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王保進(1997)。我國師資培育教育學程評鑑的可行模式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劃成果報告。
王保進(2001)。國民中小學校務評鑑模式之內涵分析。教育研究,91,52-62。王保進(2002)。國民中小學校務評鑑現況與重要議題之省思。載於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主編),現代教育論壇-校務評鑑(4-27)。台北市:編者。
王瑞(2001)。結合全面品質管理落實學校評鑑。台灣教育,605,58-61。
江文雄(1982)。國民中小學實施教學評驗之研究。台中:台灣省教育廳。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台北:作者。
邱錦興(2002)。台北市國民小學校務評鑑之後設評鑑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學校行政碩士班碩士論文計畫。未出版。邱錦興(2004)。台北市國民小學校務評鑑之後設評鑑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學校行政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明清口述(王淑怡、徐緯平採訪)(2001)。從智慧中挖掘寶藏-專訪國北師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吳明清教授。教育研究,91,10-15。
吳清山(2002)。校務評鑑的實施挑戰與因應策略。教師天地,117,6-14。吳清山、林天祐(1999。教育評鑑。教育資料與研究,29,66。
吳清山、林天祐(2002)。校務評鑑。教育資料與研究,44,132。
林天祐(2002)。校務評鑑的理念與做法。教師天地,117,15-20。林劭仁(2002)。我國高級中學後設評鑑指標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胡悅倫、陳漢強(1998)。1997學年度大學綜合評鑑試辦計畫成效評估之研究。台北市:師大書苑。
秦夢群(1997)。教育行政:實務部分。台北市:五南。
高雄市政府教育局(1990)。高雄市國民教育輔導團國中、國小各科研習中心評鑑報告。高雄市:作者。
高勳芳(1998)。校長評鑑制度之應為與難為。教師天地,96,19-24。
馬信行(1997)。大學評鑑。台北:五南。
教育部國民教育司(1988)。九年國民教育實施二十年。台北市:作者。
教育部(1990)。國民小學教育評鑑標準(草案)。台北市:作者。
商務館編輯部(1988)。辭源(大陸版)。台北:遠流。
莊筱玲(2004)。台北市九十一學年度國民小學校物評鑑之研究-以消費者導向的觀點。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莊惠文(2000)。大學教學評鑑指標建構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基隆市政府(2004)。基隆市市屬各級學校校務評鑑實施計畫。基隆市:基隆市政府教育局。
許籐繼(1995)。台北市國民小學學校自我評鑑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陳漢強(1992)。學校評鑑。台灣教育,504,1-4。
郭昭佑(2000)。學校本位評鑑。台北:五南。
郭昭佑(2001)。概念構圖法在評鑑指標建構上之應用-以國民中學校務評鑑指標建構為例。教育政策論壇,3(2),173-203。黃光雄(1989)。教育評鑑的模式。台北:師大書苑。
黃武鎮(1980)。彰化縣試辦國民小學教學正常評鑑之實施。師友,160,34-41。
黃昆輝(1981)。台北市國民教育的檢討。載於教育部(主編),國民教育會議報告(78-87)。台北市:教育部。
黃政傑(1990)。課程評鑑。台北:師大書苑。
黃政傑、李隆盛、游家政(1994)。國民小學教育評鑑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游家政(1994)。國民小學後設評鑑標準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游家政(1994)。國小教育評鑑的問題。載於黃政傑(主編),飛向教改的天空(183-203)。台北:漢文。
游進年(2003)。中小學教育評鑑之評析—以校務評鑑為例。教育研究,112,47-61曾文錄、湯志民、李珀、馮清皇、楊慶齡、賴文堅、楊雯、鄧鈞文(2001)。國民小學校務評鑑指標建立及評鑑實施之研究。臺北市政府教育局委託專案報告。臺北市:臺北市政府教育局。
曾文錄(2001)。國民小學校務評鑑指標建立及評鑑實施之研究。台北市政府教育局委託案。
曾淑惠(1996)。我國專科學校後設評鑑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曾淑惠、饒達欽(1997)。技職學校校務行政績效評鑑之研究。技術學刊,12(2),201-210。曾淑惠(2002)。教育方案評鑑。台北市:師大書苑。
曾燦金(2001)。台北市如何落實校務評鑑。教育研究,91,17-21。
湯志民(2002)。台北市國民中學校務評鑑之評析。初等教育學刊,11,25-50。
彭慧敏(2004)。國小教師對校務評鑑的意義知覺、因應方式、及參與程度之研究-以台北市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楊文雄(1981)。教育評鑑之理論與實際。台灣省國民教育輔導叢書:台中:台灣省教育廳編印。
張春興(1991)。現代心理學。台北市:東華。
張素貞口述(許月玫、陳怡秀採訪)(2001)。校務評鑑制度實施之探析:以台北縣政府為例-專訪台北縣教育局張素貞督學。教育研究月刊,91,22-29。
張植珊(1979)。教育評鑑的實施與展望。載於龔寶善(主編),昨日、今日與明日的教育(699-710)。台北:開明書店。
張鈿富(2001)。面對校務評鑑應有的理念與作法。教育研究,91,30-35。臺北市政府教育局(1994)。台北市八十一學年度國民小學教育評鑑綜合報告。台北:作者。
蔡文杰(1992)。學校評鑑的正用與誤用。台灣教育,504,42-45。
鄭崇趁(2002)。校務評鑑與知識管理。教師天地,117,21-25。穆慧儀(2003)。國民中學後設評鑑之研究-以台北市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賴志峰(1997)。台北市幼稚園後設評鑑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盧增緒(1985)。教育評鑑初探。師大學報,30,115-148。盧增緒(1993)。教育評鑑的問題與趨勢。載於伍振族主編:教育評鑑。台北:南宏。
羅清水(1999)。校長評鑑與專業發展。教育資料與研究,29,30-39。蘇慧雯(2003)。台北市幼稚園後設評鑑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蘇錦麗(1993)。論美國學校評鑑過程對我國的啟示。載於國立新竹師範學院教學與學校評鑑研究中心(主編),八十二學年度台灣區公私立幼稚園評鑑委員研討座談會手冊(55-89)。新竹市:編者。
蘇錦麗(1995)。大學學門評鑑試辦計畫成效評估之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蘇錦麗(1997)。高等教育評鑑-理論與實際。台北:五南。
蘇錦麗、楊瑩、王偉中、呂鴻德、詹會雪(2001)。八十六學年度大學綜合評鑑試辦計畫成效評估之研究。新竹師院學報,14,127-162。
藍瑞霓(1996)。落實校務評鑑功能之面面觀。研習資訊,13(3),15-17。蘇秀花(2002)。台北市國民小學校務評鑑實施成效及整合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貳、英文部分
Bayless, D.L.,Cahalan,M., & Stufflebeam,D.L.(1990).Written Standards as A Process to Improve Survey Data Quality A Review of Selected National Standard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 324 357)
Cook, T. D. (1974). The potential and limitations of secondary evaluation. In M. W. Apple, M. J. Subkoviak, & H. S. Lufler, Jr. (Eds.), Educational evaluation: Analysis and responsibility (pp. 155-235). Berkeley, CA: MrCutrhan.
Gay, L. R. (1985). Educational evaluation and measurement:Competencies for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 (2nd ed. ). Newbury Park, CA:Sage.
Green, D.(1994). Trends and issues. In A.Craft(Ed.).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s in assuring quality in higher education(pp. 168-177).London:The Falmer Press.
Johnstone, J. N.(1981). Indicators of education system . London:Kogan Page Press.
Kells, H. R.(1984). Self-study process. New York:The American Council on Education and Macmillan.
Millman, J. (1981). A checklist procdure. In Smith, N. L. (Ed.): New techniques for evaluation. Newbury Park, CA: Sage.
Sanders, J.. R.,& Nafziger, D. H. ( 1976) .A basis for determining the adequacy of evaluation designs. MI: Wetern Michigan University.
Scriven, M. (1981) . Evaluation thesaurus. CA:Edge Press.
Scriven, M. (1974) . Evaluation perspectives and procedures. In W.J.Popham, (Ed. ) .Evaluation in education (pp.3-33)
Scriven, M. ( 1972) .An introduction to meta-evaluation. In P. A.Taylor &D.
M.Cowley ( Eds. ) Readings in curriculum evaluation. Dubuque, lowa:Brown.
Smith, N. L. ( 1981) .Criticism and meta-evaluation.In N.L.Smith( Ed. ) .New techniques for evaluation. ( p.266-273 ) .Newbury Park, CA:SAGE Publications.
Stufflebeam, D. L.( 1978).Meta evaluation: An overview. Evaluation and the Health Professions, 1,9-10.
Stufflebean , D. L. ( 1974 ) .Toward a technology for evaluating evaluation.EDRS ED09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