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4)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4 12:27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張素莉
研究生(外文):Chang,Su-Li
論文名稱:族群意識與族群關係的網絡分析:以臺北縣市都市原住民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The network analysis of ethnic consciousness and ethnic relations:take urban aborigines in Taipei county and Taipei city for example
指導教授:郭文般郭文般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北大學
系所名稱:社會學系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社會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7
畢業學年度:9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07
中文關鍵詞:都市原住民居住型態族群意識族群關係社會網絡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9
  • 點閱點閱:1534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479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0
原住民到都市就業引發相當多的議題,但隨著移居人口與族群意識的增加,可能造成都市原住民與主流團體成員間的認同壓力。然而國內甚少關於原漢關係與群意識的相關研究,並且,國內文獻僅關注都市原住民聚居社區的探討。因此,本研究以都市原住民在居住型態的三種分布現象:聚居、叢居、散居,作為探討原漢關係與族群意識的切入點,並以社會網絡分析作為主要的研究取向。
本研究主要以「同化論vs.多元論」與「族群封閉論vs.族群競爭論」探討族群意識。依據上述基礎,本研究探討的問題為:一、了解不同居住型態之都市原住民的背景變項、居住型態及原漢關係的現況為何?二、探討不同居住型態之都市原住民的背景變項、居住型態在原漢關係與族群意識的差異情形為何?三、探討居住型態、原漢關係與族群意識之間的關係為何?又前兩者對族群意識的影響為何?
本研究結果發現:一、聚居都市原住民的族群認同較高,但原漢差異認知較低,散居都市原住民的族群認同較低,但原漢差異認知較高。二、教育展現在都市原住民的族群認同上是一種同化作用。三、原住民認同的主要影響因素為「社會網絡」,而原漢差異認知的主要影響因素則是「都市原住民的個人變項」。四、族群認同與原漢差異可能是兩種不同概念的族群意識,兩者同時且相互影響族群意識。
目 錄

第一章 序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族群關係與理論…………………………………………………... 7
第二節 族群意識的內涵………………………………………………….... 11
第三節 社會網絡分析……………………………………………………… 16
第四節 小結………………………………………………………………… 22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4
第一節 研究架構…………………………………………………………… 24
第二節 研究樣本與抽樣方法……………………………………………… 26
第三節 研究工具…………………………………………………………… 29
第四節 資料處理…………………………………………………………… 31

第四章 都市原住民族群關係的現況分析…………………………………42
第一節 受訪者背景變項現況分析…………………………………………37
第二節 原/漢網絡成員個人特質、關係特質與結構特性之現況分析…41
第三節 居住型態對原/漢網絡特質之現況分析…………………………48

第五章 都市原住民的族群關係與族群意識………………………………55
第一節 背景變項、居住型態在網絡特質與族群意識之差異分析………55
第二節 居住型態、原/漢網絡關係對族群認同之影響分析……………63
第三節 居住型態、原/漢網絡關係對原漢差異之影響分析……………69

第六章 結論與討論…………………………………………………………78
第一節 研究結果與討論……………………………………………………79
第二節 研究限制……………………………………………………………89

參考文獻……………………………………………………………………………91
附錄一………………………………………………………………………………99
附錄二……………………………………………………………………………..100

圖 目 錄

圖2-1 網絡結構樣態…………………………………………………………… 21
圖3-1 研究架構圖……………………………………………………………… 24
圖3-2 網絡密度………………………………………………………………… 34

表 目 錄

表3-1 台北縣都市原住民人口統計表……………………………………….. 26
表3-2 台北市都市原住民人口統計表……………………………………….. 27
表3-3 施測樣本地區、人數分配表………………………………………….. 28
表4-1 樣本特性次數分配表………………………………………………….. 39
表4-2 樣本特性交叉分配表………………………………………………….. 40
表4-3 原/漢關係網絡成員個人特質比較…………………………………...43
表4-4 原/漢族群網絡關係特質比較………………………………………...46
表4-5 原/漢族群網絡結構特質比較………………………………………...47
表4-6 不同網絡成員關係之居住型態在網絡結構特質比較………………...50
表4-7 不同居住型態之都市原住民網絡結構特質比較……………………...54
表5-1 不同性別與都市原住民的網絡特質和族群意識差異摘要表………...56
表5-2 不同年齡與都市原住民的網絡特質和族群意識差異摘要表………...57
表5-3 不同教育與都市原住民的網絡特質和族群意識差異摘要表………...59
表5-4 不同職位與都市原住民的網絡特質和族群意識差異摘要表………...60
表5-5 不同居住型態與都市原住民的網絡特質和族群意識差異摘要表…...62
表5-6 背景變項、居住型態、原/漢網絡特質、原/漢關係特質對我族認同之標準化迴歸係數摘要表……………………………………...68
表5-7 族群意識相關矩陣……………………………………………………...74
表5-8 背景變項、居住型態、原/漢網絡特質、原/漢關係特質對原漢差異之標準化迴歸係數摘要表……………………………………...75
參考文獻

一、網路資料
台北市政府市政統計
http://www.taipei.gov.tw/cgi-bin/SM_theme?page=42abbc76
台北縣政府原住民行政局
http://www.ipb.tpc.gov.tw/web/Home?command=display&page=flash
內政部戶政司網站 
http://www.moi.gov.tw/W3/stat/home.asp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http://www.apc.gov.tw/index.asp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法規查詢
http://www.apc.gov.tw/findlaw.asp
教育部統計處
http://www.edu.tw/EDU_WEB/Web/STATISTICS/index.php

二、中文部分
王甫昌
1993 「光復後台灣漢人族群通婚的原因和形式初探」,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76:43-96。
1998「族群意識、民族主義、與政黨支持:1990年代台灣的族群政治」,
台灣社會學研究,2:1-45。
2001台灣族群接觸機會與族群意識,「差異、認同與階層化研討會」,中
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主辦 一月十二日。
2002a 「台灣的族群關係研究」,收於王振寰主編《台灣社會》,頁233-274,
台北:巨流。
2002b 「族群接觸機會?還是族群競爭?:本省閩南人族群意識內涵與地區差異模式之解釋」,台灣社會學,4:11-74。
2003 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台北:群學。
王明珂
1997 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台北:允晨叢刊。
吳乃德
1994「社會分歧與政黨競爭:解釋國民黨為何繼續執政」,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78:101-130。
吳天泰
1994 「師院原住民學生之壓力與調適」,原住民文化會議論文集,頁147-173,台北:行政院文建會編印。
李亦園
1982 臺灣土著民族的社會與文化,台北:聯經。
吳寶秀
1990 台灣製造業員工個人社會網絡分析,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南
2005 社會資本,林祐聖、葉欣怡譯。台北:弘智。
邱怡薇
2000 「漂泊都市心:都市原住民的人際與社會心理」,原住民文化與教育通訊 6:10-12。
施正鋒
2001 族群與民族主義,台北:前衛出版社。
孫大川
1999 夾縫中的族群建構,台北:聯合文學。
高揚昇
1999 原住民加分,彌補教育不平等。台灣日報,第9版,8月22日。
2000 支持改進原住民聯考加分制。中央日報,第25版,3月10日。
張茂桂
1993 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台北:業強。
1999 「種族與族群關係」,王振寰、瞿海源編,社會學與台灣社會,頁239-279,台北:巨流。
張曉春
1974 「台北地區山地移民調適初步調查研究」,思與言(上)11(6):293-313,(下)12(6):27-37。
許木柱
1989 「台灣原住民的族群認同運動:心理文化研究途徑的初步探討」,收錄於徐正光主編《台灣新興社會運動》,頁127-156,台北:巨流。
陳東升、陳端容
2001 「跨族群的社會連結:工具理性行動邏輯與社會結構的辯證」,台灣社會學刊25:1-54。
2002 「跨族群政治討論網絡的形成及其影響因素」,台灣社會學,4:119-157。
陳瑞安
1990族群關係、族群認同與台灣原住民基本政策,政治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
傅仰止
1987 「都市山胞的社經地位與社會心理處境」,中國社會學刊 11:55-79。
1993a 城鄉遷移與社會網絡:以排灣族移民為例,國科會專題研究計劃報告,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執行,台北。
1993b 「都市阿美族的聚居生活型態:以西美社區為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 74:163-214。
1999a 台灣原住民的都市聚合與散佈,國科會專題研究計劃報告,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執行,台北。
1999b 「電子郵件聯繫的同質性與強度」,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籌備處。
2001a 「個人網絡中他人聯繫強度的結構原理」,台灣社會學,3:163-209。
2001b 「東部國中生的原住民優惠政策立場:比較原漢接觸效應」,東台灣研究,6:1-30。
2001c 「都市原住民概說」,見蔡哲民等等,都市原住民史篇,頁1-50。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黃美英
1985「都市山胞與都市人類學」,思與言 23(2):82-106。
黃毅志、章英華
1999 「婚配與朋友網絡的變遷:1970與1997年代的比較」,台灣社會的個人網絡:第三次社會變遷基本調查研討會,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籌備處。
2005 「台灣地區族群交友界限之變遷:1970年與1997年的比較」,臺灣社會學刊35:127-179。
莊文忠
2006 SPSS在社會科學的應用,台北:五南。
潘彥妃
1998都市裏的Lom’a-從花東新村談都市原住民聚落的封閉型態,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世忠
1987 《認同的污名》,台北:自立晚報社。
謝高橋
1991 台灣山胞遷移都市後適應問題之研究,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編。
1995 「台灣大都市原住民的居住隔離—以台北市為例」,中西都會區之發展與面臨的問題,曹俊漢、柯瓊芳主編,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

三、英文部分
Alba, Richard D. and Mitchell B. Chamlin
1983 “Ethnic Identification Among White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48:240-47.
Allport, Gordon W.
1954The Nature of Prejudice. Unabridged 25th Anniversary Edition. Reading,Mass:Addison-Wesley Pub. Co. Inc.
Barth, Fredrik
1969Ethnic Group and Boundaries. Boston:Little, Brown.
Bernard, H. Russell, Gene Ann Shelley, and Peter Killworth
1987 “How Much of a Network Does the GSS and RSW Dredge
Up?”Social Networks 9(1):49-61.
Bienenstock Elisa J., Bonacich Phillip and Oliver Melvin
1990 “The Effect of Network Density and Homogeneity on Attitude Polarization”Social Networks 12:153-172.
Bott, Elizabeth
1971 “Family and Social Nerworks:Roles, Norms and External Relationships.”Ordinary Urban Families. New York:The Free Press.
Chang, Mau-Kuei(張茂桂)
1995 “The Humanities Bulletin” The Discovery of the Other to the
Examination of Selfhood(Chinese University,HK)4:77-84.
De Vos, George A.
1982“Introduction to Ethnic Identity.” In De Vos,G. A. and L. Romanucci-Ross(eds.),Ethnic Identity:Cultural Continuities and Change,Pp.xi-xvii.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Fisher C. S.
1973Networks and Places:Social Relations in the Urban Setting,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82To Dwell Among Friends:Personal Networks in Town and City.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Granovetter, Mark S.
1973 “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78(6):1360-1380
Laumann, Edward O.
1973Bonds of Pluralism:The Form and Substance of Urban Social Networks. New York:Wiley-Interscience.
Marsden, Peter V.
1988 “Homogeneity in Confiding Relations.”Social Networks 10:57-76.
Massey, Douglas S.
1981“Social Class and Ethnic Segregation:A Reconsideration of Methods and Conclusions.”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46:641-650.
Massey, Douglas S. and Brendan P. Mullan.
1983“Processes of Hispanic and Black Spatial
Association.”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89:836~874.
Olzak, Susan
1967 Contemporary Ethnic Mobilization.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9:355-374.
Park, Robert E.
1926 “The Urban Community as a Spatial Pattern and a Moral Order.” The Urban Community, ed. By Ernest W. Burgess, Pp. 3-18.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50Race and Culture. Glencoe, Ill:Free Press.
Portes, Alejandro
1984“The Rise of Ethnicity:Determinants of Ethnic Perception among Cuban Exiles in Miami.”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49(3):383-397
Rindfleisch, Aric and Christine Moorman
2001 “The Acquisition and Utilization of Information in New Product Alliances:A Strength-of-Ties Perspective.”Journal of Marketing 65:1-18.
Verbrugge, Lois M.
1977 “The Structue of Adult Friendship Choices.”Social Forces 6(2):576-597.
Week, Jeffrey
1990 “The value of difference.”in Jonathan Rutherford (ed.), Identity,Community, Cultureal Difference., London:Lawrence and Wishart,Pp88-100.
Wellman, Barry and Scot Worley
1990 “Different Strokes from Different Folks:Community Ties and Social Support.”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6(3):558-588.
Wu, David, H. and B. L. Foster
1982“Introduction”in Wu, D.Y.H.(ed.), Ethnicity and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 Pp.1-12. Hong Kong:Maruzen Asia.
Yinger, J. M.
1985“Intersecting strands in the theorization of race and ethnic relations.”in John Rex and David Mason (ed.), Theories of Race and Ethnic Relations., Pp.20-41.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