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22.82.133) 您好!臺灣時間:2024/09/08 18:08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徐詩雲
研究生(外文):Szu-Yun Hsu
論文名稱:當代文化階層的地方認同競逐:「公館╱溫羅汀」
論文名稱(外文):Gong-Guan╱Wing-Raw-Den:The Struggle for Place Identities of Contemporary Cultured Class
指導教授:王鴻楷王鴻楷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Hung-Kai Wa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學門:建築及都市規劃學門
學類:其他建築及都市規劃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7
畢業學年度:9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24
中文關鍵詞:地方認同公館溫羅汀文化階層文化菁英
外文關鍵詞:place identityGong-GuanWing-Raw-Dencultured clas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6
  • 點閱點閱:184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6
台北市公館一帶自台灣大學設立以來,即享有人文薈萃、學風自由之盛名,伴隨著台灣政經局勢的轉變,九○年代以降,台灣大學週邊更發展為全台NGO組織、獨立書店、咖啡館最為密集之聚集地。新舊雜陳的街景、文化混種的地域性格,遂成為知識份子與文人雅士留連往返、揮墨寄情之地。

文化階層長久以來便對公館、溫州街一帶有著的特殊認同傾向,2004年由空間專業者發起之文化地景行動規劃中,更創造出「溫羅汀」此一嶄新之地方指涉,企圖涵納公共領域、異質空間、反抗基地、現世烏托邦等諸多地方想像於其中,藉此彰顯文化階層地方認同的特殊性。本研究則嘗試問題化此般預設之地方認同,採取批判文化地理學中「地方與社會相互建構」之觀點,透過時間(歷史)、空間(地方)、社會(社群關係)三向度的綜合思考,重新檢視當代文化階層於「公館╱溫羅汀」所開展出的層次複雜的身分與地方認同形塑過程。

本論文首先從此地數量豐沛的「地方再現」著手,運用文本分析,杷梳歷史時期中各類社群透過書寫與論述再現地方意象的變異過程,並進一步分析九○年代後「反叛地景」、「西方咖啡社會」等特定地方意象生成的再現政治,解構文化階層中不同的社群如何透過自身慾望的投射,將此地建構為時間上過去與現代並陳、空間中東方與西方交融之地。

研究後半部分,則將視角聚焦於當代於此地活動的行動者及文藝社群,探討其如何透過行動實踐,將公館╱溫羅汀建構成社群人際網絡交織的關係性空間,並從中創造地方意義及身分認同的關聯性。此外,本論文亦嘗試區辨身分及地方認同建構的複雜性及必然伴隨的排他面向,更指出地方如何成為文化階層的習癖展演場域。最後則探究將「溫羅汀」視為「多元文化包容之地」此般看似開放、進步之地方想像,其中所隱含的衝突與收編的危機。

文末,本研究將關照此地行動者生命歷程的轉變,了解公館╱溫羅汀如何在其追求「另類自我」的旅程中做為儀式性的象徵空間,及其從認同到揚棄地方的過程,藉以探究隨著這些行動者的主體建構計畫流變的地方意義。
Since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in 1928, Gong-Guan, located at the city centre of Taipei, has been regarded as a place with significant cultural disposition and liberal tendency. In the 1990s, the area around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has become a magnate for not-for-profit organizations, independent bookstores and cafes. Such place with charming streetscapes and hybrid cultures has consequently turned into a favorite destination in Taiwan for intellectuals and cultural elites.

For a long time, the cultured class has held a special place identity towards Gong Guan. Nevertheless, in 2004, the ‘cultural landscape planning project’ initiated by planning professionals created a new place identification ‘Wing-Raw-Den’ to redefine their own sense of place. It attempts to absorb progressive rhetoric such as ‘public sphere’, ‘heterogeneous space’, ‘resistant site’ and ‘earthly utopia’ to demonstrate their place identity as a whole. As a result, grounded on critical cultural geography, this research tries to problematize such assumed place identity among these groups to discover the multiple layers in the place and identity constructing process with social, spatial and historical aspects.

The first part of the thesis initially deals with the plentiful place representations. Through textual analysis, it reviews the varied place meanings defined by different groups through time. Furthermore, it analyses the prevalent place images of ‘resistant site’ and ‘Western-like café society’ by revealing its’ politics of representation. Through such analytical process, it deconstructs how the place is being projected as nostalgia and modern in time and juxtaposed between East and West in space.

The latter part of the work focuses on the individual agents and cultural communities who practice their lifestyles in Gong-Guan/Wen-Raw-Den and transformed it to their own relational space. Moreover, this research tries to distinguish the exclusiveness accompany with the identity constructing process, and how the place gradually became a field to perform specific habitus of the cultured class. Subsequently, it poses the problems and risks the prevailing attitude to regard Gong-Guan/Wen-Raw-Den as a multi-cultural and tolerable place may arouse.

Finally, I will investigate how the agents’ place identities change with their life process. By examining their acting subject construction projects, we have the chance to comprehend how Gong-Guan/Wen-Raw-Den works as a symbolic place through their journey to pursue an ‘alternative self’, and then being sublated by the agents themselves.
第一章 序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現象建構 5
第三節、 文獻回顧 10
第四節、 研究定位與問題意識 19
第五節、 研究設計 21

第二章 公館、溫州街一帶「再現」的歷史變遷 25

第一節、 老一輩知識份子與文人的「溫州街記憶」:
思想啟蒙、家國感懷、歷史寄情 26
第二節、 從「鬥爭的場域」到「象徵反抗精神的地方」 30
第三節、 西方生活風格想像的映射地 35
第四節、 「城市觀察」與「街道書寫」風潮下的地方意象 38

第三章 存乎「想像╱實踐」、「彼岸╱在地」之間 47

第一節、 公館╱溫羅汀的反抗意象:知識份子的空間鬥爭
與文化人的懷舊風潮 48
第二節、 在地及彼岸:世界主義者的「公館╱溫羅汀」 55

第四章 行動中的地方意義 59

第一節、 身處邊緣:透過消費與地方建立關係的個體戶 60
第二節、 社群做為地方與個人的中介 64
第三節、 透過地方進入社群的積極行動者 69
第四節、 核心個人做為社群與地方之媒合者 74

第五章 認同建構的另一面:身分排他以及地方意義競逐 77

第一節、 劃界之必要:「非主流(我群)╱主流(他者)」
的區隔與穿透 79
第二節、 疆界內的擾動:社群內部「核心╱邊陲」之劃分 86
第三節、 從「多元異質文化共存之地」到「競逐的地方」 93

第六章 「行動主體建構計畫」下的地方意義 101

第一節、 隨行動者生命軌跡轉變的地方認同 102
第二節、 流動的行動主體建構計畫:從地方的認同到揚棄 105

第七章 結語 111

《後記》研究限制與反思 115
《參考文獻》 119
《附錄一》 123
Benjamin, W. (1969). “The Flaneur,” Charles Baudelaire: A Lyric Poet in the Era of High Capitalism. Trans. Harry Zohn. London: Verso.

Binnie, J., Holloway, J., & Millington S. (Eds.). (2006). Cosmopolitan Urbanism. New York: Routledge.

Bourdieu, P. (1984). Distinction—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 UK.,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oser, L. (1970/1992). 理念的人(郭芳等譯)。台北市:桂冠。

Crang, M. (1998/2003). 文化地理學(王志弘、余佳玲、方淑惠譯)。台北市:巨流。

Cresswell, T. (2004/2006). 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王志弘、徐苔玲譯)。台北市:群學。

Gouldner, A. W. (1979/2002). 知識份子的未來和新階級的興起(顧曉輝、蔡嵘譯)。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Johnston, R. J. (Eds.). (1994/2004). 人文地理學辭典(柴彥威等譯)。北京:商務印書館。

Massey, D. (1993). “Power-geometry and a Progressive Sense of Place”, in Jon B., Barry C., Tim P. et al. (Eds.), Mapping the Futures: Local Cultures, Global Change. London: Routledge. pp. 59-69.

Massey, D. (1994). Space, Place and Gender.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

Massey, D. (2005). For Space.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Pred, A. (1984). “Place as Historically Contingent Process: Structuration and the Time-Geography of Becoming Places”.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74:2, pp.279-297.

Said, W. E. (1994/1997). 知識分子論(單德興譯)。台北市:麥田。

Shils, E. (1972/2004). 知識份子與當權者 (傅鑑、孫慧民、鄭樂平、李煜譯)。台北市:桂冠。

Shurmer-Smith P. (Eds.). (2002). Doing Cultural Geography. UK,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Swartz, D. (1997/2006). 文化與權力:布爾迪厄的社會學(陶東風譯)。上海:上海譯文。

Turner, V. (1969/2006). 儀式過程:結構與反結構 (黃劍波、柳博斌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王志弘(2000)性別化流動的政治與詩學。台北市:田園城市文化。

王志弘(2005)記憶再現體制的構作:台北市官方城市書寫之分析。中外文學,第33卷第9期,頁9-52。

王增進(2003)後現代與知識份子社會位置。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中華民國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2005)台北市文化地景參與式規劃示範案期末報告。台北:台北市政府文化局。

白先勇(1971)台北人。台北市:晨鐘。

石計生(2006)就在木棉花開時:公館╱溫羅汀的那個年代。台北市:歷史智庫。

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2002)台北市大安區大學里地區發展計畫。台北市:台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

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2003)市定古蹟—紫藤廬調查研究計劃。台北市:台北市政府文化局。

台北市政府文化局(2004)台北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市:台北市政府文化局。

何榮幸(2001)學運世代:眾生喧嘩的十年。台北市:時報文化。

李 渝(1991)溫州街的故事。台北市:洪範。

沈孟穎(2002)台北咖啡館:一個(文藝)公共領域之崛起、發展與轉化(1930s- 1970s)。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美枝(2004)台北咖啡館之研究──以文人活動為中心的探討(1949-1989)。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清志(2004)。〈台北拉丁區〉。汪若蘭 編。作家的城市地圖。台北縣:木馬文化。

范 婷(2001)臺灣咖啡消費文化的歷史分析。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夏鑄九、王志弘 編譯(1993)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台北市:明文書局,增訂再版。

馬世芳等 著(1998)在臺北生存的一百個理由。台北市:大塊文化,初版。

康旻杰 編著(2002)生活世界的渾沌之詩與地方之舞:閱讀台北城市文化地景。台北市:台北市政府文化局。

張家銘(2005)不同文化地景類型之形塑歷程—以台北溫州街一帶與台北文學森林為例。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文茜(2005)文茜詠嘆調。台北市:時報文化。

黃仕穎(2001)「公共」的歷史建構與爭論─台北市定古蹟「紫藤廬」的分析。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憲陽(2003)集體空間營造的經驗研究:紫藤廬。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舒國治(2000)理想的下午-關於旅行也關於晃蕩。台北市:遠流。

楊 澤(1999)狂飆八○:紀錄一個集體發聲的年代。台北市:時報。

楊佳嫻(2003)記憶•啟蒙•溫州街—論李渝的「台北人」書寫。中國文學研究,第十七期,頁199-224。

楊佳�隉]2006)雲和。台北縣:木馬文化。

趙曉慧(2002)打造性別認同的基地:解讀女性主義書店「女書店」
之空間意義。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趙 剛(2006)“多元文化”的修辭、政治和理論。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62期,頁147-189。

鄭鴻生(2001)青春之歌:追憶1970年代台灣左翼青年的一段如火年華。台北市:聯經。

隱 地(2003)自從有了書以後......。台北市:爾雅。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