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9.172) 您好!臺灣時間:2025/01/20 17:09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何瑞
研究生(外文):Jui Ho
論文名稱:中、西醫合璧?─台灣中西整合醫學趨勢與未來發展
論文名稱(外文):The integration of Chinese & Western Medicine? -- The trend and future development of Integrated Medicine in Taiwan
指導教授:陳榮基陳榮基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Jung-Chi Che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新聞研究所
學門:傳播學門
學類:新聞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6
畢業學年度:9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91
中文關鍵詞:中醫中西醫新醫學中西合璧中西醫整合醫學趨勢
外文關鍵詞:Chinese medicineintegrated doctormedical trendnew medical sciencemerger treatmentChinese and western integrated medicine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6
  • 點閱點閱:423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近年來,中醫藥逐漸邁入現代醫學的殿堂,成為另類醫學研究中最重要的一環。全球化脈絡下,台灣中醫藥不但融入了現代科學的元素,也開始有中西整合醫學的討論,「多重醫事人員資格者執業管理辦法」訂定後,兼具中西醫雙執照的「中西整合專科醫師」,也具備執業的適法性。
本研究擬從「病人」的角度出發,描繪初步發展的新醫學-中西醫合併治療,所提供的醫療服務與醫療品質;並點出在鉅觀的醫療環境與微觀的醫療互動中,中西醫合併治療所必須面對的一些問題。研究使用參與觀察、深度訪談的方式,並輔以文獻資料的回顧整理。筆者雖不屬於醫界,但期以報導文學的方式,整理醫師專家、學者們的意見,替剛萌芽的新醫學提供些許養分,也希望醫界、甚至全體公民,對中西醫整合的議題能有些不同的思考。
研究結果發現,「截長補短、相輔相成」是中西醫合併治療最大的優勢,由「中西整合專科醫師」進行中西醫合併治療,治療效果更勝中、西醫會診。「西醫辨病、中醫辨證」的合作方式與中醫「循證醫學」(EBCM),是目前中西整合醫學發展的共識。
研究中指出,鉅觀的醫療環境,諸如健保制度的設計、醫療政策的規劃及中醫特考所產生的問題等,都是短時間難以解決的阻礙。而在微觀的醫療互動,中、西醫雙方也會因意願、認知及其他顧慮造成治療效果打折。近程而言,多數受訪者對台灣中西醫整合都抱持悲觀態度;但都認為「科學進展」對中西整合醫學所注入的活力相當可觀,若就長期來看,則對台灣中醫藥未來的發展是樂觀的。
中西醫整合的議題雖然已紛擾多年,但至目前都還是個初步發展的領域,無法深度討論,很容易淪為中、西醫雙方各說各話。本文研究結果部分呼應了先前的研究,但透過實際的訪談了解到,中西醫整合問題是由相當複雜的面向彼此交構而成,不單單僅有醫政的責任,諸多因素都牽涉到未來醫學發展的不確定性。
In recent years, Chinese medicine are gradually getting into the field of modern medicine, being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of the alternative medicine study. In this consequence, Chinese-medicine in Taiwan not only adds some scientific elements in its sphere, but also begins the discussion of the Chinese and Western Integrated Medicine. Double-certificated doctors have the proper method of management after the related law making.
This research draws up to set out from patient’s view, describing the New Medicine—Chinese & Western Integrated Treatment, provided medical serve and medical treatment quality. And also point out some problems in the medical treatment environment of the huge view and the medical treatment interaction of the tiny view.
Writer adopts the participated and observation method, depth interview, and assists by the review of cultural heritage data. Although the writer doesn''t belong to the medical boundary, the writer hope to provide some nutrient for the lately- sprouted new medical science, and to provide some different thinking for medical sphere and all citizens by tiding up the opinion of doctors, experts, and the scholars with the reportage.
Results show that "balance shortage with abundance, complement each other" is the biggest advantage of integrated treatment. Merger treatment by “integration specialty doctor" may be better than doctor consultation. “Western medicine recognizes the disease; Chinese medicine recognizes the symptom” and “Evidenced-based Chinese medicine”(EBCM) are the current consensus.
The medical treatment environment, such as the design of health insurance system, the program of medical treatment policy, and the problems caused by Chinese-medicine-special-test etc., are all bars to solve in a short time. And in the medical treatment interaction, cure result may be worse because of the doctors’ will, cognition and other worries. In short-term, most interviewees embrace a pessimistic attitude to the integrated medicine in Taiwan; but all think that “science progress” make considerable vitality into the integrated medicine, if long-term to see, then all interviewees are optimistic to the development in the future.
The study partly responds to the previous researches, but through the actual interviews, we understand the integrated medicine is a rather complicated problem. Not only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government, many factors all cause the “uncertainty” of the medical science development.
謝辭 …………………………………………………………………………… i
中文摘要  ……………………………………………………………………… ii
英文摘要 ………………………………………………………………………… iii
第一章 續論 ………………………………………………………….1
壹、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貳、 文獻回顧 ………………………………………………………5
一、現代醫學、CAM與中醫藥 ………………………………………………….5
〈一〉 現代醫學(modern medicine)的發展 ……………………………………….5
〈二〉 傳統醫學 …………………………………………………………………...5
〈三〉 輔助替代(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 CAM)醫學的形成…6
〈四〉 CAM在各國的發展 ……………………………………………………….7
二、中醫理論與現代化 …………………………………………………………….8
〈一〉 辨證論治 …………………………………………………………………..8
〈二〉 中醫現代化 ………………………………………………………………..10
1. 中醫診斷輔助工具 ………………………………………………………10
2. 中西醫合作-西醫診斷併用中醫辨證 …………………………………15
三、台灣中醫發展簡史 …………………………………………………………16
〈一〉 日本據台前、早期的發展 ………………………………………………..16
〈二〉 日據五十年─西醫制度的確立 …………………………………………..18
〈三〉 西醫專業地位的強化,中醫教、考、用的失衡-不栽培、不壓抑、不過問…20
〈四〉 近年中醫藥與中西醫整合的發展 …………………………………………22
1. 教育與考試 ………………………………………………………………22
2. 醫療機構與保險 …………………………………………………………23
3. 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 ……………………………………………25
4. 近年及未來發展架構圖 …………………………………………………27
5. 中西醫對話與合作 ………………………………………………………33
四、台灣中西醫整合的障礙 …………………………………………………..33
〈一〉 過去研究 …………………………………………………………………33
〈二〉 現代化與歷史心結 ………………………………………………………35
參、 研究計畫與架構 …………………………………………….37
一、 研究架構 …………………………………………………………37
二、 研究計畫 ………………………………………………………....37
三、 文章架構 …………………………………………………………38
四、 採訪名單 …………………………………………………………38
第二章 深度報導 ………………………………………………….40
二十一世紀新醫學-以病人為中心的中醫合併治療…………………………40
成長中的中西醫合併治療 …………………………………………….41
中西結合 截長補短 相輔相成 …………………………………….42
跨越藩籬 與現代醫學接軌 ………………………………………….44
科學化的中醫診斷 …………………………………………………….46
西醫辨病 中醫辨證 中西一元化 ………………………………….48
更體貼的中西合併治療 ……………………………………………….49
癌症病人的福音 ……………………………………………………….50
肝炎病人的彩色人生 ………………………………………………….51
補西醫的不足 ………………………………………………………….52
臨床研究仍需加強 …………………………………………………….53
神農嘗百草的科學精神 ……………………………………………….54
中西醫合璧 台灣行不行?…………………………………………………….57
西醫住院 中醫會診? ……………………………………………….58
中西整合專科醫師 截長補短 ……………………………………….59
政策失當 沒有舞台 ………………………………………………….60
中醫特考 問題多多 ………………………………………………….62
利益衝突 歷史心結 ………………………………………………….63
怠責的船長 …………………………………………………………….64
政府的責任 …………………………………………………………….65
他山之石 可以攻錯 ………………………………………………….66
中西整合醫學發展的時間點 ………………………………………….68
第三章 結論與建議 …………………………………………….70
壹、 研究整理 ………………………………………………..70
貳、 研究發現 ………………………………………………..71
參、 研究貢獻 ………………………………………………..74
肆、 研究限制與建議 ………………………………………..74

參考書目 …………………………………………………………76
附錄 ……………………………………………………………..80
論文部分
李端容(2003)。《台灣中醫藥研究現況與趨勢之研究》。台北護理學院中西醫結合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嘉苓(2000)。〈醫療專業、性別與國家:台灣助產士興衰的社會學分析〉,《台灣社會學研究》,4:191-268。
胡幼慧(1997)。《另類療者的社會空間:一項田野研究的初步分析》,「宗教、靈異、科學與社會」學術研討會論文。
徐美苓、胡紹嘉(1997),《醫療保健新聞報導的科學VS. 非科學建構》,「宗教、靈異、科學與社會」學術研討會論文。
張苙雲:〈從不穩定的口碑到主要的求醫場所:台灣西醫的制度信任建構〉,《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人文及社會科學》8(1):161-183。
郭靜燕(1992)。《中醫求醫行為的決定因素》。國立台灣大學公衛所碩士論文。
郭德銘(1996)。《中醫系畢業生對中醫教,考,用問題的看法及相關因素之探討》。國立台灣大學公衛所碩士論文。
康健壽(1992)。《中醫門診病人求診教學醫院中醫部或一般中醫診所的相關因素之探討》。國立台灣大學公衛所碩士論文。
陳尚武(2002)。《中西結合醫師對中西醫結合認知及其角色期望看法之探討》。中國醫藥學院中西醫結合研究所碩士論文。
雷祥麟(2000)。〈當中醫遇到現代國家〉"When Chinese Medicine Encounter the State:Medical Group Foundation,Field of the State and the Making of National Medicine"宣讀於美國於美國社會學年會(American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
闕巧婷(1998)。《台灣西學中醫師養成制度之研究》。中國醫藥學院醫務管理所碩士論文。
出版品部分
小田俊郎著,洪有錫譯(1995)。《台灣醫學五十年》。台北:前衛。
中醫現代化科技發展戰略研究課題組(2003)。《中醫現代化科技發展戰略研究》。北京:學苑出版社。
世界衛生組織(WHO):2002年至2005年世界衛生組織傳統醫藥及替代醫藥全球策略【WHO Traditional Medicine Strategy 2002~2005】,2002年。
江潤祥主編(2002)。《現代中醫藥之教育、研究與發展》。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李宇宙(2003年12月7號)。〈馬兜鈴酸的原罪〉,《新新聞週報╱醫學人間╱李宇宙觀點》。
李岩(2002)。《腫瘤臨症備要》。台北:知音。
李瑟(1999)。〈中西醫能否整合?〉,《康健雜誌》,007期。
李卓倫、纪駿輝、賴俊雄(1995)。〈1981~1994年中醫政策研究之回顧〉,《中華公共衛生雜誌》。
呂鴻基(2005)。《傳統醫學與現代醫學對話論壇》,傳統醫學與現代醫學在慢性疼痛診療的對話研討會論文集。
何曼德(1999)。〈中醫如何科學化?〉。《國家衛生研究院簡訊》。
林宜信主編(2003)。《台灣中醫藥整合與前瞻》。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編印。
林宜信主編(2004)。《台灣中醫藥願景: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簡介》。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編印。
林宜信主編(2005)。《台灣中醫藥發展策略與成果: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成立10週年特輯》。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編印。
林宜昭(1999)。〈中醫能做什麼?〉,《康健雜誌》,012期。
林昭庚主編(2004)。《台灣中醫發展史》。中華民國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
林貞岑(2002)。〈融會中西醫無限可能〉,《康健雜誌》,043期。
周富美、羅碧(2003年11月11日)。〈中藥肝毒爭議 中醫師抗議 榮總說抱歉〉,《大紀元》訊。
周富美、羅碧(2005年7月28日)。〈西醫罹癌 也會求助中醫〉,《大紀元》訊。
張瓈文、黃筱珮(2003年11月18日)。〈提升中醫藥專業 法規鬆綁成關鍵〉,《中國時報》。
莊永明(1998)。《台灣醫療史 ─ 以臺大醫院為主軸》。台北:遠流。
區結成(2004)。《當中醫遇上西醫-歷史與省思》。香港:三聯。
陳可冀(2002)。〈第二次世界中西醫結合大會論文摘要〉。
陳永興(1997)。《台灣醫療發展史》。台北:月旦。
陳明豐(2003)。〈中醫脈診科學化〉,秀傳紀念醫院國際厚生園區。
陳俊明(2005)。〈西醫住院 中醫會診〉,《中醫會訊》,110期。
陳洛葳(2005年11月21日)。〈願作中西合壁白老鼠 沈君山治中風 求助中醫大〉,《中國時報》。
楊思標(1992)。〈大陸中西醫學結合之現況及對台灣中西醫學合一方案之私見〉,《台灣醫界》。
鄭曼青,林品石(1987)。《中華醫藥學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賴正均(1998)。〈中西醫結合治病將成為未來醫療發展的趨勢〉,《北市中醫會刊》。
網路資源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網站 http://www.cmuh.org.tw/htdocs/index.php。
中西整合醫學會網站 http://www.cwm.org.tw/
台北榮總傳統醫學研究中心網站 http://www.vghtpe.gov.tw/~ctm/
長庚紀念醫院網站 http://www.cgmh.org.tw/#
秀傳醫療體系網站健康園地 http://www.show.org.tw/health_list.asp。
花蓮慈濟醫院網站 http://www.tzuchi.com.tw/TZUCHI/testA.htm
高醫中醫部網站 http://www.kmuh.org.tw/www/tcm/
財團法人中國醫藥研究發展基金會網站 http://www.ctmd.org.tw/about/index.htm
國家衛生研究院網站 http://www.nhri.org.tw/nhri6/enews.php
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網站─中醫藥資訊網 http://www.ccmp.gov.tw/。
德桃癌症資訊網╱另類療法 http://www.cencer.org.tw/Library/content4.asp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