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20.184.63) 您好!臺灣時間:2024/10/08 19:08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林慧玲
研究生(外文):LIN,HUI-LING
論文名稱:女性教師桌球運動參與經驗之詮釋
論文名稱(外文):Empirical Interpretation of Female Teacher Participating in Table-Tennis Sport Experience
指導教授:李加耀李加耀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體育學系碩士班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專業科目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7
畢業學年度:9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29
中文關鍵詞:轉化深刻性能動性再製性
外文關鍵詞:transformingimpressionmotilityduplicating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0
  • 點閱點閱:644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27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8
女性教師桌球運動參與經驗之詮釋

摘要

運動參與是一種動態的過程,會和參與者的生命歷程產生互動關係,所以在不同的時空背景,以及人、事、物等各種因素的交錯影響下,不但運動參與者內心的想法、體會和感受會改變,其對運動的參與也會產生轉化。本研究的目的即在探討大學時期,曾加入桌球校隊參與桌球運動的女性教師,大學時期參與桌球運動的歷程與經驗,以及畢業擔任教師工作後,在不同的人生階段,桌球運動參與持續或轉化的經驗,進而詮釋此經驗的意義。為了完整描繪與刻畫女性教師桌球運動參與背後所蘊藏的深層含意,本研究透過研究參與者的回溯與陳述,來重新建構她們的桌球運動參與經驗。研究者以立意取樣的方式,選取七位大學時期曾加入桌球校隊的女性教師為研究參與者,然後以詮釋學的觀點,採深度訪談進行研究,且將所得資料整理成逐字稿,並加以編碼,之後再進行資料的分析與詮釋。結果發現:雖然研究參與者大學時期是屬於乙組運動員,但是桌球運動參與經驗,仍是人生歷程中很重要的一個部分,尤其是競技場上奮戰及輸贏的體驗,更左右著她們情緒的起伏與波動,所以創造了經驗的深刻性。由於此經驗在時間的推移下,已逐漸融入研究參與者的生命中,並持續發揮影響作用,因而讓桌球運動參與別具意義。另外,基於情感的歸屬及成就感的滿足,讓這群女性教師願意承受訓練及比賽的煎熬,持續參與桌球運動。可是畢業之後,身份角色的轉換和生活情境的改變,促使她們的運動參與產生轉化,過程中必須不斷與外在環境協商,調整自己,以期與外界達到最佳的平衡狀態。在轉化的過程中,女性教師運動參與的能動性也同時顯現。再者,教職場域的特殊性,使這群女性教師可以透過教練角色的扮演,進行經驗的傳承,藉此更創造出經驗的再造空間,讓這段經驗得以跨越時空,在學童身上繼續延續。從這群女性教師的經驗中,研究者看到,女性教師桌球運動參與的深刻性、能動性及再製性。
關鍵詞:轉化、深刻性、能動性、再製性
Empirical Interpretation of Female Teacher Participating
in Table-Tennis Sport Experience

Abstract

Sports participation produces a drive that creates important influences to those athletes who engage in the recreation of the sport. Athletes may change the way they think about the sport while they engage different people, at different locations, and self develop during aging stages of their live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amine and determine if there is a special influence existent amid female teachers who participated in table tennis team in college. The study is to determine how they interact with this game experience after they graduated from college. And the study is to include their sporting enthusiasm incessant growth or change through their career development.
Seven female teachers were chosen to be the purposeful sampling in this study. They share the same common characters as they were all studying in the teacher preparation program and they were all amateur athletes who like to play table tennis. Data was collected through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participants. Participants were asked to recall and contribute their table tennis sporting partaking.
This study compiles the collected data by its coding and analyzed it by its classifications. The findings reveal the following aspects: seven target samples were amateur athletes in college; table tennis played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ir lives; and competition is important to athletics.
This sport participation generated a deep impression to these participants and it also influenced their emotions enough to provide a personal special meaning. In addition, participation provides a satisfactory status to participants because they accomplishments. The study shows female teachers do undergo a training fatigue and carry stress during the games.
However, after these female teachers graduated from the college, their roles and their life environments change. This change creates a transforming drive which these female teachers tainted the way they use to participate within the sport. These female teachers seek to compromise with the outside environment while seeking adjustment to keep balance. During the transforming process, the continuously motility on the female teachers sport participation is evident.
Furthermore, the teaching specialization environment also enables female teachers sport participants an opportunity to role play as a coach. They may use their sport experience to teach their students and have the special sport experience extended to the other levels. It follows then the experience can duplicate and magnify personal evolution in the future.
The examiner clearly saw the roles of these female teachers. With the complicated connection in teaching and the specialty of table tennis sport, it should be realized that these female teacher participants have a strong influence with sports. With table tennis sport as a model, it shows us a deep impression on required participation, a process of transform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otility and acquired experienced to share in the ever changing environment during life.

Keywords: transforming, impression, motility, duplicating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5
第三節 名詞定義‥‥‥‥‥‥‥‥‥‥‥‥‥‥‥‥‥‥‥‥‥‥‥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學校運動團體‥‥‥‥‥‥‥‥‥‥‥‥‥‥‥‥‥‥‥‥‥‥7
第二節 運動的內涵‥‥‥‥‥‥‥‥‥‥‥‥‥‥‥‥‥‥‥‥‥‥11
第三節 影響女性運動參與的因素‥‥‥‥‥‥‥‥‥‥‥‥‥‥‥‥17
第四節 運動參與對女性教師的影響‥‥‥‥‥‥‥‥‥‥‥‥‥‥‥21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一節 研究方法‥‥‥‥‥‥‥‥‥‥‥‥‥‥‥‥‥‥‥‥‥‥‥25
第二節 研究參與者‥‥‥‥‥‥‥‥‥‥‥‥‥‥‥‥‥‥‥‥‥‥28
第三節 研究工具‥‥‥‥‥‥‥‥‥‥‥‥‥‥‥‥‥‥‥‥‥‥‥30
第四節 研究實施流程‥‥‥‥‥‥‥‥‥‥‥‥‥‥‥‥‥‥‥‥‥32
第五節 研究的信實度‥‥‥‥‥‥‥‥‥‥‥‥‥‥‥‥‥‥‥‥‥35
第六節 研究倫理‥‥‥‥‥‥‥‥‥‥‥‥‥‥‥‥‥‥‥‥‥‥‥37

第四章 參與桌球運動的歷程與經驗

第一節 個案素描‥‥‥‥‥‥‥‥‥‥‥‥‥‥‥‥‥‥‥‥‥‥38
第二節 初始經驗~大學時期‥‥‥‥‥‥‥‥‥‥‥‥‥‥‥‥‥‥42
第三節 過渡經驗~畢業後‥‥‥‥‥‥‥‥‥‥‥‥‥‥‥‥‥‥‥61
第四節 參與桌球運動的益處‥‥‥‥‥‥‥‥‥‥‥‥‥‥‥‥‥‥81
第五節 總結‥‥‥‥‥‥‥‥‥‥‥‥‥‥‥‥‥‥‥‥‥‥‥‥‥93

第五章 桌球運動參與經驗的詮釋

第一節 比賽競爭形成的深刻性‥‥‥‥‥‥‥‥‥‥‥‥‥‥‥‥‥95
第二節 環境制約產生的能動性‥‥‥‥‥‥‥‥‥‥‥‥‥‥‥‥‥‥101
第三節 校隊訓練衍生的再製性‥‥‥‥‥‥‥‥‥‥‥‥‥‥‥‥‥106
第四節 總結‥‥‥‥‥‥‥‥‥‥‥‥‥‥‥‥‥‥‥‥‥‥‥‥‥111
第六章 結論

第一節 結論‥‥‥‥‥‥‥‥‥‥‥‥‥‥‥‥‥‥‥‥‥‥‥113
第二節 未來研究的方向‥‥‥‥‥‥‥‥‥‥‥‥‥‥‥‥‥‥114

研究者反思‥‥‥‥‥‥‥‥‥‥‥‥‥‥‥‥‥‥‥‥‥‥‥‥116

參考書目 ‥‥‥‥‥‥‥‥‥‥‥‥‥‥‥‥‥‥‥‥‥‥‥‥120

附錄一 訪談同意書‥‥‥‥‥‥‥‥‥‥‥‥‥‥‥‥‥‥‥‥129
表次

表3-1 研究參與者基本資料‥‥‥‥‥‥‥‥‥‥‥‥‥‥‥29
表3-2 訪談大綱‥‥‥‥‥‥‥‥‥‥‥‥‥‥‥‥‥‥‥‥31
表3-3 訪談時間及地點一覽表‥‥‥‥‥‥‥‥‥‥‥‥‥‥34
圖次

圖3-1 研究實施流程圖‥‥‥‥‥‥‥‥‥‥‥‥‥‥‥‥‥‥‥32
參考書目
中文期刊
王宗進(1992)。東海大學運動代表隊組成概況。大專體育,10,38-41。
包德明(1989)。學校體與選手培訓。國民體育季刊,18(3),16-19。
李素馨(1997)。都市女性休閒類型和休閒阻礙。戶外遊憩研究,10(1),43-68。
杜娟娟(2002)。已婚女性休閒特性之研究,中華家政學刊,31,39-56。
何進財(2000)。多采多姿的社團生活。訓育研究,39(1),1-3。
余美麗(1991)。學生運動代表隊的組訓,大專體育,4,3-6。
余育蘋(1992)。運動代表隊組成之我見,大專體育,10,42-44。
林至善(2000)。學生社團之輔導與發展。訓育研究,39(1),6-15。
林連池、林孟逸(2001)。從運動動機談-運動樂趣概念之探討。大專體育,54,107-112。
洪嘉文(2000)。大學運動社團推展現況與未來希望。大專體育,48,100-105。
袁偉民(1992)。教練任務及道德原則,大專體育,2(4),39-42。
翁志成(1991)。我國大專院校體育活動之研究。中華民國大專院校體育總會八十年體育學術研討會專刊。台北市:中華民國大專院校體育總會。
翁志成(1994)。學校運動團隊組訓的理念與影響因素。國民體育季刊,23(2),55-62。
夏淑蓉、盧俊宏(2002)。大專網球選手運動動機與運動員身心倦怠之相關研究。大專體育學刊,4(1),145-156。
高俊雄(1993)。休閒參與體驗形成之分析。戶外休憩研究,6(1),1-13。
畢恒達(1995)。婦女與都市公共安全-文獻回顧。性別與空間研究室通訊,創刊號,69-81。
張天津(1989)。學校體育與校外競賽。國民體育季刊,18(3),20-24。
張孝銘(1996)。運動與社會化之探討。中華體育,10(2),34-41。
張良漢、蘇士博(2000)。大專院校學生社團經營管理之探討—以運動性社團為例。大專體育,51,140-147。
張大昌(2003)。校代表隊組訓。學校體育,13(2),39-44。
許義雄(1995)。體育教學與運動訓練宜嚴加區隔。台灣省學校體育,5(2),2-3。
莊哲仁(2002)。論推展教職員工參與休閒運動社團之重要性。大專體育,63,113-116。
黃月嬋(1993)。推廣職業婦女休閒運動應有的作法。國民體育季刊,22(4),46-53。
黃英哲(1993)。運動競爭與運動倫理。中華體育,7(3),7-15。
黃 玉(2000)。在團體中成長-團體動力運用與社團活動指導。高中教育,10,7-14。
程紹同(1994)。現代體育發展的新趨勢-運動休閒管理。中華體育,7(4),25-30。
葉素汝(1998)。女性運動員性別角色衝突之探討,國民體育季刊,27(1),54-60。
趙麗雲(2002)。青少年休閒運動現況暨發展策略。國家政策論壇,2(4),36-44。
蔡培村(1992)。教師休閒活動的價值與規劃。教師實習輔導通訊,3,16-24。
蔡長青、蕭永福、鄭建民與宋靜宜(2001)。大學校園休閒運動參與及價值認知之研究。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學報,31,511-544。
樊正治(1990)。以體育的觀點探討休閒。師友月刊,277,5-7。
鍾志強(2000)。大學生之運動社會支持研究。體育學報,28,101-110。
簡曜輝(1992)。落實學校體育,貫徹教學正常化。台灣省體育,8,1-2。
顏妙桂(2004)。青春活力-從心理社會發展觀點論述青少年的休閒投入。學校體育,14(2),14-21。
魏家廉(1998)。大專學生社團活動之休閒利益探討。台灣體育,96,13-17。

中文書籍
中華民國體育學會(2000)。休閒活動專書。台北:中華民國體育學會。
王宗吉編著(1996)。體育運動社會學。台北:銀禾。
王宗吉(譯)(2004)。運動社會學。台北:紅葉文化。(Howard L. Nixon ∥ & James H. Frey, 1998)
王文科、王智弘(編譯)(2002)。質的教育研究-概念分析(第五版),台北:師大書苑。(McMillan, J. H., & Schumacher, S, 2001)
伊慶春、蔡瑤玲(1989)。台北地區夫妻權力的分析-以家庭決策為例。載於伊慶春、朱瑞玲(主編),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叢刊(25)-台灣社會現象的分析(115-151)。台北: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
李長貴(1980)。社會心理學。台北:中華。
吳芝儀、李奉儒(譯)(1999)。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桂冠。(Michael Quinn Patton, 1980)
侯玉波(2003)。社會心理學。台北:五南。
胡幼慧、姚美華(2005)。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141-158)。台北:巨流。
徐光國(1996)。社會心理學。台北:五南。
徐宗國(2005)。紮根理論研究法:淵源、原則、技術與涵義。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47-73)。台北:巨流。
高俊雄(2002)。運動休閒是業管理。中壢:志軒企業。
畢恆達(1996)。詮釋學與質性研究。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27-45)。台北:巨流。
陳向明(2006)。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陳杏枝(1999)。社會化。載於王振寰、瞿海源(主編),社會學與台灣社會。(89-119)。台北:巨流。
許樹淵、崔凌震(2004)。健康與體育概論。台北:師大書苑。
教育部體育司(2003)。學校運動團隊暨規律運動人口調查報告。台北:教育部體育司。
教育部體育大辭典編訂委員會(1992)。體育大辭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教育部(2002)。全國大專校院學生事務(訓輔)工作調查分析報告。台北:教育部。
楊志顯(1999)。大學運動選手對代表隊參與價值認同情形之研究。台北:中華民國大專院校八十八年度學術研討會。
劉一民(1999)。運動哲學研究-遊戲、運動與人生。台北:師大書苑。
蔡特龍(2000)。休閒運動的推展。載於蔡特龍(主編),休閒運動專書(1-14)。台北:中華民國體育學會。
鄒川雄(2005)。生活世界與默會知識:詮釋學觀點的質性研究。載於齊力與林本炫(主編),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21-55)。嘉義縣:南華大學。
樊正治(1994)。運動哲學導論。台北:師大書苑。
潘淑滿(2005)。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
蕭瑞麟(2006)。不用數字的研究-鍛鍊深度思考力的質性研究。台北:台灣培生教育。
盧俊宏(1994)。運動心理學。台北:師大書苑。
盧俊宏(2000)。運動依附。載於簡曜輝(主編),運動心理學(63-74)。台北:中華民國體育學會。
簡曜輝、季力康、卓俊伶、洪聰敏、黃英哲、黃崇儒、廖主民、盧俊宏(譯)(2002)。競技與健身運動心理學。台北:運動心理學會。(Robert S. Weinberg, Daniel Gould, 1999)
羅中展(2001)。課外活動與全人教育之探討。載於林至善(主編),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第二輯(387-400)。台北:東吳大學。
嚴平譯(1992)。詮釋學。台北:桂冠。(Palmer, R. E. 1969)
學位論文
石幼瑄(2004)。宜蘭婦女休閒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李加耀(2003)。網球運動員追求卓越的過程:運動人類學領域的解析。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李貴花(1990)。從成年初期、中期探討台北地區雙生涯婦女之心理壓力與工作、婚姻及休閒間的適應。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台北市。
呂雅燕(2005)。大學社團參與經驗對其畢業後生涯發展影響之研究-以東吳大學畢業生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金逸雯(2004)。未婚國小女教師休閒經驗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林忠仁(1996)。台北縣國中運動代表隊學生次級文化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林美玲(2000)。有氧舞蹈運動參與行為之研究-休閒滿意模式之驗證與應用。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林仁義(2001)。原住民甲組成棒選手參與棒球運動動機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台北市。
陳麗蘋(2005)。大專院校女性參與運動校隊影響因素之個案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張慧美(1986)。製造業未婚女性職工休閒之研究-以中部地區兩廠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東海大學,台中市。
張雅棻(2001)。體育重點發展學校運動代表隊選手參與訓練意願影響因素之研究-以桃園縣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輔仁大學,台北縣。
張富貴(2003)。台北市桌球訓練中心桌球運動參與者行為特徵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台北市。
張文騰(2004)。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教職員工休閒運動參與及阻礙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許振明(1997)。大專院校組訓運動代表隊考量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聶喬齡(2000)。心理技能、運動表現與運動流暢經驗的關係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黃宜萍(2002)。徘徊在社會體制的十字路口-十八名女性運動員運動社會化與身份認同的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
馮麗花(2004)。優秀運動員壓力來源及因應策略之質性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楊永森(2002)。社團經驗對初任教師班級經營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台東師範學院,台東市。
葉姿利(2003)。國小已婚教師性別角色態度、家務分工與婚姻滿意度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屏東。
廖志猛(1994)。休閒運動參與者生活形態及運動態度之研究-以大台北地區籃球、游泳參與者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劉佩佩(1998)。未婚女性休閒生活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蔡美月(1996)。臺北市某活動中心六十歲以上老人運動行為及影響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蔡家倫(1997)。台灣地區30至50歲成年人之社會角色與運動行為。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台北市。
歐宗明(2006)。台灣小學教師/教練角色之行塑-歷史社會學分析。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鄭順璁(2001)。大學生生活型態、休閒動機與休閒參與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謝佳男(2001)。運動之路的起伏與調適—八位體育保送生的經驗。未出版碩士論文,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鍾怡純(2004)。八位女性參與混排經驗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簡瑞隆(2005)。參與運動校隊對青少年偏差行為及其相關因素影響之比較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師範大學,台北市。
顏友莉(2006)。雲林科技大學運動代表隊休閒運動參與及阻礙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羅明葵(2001)。持續參與社區舞蹈婦女在休閒滿意、自覺運動利益與社區意識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網路資料
洪聰敏(2004)。競技運動-一個不被注意的價值。2006年3月9日,取自運動神網,網址http://www.sportsnt.com.tw/sample/spo_sample/Sample_03.asp?struct_id=7729
徐耀輝(2003)。從運動社會學觀點談台灣女性與運動。2006年3月17日,取自行政院體育委員會網站,網址http://www.sac.gov.tw/annualreport/Quarterly136/2.asp
黃金柱等(1999)。我國青少年休閒運動現況、需求暨發展政策之研究。2006年3月16日,取自行政院體育委員會網站,網址:http://www.ncpfs.gov.tw/publication/publication2.aspx





外文期刊
Andrew, G. M. (1981). Reasons for droput from exercise programs in post coronary patients. Medicine and Science in Sports and Exercise. 13 (13), 164-168.
Cawley, R. (2000). Playing to win the game of life . Street & Smith’. Sports Business Journal, 2 (43), 23-28.
Coakley, J., & White , A. (1992). Making decision: Gender and sport particpation among British adolescents. Sociology of Sport Journal, 9, 20-35.
Dishman, R. K. (1991). Increasing & maintaining exercise and physical activity. Behavior Therapy, 22, 345-378.
Henderson, K. A. (1990). The meaning of leisure for women: An Integrative Review of the Research, 22 (3), 228- 243.
Heinzelmann, F., & Bagley, R. W. (1970). Response to physical activity programs and their effects on health behavior. Public Health Reports,85 (10), 905-911.
Heapes, R.A. (1978). Relating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fitness: a psychological point of view.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and Physical Fitness. 18. 399-408.
Kay, T. (1998). Having it all or doing it all?: the construction of women’s lifestyles in time crunched households. Society and Leisure, 21 (2), 435-454.
Korda, L.J., & Pancrazio, J. J., (1989). Limiting negative outcome in group practice. The journal for Specialists in Group Work, 14, 112-120.
McElory, M. A., & Willis, J. D. (1979). Women and the achievement conflict in sport: A preliminary study.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 1, 241-247.
Thompson, S. (1992). “Mum’s Tennis Day”: the gendered definition of older women’s leisure. Society and Leisure, 15 (1), 271-289.

外文書籍
Broyles, J., & Hay, R. D. (1979). Administration of athletic programs: A managerial approach. Englewood Cliffs, N J: Prentice Hall, Inc.
Chickering, A. W., & Reisser, L. (1993). Education and identity (2nd ed.). SF: Jossey Bass.
Coakley, J. J. (1994). Sport in society: Issues and controversies. St. Louis, MI: Mosby- Year Book.
Crabtree, B. F.,& Miller, W. L. (1999). Do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Newbury Park, CA: Sage Publications.
Kelly,J.R. (1996). Leisure (3rd ed.). BS: Allyn and Bacon.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翁志成(1994)。學校運動團隊組訓的理念與影響因素。國民體育季刊,23(2),55-62。
2. 洪嘉文(2000)。大學運動社團推展現況與未來希望。大專體育,48,100-105。
3. 林連池、林孟逸(2001)。從運動動機談-運動樂趣概念之探討。大專體育,54,107-112。
4. 夏淑蓉、盧俊宏(2002)。大專網球選手運動動機與運動員身心倦怠之相關研究。大專體育學刊,4(1),145-156。
5. 林至善(2000)。學生社團之輔導與發展。訓育研究,39(1),6-15。
6. 李素馨(1997)。都市女性休閒類型和休閒阻礙。戶外遊憩研究,10(1),43-68。
7. 包德明(1989)。學校體與選手培訓。國民體育季刊,18(3),16-19。
8. 羅文輝、劉蕙苓(2006)。<置入性行銷對新聞記者的影響>,《新聞學研究》,89期,2006年10月(本文出處:89期,頁81-125) 取自http://www.jour.nccu.edu.tw /mcr/0089/03.html
9. 李修瑩(2005-02-22)。<韓國網路「明日報」,比台灣的活得好!>,《數位時代雙週》,2005年2月22日出版。
10. 張天津(1989)。學校體育與校外競賽。國民體育季刊,18(3),20-24。
11. 張孝銘(1996)。運動與社會化之探討。中華體育,10(2),34-41。
12. 張良漢、蘇士博(2000)。大專院校學生社團經營管理之探討—以運動性社團為例。大專體育,51,140-147。
13. 莊哲仁(2002)。論推展教職員工參與休閒運動社團之重要性。大專體育,63,113-116。
14. 黃月嬋(1993)。推廣職業婦女休閒運動應有的作法。國民體育季刊,22(4),46-53。
15. 黃英哲(1993)。運動競爭與運動倫理。中華體育,7(3),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