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載入處理中...
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
網站導覽
|
首頁
|
關於本站
|
聯絡我們
|
國圖首頁
|
常見問題
|
操作說明
English
|
FB 專頁
|
Mobile
免費會員
登入
|
註冊
切換版面粉紅色
切換版面綠色
切換版面橘色
切換版面淡藍色
切換版面黃色
切換版面藍色
功能切換導覽列
(18.97.14.84) 您好!臺灣時間:2025/01/14 19:46
字體大小:
字級大小SCRIPT,如您的瀏覽器不支援,IE6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如為IE7或Firefoxy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 (-)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字體大小變更功能,需開啟瀏覽器的JAVASCRIPT功能
:::
詳目顯示
recordfocus
第 1 筆 / 共 1 筆
/1
頁
論文基本資料
摘要
外文摘要
目次
參考文獻
紙本論文
QR Code
本論文永久網址
:
複製永久網址
Twitter
研究生:
鍾明俊
研究生(外文):
Ming-Chun Chung
論文名稱:
商業模式創新、技術創新與管理創新模式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
ACase Study Approach Towards the Innovation of Business Model 、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指導教授:
梁瓊如
指導教授(外文):
Liang, Chiung-Ju
學位類別:
碩士
校院名稱: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系所名稱:
財務金融研究所
學門:
商業及管理學門
學類:
財務金融學類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
2007
畢業學年度:
9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84
中文關鍵詞:
商業模式創新
、
技術創新
、
管理創新
、
產品生命週期
外文關鍵詞:
technology innovation
、
management innovation
、
business innovation
相關次數:
被引用:
6
點閱:1097
評分:
下載:0
書目收藏:7
本研究以知名學者、專家在「商業模式創新」、「技術創新」與「管理創新」等模式的卓見,探討價值創新流程架構以及「技術創新」與「管理創新」整合策略循環,從外部市場為起始點,瞭解企業應該將資源作如何的分配;是改善現有產品與服務的價值鏈,或者是加緊腳步在開發新的市場空間,這都需要依賴創新來完成。
以本研究所整理的價值創新流程架構而言,價值創造是由外部市場的需求回饋到技術創新、管理創新,一直到成功的外部市場活動,完成一輪循環才能真正創造出價值。而企業在進行這樣的循環是不停歇的,除非這個企業已經不打算進行持續的經營。否則,在外部市場中各項產品與服務終將面臨所謂「產品生命週期」的考驗,無論眼前的產品與服務是處於產品生命週期的那個位置,一個持續經營的企業仍然要進行技術創新與管理創新的整合策略循環,如此才能保證其下一輪的產品與服務能夠在產品生命週期上往前躍升,例如從衰退期往創新期躍進,或者延續成長期的時間,這樣的企業就可在不斷的價值創造下維持營收與獲利,得到企業持續經營的動力與能量。
因此,本研究所整理出的價值創新流程架構,「商業模式創新」,「技術創新」與「管理創新」整合策略循環,可作為檢視企業經營之參考,而不單只是將重點聚焦在顯現在外部市場的價值曲線。如果企業可在檢視價值創流程時,將流程架構中的每一段作更完整的補強,將有助於企業的價值創新。周而復始的循環的完成策略循環,企業將可確保持續的經營與成果。
另外,站在銀行授信的角度,以往企業要進行多角化與轉型投資,在進行投資標的選擇時,往往受到技術創新的吸引。本研究所整理的價值創新流程架構以「商業模式創新」及「技術創新」與「管理創新」整合策略循環來看,在生產製造管理、內部管理、行銷管理等等方面都必須和技術創新作很有效率的整合,才能真正讓創業投資獲致成果。策略循環來檢視投資標的,針對每個階段予以評比,同時檢視本身所擁有的資源是否可加以挹注而獲致補強,將有助於提高投資的成功機率。
This research is based on the excellent Moore Theory about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technology innovation」and 「management innovnation」 which is to discover how to arrange the source properly to improve the business. Either the source to upgrade the product or service or develop new products which is all rely on innovation.
For the reason of rapid development, variation and other effects, the rising and declining of enterprises were difficult to be anticipated and predicted.Only the enterprises, products and services which created values in reality can survive the competitive market,otherwise they would fade away from the competitive market as a process in the product life cycle from development, growth, mature to the end of decline.Although the industrial environment is competitive severely, there are still a lot of excellent enterprises which are creating all new values.The research is trying to find mor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process and framework of value innovation and those excellent enterprises which are domestic corporations to create all new values of utilizing some processes.
From the case studies of domestic corporation, all the corporation create values in reality by a strategic cycle from external market demands feeding back to technology innovation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and management innovation until the successful activities in external market. These domestic corporations proceed the strategic cycles constantly to complete preparations for the constant rule of every producy or service in the product life cycle. No matter in which period of aproduct life cycle the product or service is, acontinuous operation enterprise should go on the strategic cycle of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management innovation to assure the next product or service of upgrading in a product life cycle.
Besides, by the view of Bank, if you could show them the result from innovation on
Business innovation,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management innovation which make them believe the opportunity to be successful and which will encourage the bank to loan.
指導教授推薦書 I
學位考試委員會審定書 II
中文摘要 III
英文摘要 IV
誌謝 V
目錄 VI
圖目錄 VIII
表目錄 X
摘 要 VII
第壹章 緒論 1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11
第三節 研究目的 12
第四節 研究架構 12
第貳章 文獻探討 14
第一節 價值創新 14
第二節 管理創新 20
第三節 P&G的管理創新模式-「互通與開發」(2006) 22
第四節 技術創新 29
第五節 3M的管理創新模式-「領先使用者」(1999) 29
第參章 研究方法與產業分析 33
第一節 研究方法 33
第二節 LED光電產業 33
第三節 軟性印刷電路板介紹 42
第肆章 個案分析 54
第一節 AA企業 54
第二節 BB國際 61
第三節 KK電子 74
第伍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85
第一節 研究結論 85
第二節 研究建議 86
第三節 參考文獻 87
(一) 中文資料:
1、同泰電子公開說明書,民國95年。
2、志信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年報,民國92年、93年及94年。
3、經濟部科技專案計畫研發成果彙編,民國85年及86年。
4、經濟部技術處業界開發產業技術計畫,民國89年、93年及94年。
5、應華精密股份有限公司年報,民國92年、93年及94年。
(二) 英文資料:
1、Geoffrey A.Moore(2004)“The old Innovation Stategy”,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August 2004)
2、Robert F. Bruner, Joseph R. Perella (Foreword by)(2004), Applied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Philip
3、Gary Hamel (2006), “The Why, What, and How of Management Innovatio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February 2006)
4、Andrew Hargadon, Robert I. Sutton (2000), “Building an Innovation Factory”,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on Innovation.
5、W. Chan Kim, Renee Mauborgne (1997), “Value Innovation: The Strategic Logic of Hih Growth”,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on Strategies for Growth.
6、Philip Kotler (2003), A Frame Work for Marketing Management, Second Edition.
7、Larry Huston, Nabil Sakkab (2006), “Connect and Develop: Inside Procter & Gamble's New Model for Innovatio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March 2006)
8、Fernando Suarez(2005),“The Half-Truth of First-Mover Advantage”,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April 2005)
9、Eric Von Hippel, Stefan Thomke, Mary Sonnack (1999), “Creating Breakthroughs at 3M”,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on Innovation
10、http://www.innocentive.com/
11、http://www.ninesigma.com/
12、http://www.yet2.com/
13、http://www.yourencore.com/
國圖紙本論文
推文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文
網路書籤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網路書籤
推薦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薦
評分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評分
引用網址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引用網址
轉寄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轉寄
top
相關論文
相關期刊
熱門點閱論文
1.
市場導向、組織學習、組織創新與組織績效間關係之研究--以科學園區資訊電子產業為例
2.
市場導向、創新與績效關係之研究─以台灣7-Eleven為例
3.
市場知識管理與創新對組織績效影響之研究─以連鎖零售業為例
4.
管理創新之探討-以台灣茂迪為例
5.
不同母子公司策略類型與子公司知識管理活動和子公司績效表現的關係─以外商在台子公司為例
6.
技術與管理價值創新之研究—以國內生技廠商為研究對象
7.
半導體業、紡織成衣業之組織學習與管理創新、技術創新關係之實證比較
8.
企業產品創新與擴張活動對長期績效之影響:以貝爾羅斯及綠點為例
9.
臺北市立圖書館館員對組織創新與組織效能認知之研究
10.
客家飲食特色的市場導向與文化創新-以北埔地區餐飲經營為例
11.
台灣醫療器材產業公司組織創新量表建構與實證之研究
12.
管理創新與虛擬通路經營策略之研究
13.
創新與科技管理之研究
14.
管理創新與企業價值創造整合模式之研究
15.
創新管理與經營績效之關係-以台灣定期航運業為例
1.
顧立民。2003。〈新世紀中共地緣戰略思想〉。《問題與研究》。第42卷第3期。頁57-78。
2.
闕旭淇、趙竹成。2003。〈分離主義、極端主義、恐怖主義及毒品對中亞區域安全的影響〉。《理論與政策》。2003年第17卷第1期。頁31-143。
3.
龍舒甲。2001。〈古阿姆五國論壇發展研析〉。《問題與研究》。第40卷第2期。頁67-80。
4.
蕭全政。2001。〈東亞區域主義的發展與台灣的角色〉。《政治科學論叢》。第14期。頁 201-222。
5.
廖書賢。2002。〈論日本反恐機制與日台安全合作〉。《國防政策評論》第三卷第一期。頁24-40。
6.
郭武平、劉蕭翔。2005。〈上海合作組織與俄中在中亞競合關係〉。《問題與研究》。第44卷,第3期。頁144。
7.
許志嘉。2003。〈九一一事件後美國對中共政策的調整〉。《問題與研究》。第42卷第3期。頁79-92。
8.
邱坤玄。1999。〈結構現實主義與中國大國外交格局〉。《東亞季刊》。第30卷第3期。頁29-37。
9.
林麗香。2002。〈中亞地區:中共、美國的新勢力範圍〉。《共黨問題研究》。28卷1期。頁21-22。
10.
王定士。2000。〈戰略三角互動對俄中關係的影響〉。《國立政治大學學報》。第2卷第2期。頁101-132。
11.
于有慧。1999。〈中共的大國外交〉。《中國大陸研究》。第42卷第3期。頁49-61。
12.
丁永康。1999。〈中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建構國際新秩序分析〉。《問題與研究》。第38卷第6期。頁58-69。
1.
商業模式與網站設計之對應研究
2.
智慧卡在連鎖業商業模式應用之研究
3.
供應鏈觀點下-商、物、金、資訊、人力流的整合應用以及創新商業模式-以利豐集團為研究案例
4.
台灣智慧型手持設備廠商新商業模式之策略行銷分析
5.
與顧客共創價值之新商業模式-以行動通訊產業為例
6.
Blog商業模式之研究
7.
網際網路商業模式與專利關係之探討
8.
城際型交通資訊服務系統商業模式建立之研究
9.
電子商務創新型態商業模式平台經營策略分析----藍海策略之應用以天樂之城網站為例
10.
創新與科技管理之研究
11.
開放原始碼軟體商業模式及相關法律問題之探討
12.
BTO/CTO商業模式應用於筆記型電腦產業之研究-以C公司為例
13.
台灣數位學習產業環境與商業模式分析
14.
台灣發展醫療旅遊商業模式初探研究
15.
台灣行動遊戲內容供應商商業模式之探索性研究
簡易查詢
|
進階查詢
|
熱門排行
|
我的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