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98.84.18.52) 您好!臺灣時間:2024/10/14 03:27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楊献文
研究生(外文):Hsien-wen Yang
論文名稱:國小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教科書性別平等教育內容分析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f the Content Analysis on Gender Equity Education in Health and Physical Education Learning Area textbooks in Elementary Schools
指導教授:陳玉枝陳玉枝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Yuh-chih Che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東大學
系所名稱:體育教學碩士在職專班
學門:民生學門
學類:運動休閒及休閒管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7
畢業學年度:96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30
中文關鍵詞: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性別平等教育教科書內容分析
外文關鍵詞:health and physical education learning areagender equity educationtextbookcontent analysi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36
  • 點閱點閱:984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296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4
本研究之目的在於了解國小實施九年一貫課程,健康與體育領域教科書在不同版本及不同冊別其性別平等教育分布情形。本研究採用內容分析法,分析對象是南一版、康軒版、翰林版及仁林版第一冊至第十二冊等共四十八本的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教科書文字部分與圖(相)片部分。研究工具為研究者建構之性別角色分析類目表,分析類目為性別角色出現的情形、性別角色人格特質、性別角色關係、性別角色之服裝儀容、性別角色從事之職業或活動等五種類目,並將分析所得之資料透過次數分配與百分比統計與卡方考驗等方法處理。本研究發現如下:
一、四版本在文字中男性出現比例較高,人格特質上以無「傳統印象」呈現,性別關係、服裝儀容與職業活動均為「未呈現」。
二、文字部分,南一版為女性出現比例較高的情形,人格特質上翰林版較有「傳統印象」、南一版較無「傳統印象」。
三、文字部分,多數冊別男性出現比例較高,同時其性別關係呈現亦以「兩性和諧」為主,而人格特質、服裝儀容與職業活動均為「未呈現」。
四、第八冊男女文字出現較為平均。第五冊與第十冊在性別關係上較為和諧。人格特質有四冊、服裝儀容(第五冊)與職業活動有四冊均較無「傳統印象」。
五、圖片部分,「性別角色出現情形」與「性別關係」四版本均呈現「男女均等」,而人格特質、服裝儀容與職業活動均是無「傳統印象」。
六、圖片部分,南一版與康軒版在性別出現較為平均。性別關係,康軒版與翰林版較為和諧。人格特質、服裝儀容與職業活動,康軒版均較無「傳統印象」。
七、圖片部分,「性別角色出現情形」與「性別關係」十二冊別均呈現「男女均等」,人格特質、服裝儀容與職業或活動均以「無傳統印象」為主。
八、圖片部分,第九冊比其他冊在性別角色要來得平均些。人格特質,第一冊、第五冊與第九冊較無「傳統印象」。第一冊至第五冊在性別關係上、在服裝儀容上,較為和諧、無「傳統印象」。職業活動,有五冊較無「傳統印象」。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understand the distribution of Gender Equity Education of the Health and Physical Education Learning Area textbooks between different editions and different volumes in elementary schools. The method used for this study was content analysis. The targets of this analysis were both texts as well as pictures in the Nan-I version, Kang-Hsuan version, Han-Lin version and Jen-Lin version. A total of forty-eight textbooks from volume1-12 were analyzed. The method of the study was gender role analyzing chart, which analyzed the five types of gender roles. They were the proportion of appearance, the character of roles, the relationship of roles, the feature of clothes in males and females, the occupations. The related data was statistically analyzed by using frequency analysis, percentage calculation, Chi square independence test of statistic method.
The major findings were as follows:
1. For the texts among four versions, the proportion of male appearance was higher and non-traditional impression on the character of roles. Besides, there was no information on the relationship of roles and the feature of clothes in gender roles as well as the occupations.
2. For the texts, the higher proportion of female appearance was presented in Nan-I version. And there were traditional-impression on the character of roles in Han-Lin version as well as non-tradition impression in Nan-I version.
3. For the texts, the higher proportion of male appearance was displayed in most of the volumes as well as the balanced relationship of roles. There was no information presented on the character of roles and the feature of clothes in as well as the occupations.
4. For the texts, the volume-8 was balanced on the proportion of gender appearance. The relationship of roles in the volume-5 and volume-10 were balanced. There was non-traditional impression on the character of roles in four volumes as well as on the occupations in four volumes. So was the feature of clothes in roles in volume-5.
5. For the illustration in four versions, the proportion of gender appearance was balanced as well as the relationship of roles. Besides, the character of roles and the feature of clothes in roles presented non-traditional impression as well as the occupations.
6. For the illustration, both of the Nan-I version and the Kang-Hsuan version were more balanced on the proportion of gender appearance. Both the Kang-Hsuan version and the Han-Lin version were more balanced on the relationship of roles. Among the character of roles, the feature of clothes in gender roles, and the occupations, the Kang-Hsuan version presented non- traditional impression.
7. For the illustration, the proportion of gender appearance and the relationship of roles were balanced in the 12 volumes. Among the character of roles, the feature of clothes in roles, and the occupations, non-traditional impression was presented.
8. For the illustration, the volume-9 was more balanced on the proportion of gender appearance. The character of roles presented non-traditional impression in the volume-1,volume-5 and volume-9.The relationship of roles and the feature of clothes in roles presented more balanced in the volume1-5.Besides, there were five volumes non-traditional impression presented on the occupations.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第三節 名詞釋義
第四節 研究重要性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限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性別角色理論分析
第二節 教科書意義與相關研究
第三節 教科書與性別議題的相關研究
第四節 性別平等教育之相關研究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架構
第二節 第二節 研究對象
第三節 第三節 研究方法
第四節 研究工具
第五節 實施過程
第六節 資料處理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五章 第一節 文字部分
第六章 第二節 圖(相)片部分
第三節 綜合討論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第二節 建議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二、英文部分
附 錄
附錄一 性別角色分析類目表
附錄二 性別角色類目分析表內容分析者A內在信度檢核表
附錄三 性別角色類目分析表內容分析者B內在信度檢核表
附錄四 性別角色類目分析表內容分析者AB間信度檢核表
附錄五 致專家學者函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內政部統計處(2006)。中華民國87年臺灣地區婦女生活狀況調查提要報告。2006年7月3日,取自網址http://www.moi.gov.tw/stat/Survey/survey13.doc。
內政部統計處(2006)。中華民國91年臺閩地區婦女生活狀況調查摘要分析。2006年7月3日,取自網址http://www.moi.gov.tw/stat/index.asp。
王文科(1990)。教育研究法(增訂新版)。台北市:五南。
王保進(1999)。視窗版SPSS與行為科學研究。台北市:心理。
王美惠(1987)。已婚職業婦女之家務分工、性別、角色態度和社會支持與婚姻滿意度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台北市。
王敏如(2003)。性別平等教育課程對國小一年級學生性別知識與性別角色態度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方朝郁(1999)。教科書性別偏見檢核規準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立法院法律系統(2006)。兩性工作平等法。2006年7月3日,取自網址http://lis.ly.gov.tw/lgcgi/lglaw。
白博仁(1999)。國小學生的性別角色及其自我概念的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市。
古玉英(2003)。國小啟聰班國語科教科書性別角色之內容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台東市。
古玉英(2003)。從內容分析談教科書性別角色之研究。國教之聲,34(4),19-26。
行政院主計處(2006)。臺灣地區人力資源調查統計年報之表六臺灣地區就業者主要工作之每週工作時數。2006年8月7日,取自網址http://www.dgbas.gov.tw/mp.asp?mp=1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2006)。婦女勞動統計。2006年8月7日,取自網址http://www.cla.gov.tw/cgi-bin/SM_theme?page=41d35566
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教科書與性別。2006年7月13日,取自網址:http://etds.ncl.edu.tw/theabs/site/sh/search_adv.jsp?isme=1154249236659
吳心怡(2002)。國小教師教科用書使用情形之個案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台北市。
吳正牧(1994)。我國中小學教科書供應品質研究。台北市:台灣書店。
吳雪如(2002)。兩性平等教育融入正式課程之行動研究─以國小五年級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師範學院,新竹市。
吳淑茹(2001)。國小教師兩性平等教學實踐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李美枝(1987)。女性心理學。台北市:大洋。
李美枝、鍾秋玉(1996)。性別與性別角色析論。本土心理學研究,6,260-299。
李佳憓(2005)。男女大不同--談兩性教育的落實。國教之友,56(3),42-45。
李然堯(1983)。中國兒童性別角色發展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李瑞娥(2001)。國小社會教科書性別意識型態內容之分析研究。屏東師院學報,14,563-602。
李勝雄(2004)。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第一階段教科書內容分析之研究。屏師運動科學學刊,創刊號,1-19。
李 靜(2004)。性別角色刻板印象與女性發展的民族學研究。貴州民族研究,2(98),22-27。
呂純如(2004)。七年級社會學習領域性別平權教育之研究-教科書分析與教室觀察。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周水珍(1994)。海峽兩岸國民小學社會科教科書意識型態的取向分析。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報,3,107-130。
周文蓉(2004)。兩性教育融入藝術與人文領域課程設計之研究-以桃園市國小三年級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周淑儀(2000)。國小教師性別角色刻板印象與兩性平等教育進修需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台中市。
周惠莉(2002)。五大人格特質、性別角色與轉換型領導關聯性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桃園縣。
林文寶、邱子寧(2004)。性別平等與兒童文學。兒童文學學刊,9,1- 29。
林玉惠(2004)。父母性別角色教養態度對國小高年級學童家務分工、職業刻板印象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花蓮市:國立花蓮師範學院。
林惠雅(1991)。社會的發展。載於蘇建文(主編),發展心理學(頁282-288)。台北市:心理。
林寶山(1988)。教學原理。台北市:五南。
施良方(1996)。課程理論。高雄市:麗文。
施頂清(2005)。兩性平等教育的省思與推展。國教之友,56(3),13-18。
徐鏡存(2005)。國小低年級學童同儕活動中性別角色觀點之探討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北護理學院,台北市。
高廣孚(1988)。教學原理。台北市:五南。
孫邦正(1985)。教育概論。台北市:商務。
孫碧津、吳承典(2003)。體育教學中如何落實兩性教育。大專體育,66,5-10。
國立編譯館國民中小學審定圖書查詢系統(2006)。領域別:健康與體育。階段別:第一與第二階段。2006年7月15日,取自網址http://210.71.57.61/Bulletin/PA01.php。
康軒文教網(2007)。國小館健體領域。2007年7月4日,取自網址http://www.945enet.com.tw/Main/ElementarySchool.asp。
教育部(2005)。94.3.31台國字第0940039183號函:「兩性教育」議題修改為「性別平等教育」議題。台北市:教育部。
莊明貞、林碧雲(1997)。國小社會科新課程性別角色偏見之分析-以第一、二冊為例。國民教育,38(1),7-20。
莊明貞(1999)。「兩性教育」九年一貫國民教育課程綱要之規畫。教育研究資訊,7(4),28-47。
莊明貞(2002)。九年一貫課程性別議題之知識與權力分析。教育研究資訊,10(6),1-18。
莊靜宜(2004)。國小綜合活動教科書選用政策之執行研究-以花蓮市國小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許素愛(1990)。性別角色輔導課程對國二女生輔導效果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許育健(2004)。教科書在國語文教學中的角色與應用。國立編譯館館刊,32(1),67-77。
陳玉珍(2002)。澎湖縣國小教師對電視媒體中性別意識型態的解讀與性別平等教育實施態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台南市。
陳永宏(2001)。檢視小學體育教科書中的性別偏見現象。中華體育,15(3),99-105。
陳奇皇(2002)。國小兩性平等教育融入資訊課程之學習成效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市。
陳明敏(2003)。臺海兩岸前期中等教育國文教科書性別偏見之比較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陳淑媛(2006)。以性別角色為中心探討女性法官幸福感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慈濟大學,花蓮縣。
陳皎眉(1996)。青春期的兩性關係。載於陳皎眉等合著,兩性關係(頁13-17)。台北縣:國立空中大學。
陳皎眉(1996)。婚姻中的兩性關係。兩性平等教育季刊,6,17-23。
陳梅玲(2005)。大學倫理學教科書性別意識型態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陳書瑩(1999)。教科書的評鑑標準與選用理念。研習資訊,16(4), 31-34。
陳秀如(2001)。國小學生父親參與子女生活及學習相關活動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靜宜大學,台中縣。
陳威志(2003)。國小六年級女生性別意識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陳建州、劉正(2004)。補充或取代?女性就業對男性就業的影響。臺灣人口學會2004 年年會暨「人口、家庭與國民健康政策回顧與展望」研討會。台北市:國立台灣大學人口與性別研究中心。
陳信欽(2005)。性別平等教育融入建構取向籃球遊戲教學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陳惠馨(2005)。認真對待性別平等教育法--性別平等教育法之立法與展望。國家政策季刊,4(1),21-32。
張志明(2002)。性別平等教育融入國語科教學之研究-以國小六年級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屏東市。
張芝綺(2003)。兩性教育融入生活課程之研究─以卡通做為改變性別刻板印象教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台北市 。
張玨、白慧娟、王舒芸(1998)。體檢國小教科書-小一道德與健康篇。教育研究集刊,41,17-50。
張春興(1991)。現代心理學。 台北市:東華。
張春興(1994a)。現代心理學。 台北市:東華。
張春興(1994b)。教育心理學。 台北市:東華。
張春興(1995)。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市:東華。
張清濱(1997)。教科用書與兩性平等教育。研習資訊,14(3),1- 8。
張鈺佩、吳雅玲(1998)。國中教師對兩性平等教育課程的意見。兩性平等教育季刊,5,66-81。
郭維欣(2003)。國民小學實施兩性平等教育活動方案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台北市。
郭麗娟(2005)。檢視民主法治教育叢書之性別意識型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曾台芸(2000)。國小教師對實施兩性平等教育之意見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黃文三(1999)。對現代青少年的性別角色應有的認識。空大學訊,235,147-150。
黃可欣(2006)。戀愛中大學生之性別角色特質、人格特質與愛情態度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黃安邦(1990)。社會心理學。台北市: 五南。
黃郁婷(2004)。運動閱聽人性別意識型態之研究-以第20屆亞洲女子籃球錦標賽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黃政傑、張嘉育(1998)。消除性別偏見的課程與教學。兩性平等教育季刊,3,25-38。
黃德祥(1994)。青少年發展與輔導。台北市:五南。
黃德祥(2000)。青少年發展與輔導。台北市:五南。
黃振球(1996)。談學校如何遴選教科書。台灣教育,543,12-15。
黃譯瑩(1997)。教科用書開放後的省思--開放的圖像與願景。研習資訊,14(3),14-42。
黃婉君(1998)。國小新版國語教科書性別意識形態之內容分析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台北市。
黃馨儀(2005)。我國教科書開放政策之評析。學校行政雙月刊,40,190-200。
黃麗淑(2003)。國小三年級性別平等教育融入閩南語課程教學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畢恆達(1998)。性侵害與性別歧視。兩性平等教育季刊,1,43-46。
游美惠(2004)。性別權力與知識建構:《親職教育》教科書的論述分析。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17,1-45。
游慧卿(1986)。性別角色在個人、家庭、社會價值間的差異與生活適應的關係。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粟慧文(2002)。國民小學教科書性別角色內容分析-以語文領域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師範學院,新竹市。
程瓊瑩(1989)。大專(商科)女學生性別角色態度與職業期望關係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台北市。
葉明芬(2000)。國民中學兩性平等教育融入式教學實施研究-以家政科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葉彭鈞(2002)。國民小學教師教科書選用狀況及相關因素之研究-以新竹縣為 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師範學院,新竹市。
趙鏡中(2002)。解除教科書的魔咒-對教材編製與選用的探討。研習資訊,19,320-25。
歐用生(1985)。我國國民小學社會科教科書意識型態之分析。新竹師專學報,12,91-125。
歐用生(2000)。內容分析法。載於黃光雄、簡茂發(主編),教育研究法(頁235-240)。台北市:師大書苑。
蔡文山(2006)。性別平等教育課程之內涵與相關研究探討。研習資訊,23(4),87-96。
蔡如珮(2002)。台東師院男女生的價值觀、性別角色態度與生涯選擇的差異之關聯性。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師範學院,台東市。
蔡明璋(2004)。臺灣夫妻的家務工作時間:親密關係的影響。臺灣社會學,8,99-131。
劉容伊(2004)。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教科書性別意識形態之研究-以視覺藝術範疇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劉惠琴(1981)。大學女生的性別角色與事業態度之關係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劉秀娟、林明寬(譯)(1996)。兩性關係-性別刻版化與角色。台北市:揚智。(Susan A. Basow, 1992)
劉秀娟(1998)。兩性關係與教育。台北市:揚智。
劉炳輝(2005)。以文化性別觀談學校兩性平等教育之推行。國教之友,56 (3),7-12。
鄭世仁(1992)。揭開「教科書」的面紗。國立教育資料館館訊,18,1-7。
鄭陳宏(2002)。教師性別意識及其性別平等教育實踐之現象研究:以五位國小男性教師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師範學院,新竹市。
潘婉茹(2000)。母親性別教養態度與高職女生性別特質、異性交往態度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嘉義市。
盧亭如(2006)。國小英語教科書潛在課程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簡安茹(2006)。桃園縣國民小學性別平等教育實施現況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戴淑敏(2003)。國中國文科融入性別教育之教科書判讀與教學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闕月清(2005)。體育教科書之選用。學校體育,15(3),10-15。
謝小芩(1994)。國中健康教育教科書之性別意識型態分析。兩性教育與教科書研討會。嘉義縣:國立中正大學成人教育中心。
謝臥龍(1996)。落實兩性平等教育專題研究報告之回應。教改通訊,(17/18),47-48。
謝臥龍(1997)。從兩性平權教育的觀點探討教學互動歷程中的性別偏見。公教資訊季刊,1 (1),42-29。
謝臥龍(1998)。建構兩性平等教育環境與情境之策略。教育實習輔導季刊,16, 66-77。
謝美年(2002)。國民小學九年一貫課程一、二年級國語課本圖畫性別角色偏見之內容分析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台中市。
蕭昭君(2003)。國小師資培育教導的是誰的知識?語文教育入門教科書性別內容的初步檢視。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16,1-39。
蕭蕙心(2001)。國小低年級兒童對圖畫故事書中性別角色的解讀。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師範學院,台東市。
魏惠娟(2001)。婦女中心的方案規劃:方法與策略。2001全國婦女國事會議區域論壇論文集。高雄市:高雄市美術館。
羅志平(2006)。歷史修正主義與新民族主義:日本修改教科書爭議的政治效應。問題研究,45(1),81-106。
羅明忠(2005)。國民小學實施性別平等教育的困境與解決之道。國教之友,56 (3),19-23。
蘇芊玲(1996)。落實兩性平等教育。教改通訊,(17/18),43-44。
蘇芊玲(2001)。教什麼?怎麼教?通識課程「性別文化研究」的內涵與教學。通識教育季刊,8 (2),1-31。
鐘敏華(2005a)。體育教科書的選用與問題因應。學校體育,15 (3),1- 3。
鐘敏華(2005b)。體育教科書之選用。學校體育,15(3),28-31。

二、英文部分
Craig, W. (2000). Childhood Social Development. Malden: Blackwell.
Huston, A. C. (1983). Sex-typing. In P. H. Mussen(ED.), 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 4. Socialization, personality, and social Development (pp. 387-467).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Kimmel, M. S. (2004). The Gendered Society. 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ee, K. (2000). Childhood Cognitive Development. Malden: Blackwell.
Lindsey, L. L. (1997). Gender Roles : A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 Upper Saddle River: Prentice Hall.
Martin, C. L. (1987). A ratio measure of sex stereotyp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2, 489-499.
Mohnsen, B. S. (1996). Recommended Curriculum Materials to Enhance Student Learning. In B.F. Hennessy(Ed), Physical education sourcebook, (pp.111-131). Champaign, IL : Human Kinetics.
Turner, R. M. (1992). Considering the Culture of Textbook. In J.G. Herlihy(Ed.), The Textbook controversy : issue, aspects and perspectives,(pp.101-109). Norwood, New Jersey : Ablex.
Shaffer, D. R. (1988). Social and Personality Development(2nd ed.). California: Brooks/Cole Publishing Company.
Slee, P. & Shute, R. (2003). Child Development: Thinking About Theories. 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Vasta, R., Haith, M. M. , & Miller, S. A. (1992). Child psychology: The modern science. New York, NY : John Wiley & Sons.
Venezky, R. L. (1992). Textbook in School And Society. In P. W. Jackson, (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curriculum (pp.436-461). New York: Macmillan Pub. Co.
Wharton, A. S. (2005). The Sociology of Gender: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Research. Malden: Blackwell.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孫碧津、吳承典(2003)。體育教學中如何落實兩性教育。大專體育,66,5-10。
2. 施頂清(2005)。兩性平等教育的省思與推展。國教之友,56(3),13-18。
3. 林文寶、邱子寧(2004)。性別平等與兒童文學。兒童文學學刊,9,1- 29。
4. 李勝雄(2004)。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第一階段教科書內容分析之研究。屏師運動科學學刊,創刊號,1-19。
5. 李瑞娥(2001)。國小社會教科書性別意識型態內容之分析研究。屏東師院學報,14,563-602。
6. 李佳憓(2005)。男女大不同--談兩性教育的落實。國教之友,56(3),42-45。
7. 李美枝、鍾秋玉(1996)。性別與性別角色析論。本土心理學研究,6,260-299。
8. 古玉英(2003)。從內容分析談教科書性別角色之研究。國教之聲,34(4),19-26。
9. 莊明貞、林碧雲(1997)。國小社會科新課程性別角色偏見之分析-以第一、二冊為例。國民教育,38(1),7-20。
10. 莊明貞(1999)。「兩性教育」九年一貫國民教育課程綱要之規畫。教育研究資訊,7(4),28-47。
11. 莊明貞(2002)。九年一貫課程性別議題之知識與權力分析。教育研究資訊,10(6),1-18。
12. 陳永宏(2001)。檢視小學體育教科書中的性別偏見現象。中華體育,15(3),99-105。
13. 陳書瑩(1999)。教科書的評鑑標準與選用理念。研習資訊,16(4), 31-34。
14. 陳惠馨(2005)。認真對待性別平等教育法--性別平等教育法之立法與展望。國家政策季刊,4(1),21-32。
15. 張玨、白慧娟、王舒芸(1998)。體檢國小教科書-小一道德與健康篇。教育研究集刊,41,1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