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98.82.120.188) 您好!臺灣時間:2024/09/09 03:42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謝麗娟
研究生(外文):Li-Chiuan Hsieh (Lena Hsieh)
論文名稱:中共對台政策之演變:以三次台灣大選之文攻武嚇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The China’s Evolving Policies Toward Taiwan:Adjusting Rhetoric Threats and Military Threats in the Three Cases of Taiwan’s Presidential Elections
指導教授:蔡政文蔡政文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heng-Wen Tsai
學位類別:博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國家發展研究所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綜合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7
畢業學年度:9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374
中文關鍵詞:中共對台政策文攻武嚇威慑兩岸關係總統大選台灣與中國戰略三角選舉
外文關鍵詞:China’s Taiwan policyCross-Strait relationsTaiwan Presidential electionStrategic TriangleChina and Taiwanmilitary threat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5
  • 點閱點閱:1291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至今台灣暨有的三次總統大選當中,中共對台大選前的政策呈現:1996年文攻加武嚇,2000年重文攻輕武嚇,2004年輕文攻無武嚇。第四次的2008年大選在即,台灣的新憲與公投將對兩岸關係產生何種影響更引發關注。圍繞著台灣的這三次大選,本文主要在探討幾個中共對台政策的問題,特別是在文攻武嚇方面,包括: (1) 在政策的內涵方面,這三次大選當中,中共對台的政策,特別是在文攻武嚇策略上,有何變化起伏? 中共對台的文攻武嚇可否比較? (2) 在政策的效果與影響方面,三次大選中的中共對台政策對於台美中戰略三角的關係有何影響?中共自身又如何評估其對台政策的效果? (3) 在政策的原因方面,中共在三次大選中的政策為何迥異?什麼因素決定了中共對台政策?在影響中共對台政策的眾多因素當中,國際因素與國內因素如何作用於其政策的產出?究竟是國際因素或是國內因素較能解釋與預測中共對台政策?中共對台的文攻武嚇是否符合現實主義?
本研究主要分為兩大部份,第一在政策內涵的變化方面,本文採取質化轉量化的方法來分析中共對台文攻武嚇的變化,假定中共所控制的媒體真實地反應了中共高層的對台政策,蒐集中共官方、軍方、半官方三種報紙的對台報導,特別是文攻與武嚇方面,然後加以歸類、統計與圖表分析,每一個大選年的研究時間範圍設定為一整年,自選前8個月開始到選後4個月為止,得出中共對台文攻武嚇的數據資料,這些的數據與圖表使得中共對台政策更易於比較,而其起伏也更一目了然。
本文的第二部份探討原因,採取「三邊架構雙層賽局」來觀察中共對台政策的影響,並探討影響中共對台政策產出的原因。首先,「三邊架構」允許我們研究台灣、美國、中共這三方的國際環境與這個戰略三角之間的互動,特別是中共對台文攻武嚇之前與之後的戰略三角變動;其次,「雙層賽局」則從國內途徑 (domestic approach) 分析一國內部份的各種社會、政治、經濟力量如何影響到三邊的國際互動,進而牽動中共對台政策的產出。最後,本文將回答究竟是國內因素或者是現實主義的國際因素在中共對台政策的解釋與預測的效用上較高。
本文的主要結論包括:首先,在政策的內涵上,本文發現這三次大選當中,選前的中共對台文攻武嚇受到政策的回饋作用等而呈現逐次下降的趨勢;然而,大選後並沒有相應的下降走向。整體而言,中共對台政策的手法日益翻新細膩而多樣,對台情勢的研判越趨進步。其次,在中共對台政策的宣傳上,中共媒體受到其對台宣傳機構的指揮與控制,不但在對台文攻武嚇上表現出高度一致的報導,也有為其對台政策勸說、質辯、消毒等功能。其三,在政策的影響上,中共對台的文攻武嚇策略雖然升高了台灣人民對台獨的恐懼,但是也產生了某些反效果,不但能造成台灣選民的棄保效應,也能牽動台、美、中戰略三角以及亞太戰略態勢的變化。其四,在政策的原因上:一則,長期而言,因為國際體系結構的制約,現實主義對中共對台政策有長遠的制約效果。二則,短期而言,中共對台政策易受到台、美、中三方的國內因素對中共政權的影響而波動,尤其是台灣大選期間引發的主權爭議,也使得戰略三角的關係在大選年較不穩;此外,當各方因素對中共政權穩定相當有利時,中共對台政策較有彈性,反之則較為強硬而沒有彈性。三則,中共對台政策深受到回饋作用的影響,中共過往對台文攻武嚇的效果會回饋到其決策系統,不斷調整修正,造成第三次大選前的低文攻無武嚇現象。四則,關於現實主義途徑與國內途徑在中共對台政策的分析效用上,本文歸納出現實主義對於中共長期的對台政策有有強的解釋力,而國內途徑則對於短期的政策有較佳的預測力,二者在長程與短程的解釋力與預測力上雖有不同,但是缺一不可,端視研究的需要與目的而定。
From Taiwan’s first democratic presidential election in 1996, and for each Taiwanese presidential election since then, China’s policies toward Taiwan have evolved dramatically. When we compare China’s Taiwan-policies right before all three of Taiwan’s democratic presidential elections so far, we find an intriguing contrast between: (a) high rhetoric threat and high military threat in 1996, (b) high rhetoric threat but low military threat in 2000, and (c) low rhetoric threat and even no military threat in 2004. To understand China’s Taiwan-policies, my research explores three aspects of those policies: the policy variations, the policy influences, and the explanatory factors for the differences in policies for the three periods.
First, I narrowed down the broad policy issue areas into two main categories, military threats and rhetoric threats. Then, I sampled, analyzed, and categorized reports from three of China’s symbolic newspapers including official, semi-official, and military newspapers during the three presidential election periods of Taiwan. Each “election period” covers a time span from eight months before to three months after the election. The categorized news reports are counted and then transformed into comparative statistical charts. The quantitative charts enable us to compare China’s policy variations more easily. In addition, I also use qualitative policy resources to complement my quantitative analysis and complete the whole study, especially when military threats and rhetoric threats virtually disappear in 2004.
Second, regarding explanatory factors, I utilize a two-level triangular framework under the realist paradigm to examine how the interactions within the China-U.S.-Taiwan triangle affect China’s policy outputs toward Taiwan, and vice versa, how China’s policy outputs toward Taiwan affect the interactions within the China-U.S.-Taiwan triangle. The triangular framework enables us to examine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for the three parties and the triangular interactions, especially to compare the triangular relations before and after China’s threats toward Taiwan. By two-levels, I mean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levels. Two-level analysis allows us not only to examine the international external factors, but also to study how the domestic factors affect the international interactions in the strategic triangle. Finally, this study attempts to explain how the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factors affect China’s policies toward Taiwan, and determine which approach is more applicable in explaining China’s Taiwan-policies, especially the utility of realism.
My conclusions are: (1) Regarding policy content, the severity of China’s threats toward Taiwan right before each of the three presidential elections show a downward trend from 1996 to 2004 because of feedback effects. However, the three post-election periods do not show such a decline. During the three presidential election campaigns, Taiwan’s domestic politics dealing with Taiwan-sovereignty issues easily trigger China’s intense reactions. China’s policies show interesting patterns, especially around Taiwan’s election days and inauguration days. Overall, China’s policies evolve over time, and the tactics become more versatile. (2) Regarding policy influences, from China’s perspective, its threats toward Taiwan in the first two elections lead not only to counterproductive results of Taiwanese voters electing the DPP candidate, but also negative impacts on the triangular-relationship and Asia-Pacific security. (3) Regarding policy input factors, several interesting points appear: (a) In the long run, China’s policies are consistent with state rationality. (b) But in the short term, China’s policies can be easily affected by internal events within Taiwa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and also by the external actions of each of them. When the events and actions from the three parties strengthen the Chinese government’s ruling legitmacy, its policies tend to be more flexible. (c) There is a strong feedback function in China’s Taiwan-policies. (d) Both realist and domestic approaches have significant but different utilities in studying China ’s Taiwan-policies.
謝 辭 i
中文摘要 ii
Abstract iv
表 次 viii
圖 次 x
緒 論 1
壹、研究目的 2
貳、問題界定與陳述 3
參、文獻探討 6
肆、研究理論與架構 16
伍、假設 22
陸、研究方法與步驟 24
柒、主要章節說明 31
第一章 兩岸關係與中共對台政策回顧 33
第一節 兩岸之歷史淵源與岐見 33
第二節 中共對台政策形成之背景因素 41
第三節 中共對台基本政策之回顧 49
第二章 中共對台之決策及執行機構 55
第一節 中共對台組織與機構之功能與運作 55
第二節 中共對台工作之專責機構 65
第三節 中共對台之主要宣傳機構 73
第三章 1996年大選的中共對台政策 83
第一節 1996年大選期之前的三角關係背景 83
第二節 1996年大選中共對台政策之內涵 101
第三節 1996年大選中共對台政策變動之原因 132
第四節 1996年大選中共對台政策之效果 144
第五節 1996年大選中共對台政策之理論意涵 149
第四章 2000年大選的中共對台政策 157
第一節 2000年大選期之前的三角關係背景 157
第二節 2000年大選中共對台政策之內涵 166
第三節 2000年大選中共對台政策變動之原因 199
第四節 2000年大選中共對台政策之效果 208
第五節 2000年大選中共對台政策之理論意涵 216
第五章 2004年大選的中共對台政策 227
第一節 2004年大選期之前的三角關係背景 227
第二節 2004年大選中共對台政策之內涵 233
第三節 2004年大選中共對台政策變動之原因 259
第四節 2004年大選中共對台政策之效果 271
第五節 2004年大選中共對台政策之理論意涵 276
第六章 三次大選的中共對台政策之比較 285
第一節 三次大選的中共對台政策之內涵 285
第二節 三次大選的中共對台政策之效果 303
第三節 中共對台政策變化之原因與理論評估 308
結 論 325
壹、主要發現 325
貳、未來展望 332
參考文獻 335
附 錄 355
附錄A:本研究之報紙資料來源一覽表 355
附錄B:台灣民眾對發展外交的支持度民調(1997∼2001) 356
附錄C:中共國台辦公佈的兩岸「三通大事記」 357
附錄D:海基會公佈之歷次兩岸對話協商總覽 360
附錄E:台灣三次大選前後 中共主要的軍事演習 362
附錄F:江八點 (節錄) 365
附錄G:三報對台文攻武嚇報導總和 三次大選比較折線圖 368
附錄H:文匯報渉台報導 三次大選折線圖比較 370
附錄I:楊尚昆、江澤民、胡錦濤時代 中央對台工作小組名單 371
附錄J: 歷年來民眾統獨立場之變化 (1994~2001) 373
附錄K: 民眾認知大陸當局對我敵對態度 (1996~2006) 374
中文部份
政府文獻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政策研究室編,《中國外交》,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7。
台灣工作年鑑編委會編,《台灣工作年鑑2003-2004》,北京:兩岸關係雜誌社,2005年8月。
外交部外交年鑑編輯委員會,《中華民國八十四年外交年鑑》,臺北:外交部,1995年。
立法院國會圖書館編,《反分裂法 (立法報章資料專輯第105輯) 》,立法院國會圖書館,2005年8月。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編,〈陳總統就建立兩岸「和平穩定的互動架構」及320和平公投中外記者會實錄 (2004.2.3) 〉,載:行政院陸委會編,《政府大陸政策重要文件》,臺北:行政院陸委會,2004年9月,頁13-23。
行政院陸委會編,《大陸工作簡報》,臺北:行政院陸委會,1996年5月。
行政院新聞局,《大陸地區大眾傳播媒體及其管理概況》,臺北:行政院新聞局,1991年。
行政院新聞局,《變遷中的香港、澳門大眾傳播事業》,臺北:行政院新聞局,1999年。
李登輝,〈「了解台灣:跨越認知差距」專文 (1999.10.28) 〉,載:裘兆琳主編,《中美關係專題研究1998-2000》,台北: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2002年12月,頁239-242。
李登輝,〈李登輝總統接受「德國之聲」專訪全文 (1999.07.09) 〉,載:裘兆琳主編,《中美關係專題研究1998-2000》,台北: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2002年12月,頁239-242。
法務部調查局編,《中共對台工作研析與文件彙編》,共產問題研究叢書,臺北:法務部調查局,1994年。
國防報告書編纂委員會,《中華民國九十一年國防報告書》,國防部,2002年。
國防報告書編纂委員會,《中華民國九十五年國防報告書》,國防部, 2006年。
陳水扁,〈為永續台灣奠基—陳總統2004年就職演說 (2004.05.20)〉,載:行政院陸委會編,《政府大陸政策重要文件》,臺北:行政院陸委會,2004年9月,頁6。
陳水扁,〈陳總統就職演說 (2000.05.20) 〉,載:行政院陸委會編,《政府大陸政策重要文件》,臺北:行政院陸委會出版,2004年9月,頁91-97。
新聞評議委員會編,《大陸報紙如何報導台灣新聞》,臺北:新聞評議委員會,1997年,頁25-26。
政府文獻網路資源
中央選委會選舉資料,中央選委會網站,http://210.69.23.140/cec/cechead.asp
《中國共產黨章程》,新華網,2002年11月18日,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2-11/18/content_633225_3.htm
中台辦、國台辦 發佈,〈中台辦、國台辦受權就當前兩岸關係發表聲明 (517聲明)〉,中共國台辦網站,2004,5月17日,http://www.gwytb.gov.cn/zywg/zywg0.asp?zywg_m_id=105
中台辦、國台辦 發佈,〈中台辦國台辦受權就陳水扁決定終止「國統會」和「國統綱領」發表聲明〉,中共國台辦網站,2006年2月28日, http://www.gwytb.gov.cn/zywg/zywg0.asp?zywg_m_id=107
中台辦、國台辦 發佈,〈中共中央台辦、國務院台辦就臺灣當局舉辦公民投票發表聲明〉,中共國台辦網站,2004年3月20日,http://www.gwytb.gov.cn/gzyw/gzyw1.asp?offset=150&gzyw_m_id=327
江澤民 談話,〈「為促進祖國統一大業的完成而繼續奮鬥」談話 (「江八點」) 〉,中共國台辦網站,1995年1月31日,http://www.gwytb.gov.cn/zlzx/zlzx0.asp?offset=150&zlzx_m_id=1527
行政院陸委會編,《兩岸經濟統計月報》,臺北:行政院陸委會,第161期,2006年,http://www.mac.gov.tw/big5/statistic/em/161/index.htm
行政院陸委會,〈「民眾對統一、獨立或維持現狀的看法」民意調查〉,陸委會網站,http://www.mac.gov.tw/big5/rpir/sumain.htm
行政院陸委會,〈「民眾認知大陸當局對我敵對態度」民意調查〉,陸委會網站,http://www.mac.gov.tw/big5/rpir/sumain.htm
行政院陸委會,〈「如果發展外交關係會造成兩岸關係的緊張,贊不贊成繼續發展外交關係?」民意調查〉,陸委會網站,http://www.mac.gov.tw/big5/rpir/sumain.htm
行政院陸委會編,〈中華民國政府首長公開呼籲大陸恢復兩岸協商紀錄〉,陸委會網站,http://www.mac.gov.tw/big5/mlpolicy/891012.htm
李登輝 演說,〈李登輝就職演說全文 (1996. 05. 20) 〉, http://newcongress.yam.org.tw/taiwan_sino/05201.html
國民大會,〈歷次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國民大會網站,http://www.na.gov.tw/ch/law/LawTitleView.jsp?itemid=9
國防報告書編纂委員會,《中華民國九十五年國防報告書》,國防部網站,2007年,http://report.mnd.gov.tw/。
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 發佈,〈一個中國的原則與臺灣問題白皮書〉,中共國台辦網站,2000年2月,http://www.gwytb.gov.cn/bps/bps_yzyz.htm
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 發佈,〈國台辦發言人就陳水扁、呂秀蓮遭槍擊發表談話〉,中共國台辦網站,2004年3月19日,http://www.gwytb.gov.cn/gzyw/gzyw1.asp?offset=150&gzyw_m_id=325
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 發佈,〈臺灣問題與中國統一白皮書〉,中共國台辦網站,1993年9月1日,http://www.gwytb.gov.cn/bps/bps_zgty.htm
辜振甫 談話,〈海基會辜振甫董事長針對「特殊國與國關係」談話〉,陸委會網站,1999年7月30日,http://www.mac.gov.tw/pir/2nd1_2.htm
總統府 發佈,〈總統批示同意「國家統一委員會」終止運作及《國家統一綱領》終止適用案〉新聞稿,總統府網站,2006年2月28日,http://www.president.gov.tw/php-bin/prez/shownews.php4?Rid=11594
總統府 發佈,〈總統就公投議題發表電視談話〉,總統府網站,2004年1月16日,http://www.president.gov.tw/php-bin/prez/shownews.php4?Rid=9319
海峽交流基金會,〈歷次兩岸協商對話總覽〉,海峽交流基金會網站, http://www.sef.org.tw/html/nego/nego1.htm

中文專書論文
丁樹範編,《胡錦濤時代的挑戰》,台北:新新聞文化,2002年。
中央通訊社編,《2004世界年鑑》,臺北:中央通訊社,2004年。
中共研究雜誌社編,《2004 中共年報》,中共研究雜誌社,2004年。
包宗和,〈戰略三角角色轉變與類型變化分析—以美國和臺海兩岸三角互動為例〉,載:包宗和、吳玉山主編,《爭辯中的兩岸關係理論》,臺北:五南,1999年,頁337-364。
包宗和,《臺海兩岸互動的理論與政策面向1950-1989》,臺北:三民書局,1990年。
史明,《台灣人四百年史》,台北:草根文化,1998年4月。
石家鑄,〈現實主義戰略思維與美國海權〉,載:沈丁立、任曉主編,《現實主義與美國外交政策》,上海:三聯書店,2004年8月,頁285-304。
全國台灣研究彙編,《台灣二○○三》,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年。
何清漣,《中國現代化的陷阱》修訂本,美國加州:博大出版社,2003年。
吳玉山,《抗衡或扈從:兩岸關係的新詮》,臺北:正中書局,1997年。
吳恆宇,《現階段中共對台文攻武嚇之研究 (1995~2001) 》,臺北:大屯出版社,2001年。
宋燕輝,〈美國國會支持台灣參與「世界衛生組織」—實際作法及成效受限之研究〉,載:裘兆琳主編,《中美關係專題研究1998-2000》,台北: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2002年12月,頁81-122。
李炳南 主持,《第五、六次修憲之研究》,國科會研究計畫,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2001年7月。
李炳南 主持,《總統民選後憲政改革的發展—第四次修憲之研究》,國科會研究計畫,台灣大學三研所,1999年4月。
李國雄,《香港媒體在中共對台文攻武嚇中所扮演的角色》,臺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行政院陸委會委託研究計劃,2000年12月。
李顯曉、周碧校等著,《信息戰爭》,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8年,頁212。
沈偉光,《新戰爭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
周繼祥 主持,《大陸台研單位對台灣政治生態之現況分析—以北京、上海、廈門台研單位為例》,臺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行政院陸委會委託研究計劃,2002年4月。
明居正,〈國際體系理論與兩岸關係〉,載:包宗和、吳玉山主編,《爭辯中的兩岸關係理論》,臺北:五南,1999年,頁365-388。
林正義,〈美國與中共建設性戰略夥伴關係及其對台灣的影響〉,載:裘兆琳主編,《中美關係專題研究1998-2000》,台北: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2002年12月,頁1-36。
林宗達,《解放軍演習報告書》。臺北:軍事迷文化出版社,1997年。
侯思嘉,閻紀宇譯,章家敦 (Gordon G. Chang) 著,《中國即將崩潰》 (The Coming Collapse of China) ,臺北:雅言文化,2002年3月。
政戰學校軍社科學研究中心著,《反三戰系列套書 (中共對台輿論戰、心理戰、法律戰) 》,國防部政戰學院軍社科學研究中心,2006年。
施子中,〈中共對台文攻武嚇與香港媒體的角色〉,未發表論文。
徐斯儉,〈中共十六大後政治局勢之前瞻〉,載:許光泰、張虎主編,《中共十六大後之走向》,臺北:政大國關中心,2003年。
浦興祖等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制度》,香港:三聯書店,2002年。
高朗,《中華民國外交關係之演變 1972-1992》,臺北:五南,1994年。
寇健文,〈中共十六大後人事佈局:權力移轉、世代交替與制度化?〉,載:許光泰、張虎主編,《中共十六大後之走向》,臺北:政大國關中心,2003年。
張也白,〈台灣問題上的美國因素〉,載:盧曉衡編,《中國對外關係中的台灣問題》,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2年,頁44-62。
張五岳,〈第三屆立法委員選舉對兩岸關係之影響〉,載:《江澤民政權與兩岸關係論文集》,臺北:中國大陸研究學會,1996年,頁251-268。
張文木,《世界地緣政治中的中國國家安全利益分析》,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4年。
張多馬編著,《大陸新聞事業概況》,臺北:行政院陸委會,1995年。
許志嘉,《中共外交決策模式研究—鄧小平時期的檢驗分析》,臺北:水牛出版社,2000年。
郭偉峰主編,《大陸對台思維變化解讀》,香港:中國評論文化,2003年。
郭瑞華編著,《中共對台工作組織體系概論》,臺北:法務部調查局,修訂二版,2004年。
陳明通 主持,《鄧小平時代中共中央領導階層派系政治》,行政院國科會研究計劃成果報告,1994年。
陳明通,〈台灣的憲政改造與兩岸關係〉,憲政改造與兩岸關係研討會,臺北: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主辦,2005年6月18日。
陳明通、鄭永年 主編,《兩岸基層選舉與政治社會變遷》,臺北,月旦出版社,1998年。
陳慶,《中共對台政策之研究》,臺北:五南,1990年。
童振源,〈中國國家總體目標和雙層博奕〉,《全球化的兩岸經濟關係》,台北:生智出版社,2003年,頁185-214。
黃介正,〈美國台海安全戰略:政治與軍事分析〉,載:裘兆琳主編,《中美關係專題研究1998-2000》,台北: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2002年12月,頁123-150。
楊潔勉,《後冷戰時期的中美關係:外交政策比較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董立文、唐開太,〈美國的對華戰略調整與台灣問題〉,載:中華歐亞基金會、改革開放論壇編,《反恐戰後的美中關係與台海局勢》,臺北:大屯出版社,2003年,頁171-208。
廖光生,《排外與中國政治》,臺北:三民書局,1988年。
管公,〈形式主義掛帥的中共對台統戰〉,載:葉云云主編,《中共對台政策與台灣前途》,臺北:人間出版社,1998年,頁63-70。
趙可金,〈走火入魔的現實主義〉,載:沈丁立、任曉主編,《現實主義與美國外交政策》,上海:三聯書店,2004年8月,頁71-98。
蔡 瑋,《中共的涉台決策與兩岸關係發展》,臺北:風雲論壇,2000年。
蔡同榮,〈台灣的前途〉,載:張富美編,《台灣問題討論集 : 台灣現狀與台灣前途》,台北:前衛, 1988,頁223-245。
蔡東杰譯,Joseph S. Nye著,《美國霸權的矛盾與未來》 (The Paradox of American Power: Why the world’s only superpower can’t go it alone) ,臺北:左岸文化,2002年。
蔡政文,《當前國際關係理論發展及其評估》,臺北:三民,再版二刷,2000年。
蔡政文、林嘉誠,《台海兩岸政治關係》,臺北:國家政策研究資料中心,1989年。
鄭又平,《亞太政經新情勢下的兩岸關係:中程協議—美、日、中共的看法》,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委託研究,2000年3月。
盧曉衡,《中國對外關係中的台灣問題》,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2年。
賴祥蔚,〈中國大陸對台宣傳策略之研究〉,台灣政治學會2005年會暨學術研討會,台北,2005年12月10-11日,http://tpsa.ccu.edu.tw/2005pdf/1_1_2.pdf
謝長廷,〈民主、自決救台灣〉,載:張富美編,《台灣問題討論集 : 台灣現狀與台灣前途》,台北:前衛,1988,頁247-264。
顏建發,〈反恐期間台灣生存空間的挑戰與回應:美中台三角關係的變遷〉,《全球化趨勢下的反恐與兩岸關係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兩岸交流遠景基金會主辦,兩岸遠景論壇,2003年11月4日,頁247-264。
蘇格,《美國對華政策與台灣問題》,北京:世界知識,1998年。
蘇起,《危險邊緣:從兩國論到一邊一國》,臺北:天下遠見,2003年。

中文期刊
丁松泉,〈陳水扁選舉行為之根源及其溢出效應〉,北京:《二十一世紀》,第81期,2004年2月,頁15-19。
王元綱,〈樂觀的守勢現實主義:國際關係守勢現實主義之評析〉,《國際關係學報》,第18期,2003年12月,頁41-58。
王國賢,〈兩國論與美國的對華對台政策〉,北京:《和平與發展》季刊,1999年,第4期,頁42-46。
吳玉山,〈台灣總統大選對於兩岸關係產生的影響:選票極大化模式與戰略三角途徑〉,《遠景季刊》,第1卷,第3期,2000年7月,頁1-33。
吳玉山,〈非自願的樞紐:美國在華盛頓—台北—北京之間的地位〉,《政治科學論叢》,第12期,2000年6月,頁189-222。
宋國誠,〈官方媒體在海峽兩岸交流中的角色—「人民日報」與「中央日報」的比較分析〉,《中國大陸研究》,第35卷,第3期,1992年3月,頁60-74。
李家泉,〈一年來兩岸關係的基本態勢和展望〉,北京:《台灣研究集刊》,第2期,1995年,頁9-15。
李義虎,〈中國和平統一模式的合理選擇—兩岸避免戰與和困境的必要途徑〉,北京:《國際政治研究》,第1期,2000年,頁80-84。
李義虎,〈論目前兩岸關係涉及到的三個主要問題〉,北京:《國際政治研究》,第3期,1996年5月,頁45-51。
杜筱越,〈胡錦濤的對台決策幕僚大曝光〉,《新新聞》周報,第919期,2004年10月14日,頁48-50,
周繼祥,〈兩岸應早日恢復對話〉,《交流》,第54期,2000年12月,頁19-23。
周繼祥,〈當前兩岸關係平議〉,《立法院院聞》,第29卷,第1期,2001年1月,頁49-57。
施逸銘,〈大陸近期再度透過港媒對我武嚇〉,《大陸工作簡報》,1999年12月9日,頁48-50。
施逸銘,〈港媒對中共武嚇我之報導分析〉,《大陸工作簡報》,1999年9月9日,頁21-27。
徐火炎,〈台灣的選舉與社會分歧結構〉,載:於陳明通、鄭永年主編,《兩岸基層選舉與政治社會變遷》,臺北,月旦出版社,1998年,頁127-168。
時殷宏,〈困難與選擇:對台灣問題的思考〉,北京:《戰略與管理》,第5期,1999年,頁1-4。
時殷宏,〈祖國大陸對台灣:長期優勢對短期優勢〉,北京:《世界經濟與政治》,第7期,2002年,頁33-38。
時殷宏,〈論就台灣問題使用武力的「門檻」〉,北京:《戰略與管理》,第3期,2000年,頁116-118。
張五岳、蔡成聖,〈中共對台政策的量化與質化檢視—以兩國論與一邊一國為例〉,《立法院院聞》,第31卷,第10期,2003年10月,頁15-35。
張清敏,〈美國對新中國外交研究近況〉,北京:《美國研究》,第4期,1999年。http://www.mgyj.com/american_studies/1999/fourth/tourth03.txt
張廖年仲,〈從1995-96年台海危機論冷戰後中共的安全政策〉,《遠景基金會季刊》,第6卷,第2期,2005年4月,頁185-221。
許世銓,〈檢視布希政府對台政策〉,北京:《國際問題研究》,第6期,2003年,頁1-6。
許志嘉,〈中共外交政策的研究途徑〉,《問題與研究》,第36卷,第4期,1997年,頁45-61。
許志嘉,〈農民暴動潛藏危機:農村不平等貧困宿命的威脅〉,《大陸工作簡報》,臺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2001年9月12日,頁12-15。
郭瑞華,〈中共國台辦組織擴編簡析〉,《展望與探索》,2005年9月,第3卷,第9期,頁5-8。
郭震遠,〈2000年的美國總統選舉與美國的對台灣問題政策〉,北京:《和平與發展》季刊,第3期,2000年5月,頁38-58。
陳文賢,〈從權力平衡的觀點看亞太安全〉,《問題與研究》,1998年3月,第37卷,第3期,頁19-34。
陳恩,〈台灣「總統」選舉背後的中美台「兩岸三邊」關係透視〉,北京:《東南亞研究》,第4期,2004年,頁46-50。
粟明德,〈中共反「特殊的國與國關係」宣傳技巧簡析〉,《大陸工作簡報》,1999年9月9日,頁30-32。
粟明德,〈中共與「法輪功」的纏鬥迄未終止〉,《大陸工作簡報》,2000年5月11日,頁伍之12-21。
楚樹龍,〈中美對國際戰略問題的看法、立場和主張〉,北京:《世界經濟與政治》,第7期,2000年7月,頁48-52。
楚樹龍,〈中美關係被推入惡浪險灘〉,南昌:《企業經濟》,第7期,1999年7月,頁63-64。
楊潔勉,〈克林頓政府對台政策的調整〉,北京:《美國研究》,第4期,1999年,頁22-38。
楊潔勉,〈對小布希政府對華政策的分析和思考〉,北京:《國際問題研究》,第5期,2001年7月,頁41-45。
端木來娣,〈冷戰後兩岸關係中的美國因素〉,北京:《台灣研究》,2003年,第1期,頁70-79。
劉國深,〈兩岸互動中的美國因素〉,廈門:《台灣研究集刊》,2002年,第3期,頁41-48。
歐錫富,〈「現代級」驅逐艦通過台海的意義及警訊〉,《大陸工作簡報》,2000年3月9日,頁3-5。
歐錫富,〈從文攻武嚇到低調對應台灣選舉〉,《大陸工作簡報》,2002年1月9日,頁24-27。
歐錫富,〈從文攻武嚇到統戰分化〉,《國防政策評論》,第2卷,第3期,2002, http://www.taiwanus.net/Taiwan_Future/national_defence/2002/02_03/02_03_07_01.htm
蔡政文,〈務實外交的理念、實踐及評估〉,《政治科學論叢》,第6期,1995年5月,頁279-306。
蔡政文,〈當前中共對我國國際活動可能採取之策略〉,《政治科學論叢》,第5期,1994年4月,頁37-58。
蔡禎昌,〈中共在台海心戰的特色〉,《大陸工作簡報》,2000年3月9日,頁參之9-16。
閻學通,〈武力遏制台獨法理獨立的利弊分析〉,北京:《戰略與管理》,第3期,2004年,頁1-5。
閻學通,〈軍事實力與決心是遏制「台獨」之本〉,北京:《瞭望新聞週刊》,第51期,2003年12月22日,頁10-11。
顏建發,〈從「兩國論」風波看兩岸關係的限度與出路〉,《新世紀智庫論壇》,第7期,1999年9月30日,頁23-26。
羅致政,〈美國在台海互動所扮演的角色—結構平衡者〉,《美歐月刊》,1995年1月,第10卷,第1期,頁-37-54。
蘇格,〈美國全球戰略與台灣問題〉,北京:《國際問題研究》,第4期,2001年,頁1-7。

中文報紙
《中央日報》,台北。
《中國時報》,台北。
《自由時報》,台北。
《聯合報》,台北。
《人民日報》,北京。
《解放軍報》,北京。
《文匯報》,香港。
《大公報》,香港。
《香港商報》,香港。
報紙網站
聯合早報網,http://www.zaobao.com/
人民報,http://renminbao.com/
中時電子報,http://news.chinatimes.com/
自由時報電子報,http://www.libertytimes.com.tw/
新華網,http://xinhuanet.com/
中國新聞網,http://www.chinanews.com.cn/

英文部分
政府文獻
Select Committee of the United States House of Representative, “U.S. National Security and Military/Commercial Concerns with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25 May 1999, http://www.house.gov/coxreport/
Council for Economic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Taiwan Statistical Data Book: 1994, Taipei: Council for Economic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R.O.C., 1994.
U.S. Department of Defense, Quadrennial Defense Review Report, U.S. Department of Defense, 30 September 2001.
“President Bush and Premier Wen Jiabao Remarks to the Press,” White House, 9 December 2003, http://www.whitehouse.gov/news/releases/2003/12/20031209-2.html

專書論文
Aron, Raymond, “The Anarchical Order of Power,” in Stanley Hoffmann ed., Condition of World Order, N.Y.: Simon and Schuster, 1968.
Barnett, Doak A., The Making of Foreign Policy in China Structure and Process, Boulder, Colorado: Westview Press, 1985.
Carr, E. H., The Twenty Years Crisis, 1919-1939, London: Macmillan, 1951.
Chang, Parris, “Beijing’s Policy toward Taiwan: An Elite Conflict Model,” in Tun-jen Cheng, Chi Huang, & Samuel S. G. Wu eds., Inherited Rivalry: Conflict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s, Boulder, Colorado: Lynne Rienner, 1995, pp. 65-79.
Chen, Qimao, “The Taiwan Strait Crisis: Causes, Scenarios, and Solutions,” in Suisheng Zhao ed.,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 Mainland China, Taiwan, and the 1995-1996 Crisis, London: Routledge, 1999, pp. 127-159.
Cheng, Tun-jen, Chi Huang, & Samuel S. G. Wu eds., Inherited Rivalry: Conflict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s. Boulder, Colorado: Lynne Rienner, 1995.
Clausewitz, Karl von, On War,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6.
Copper, John F., “The Origins of Conflict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 The Problem of Differences in Perceptions,” in Suisheng Zhao ed.,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 Mainland China, Taiwan, and the 1995-1996 Crisis, London: Routledge, 1999, pp. 41-74.
Dehio, Luwig, The Prcarious Balance: Four Centuries of the European Power Struggle, N.Y.: Vintage Books, 1962.
Garver, John W., Face off: China, the United States, and Taiwan’s Democratization,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77.
George, Alexander, “The General Theory and Logic of Coercive Diplomacy,” in Forceful Persuasion: Coercive Diplomacy as an Alternative to War, Washington, D.C.: United States Institute of Peace Press, 1991, pp. 3-14.
Gilpin, Robert, U.S. Power and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N.Y.: Basic Books, Inc., Publishers, 1975.
Gilpin, Robert, War and Changes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1.
Gilpin, Robert,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6.
Goldstein, Steven, “The Cross-Strait Talks of 1993—the Rest of the Story: Domestic Politics and Taiwan’s Mainland Policy,” in Suisheng Zhao ed.,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 Mainland China, Taiwan, and the 1995-1996 Crisis, London: Routledge, 1999, pp. 197-228.
Gulick, Edward Vose, Europe’s Classical Balance of Power, New York: N. N. Norton & co., Inc., 1955.
Hamrin, Carol Lee, & Suisheng Zhao eds., Decision-Making in Deng’s China: Perspectives From Insiders, NY: An East Gate Book, 1995.
Hickey, Dennis V. V., “The Taiwan Strait Crisis of 1996: Implications for U.S. Security Policy,” in Suisheng Zhao ed.,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 Mainland China, Taiwan, and the 1995-1996 Crisis, London: Routledge, 1999, pp. 277-295.
Jia, Qingguo, “The Making of Beijing’s Taiwan Policy,” in T. Cheng, C. Huang, & S. S. G. Wu eds., Inherited Rivalry: Conflict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s, Boulder, Colorado: Lynne Rienner, 1995, pp. 97-109.
Johnston, Alastair Iain, “Cultural Realism and Strategy in Maoist China,” in Peter J. Katzenstein ed., The Culture of National Security, N.Y.: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6, pp. 216-270.
Kaplan, Morton A., System and Process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s, NY: Wiley, 1964.
Kau, Michael Ying-mao, “Democratization in Taiwan and Its Impact on the Relationship to the Mainland,” in J. W. Wheeler ed., Chinese Divide, Indianapolis, Indiana: Hudson Institute, 1996.
Keohane, Robert O., “Theory of World Politics: Structural Realism and Beyond,” Neorealism and Its Critics, N.Y.: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6, pp. 158-203.
Keohane, Robert O., After Hegemony: Cooperation and Discord in the World Political Economy,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4.
Keohane, Robert. O. & Joseph Nye, World Politics in Transition, New York: Longman, 2001.
Key Indicators of Developing Asian and Pacific Countries, Asia Development Bank, 2006, http://www.adb.org/Documents/Books/Key_indicators/2006/pdf/PRC.pdf
Kindleberger, Charles, The World in Depression, 1929-1939, 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3.
Lampton, David M., Same Bed Different Dream: Managing U.S.-China Relations 1989-2000, 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1.
Li, Kuo-Ting, The Evolution of Policy Behind Taiwan’s Development Success, Yale University Press: New Haven and London, 1988.
Lu, Ning, The Dynamics of Foreign-Policy Decisionmaking in China, Boulder, Colorado: Westview Press, 1997.
Mahan, Alfred Thayer, The Influence of Sea Power upon History 1660-1783, Boston : Little, Brown and Co., 1943, [c1890].
Mann, James, About Face: A History of America’s Curious Relationship with China, from Nixon to Clinton, NY: Alfred Knopf, Inc., 1999.
Morgenthau, Hans J., Politics Among Nations, NY: Alfred A. Knopf, 1960.
Nathan, Andrew, & Robert Ross, The Great Wall and the Empty Fortress: China’s Search for Security, N. Y.: W.W. Norton, 1997.
Neack, L., J. A. K. Hey, & P. J. Haney, Forgien Policy Analysis, Continuity and Change in Its Second Generation, Prentice Hall, NJ: Englewood Cliffs, 1995.
Robinson, Thomas W., & David Shambaugh eds., Chinese Foreign Policy— Theory and Practic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Rosenau, James N., Domestic Sources of Foreign Policy, NY: The Free Press, 1967.
Snyder, Jack, Myths of Empire: Domestic Politics and International Ambition,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1.
Sutter, Robert G., U.S. Policy toward China, Lanham, MD: Rowman and Littlefield, 1988.
Suttinger, Robert L., Beyond Tinanmen: The Politics of U.S.-China Relations, 1989-2000, Washington, D.C.: 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 2003.
Swaine, Michael D., “Chinese Decision-Making Regarding Taiwan, 1979-2000,” in David Lampton eds., The Making of Chinese Foreign and Security Policy—in the Era of Reform 1978-2000, Calif.: Stanford, 2001, pp. 289-336.
Swaine, Michael D., “Reverse Course? The Fragile Turnaround in U.S.—China Relations,” 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 Policy Brief, February 2002.
Tung, Chen-yuan, “Cross-Strait Relations after Taiwan’s 2004 Presidential Election,” Unpublished manuscript, September 2004.
Waltz, Kenneth N., “Reflections on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A Response to my Critics,” in Robert O. Keohane ed., Neorealism and Its Critics, N.Y.: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6, pp. 322-345.
Waltz, Kenneth N.,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The McGraw-Hill Companies, Inc., 1979.
Wei, Yung, “The Taiwan Strait Crisis: Taipei-Washington-Beijing Relations,” in Relations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 Perspectives from Mainland China and Taiwan, Occasional Paper, March 1998, pp. 41-77.
Wiarda, Howard J.,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Actors and Processes, NewYork: Harper Collins College Publishers, 1996.
Zhao, Quansheng, Interpreting Chinese Foreign Policy: The Micro-Macro Linkage Approach, Oxford &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Zhao, Suisheng, “Making Sense of the 1995-1996 Crisis in the Taiwan Strait,”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 Mainland China, Taiwan, and the 1995-1996 Crisis, London: Routledge, 1999, pp. 1-18.

英文期刊
Dittmer, Lowell, “The Strategic Triangle: An Elementary Game-Theoretical Analysis,” World Politics, Vol.33, No.4, July 1981, pp. 485-516.
Lee, Paul S. N., & Leonard L. Chu, “Inherent Dependence on Power: The Hong Kong Press in Political Transition,” Media Culture and Society, Vol.20, No.1, January 1998, pp. 59-77.
Levy, Jack S., “The Offensive/Defensive Balance of Military Technology: A Theoretical and Historical Analysis,”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Vol.28, No.2, June 1984, pp. 219-238.
Lin, Chong-Pin, “Beijing and Taipei: Interactions in the Post-Tiananmen Period,” The China Quarterly, Vol.136, December 1993, pp. 770-804.
Lin, Chong-Pin, “Beijing’s Taiwan Policy: Tactical Adjustment and Strategic Persistence,” Guo Jia Fa Zhan Yan Jiou (國家發展研究) , Vol.2, No.1, December 2002, pp. 153-178.
Putnam, Robert, “Diplomacy and Domestic Politics: The Logic of Two-Level Game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42, No. 3, Summer 1988, pp. 431-468.
Pye, Lucian W., “China: Erratic State, Frustrated Society,” Foreign Affairs, Vol.68, No.4, Fall 1990, pp. 56-74.
Ross, Robert S., “The 1995-96 Taiwan Strait Confrontation: Coercion, Credibility, and the Use of Force,”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25, No.2, Fall 2000, pp.87-123.
Shambaugh, David, “China’s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ink Tanks: Evolving Structure and Process,” The China Quarterly, Vol.171, September 2002, pp. 575-96.
Snidal, Duncan, “The Limits of Hegemonic Stability Theory,”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39, No.4, 1985, pp. 579-614.
Whiting, Allen S., “China’s Use of Force, 1950-1996, and Taiwan,”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26, No.2, Fall 2001, pp.103-131.
Wu, Yu-Shan, “Exploring Dual Triangles: The Development of Taipei-Washington-Beijing Relations,” Issues and Studies, Vol.32, No.10, October 1996, pp.26-52.
Yu, Bin, “The Study of Chinese Foreign Policy: Problem and Prospect,” World Politics, Vol.46, January 1994, pp. 235-61.
Zhao, Quansheng, “Patterns and Choices of Chinese Foreign Policy,” Asian Affairs, Vol.20, No.1, 1993, pp. 3-15.
Zhao, Suisheng, “Military Coercion and Peaceful Offence: Beijing’s Strategy of National Reunification with Taiwan,” Pacific Affairs, Vol.72, No.4, Winter 1999, pp. 495-512.

報紙新聞
Washington Post, Washington D.C.
New York Times, New York City
Reuters, London
China Reform Monitor, Washington D.C.: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Council, http://www.afpc.org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羅致政,〈美國在台海互動所扮演的角色—結構平衡者〉,《美歐月刊》,1995年1月,第10卷,第1期,頁-37-54。
2. 顏建發,〈從「兩國論」風波看兩岸關係的限度與出路〉,《新世紀智庫論壇》,第7期,1999年9月30日,頁23-26。
3. 蔡政文,〈當前中共對我國國際活動可能採取之策略〉,《政治科學論叢》,第5期,1994年4月,頁37-58。
4. 蔡政文,〈務實外交的理念、實踐及評估〉,《政治科學論叢》,第6期,1995年5月,頁279-306。
5. 歐錫富,〈從文攻武嚇到統戰分化〉,《國防政策評論》,第2卷,第3期,2002, http://www.taiwanus.net/Taiwan_Future/national_defence/2002/02_03/02_03_07_01.htm
6. 陳文賢,〈從權力平衡的觀點看亞太安全〉,《問題與研究》,1998年3月,第37卷,第3期,頁19-34。
7. 許志嘉,〈中共外交政策的研究途徑〉,《問題與研究》,第36卷,第4期,1997年,頁45-61。
8. 張廖年仲,〈從1995-96年台海危機論冷戰後中共的安全政策〉,《遠景基金會季刊》,第6卷,第2期,2005年4月,頁185-221。
9. 張五岳、蔡成聖,〈中共對台政策的量化與質化檢視—以兩國論與一邊一國為例〉,《立法院院聞》,第31卷,第10期,2003年10月,頁15-35。
10. 周繼祥,〈當前兩岸關係平議〉,《立法院院聞》,第29卷,第1期,2001年1月,頁49-57。
11. 周繼祥,〈兩岸應早日恢復對話〉,《交流》,第54期,2000年12月,頁19-23。
12. 宋國誠,〈官方媒體在海峽兩岸交流中的角色—「人民日報」與「中央日報」的比較分析〉,《中國大陸研究》,第35卷,第3期,1992年3月,頁60-74。
13. 吳玉山,〈非自願的樞紐:美國在華盛頓—台北—北京之間的地位〉,《政治科學論叢》,第12期,2000年6月,頁189-222。
14. 吳玉山,〈台灣總統大選對於兩岸關係產生的影響:選票極大化模式與戰略三角途徑〉,《遠景季刊》,第1卷,第3期,2000年7月,頁1-33。
15. 王元綱,〈樂觀的守勢現實主義:國際關係守勢現實主義之評析〉,《國際關係學報》,第18期,2003年12月,頁4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