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分
王保進(2006)。視窗版SPSS與行為科學研究。台北市:心理。
王淑俐(1994)。為師最樂。台北市:南宏。
王連生(1997)。親師合作樂無窮-談親師溝通理念與技巧。班級經營,2 (1),5-6。朱珊妮(2002)。一個幼稚園班級中親師溝通的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幼兒教育研究所,新竹市。江麗莉、鐘梅菁(1997)。幼稚園初任教師困擾問題之研究。新竹師院學報,10,1-21。何香蓮(2003)。幼稚園家長因應親師衝突方式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嘉義市。吳百祿(1998)。衝突管理。載於蔡培村主編,學校經營與管理。高雄市:麗文。
吳宗立(1998)。創造和諧雙贏的親師溝通。菁莪季刊,9(4),40-45。
吳明隆、涂金堂(2006)。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台北市:五南。
宋秉明(1991)。衝突經營的概念與展望。靜宜管理學報,2,191-202。李宜穎(2006)。親師衝突對私立幼兒園教師教學情緒及教學承諾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在職專班,台北市。李鴻章(2002)。親師衝突—一段親師溝通歷程中教師的專業成長。教育行動研究與教學創新(上冊)。台北市:揚智。
林生傳(1990)。教育社會學。高雄市:復文。
林明地(1996)。學校與社區關係:從家長參與學校活動的理念談起。教育研究,51,30-40。林建平(1996)。親師關係及溝通。國教月刊,43(1),1-6。林珍宇(2001)。國民小學親師溝通互動歷程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花蓮市。林清山(2003)。心理與教育統計學。 臺北巿:東華。
林淑慧(2004)。台北縣公立幼稚園教師認知親師衝突原因與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家庭與研究所,台北市。林欽榮(2001)。人際關係與溝通。台北市:揚智。
邱皓政 (2004)。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台北市:五南。
邱瓊蓁(1996)。真愛密碼--探討幼稚園裡的親師衝突。幼教資訊,137,19-24。柯進雄(1994)。衝突理論與學校領導。台北市:台聯。
洪怡芳 (2005)。幼兒園親師不愉快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天主教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系,台北市。徐綺穗(1996)。從人際溝通的互動模式探討親師溝通的障礙與對策。國立臺南師範初等教育學報,9,207-227。
秦夢群(1999)。教育行政-理論部分。台北市:五南。
袁麗珠(1993)。幼兒園教師面臨的倫理兩難問題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台北市。張金鑑(1996)。行政學新論。台北市:三民。
張紹勳(2001)。研究方法。台中市:滄海。
張德銳(2001)。學校行政研究。台北市:五南。
張鐸嚴(1985)。國民小學教師與行政人員間衝突管理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台北市。教育部(2000)。國民教育法規選輯。台北市:教育部國教司。
曹常仁(1994)。親師關係之經營。國教之聲,27(3),8-17。陳玟甄(2004)。台中市國民中小學親師衝突原因及教師因應方式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台中市。
陳怡君(2004)。台北縣市幼小教師與大班家長對幼小銜接之看法與作法。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台北市。陳素捷(2002)。台中市國民中小學親師衝突原因及教師因應方式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台中市。陳國泰(2003)。幼兒教師的困擾問題及其因應方式研究。幼兒保育學刊,1,185-213。黃建清(2005)。國民小學親師衝突原因及因應策略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台北市。楊雅惠(1995)。婚姻衝突現象與因應歷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台北市。劉慈惠(2001)。落實學前親職教育的一個觸角:幼稚園老師和家長對彼此合作關係及幼兒發展之期望的連續性研究。(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 89-2413-H-134-011-F22 NSC 90-2413-H-134-022-F22)。
潘正德(1995)。團體動力學。台北市:心理。
蔡瓊婷(2003)。國民小學親師衝突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屏東市。鄭淑文(2000)。國小一年級導師因應親師衝突方式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花蓮市。錢得龍(2004)。一場學校與家庭的戰爭--親師之間的鴻溝與橋樑。師友,448,8-13。
韓經綸(1994)。組織行為學導論。台北市:五南。
鍾育琦(2001)。國民小學教師對親師衝突的觀點及其處理方式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屏東市。鍾婷婷(2004)。幼稚園教師因應親師衝突之研究-以高雄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幼兒教育研究所,屏東市。蘇福壽(1998)。台北市國民小學教師親師衝突因素及其處理方式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台北市。Carol Gestwicki(1996)。親職教育-家庭、學校與社區關係 。邱書璇譯。台北市:揚智。(1992)。
Dodd , A. W. & Konzal , J. L. (2000)。親師新主張—借鏡美國教改經驗,邱如美譯。
台北市:天下。(1999)。
Lilian G.Katzm(2002)。與幼教大師對談—邁向專業成長之路。廖鳳瑞譯。台北市:信誼。(1994)。
二、英文部分
Anonymous. (1998). Making the most of meeting with family Members. The Education Diagest, 63(5), 19-24.
Attanucci, J. (2004). Questioning honor:A parent-teacher conflict over excellence and diversity in a USA urban high school. Journal of Moral Education, 33(1), 57-70.
Becker,H. J & Epsteim,J. L.(1982). Infulences on teachers use of parent involvement at home. Report NO. 324. Balinore:The Johons Hopkins University Center.
Dodd , A. W. & Konzal , J. L.(2000). Parents and educators as partners. Academic Search Premier. 65(7),8-13.
Gary,K.P.(1991).Enhancing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parents through interactive training .US:Florida.(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342763)
Gelfer. J. S.(1991). Teacher-Parent Partnerships: Enhancing Communications. Childhood Education ,67(3),164-167.
Katz, L.(1980). Mothering and Teaching some Significant Distinctions, Current Topics in Childhood Education,3, 42-49.
Katz, L. G. (1996). Preventing and resoling parent-teacher differences. ERIC No. ED401 048.
Lawler, S. D. (1991). Parent-teacher conferencing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NEA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Series.(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NO. ED 343690.)
Lightfoot, S. (1978). Worlds apart: Relationships between families and school. New York: Basic 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