R., Wheeler, D. S., & Jenkins, T. B. (1986). Aspects of identity and behavioral preference : Studies of occupational and recreational choice. 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 49, 11-18.
Raglin, J. S. (1990). Exercise and mental health:beneficial and detrimental effects. Sport Medicine, 9(6), 323-329.
Robison, J. I., & Rogers, M. A. (1994). Adherence to exercise program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 Medicine, 17(1), 39-52.
Sage, G.. (1977). Introduction to motor behavior: A neuropsychological approach (2nd ed.). Reading, MA: Addison-Wesley.
Sallis, J. F., Buono, M. J., Micale, F. G., Roby, J. J., & Nelson, J. A. (1993). Seven-day recall and other physical activity self-report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Medicine and Science in Sports and Exercise, 25(1), 99-108.
Sallis, J. F., Hovell, M. F., Hofstetter, C. R., & Barrington, E. (1992). Explanation of vigorous physical activity during two years using social learning variables. Social Science Medicine, 34(1), 25-32.
Sallis, J. F., & Owen, Neville. (1999). Physical activity & behavioral medicine. London: Sage Publication, Inc. pp.111-113.
Stephens, T., Jacobs, D. R., & White, C. C.(1985). A descriptive epidemiology of leisure-time physical activity. Public Health Report, 100(2), 147-158.
Vallerand, R. J., Briere, N. M. , Blanchard, C. M. , & Provencher, P. J . (1997).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Multidimensional Sportspersonship Orientations Scale. Journal of Sport & Exercise Psychology, 19, 197-206.
Weyerer, S., & Kupfer, B. (1994). Physical exercise and psychological health. Sports Mdicine, 17(2), 108-116.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4. 任維廉 & 胡凱傑,「大眾運輸服務品質量表之發展與評估-以台北市公車系統為例」,運輸計劃季刊,2期,30卷,頁371-407,2001。
2. 26. 詹麗珊,「非營利機構之服務品質研究-以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觀眾服務義工運用為例」,科技博物,1期,6卷,頁32-46,2002。
3. 25. 張蓓琪 & 馮正民,「EDI應用對流通業之效益影響分析模式」,都市與計劃,2期,25卷,頁239-263,1998。
4. 21. 郭英峰 & 陳邦誠,「利用模糊層級分析法評選行動加值服務系統供應商」,資訊管理學報,3期,13卷,頁81-100,2006。
5. 19. 李春長,「房屋仲介業服務品質之決定模式-SERVQUAL模式之應用」,都市與計劃,1期,30卷,頁19-36,2003。
6. 9. 林秀芬,「應用模糊層級分析法於網路商店服務品質評估之研究」,電子商務學報,3期,8卷,頁347-372,2006。
7. 27. 楊錦洲,「影響服務品質的特性」,品質管制月刊,29期,2卷,頁25-29,1996。
8. 30. 鄧振源、曾國雄,”層級分析法(AHP)的內涵特性與應用(上)”,中國統計學報,6期,27卷,5-22頁,1989a。
9. 31. 鄧振源、曾國雄,”層級分析法(AHP)的內涵特性與應用(下)”,中國統計學報,7期,27 卷,1-20頁,1989b。
10. 32. 鄧維兆、詹弘斌、蔡志弘、蔡世傑,「餐旅業服務品質於網際網路運用之研究」,品質月刊,1期,43卷,頁57-63,2007。
11. 卓俊辰(1991)美國公元兩千年國家健康目標中「促進身體活動與體適能」部分的啟示。國民體育季刊,20(4),82-91。
12. 季瑋珠、符春美(1992)。社區民眾從事體能活動之研究。中華民國公共衛生學會雜誌,11(4),328- 339。
13. 張春興(1988)。知之歷程與教之歷程:認知心理學的發展及其在教育上的應用。教育心理學報,21,17-38。
14. 張淑紅、張珏、高月梅、蕭雅竹、吳麗瑜(2006)。桃園縣社區民眾運動行為影響因素之探討。實證護理,2(1),73-81。
15. 許成源、孟範武(2005)。台北地區保齡球運動消費行為之研究。中原學報,33(4),761-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