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01.97.138) 您好!臺灣時間:2024/09/20 16:30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黃耀群
研究生(外文):Yao-Cheng Hwang
論文名稱:集合住宅社區型態與社區活動關係之研究--以台北縣汐止市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The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dominium''s types and community activities--the case of Hshichi City, Taipei County
指導教授:張長義張長義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地理環境資源學研究所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地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7
畢業學年度:9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05
中文關鍵詞:集合住宅型態社區活動公共空間設施汐止
外文關鍵詞:community activitypublic space and facilitiesHshichi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7
  • 點閱點閱:2017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4
台灣近年集合住宅社區的發展,有大型化、高層化的趨勢,並且產生多樣化的社區型態,社區內的公共空間與設施也有多樣化的趨勢,傳統上認為集合住宅社區的社區型態不利於社區意識的發展,因此不容易推動社區活動,由於集合住宅具有共有共用的特性,少數人缺乏社區意識,常會造成社區經營管理的困擾,降低社區生活品質,故集合住宅相當需要培養社區意識,一般認為社區居民參與社區活動有利於社區意識,因此集合住宅是否能突破住宅型態的限制而舉辦社區活動,有哪些因素影響集合住宅社區活動,為本研究關切的主題。
台北縣汐止市在1980-90年代經歷大規模的開發,有許多的集合住宅社區,相當能反映過去十幾年來台灣集合住宅的發展,同時由於汐止的人口大都由外地遷入,對當地缺乏認同,因此透過社區活動讓居民融入在地生活,可說相當切合地方之需要。
本研究從管理者認知的觀點,針對汐止地區有管理者的集合住宅社區進行調查,將社區分為公寓、大廈、高層大廈、透天厝四類,並探討汐止為特色的山坡地社區與非山坡地社區之差異,和其他社區型態變數間的關係,以呈現汐止集合住宅社區之形貌。
本研究於2007年五至六月,以問卷調查方式進行抽樣調查,共獲得58個有效樣本,調查內容包括社區之管理模式、社區對管理事務重要性的認知、社區擁有的公共設施、社區活動的頻率、社區不常舉辦活動之原因、管理者對社區活動之認知、及社區型態變數等,並假設社區型態、管理模式、設施個數會影響活動頻率。
研究結果發現三點研究假設均未成立,住宅型態與山坡地社區對於解釋社區活動頻率差異都不是很理想的變數,管理模式、設施個數對活動頻率也沒有明顯影響。
There are trends that the condominium in Taiwan are getting broader and higher, and the types are various, too. The public space in communities are also various. Traditionally, the condominium’s types are considered ill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ense of community, prevent to raise the community activities. Because the condominium are co-used and co-owned by the residents, the lack of sense of community will produce problems of the management of communities and destroy the quality of life. So sense of community is quite important to condominium. That the residents attend the community activities are considered good to sense of community, so the theme of the study is that if condominium could raise community activities, and what kind of factors will affect the activities.
Hshichi City in 1980s and 1990s ever launched large-scale development, and there are many condominiums. They can reflect the development of condominium in Taiwan in recent years. And most people in Hshichi moved from outside, they don’t have sense of identity, so the community activities do match the needs of the people.
The study investigated the manager’s point of view, the targets are the condominium with managers, and discus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ommunities on hillside and communities not on hillside,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dominium’s types and other variables.
The study do the fieldwork in May and June in 2007, and do the survey by questionnaire. The study got 58 samples, the content of the survey include the model of management, perception of the affairs’ importance, the public space and facilities in condominium, the frequency of activities, the reason why they don’t raise activities, the perception to community activities, and other variables. The research also makes three assumptions: the condominium’s types, the management model and the count of the facilities will influence the frequency of community activities.
The study finally found out: the three assumptions were not proved. The condominium’s types and the hillside’s communities are not very good variables to explain the difference in frequency of activities. And the management model and the count of the facilities don’t have obvious relation to activities, either.
口試委員會審定書 i
謝辭 ii
中文摘要 iii
英文摘要 iv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內容 2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流程 6
第二章 文獻回顧 9
第一節 集合住宅社區型態之發展 9
第二節 集合住宅社區之型態 17
第三節 集合住宅之社區活動 24
第三章 研究區-汐止市 38
第一節 汐止的地理環境 38
第二節 汐止之集合住宅社區 45
第四章 汐止集合住宅社區型態與社區活動關係之探討 51
第一節 研究架構 51
第二節 問卷設計 52
第三節 問卷調查 55
第四節 資料分析 58
第五章 研究分析結果與討論 60
第一節 樣本統計描述 60
第二節 社區屬性間之關係 71
第三節 不同社區型態社區管理之差異 80
第四節 不同社區型態社區活動之差異 85
第五節 小結 90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94
第一節 研究結論 94
第二節 研究建議 95




參考文獻 97
附錄 100
一、研究問卷 100
二、訪談資料 103
王凱弘(1994)住宅商品的企劃與行銷流程之研究-以林肯大郡與麥田山莊為例,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順治(2001)集合住宅建築計畫之高層高密化發展檢討,台北:內政部建築研究所委託。
台北縣政府(2003)變更汐止都市計畫(第二次通盤檢討)。
伊慶春(1988)台北市的社區類別與鄰里關係,台灣大學社會學刊,19,77-98。
汐止鎮公所(1998)汐止鎮志。
李永然、徐鈴茱(2006)公寓大廈社區實務,四版,台北:書泉出版社。
李秀玲(2006)社區意識與社區休閒活動參與關係之研究-以台中市Q社區為例,靜宜大學觀光事業學系碩士論文。
李與之(2000)容積率禍國論,空間雜誌,125/126,58-59。
周素卿(1995)台北都會區居住空間結構及其變遷之研究(二),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委託。
林育英(1994)汐止地區民間房地產開發之研究-廣告文本之分析,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欣柔(2005)公寓大廈管理維護法制分析-交易成本觀點,台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碩士論文。
林進田(1993)抽樣調查-理論與應用,初版,台北:華泰書局。
林瑞欽(1994)社區意識的概念、測量與提振策略,社會發展研究學刊,1: 1-21。
林瑞穗(1985)蛻變中的都市的都市社區與鄰里生活,思與言,23(3): 73-80。
林德福、呂秉怡(2005)公寓大廈推動社區營造的經驗與機制初探,國際社區規劃論壇論文彙編,452-465。
社區營造學會(2005)都市社區營造-都市居住經驗與社區參與機制之建立,社區營造學會電子報,第59期,http://www.cesroc.org.tw/eNEWS/index59.htm。〔2006/12/15〕
邱皓政(2002)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二版,台北:五南圖書。
侯錦雄、宋念謙(1998)台中市黎明住宅社區居民社區意識之研究,建築學報,24: 51-65。
洪子茵(2002)台北式集合住宅管理維護模式之研究,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介仁(2000)社區配置及居民特質於鄰里關係影響之研究,朝陽科技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學系碩士論文。
洪幸妙、張金鶚(1993)住宅管理維護對住宅品質之影響研究,都市與計劃,20(1): 1-22。
張伯宇(2000)汐止的地形、地質與水土災害,北縣文化,67: 4-13。
張金鶚(1991)集合住宅管理維護之研究,台北: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張哲凡(1995)光復後台灣集合住宅發展過程之研究,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其南(1998)台灣社區營造運動之回顧,研考報導,41: 21-37。
陳東升(1995)金權城市,台北:巨流。
陳瑞榮(2001)公寓大廈管理維護成效影響因子之分析-以台北市為例,台灣科技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覺惠(1999)公寓大廈共用部分適宜性與使用管理之調查研究-以台中市為例,台北: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陳覺惠(2000)台灣地區集合住宅形態發展趨勢與當前社區經營管理議題,東海學報,41: 97-113。
游晉程(1997)集合住宅屬性與設施管理之關係研究,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靜雯(1999)投機城市之災害空間生產-汐止個案研究,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董鑑霆(2001)台灣住宅建築開發觀念與居住者使用態度演變關係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
熊瑞梅(1997)中上層社區的形成-建商都市更新之策略及結果,收錄在:蔡勇美、章英華編(1997)台灣的都市社會,初版,台北:巨流,351-390。
劉勇信(1995)台灣集合住宅共用空間領域性之研究,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祈賢(1995)社區意識與社區發展,社會福利,124: 21-26。
賴榮俊(1993)公寓大廈住宅共用設施之研究-以生活及休閒設施為限,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魏郁祥(1999)新興社區「社區意識」建構之過程-龍潭百年大鎮個案,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Bell, P.A., Greene, T.C., Fisher, J.D. and Baum, A. (1996)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聶筱秋、胡中凡譯(2003)環境心理學,台北:桂冠圖書。
Gehl, J. (1987) Life between buildings--using public space, 陳秋伶譯(1996)戶外空間的場所行為:公共空間使用之研究,台北:田園城市文化。
Altman, I. (1975) The environment and social behavior: privacy, person space, territory, crowding, California: Brooks/Cole.
Appleyward, D. and Lintell, M. (1972) The environmental quality of city streets: the residents’ viewpoint,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Institute of Planners, 38: 84-101.
Blandy, S. and Lister, D. (2005) Gated communities: (Ne)gating community development? Housing Studies, 20(2): 287-301.
Edney, J.J. (1976) Psychological role of property rights in human behavior,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 8(7): 811-822.
Fischer, C.S.(1984) The urban experience, 2nd edition, New York: HBJ Inc.
Gifford, R. (1987)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Boston: Allyn and Bacon.
Glynn, T.J. (1981) Psychological sense of community: measurement and application, Human Relations, 34: 789-818.
Le Goix, R. (2005) Gated communities: Sprawl and social segregation in Southern California, Housing Studies, 20(2): 323-343.
Skjaeveland and Garling (1997) Effects of interactional space on neighboring,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17: 181-198.
Unger, D.G. and Wandersman, A. (1983) Neighboring and its role in block organizations: an exploratory report, 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11: 291-300.
Warren, D.I. (1978) Exploration in neighborhood differentiation, Sociological Quarterly, 19: 310-331.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