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9.174)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3 19:51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郭芳如
研究生(外文):Fang-Ru Kuo
論文名稱:莊子論超越生命困境
論文名稱(外文):Zhuangzi Discussed How to Transcend the Life Plight
指導教授:杜保瑞杜保瑞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哲學研究所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哲學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7
畢業學年度:9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13
中文關鍵詞:莊子生命勝物安命真知遊心
外文關鍵詞:Zhuangzilifetrue knowledgemindXiaoyao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2
  • 點閱點閱:723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3
本論文旨在論證莊子之超越生命困境之道。為了論證的需要,以及更清楚說明莊子之超越生命困境之道,本文首先援引了馮友蘭先生以及劉笑敢先生二人的看法。
他們二人對於莊子超越生命困境之道的看法上有一致性,只是馮友蘭先生僅突出自由與必然的矛盾,而劉笑敢先生則更清楚地指出莊子哲學具有理想世界與現實世界對立的矛盾。
本文的論證過程為首先凸顯馮劉二人之論述的特點和不足之處,再藉由解消理想世界與現實世界對立的矛盾來證明莊子的超越生命困境之道。
筆者認為馮友蘭先生和劉笑敢先生,之所以會認為莊子哲學存在有自由與必然的矛盾,甚至是理想世界與現實世界對立的矛盾原因是由於將莊子哲學中「勝物而不傷」的態度,與「安之若命」的態度過度普遍化的結果。
若將「勝物而不傷」的態度,與「安之若命」的態度分開來談,對於莊子哲學而言皆是正確的,但若要僅以某一面向來全面解釋莊子哲學則是錯誤的,馮友蘭先生和劉笑敢先生分別以「勝物而不傷」的態度,與「安之若命」的態度來全面解釋莊子哲學,故而造成莊子哲學似有矛盾對立產生,但事實上這是馮友蘭先生和劉笑敢先生將某一面向過度普遍化而造成的,所以「勝物而不傷」的態度,與「安之若命」的態度雖然表面上看起來有對立和矛盾,但是是假的對立。
本文進一步探究馮劉兩位先生將假對立理解成真對立的原因,是在於忽略「以明」與「真知」,至人之所以能超越生命困境是因為至人把握了真知的緣故,莊子說:「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的「知」是就真知而言,至人因為體悟了道,把握了最高的智慧真知,所以遇到無可奈何的事就把他當作是命,以不在意的態度面對,如此一來困境將不再是困境,而只是出現了一個人力無法改變的境況而已,又有何妨呢?這是「勝物不傷」的意涵,也是「安之若命」的意涵,因此事實上這兩種態度皆是對於至人的形容,而「真知」的把握即是莊子超越生命困境之道。
「真知」不是一般由感官獲得的知識,而是心對道最高智慧的體悟。在莊子筆下,一個超越生命困境的至人,之所以能超越生命困境,不在於他改變了外在環境,而在於他改變了自己,進而改變自己對外在世界的觀看方式,使外在環境在至人眼中,呈現一個截然不同的風貌,因此至人之所以能超越生命困境,關鍵還是在於他處世態度的不同,「真知」之所以能成為超越生命困境之道,是因為「真知」的獲得與否正是改變處世態度的關鍵。
「勝物不傷」與「安之若命」都不足以全面解釋至人的處世態度,唯有「乘物以遊心」才是最佳的詮釋,至人雖以心逍遙,但始終還是在現實環境中展現逍遙或遊的態度,因此本文以「勝物不傷」與「安之若命」作為鋪陳,而以「乘物以遊心」作為至人超越生命困境之道的展現。
This thesis aims to discuss Zhuangzi’s method of transcending the predicaments in life. I will first quote the opinions of both Mr. Feng Yo Lan and Mr. Liu Xiao Gang for my following argument.
The interpretations of the two remarkable scholars have a lot in common, despite something different: Mr. Feng puts his eyes on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freedom and necessity in Zhuangzi’s thought, while Mr. Liu pays more attention to argue that Zhuangzi make an incompatibility between ideal and reality. This thesis, then, may be roughly divided into two parts. First, I will point out the main ideas and even difficulties of the two scholars’ studies. Second, based on the former task, I will demonstrate what Zhuangzi’s method of transcending the predicaments in life is through the elimination of fission between ideal and reality.
In short, the two scholars’ excessive generalizations of both “handle things without any damage of self” and “to be content with anything as with fate” cause the conflicts between freedom and necessity and between ideal and reality in Zhuangzi’s philosophy.
It is right to make a distinction between “handle things without any damage of self” and “to be content with anything as with fate” as the two scholars do, but it must be a biased way to interpret Zhuangzi by either, through which Feng and Liu——Feng through the former and Liu the latter——claim that there is a contradiction in Zhuangzi’s thought. It is a result of excessive generalization as mentioned above and then it is a pseudo contradiction, however.
Furthermore, this thesis believes that the pseudo contradiction Feng and Liu have made is caused by their neglect of “clarity” and “true knowledge”. A true man recognizes Dao and then holds the highest wisdom, so he regards the situations that he is inability to meet as his fate. He faces every predicament with unconcerned attitude, what he faces, then, is just a general situation everyone cannot improve. He feels no helplessness in this case. Such a “true knowledge” denotes not only “handle things without any damage of self” but also “to be content with anything as with fate”, so the hold of “true knowledge” is essentially the method of transcending the predicaments in life Zhuangzi claims.
True knowledge is not that organoleptic, but an understanding of Dao. For Zhuangzi, the change of viewing this world, not the transformation of particular circumstances, makes the true man be capable of transcending the predicaments in life. The understanding of Dao is what causes the true knowledge to cultivate a true man.
Although the substance of Xiaoyao in true man is heart-mind, his Xiaoyao should be embodied in the reality through various behavior patterns. Rather than the separation between “handle things without any damage of self” and “to be content with anything as with fate”, the sentence that “just go along with things and let your mind move freely” is therefore a correct standpoint to interpret true man’s human life.
口試委員審定書.....................................i
誌謝..............................................ii
中文摘要……………………….......................iii
英文摘要...........................................v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問題意識…………………………………1
第二節 文獻回顧與寫作目標…………………………………3
一、 馮友蘭先生談自由與必然的矛盾……………3
二、 劉笑敢先生談莊子哲學的內在矛盾…………5
三、 本文寫作目標…………………………………9
第三節 研究進程與研究範圍………………………………9
第二章 勝物而不傷………………………………………12
第一節 勝物之積極意涵—忘而復之……………………13
一、 「忘」的對象……………………………14
二、 「忘」的主體……………………………18
三、 「忘」的目的……………………………21
四、 小結………………………………………23
第二節 精神勝物的展現………………………………23
一、 以內在精神體現道………………………24
二、 德為悟道精神之具體展現………………26
三、 小結………………………………………34
第三節 勝物觀點的普遍化—精神世界與形體世界二分………35
一、 心之逍遙………………………………35
二、 精神自由與現實必然對立的質疑……41
三、 小結……………………………………43
第四節 本章小結…………………………………...43
第三章 任物而安之若命………………………………45
第一節 消極悲觀的態度—猶有所待…………………46
一、 以依賴與制約釋有待……………………47
二、 受蒙蔽之認知心…………………………50
三、 小結………………………………………56
第二節 不可逃之命……………………………………56
一、 命作為自然義下的必然性………………58
二、 命作為不如意、不理想的遭遇…………59
三、 小結………………………………………62
第三節 任物觀點的普遍化—理想與現實的差距……63
一、 現實中的生命困境……………………63
(一)對外之進退兩難……………………64
(二)對己之自我安適……………………65
二、 理想世界與現實世界差距的質疑……67
三、 小結…………………………………69
第四節 本章小結………………………………...69
第四章 乘物以心...……………………………71
第一節 如何詮釋兩行……………………………72
一、 以勝物釋之—自由與必然之兩行…73
二、 以任物釋之—理想與現實之兩行...79
三、 兩行之意涵.....................80
四、 小結...........................81
第二節 莊子超越生命困境之道—以明與真知

一、 心為化解「勝物」與「安命」矛盾的關鍵……83
二、 識道之法—以明…………………………………88
三、 真知………………………………………………91
(一)最高的智慧……………………………………93
(二)「真知」於現實生活的展現…………………94
四、 小結……………………………………………95
第三節 逍遙之境………………………………………………96
一、 道通為一 ………………………………………97
(一)至人無己………………………………………97
(二)主體自覺的超越意涵…………………………99
二、 安命即逍遙……………………………………100
三、 小結……………………………………………102
第四節 本章小結……………………………………………102
第五章 結論…………………………………………………104
參考文獻………………………………………………………108
Ⅰ、中文部份
一、古典文獻
清•陳壽昌《南華真經正義》,台北:新天地書局,1972年。
清•吳汝綸《莊子點勘》,《無求備齋莊子集成初編》冊26,台北:藝文印書館,1972年。
明•憨山大師《老子道德經憨山註╱莊子內篇憨山註》,台北:新文豐,1973年。清•宣穎《南華經解》,《無求備齋莊子集成續編》冊32,台北:藝文印書館,1974年。
明•焦竑《老子翼•莊子翼》,台北:新文豐,1978年。
清•林紓《莊子淺說》,台北:華正書局,1985年。
清•王先謙,民國•劉武《莊子集解╱莊子集解內篇補正》,台北:漢京文化,1988年。
清•王夫之《莊子通•莊子解》,台北:里仁書局,1995年。
宋•林希逸著,周啟成校注《莊子鬳齋口義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清•郭慶藩《莊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二、今人注疏與研究書目
關鋒,《莊子內篇譯解和批判》,北京:中華書局,1961年。
吳康,《老莊哲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9年。
釋普濟,《五燈會元》,台北:廣文書局,1971年。
朱桂曜,《莊子內篇證補》,《無求備齋莊子集成初編》冊26,台北:藝文印書館,1972年。
黃錦鋐,《莊子及其文學》,台北:東大圖書,1977年。
王叔岷,《莊學管窺》,台北:藝文印書館,1978年。
王煜,《老莊思想論集》,台北:聯經,1979年。
楊家駱主編,中國學術類編,《史記.孟子荀卿列傳第十四》,台北:鼎文書局印行,1979
方東美,《生生之德》,台北:黎明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0年。
張岱年,《中國哲學史史料學》,北京:三聯書店,1982年。
方東美,《中國人生哲學》,台北:黎明文化,1982年。
方東美,《原始儒家道家哲學》台北:黎明文化,1983年。
王邦雄,《中國哲學論集》,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83年。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4年4月。
方東美,《中國哲學之精神及其發展》台北:成均出版社,1984。
吳怡,《逍遙的莊子》,台北:三民書局,1984年。
黃錦鋐,《莊子讀本》,台北:三民書局,1985年。
傅佩榮,《儒道天論發微》,台北:學生書局,1985年。
嚴靈峰,《老子莊子》,台北:正中書局,1987年。
崔大華,《莊子岐解》,河南:中洲古籍出版社,1988年。
劉笑敢,《莊子哲學及其演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7年。
張岱年,《中國古典哲學概念範疇要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年。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9。
李勉,《莊子總論及分篇評注》,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0年。
吳怡,《新譯莊子內篇解義》,台北:三民書局,1990年。
葉海煙,《莊子的生命哲學》,台北:東大,1990年。
蒙培元,《中國心性論》,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0年。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新編》,台北:藍燈文化,1991年。
吳光明,《莊子》,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2年。
崔大華,《莊學研究》,北京:人名出版社,1992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卷一》,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2。
方東美,《中國人生哲學》,台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
葛榮晉,《中國哲學範疇導論》,台北:萬卷樓,1993年。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3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3。
王叔岷,《莊子校詮》,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4年。
張默生,《莊子新釋》,台北:明文書局,1994年。
崔宜明,《生存與智慧——莊子哲學的現代闡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
葉海煙,《老莊哲學新論》,台北:文津,1997年。
王德有,《以道觀之——莊子哲學的視角》,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
吳汝鈞,《老莊哲學的現代析論》,台北:文津出版社,1998年。
蒙培元,《心靈與超越境界》,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
張京華,《莊子哲學辨析》,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9年。
朱哲《先秦道家哲學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李日章,《莊子逍遙境界的裡與外》,高雄:麗文文化,2000年。
吳怡,《新譯莊子內篇解義》,台北:三民書局,2000年。
王中江,《道家形而上學》,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
陳鼓應,《莊子今註今譯》,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
傅佩榮,《解讀莊子》,台北:立緒文化,2002年。
王葆玹,《老莊學新探》,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2年。
錢穆,《莊老通辨》,北京:三聯書店,2002年。
陳鼓應,《老子今註今譯及評介》,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
涂光社,《莊子範疇心解》,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
張炳陽,《從自然到自由——以《莊子•養生主》為核心的考察》,台北:明目文化,2003年。
胡道靜主編,《十家論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王博,《莊子哲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
張岱年,《中國哲學大綱》,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年,4月。
羅安憲,《虛靜與逍遙—道家心性論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9月。
陳鼓應,《老莊新論》(修訂版),台北:五南,2006年1月。
杜保瑞,《莊周夢蝶》,臺北市:五南,2007年。
傅佩榮,《向莊子請益》台北縣新店市:立緒文化,2007年。
三、期刊論文
沈清松,〈莊子的人觀〉,《哲學與文化》第14卷第6期,台北:1987年6月。
傅佩榮,〈莊子人觀的基本結構〉,《哲學與文化》第15卷第1期,台北:1988年1月。
王叔岷,〈論莊子之齊物觀〉,《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二期,台北:1992年3月。沈清松,〈莊子的道論-對當代形上困惑的一個解答〉,《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第一期,台北:1994年5月。
吳汝鈞,〈莊子的靈台心與自然諧和論〉,《哲學與文化》第21卷第8期,台北:1994年8月。
傅武光,〈《莊子》遊的哲學〉,《中國學術年刊》第17期,台北:1996年3月。蒙培元〈自由與自然——莊子的心靈境界說〉,《道家文化研究》第十輯,上海:上海古籍版社,1996年。
李治華,〈莊子之聖人、真人、至人、神人及天人的層次論〉,《人文及社會科學教學通訊》七卷五期,台北:1997年。
賴錫三,〈莊子的真理觀與語言觀〉,《揭諦學刊》第1期,嘉義縣大林鎮:1997年6月。
譚坤〈莊子的天〉,《昌濰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7卷第6期,1998年,頁21-87。
劉昌元,〈莊子的觀點主義〉,《道家文化研究》第六輯,台北:2000年,頁102∼115。
劉笑敢,〈莊子之苦樂觀及其啟示〉,《漢學研究》,第23卷第1期,2005年6月。
劉笑敢,〈兩種逍遙與兩種自由〉,《哲學與文化》第32卷第7期,台北:2006年7月。
四、翻譯書目
〔日〕福永光司著,陳冠學譯《莊子》,台北:三民書局,1992年。
〔日〕池田知久著,黃華珍譯《《莊子》——「道」的思想及其演變》台北:國立編譯館,2001年。
〔英〕葛瑞漢著,張海晏譯《論道者:中國古代哲學論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8月。
〔美〕本杰明•史華茲著,程鋼譯,劉東校,《古代中國的思想世界》,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3年12月。
〔美〕愛蓮心著,周熾成譯《向往心靈轉化的莊子:內篇分析》,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4年7月。
五、博碩士論文
金白鍹,《莊子哲學中「真知」問題研究》,台北: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0。
蔡偉仁,《莊子哲學研究--論名言的限制與「真知」的價值》,台北: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
方雅慧,《莊子心論之研究》,嘉義,國立嘉義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倪淑娟,《莊子心論探賾》,台北,華梵大學哲學系碩士論文,2004。
張森富,《莊子心性思想之研究》,台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
Ⅱ、外文
Donald J. Munro, The Concept of Man in Early China, California :Stanford ,1969
Burton Watson, The Complete Works of Chung Tzu.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70.
A.C. Graham, Chuang-tzu: The Inner Chapters, London: George Allen and Unwin, 1981.
edited by Victor H. Mair, Experimental Essay on Chuang-tzu , Hawaii: University of Press,1983
Schwartz, BenjaminⅠ., The World of Thought in Ancient China,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5.
Chad Hansen, A Daoist Theory of Chinese Thought : A Philosophical Interpreta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2
Chad Hansen, “Guru or Skeptic: Relativist Skepticism in Zhuangzi,” in Scott Cook, ed., Hiding the World in the World: Uneven Discourses on the Zhuangzi ,Albany: SUNY Press,2003.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