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大辭典編篡委員會(1985)。大辭典。臺北:三民。
行政院體委會(1999)。第一次全國體育會議參考資料。我國學校體育發展與策略。台北。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江良規(1968)。體育學原理新論。台北:商務。
吳萬福(1985)。如何辦好國民小學體育科教學研習會。國民體育季刊,14(2),21-33。
李文田(1996)。體育課程的設計模式及價值取向。台灣省學校體育,6(5),42-48。
李明杉(1998)。國中技藝教育班學生學業學習困擾技藝學習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李泰慶(2002)。國小學童身心健康與體育課學習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縣。
李復惠、賴香如(2000)。我國國民小學健康課程之演變。學校衛生,36,44-69。李嵩義(2002)。空中大學學生自我調控學習策略與其學習滿意度之關係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吳志超、劉紹曾、曲宗湖(1993)。現代教學論與體育教學。北京:人民體育。
吳銘輝(2001)。臺北市高職工業類科學生對新課程學習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周春美、沈建華(1995)。合作式國中技藝教育班學生之學習滿意度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第十屆全國技術及職業教育研討會(頁39-47)。台南:教育部技術及職業教育司。
周紹忠、岑漢康(2000)。體育心理學。台北巿: 亞太圖書出版社。
卓旻怡(1999)。雲林縣國中生體育課學習滿意度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林佩怡(1999)。二專餐飲管理科學生學習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台北市。林美智(2000)。空中大學師生互動與學生學習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林俊賢(2001)。九年一貫健康與體育領域國小的體育課程內容探討。台東師院學報,12 (下),19-36。
林家弘(1999)。我國大學生網路學習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林貴福(2001,6月1日)。「健康與體育」課程合適嗎?運動生理週訊,94。2006 年7月10日。網址:http://www.epsport.idv.tw/epsport/week/show.asp?repno=94&page=1
林博文(1998)。綜合高中學生對工業類科職業學程學習滿意度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柯淑屏(2003)。高職餐飲管理科學生學習滿意度之研究--以桃園地區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世新大學,臺北市。胡文聰(2004)。宜蘭縣國小五年級學童心理健康和健康與體育領域學習滿意度調查。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臺北市。馬芳婷(1989)。社教機構短期研習班教師教學行為與學生學習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施登堯(2000)。 九年一貫「健康與體育」領域分段能力指標之探討。學校體育雙月刊,10(2),19-27。范春源(1999)。九年一貫課程-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課程統整之探討。學校體育,9(6),35-39。施良方(1996)。學習理論。高雄:麗文文化。
晏涵文(2000)。健康與體育新課程綱要之理念、內涵與特色。邁向課程新紀元(七)--九年一貫課程學習領域教學研討會論文集(頁170-179)。臺北: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
翁志成(2002)。國民中小學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課程實施的困難與問題。台灣教育,617,51-57。
張兆煒(2001)。台北縣國民小學體育教學現況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體育,桃園縣。張宗昌、莊清泉(1995)。國立台中商專學生喜歡與不喜歡體育課因素調查。大專體育,22,32-38。張春興(1992)。心理學。臺北:東華。
張春興、林清山(1989)。教育心理學。臺北:東華。
張家銘等人(2000)。我國大學校院學生對體育課程的態度與滿意度之調查研究。中華體育季刊,52,29-35。
教育部(1993)。 國民小學課程標準。台北巿:教育部。
教育部(1998)。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臺北:教育部。
陳文長(1995)。大學生對運動性休閒參與動機與興趣分組體育課滿意度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陳宣伯(2001)。國民小學教師對九年一貫課程的意見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縣。陳容芯(2000)。成人參與電腦第二專長教育學習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陳展倫(2006)。國中生上體育課滿意度及影響其運動之因素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中華大學,新竹市。陳張榮(1996)。高雄市國民小學運動場地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陳敬能(1999)。台南地區各級學校學生體育目標認同傾向之研究。88年度大專院校體育學術研討會刊(頁73-76)。台北:輔大。
許文敏(2001)。實用技能班學生學習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許義雄(2000a)。九年一貫「健康與體育領域」課程之發展與願景—從國際學校體育課程之改革談起。學校體育,10(1),10-18。許義雄(2000b)。「健康與體育」的分合問題-談九年一貫健康與體育領域之落實。學校體育,10(1),2-3。
許義雄、葉國樑(2000)。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的發展與願景。翰林文教雜誌,7,13-17。許錫銘(1998)。我國試辦綜合高中學生學習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黃月嬋(1994)。國小體育科實施內容探究。中華民國大專院校八十三年度體育學術研討會,257-268。
黃月嬋(2001)。九年一貫課程健康與體育領域之統整。國教輔導,40(6),44-49。黃玉湘(2002)。我國社區大學學員學習動機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湯錦宏(2000)。九年一貫課程規劃「健康與體育」領域架構圖解。國民教育,41(1),32-36。游家政(1999)。再造「國民教育九年一貫課程」的圖像—課程綱要的規劃構想與可能問題。教育資料與研究,26,4-18。楊益風(1999)。世紀末國民中小學的衝擊與新生。教育研究資訊,7(1),49-56。楊建隆(1996)。台灣地區大四選修學生體育課之考量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楊志顯等(1997)。體育課實施方式與學生滿意度之研究。體育學報,22,153-164。
葉憲清(1986)。大專興趣分組體育課教學行政與研究。高雄巿:復文。
葉憲清(1991)。我國學校體育的回顧與展望。國立體育學院論叢,2(1),1-39。葉憲清(1998)。體育教材教法。台北:正中。
葉憲清(2000)。二十一世紀理想的學校體育教師形象。國民體育季刊,29(1),4-11。甄曉蘭(1999)。九年一貫課程改革的理想與挑戰。台灣教育,581,2-8。
廖璟華(2004,7月27日)。解決流浪教師困境。東森新聞網。2006年7月10日。網址:http://www.ettoday.com/2004/07/27/329-1663944.htm
廖智倩、闕月清(2001)。淺談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之協同教學。課程與教學季刊,4(4),113-128。蔡明砡(1991)。老人教育學員學習滿意度及相關因素之研究--以臺北市長青學苑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東吳大學,臺北市。蓋浙生(1982)。教育經濟學。台北:三民。
歐用生,楊慧文(1999)。國民教育課程綱要的內涵與特色。師友月刊,379,10-15。歐陽金樹(1997)。國立聯合工商專校學生對體育課興趣選項保齡球運動滿意度之調查。大專體育,31,35-41。蔡貞雄(2001)。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體育教學的特質。學校體育,11(6),25-34。劉安倫(2000)。國中學生對職業試探與輔導活動課程學習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臺北市。劉再清(2003)。澎湖縣國小學生對九年一貫課程「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學習滿意度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臺北市。劉明川(2002)。臺北市國小學生體育課學習滿意度與學習成效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市。劉照金(1997)。大學生對興趣分組體育課涉入程度與滿意程度之相關研究。大專院校八十六年度體育學術研討會專刊(頁409-425)。臺北市:中華民國大專院校體育總會。
盧居福(1998)。大專體育教學滿意度量表之編製。大專體育,40,31-39。
盧雪梅(1998)。實作評量的應許、難題和挑戰。教育資料與研究,20,1-5。鄭金昌(1997)。東海大學學生對體育課興趣分組教學滿意度與修課態度調查研究。大專體育,29,22-32。鄭榮源(1991)。國民小學體育教學實況調查研究。省體專學報,19,95-111。鄧正忠(2000)。國立宜蘭技術學院學生對體育課興趣選項分組教學滿意度之研究。宜蘭技術學院學報,4,127-133。
潘義祥(2002)。九年一貫「健康與體育」課程之發展策略與展望。國立體育學院論叢,12(2),35-58。賴清國(2002)。高職餐飲管理科建教合作學生學習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賴錦堂(2004)。台北縣國小學生體育課學習滿意度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體育,臺北市。鍾志強(1997)。雲林科技大學學生選修體育運動相關課程積極滿意度之研究。體育學報,24,73-84。謝在明、林政德(1986)。台灣省國民小學體育循環式教學實施概況研究。體育學報,8,129-148。謝美雲(2006)。台南市國小高年級學生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學習滿意度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大學,台南市。謝惠卿(2002)。國中導師領導行為、班級氣氛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以高雄市某國中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韓春屏(2000)。國中補校教學取向、學生批判思考與學習滿意度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韓豐年(1989)。高職學生個人特徵與學習環境滿意度之相關研究—以北市大安高工印刷科學生為個案。未出版碩士論文, 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鍾志強(1997)。雲林科技大學學生選修體育運動相關課程積極滿意度之研究。體育學報,24,73-84。二、英文部分
Adams, J. S. (1963). Toward an understanding of inequity.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67, 422-436.
Alderfer, C. P. (1972). Existence, relatendness and growth. New York:Free Press.
Alperin, D. E. (1998). Factors related to student satisfaction with child welfare fieldplacement. Journal of Social Work Education, 34(1), 43-54.
Behuniak, P. & Gable, R. K. (1982). Six differences in students' satisfaction with college and attitudes about future employment for five college majors.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Personne, 23(1), 11-17.
Betz, E., & Klingensmith, J. (1970). The measurement and analysis of college students atisfaction.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in Guidance, 3, 110–118.
Chadwick, K., & Ward, J. (1987). Determinants of consumer satisfaction with education: Implications for college & university administrators. College and University, 62(3), 236-246.
DeVellis, R.F. (1991).Scale Development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London: SAGE.
Domer, D. E. et al. (1983). Understanding educational satisfaction.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232 600.
Gay, L.R. (1992).Educational Research Competencies for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 New York:Macmillan.
Herzberg, F., Mausner, B., Peterson, R. O. & Capwell, D. F. (1957). Job attitudes:review of research and opinion. Pittsburgh, PA.: Psychological services.
Howard, G. S., & Schmeck, R. R. (1979). Relationship of changes in evaluations of instruction? 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 10(4), 305-315.
Jaeger, R. M., & Freijo, T. D. (1974). Some psychometric questions in the evaluation of professor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66, 416-423.
Kerwin, M. A. (1981). Student involvement as a dimension of the student perceived teaching behavior of post secondary educators. Adult Education, 31(2), 85-92.
Liegler, R. M. (1997). Predicting student satisfaction in baccalaureate nursing programs: Testing a causal model. Journal of Nursing Education, 36(2), 357-364.
Martin, C. L. (1988). Enhancing children's satisfaction and participation using a predictive regression model of bowling performance norms. The Physical Educator, 45(4), 196-209.
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2nd ed.) (1989). by Simpson J. A. and Weiner E. S. C. Oxford: Clarendon Press.
Webster, I. M. (1986). Webster's ninth new collegiate dictionary. Springfield, Massachusetts: Publis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