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書目
中文期刊
王宗進(1992)。東海大學運動代表隊組成概況。大專體育,10,38-41。
包德明(1989)。學校體與選手培訓。國民體育季刊,18(3),16-19。李素馨(1997)。都市女性休閒類型和休閒阻礙。戶外遊憩研究,10(1),43-68。杜娟娟(2002)。已婚女性休閒特性之研究,中華家政學刊,31,39-56。
何進財(2000)。多采多姿的社團生活。訓育研究,39(1),1-3。
余美麗(1991)。學生運動代表隊的組訓,大專體育,4,3-6。
余育蘋(1992)。運動代表隊組成之我見,大專體育,10,42-44。
林至善(2000)。學生社團之輔導與發展。訓育研究,39(1),6-15。林連池、林孟逸(2001)。從運動動機談-運動樂趣概念之探討。大專體育,54,107-112。洪嘉文(2000)。大學運動社團推展現況與未來希望。大專體育,48,100-105。袁偉民(1992)。教練任務及道德原則,大專體育,2(4),39-42。
翁志成(1991)。我國大專院校體育活動之研究。中華民國大專院校體育總會八十年體育學術研討會專刊。台北市:中華民國大專院校體育總會。
翁志成(1994)。學校運動團隊組訓的理念與影響因素。國民體育季刊,23(2),55-62。夏淑蓉、盧俊宏(2002)。大專網球選手運動動機與運動員身心倦怠之相關研究。大專體育學刊,4(1),145-156。高俊雄(1993)。休閒參與體驗形成之分析。戶外休憩研究,6(1),1-13。
畢恒達(1995)。婦女與都市公共安全-文獻回顧。性別與空間研究室通訊,創刊號,69-81。
張天津(1989)。學校體育與校外競賽。國民體育季刊,18(3),20-24。張孝銘(1996)。運動與社會化之探討。中華體育,10(2),34-41。張良漢、蘇士博(2000)。大專院校學生社團經營管理之探討—以運動性社團為例。大專體育,51,140-147。張大昌(2003)。校代表隊組訓。學校體育,13(2),39-44。
許義雄(1995)。體育教學與運動訓練宜嚴加區隔。台灣省學校體育,5(2),2-3。
莊哲仁(2002)。論推展教職員工參與休閒運動社團之重要性。大專體育,63,113-116。黃月嬋(1993)。推廣職業婦女休閒運動應有的作法。國民體育季刊,22(4),46-53。黃英哲(1993)。運動競爭與運動倫理。中華體育,7(3),7-15。黃 玉(2000)。在團體中成長-團體動力運用與社團活動指導。高中教育,10,7-14。
程紹同(1994)。現代體育發展的新趨勢-運動休閒管理。中華體育,7(4),25-30。葉素汝(1998)。女性運動員性別角色衝突之探討,國民體育季刊,27(1),54-60。趙麗雲(2002)。青少年休閒運動現況暨發展策略。國家政策論壇,2(4),36-44。蔡培村(1992)。教師休閒活動的價值與規劃。教師實習輔導通訊,3,16-24。
蔡長青、蕭永福、鄭建民與宋靜宜(2001)。大學校園休閒運動參與及價值認知之研究。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學報,31,511-544。
樊正治(1990)。以體育的觀點探討休閒。師友月刊,277,5-7。鍾志強(2000)。大學生之運動社會支持研究。體育學報,28,101-110。簡曜輝(1992)。落實學校體育,貫徹教學正常化。台灣省體育,8,1-2。
顏妙桂(2004)。青春活力-從心理社會發展觀點論述青少年的休閒投入。學校體育,14(2),14-21。魏家廉(1998)。大專學生社團活動之休閒利益探討。台灣體育,96,13-17。
中文書籍
中華民國體育學會(2000)。休閒活動專書。台北:中華民國體育學會。
王宗吉編著(1996)。體育運動社會學。台北:銀禾。
王宗吉(譯)(2004)。運動社會學。台北:紅葉文化。(Howard L. Nixon ∥ & James H. Frey, 1998)
王文科、王智弘(編譯)(2002)。質的教育研究-概念分析(第五版),台北:師大書苑。(McMillan, J. H., & Schumacher, S, 2001)
伊慶春、蔡瑤玲(1989)。台北地區夫妻權力的分析-以家庭決策為例。載於伊慶春、朱瑞玲(主編),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叢刊(25)-台灣社會現象的分析(115-151)。台北: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
李長貴(1980)。社會心理學。台北:中華。
吳芝儀、李奉儒(譯)(1999)。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桂冠。(Michael Quinn Patton, 1980)
侯玉波(2003)。社會心理學。台北:五南。
胡幼慧、姚美華(2005)。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141-158)。台北:巨流。
徐光國(1996)。社會心理學。台北:五南。
徐宗國(2005)。紮根理論研究法:淵源、原則、技術與涵義。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47-73)。台北:巨流。
高俊雄(2002)。運動休閒是業管理。中壢:志軒企業。
畢恆達(1996)。詮釋學與質性研究。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27-45)。台北:巨流。
陳向明(2006)。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陳杏枝(1999)。社會化。載於王振寰、瞿海源(主編),社會學與台灣社會。(89-119)。台北:巨流。
許樹淵、崔凌震(2004)。健康與體育概論。台北:師大書苑。
教育部體育司(2003)。學校運動團隊暨規律運動人口調查報告。台北:教育部體育司。
教育部體育大辭典編訂委員會(1992)。體育大辭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教育部(2002)。全國大專校院學生事務(訓輔)工作調查分析報告。台北:教育部。
楊志顯(1999)。大學運動選手對代表隊參與價值認同情形之研究。台北:中華民國大專院校八十八年度學術研討會。
劉一民(1999)。運動哲學研究-遊戲、運動與人生。台北:師大書苑。
蔡特龍(2000)。休閒運動的推展。載於蔡特龍(主編),休閒運動專書(1-14)。台北:中華民國體育學會。
鄒川雄(2005)。生活世界與默會知識:詮釋學觀點的質性研究。載於齊力與林本炫(主編),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21-55)。嘉義縣:南華大學。
樊正治(1994)。運動哲學導論。台北:師大書苑。
潘淑滿(2005)。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
蕭瑞麟(2006)。不用數字的研究-鍛鍊深度思考力的質性研究。台北:台灣培生教育。
盧俊宏(1994)。運動心理學。台北:師大書苑。
盧俊宏(2000)。運動依附。載於簡曜輝(主編),運動心理學(63-74)。台北:中華民國體育學會。
簡曜輝、季力康、卓俊伶、洪聰敏、黃英哲、黃崇儒、廖主民、盧俊宏(譯)(2002)。競技與健身運動心理學。台北:運動心理學會。(Robert S. Weinberg, Daniel Gould, 1999)
羅中展(2001)。課外活動與全人教育之探討。載於林至善(主編),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第二輯(387-400)。台北:東吳大學。
嚴平譯(1992)。詮釋學。台北:桂冠。(Palmer, R. E. 1969)
學位論文
石幼瑄(2004)。宜蘭婦女休閒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李加耀(2003)。網球運動員追求卓越的過程:運動人類學領域的解析。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李貴花(1990)。從成年初期、中期探討台北地區雙生涯婦女之心理壓力與工作、婚姻及休閒間的適應。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台北市。呂雅燕(2005)。大學社團參與經驗對其畢業後生涯發展影響之研究-以東吳大學畢業生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金逸雯(2004)。未婚國小女教師休閒經驗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林忠仁(1996)。台北縣國中運動代表隊學生次級文化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林美玲(2000)。有氧舞蹈運動參與行為之研究-休閒滿意模式之驗證與應用。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林仁義(2001)。原住民甲組成棒選手參與棒球運動動機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台北市。陳麗蘋(2005)。大專院校女性參與運動校隊影響因素之個案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張慧美(1986)。製造業未婚女性職工休閒之研究-以中部地區兩廠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東海大學,台中市。張雅棻(2001)。體育重點發展學校運動代表隊選手參與訓練意願影響因素之研究-以桃園縣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輔仁大學,台北縣。張富貴(2003)。台北市桌球訓練中心桌球運動參與者行為特徵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台北市。張文騰(2004)。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教職員工休閒運動參與及阻礙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許振明(1997)。大專院校組訓運動代表隊考量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聶喬齡(2000)。心理技能、運動表現與運動流暢經驗的關係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黃宜萍(2002)。徘徊在社會體制的十字路口-十八名女性運動員運動社會化與身份認同的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馮麗花(2004)。優秀運動員壓力來源及因應策略之質性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楊永森(2002)。社團經驗對初任教師班級經營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台東師範學院,台東市。葉姿利(2003)。國小已婚教師性別角色態度、家務分工與婚姻滿意度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屏東。廖志猛(1994)。休閒運動參與者生活形態及運動態度之研究-以大台北地區籃球、游泳參與者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劉佩佩(1998)。未婚女性休閒生活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蔡美月(1996)。臺北市某活動中心六十歲以上老人運動行為及影響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蔡家倫(1997)。台灣地區30至50歲成年人之社會角色與運動行為。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台北市。
歐宗明(2006)。台灣小學教師/教練角色之行塑-歷史社會學分析。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鄭順璁(2001)。大學生生活型態、休閒動機與休閒參與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謝佳男(2001)。運動之路的起伏與調適—八位體育保送生的經驗。未出版碩士論文,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鍾怡純(2004)。八位女性參與混排經驗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簡瑞隆(2005)。參與運動校隊對青少年偏差行為及其相關因素影響之比較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師範大學,台北市。顏友莉(2006)。雲林科技大學運動代表隊休閒運動參與及阻礙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羅明葵(2001)。持續參與社區舞蹈婦女在休閒滿意、自覺運動利益與社區意識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網路資料
洪聰敏(2004)。競技運動-一個不被注意的價值。2006年3月9日,取自運動神網,網址http://www.sportsnt.com.tw/sample/spo_sample/Sample_03.asp?struct_id=7729
徐耀輝(2003)。從運動社會學觀點談台灣女性與運動。2006年3月17日,取自行政院體育委員會網站,網址http://www.sac.gov.tw/annualreport/Quarterly136/2.asp
黃金柱等(1999)。我國青少年休閒運動現況、需求暨發展政策之研究。2006年3月16日,取自行政院體育委員會網站,網址:http://www.ncpfs.gov.tw/publication/publication2.aspx
外文期刊
Andrew, G. M. (1981). Reasons for droput from exercise programs in post coronary patients. Medicine and Science in Sports and Exercise. 13 (13), 164-168.
Cawley, R. (2000). Playing to win the game of life . Street & Smith’. Sports Business Journal, 2 (43), 23-28.
Coakley, J., & White , A. (1992). Making decision: Gender and sport particpation among British adolescents. Sociology of Sport Journal, 9, 20-35.
Dishman, R. K. (1991). Increasing & maintaining exercise and physical activity. Behavior Therapy, 22, 345-378.
Henderson, K. A. (1990). The meaning of leisure for women: An Integrative Review of the Research, 22 (3), 228- 243.
Heinzelmann, F., & Bagley, R. W. (1970). Response to physical activity programs and their effects on health behavior. Public Health Reports,85 (10), 905-911.
Heapes, R.A. (1978). Relating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fitness: a psychological point of view.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and Physical Fitness. 18. 399-408.
Kay, T. (1998). Having it all or doing it all?: the construction of women’s lifestyles in time crunched households. Society and Leisure, 21 (2), 435-454.
Korda, L.J., & Pancrazio, J. J., (1989). Limiting negative outcome in group practice. The journal for Specialists in Group Work, 14, 112-120.
McElory, M. A., & Willis, J. D. (1979). Women and the achievement conflict in sport: A preliminary study.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 1, 241-247.
Thompson, S. (1992). “Mum’s Tennis Day”: the gendered definition of older women’s leisure. Society and Leisure, 15 (1), 271-289.
外文書籍
Broyles, J., & Hay, R. D. (1979). Administration of athletic programs: A managerial approach. Englewood Cliffs, N J: Prentice Hall, Inc.
Chickering, A. W., & Reisser, L. (1993). Education and identity (2nd ed.). SF: Jossey Bass.
Coakley, J. J. (1994). Sport in society: Issues and controversies. St. Louis, MI: Mosby- Year Book.
Crabtree, B. F.,& Miller, W. L. (1999). Do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Newbury Park, CA: Sage Publications.
Kelly,J.R. (1996). Leisure (3rd ed.). BS: Allyn and Ba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