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20.184.63) 您好!臺灣時間:2024/10/08 19:51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林佑珊
研究生(外文):Lin, Yo Shan
論文名稱:強制公開收購制度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F MANDATORY OFFERS
指導教授:劉連煜劉連煜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LIU, LEN-YU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北大學
系所名稱:法學系
學門:法律學門
學類:一般法律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7
畢業學年度:9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79
中文關鍵詞:公開收購強制公開收購強制收購強制出售股份收買請求權東森媒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外文關鍵詞:tender offersmandatory tender-offerthe appraisal rights of minority shareholder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0
  • 點閱點閱:2785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306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近幾年,國內併購市場最受矚目的發展之一,乃公開收購案件的快速興起。然2006年11月底,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認定開發國際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收購環華證券金融公司股票案,其延後股票交割時程規避強制公開收購規定有違法之虞,將此案移送檢調單位偵辦。又於2006年3月間,東森媒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利用撤銷公開發行方式,迴避強制公開收購之規定,再於同年8月由凱雷集團以每股以32.5元收購東森媒體公司大股東之股權,取得9成持股後,卻僅以每股26元收購剩餘百分之10的小股東股權,利用簡易合併程序逐出小股東,使少數股東無法有相同之機會享有與大股東相同之利益。上開案例均突顯強制公開收購規範適用上已產生疑義,況違反後依據證券交易法第175條之規定係課以刑罰,足見我國強制公開收購制度應有檢討之必要。另我國目前強制公開收購規定與他國強制公開收購制度有何不同,且應如何定位?有何利弊得失?是否衍生相關問題以及如何加以調整改進。均為本文研究之重點。本文研究方法係以參考美國、英國、歐盟之立法例、相關法令規章及學者文獻,並參酌我國學者之論著、報章資料,相關法令規範之立法理由,加以歸納、比較分析,另外參酌國內過去已有之學術論文、實證研究報告,透過理論探討與實務驗證方式,對我國強制公開收購制度加以檢討,綜合分析,並提出結論及建議。研究內容包括:第一章緒論、第二章公開收購與強制公開收購制度之介紹、第三章各國強制公開收購制度之介紹、第四章未採行強制公開收購制度之外國立法例、第五章我國強制公開收購制度之評析、第六章對我國強制公開收購制度之建議、第七章結論。研究結果如下:縱使強制公開收購制度無法達到百分之百的經濟效率,惟其對提供小股東公平應賣機會的保障是無庸置疑,對我國公開發行公司經營權爭奪的透明化亦有正面之功效,況由現行法已對英式強制公開收購制度做了一定程度上的修正,並非採雙階強制公開收購制度,故本文肯認證券交易法引進斯制之作法。然我國現行法就強制公開收購制度之規範仍有不足之處,修法參考建議如下:(一)我國以「預定於50日內」為引發強制公開收購之條件之一,並非一般強制公開收購制度所常見,況實務運作上得以此條件之不成就來規避強制公開收購之規定,建議刪除之。(二)違反我國強制公開收購之規定,其法律效果係為刑罰之制裁,顯有違反比例原則之虞,況僅以「預定」作為刑事罰則要件,恐將違反強制公開收購規定之處罰提前至未遂甚或預備階段。本文建議對於違反強制公開收購制度規範時,改以行政罰鍰及民事損害賠償請求權之賦予,較為妥適。(三)又就強制公開收購之豁免規定係訂於公開收購公開發行公司有價證券管理辦法第11條第2項,然該規定並未說明予以豁免之理由,又大幅壓縮強制公開收購制度之適用,顯有違強制公開收購制度之立法目的。(四)關於強制公開收購價格之決定亦應有明確的規範。(五)本文認爲我國對反收購措施的規制可明文規定為:「未經股東會同意或事先授權,目標公司董事會不得採取反收購措施」較為妥適。(六)建議可引進強制收購制度,即若收購人因強制公開收購而取得被收購公司大部分之持股時,應賦予其強制收購(Squeeze-out)之權利。相對地,亦應賦予少數股東強制出售(Sell-out)之權利。(七)最後,考量在我國現行之法制並未如同英國之強制公開收購制度般,強制收購人須收購目標公司所有之股份,而得比例收購之情形下,亦應賦予少數股東得請求引發強制公開收購之股份取得人以當時公平之價格收買其股份。
During recent years, the merger and acquisition (M&A) cases, especially tender offers, have increased greatly in Taiwan security market. In the case of a tender offer, target company’s shareholders can generally gain the benefits because the bidders usually offer to buy shares of a corporation at a premium above the shares' market price. However, the controlling shareholders and incumbent management may take advantage of minority shareholders for favoring themselves. Thus, there has been a huge substantial controversy concerning tender offers in securities regulations.
For instance, in order to evade applying rules of mandatory tender-offer system, the bidder and sellers may postpone the delivery of the shares, and in some cases, the controlling shareholders and incumbent management may rescind the public status of the target company with Financial Supervisory Commission (FSA) without formal shareholder approval. Under these circumstances, the main purpose of implementing mandatory tender-offer system, the fairness of sell-out of minority shareholders, can’t be achieved. Obviously, the provisions concerning mandatory tender-offer are not completed. Therefore, this thesis will point out what problems of the mandatory tender-offer system are and what methods should be adopted for being consistent with the purpose of implementing mandatory tender-offer system.
After doing a research on the tender-offer systems in other countries, I believe that the current provisions concerning mandatory tender-offer system still need to be amended in order to protect minority shareholders. The suggestions I would like to propose are: 1) The abandonment of the “50-day” element of mandatory tender-offer. 2) The rescission of criminal responsibility and substituting by civil responsibility in accordance with global trends. 3) Amending the provisions concerning the exemptions of mandatory tender-offer. 4) The explicit regulations about the price of purchase in tender-offer cases. 5) The criterion of adopting defensive measures abided by incumbent management. 6) The explicit regulations concerning the squeeze-out right of the bidder and the sell-out right of minority shareholders. 7) The explicit regulations concerning the appraisal rights of minority shareholders in tender-offer case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目的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 6
第三節 論文架構 7
第二章 公開收購與強制公開收購制度之介紹 9
第一節 公開收購之意義與基本原則 9
第一項 公開收購之意義 9
第二項 公開收購之基本原則 12
第二節 我國公開收購法制之沿革 15
第三節 公開收購之利弊與其他取得經營權模式之比較 17
第一項 與徵求委託書制度之比較 17
第二項 與自市場買進股權之比較 18
第三項 公開收購制度之優缺點 19
第一款 公開收購之優點 19
第二款 公開收購之缺點 21
第四項 小結 22
第四節 強制公開收購制度設計理念 23
第三章 各國強制公開收購制度之介紹 25
第一節 英國 25
第一項 前言 25
第二項 立法情形 26
第三項 強制公開收購之立法目的 28
第四項 強制公開收購制度之規範 28
第一款 強制公開收購義務之產生 28
第二款 於原公開收購期間引發強制公開收購義務 30
第三款 收購義務人 31
第四款 強制公開收購期間當事人行為規範 33
第五款 強制公開收購的對價 34
第六款 收購有表決權股份未達百分之30仍適用強制公開收購之例外情形 35
第七款 強制公開收購豁免規定 36
第八款 強制公開收購與任意公開收購之比較 40
第五項 違反強制公開收購規範之法律效果 41
第一款 證券投資局得採行處分 42
第二款 違反自律規範之彈性措施 43
第三款 以自律規範或以法律形式規範制度之比較 44
第六項 金融服務與市場法之影響 46
第七項 英國強制公開收購之評析 47
第二節 歐盟—公司法第十三號指令 50
第一項 前言 51
第一款 立法情形 51
第二款 各會員國公開收購之規範之差異 53
第二項 強制公開收購的規範 54
第一款 強制公開收購義務的產生 54
第二款 強制公開收購的豁免規定 55
第三款 同等規範的機制 56
第四款 資訊揭露與程序透明化 58
第五款 強制公開收購之對價 59
第三項 第十三號指令關於強制公開收購制度的影響與缺漏 60
第一款 強制公開收購制度之影響 60
第二款 關於強制公開收購制度之缺漏 61
第四項 小結 62
第三節 德國 62
第一項 立法情形 62
第二項 公開收購之分類 63
第三項 強制公開收購制度之規範概況 64
第四節 日本 65
第一項 立法情形 66
第二項 強制公開收購之規範 67
第三項 法制之變革 70
第五節 中國大陸 74
第一項 強制公開收購之規範概況 74
第二項 強制公開收購義務之豁免規定 75
第四章 未採行強制公開收購制度之外國立法例 77
第一節 美國 77
第一項 立法情形 77
第一款 聯邦證券交易法 77
第二款 少數州法採行之強制收購規範 82
第二項 控制權移轉時保護少數股東之機制 83
第一款 受任人義務之內涵與判斷標準 83
第二款 反併購之州法與司法審查 85
第三項 對於雙層收購之處理 90
第一款 聯邦法 91
第二款 州法 92
第三款 小結 94
第二節 韓國 94
第一項 立法情形 94
第二項 公開收購之程序 96
第三節 結語 97
第五章 我國強制公開收購制度之評析 99
第一節 我國強制公開收購制度之意義 99
第一項 我國與英國強制公開收購制度之比較 100
第二項 我國主管機關所採之見解 102
第三項 小結 104
第二節 強制公開收購制度之存廢 104
第一項 雙階強制公開收購之優劣 105
第一款 雙階強制公開收購制度之優點 105
第二款 雙階強制公開收購制度之缺點 107
第二項 單階強制公開收購之優劣 110
第一款 單階強制公開收購制度之優點 110
第二款 單階強制公開收購制度之缺點 112
第三節 我國強制公開收購制度之檢討 113
第一項 引發強制公開收購義務之規定不當 114
第一款 案例分析 114
第二款 本文建議 116
第二項 強制公開收購之標的 118
第三項 強制公開收購制度豁免規定之檢討 118
第四項 違反強制公開收購制度課以刑罰之妥當性 125
第五項 關於認定收購價格適當性規定之缺漏 127
第六項 對敵意收購及反收購規制之缺漏 128
第一款 目標公司經營階層之行為規範 129
第二款 目標公司董事會與股東會之權限劃分 131
第一目 董事會中心原則 131
第二目 平衡股東會與董事會之權限 133
第三目 小結 136
第七項 資訊揭露之補強 138
第一款 就收購人方面 138
第二款 就目標公司方面 139
第六章 對我國強制公開收購制度之建議 141
第一節 引進強制收購制度 141
第一項 強制收購制度之意義 141
第二項 引進強制收購制度之必要性 142
第三項 相關立法例 144
第一款 英國 145
第二款 德國 146
第四項 我國引進強制收購制度之建議 147
第一款 應不限於公開收購程序後始得為之 147
第二款 多數股東行使強制收購權之門檻 148
第三款 關於應支付之對價 148
第四款 在相同之情形下亦需賦予少數股東強制出售權 148
第二節 搭配股份收買請求權之適用 149
第一項 股份收買請求權之意義與規範功能 150
第一款 股份收買請求權之意義與起源 150
第二款 股份收買請求權之規範功能 151
第二項 股份收買請求權之發生原因 152
第一款 美國法關於股份收買請求權之發生原因 152
第二款 我國法關於股份收買請求權之發生原因 153
第三項 搭配適用於強制公開收購制度之疑義 155
第一款 收買股份價格之認定 155
第二款 收購之主體不同 157
第三款 對可行性之質疑 157
第四款 小結 158
第四項 案例分析 159
第一款 事實概述與法院裁定內容 159
第二款 評析 161
第一目 合併態樣之運用 162
第二目 收購價格之不當 165
第三目 控制股東之行為規範 166
第四目 撤銷公開發行之規範 169
第五目 我國股份收買請求權行使程序之缺失 170
第七章 結論 173
參考文獻 181
一、中文資料(依姓氏筆畫排列)
【期刊論文】
1、王文宇,非合意併購的政策與法制—以強制收購與防禦措施為中心,月旦法學,第125期,2005年10月。
2、王志誠,股份轉換法制之基礎構造-兼評「企業併購法」之股份轉換法制,政大法學評論第71期,2002年4月。
3、王志誠,企業併購法制之變遷及發展趨勢,證券櫃臺,第119期,2006年5月。
4、代越,強制性公司收購要約的若干法律問題,經濟法學勞動法學,第6期,民國87年。
5、宁金成、趙麗麗,論公司收購中之強制公開收購制度,鄭州大學學報,第35卷第2期,民國91年。
6、吳佳慧,變革後公開收購制度之簡介,證交資料,2003年3月。
7、吳林,談大量股權取得及轉讓之方式,證券櫃檯月刊,第91期,2004年。
8、李智仁,強制公開收購法治之發展與問題檢視,軍法專刊,2005年12月。
9、易建明,兩岸及日本公開收購制度之比較研究:以公開收購程序、強制公開收購為中心,台北大學法學論叢第51期,2002年12月。
10、易建明,日本證券交易法「公開出價收購」之實體規則(二)--發行公司取得自己股份之公開收購與發行公司以外之人所為公開收購之比較,證交資料,第411期,民國85年7月,頁13。
11、林黎華,我國強制收購制度規範內容與適用疑義之探討,(上),集保月刊,第137期,2005年4月。
12、林黎華,我國強制收購制度規範內容與適用疑義之探討(下),集保月刊,第138期,2005年5月。
13、林黎華,英國強制收購之研究,證券暨期貨月刊,第23卷第2期,2005年2月。
14、林國全,公開收購股權之資訊公開,月旦法學雜誌,第19期,1996年12月。
15、林國全,有價證券公開收購之定義,收錄於「財經法專論-賴源河教授六秩華誕祝壽論文集」,1997年8月。
16、林德瑞,兩岸公開收購制度之比較,收錄於王保樹主編,公開收購:法律與實踐,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年6月初版。
17、邵慶平,論股東會與董事會之權限分配—近年來公司法修正之反思,東吳法律學報第17卷第3期。
18、柯菊,股份出售權之研究,公司法論集,國立臺灣大學法學叢書,1996年4月。
19、紀天昌,併購三法通過後我國公開收購法制之分析,法令月刊第53卷第4期,2002年4月。
20、涂春金,公開收購制度立法政策上的考量,證券公會,民國86年7月。
21、徐盛國,我國公開收購制度之評析,證交資料,1998年4月。
22、陳彥良,反併購措施法制之研討(上),台灣本土法學,2006年9月。
23、陳彥良,反併購措施法制之研討(下),台灣本土法學,2006年10月。
24、陳錦璇,試論公開收購公開發行公司有價證券之法規範,證券市場發展季刊,1994年3月,第22期,
25、戚仁俊,歐市企業購併(M&A)中股權公開收購之研究,法令月刊,第43卷第3期,民國81年。
26、張心悌,從經濟分析觀點探討強制公開收購制度,收錄於輔仁大學「公司證券法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4年5月。
27、曾宛如,英國公開收購制度之架構,萬國法律,第105期,1999年6月。
28、曾宛如,董事忠實義務之內涵與適用疑義—評析新修正公司法第23條第1項,臺灣本土法學雜誌,第38期,2002年9月。
29、黃正一,歐洲聯盟之公開收購規定,法令月刊第52卷第12期,2001年12月。
30、黃慧嫺,事業組織調整法制淺析-以德國公開收購法為例(上),科技法律透析,2002年8月
31、黃慧嫺,事業組織調整法制淺析-以德國公開收購法為例(下),科技法律透析,2002年9月。
32、黃慧嫺,歐盟第十三號公司法指令草案(收購要約指令草案)簡介,科技法律透析,2002年12月。
33、黃慧嫺,公開收購活動涉及之法律關係淺析-以美國及歐盟對於敵意收購之制約為例,科技法律透析,2003年1月。
34、黃慧嫺,從德國有價證券公開收購法制看我國公開收購公開發行有價證券管理辦法之修正,今日會計,2002年12月。
35、游啟璋,股份收買請求權的股東退場與監控機制,月旦法學雜誌,第128期,2006年1月。
36、湯欣,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證券法上的簡單評介,收錄於王保樹主編,公開收購:法律與實踐,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年6月初版。
37、虞政平,論要約收購的基本法律問題,經濟法學勞動法學,第4期,1998年。
38、劉連煜,公開收購股權與惡意併購,月旦法學雜誌第75期,2001年8月。
39、劉連煜,有價證券之強制公開收購與申報制,月旦法學第83期,2002年4月。
40、劉連煜,敵意式公開收購、內線交易與競爭收購,實用月刊,2002年8月。
41、劉連煜,關係人交易與控制股東之義務,收錄於氏著「公司法理論與判決研究(四)」,元照出版,2006年4月初版。
42、劉連煜,公司合併態樣與不同意股東股份收買請求權,收錄於氏著「公司法理論與判決研究(四)」,元照出版,2006年4月初版。
43、劉連煜,股東表決權之行使與公司治理,收錄於氏著「公司法理論與判決研究(四)」,元照出版,2006年4月初版。
44、劉連煜,關係人交易與控制股東之義務,收錄於氏著「公司法理論與判決研究(四)」,元照出版,2006年4月初版。
45、劉紹樑,強化企業併購法制,月旦法學雜誌,第128期,2006年1月。
46、賴英照,公開收購的法律規範,金融風險管理季刊,第1卷第2期,民國94年。
47、韓宇鵬、王國良,論上市公司強制性要約收購制度之完善,企業經濟,2003年。
48、戴泰元,台灣公開收購發展軌跡及未來趨勢,元大京華投資銀行資訊,2007年2月。
49、羅怡德,美國聯邦證券交易法對於公開收購股份要約相關規定之介紹與討論,輔仁法學第11期,1992年7月。

【研究報告】
1、理律法律事務所,證券交易法部分條文條正草案再修正建議,90年9月19日。
2、香港證監會,公司收購、合併及股份購回守則的檢討諮詢文件,2001年4月。

【書籍】
1、方嘉麟,公司兼併與集團企業,1994年4月。
2、王泰銓,歐洲事業法(一)-歐洲公司企業組織法,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民國87年1月初版。
3、王泰銓,歐洲共同體法總論,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民國86年。
4、王保樹主編,公開收購:法律與實踐,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年6月初版。
5、王志誠,企業組織再造法制,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11月初版。
6、余雪明,證券交易法,台北:財團法人證券暨期貨市場發展基金會,2003年。
7、吳光明,證券交易法論,2006年7月增訂八版,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8、柯芳枝,公司法論(下),三民書局,增訂5版1刷,民國92年1月。
9、曾宛如,證券交易法原理,89年2月自版。
10、賴英照,股市遊戲規則最新證券交易法解析,作者自版,2006年2月初版。
11、劉連煜,公司法理論與判決研究(二)。
12、劉連煜,公司法理論與判決研究(四),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4月初版。
13、謝劍平,現代投資銀行,2001年3月初版,智勝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碩博士論文】
1、林雁琳,公司組織變動之研究-以公司合併及收購為中心,台北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02年。
2、林黎華,強制收購制度之研究-兼論我國公司控制權移轉時對少數股東的保護,銘傳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7月。
3、易建明,美國、日本與我國「公開出價收購法制」之比較研究,中興大學法律研究所博士論文,1998年。
4、邱淑卿,從現金逐出合併論我國股份收買請求權之規範,台北大學法學系碩士論文,2004年5月。
5、涂春金,股票公開收購制度之研究,政治大學博士論文,1992年6月。
6、紀佳良,控股公司架構下少數股東保護之研究,臺灣大學法律研究所,2003年1月。
7、胡浩叡,股份有限公司內部機構之研究--以權限分配與公司治理為中心,台灣大學碩士論文,2002年。
8、施養廉,兩階段併購交易中少數股東之保護,世新大學法學院碩士論文,2006年1月。
9、許英一,我國公開收購制度探討─以中華開發公開收購大華證券為例,淡江大學管理科學學系碩士論文,2002年6月。
10、戚仁俊,公開收購股權立法之研究—以證券交易法及公司法為中心,台灣大學法研所碩士論文,1993年6月。
11、陳嘉惠,公開收購股權之研究,中興大學法律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年6月。
12、黃司熒,控制股東之義務建立與管控手段,臺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6月。
13、魏子凱,控制股東義務與責任之研究,中正大學財經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7月。
二、英文資料
【專書論著】
1、Kenyon-Slade, Mergers and Takeovers in the US and UK, Law and Practice, ,2004,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Moloney, EC Securities Regula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3、The American Law Institute, Principles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Analysis and Recommendations , 1992ed, American Law Institute Publisher.
4、Weinberg, M. A., Rabinowitz, Laurence, Blank, M. V., Weinberg and Blank on Takeovers and Mergers, 5th ed, London : Sweet & Maxwel, 5thed, London : Sweet & Maxwel(1989).
5、William W. Bratton, Corporate Finance, Case and Materials,Foundation Press, 5 th ed. 2003.

【期刊論文】
1、Advisory Committee on Tender Offer, U.S. Sec. & Exchange Committee, Report of Recommendations 141(July 8, 1983).
2、BenPettet, Private versus Public Regulation in the field of Takeovers, 2000, September/October, European Business Law Review。
3、Blanaid Clarke, European Takeover Regulation-The Latest Draft of the 13 th Company Law Directive, European Business Law Review, November/December 1999.
4、Brussels, Report of The High Level Group of Company Law Experts on Issue Relates to Takeover bids, 10, January 2002.
5、Clas Bergstrom, Peter Hogfeldt, Jonathan R. Macey and Per Samuelsson, The Regulation Of Corporate Acquisitions: A Law and Economics Analysis of European Proposals for Reform , COLUM. BUS. L. REV. 495, 1995, available from URL:http://www.lexis.com。
6、Craig P. Ehrlich, Dae-Seob Kang, Corporate Governance Reform in Korea: The Remaining Issue, East Asian Executive Report, March /April 1999.
7、Deborah A. DeMOTT, Current Issues in Tender Offer Regulation: Lessons from The British, 58 N.Y.U.L. Rev. 945, 1983 available from http://www.lexis.com.
8、Dirk Roger Rissel, Overview of the New German Takeover Law, Eurojuris Law Journal,2002, available from:http://www.eurojurislawjournal.net/RA/Rissel/Overview-of-the-new-German-Takeover-Law.html(最終瀏覽日:2007/5/1).
9、Edward F. Greene, Regulatory and Legislative Responses to Takeover Activity in the 1980s: The U.S states and Europe, 69 Tex. L. Rev. 1539, 1991.
10、Final Report and Legal Reform Recommendations to the Ministry of Justice of the Republic of Korea, 26 Iowa J. Corp. L. 546, Spring, 2001.
11、Financial Services and Markets Act Explanatory Notes PART VIII: Penalties for Market Abuse, available from:http://www.fsa.gov.uk/fsma/data/fsma/act/expl_part_viii.htm
12、Jesper Lau Hansen, When Less Would be More:the EU Takeover Directive in Its Latest Apparition , 9 Columbia J. of Eurioean 1. 275(Spring 2003)
13、Lan Luh Luh, Ho Yew Kee , and Ng See Leng , Mandatory Bid Rule: Impact of Control Threshold on Take-Over Premiums, 2001 Singapore Journal of Legal Studies 433 (December 2001).
14、Nathalie Basaldue, Doing Business in the European Internal Market: Toward the Harmonization of EC-Member States’ Regulation on Takeover Bid: the Proposal for a Thirteenth Council Directive on Company Law, J, Intl. L. Bus. 487(1989)
15、Stephen M. Shapiro, Jeffrey M. Strauss, Breathing Life into State Takeover Statutes, Mayer, Brown, Rowe & Maw LLP's Appellate.net, September 22, 1987, available from https://international.westlaw.com.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49、羅怡德,美國聯邦證券交易法對於公開收購股份要約相關規定之介紹與討論,輔仁法學第11期,1992年7月。
2. 45、劉紹樑,強化企業併購法制,月旦法學雜誌,第128期,2006年1月。
3. 46、賴英照,公開收購的法律規範,金融風險管理季刊,第1卷第2期,民國94年。
4. 40、劉連煜,敵意式公開收購、內線交易與競爭收購,實用月刊,2002年8月。
5. 39、劉連煜,有價證券之強制公開收購與申報制,月旦法學第83期,2002年4月。
6. 38、劉連煜,公開收購股權與惡意併購,月旦法學雜誌第75期,2001年8月。
7. 35、游啟璋,股份收買請求權的股東退場與監控機制,月旦法學雜誌,第128期,2006年1月。
8. 34、黃慧嫺,從德國有價證券公開收購法制看我國公開收購公開發行有價證券管理辦法之修正,今日會計,2002年12月。
9. 33、黃慧嫺,公開收購活動涉及之法律關係淺析-以美國及歐盟對於敵意收購之制約為例,科技法律透析,2003年1月。
10. 32、黃慧嫺,歐盟第十三號公司法指令草案(收購要約指令草案)簡介,科技法律透析,2002年12月。
11. 31、黃慧嫺,事業組織調整法制淺析-以德國公開收購法為例(下),科技法律透析,2002年9月。
12. 30、黃慧嫺,事業組織調整法制淺析-以德國公開收購法為例(上),科技法律透析,2002年8月
13. 28、曾宛如,董事忠實義務之內涵與適用疑義—評析新修正公司法第23條第1項,臺灣本土法學雜誌,第38期,2002年9月。
14. 27、曾宛如,英國公開收購制度之架構,萬國法律,第105期,1999年6月。
15. 21、徐盛國,我國公開收購制度之評析,證交資料,1998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