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90)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3 03:38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劉靜怡
研究生(外文):Jing-Yi Liu
論文名稱:股東會與董事會之權限劃分
論文名稱(外文):Study on the Allocation of Decisionmaking Power between the Shareholders Meeting and the Board of Directors.
指導教授:曾宛如曾宛如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Wang-ruu Tse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法律學研究所
學門:法律學門
學類:一般法律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7
畢業學年度:9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14
中文關鍵詞:股東會董事會惡意併購股東提案股東提名股東主動權委託書
外文關鍵詞:The general meetingThe board of directorshostile takeovershareholder proposalsshareholder nominationshareholder initiativeproxy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36
  • 點閱點閱:123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3
本文自第二章起,藉由法律經濟分析之理論闡釋所謂「股東為公司所有權人」的傳統說法其實並不精確,且具誤導性。首先介紹公司契約本質之觀點,說明公司契約理論的內容以及重要意涵—公司為眾多契約之連結中心,不是可被擁有之物,股東只是投入公司的生產因素之一,因此不能以所有人自居。從此觀點出發,則「股東既然是公司所有人,其應擁有公司事務決策權」的概念也會受到挑戰,不管是在現實面,或是從法律面觀之,公司內部控制決策權掌握在董事會手中乃是顯著之現象,但這並不表示董事會可以為所欲為,董事會權力除了受到其他法規的規範外,資本市場也是不可忽視的管制力量,為了爭取投資人的資金,董事會乃願意接受以「股東利益最大化」做行為準則。

第三章介紹美國法上的公司內部權限分配。投票權是股東最重要權力,但投票權之行使是在股東會中形成股東全體之意志,對個別股東而言,可能意義不大。其次,我們可以發現,除了極少數事項外,股東會若要對議案表達意見、進行表決,均須倚賴董事會之提出,這些情形清楚地顯示出股東會很難主動介入公司事務。縱使法規上沒有不利股東行使控制權的限制,股東全體恐怕還是難以克服集體行動的困難,而且即使是持股數較高、具有專業能力的機構投資人也不見得有動機積極主動地參與公司治理。職是之故,從組織經濟學的角度分析,採用階層式的組織架構,將決策權集中於董事會,反而是大型公開發行公司最有效率的權力配置方式,董事會掌握大權實有其正當性。而在普通法上佔有一席之地的商業判斷法則,其實就是法院承認董事會決策權力的特殊性與優越性,從而節制司法審查的原則。

本論文接著藉由美國法上併購事件決策權、股東提案權、股東提名權以及股東主動權等股東會與董事會權限衝突格外明顯之議題為例,說明董事會在這些領域中仍保有主導地位。在這些領域裡,或是因為基於股東為公司所有人之前提假設,或是因為相信增加股東參與公司事務之程度得以解決代理問題,有不少論者認為應該讓股東享有決定的權力,然本文對此等見解抱持保留態度,除了認為股東為所有權人的說法不甚正確以外,更重要的是權責區分的問題。董事會對公司、對股東負有受託義務,一旦公司經營不善,其很可能就必須面對違反受託義務的責任。但是股東(符合法律「大股東」定義者例外)不對其他股東負有受託義務,許多主張股東擴權的論點並沒有明確地告訴我們,當股東介入公司事務的權力增加以後,是否也要跟著負擔經營成敗的責任?如果不能確立這一點,那麼如何認為股東擴權對股東全體是更有保障的作法?

第七章則是前開美國法制對我國的啟示。2005到2006年間,我國公司法及證交法均有重要修正,尤其以公司法的股東提案權與股東提名權為本章重點。股東提案權的文字顯然是模仿自美國,但我國法僅習得其形,未習得其神,導致條文文字頗多缺失,制度定位亦有遭受濫用之虞,此由我國第一個動用股東提案權的事例可以得知。其次,股東提案獲股東會通過以後,董事會是否有執行的義務?這涉及公司法202條與193條第1項應如何調和解釋,若更深入地探討,此制還涉及我國公司法是否承認董事會是否有某些專屬而排他的權力範疇,是不允許股東利用股東提案介入的。這些都是股東提案權制度於運作上必定會遭遇的問題,主管機關及司法實務的見解應與時俱進,而不是不加思索地照本宣科。至於股東提名權是相當獨特的制度,在本制度下,公司經營者可能必須年年面對改選全體董事的威脅,難以專心履行經營職責,這種讓公司經營權如此容易更迭的制度,是否真是股東之福,恐怕仍有斟酌空間。

最後一章則總結前述討論,主張雖然對於公司經營者之監督相當重要,但不應該忽略經營權力集中的價值。過度的、不必要的對董事會權力之敵視將使公司法規範失其均衡,同樣的,基於對股東會過度美好的想像而一味賦予其所不能妥善運用之權力,僅是促成少數股東得利的結果,盡力求取權力與責任之平衡方是公司治理之道。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 3
第三節 論文架構 4

第二章 股份有限公司內部權限分配 5
第一節 經營與所有分離 5
第二節 公司性質的經濟分析 8
第一項 經濟理論之介紹 8
第二項 公司內部決策模型 12
第一款 股東會優位主義 12
第二款 董事會優位主義 13
第三款 公司「做為」契約之連結中心 15
第四款 公司「擁有」契約的連結中心 16
第五款 為何是董事會集體擁有決策權 18
第六款 契約連結理論與決策權集中可以並存 19
第三項 董事會優位主義仍以股東利益最大化為行為準則 19
第四項 團隊生產理論(Team Production Theory) 21
第三節 小結 23

第三章 美國公司法之權限分配 25
第一節 股東╱股東會權能 25
第一項 股東權限 25
第二項 股東參與股東會之方式 26
第三項 股東會議程之設定 28
第二節 股東投票權 28
第一項 選任解任董事權 28
第二項 章程、細則之修改權 29
第三項 重大事項否准權 30
第四項 股東提案 31
第三節 投票權之地位 31
第一項 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 31
第二項 為何僅有股東享有投票權 31
第一款 多重族群參與所造成的無效率 31
第二款 法律之經濟分析 33
第三款 股權資本較易作為分配權力的標準 33
第三項 一股一票之紛爭 34
第一款 證管會Rule19c-4 34
第二款 Business Roundtable v. SEC 35
第四項 股東投票權是公司治理機制,不是民主工具 37
第四節 備受期待的機構投資人 37
第一項 機構投資人之分類 39
第二項 機構投資人不能作為有效監督者的原因 40
第一款 欠缺動機 40
第二款 近利心態 40
第三款 利害衝突 41
第四款 對流動性的偏好 41
第三項 機構投資人是否為萬靈丹 42
第四項 小結 43
第五節 董事會權能 44
第一項 將權力集中於董事會為最有效率的安排 44
第二項 M型公司可解決內部協調之困難 48
第六節 商業判斷法則之定位 50
第一項 不同立場的法院見解 50
第一款 Shlensky v. Wrigley 51
第二款 Smith v. Van Gorkom 51
第三款 Cede & Co. v. Technicolor, Inc. 52
第二項 因承認董事會優位所產生的法院自制原則 53
第三項 商業判斷法則的傳統解釋有所不足之處 55
第一款 法院不具商業專長 55
第二款 鼓勵承擔風險 56
第三款 董事會決策型態 57
第七節 小結 58

第四章 美國法上股東會與董事會權限劃分(一)
---併購事件決策權 60
第一節 出售公司的最終決定權何屬 60
第二節 對反併購措施之審查 61
第一項 反併購措施之種類 61
第一款 驅鯊策略(shark repellents) 61
第二款 毒藥丸(poison pills) 62
第三款 其他反併購措施 63
第二項 Unocal標準—合理性與合比例性 64
第三項 Revlon標準—董事會的拍賣人義務 65
第四項 Unitrin標準—不得排除委託書爭奪的成功可能性 67
第三節 死手毒藥丸與無手毒藥丸—兼談自縛行為的允許性 68
第一項 Carmody案與Quickturn案 69
第二項 應如何評價自縛行為 69
第四節 股東會以細則限制董事會權力的允許性 71
第一項 Fleming案 71
第二項 Fleming案在德拉瓦州 73
第五節 反對董事會有權抵禦併購的論點 77
第一項 股東選擇權 78
第二項 利害衝突 78
第三項 反併購措施不利併購活動對經營者的訓誡功能 79
第六節 德拉瓦州法院的審查重點—動機 80
第七節 結論 83

第五章 美國法上股東會與董事會權限劃分(二)
---股東提案權 85
第一節 美國證管會委託書規則之制訂 85
第一項 委託書規則總覽 87
第二項 委託書規則逐條釋義 87
第二節 Rule14a-8股東提案權 93
第一項 提案之資格與程序要件 93
第二項 實體排除事由 96
第一款 通常業務營運(ordinary business operations) 98
第一目 商業策略business strategy---杜邦(Dupont)案 98
第二目 與員工有關之提案employment-related proposals---Cracker Barrel標準之出現與廢除 99
第三目 應有更明確的標準 101
第二款 其他排除實體事由 101
第一目 Rule14a-8(i)(1)在公司登記地之法律下,非屬股東得以提案之事項 102
第二目 Rule14a-8(i)(3)違反證管會委託書規則 104
第三目 Rule14a-8(i)(12)未獲特定比例支持之相同提案 105
第三節 反詐欺條款 106
第一項 Rule14a-9 為私人默示訴權 107
第二項 委託書詐欺訴訟之要件 107
第一款 重大性(materiality)之認定 108
第二款 被告主觀要件 111
第三款 因果關係 112
第三項 救濟方式 114
第四節 結論 115

第六章 美國法上股東會與董事會權限劃分(三)
---股東提名權草案以及股東主動權之爭議 117
第一節 公司醜聞所激發的改革 117
第一項 NYSE等交易所規則 118
第二項 證管會提名委員會規則 119
第一款 提名委員會之功能揭露 120
第二款 股東與董事間的溝通 120
第二節 股東提名權 120
第一項 歷史回顧 121
第二項 股東提名權(Rule14a-11)草案內容 122
第三項 對本草案之抨擊 125
第一款 證管會欠缺權限 125
第二款 各種門檻使本草案之目的難以達成 126
第三款 造成事實上小股東失權 127
第四款 過度強調監督功能可能影響董事會其他功能的運作 128
第五款 小結 129
第三節 股東主動權(initiative)之爭議 129
第一項 現行制度不足之處 129
第二項 Bebchuk教授提議之架構 131
第一款 遊戲規則型事項的主動提案權 131
第二款 遊戲結束型或縮減規模事項之主動提案權 132
第四節 空中樓閣—股東主動權 133
第一項 論述不一致 133
第二項 多數決並非有效的安全閥 134
第三項 機構投資人恐難擔大任 135
第四項 包裹表決問題並不存在 137
第五項 循環表決造成決策欠缺一致性 138
第六項 董事會回應股東提案的程度穩定成長 139
第五節 結論 142

第七章 我國股份有限公司之內部組織與權限區分 145
第一節 我國股份有限公司之機關 145
第二節 股東會權限 145
第三節 董事會權限 147
第一項 公司業務之執行 147
第二項 股東會決議事項提案權 148
第三項 內部監察權 149
第四項 其他具體權限 149
第四節 我國之併購 150
第一項 各項反併購措施於我國法的可行性 151
第二項 小結 154
第五節 2005年公司法修正重點 154
第六節 股東提案權 156
第一項 「已發行股份總數1%」之門檻應改為「已發行有表決權 157
股份總數1%」為宜 157
第二項 提案排除事由規範不當 158
第三項 公司法202條與193條之調和 159
第四項 股東提案權有必要進一步釐清之處 163
第一款 未獲一定支持比例而重複提出的提案應允許公司排除 163
第二款 股東提案權與臨時動議 163
第三款 股東提案之修正案或替代案不應毫不設限 165
第七節 股東提案權首例—復華金 166
第一項 復華金股東提案之始末 166
第二項 復華金一例的特別之處 168
第三項 「股東會得議決之事項」不等於「得以股東提案方式提出」 169
第八節 股東提名權 172
第一項 沒有發動事由作為前提,有失之過寬之嫌 175
第二項 允許提名法人股東並不適當 176
第三項 沒有被提名者獨立性要件之要求 176
第四項 過於限制董事會決定是否接受股東提名人選的權力 177
第五項 濫用於爭奪經營權的風險 178
第六項 股東提案權與股東提名權制度其他不足之處 178
第一款 救濟途徑不明 178
第二款 股東提名權未減緩提名股東徵求委託書的負擔 179
第三款 反詐欺條款之欠缺 179
第九節 獨立董事的問題 180
第一項 證交法之相關規定 180
第二項 繁複的董事選任程序 182
第十節 董事會的獨立性 184
第十一節 委託書定位不同的影響 186
第十二節 對我國股東會、董事會權限分配有無改變 188

第八章 結論 192
第一節 總結 192
第二節 美國法之最新發展—董事選任方式之變革 195
第三節 美國經驗對我國公司法新制的啟示 198
第四節 我國之機構投資人 201
第五節 對公司法制之展望 204
第一項 疊床架屋的內部控制制度應予釐清 204
第二項 委託書制度之改革 205
第六節 公司法應求取權力與責任的均衡 207

參考文獻 209
參考文獻
(依作者姓氏筆畫及字母順序排列)
壹、中文資料
一、中文期刊論文
1.王文宇,論董事會、常董會與委員會之權責劃分,現代公司法制之新課題,元照,2005年。
2.王文宇,評新修正公司法—兼論股東民主法制—,台灣本土法學73期,2005年8月。
3.王文宇,從股權結構論公司治理法制,月旦民商法雜誌第10期。
4.林國全,董事會違法拒絕股東提案,台灣本土法學73期,2005年8月。
5.林仁光,公開發行公司內部監控機制之變革—兼論二O O五年證券交易法修正重點,月旦法學,130期,2006年3月。
6.林仁光,公司治理之理論與實踐—經營者支配或股東支配之衝突與調整,台灣法學新課題第二冊,台灣法學會出版,元照總經銷,2004年。
7.胡浩叡,股份有限公司內部機關之研究—以權限分配與公司治理為中心,台大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6月。
8.張心悌,股東提案權之省思—兼以代理成本與Arrow定理觀察之,現代公司法制之新課題,元照,2005年。
9.黃銘傑,經營者支配與股東支配外的第三條路—公司治理對未來公司法制革新之啟示,台灣法學新課題第二冊,台灣法學會出版,元照總經銷,2004年。
10.曾宛如,股東與股東會—公司法未來修正方向之芻議,月旦法學,95期,2003年4月。
11.曾宛如,「讓與全部或主要部分營業或財產」之探討—兼論董事會與股東會權限劃分之議題,台大法學論叢35卷第1期,2006年1月。
12.劉連煜,股東表決權之行使與公司治理,現代公司法制之新課題,元照,2005年。
13.劉連煜,公開發行公司董事會、監察人之重大變革—證券交易法新修規範引進獨立董事與審計委員會之介紹與評論—,台灣本土法學79期,2006年2月。
14.蔡昌憲,公司法上強行規定與任意規定間之權衡—以累積投票制、閉鎖公司制及新股認購權為例,台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6月。
15.蘇立立,公開發行公司開放表決權交易可行性之研究—由價購委託書對公司治理之影響出發,世新大學法學院碩士論文,2004年。
二、中文專書
1.王文宇,公司法論,2006年8月,元照出版
2.柯芳枝,公司法論(上),2002年11月,三民出版
3.曾宛如,證券交易法原理,翰蘆圖書,2001年12月。
4.劉連煜,現代公司法,新學林,2006年8月。
5.賴源河、王仁宏、王泰銓、曾宛如、王文宇、余雪明、黃銘傑、林仁光、劉連煜、梁宇賢、林國全、王志誠、柯芳枝合著,新修正公司法解析,元照出版,2002年。
6.賴英照大法官六秩華誕祝賀論文集編輯委員會主編,現代公司法制之新課題 賴英照大法官六秩華誕祝賀論文集,元照,2005年8月。
7.台灣法學新課題第二冊,台灣法學會出版,元照總經銷,2004年。



貳、英文資料
一、英文期刊論文
(A)
1.Armen A. Alchian & Harold Demsetz, Production, Information Cost, and Economic Organization, 62 Am. Econ. Rev.(1972).
(B)
2.Margaret M. Blair & Lynn A. Stout, A Team Production Theory of Corporate Law, 85 Va. L. Rev. 247, (March, 1999).
3.Stephen M. Bainbridge, The Short Life and Resurrection of SEC Rule19c-4, 69 Wash. U. L.Q. 565,(Spring, 1991).
4.Stephen M. Bainbridge, The Board of Directors as Nexus of Contracts, 88 Iowa L. Rev. 1, (October, 2002).
5.Stephen M. Bainbridge, Director v. Shareholder Primacy in the Convergence Debate, 16 Transnat’l Law. 45,(2002).
6.Stephen M. Bainbridge, Director Primacy in Corporate Takeovers:Preliminary Reflections, 55 Stan. L. Rev. 791,(2002).
7.Stephen M. Bainbridge, Director Primacy: The Means and Ends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97 Nw. U. L. Rev. 547,(2003).
8.Stephen M. Bainbridge, The Board of Directors as Nexus of Contracts, 88 Iowa L. Rev. 1, (October, 2002).
9.Stephen M. Bainbridge,Director Primacy in Corporate Takeovers: Preliminary Reflections, 55 Stan. L. Rev. 791, (2002).
10.Stephen M. Bainbridge, Precommitment Strategies in Corporate Law: The Case of Dead Hand and No Hand Pills, 29 J. Corp. L. 1, (2003).
11.Stephen M. Bainbridge, Director Primacy and Shareholder Disempowerment, 119 Harv. L. Rev. 1735, (April, 2006).
12.Stephen M. Bainbridge, The Business Judgment Rule As Abstention Doctrine, 57 Vand. L. Rev. 83,(2004).
13.Lucian Arye Bebchuk, The Case For Increasing Shareholder Power, 118 Harv. L. Rev. 833, (2005).
14.Bernard S. Black & John C. Coffee, Jr., Hail Britannia?: Institutional Investor Behavior Under Limited Regulation, 92 Mich. L. Rev. 1997, (June, 1994).
(C)
15.John C. Coffee, Jr., Liquidity versus Control: The Institutional Investor as Corporate Monitor, 91 Colum. L. Rev. 1277, (October, 1991).
16.John C. Coffee, Jr., The Bylaw Battlefield:Can Institutions Change the Outcome of Corporate Control Contests? 51 U. Miami L. Rev. 605,(1997).
17.John C. Coffee, Jr., The SEC and the Institutional Investor: A Half-Time Report, 15 Cardozo L. Rev. 837, (January, 1994).
18.John C. Coffee, Jr., What Caused Enron? A Capsule Social and Economic History of the 1990s, 89 Cornell L. Rev. 269,(January, 2004).
19.John C. Coates IV, Measuring the Domain of Mediating Hierarchy: How Contestable Are U.S. Public Corporations?, 24 J. Corp. L. 837, (1999).
20.K.A.D. Camara, Shareholder Voting and the Bundling Problem in Corporate Law, 2004 Wis. L. Rev. 1425, (2004).
21.K.A.D. Camara, Classifying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30 J. Corp. L. 219, (2005).
22.Robert C. Clark, Corporate Governance Changes in the Wake of the Sarbanes-Oxley Act:
A Morality Tale for Policymakers Too, Discussion Paper No. 525, John M. Olin Center For Law, Economics, and Business, p3~4, (Sep. 2005).
(D)
23.Patty M. DeGaetano, The Shareholder Direct Access Teeter-Totter:Will Increased Shareholder Voice in the Director Nomination Process Protect Investors? 41 Cal. W. L. Rev. 361, (2005).
24.Michael P. Dooley, Two Models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47 Bus. Law. 461, (1992).
(E)
25.Melvin A Einsenberg, The Concept That The Corporation Is A Nexus of Contracts and The Dual Nature of The Firm, 24 J. Corp. L. 819,(Summer 1999).
26.Frank Easterbrook & Daniel Fischel, The Proper Role of A Target’s Management in Responding to A Tender Offer, 94 Harv. L. Rev.1161,(1981).
(G)
27.Gaurang Mitu Gulati et al., Connected Contracts, 47 UCLA L. Rev. 887,(2000).
28.Ronald J. Gilson, A Structural Approach to Corporations: The Case Against Defensive Tactics in Tender Offers, 33 Stan. L. Rev. 819, (1981).
29.Jeffrey Gordon, Shareholder Initiative: A Social Choice and Game Theoretic Approach to Company Law, 60 U. Cin. L. Rev. 347(1991).
(H)
30.Lawrence A. Hamermesh, Corporate Democracy and Stockholder-Adopted By-Laws: Taking Back the Street? 73 Tul. L. Rev. 409, (1998).
31.Henry Hansmann & Reinier Kraakman, The End of History for Corporate Law, 89 Geo. L.J. 439, (January, 2001).
(J)
32.Michael C. Jesen & William H. Meckling, Theory of the Firm: Managerial Behavior, Agency Costs and Ownership Structure, 3 J. FIN. ECON.(1976).
(K)
33.Mark Klock, Dead Hands--Poison Catalyst or Strength-Enhancing Megavitamin? An Analysis of the Benefits of Managerial Protection and the Detriments of Judicial Interference, 2001 Colum. Bus. L. Rev. 67, (2001).
34.Roberta S. Karmel, Should A Duty to the Corporation Be Imposed on Institutional Shareholders? 60 Bus. Law. 1,(November, 2004).
(L)
35.Jason M. Loring & C. Keith Taylor, Shareholder Activism: Directorial Responses to Investors’Attempt to Change the Corporate Governance Landscape, 41 Wake Forest L. Rev. 321(2006).
36.Martin Lipton & Steven A. Rosenblum, Election Contests in the Company’s Proxy: An Idea Whose Time Has Not Come, 59 Bus. Law. 67,(2003).
(M)
37.Jonathan R. Macey, The Legality and Utility of the Shareholder Rights Bylaw, 26 Hofstra L. Rev. 835,(1998).
(P)
38.Troy A. Paredes, The Firm and the Nature of Control : Toward A Theory of Takeover Law, 29 J. Corp. L. 103, (2003).
(R)
39.Mark J. Roe, A Political Theory of American Corporate Finance, Colum. L. Rev., (1991).
40.Charles F. Richards, Jr. & Anne C. Foster, Exxon Revisited: The SEC Allows Pennzoil to Exclude Both Mandatory and Precatory Proposals Seeking to Create A Shareholder Advisory Committee, 48 Bus. Law. 1509,(August, 1993).
(S)
41.Lewis J. Sundquist III, Comment:Proposal to Allow Shareholder Nomination of Corporate Directors:Overreaction in Times of Corporate Scandal, 30 Wm. Mitchell L. Rev. 1471, (2004).
42.Vice Chancellor Leo E. Strine, Jr., Toward a True Corporate Republic: A Traditionalist Response to Bebchuk’s Solution for Improving Corporate America, 119 Harv. L. Rev. 1759, (April, 2006).
43.Lynn A. Stout, In Praise of Procedure: An Economic and Behavioral Defense of Smith v. Van Gorkom and the Business Judgment Rule, 96 Nw. U. L. Rev. 675,(2002).
(W)
44.Oliver Williamson, Corporate Governance, 93 Yale L.J. 1197, (June, 1984).
45.David W. Ware, Shareholders’ Right to Review the Adoption and Continuation of a Takeover Defense Plan:Is the Fleming Decision Dead On Arrival? 2000 U. Ill. L. Rev. 1053,(2000).

二、英文專書
1. Kenneth Arrow, The Limits of Organization, W•W•Norton & Company,(1974).
2. Stephen M. Bainbridge, Corporate Law and Economics, Foundation Press,(2002).
3. T. Baums and E. Wymeersch(eds), Shareholder Voting Rights and Practices in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 Kluwer Law International, London,(1999).
4. Bruno Becchio et al.(eds), Swiss Company Law, Kluwer Law International, 2nd ed., London, (1996).
5. Robert C. Clark, Corporate Law,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1986).
6. Jesse H. Choper, John C. Coffee, Jr. and Ronald J. Gilson, Cases and Materials on Corporations, Aspen Publishers, Inc., (2000).
7. James D. Cox, Robert W. Hillman, Donald C. Langvoort, Securities Regulation Cases and Materials, Aspen Law & Business, 3rd ed., (2001).
8. James D. Cox, Thomas Lee Hazen, Corporations, Aspen, (2003).
9. Michael P Dooley, Fundamentals of Corporation Law, Foundation Press,(1995).
10. Frank H. Easterbrook and Daniel R. Fischel, The Economic Structure of corporate Law,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6).
11. Thomas Lee Hazen, The Law of Securities Regulation, 3rd ed. West Group,(1996).
12. Thomas Lee Hazen, The Law of Securities Regulation, 4th ed. West Group,(2002).
13. Reinier Kraakman, Henry Hansmann et al., The Anatomy of Corporate Law,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4).
14. Oliver Williamson, The Economic Institutions of Capitalism, Free Press,(1985).
15. Oliver Williamson, The Mechanism of Governanc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59,(1996).

三、英文研究報告
1. SEC Staff Report: Review of the Proxy Process Regarding the Nomination and Election of Directors,(July 15, 2003).
2. Institutional Shareholder Services, Majority Voting in Director Elections:From the Symbolic to the Democratic,(2005).
3. Georgeson Shareholder, 2005 Annual Corporate Governance Review, at 1, (2006).
4. Claudia H. Allen, Neal, Gerber & Eisenberg LLP., Survey of Majority Voting in Director Elections, 1, (Feb. 20, 2006).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