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njamin, W. (1969). “The Flaneur,” Charles Baudelaire: A Lyric Poet in the Era of High Capitalism. Trans. Harry Zohn. London: Verso.
Binnie, J., Holloway, J., & Millington S. (Eds.). (2006). Cosmopolitan Urbanism. New York: Routledge.
Bourdieu, P. (1984). Distinction—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 UK.,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oser, L. (1970/1992). 理念的人(郭芳等譯)。台北市:桂冠。
Crang, M. (1998/2003). 文化地理學(王志弘、余佳玲、方淑惠譯)。台北市:巨流。
Cresswell, T. (2004/2006). 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王志弘、徐苔玲譯)。台北市:群學。
Gouldner, A. W. (1979/2002). 知識份子的未來和新階級的興起(顧曉輝、蔡嵘譯)。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Johnston, R. J. (Eds.). (1994/2004). 人文地理學辭典(柴彥威等譯)。北京:商務印書館。
Massey, D. (1993). “Power-geometry and a Progressive Sense of Place”, in Jon B., Barry C., Tim P. et al. (Eds.), Mapping the Futures: Local Cultures, Global Change. London: Routledge. pp. 59-69.
Massey, D. (1994). Space, Place and Gender.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
Massey, D. (2005). For Space.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Pred, A. (1984). “Place as Historically Contingent Process: Structuration and the Time-Geography of Becoming Places”.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74:2, pp.279-297.
Said, W. E. (1994/1997). 知識分子論(單德興譯)。台北市:麥田。
Shils, E. (1972/2004). 知識份子與當權者 (傅鑑、孫慧民、鄭樂平、李煜譯)。台北市:桂冠。
Shurmer-Smith P. (Eds.). (2002). Doing Cultural Geography. UK,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Swartz, D. (1997/2006). 文化與權力:布爾迪厄的社會學(陶東風譯)。上海:上海譯文。
Turner, V. (1969/2006). 儀式過程:結構與反結構 (黃劍波、柳博斌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王志弘(2000)性別化流動的政治與詩學。台北市:田園城市文化。
王志弘(2005)記憶再現體制的構作:台北市官方城市書寫之分析。中外文學,第33卷第9期,頁9-52。王增進(2003)後現代與知識份子社會位置。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中華民國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2005)台北市文化地景參與式規劃示範案期末報告。台北:台北市政府文化局。
白先勇(1971)台北人。台北市:晨鐘。
石計生(2006)就在木棉花開時:公館╱溫羅汀的那個年代。台北市:歷史智庫。
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2002)台北市大安區大學里地區發展計畫。台北市:台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
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2003)市定古蹟—紫藤廬調查研究計劃。台北市:台北市政府文化局。
台北市政府文化局(2004)台北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市:台北市政府文化局。
何榮幸(2001)學運世代:眾生喧嘩的十年。台北市:時報文化。
李 渝(1991)溫州街的故事。台北市:洪範。
沈孟穎(2002)台北咖啡館:一個(文藝)公共領域之崛起、發展與轉化(1930s- 1970s)。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吳美枝(2004)台北咖啡館之研究──以文人活動為中心的探討(1949-1989)。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李清志(2004)。〈台北拉丁區〉。汪若蘭 編。作家的城市地圖。台北縣:木馬文化。
范 婷(2001)臺灣咖啡消費文化的歷史分析。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夏鑄九、王志弘 編譯(1993)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台北市:明文書局,增訂再版。
馬世芳等 著(1998)在臺北生存的一百個理由。台北市:大塊文化,初版。
康旻杰 編著(2002)生活世界的渾沌之詩與地方之舞:閱讀台北城市文化地景。台北市:台北市政府文化局。
張家銘(2005)不同文化地景類型之形塑歷程—以台北溫州街一帶與台北文學森林為例。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陳文茜(2005)文茜詠嘆調。台北市:時報文化。
黃仕穎(2001)「公共」的歷史建構與爭論─台北市定古蹟「紫藤廬」的分析。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曾憲陽(2003)集體空間營造的經驗研究:紫藤廬。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舒國治(2000)理想的下午-關於旅行也關於晃蕩。台北市:遠流。
楊 澤(1999)狂飆八○:紀錄一個集體發聲的年代。台北市:時報。
楊佳嫻(2003)記憶•啟蒙•溫州街—論李渝的「台北人」書寫。中國文學研究,第十七期,頁199-224。楊佳�隉]2006)雲和。台北縣:木馬文化。
趙曉慧(2002)打造性別認同的基地:解讀女性主義書店「女書店」
之空間意義。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趙 剛(2006)“多元文化”的修辭、政治和理論。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62期,頁147-189。
鄭鴻生(2001)青春之歌:追憶1970年代台灣左翼青年的一段如火年華。台北市:聯經。
隱 地(2003)自從有了書以後......。台北市:爾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