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獻資料(依出版時間排序)
(一)日記、小說與紀念文集
Wieland, C. M. (1987), Geschichte der Abderiten: Roman, Reinbek: Rowohlt.
陳紀瀅(1957),《賈雲兒前傳》,台北市:重光文藝。
林獻堂(1974),《林獻堂先生紀念集卷二:遺著》,林獻堂先生紀念集編纂委員會(編),台北縣:文海出版。
陳紀瀅(1988),《我的郵員與記者生活》,台北市:臺灣商務。
朱天心(1992),《想我眷村的兄弟們》,台北市:麥田。
朱天心(1997),《古都》,台北市:麥田。
朱天心(2000),《古都》,清水賢一郎(譯),東京:国書刊行会。
林獻堂(2000),《灌園先生日記(一):一九二七年》,許雪姬(主編),台北市: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張麗俊(2000a),《水竹居主人日記(一)》,許雪姬、洪秋芬(編纂、解說),台北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臺中縣:臺中縣文化局。
張麗俊(2000b),《水竹居主人日記(二)》,許雪姬、洪秋芬(編纂、解說),台北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臺中縣:臺中縣文化局。
張麗俊(2001a),《水竹居主人日記(三)》,許雪姬、洪秋芬、李毓嵐(編纂、解說),台北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臺中縣:臺中縣文化局。
張麗俊(2001b),《水竹居主人日記(四)》,許雪姬、洪秋芬、李毓嵐(編纂、解說),台北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臺中縣:臺中縣文化局。
張麗俊(2002a),《水竹居主人日記(五)》,許雪姬、洪秋芬、李毓嵐(編纂、解說),台北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臺中縣:臺中縣文化局。
張麗俊(2002b),《水竹居主人日記(六)》,許雪姬、洪秋芬、李毓嵐(編纂、解說),台北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臺中縣:臺中縣文化局。
張麗俊(2004a),《水竹居主人日記(七)》,許雪姬、洪秋芬、李毓嵐(編纂、解說),台北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臺中縣:臺中縣文化局。
張麗俊(2004b),《水竹居主人日記(八)》,許雪姬、洪秋芬、李毓嵐(編纂、解說),台北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臺中縣:臺中縣文化局。
張麗俊(2004c),《水竹居主人日記(九)》,許雪姬、洪秋芬、李毓嵐(編纂、解說),台北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臺中縣:臺中縣文化局。
張麗俊(2004d),《水竹居主人日記(十)》,許雪姬、洪秋芬、李毓嵐(編纂、解說),台北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臺中縣:臺中縣文化局。
(二)官書檔案及記錄文獻
United Nations. (1997), Report of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Council for 1997, A/52/3, 18 September 1997, at 28.
───(1997),〈立法院第三屆第四會期司法、內政及邊政、教育三委員會第一次聯席會議記錄〉,潘維剛(主持),1997 年 10 月 6 日,《立法院公報》,86:39,頁299-326。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5a),《社區總體營造-簡報資料》,台北市:行政院文建會。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5b),《社區文化活動發展計畫》,台北市:行政院文建會。
臺中縣政府(編)(1989),《臺中縣志》,臺中縣:臺中縣政府。
劉輝香(紀錄)(1999),〈臺北市眷村文化保存與發展座談會紀錄〉,鍾則良(主持),1998 年 11 月 16 日,《臺北文獻》,128,頁1-32。
曾駿文(紀錄)(2000),〈高雄市八十九年度左營區眷村耆老座談會紀錄〉, 黃耀能(主持),2000 年 4 月 7 日《高市文獻》,13:3,頁85-117。
(三)報章雜誌
林獻堂(1927 年 8-9 月),〈環球一週遊記(一)-(四)〉,《臺灣民報》,第 171-174 號。
林獻堂(1927 年 11 月-1928 年 5 月),〈環球遊記(五)-(二六)〉,《臺灣民報》,第 181-185、191-207 號。
林獻堂(1929 年 1-3 月),〈環球遊記(二七)-(三八)〉,《臺灣民報》,第 241-243、245、247-254 號。
林獻堂(1929 年 5 月-1930 年 3 月),〈環球遊記(三九)-(七九)〉,《臺灣民報》,第 262-268、270-283、285-293、295-305 號。
林獻堂(1930 年 3 月-1931 年 10 月),〈環球遊記(八○)-(一五二)〉,《臺灣新民報》,第 306-317、319-321、323、325-332、334-344、346-384 號。
林獻堂(1941 年 8 月-1942 年 6 月),〈環球遊記(一)-(十八)〉,《南方雜誌》,第 136-154 期。
───(1946 年 11 月 13 日- 24 日),【臺中縣警察局事件相關報導】,《民報》,第 495-505 號,第(三)版。
蔣時欽(1946 年 11 月 21 日-23 日),〈員林血案真相(上)、(中)(下)〉,《民報》,第 503-505 號,第(三)版。
───(1997 年 12 月 18 日),〈“口袋怪獸”卡通紅色閃光釀禍 日本七百餘兒童送醫〉,《民生報》,第 01 版。
林進修、林佳佳(1997 年 12 月 18 日),〈看卡通引起不適 國內兒童也常見 醫師建議眼睛受強光刺激時 應速閉眼與之隔離〉,《民生報》,第 01 版。
───(1997 年 12 月 18 日),〈任天堂:口袋怪獸 收視釀禍 罪不在我 指責電視台播出方式不當;受害人多是兒童。〉,《民生報》,第 24 版。
───(1997 年 12 月 19 日),〈口袋怪獸事件日本家長激憤 籲全國電視網以醫學角度徹底審查卡通節目〉,《民生報》,第 24 版。
張文輝(1997 年 12 月 21 日),〈刑案斷訊色情⋯⋯七大電視亂象 電研會以「口袋怪獸」事件為例 籲家長為孩子收視把關〉,《聯合報》,第 26 版。
陳民鋒(1998 年 11 月 27 日),〈中視週六播日本原名“口袋怪獸”卡通 “神奇寶貝”傷害畫面已剪掉〉,《民生報》,第 15 版。
張文輝(1998 年 11 月 27 日),〈日本「電視發病」動畫來了!看口袋怪物 電研會教防身術 超級聲光考驗你的視窗 保持距離以策安全〉,《聯合報》,第 26 版。
楊慧娟(編譯)(1999 年 11 月 20 日),〈口袋怪獸橫掃美國〉,譯自《今日美國報》,《民生報》,第 38 版。
Larimer, T. (22nd Nov. 1999), The Ultimate Game Freak, TIME Asia, vol.154 no.20.
───(2000 年 11 月 26 日),〈模仿神奇寶貝 土國兩童跳樓 看卡通學習飛躍僥倖未死 當局公布不當劇情防走火入魔〉,《中央日報》,第 10 版。
───(2000 年 12 月 17 日),〈終結皮卡丘 誤導兒童,充斥暴力 土禁播神奇寶貝 指對孩童心理健康成長構成負面影響 上月更導致兩童跳樓學飛重傷 作成決議〉,《中央日報》,第 10 版。
陳嘉宏(2004 年 3 月 19 日),〈扁宅獻金事件記者會實錄 / 沈富雄:四種可能 最大可能是我去了〉,《中國時報》,第 A3 版。
林新輝(2004 年 4 月 30 日),〈嘿嘿嘿官司敗訴 新新聞:台灣新聞自由蒙塵〉,《聯合報》,第 A3 版。
二、專書及論文集(依姓名筆畫排序)
Alexy, R. (2002), A Theory of Constitutional Rights, Rivers, J. Tran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Anscombe, G. E. M. (1981), Ethics, Religion and Politics: The Collected Philosophical Papers of G.E.M. Anscombe Vol. 3, Oxford: Basil Blackwell.
Anderson, B. R. O’G.(1999),《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吳叡人(譯),台北市:時報。
Ashford, J. B., LeCroy, C. W. & Lortie, K. L. (1997), Human Behavior in the Social Environment : A Multidimensional Perspective, Pacific Grove, CA : Brooks/Cole.
Bix, B. (2004), Jurisprudence: Theory and Context, (3rd ed.), NC: Carolina Academic Press.
Bloch, M(1989),《史家的技藝》,周婉窈(譯),台北市:遠流。
Cardozo, B. N. (1931), Law and Literature and Other Essays and Addresses,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and Company.
Clough, P. T. (1994), Feminist Thought, Cambridge, Mass.: Blackwell.
Crabtree, B. F. & Miller, W. L. (Eds.)(1992), Do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Newbury Park CA: Sage.
Darnton, R. (1984), The Great Cat Massacre: And Other Episodes in French Cultural History. New York: Vintage Books.
Dworkin, R. (1986), Law’s Empire, Cambridge, Mass.: Belknap Press.
Fish, S. E. (1989), Doing What Comes Naturally : Change, Rhetoric, and the Practice of Theory in Literary and Legal Studies, Oxford: Clarendon Press.
Gallagher, R. M. & Nurcombe, B. (1986), The Clinical Process in Psychiatry: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Planning,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Geertz, C. (1983), Local Knowledge: Further Essays in Interpretive Anthropology, New York: Basic Books.
Geertz, C.(1991),《ローカル・ノレッジ:解釈人類学論集》,梶原景昭、小泉潤二、山下晉司、山下淑美(譯),東京:岩波書店。
Geertz, C.(2000),《地方性知識—闡釋人類學論文集》,王海龍、張家瑄(譯),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Geertz, C.(2002),《地方知識:詮釋人類學論文集》,楊德睿(譯),台北市:麥田。
Hart, H. L. A. (1994), The Concept of Law, (2nd ed.), Oxfor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epworth, D. H. & Larsen, J. A. (1993), Direct Social Work Practice, (4th ed.), Pacific Grove, CA: Brooks / Cole.
Karl, J. M. & Wandrei, K. E. (1994), Person-in-environment System: The PIE Classification System for Social Functioning Problems, Washington, D. C.: NASW Press.
Kuhn, Th. S. (1962),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Mitterauer, M. & Sieder, R. (1977), Vom Pareiarchat zur Partnerschaft, München : Beck.
Posner, R. A. (1988), Law and Literature,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Searle, J. R. (1969), Speech Act: An Essay in 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王泰升(1997),《台灣法律史的建立》,台北市:自刊。
王泰升(1999),《台灣日治時期的法律改革》,台北市:聯經。
王泰升(主編)(2000),《台灣法律史研究的方法》,台北市:學林文化。
王泰升(2001),《台灣法律史概論》,台北市:元照。
王泰升(2002),《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院史(1928-2000):臺大法學教育的回顧》,台北市: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
王泰升(2004),《台灣法的世紀變革》,台北市:元照。
王雅各(1999),《臺灣婦女解放運動史》,台北市:巨流。
王雅各(主編)(1999),《性屬關係》(上冊),台北市:心理。
王德威(1998),《如何現代,怎麼文學?:十九、二十世紀中文小說新論》,台北:麥田。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國家圖書館漢學研究中心(2002),《地方文獻學術研討會議論文》,台北市:國家圖書館漢學研究中心。
余匡復(1996),《德國文學史》(上冊),新店市:志一。
来栖三郎(1999),《法とフィクション》,東京都:東京大学出版会。
東海大學中文系(編)(2000),《旅遊文學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文津。
施懿琳、許俊雅、楊翠(1995),《臺中縣文學發展史》,臺中縣:臺中縣立文化中心。
胡幼慧(主編)(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市:東大。
桑原朝子(2005),《平安朝の漢詩と「法」-文人貴族の貴族制構想の成立と挫折》,東京都:東京大学出版会。
梅家玲(2004),《性別,還是家國?-五○與八、九○年代台灣小說論》,台北市:麥田。
畢恆達(2005),《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論文寫作的枕邊書》,台北市:學富文化。
許雪姬(訪問)(2002)《日治時期在「滿州」的臺灣人》,台北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許雪姬(總策劃)(2004),《臺灣歷史辭典》,台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彭瑞金(1991),《台灣新文學運動四十年》,台北:自立晚報。
葉石濤(1987),《台灣文學史綱》,高雄:文學界。
臺中縣文化局(編)(2005),《水竹居主人日記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中縣清水鎮:中縣文化局。
齊邦媛(1990),《千年之淚》,台北:爾雅。
顏厥安(1998),《法與實踐理性》,台北市:允晨。
顏厥安(2004),《規範、論證與行動-法認識論論文集》,台北市:元照。
三、期刊暨研討會論文(依姓名筆畫排序)
Fiss, O. M. (1982), Objectivity and Interpretation, Stanford Law Review, 34, pp. 739-763.
Radbruch, G. (1940), Il diritto nella visione goethiana del mondo, Rivista Internazionale di Filosofia del Diritto, 20, pp. 193-205
Williams, J. B. W., Karls, J. M., & Wandrei, K. E. (1989), The Person-in-environment (PIE) Systems for Describing Problems of Social Functioning, Hospital and Community Psychiatry, 40, pp. 1125-1127.
王志弘(2005),〈生活中的法律感性 - 以《水竹居主人日記》文本的探察〉,《水竹居主人日記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423-448。
王德威(1997),〈老靈魂前世今生-朱天心的小說〉,《聯合文學》,13:8=152,頁 34-45。重刊於朱天心(1997),《古都》,頁9-32。呂紹理(2005),〈老眼驚看新世界:從《水竹居主人日記》看張麗俊的生活節奏與休閒娛樂〉,《水竹居主人日記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369-400。
林玉萍(2005),〈另一種族譜-「正氣新村」村史撰寫紀實〉,《高縣文獻》,24,頁233-240。林聰賢(2004),〈黑色星期五-對自我、他者及法律之觀察〉,《中原財經法學》,12,頁121-160。洪秋芬(2004),〈日治時期殖民政府和地方宗教信仰中心關係之探討 - 豐原慈濟宮的個案研究 -〉,《思與言》,42:2,頁1-41。洪銘水(2000),〈梁啟超與林獻堂的美國遊記〉,《旅遊文學研討會論文集》,頁113-164。
徐千惠(2003),〈日治時期台人旅外遊記析論-以李春生、連橫、林獻堂、吳濁流遊記為分析場域〉,《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集刊》,47,頁425-634。翁健誠(1999),〈歷史與現實的拔河-四四南村的前世與今生〉,《臺灣史料研究》,13,頁196-200。張世瑛(2001),〈異域孤軍外一章-桃園縣忠貞新村口述訪談工作紀要〉,《國史館館刊》,31,頁12-17。張惠珍(2005),〈他者之域的文化想像與國族論述-林獻堂《環球遊記》析論〉,《臺灣文學學報》,6,頁89-120。張道藩(1954),〈三民主義文藝論〉,《文藝創作》,第34-36期。
清水賢一郎(2002),〈「記憶之書」──導讀朱天心《古都》日文版〉,張季琳(譯),《中國文哲研究通訊》,12:1,頁173-179。原題為〈〈記憶〉の書〉,刊於朱天心(2000),《古都》,清水賢一郎(譯),頁315-324。
許雪姬(1998a),〈林獻堂著《環球遊記》研究〉,《臺灣文獻》,49:2,頁1-33。許雪姬(1998b),〈張麗俊先生《水竹居主人日記》的史料價值〉,《中縣文獻》,6,頁1-30。重刊於張麗俊(2000a),《水竹居主人日記(一)》,頁1-51。許雪姬(2000),〈《灌園先生日記》的史料價值〉,收錄於林獻堂(2000),《灌園先生日記(一):一九二七年》,頁(1)-(16)。
許雪姬(2002),〈由《水竹居主人日記》看豐原慈濟宮的改建及張麗俊所扮演的角色〉,《地方文獻學術研討會議論文》,6-1。(未刊稿)
許雪姬(2005),〈張麗俊生活中的女性〉,《水竹居主人日記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69-121。
陳世榮(2005),〈民間信仰與菁英:以張麗俊為核心的社會網絡〉,《水竹居主人日記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23-67。
陳昭如(2002),〈創造性別平等、抑或與父權共謀?關於台灣法律近代西方化的女性主義考察〉,《思與言》,40:1,頁183-248。陳翠英(2006),〈桃源的失落與重構-朱天心〈古都〉的敘事特質與多重義旨〉,《臺大中文學報》,24,頁271-318。陳韻如(2003),〈What can we get from “fictions”?—淡新檔案中的姦拐故事與申冤者〉,「(第一屆)道南雅集-十月法史節研討會」(2003 年 10 月 25 日),台北市: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院。
曾美雲(2003),〈從眷村到臺灣-朱天心小說中的眷村圖像與族群意識〉,《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語文學報》,10,頁135-171。楊雙福(2005),〈岡山軍眷村發展史(1945-2005)〉,《高縣文獻》,24,頁199-231。劉脩如(1977),〈社區發展在臺灣地區的回顧與展望〉,《社區發展季刊》,4,頁35-37。賴維菁(1997),〈帝國與遊記 ── 以三部維多利亞時期作品為例〉,《中外文學》,26:4,頁70-82。四、碩博士論文(依姓名筆畫排序)
Chen, Chao-ju(陳昭如)(2003), Gendered Lives Under Neutral Laws: Women, the Family, and Feminist Legal Reform in Taiwan,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Michigan Law School.
于桂芳(2006),《臺灣眷村小說生命困境之研究-以外省第二代作家作品為例》,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吳忻怡(1996),《「多重現實」的建構:眷村、眷村人與眷村文學》,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李麗玲(1995),《五○年代國家文藝體制下台籍作家的處境及其創作初探》,國立清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周思萍(1996),《台灣社區發展政策演變之研究-論國家對社區發展的介入》,台北市: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林芝立(2004),《國家與社會的互動──家庭暴力防治法立法過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徐千惠(2002),《日治時期台人旅外遊記析論-以李春生、連橫、林獻堂、吳濁流遊記為分析場域》,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秦慧珠(2000),《台灣反共小說研究(一九四九至一九八九)》,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張瀛太(2001),《朱西甯小說研究》,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莊文福(2003),《大陸旅台作家懷鄉小說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蔡其昌(1996),《戰後(1945-1959)台灣文學發展與國家角色》,東海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蔡淑華(1999),《眷村小說研究-以外省第二代作家為對象》,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賴恆毅(2007),《張麗俊及《水竹居主人日記》之文學作品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簡弘毅(2002),《陳紀瀅文學與五○年代反共文藝體制》,私立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羅於陵(1991),《眷村:空間意義的賦予和再界定》,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