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22.131.239) 您好!臺灣時間:2024/09/08 14:46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王志弘
研究生(外文):Zhi-Hong Wang
論文名稱:在人群中感受規則:法律感性在臺灣之既有、擬製與重構
論文名稱(外文):Sensing the Rules within Society: A Multi-platform Representation of Legal Sensibility In Taiwan
指導教授:王泰升王泰升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Tay-Sheng Wa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法律學研究所
學門:法律學門
學類:一般法律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7
畢業學年度:9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54
中文關鍵詞:法律感性水竹居主人日記環球遊記現代小說社區政策女性主義立法運動神奇寶貝
外文關鍵詞:Legal SensibilityDiaryTravelsFictionCommunity PolicyFeminist Legislative MovementPokeMon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
  • 點閱點閱:1037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15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吾人總不時可於日常生活中聽聞到人們對於法律、乃至於規範等作為價值判斷基準之事物的差異、甚至是對立的評價,換言之,人們似乎總是可以依據著某種隱而未顯的衡量準則,來評價其所經歷的生活事物。對此,筆者除援引美國人類學者 C. Geertz 所提示「法律感性(Legal Sensibility)」概念來詮釋這些容有歧異的衡量準則,另外也嘗試利用法律社會史的研究取徑,來發現種種既存於臺灣社會的法律感性內涵與來源,進而思考法律感性於未來的發展可能性。
首先,透過對《水竹居主人日記》以及《環球遊記》等作品的檢視,吾人得以察覺臺灣社會在初步接觸近代型國家體制之後所呈現的法律感性樣態,亦即,國家體制雖得透過各種制度性事物的運作,而於形式上確立其主宰社會的地位,惟就實質層面而論,諸如「家共同體」等既存於臺灣社會的社群集結,仍舊得以其內含的價值觀來構成生存其間之人們的法律感性內容。
繼而,吾人亦得於小說作品《賈雲兒前傳》與〈古都〉、以及「社區發展」與「社區總體營造」等二政策的觀察過程中,意識到國家體制不僅熟知「家共同體」所得產生的影響力,甚至更嘗試以模擬複製於「家共同體」的「社區」與「眷村」等概念,來取代既存於臺灣社會中的各種「家共同體」組織。只是,就其成效而論,國家體制唯有在建構各該社群集結的同時,便賦予其相對的意識想像,否則縱然得於外觀上模擬出「家共同體」的形態,也仍無法複製出既有的「家共同體」組織對於生存其間之人們在建構法律感性時所具備的影響力。
最後,筆者也試圖藉由「家庭暴力防治法」的立法過程、以及電視動畫「神奇寶貝」等文本(Text)所衍生呈現的議題現象,來探討未來由社群中的個人主動創造法律感性的可能性。就此而論,隨著多元且普遍的跨場域法律感性傳播途徑的出現,未來關於法律感性的改創行動,將不再僅會指向為單一個人或特定的社群集結,而必然涉及有社會公眾的共同參與。
This thesis attempts to formulate and to discuss the contents and sources of C. Geertz’s “legal sensibility” in Taiwan. In addition, it also estimates the possibiliti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legal sensibility in the future, and introduces the approaches of both legal history and social history.
Firstly, the situation of legal sensibility in Taiwan under Japanese Colonial Rule (1895-1945) is observed in the second chapter. According to The Diary of Chang Li-jun and Universal Travels of Lin Hsien-tang, people within the society still created their legal sensibility from other sources at that time, although the empire governed the society. For instance, “family”, in a looser sense, was absolutely a significant source of legal sensibility in Taiwan.
Furthermore, the reproductive operation of legal sensibility from the government of the ROC in Taiwan, since 1945, is obtained in chapter 3.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fiction The Story of Chia yuen-erh’s Early Life and Ancient Capital and the policies of Community Development and Community Empowerment, it ascertains that the government of the ROC had continuously aimed to produce legal sensibility with several artificial combinations, such as “military dependents' village” and “community”. However, this strategy often failed unless an institutional combination internally associates with a common imagination.
Finally, the reconstruction of legal sensibility with the people in Taiwan is discussed in the last two chapters. The legislative process of Domestic Violence Prevention Act presents that people can create any legal sensibility if they desire. And with the animation “Pokémon”, the conclusion of this thesis reaches that possibility of such reconstruction is composed by the participation of the populace.
[目次]
前  言 (i)
論文摘要 (v)
目  次 (vii)
圖  次 (x)
表  次 (x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 (2)
第一項 研究動機:法律專業外的異種規則想像 (2)
第二項 再訪臺灣法律史的建立 (8)
第三項 研究目的與具體目標 (14)
第二節 概念定義:法律感性(Legal Sensibility) (16)
第三節 研究方法(一):反省與構思 (22)
第一項 構築研究方法的省思 (22)
第二項 關於研究方法的構思 (25)
第四節 研究架構之提出 (29)
第二章 法律感性的存在與延續 (31)
第一節 斷片交織下的故事編述 (31)
第一項 「想像後的記事」與「敘事中的想像」 (31)
第二項 斷片資料的選擇與織造 (34)
第二節 水竹居主人軼事 (39)
第一項 概說:重構《水竹居主人日記》 (39)
第二項 《水竹居主人日記》中的記事想像 (49)
第三節 灌園主人記事 (59)
第一項 概說:灌園先生及其遊思敘事 (59)
第二項 《環球遊記》中的敘事想像 (62)
第四節 小結:法律感性的存在與延續 (70)
第三章 層疊交織的法律感性 (73)
第一節 層疊交織的社群集結 (73)
第一項 法律感性與社群集結的互動 (73)
第二項 「家」、「國」論述的再建構 (76)
第二節 從「反共復國」下的想像建構 (78)
第一項 「反共小說」:成立背景與發展概說 (78)
第二項 《賈雲兒前傳》:如真包假的傳奇建構 (83)
第三節 從「成家立眷」到「發展社區」 (96)
第一項 概說:「眷村」與「眷村小說」 (96)
第二項 《古都》:欲新還舊的後眷村城市 (101)
第三項 從「社區發展」到「社區總體營造」 (111)
第四節 小結:層疊交織下的法律感性 (115)
第四章 法律感性的改定與創設 (117)
第一節 法律感性的改創可能性 (117)
第二節 虛構的真實:女性主義思潮與社會立法 (119)
第一項 性別處境作為一種法律感性 (119)
第二項 政策立法:是成果?還是手段? (123)
第三項 當想像改定之後:何處追尋女性主義的身影? (125)
第三節 真實的虛構:ポケモン與真實世界 (126)
第一項 跨場域的法律感性傳播途徑 (126)
第二項 電視動畫:是阻力?還是助力? (131)
第三項 當想像場域解放之後:如何重構法律感性? (136)
第五章 結論與瞭望 (139)
第一節 研究方法(二):法律感性的現況呈現 (139)
第二節 走向未來之路:虛擬實存的法史學研究及其現實意義 (141)
參考資料 (144)
附錄:《水竹居主人日記》相關事項整理表 (a-1)
後  記 (b-1)
圖     次
【圖 1-1】法律體系圖 (10)
【圖 1-2】法律發展歷程圖示 (11)
【圖 1-3】台灣法的法律淵源示意圖 (13)
【圖 1-4】以今日台灣地理空間定義歷史示意圖 (13)
【圖 1-5】質性研究中之四類資料分析風格流程圖 (27)
【圖 1-6】本文使用之「文本」相對關係圖 (30)
【圖 2-1】現存之《水竹居主人日記》原本 (40)
表     次
【表 2-1】《水竹居主人日記》等三篇日記的書寫形態比較 (44)
【表 2-2】葉版《環球遊記》段落一覽表 (65)
【表 3-1】現有學位論文中的「朱天心研究」概況 (102)
【表 A-1】《水竹居主人日記》時間格式記載勘誤表 (a-1)
【表 A-2】《水竹居主人日記》傷病亡故事件整理表 (a-20)
【表 A-3】《水竹居主人日記》拆毀豐原慈濟宮事件整理表 (a-115)
一、文獻資料(依出版時間排序)
(一)日記、小說與紀念文集
Wieland, C. M. (1987), Geschichte der Abderiten: Roman, Reinbek: Rowohlt.
陳紀瀅(1957),《賈雲兒前傳》,台北市:重光文藝。
林獻堂(1974),《林獻堂先生紀念集卷二:遺著》,林獻堂先生紀念集編纂委員會(編),台北縣:文海出版。
陳紀瀅(1988),《我的郵員與記者生活》,台北市:臺灣商務。
朱天心(1992),《想我眷村的兄弟們》,台北市:麥田。
朱天心(1997),《古都》,台北市:麥田。
朱天心(2000),《古都》,清水賢一郎(譯),東京:国書刊行会。
林獻堂(2000),《灌園先生日記(一):一九二七年》,許雪姬(主編),台北市: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張麗俊(2000a),《水竹居主人日記(一)》,許雪姬、洪秋芬(編纂、解說),台北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臺中縣:臺中縣文化局。
張麗俊(2000b),《水竹居主人日記(二)》,許雪姬、洪秋芬(編纂、解說),台北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臺中縣:臺中縣文化局。
張麗俊(2001a),《水竹居主人日記(三)》,許雪姬、洪秋芬、李毓嵐(編纂、解說),台北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臺中縣:臺中縣文化局。
張麗俊(2001b),《水竹居主人日記(四)》,許雪姬、洪秋芬、李毓嵐(編纂、解說),台北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臺中縣:臺中縣文化局。
張麗俊(2002a),《水竹居主人日記(五)》,許雪姬、洪秋芬、李毓嵐(編纂、解說),台北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臺中縣:臺中縣文化局。
張麗俊(2002b),《水竹居主人日記(六)》,許雪姬、洪秋芬、李毓嵐(編纂、解說),台北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臺中縣:臺中縣文化局。
張麗俊(2004a),《水竹居主人日記(七)》,許雪姬、洪秋芬、李毓嵐(編纂、解說),台北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臺中縣:臺中縣文化局。
張麗俊(2004b),《水竹居主人日記(八)》,許雪姬、洪秋芬、李毓嵐(編纂、解說),台北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臺中縣:臺中縣文化局。
張麗俊(2004c),《水竹居主人日記(九)》,許雪姬、洪秋芬、李毓嵐(編纂、解說),台北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臺中縣:臺中縣文化局。
張麗俊(2004d),《水竹居主人日記(十)》,許雪姬、洪秋芬、李毓嵐(編纂、解說),台北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臺中縣:臺中縣文化局。


(二)官書檔案及記錄文獻
United Nations. (1997), Report of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Council for 1997, A/52/3, 18 September 1997, at 28.
───(1997),〈立法院第三屆第四會期司法、內政及邊政、教育三委員會第一次聯席會議記錄〉,潘維剛(主持),1997 年 10 月 6 日,《立法院公報》,86:39,頁299-326。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5a),《社區總體營造-簡報資料》,台北市:行政院文建會。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5b),《社區文化活動發展計畫》,台北市:行政院文建會。
臺中縣政府(編)(1989),《臺中縣志》,臺中縣:臺中縣政府。
劉輝香(紀錄)(1999),〈臺北市眷村文化保存與發展座談會紀錄〉,鍾則良(主持),1998 年 11 月 16 日,《臺北文獻》,128,頁1-32。
曾駿文(紀錄)(2000),〈高雄市八十九年度左營區眷村耆老座談會紀錄〉, 黃耀能(主持),2000 年 4 月 7 日《高市文獻》,13:3,頁85-117。


(三)報章雜誌
林獻堂(1927 年 8-9 月),〈環球一週遊記(一)-(四)〉,《臺灣民報》,第 171-174 號。
林獻堂(1927 年 11 月-1928 年 5 月),〈環球遊記(五)-(二六)〉,《臺灣民報》,第 181-185、191-207 號。
林獻堂(1929 年 1-3 月),〈環球遊記(二七)-(三八)〉,《臺灣民報》,第 241-243、245、247-254 號。
林獻堂(1929 年 5 月-1930 年 3 月),〈環球遊記(三九)-(七九)〉,《臺灣民報》,第 262-268、270-283、285-293、295-305 號。
林獻堂(1930 年 3 月-1931 年 10 月),〈環球遊記(八○)-(一五二)〉,《臺灣新民報》,第 306-317、319-321、323、325-332、334-344、346-384 號。
林獻堂(1941 年 8 月-1942 年 6 月),〈環球遊記(一)-(十八)〉,《南方雜誌》,第 136-154 期。
───(1946 年 11 月 13 日- 24 日),【臺中縣警察局事件相關報導】,《民報》,第 495-505 號,第(三)版。
蔣時欽(1946 年 11 月 21 日-23 日),〈員林血案真相(上)、(中)(下)〉,《民報》,第 503-505 號,第(三)版。
───(1997 年 12 月 18 日),〈“口袋怪獸”卡通紅色閃光釀禍 日本七百餘兒童送醫〉,《民生報》,第 01 版。
林進修、林佳佳(1997 年 12 月 18 日),〈看卡通引起不適 國內兒童也常見 醫師建議眼睛受強光刺激時 應速閉眼與之隔離〉,《民生報》,第 01 版。
───(1997 年 12 月 18 日),〈任天堂:口袋怪獸 收視釀禍 罪不在我 指責電視台播出方式不當;受害人多是兒童。〉,《民生報》,第 24 版。
───(1997 年 12 月 19 日),〈口袋怪獸事件日本家長激憤 籲全國電視網以醫學角度徹底審查卡通節目〉,《民生報》,第 24 版。
張文輝(1997 年 12 月 21 日),〈刑案斷訊色情⋯⋯七大電視亂象 電研會以「口袋怪獸」事件為例 籲家長為孩子收視把關〉,《聯合報》,第 26 版。
陳民鋒(1998 年 11 月 27 日),〈中視週六播日本原名“口袋怪獸”卡通 “神奇寶貝”傷害畫面已剪掉〉,《民生報》,第 15 版。
張文輝(1998 年 11 月 27 日),〈日本「電視發病」動畫來了!看口袋怪物 電研會教防身術 超級聲光考驗你的視窗 保持距離以策安全〉,《聯合報》,第 26 版。
楊慧娟(編譯)(1999 年 11 月 20 日),〈口袋怪獸橫掃美國〉,譯自《今日美國報》,《民生報》,第 38 版。
Larimer, T. (22nd Nov. 1999), The Ultimate Game Freak, TIME Asia, vol.154 no.20.
───(2000 年 11 月 26 日),〈模仿神奇寶貝 土國兩童跳樓 看卡通學習飛躍僥倖未死 當局公布不當劇情防走火入魔〉,《中央日報》,第 10 版。
───(2000 年 12 月 17 日),〈終結皮卡丘 誤導兒童,充斥暴力 土禁播神奇寶貝 指對孩童心理健康成長構成負面影響 上月更導致兩童跳樓學飛重傷 作成決議〉,《中央日報》,第 10 版。
陳嘉宏(2004 年 3 月 19 日),〈扁宅獻金事件記者會實錄 / 沈富雄:四種可能  最大可能是我去了〉,《中國時報》,第 A3 版。
林新輝(2004 年 4 月 30 日),〈嘿嘿嘿官司敗訴 新新聞:台灣新聞自由蒙塵〉,《聯合報》,第 A3 版。



二、專書及論文集(依姓名筆畫排序)
Alexy, R. (2002), A Theory of Constitutional Rights, Rivers, J. Tran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Anscombe, G. E. M. (1981), Ethics, Religion and Politics: The Collected Philosophical Papers of G.E.M. Anscombe Vol. 3, Oxford: Basil Blackwell.
Anderson, B. R. O’G.(1999),《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吳叡人(譯),台北市:時報。
Ashford, J. B., LeCroy, C. W. & Lortie, K. L. (1997), Human Behavior in the Social Environment : A Multidimensional Perspective, Pacific Grove, CA : Brooks/Cole.
Bix, B. (2004), Jurisprudence: Theory and Context, (3rd ed.), NC: Carolina Academic Press.
Bloch, M(1989),《史家的技藝》,周婉窈(譯),台北市:遠流。
Cardozo, B. N. (1931), Law and Literature and Other Essays and Addresses,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and Company.
Clough, P. T. (1994), Feminist Thought, Cambridge, Mass.: Blackwell.
Crabtree, B. F. & Miller, W. L. (Eds.)(1992), Do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Newbury Park CA: Sage.
Darnton, R. (1984), The Great Cat Massacre: And Other Episodes in French Cultural History. New York: Vintage Books.
Dworkin, R. (1986), Law’s Empire, Cambridge, Mass.: Belknap Press.
Fish, S. E. (1989), Doing What Comes Naturally : Change, Rhetoric, and the Practice of Theory in Literary and Legal Studies, Oxford: Clarendon Press.
Gallagher, R. M. & Nurcombe, B. (1986), The Clinical Process in Psychiatry: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Planning,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Geertz, C. (1983), Local Knowledge: Further Essays in Interpretive Anthropology, New York: Basic Books.
Geertz, C.(1991),《ローカル・ノレッジ:解釈人類学論集》,梶原景昭、小泉潤二、山下晉司、山下淑美(譯),東京:岩波書店。
Geertz, C.(2000),《地方性知識—闡釋人類學論文集》,王海龍、張家瑄(譯),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Geertz, C.(2002),《地方知識:詮釋人類學論文集》,楊德睿(譯),台北市:麥田。
Hart, H. L. A. (1994), The Concept of Law, (2nd ed.), Oxfor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epworth, D. H. & Larsen, J. A. (1993), Direct Social Work Practice, (4th ed.), Pacific Grove, CA: Brooks / Cole.
Karl, J. M. & Wandrei, K. E. (1994), Person-in-environment System: The PIE Classification System for Social Functioning Problems, Washington, D. C.: NASW Press.
Kuhn, Th. S. (1962),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Mitterauer, M. & Sieder, R. (1977), Vom Pareiarchat zur Partnerschaft, München : Beck.
Posner, R. A. (1988), Law and Literature,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Searle, J. R. (1969), Speech Act: An Essay in 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王泰升(1997),《台灣法律史的建立》,台北市:自刊。
王泰升(1999),《台灣日治時期的法律改革》,台北市:聯經。
王泰升(主編)(2000),《台灣法律史研究的方法》,台北市:學林文化。
王泰升(2001),《台灣法律史概論》,台北市:元照。
王泰升(2002),《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院史(1928-2000):臺大法學教育的回顧》,台北市: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
王泰升(2004),《台灣法的世紀變革》,台北市:元照。
王雅各(1999),《臺灣婦女解放運動史》,台北市:巨流。
王雅各(主編)(1999),《性屬關係》(上冊),台北市:心理。
王德威(1998),《如何現代,怎麼文學?:十九、二十世紀中文小說新論》,台北:麥田。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國家圖書館漢學研究中心(2002),《地方文獻學術研討會議論文》,台北市:國家圖書館漢學研究中心。
余匡復(1996),《德國文學史》(上冊),新店市:志一。
来栖三郎(1999),《法とフィクション》,東京都:東京大学出版会。
東海大學中文系(編)(2000),《旅遊文學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文津。
施懿琳、許俊雅、楊翠(1995),《臺中縣文學發展史》,臺中縣:臺中縣立文化中心。
胡幼慧(主編)(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市:東大。
桑原朝子(2005),《平安朝の漢詩と「法」-文人貴族の貴族制構想の成立と挫折》,東京都:東京大学出版会。
梅家玲(2004),《性別,還是家國?-五○與八、九○年代台灣小說論》,台北市:麥田。
畢恆達(2005),《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論文寫作的枕邊書》,台北市:學富文化。
許雪姬(訪問)(2002)《日治時期在「滿州」的臺灣人》,台北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許雪姬(總策劃)(2004),《臺灣歷史辭典》,台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彭瑞金(1991),《台灣新文學運動四十年》,台北:自立晚報。
葉石濤(1987),《台灣文學史綱》,高雄:文學界。
臺中縣文化局(編)(2005),《水竹居主人日記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中縣清水鎮:中縣文化局。
齊邦媛(1990),《千年之淚》,台北:爾雅。
顏厥安(1998),《法與實踐理性》,台北市:允晨。
顏厥安(2004),《規範、論證與行動-法認識論論文集》,台北市:元照。


三、期刊暨研討會論文(依姓名筆畫排序)
Fiss, O. M. (1982), Objectivity and Interpretation, Stanford Law Review, 34, pp. 739-763.
Radbruch, G. (1940), Il diritto nella visione goethiana del mondo, Rivista Internazionale di Filosofia del Diritto, 20, pp. 193-205
Williams, J. B. W., Karls, J. M., & Wandrei, K. E. (1989), The Person-in-environment (PIE) Systems for Describing Problems of Social Functioning, Hospital and Community Psychiatry, 40, pp. 1125-1127.
王志弘(2005),〈生活中的法律感性 - 以《水竹居主人日記》文本的探察〉,《水竹居主人日記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423-448。
王德威(1997),〈老靈魂前世今生-朱天心的小說〉,《聯合文學》,13:8=152,頁 34-45。重刊於朱天心(1997),《古都》,頁9-32。
呂紹理(2005),〈老眼驚看新世界:從《水竹居主人日記》看張麗俊的生活節奏與休閒娛樂〉,《水竹居主人日記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369-400。
林玉萍(2005),〈另一種族譜-「正氣新村」村史撰寫紀實〉,《高縣文獻》,24,頁233-240。
林聰賢(2004),〈黑色星期五-對自我、他者及法律之觀察〉,《中原財經法學》,12,頁121-160。
洪秋芬(2004),〈日治時期殖民政府和地方宗教信仰中心關係之探討 - 豐原慈濟宮的個案研究 -〉,《思與言》,42:2,頁1-41。
洪銘水(2000),〈梁啟超與林獻堂的美國遊記〉,《旅遊文學研討會論文集》,頁113-164。
徐千惠(2003),〈日治時期台人旅外遊記析論-以李春生、連橫、林獻堂、吳濁流遊記為分析場域〉,《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集刊》,47,頁425-634。
翁健誠(1999),〈歷史與現實的拔河-四四南村的前世與今生〉,《臺灣史料研究》,13,頁196-200。
張世瑛(2001),〈異域孤軍外一章-桃園縣忠貞新村口述訪談工作紀要〉,《國史館館刊》,31,頁12-17。
張惠珍(2005),〈他者之域的文化想像與國族論述-林獻堂《環球遊記》析論〉,《臺灣文學學報》,6,頁89-120。
張道藩(1954),〈三民主義文藝論〉,《文藝創作》,第34-36期。
清水賢一郎(2002),〈「記憶之書」──導讀朱天心《古都》日文版〉,張季琳(譯),《中國文哲研究通訊》,12:1,頁173-179。原題為〈〈記憶〉の書〉,刊於朱天心(2000),《古都》,清水賢一郎(譯),頁315-324。
許雪姬(1998a),〈林獻堂著《環球遊記》研究〉,《臺灣文獻》,49:2,頁1-33。
許雪姬(1998b),〈張麗俊先生《水竹居主人日記》的史料價值〉,《中縣文獻》,6,頁1-30。重刊於張麗俊(2000a),《水竹居主人日記(一)》,頁1-51。
許雪姬(2000),〈《灌園先生日記》的史料價值〉,收錄於林獻堂(2000),《灌園先生日記(一):一九二七年》,頁(1)-(16)。
許雪姬(2002),〈由《水竹居主人日記》看豐原慈濟宮的改建及張麗俊所扮演的角色〉,《地方文獻學術研討會議論文》,6-1。(未刊稿)
許雪姬(2005),〈張麗俊生活中的女性〉,《水竹居主人日記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69-121。
陳世榮(2005),〈民間信仰與菁英:以張麗俊為核心的社會網絡〉,《水竹居主人日記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23-67。
陳昭如(2002),〈創造性別平等、抑或與父權共謀?關於台灣法律近代西方化的女性主義考察〉,《思與言》,40:1,頁183-248。
陳翠英(2006),〈桃源的失落與重構-朱天心〈古都〉的敘事特質與多重義旨〉,《臺大中文學報》,24,頁271-318。
陳韻如(2003),〈What can we get from “fictions”?—淡新檔案中的姦拐故事與申冤者〉,「(第一屆)道南雅集-十月法史節研討會」(2003 年 10 月 25 日),台北市: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院。
曾美雲(2003),〈從眷村到臺灣-朱天心小說中的眷村圖像與族群意識〉,《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語文學報》,10,頁135-171。
楊雙福(2005),〈岡山軍眷村發展史(1945-2005)〉,《高縣文獻》,24,頁199-231。
劉脩如(1977),〈社區發展在臺灣地區的回顧與展望〉,《社區發展季刊》,4,頁35-37。
賴維菁(1997),〈帝國與遊記 ── 以三部維多利亞時期作品為例〉,《中外文學》,26:4,頁70-82。


四、碩博士論文(依姓名筆畫排序)
Chen, Chao-ju(陳昭如)(2003), Gendered Lives Under Neutral Laws: Women, the Family, and Feminist Legal Reform in Taiwan,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Michigan Law School.
于桂芳(2006),《臺灣眷村小說生命困境之研究-以外省第二代作家作品為例》,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吳忻怡(1996),《「多重現實」的建構:眷村、眷村人與眷村文學》,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麗玲(1995),《五○年代國家文藝體制下台籍作家的處境及其創作初探》,國立清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思萍(1996),《台灣社區發展政策演變之研究-論國家對社區發展的介入》,台北市: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芝立(2004),《國家與社會的互動──家庭暴力防治法立法過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
徐千惠(2002),《日治時期台人旅外遊記析論-以李春生、連橫、林獻堂、吳濁流遊記為分析場域》,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秦慧珠(2000),《台灣反共小說研究(一九四九至一九八九)》,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張瀛太(2001),《朱西甯小說研究》,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莊文福(2003),《大陸旅台作家懷鄉小說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蔡其昌(1996),《戰後(1945-1959)台灣文學發展與國家角色》,東海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
蔡淑華(1999),《眷村小說研究-以外省第二代作家為對象》,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賴恆毅(2007),《張麗俊及《水竹居主人日記》之文學作品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簡弘毅(2002),《陳紀瀅文學與五○年代反共文藝體制》,私立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羅於陵(1991),《眷村:空間意義的賦予和再界定》,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許雪姬(1998a),〈林獻堂著《環球遊記》研究〉,《臺灣文獻》,49:2,頁1-33。
2. 張惠珍(2005),〈他者之域的文化想像與國族論述-林獻堂《環球遊記》析論〉,《臺灣文學學報》,6,頁89-120。
3. 張世瑛(2001),〈異域孤軍外一章-桃園縣忠貞新村口述訪談工作紀要〉,《國史館館刊》,31,頁12-17。
4. 翁健誠(1999),〈歷史與現實的拔河-四四南村的前世與今生〉,《臺灣史料研究》,13,頁196-200。
5. 徐千惠(2003),〈日治時期台人旅外遊記析論-以李春生、連橫、林獻堂、吳濁流遊記為分析場域〉,《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集刊》,47,頁425-634。
6. 洪秋芬(2004),〈日治時期殖民政府和地方宗教信仰中心關係之探討 - 豐原慈濟宮的個案研究 -〉,《思與言》,42:2,頁1-41。
7. 林聰賢(2004),〈黑色星期五-對自我、他者及法律之觀察〉,《中原財經法學》,12,頁121-160。
8. 林玉萍(2005),〈另一種族譜-「正氣新村」村史撰寫紀實〉,《高縣文獻》,24,頁233-240。
9. 王德威(1997),〈老靈魂前世今生-朱天心的小說〉,《聯合文學》,13:8=152,頁 34-45。重刊於朱天心(1997),《古都》,頁9-32。
10. 許雪姬(1998b),〈張麗俊先生《水竹居主人日記》的史料價值〉,《中縣文獻》,6,頁1-30。重刊於張麗俊(2000a),《水竹居主人日記(一)》,頁1-51。
11. 陳昭如(2002),〈創造性別平等、抑或與父權共謀?關於台灣法律近代西方化的女性主義考察〉,《思與言》,40:1,頁183-248。
12. 陳翠英(2006),〈桃源的失落與重構-朱天心〈古都〉的敘事特質與多重義旨〉,《臺大中文學報》,24,頁271-318。
13. 曾美雲(2003),〈從眷村到臺灣-朱天心小說中的眷村圖像與族群意識〉,《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語文學報》,10,頁135-171。
14. 楊雙福(2005),〈岡山軍眷村發展史(1945-2005)〉,《高縣文獻》,24,頁199-231。
15. 劉脩如(1977),〈社區發展在臺灣地區的回顧與展望〉,《社區發展季刊》,4,頁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