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2)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8 18:34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劉明隆
研究生(外文):Ming-Lung Liu
論文名稱:臺灣公民教育的再思:以認同能力為主軸的公民教育
論文名稱(外文):The Reconsideration of Citizenship Education in Taiwan: Focus on the Capacities of Identity Construction
指導教授:鄧志松鄧志松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hih-Sung Te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國家發展研究所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綜合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7
畢業學年度:9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78
中文關鍵詞:公民教育公民認同認同衝突反思良心案例教學議題中心
外文關鍵詞:Citizenship EducationCitizen IdentityIdentity ConflictsReflectivityConscienceCase MethodIssue-centered Method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5
  • 點閱點閱:603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5
本研究之特徵在於從公民認同的角度出發,重新探討國家社會之公民問題與公民教育之意涵。眾所皆知的,臺灣目前的公民認同問題已極為嚴重,包括有異質認同間的衝突與對立,以及公民自我價值觀的混淆和迷思。而這些公民認同問題,在傳統的公民教育課程中,並無合適的方案給予學生相關能力的培育。為此,本研究擬針對台灣此類的認同問題進行深入探討,並規劃合適的公民教育以培植學生相對應之能力,此類能力在本文中即指稱公民的認同能力。
依據過去公民教育學者的論述與本研究的觀點,公民相關的認同能力可約略區分為兩個面向:反思面與良心面。反思面能力用以指涉公民跳脫自我認同脈絡,而從他者角度進行思考,或接受他者認同論述影響的能力;良心面能力則指稱公民以自我立場為出發點,而進行的思考邏輯、價值判斷之推演,甚至是以實際行動影響他者認同之能力。這兩面能力的運作與對話可使得公民認同的問題獲得解決,意即異質的公民認同間能夠進行實質且理性的對話,而公民自我的價值觀也得以適當地培養起來,公民的認同可因此維持平衡狀態,且公民認同的循環更得以控制在良性的狀態之中。
為培植學生此類的認同能力,本研究設計了相關的公民教育課程,涵括了學校中的潛在課程、正式課程,以及非正式課程。在本研究之中,潛在課程指稱教育者的觀念與態度,以及學校、班級長期經營的方式、氛圍所積累的學校文化風氣,其對於學生公民資格的造就具有長久且深遠之影響。其次,本研究建議正式課程運用案例教學法與議題中心教學模式兩種教學方法,此二種教學方式對於培養學生的認同能力都極有裨益。最後,非正式課程的施行主要為幫助學生如何實際地、務實地,在現實生活中實踐認同能力。透過這三部分課程的實施,可培育學生的公民認同能力,其中包含有良好的公民信念與態度,及公民的參與、實踐能力,進而建造台灣公民社會發展之基石。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is research is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citizen identity to reconsider citizen problems and citizenship education. Taken as the analytic approach, citizen identity will clearly show the axis of citizen problems and citizenship education.
As is known to all, the problems of citizen identity in Taiwan is getting worse and worse, including not only the social aspect, such as continuing conflicts between parties, but the self aspect, like citizen’s confusion of values. Pitifully, in our traditional citizenship education, those problems of citizen identity in Taiwan have not been dealt with well. To this end, this thesis intends to focus on those problems and draws up one kind of ideal course of citizenship education, which may cultivate student’s corresponding abilities of identifying.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es of citizenship education, those abilities can be approximately divided into two aspects: reflectivity aspect and conscience aspect. The abilities of reflectivity aspect refer to disengaging from one’s original thinking context and thinking from others’ viewpoints, or even agreeing on others’ discourses. The abilities of conscience aspect mean the logical thinking and value-judging from personal point of view, or the practical action to influence others’ identities. Through the operations and dialogs of these two aspects of abilities, the problems of citizen identity can be dealt with properly, that is to say the different citizen identities can proceed rational and pragmatic negotiations. Moreover, individuals’ self-identities can be balanced in consequence.
To cultivate such students’ abilities of identifying, this thesis draws up one kind of ideal course of citizenship education, which includes three parts: hidden, formal, and informal curriculum. Firstly, the hidden curriculum refers to the attitudes of teachers and the atmosphere of school culture that would have deep and long-lasting effects on learners. Secondly, the formal curriculum embraces two kinds of pedagogies: case method and issue-centered method, proved to be capable of cultivating the students’ abilities of identifying. Lastly, the informal curriculum would provide learners with the opportunities of practicing the abilities of identifying in real life. Through the three parts of curriculum, the learners’ abilities of identifying can be cultivated properly, including the decent citizen attitudes and beliefs, as well as the practicing and participating abilities to develop the civil society in Taiwan.
口試委員審定書
謝誌 I
中文摘要 II
英文摘要 IV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2
第三節 文獻探討 4
壹、 公民教育的內涵 5
貳、 公民教育內涵的實質 7
參、 公民認同的意涵與特性 12
肆、 以認同能力為主軸的公民教育 18
伍、 小結 30
第二章 理論與分析架構 31
第一節 分析架構 31
壹、 自我認同與社會認同的關係 32
貳、 自我認同的循環 33
參、 社會認同的循環 40
肆、 公民教育的施行 45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限制 48
壹、 研究方法 48
貳、 研究限制 49
參、 小結 49
第三章 台灣的認同情境 51
第一節 台灣認同情境的概述 51
壹、 國家認同與族群認同面向 52
貳、 其他公民認同面向 61
第二節 自我認同難題 65
壹、 何謂公民的自我認同難題 65
貳、 台灣的公民自我認同難題 68
參、 自我認同難題與公民教育之關係 72
第三節 社會認同難題 74
壹、 何謂公民的社會認同難題 75
貳、 台灣的公民社會認同難題 78
參、 社會認同難題與公民教育之關係 82
肆、 小結 84
第四章 認同能力的作用與重要性 86
第一節 自我面向的認同能力 86
壹、自我認同能力的意義 86
貳、處理的問題範圍 87
參、自我認同能力的實際運作 90
肆、處理的預期果效 94
第二節 社會面向的認同能力 97
壹、 社會認同能力的意義 98
貳、 處理的問題範圍 98
參、 社會認同能力的實際運作 101
肆、 處理的預期果效 105
第三節 兩面向的調和 107
壹、 調和之必要性 107
貳、 調和的意義 109
參、 自我面向與社會面向的調和運作 110
肆、 小結 114
第五章 公民教育課程的規劃與認同能力的培養 116
第一節 潛在課程(HIDDEN CURRICULUM) 116
壹、 課程的內涵 116
貳、 關於認同能力的培養 124
第二節 正式課程(FORMAL CURRICULUM) 133
壹、 課程的設計 133
貳、 關於認同能力的培養 146
第三節 非正式課程(INFORMAL CURRICULUM) 156
壹、 課程的規劃 157
貳、 關於認同能力的培養 161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170
壹、 結論 170
一、 台灣認同情境的省思 170
二、 認同能力的可能性 171
三、 公民教育課程的發展 171
貳、 建議 172
一、學校的合作 172
二、政府的支援 175
參、 對後續研究的建言 176
一、 理論的發展與相關課程的施行 176
二、 科際間的整合 177


參考文獻 A
附錄一 公民教育課程設計方案表--案例教學法 I
附錄二 公民教育課程設計方案表--議題中心教學模式 K
中文書目
王千倖(1998)。<案例教學法>。引自http://www.nknu.edu.tw/~edu/new-eduweb/08Learning/learning%20thesis/learning%20thesis-4/item4-article20.htm。
王振寰(1999)。〈權力與政治體系〉。收錄於王振寰、瞿海源主編《社會學與台灣社會》,頁470-497。台北:巨流。
白雲霞(2003)。《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理論、模式》。台北:高等教育。
田年豐(2006年6月25日)。〈本土運動核心價值〉。自由時報,A14版。
石雅玟(1999)。《花蓮地區國小教師對議題中心教學的觀點》。1999年碩士論文。未出版。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研究所。
江宜樺(1998)。《自由主義、民族主義與國家認同》。台北:揚智。
江宜樺(2003)。〈公民教育與公民意識的培養〉。引自http://stuweb.nhsh.tp.edu.tw/~citizen/share/po/teach.doc。
何榮幸(2006年7月13日)。〈避免模糊焦點 兩度延後出手〉。中國時報,A2版。
何懷宏(1994)。《良心論》。上海:師範大學。
吳乃德(2006年7月14日)。〈親綠學者、社運人士715聲明 吳乃德:扁下台為民主立典範〉。中國時報,A2版。
吳介民(2006年7月16日)。〈進步的能量須超越改革對象〉。中國時報,A3版。
呂秀蓮(1974)。《新女性主義》。台北:幼獅。
李丁讚(2006年8月3日)。〈情感讓人看不見真相〉。中國時報,A15版。
李弘善(譯)(2002)。《班級經營的雙贏策略》(原作者:Carol Cummings)。台北市:遠流。(原書出版年:2000)。
李惠銘(2004)。〈校園嬉遊記—柑園的學校與社區營造〉。《北縣文化》83卷,頁16-21。
李筱峰(1995)。〈一百年來台灣的政治運動中的國家認同〉。引自http://www.jimlee.idv.tw/art_01_07.htm。
李慕華(譯)(2000)。《反思教學:成為一位探究的教育者》(原作者Henderson, James. G.)。台北:心理。(原書出版年:1998)。
林火旺(1995)。〈自由主義社會與公民道德〉。《哲學與文化》22卷12期,頁1071-1084。
南方朔(2006年6月5日)。〈又來了,悲情民粹牌〉。中國時報,A4版。
施正鋒(2001)。〈台灣人的國家認同〉。收錄於 台灣歷史學會編《國家認同論文集》。。
趙旭東、方文(譯)(2002)。《現代性與自我認同》(原作者:紀登斯(A. Giddens))。台北市:左岸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原書出版年:1991)。
范珍輝、江亮演、江林英基、黃維憲編著(1998)。《社會運動》。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張民杰(2001)。《案例教學法—理論與實務》。台北:五南。
張秀雄(主編)(1998)。《公民教育的理論與實施》。台北:師大書苑。
張秀雄(1999)。〈建構適合台灣社會的公民資格觀〉。《通識教育季刊》第六卷第二期,頁99-122。
張秀雄(2002)。〈公民資質的教育模式〉。《中等教育專業刊》53卷5期,頁4-22。
張秀雄(2003)。〈議題中心課程模式在規畫學校本位課程的應用—以社會學習領域為例〉。《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14卷2期,頁6-23。
張秀雄(主編)(2004)。《新世紀公民教育的發展與挑戰》。台北:師大書苑。
張春興(1996)。《現代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期玲(2003)。《國家認同的塑造:以國中歷史教科書為焦點》。未出版。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公共政策組碩士論文。
郭峰淵(2006年7月18日)。〈小心殖民幽靈〉。中國時報,A15版。
陳木城(1997)。〈臺灣地區教科書發展的回顧與前瞻〉。引自 http://www.trd.org.tw/cpast/895030/890530.htm。
陳月梅(2001)。《電腦模擬應用於批判思考教學策略之師資培訓—以兩性平等議題為例》。未出版。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光輝(2000)。〈近百年來我國高級中學公民課程的發展〉。《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11卷4期,2000年12月。
陳伯璋(1991)。〈教育問題〉。收錄於楊國樞、葉啟政(主編)《台灣的社會問題》,頁399-428。台北:巨流。
陳其南(1995)。《社區總體營造與生程學習》。台北:文建會。
陳俊榮(2000)。《後現代的認同政治》。2000年博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
陳致嘉(2002)。〈教育本土化研究報告書〉。引自 http://tc.formosa.org/scholarship/2001/education.html。
陳敬函(2005年11月28日)。〈都到了割喉階段 牛肉還沒上桌?〉。聯合報,A12版。
陳麗菊(2006年7月28日)。〈漂流的認同 脆弱的民主〉。自由時報,A12版。
傅佩榮(1999)。《儒家與現代人生》。台北:業強出版社。
傅佩榮(2002)。〈關於青年價值觀的省思〉。《國家政策論壇》第二卷 第四期。引自http://www.npf.org.tw/monthly/00204/theme-070.htm。
曾茂山、李惠銘(2003)。〈「台北縣柑園國中」整合社區家長人力之實例〉。引自http://teach.eje.edu.tw/edu_resouce/04/07/8/c.doc。
彭如婉(1998b)。〈社群主義的公民教育觀〉。收錄於張秀雄(主編)《公民教育的理論與實踐》,頁123~140。台北:師大書苑。
游美惠(2004)。〈英格蘭公民教育的新契機〉。收錄於張秀雄(主編)《新世紀公民教育的發展與挑戰》。頁1-20。台北:師大書苑。
游�琱s(譯)(1987)。《實用思考指南—批判性思考及創造性思考的訓練》(原作者: Ruggiero V. R.)。台北:遠流。(原書出版年:1980)。
童一寧(2005)。《外省第三代的國家認同》。未出版。國立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馮朝霖、薛化元(1999)。〈主體性與教育權〉。引自http://www.inpr.org.tw:9998/inprc/pub/jounals/130-9/m131_2.htm。
黃人傑(1998)。〈從人文學論公民教育的理論與實際〉。收錄於張秀雄(主編)《公民教育的理論與實施》,頁233-251。台北:師大書苑。
黃秋敏(2004)。《國小學童創造思考與批判思考在科學問題解決歷程中之關聯性研究》。未出版。屏東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漢光、白亦方(2004)。《社會議題教學的實踐與省思》。國立花蓮師範學院。
廖福春(2006年6月14日)。〈罷免反罷免 戰火延燒彰化〉。聯合報,C2版。
趙素娟(2000)。《公民概念的澄清及公民教育理論與實踐之探討》。未出版。民國八十九年博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
劉宗正(2005年12月18日)。〈台灣民主政治的危機〉。引自 右派網 http://www.youpai.org/big5/read.php?id=277。
劉美慧(1998)。〈議題中心教學法的理論與實際〉。《花蓮師院學報》第8期,頁173-199。
劉姝言(1998)。〈自由主義的公民教育觀〉。收錄於張秀雄(主編)《公民教育的理論與實施》,頁77-106。台北:師大書苑。
潘志忠(2001)。《議題中心課程之影響研究—以國小批判性思考為主》。未出版。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立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志鵬(2003)。《生活取向之批判思考教學對國小五年級學童歸納演繹能力的影響》。未出版。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英文(2005)。〈基進民主理論的政治思辨〉。《政治科學論叢》第23期,頁1~26。
蔡祟熙(2006年6月10日)。〈期待民間形成第三勢力〉。中國時報。A7版。
鄭貞明(2006年2月24日)。〈媒體亂象何時了?〉。聯合報,A12版。
鄧志松(2005)。〈公民教育與認同政治:以國家認同教育為例〉。《通識教育季刊》第12卷第1期,頁45~70。
蕭新煌(2002)。《台灣社會文化典範的轉移》。台北:立緒。
龍應台(2006年6月27日)。〈今天這一課 品格〉。中國時報,A7版。
謝均才(2004)。〈香港的公民教育:從殖民地到特區〉。收錄於張秀雄(主編)《新世紀公民教育的發展與挑戰》,頁21-70。台北:師苑。
謝倫霍斯特(2006)。〈包庇罪惡,學會妥協〉。引自於http://blog.sina.com.tw/8256。
瞿海源(1996)。〈國中師生對公民與道德教育意見之分析〉。《國立編譯館通訊》9卷4期,85年10月。
瞿海源(1998)。〈跨世紀公民教育的問題〉。見殷海光文教基金會(主編)《市民社會與民主的反思》。台北:桂冠。
簡成熙(2004)。〈台灣跨世紀公民教育的回顧和前瞻〉。收錄在張秀雄(主編)《新世紀公民教育的發展與挑戰》,頁347-373。台北:師大書苑。
鐘敏龍(2001)。《國小社會科以爭論性議題中心的批判思考行動研究》。未出版。國立花蓮師範學院社會科教學碩士班。
顧爾德(2006年7月15日)。〈少年台灣不能成為漸凍人〉。中國時報,A19版。
鄺健行(譯)(1990)。《柏拉圖三書(原作者:柏拉圖)》。台北:結構群。



英文書目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Association (2004). Democracy at Risk, Chicago, Illinois.
Brooker, Peter(1987).“Postmodernity and Politics,” Philosophy Today 31,4/4, pp.291-305.
Bulter, Joseph(1937).” John Wesley''s Defense Before Bishop Butler,” Proceedings of the Wesley Historical Society, pp.63-67.
Center for Information and Research on Civic Learning and Engagement (2003). The Civic Mission of Schools. CIRCLE and Carnegie Corporation of New York.
Cogan, John J & Derricott, Ray (2000). Citizenship for the 21st Century︰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on Education. London: Stylus Publishing Inc.
Conover, Pamela Johnston(1995).“Citizen Identities and Consceptions of the Self,” 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Philosophy, 3(2), pp.133-165.
Dean, Kathryn (1997). Politics and the Ends of Identity. Aldershop: Ashgate.
Deschamps, Jean-Claude & Devos, Thierry(1998). “Regard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Identity and Personal Identity,” In Society identity edited by Stephen Worchel etc., SAGE Publications.
Dewey, J.(1933) How We Think, A Restatement of the Relation of Reflective Thinking to the Educative Process. Boston: D. C. Heath.
Doise, William (1998) "Social Representations in Personal Identity," in Social Identity, edited by Stephen Worchel etc., London: Sage, pp. 13-23.
Engle, S. H. & Ochoa, A. (1989). Education for Democratic Citizenship. Teachers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
Ferguson, Robert(1999). “The Mass Media and the Education of student in a Democracy: Some Issues to Consider,” In Social Studies Nov. 1999. Vol. 90 Issue 6, pp257-231.
Fox, Christine(2003). “The Question of Identity from a Comparative Education Perspective,”In Comparative Education: The Dialectic of the Global and the Local. Edited by R. F. Arnove & C. A. Torres.
Habermas, J. (1990) Moral Consciousness and Communicative Action, C. Lenhardt and S. W. Nicholsen (Trans.) Cambridge, MA, MIT.
Hughes, A. S.(1994). “Understanding citizenship: A Delphi study,” In Canadian and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23 (2), pp13-26.
Inden, Ronald (1997) "Transcending Identities in Modern India''s World," in Politics and the Ends of Identity, edited by Kathryn Dean, Aldershot, Brokfield, USA: Ashgate, pp.65-79.
Janoski, T. 1998. Citizenship and Civil Societ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Kroger, Jane(1947). Identity in Adolescence: the balance between self and other. Routledge.
Lang, C. (1986). Case method teaching in the community college: A guide for teaching and faculty development. Newton, MA: Education Development Center.
MacIntyre, Alasdair (1984). After Virtue: A Study in Moral Theory.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
McLaughlin, T. H. (1992) "Citizenship, Diversity and Education: A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 Journal of Moral Education, Oct. Vol. 21 Issue 3, pp.235-241.
Patrick, John J. (2002). “Continuing Challenges in Citizenship,” Educational Leadership Oct 1980, Vol. 38, pp.36-7.
Paul, Richard(1992).” Critical Thinking: What, Why, and How,” New Directions for Community Colleges Spr. v20 n1 pp.3-24.
Rawls, John(1971). A Theory of Justice.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Rawls, John(1993). Political Liberalism.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Remy, R.C. & Turner(1979). "Basic Citizenship Competencies", in Mershon Center Quarterly Report 5 Autumn, pp.2-8.
Sandel, Michael (1983). Liberalism and the Limits of Justice.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arbin, T. R., & Scheibe, K. E.(1983). Studies in social identity. New York: Praeger.
Schugurensky, Daniel(2000). Citizenship Learning and Democratic Engagement: Political Capital Revisited. Ontario Institute for Studies in Educational University of Toronto, Canada.
Sternberg, R. J. (1990). Metaphors of mind: Conceptions of the nature of intelligenc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Valli, L. (1992). Reflective Teacher Education: Cases and Critiques.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Walzer, Michael(1983). Spheres of Justice. New York: Basic Books, Inc.
Waterman, M. A. (1997). “Curriculum and teacher development in biology via case writing,”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Chicago, IL.
Weissberg, Robert (1981) "The Politics of Political Competence Education," in Political Education in Flux edited by Derek Heater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Ltd.), pp.128-148.
Wparker, Alter C. (1996) "Advanced Ideas about Democracy: Toward a Pluralist Conception of Citizen Education," Teachers College Record, Fall, Vol. 98 Issue 1, pp.104-25.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