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
王美芬、賴阿福(1993)。國小一、二、三年級學生「生物構造配合功能」的概念發展研究(Ⅰ)。國科會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計畫編號:NSC-81-0111-S-133-5001-N),未出版。
王美芬、熊召弟(1995)。國民小學自然科教材教法。台北:心理。
王美芬、熊召弟(2005)。國小階段自然與生活科技教材教法。台北:心理。
王雅玄(1998)。建構主義理論與教學實證研究。人文及社曾學科教學通訊,9(1),151-170。
王錦如(1990)。國小學童學習困難的診斷與輔導--運用動態評量模式。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王龍錫(2000)。國小三年級學童熱應用體另有概念之研究。八十八學年度師範學院教育學術論文發表會論文集,3,572-601。
孔企平(1998)。對西方學者課程目標模式討論的述評。當代華人教育學報,(2),1,2006年04月29日,取自http://www.fed.cuhk.edu.hk/~hkier/jecc/jecc9911/jecc991106.htm
古明峰(1997)。漸進教學支持的動態評量之實例與應用。特殊教育季刊,65,18-22。朱則剛(1996)。建構主義知識論對教學與教學研究的意義。教育研究,49,39-45。朱敬先(1993)。教學心理學。台北:五南。
余民寧(1997)。有意義的學習-概念構圖之研究。台北:商鼎。
余淑君(2002)。以動態評量探究國小五年級學童酸鹼概念的概念改變機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李子建、黃顯華(1996)。課程:範式、取向和設計。台北:五南。
李坤崇(1999)。多元化教學評量。台北:心理。
李坤崇(2003)。多元化教學評量理念與推動策略。教育研究月刊,98,24-36。沈翠蓮(2004)。教學原理與設計。台北:五南。
何俊青(1995)。國民小學概念教學實驗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林生傳(1998)。建構主義的教學評析。課程與教學季刊,1(3),1-14。林春妙(2003)。從圖形分類談幼兒的分類概念。教師之友,44(5),40-45。林重新(2001)。教育學。台北:揚智。
林素微(1996)。國小六年級學童數學解題彈性思考動態測驗之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林素微(2003)。國小高年級學童數感特徵暨數感動態評量發展之探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達森(2003)。概念圖的理論基礎與運用實務。花蓮師院學報,17,107-132。林曉芳(2001)。知識表徵與概念學習之研究:以路徑蒐尋網路分析為評量工具。教育與心理研究,24,229-258。林曉雯(2000)。建構主義教學策略-學習環的基本理念及國小自然科學設計舉隅。科學教育,11,43-51。
林麗容(1995)。特殊教育評量的重要取向-動態評量。特殊教育季刊,56,1-5。周天賜(1998)。動態評量-發展與改進兒童學習潛能的媒介式學習。台北:心理。
邱上真(1992)。學習障礙兒童的教育評量認知取向。特殊教育季刊,43,1- 6。吳明清(1991)。教育研究:基本觀念與方法之分析。台北:五南。
吳清山(2001)。教育發展研究。台北:元照。
吳國銘(1994)。國小學童在動態評量中數學解題學習歷程與遷移效益之探討。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吳毓瑩(1993)。教學評量的學與用。國民教育,34(1.2),12-14。吳毓瑩(1996)。評量的蛻變與突破:從哲學思潮與效度理論思考起。教育資料與研究,13,2-15。吳毓瑩(1999)。效度。載於王文忠、呂金燮、吳毓瑩、張郁雯、張淑慧合著,教育測驗與評量-教室學習觀點,49-76。台北:五南。
吳毓瑩(2003)。多元評量之解毒與解讀。課程與教學,6(1),133-154。吳毓瑩(2005)。過程技能能力要項藉由能力指標聚焦並轉化成實作評量設計之行動研究。當代教育研究,13(4),95-131。
洪志成(1990)。建構主義初探:兼論其在教育上的啟示。台灣省第一屆師範學院教育學術論文發表會論文集,1-14。台北:國立台北師範學院。
耿筱曾(1999a)。以建構主義的觀點談診斷性評量的意義。國民教育,39(4),23-25。耿筱曾(1999b)。國小學童自然科概念學習研究。台北:國科會。(NSC 88-2511-S-152-015)
耿筱曾(2000)。國小學童概念學習之研究。輯於國立台北師範學院(編)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自然與科技課程發展研究國際研討會論文集,63-67。台北:國立台北師範學院。
耿筱曾、陳蕙菁(2002)。以概念構圖探究國小三年級學童溫度概念。國民教育,42(6),77-87。耿筱曾、蕭建嘉(2002)。以概念構圖的動態評量(CMDA)探討國小高年級學童「地球的運動」的概念改變。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學報,15,197-228。耿筱曾、陳淑蓉(2005)。以後設認知為基礎之動態評量(MBDA)探究國小三年級學童空氣概念的概念改變機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學報-數理科技教育類,18(2),123-156。
耿筱曾、陳景期(2005)。以人本建構教學觀探究國小五年級學童水溶液酸鹼概念。科學教育研究發展,38,31-60。
徐光台(1999)。建構主義與科學教育進步。歐美研究,29(4),153-183。教育部(2000)。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台北:教育部。
黃文三(2003)。建構主義的教育思想及其在二十一世紀道德領導上的啟示。德行教育與軍事專業倫理學術研討會,2006年04月10日,取自http://www.cna.edu.tw/~sas/ccna/disc-dlh/dlh-2.doc。
黃平屯(2002)。科學教師發展統整化取向教學模組之研究-以溫度概念為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黃台珠(1984)。概念的研究及其意義。科學教育月刊,66,44-55。
黃光雄(1984)。課程設計的模式。刊於編輯小組主編中國教育的展望。台北:五南。
黃光雄(1996)。課程與教學。台北:師大。
黃光雄、蔡清田(1999)。課程設計—理論與實務。台北:五南。
黃秀文(1996)。從傳統到變通,教學評量的省思。國民教育研究學報,2,1-26。黃政傑(1991)。課程設計。台北:東華。
黃萬居(1993)。國小學生的概念構圖和自然科學學習成就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24,47-66。
黃萬居(1997)。談建構主義的自然科教學。教育資料與研究,18,35-37。黃寶鈿、黃湘武(1987)。熱與溫度概念的診斷研究。載於中華民國75年度科學教育研討會論文彙編,287-305。台北:國科會科教處。
黃寶鈿、黃湘武(1988)。溫度與熱量概念的混淆與辨識。載於認知與學習研討會專集(第二次)。台北:國科會科教處。
莊明貞(1999)。多元文化的動態評量與教學-從維高斯基觀點談起。教師天地,99,25-31。莊淑琴(2004)。動態評量模式之探究。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15(3),128-144。莊嘉坤(2000)。國小學童生物適應環境概念學習之研究。師範學院教育學術論文發表會論文集,89學年度 V.4,1801-1813。
莊麗娟(1996)。國小六年級浮力概念動態評量的效益分析。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莊麗娟(2000)。系統化多元評量模式之發展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陳文典、劉德生(1994)。國小學童對熱與溫度概念的認知。科學教育學刊,2(2),77-113。陳文典(2000)。實作評量的理念與實施。科學教育,231,64-66。陳世聰(2000)。多元智慧教學與評量的思維與作為。屏東教育季刊,4,13-17。
陳采霙(2004)。以DAPA探究國小四年級學童電路概念之概念學習。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陳芸慧(2006)。建構主義理論之探討。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53,2006年04月29日,取自http://www.nhu.edu.tw/~society/e-j/53/53-13.htm
陳昇飛(2004)。理論與實務的對話:建構主義在數學教育上的再思。臺中師院學報,18(2),71-87。陳進福(1998)。簡介動態評量。國教輔導,37(6),40-46。陳義勳、陳文典(1995)。我國國小五年級學生解決科學問題的能力。科學教育研究與發展,1,65-72。
陳義勳(1996)。國小高年級學生自然科學中力學單元迷思概念之探討。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27,83-104。
陳義勳(1999)。國小自然科有關物理單元之教學方案之研究。科學教育研究與發展,48-70。
陳義勳(2000)。探討使用建構主義教學在教學成效上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31,347-356。
陳蕙菁(2001)。以概念圖探究國小三年級學童溫度概念的概念學習。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張世忠(2000)。建構教學:理論與應用。台北:五南。
張春興、林清山(1981)。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
張靜嚳(1995a)。傳統教學有何不妥?。建構與教學,4,2006年04月10日,取自:http://scied.ncue.edu.tw/ct/v4-1.htm。張靜嚳(1995b)。何爲建構主義?教育研究集刊,3,217-240。
許民陽、殷迥盛、曾坤輝、鄭紹龍、曾文正(1997)。國小四年級學童對冷熱及溫度概念的研究。科學教育研究與發展季刊,7,33-47。
許榮富(1990)。科學概念發展與診斷教學研究合作計畫謅議。科學發展月刊,18(2),150-157。郭生玉(1987)。當前學校教學評量工作的檢討與改進。現代教育,2(4),75-81。郭重吉、吳武雄(1990)。利用晤談方式探查國中學生對重要物理概念的另有架構之研究(II)。國科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彰化:彰化師大。
郭重吉(1992)。從建構主義的觀點探討中小學數理教學的改進。科學發展月刊,20(5),548-570。郭重吉(1996)。建構論:科學哲學的省思。教育研究,49,16-24。郭重吉(1997)。迎接二十一世紀的科學教育。教學科技與媒體,33,3-11。曾志華(1997)。以建構論為基礎的科學教育理念。教育資料與研究,14,74-80。曾漢塘、林季薇(譯)(2000)。Olivier, C. & Bowler, R.F.,著。教育哲學(Philosophy of Education)。台北:弘智。
甯自強(1996)。淺談建構教學的幾個概念。教育研究,49,4-6。
賈馥茗(1985)。教育哲學。台北:三民。
楊進忠(2004)。以融入動態評量的實作教學策略探究國小六年級學童「電磁作用」概念之概念學習。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楊龍立(1997a)。建構主義教學的檢討。現代教育論壇,3,62-68。
楊龍立(1997b)。建構主義評析─在課程設計上的啟示。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28,41-56。
甄曉蘭、曾志華(1997)。建構教學的理念的興起與應用。國民教育學報,3,179-208。
甄曉蘭(2001)。中小學課程改革與教學革新。台北:元照。
熊召弟(1999)。管窺《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自然與科技」學習領域。載於九年一貫課程研討會論文集(上)邁向課程新紀元,147-156。台北:國立台北師範學院。
趙寧(1998)。概念學習-的階層定義與診斷。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24(2),86-102。鄭晉昌(2002)。建構主義與組織學習觀點對數學教育的啟示。載於王美芬、戴維揚主編,新課程:建構式教學理論與實踐,1-29。台北:師大。
劉伍貞(1996)。國小學生月相概念學習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劉志宏(2003)。利用實作評量探究國小四年級學童電學概念之概念學習。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蔡清田(2000)。教育行動研究。台北:五南。
蔡敏玲、陳正乾(譯)(1997)。L. S. Vygotsky著。社會中的心智—高層次心理過程的發展。台北:心理。
謝秀月(1990)。小學、師院學生熱與溫度概念的另有架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簡茂發(1988)。教學評量原理與方法。載於黃光雄主編,教學原理,393-422。台北:師大。
簡茂發(1999)。多元評量之理念與方法。教師天地,99,11-16。蕭建嘉(2000)。以概念構圖的動態評量(CMDA)探討國小高年級學童的概念改變-以「地球的運動」單元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譚光鼎、劉美慧、游美惠(2001)。多元文化教育。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蘇幼良(1991)。以建構主義教學策略探究國小二年級學童對「聲音」的概念學習。國立台北師範學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英文部分
Abruscato, J. ( 2000/2002).Teaching children science a discovery approach. 黃萬居(譯)。K-9 以「發現為基礎」的教材教法。台北:學富。
Allal, L. , & Ducrey, G. P. (2000). Assessment of- or in-the 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
Learning and Instruction, 10, 137-152.
Ausubel, D. P. (1968). Educational Psychology:A Cognitive View. New York:Holt,
Rinehart & Winston.
Bruner, J. S. (1960/1995). The Process of Education. 邵瑞珍(譯)。教育的歷程。台北:五南。
Campione, J. C. (1989). Assisted assessment: A taxonomy of approaches and an outline of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Journal of Learning Desabilities, 22(3),151-165.
Campione, J. C. , & Brown, A. L. (1987). Linking dynamic assessment with school achievement. In C. S. Lidz (Ed.), Dynamic assessment: an international approach to evaluating learning potential (pp.173-195). New York: Guiford.
Chi, M. T. H., Slotta, J. D. & DeLeeuw, N. (1994). From thing to processes :a theory of conceptual change for learning science concept. Learning and nstruction, 4, 27-43.
Ernest, P. (1991). The Philosophy of Mathematics education. London: The Falmer Press.
Gagne, R.M., Briggs L.J. & Wager, W.W, (1995/1998). Principles of Instructional Design. 陳正昌(譯)。教學設計原理。台北:五南。
Gallimore, R. & Tharp, R. G. (1990). Teaching mind and society: A theory of education and schooling. In L. Moll (Ed.), Vygotsky and Education: Instructional implications and applications of sociohistorical psychology. (pp.175-205).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Gergen, K. J. (1995). Social construction and the educational process. In L. P .Steffe, & J. Gale (Eds.), Constructivism in education. Hillsdale, NJ: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Publishers.
Greenfield, P. (1984). A theory of the teacher in the learning activities of everyday life. In B. Rogoff, & J. Lave (Eds.), Everyday cognition (pp.117-138).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Haywood, H. C., Brown, A. L. & Eingenfeld, S. (1990). Dynamic approaches to psycheducational assessment. School Psychoiogy Review,19(4), 411-422.
Haywood, H. C. & Wingenfeld, S. A. (1992). Interactive assessment as a research tool. The Journal of Special Education, 26(3), 253-268.
Henderson, J. G. (1996). Reflective teaching the study of Herman, H. L., Aschbacher practices. NJ: Merrill.
Jensen, E. (2002/2002).Teaching with the Brain in Mind. 梁雲霞(譯)。大腦知識與教學。台北:遠流。
Kelly, A. V. (1999). The Curriculum Theory and Practice 4th ed. London: A Sage Publishing Company.
Lawson, A. E., & Renner, J. W. (1975). Piagetian theory and biology teaching. American Biology Teacher, 37(6), 336-343.
Lidz. C. S. (1987). Dynamic assessment:An interactional approach to evaluating learning potential. New York:Guilford Press.
Lidz. C. S. (1991). Practitioner' s guide to dynamic assessment. New York:Guilford Press.
Minick, N. ( 1987). Implications of Vygosky' s Theories for Dynamic Assessment.In C.S.Lidz(Ed.)Dynamic assessment:An interactional approach to evaluating learning potential(pp.116-140).New York:Guilford Press.
Novak,J. D. & Gowin, D. B. (1984). Learning how to learning. New York : Cambridge.
Novak, J. D. (1991). Clarify with concept maps. Science Teacher, 58, 45-49.
Novak, J. D. (1997). An alternative to Piagetian psychology for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education. Science Education, 61, 453-477。
Pena, E.,I glesias, A. & Lidz, C. S. (2001). Reducing Test Bias Through Dynamic assessment of Children' s Word Learning Ability. American Journal of Speech-Language Pathology,10(2),138-152.
von Glasersfeld, E. (1993). Question and Answers About Radical Constructivism. In K. Tobin (Ed.), The Practice of Constructivism in Science Education , AAAS Press., 29(3), 23-33。
Vygotsky, L. S. (1978). Mind in Society: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psychological processes.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Wolffe, R. J. & McMullen, D. W. (1996). The Constructivist connection: Linking theory, best practice, and technology. Journal of Computing in Teacher Education, 12 (2), 25-28. EJ 526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