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中文部分
一、期刊論文
王甫昌,1994<光復後台灣漢人族群通婚的原因與形式初探>,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集刊,第76期,43-96頁。王芸亭、黃婷鈺,1998<閩南語鹿港方言母音轉變之社會調查>刊於黃宣範編,第二屆台灣語言國際研討會論文選輯。台北:文鶴。
古國順,1993<客家話的文字符號>第三屆客家文化研討會論文集。
李壬癸,1983〈台灣土著語言的比較研究 (第二年)〉《漢學研究通訊》2卷2期,頁88-90。李永得,2002<從電視劇看客家語文傳播:以公視八點檔客語連續劇「寒夜」節目為例>,《客家公共政策研討會論文集》。
李勤岸,2003<美國的語言政策>,施正峰編,《各國語言政策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出版。
阿豪牿,2007<還我客語尊嚴>,《客家雜誌》, 199期, 頁17-19 。
林金炮,1995<母語與文化傳承>。載於李壬癸、李英津合編,《臺灣南島民族母語研究論文集》,頁203-222。臺北:教育部教研會。1995
林偉盛,1993<羅漢腳--清代台灣社會與分類械鬥<,台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頁35-43。
林清江,1997<多元文化與教育改革>。載於1997年5月29-6月2日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主辦「多元文化教育的理論與實際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林雅雯等,2003<客家電頻道成立勢必在行>,《客家雜誌》,156期, 頁18-27 。林鍾沂,1995<官僚制度的行政責任實踐>,《行政管理論文選輯》,第9輯,頁507-552。
林鍾沂,2000<行政單一窗口化的全像圖理論分析>,《行政管理論文選輯》,第14輯,頁487-509。
何新興,1991<客家運動的反思-兼談客家雜誌>,客家風雲,13:64。洪惟仁,2003<台灣的語言政策>,施正峰編,《各國語言政策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出版,頁501-542。
洪謙德,2003<新加坡的語言政策>,施正峰編,《各國語言政策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出版,頁543-584。
施正峰,2003a<語言與多元文化政策>,《2003年全球客家文化會議會議手冊》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主編,頁174-188。
施正鋒,2003c〈台、中關係與國家安全──美國因素、國家認同、以及民族認同〉發表於群策會主辦「兩岸交流與國家安全國際研討會」。台北,圓山大飯店,11月1-2日,2003。。
施雅軒,2006<臺灣客家區域的生態分析:以竹苗地區為例>,《第一屆台灣客家研究國際研討論文集》。
邱玉玲,2003<語言平等法之我見>,《師友》,431, 頁64-65。邱展謙,2004<運用行銷策略活化新客家文化運動> , 93年度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論文。
林修澈,2004<客家學研究史論:客家學的成立與發展>,93年度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論文。
范文芳,1994〈客語教學的現狀與展望〉《語文學報》1期,頁41-59。
范振乾,2002<客家事務行政體系之建構>,《客家公共政策研討會論文集》。
范盛保,2003<澳洲的語言政策──從同化到多元文化>,施正峰編,《各國語言政策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出版。
蔡芬芳,2003<德國語言政策──以索勃人為例>,施正峰編,《各國語言政策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出版。
周聿峨 , 曾品元,2002<戰後國際局勢對新加坡華文教育演變的影響>,《暨南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1期。
周清海,2005<多語環境裏語言規劃所思考的重點與面對的難題—兼論新港的雙語優勢>,《周清海文集》。
胡慶山,2003<日本語言政策的考察與啟示>,施正峰編,《各國語言政策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出版,頁679-726。
陳金貴,2003<評論「客家族群與國家—多元文化主義的觀點」>,施正峰編,《各國語言政策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出版。
陳板,2003<客家特色與在地文化創造以台灣客家運動的經驗為中心的文化創造經驗>,《2003年全球客家文化會議會議手冊》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主編,頁63-74。
郝洪梅,2004<新加坡雙語教育政策下的華文處境>,《國外外語教學》,2004年03期
張維邦,2003<瑞士的語言政策與實踐>,施正峰編,《各國語言政策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出版,頁377-440。
張屏生,2001<當前母語教育實施的困境>,《國文天地》,17:7=199, 頁22-27。張學謙,2003a<紐西蘭的語言規劃>,施正峰編,《各國語言政策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出版,頁151-197。
張學謙,2003b<回歸語言保存的基礎--以家庭、社區為主的母語復振>,《臺東師院學報》,14(上), 頁209-228。張麗君2004,<國客雙語幼兒語言能力與創造力之關係>,行政院客家委員會93年度獎助學術研究計畫。
曹逢甫、黃雅榆,2002<客家危機及客家人對客語和政府語言政策的態度>,《客家公共政策研討會》。
曹逢甫,2002<客語危機以及客家人對客語和政府語言政策的態度>,《客家公共政策研討會論文集》。
黃子堯,2003<文化、權力與族群菁英-台灣客家運動史的研究與論述> , 92年度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研究計畫。
黃雅榆,2003<學校對於目前客語教學之態度>,《台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第3期, 頁53-61 。劉明洲、陳龍川、黃振榮、鄭志倫,2003<網路主題式學習系統的發展與建置>,《中華民國九十二年全國計算機會議論文集》,第353-360頁。
鄭良偉,2003a<運用人類語文共性及社區特點,落實教育改革方向,母語教育為英語教育鋪路>,《本土教育研討會論文集》。
鄭良偉,2003b。〈華語及台語之語言名稱的誤會及誤導〉《共和國》31期,頁42-45。
鍾榮富,2002<台灣語言政策與實際語用的現況>,《客家公共政策研討會論文集》。
羅能平,2006<世界台灣客家聯合會-『台灣心.客家情』(下)>,《客家雜誌》, 198期, 頁60-63 。羅肇錦,1991a<客家的語言─台灣客家話的本質與變異>,徐正光主編:徘迴於族群與現實之間,正中書局。羅肇錦,1991b<客家話的自保自救,新介客家人>,台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頁48-157。
羅肇錦,1991c<客家話的面目,新介客家人>,台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頁158-161。
羅肇錦,1994<台灣客家話的現況與走向>,客家文化研討會論文集,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頁1-19。
羅肇錦,1995<客語方言教學>,華文世界,75期,頁46-52。羅肇錦,2000<台灣客家話的變遷>,台灣客家話發展史,台灣文獻委員會。
羅肇錦,2001<客語教學的擋路石>,《國文天地》,17:7=199, 頁16-21 。蕭新煌,2003<台灣客家對國家建構之參與及貢獻>,《2003年全球客家文化會議會議手冊》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主編,頁4-17。
羅鳳珠,2005<台灣客語語言典藏的現況與資源整合以網路之台灣客語資源為範圍>,《「語言政策的多元文化思考」系列研討會之一::台灣客語的活力與傳承》2005年07月16日台北:中央研究院主辦。
二、專業書籍
孫本初、江岷欽等編,Robert T. Golembiewski 、《公共管理論文精選 I》臺北市:元照出版公司,1999。
《阿扁的客家政策》(《客家政策白皮書》)。阿扁客家總部。c. 2000
大衛.克里斯托,周蔚 譯《語言的死亡》,臺北市:貓頭鶯出版社2001。
王文科,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師大。﹙1989﹚
丘昌泰,《公共政策-當代政策科學之研究》。臺北:巨流,1995。
丘昌泰,《公共政策-基礎篇》。臺北:巨流,2000,頁393-413。
丘昌泰、李允傑、張四明、余致力、羅清俊,《政策分析》。臺北:國立空中大學,2001。
丁邦新,《台灣語言源流》。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0
中原週刊社客家文化學術研究會編,《客話辭典》。苗栗:臺灣客家中原週刊社。1992
中國大百科全書,《語言和語言研究》。臺北:錦繡。1994
古國順,《台灣客家話記音訓練教材》。台北市立師範學院編。民間採訪記音手冊。1997
台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新的客家人》。台北:臺原。1991
台客家公共事務協會,《台灣客家人新論》。台北:臺原。1993
江運貴,《客家與台灣。台北:常民。1996
吳芝儀、李奉儒譯(Patton,M.Q.原著),《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桂冠。1995
李苹綺譯,James A. Banks原著,《多元文化教育概述》。台北:心理出版社。1998
李喬,客家人在台灣社會的發展》。《台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主編。新的客家人。頁33-40。台北:台原。1991
李喬(1991):《客家人的政治立場》。台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主編。新的客家人。頁31-32。台北:台原。1991
周振鶴、游汝杰,《方言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李允傑、丘昌泰,《政策執行與評估》。臺北:國立空中大學,1999。
李明譯,Joseph E. Stiglitz著,《全球化的許諾與失落》。臺北:大塊,2002。
林水波、張世賢《公共政策》,三版,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1。
林水波,《公共組織理論:問題分析與政革策略》。臺北:華城,1995,頁167-168。
林鍾沂編譯,F. Dallmayr等著,《公共政策與批評理論》。臺北:遠流,1991。
林鐘沂《政策分析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市:瑞興圖書1994。
林鍾沂,《政策分析的理論與實踐》。臺北:瑞興,1994,頁59-172。
林鍾沂、林文斌譯,O. E. Hughes著,《公共管理新論》。臺北:韋伯,1999。
林鍾沂,《行政學》。臺北:三民,2001,頁352-406。
翁興利、施能傑、官有垣、鄭麗嬌編著,《公共政策》。臺北:國立空中大學,1998。
柯三吉 《公共政策:理論、方法與臺灣經驗》,臺北市:時英出版社1998
徐正光 主編 《徘徊於族群和現實之間:客家社會與文化》,臺北市:正中書局1991。吳定等編著 《行政學(二) 修訂版》,台北縣蘆洲鄉:空大1996。
施正鋒 (編)。2002。《語言權利法典》。台北:前衛出版社。
施正鋒、張學謙《語言政策及制訂『語言公平法』》,臺北市:前衛出版社2003。
翁興利《公共政策-知識應用與政策制訂》,臺北市:商鼎文化出版社1996。
黃宣範《語言、社會與族群意識》,臺北市:文鶴1995。
范振乾 《存在才有希望-臺灣族群生態客家篇》,臺北市:前衛出版社2002。
曹俊漢,《公共政策》。臺北:三民,1990。
曹逢甫、蔡美慧編(1995): 《台灣客家語論文集》。台北:文鶴。
張世賢,《公共政策析論》。臺北:五南,1986,頁41-55。
羅慎平譯,Patrick Dunleavy & Brendan O’Leary原著,《國家論》。臺北:五南,2000。
羅香林,《客家研究導論》,台北:南天出版社,1992。
羅肇錦,《語言與文化》,台北:國文天地,1990。
羅肇錦,《臺灣的客家話》,臺原出版社,1992。
三、學位論文
丁金環2002 <台中縣國民小學藝術與人文領域實施情形之調查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美勞教學研究所碩士
于煥庭2004,<我國客家政策與客家文化關係研究-非政府組織的角色>南華大學/非營利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方文霞2003,<台灣多元語言教育政策之發展>佛光人文社會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嘉蜜2002 <國小教師對實施九年一貫課程態度與學校行政運作知覺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
王麗瑛2001 <屏東縣國小母語教學實施現況及母語師資培訓問題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
尹廉榮,1995 <本土語言規劃與實施之研究-以臺北縣為例>, 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方念萱,1988 <方言族群語言認同與大眾媒介使用之關聯性研究----以閩南語語族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林雅雯2000<兒童母語教學活動與社會支持之研究--以台北縣國小客語教學為例>,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瑞祥2003,<戰後台語的發展與論述>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姿妙2000<兒童學習網站品質評鑑準則之發展研究>,國立臺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佳蓁 2004,<客家文化創意產業之回應性評估研究:以苗栗大湖草莓園區為例>,國立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研究所碩士林彥亨 2003,<客家意象之形塑:台灣客家廣播的文化再現>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素琴 2004 <客語政策執行之研究─以台北縣國民小學客語教學為例>,淡江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碩士林偉盛 ,1988:清代台灣分類械鬥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周雅雯,2006<台灣客語政策評估之研究-以桃園縣客語生活學校為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施任芳,2002 <屏東縣國小學童鄉土語言態度調查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邱連枝,2003,<影響客家女性公民社會參與因素之探討─以苗栗縣志願性服務團體為案例>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系碩士論文邱創楷,2002,<特定領域教材標準之研究與制定>,中華大學資訊工程學系碩士論文吳中杰,1998<台灣福佬客分佈及其語言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張屏生,2002 <九年一貫課程中的鄉土教育—新舊課程之比較研究>,臺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
張又生, 2004 <都會區客語生活學校之個案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
張朝琴 , 2000 <從民族平等觀點探究臺灣原住民的地位問題>,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陳月針 ,2004<媒體與文化之對話─析論客家電視台未來發展方向>,南台科技大學/資訊傳播系碩士陳宏賓,2001(1987~)台灣母語教育政策制定過程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
陳錦田2001 <客語課程與教學之行動研究 —從台北縣國小客家籍學生的認同與理解>,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
黃彥蓉2002 <歐洲聯盟語言教育計畫之研究>,暨南國際大學比較教育研究所碩士
黃秋雅2004 <學習管理系統應用於高中電腦課程學習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雅榆2002 <客家人對客語及客語教學的態度-以台灣四個地區為例>,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台灣語言及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嘉政2001 <戰後以來台灣台語教育發展之研究﹝1945-2002﹞>,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
黃秋香 2003 <國小教師實施客語教學之個案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台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碩士楊冬英1999<臺灣客家諺語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臺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楊名暖1988<彰化﹑雲林地區客家人的語言轉換>,輔仁大學語言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葉日嘉2005<兩岸客家研究與客家社團之政治分析-以「世界客屬懇親大會」為中心>,中國文化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智德2004,<從政治過程論的觀點探討台灣客家運動>佛光人文社會學院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詹美玲2002 <九年一貫課程國小一年級客語教材之比較分析>,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臺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碩士
曾玉棻2004 <2004年全國國小客家話教學現況調查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台灣語言及教學研究所碩士
謝文華2002 <客家母語運動的語藝歷程(1987-2001)>,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
謝佳雯2002 <現行母語師資培育課程之研究>,臺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
羅暉玲2002 <學生對於國、客語語碼混合之教學語言的態度調查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臺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碩士
蔡真宜2001 <臺灣母語教育政策之研究--以閩南語教育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
鄧盛有1999,<台灣四海話的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臺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盧彥杰1998<新竹海陸客家話詞彙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臺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劉惠玲2004,<台灣客家文化運動與族群建構之研究>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湯昌文2002,<客家母語教學中族群意識與文化認同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研究所/91/碩士碩士論文
四、官方文獻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1,《行政院客家委員會成立大會專刊》,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編印。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2a,《台灣客家民眾客語使用狀況調查研究》,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編印。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2b,《九十一年度台灣客家民眾客語使用狀況調查研究》,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編印。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2c,《全國客家認同與客家人口抽樣調查研究》,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編印。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2d,《語言政策及制定『語言公平法』之研究》,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編印。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2e,《各國族群政策之比較研究》,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編印。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2f,《客家政策白皮書先期規劃報告》,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編印,計畫主持人:江明修。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2f,《客家公共政策研討會》,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編印。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2g,《客家小小筆記書第三冊-童謠篇》,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編印。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3a,《九十二年度台灣客家民眾客語使用狀況調查研究》,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編印。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3b,《台北都會區客家人口基礎調查研究》,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編印。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4,《九十三年度台灣客家民眾客語使用狀況調查研究》,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編印。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5,《九十四年度台灣客家民眾客語使用狀況調查研究》,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編印。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6a,《行政院客家委員會95年度施政報告-語言,歷史文化的終極密碼》,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編印。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6b,《九十五年度台灣客家民眾客語使用狀況調查研究》,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編印。
貳、英文部分
Abound, E.(1988). Children and prejudice. Oxford and New York: Basil Blackwell.
Banks J. A.& Banks C. A. M. (1989) (eds.),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ssues and perspectives (pp.106-123). Boston: Allyn & Bacon.
Banks, J. A. (1989).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goals. In J. A. Banks & C. A. M. Banks(eds.),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ssues and perspectives (pp. 2-26). Boston: Allyn & Bacon.
Banks, J. A. (1995).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Historical development, dimensions, and practice. In J. A. Banks (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New York: Macmillian.
Cross, W. E.(1971). The Negro to Black conversion experience. Black World, 20, 13-27.
Cross, W. E. (1980). Models of psychological Nigrescence: A literature review. In R. L.
Corss, W.E.(1987).A two-factor theory of Black identity:Implication for the study of identity development in minority childern. In J. Phinney &M.Rotheram (eds), Children’s ethnic socialization : Pluralism and development. Newbury Park, CA:Sage.
Dunn, W. 1994. Public policy Analysis: An Introduction. Washington, D.C.: Congressional Quarterly Press. Englewood Cliffs, N. J.:Prentice-Hall.
Edward III, G. C. 1980. Implementation Public Police. Washington, D.C.: Congressional Quarterly Press.
Freeman, H. E. 1977. The present status of evaluation research in Marica cuttentaged. Evaluation Studies Review Annual, 2, 17-51.
Guba, E. G. & Lincoln, Y. S. 1981. Effective Evaluation. San Francisco, Jossey-Baas.
Guba, E. G. & Lincoln, Y. S. 1985. Naturalistic Inquiry. New Bury Park, Calif: Sage.
Guba, E. G. & Lincoln, Y. S. 1989. Four Generation Evaluation. New Bury Park, California: Sage Publications.
Giles, H . 1973. Towards a theory of ieterpersonal accommodation through language . Language in Society,2 : 177-192.
Giles, H., Bourhis, R. Y., & Taylor, D. M. 977. Towards a theory of Language in Ethnic Group Relations, pp. 308-348, in H. Giles (ed.) Language, Ethnicity and Intergroup Relations. London: Academic Press.
Henry, N. 1999.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Public Affair. New Jersey: Prentic-hall international Inc.
Jun, J. S. 1986. Public Administration: design and Problem Solving. New York: Macmillan.
Katz,Richard S. 1979 The Dimensionality of Party Identification:Cross-National Perspectives. Comparative Politics,January,pp.147-163.
Kingdon, John W. 1984. Agendas, Alternatives, and Public Policies. Boston: Little, Brown.
Kingdon, John W. 1993. “ How Do Issues Get on Public Policy Agendas?”, in Marcia, J. 1980. Identity in adolescence. In J. Adelson (ed.), Handbook of adolescenct psychology. New York : Wiley.McGuire
Mckernan, J. 1997. Curriculum action research :A handbook of method and
resources for the reflective practitioner. London: Kogan Page.
Nakamura, R. T. & Frank Smallwood. 1980. The Politics of Policy Implemention.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Nakamura, R.A. & Frank S. 1980 The politics Of Policy Implementation.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Oja, S.N., & Smulyan, L. 1989. Collaborative action research: A development approach. London: The falmer press.
Parsons, Wayne. 1995. Public Policy. Aldershot, UK: Edward Elgar.
Phinney, J. S. & Rotheram, M. J. 1987. Children''s ethnic socialization: Themes and implications. In M. J. Rotheram & J. S. Phinney (Eds.), Children''s ethnic socialization. London: Sage.
Phinney, J. S. 1989. Stages of ethnic identity in minority group adolescents. Journal of Early Adolescence, 9, 34-49.
Pressman, J.L. & Wildavsky, A.B.,1973, Implementation: How great expectations in Washington are dashed in Oakland., 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man
Sadker, M., Sadker, D., & Long, L. 1989. Gender and educational equality. In
Stake E.R.﹙1995﹚.The Art of Case Study Research. Sage Publication. Inc.
Shadish, W. R., T D Cook & L. C. Leviton. 1991. Foundations of Program Evaluation: Theories of Practice. New-bury Park, California: Sage Publications, Inc..
Smith, S. R. & H. Ingram. 1993. Public policy and democracy, in Public policy for democracy. Washington, D.C.: The Bookings Institution.
Stake, R. E. 1975. Evaluation: the art in Education: A responsive approach. Columbus, Ohio: Merrill.
Stake, R. E. 1994. Case Studies. in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aserch, H.K. Denzin and Y.S. Lincolin, eds. Thousand Oaks, London: Sage.
Rosenthal, D. A. 1987. Ethnic identity development in adolescints. In J. S.
Rotheram, M. J., & Phinney, J. S. 1987. Introduction: Definitions and perspectives in the study of children''s ethnic socialization. In M. J. Rotheram & J. S. Phinney (Eds.), Children''s ethnic socialization. London: Sage.
VanHorn, C.E. &VanMeter, D.S.1976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tergovernmental policy. In C, Jones & R.Thomas(eds).Public Policy-Making in the Federal System. Berkeley, CA
Vaughan G. 1987. A social psychological model of ethnic identity development.In J. S. Phinney & M. J. Rotheram (Eds.). Children''s ethnic socialization: Pluralism and development (pp.73-91). Newbury Park, CA: Sage.
Wholey, J. S. 1977. Evaluation Research Method: A basic Guide. Beverly Hills: Sage Publications.
參、網站部分
行政院全球資訊網,http://www.ey.gov.tw/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資訊網,http://www.ey.gov.tw/
總統府網站【線上資料】,「看見進步台灣-總統施政之回顧與願景:尋覓客蹤、永續家傳(客家篇)」,來源:
http://www.president.gov.tw/1_president/achieve/subject19.html
教育部資訊網,http://www.edu.tw/index.htm
李勤岸,<發展性的台灣母語教育政策>,第9屆世界台語文化營,東海大學2004/7-14
教育部電子報,http://epaper.edu.tw/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資訊網http://www.cca.gov.tw/
台灣語文資訊網站 http://taigu.eic.nctu.edu.tw/
行政院研考會,電子化政府CIO網,http://enable.rdec.gov.tw/e_gov/index.html
行政院國科會技術資料中心,http://sticnet.stic.gov.tw/sticweb/html/index.htm
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劃網站【線上資料】,「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辦公室,來源;http://elnp.ncu.edu.tw/【 2006,9,7】
聯合新聞網(2002),「母語的傳承與流失」【線上資料】,來源:http://udn.com/survey/020310/020310a.shtml【2006,9,7】
行政院國家資訊通信發展推動小組網站【線上資料】,行政院國家資訊通信發展推動小組,來源:http://www.nici.nat.gov.tw/group/application/nici/index.php【2006,9,7】
政府網站評鑑要點草案規劃網站,政府網站評鑑要點草案規劃【線上資料】,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國家資訊基本建設產業發展協進會(NII),來源:http://www.nii.org.tw/Content/Default.htm【2006,9,7】
家庭母語資源中心網站【線上資料】,家庭母語推廣網站計劃共同主持人 張學謙、楊允言 & 廖秋娥,來源http://iug.csie.dahan.edu.tw/TG/MTFamily/MTFamily.htm【2006,9,20】
社區母語資源中心網站【線上資料】,『結合社區與學校推展客語計劃』共同主持人 張學謙、林芳蓉& 楊允言來源:http://www1.nttu.edu.tw/tws/【2006,9,20】
語言公平網站【線上資料】,行政院客家委員會,來源:http://mail.tku.edu.tw/cfshih/ln/【2006,9,20】
羅烈師,評〈台灣客家運動之研究(1987-2000)〉【線上資料】,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官方網站/客家研究導讀,來源:http://www.hakka.gov.tw/lp.asp?ctNode=515&CtUnit=259&BaseDSD=24&mp=298&ps=。
丘昌泰,<客家政策的制訂不是「舉辦活動」,而是「創造產值」>,中央大學客家電子報第28期,2005年4月2日,來源:http://140.115.170.1/Hakkacollege/big5/network/paper/paper28/paper.html
客家語教學資源網站【線上資料】,苗栗縣銅鑼國民小學,來源:http://163.19.188.121/hakka/main.htm
范文芳,客語拼音的三大類型【線上資料】,來源:http://tw-pinyin.taiwantp.net/hakka3type.htm
大家來學客家話【線上資料】,來源:http://www.mhps.ttct.edu.tw/hakkafa/hakka.htm
客語e學堂【線上資料】,臺北市客家事務委員會,來源:http://www.hakka.taipei.gov.tw/e_learning/e_learning.asp
華語通用拼音基本資料【線上資料】世界台灣語通用協會 ,來源: http://abc.iis.sinica.edu.tw
客語拼音三大類型:全球觀點分析2001/02/16「客語公聽會」報告【線上資料】世界台灣語通用協會 ,來源: http://tw-pinyin.taiwantp.net/hakka3type.htm
紐西蘭政府毛利部,來源: http://www.tpk.govt.nz
Kohanga Reo OFFICIAL ,來源:http://www.kohanga.ac.nz/
全球化之下,歐洲多語言國家的國家認同危機,吳志中,歐盟研究學會,【線上資料】來源:http://www.eusa-taiwan.org/NEWSLETTER/LETTER/2005.asp
李懿芳,新加坡語言教育政策之轉變【線上資料】,來源:http://www.socialwork.com.hk/artical/educate/gz13.htm張美煜,2004,鄉土語言教學推動後,弱勢語言(客語原住民語)的新危機 ,【線上資料】,來源:http://youth.ihakka.net/blog/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1345&blogId=332肆、報紙資料
•林照真。1993a。〈鄉土教學系列報導之一〉《中國時報》4版。9月29日。
•林照真。1993b。〈鄉土教學系列報導之三〉《中國時報》7版。10月1日。
•林嘉誠。1993。〈對母語教育的思考〉《民眾日報》4版。4月9日。
•林鳳飛。1990。〈族群雙語教學制度化刻不容緩〉《自立晚報》6版。4月11日。
•林雙不。1990。〈雙語教學唱悲歌〉《台灣時報》27版。9月27日。
•牧 野。1990。〈從少數民族雙語教育談起〉《中華日報》14版。3月13日。
•社 評。1990。〈台語教學的良好示範〉《自立晚報》3版。12月18日。
•社 論。1987。〈提倡國語不宜實施「雙語教學」〉《新生報》2版。6月28日。
•社 論。1987。〈試論雙語教育〉《自立晚報》1版。6月28日。
•社 論。1990。〈「國語政策」不該語言歧視!〉《首都早報》6版。1月24日。
•社 論。1993。〈Mandarin must remain sole official language〉《英文中國郵報》4版。4月3日。
•社 論。1993。〈語言教育政策應有本末之分〉《青年日報》2版。4月6日。
•社論,2006。<「客語教學危機與展望」系列報導>《自由時報》。3月27日至3月29日。
•社論,2005。<《星期專論》整合台灣羅馬拼音系統以挽救垂危的台灣語文>《自由時報》。7月17日。
•向陽,2005。《星期專論》挽救台灣語言流失危機 要從本土語文教育做起 。8月21日。
•專題報導。2003<「期許與關懷:客家電視對社會的影響」座談會報導>《中國時報》B8版,10月29日。
鄭良偉。〈重視母語文化的語文教育(一)〉《民眾日報》8版。4月27日。1990。
鄭良偉。1990。〈重視母語文化的語文教育(二)〉《民眾日報》8版。4月28日。
鄭良偉。1990。〈重視母語文化的語文教育(三)〉《民眾日報》8版。4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