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部分:
王秀雄(譯)(1995)。美術設計的點線面。台北:大陸。(馬場雄二)。
王秀雄(譯)(1994)。立體構成之基礎。台北:大陸。(高山正喜久)。
王秀雄(1980)。美術與教育。台北市:市立美術館。
王秀雄(1998)。觀賞、認知、解釋與評價:美術鑑賞教育的學理與實務。台北市:史博館。
王其敏(1997)。視覺創意:思考與方法。台北市:正中。
王受之(1997)。世界現代設計史。台北:藝術家。
王家通(2003)。日本教育制度:現況趨勢與特徵 。高雄:復文。
王家通(2003)。各國教育制度。台北市:師大書苑。
王無邪(1980)。立體設計原理。台北:雄獅。
丘永福(1991)。造形原理。台北:藝風堂。
丘永福(1994)。設計基礎。台北:藝風堂。
江彩鳳(2003)。數位圖像應用於國小兒童創造力測驗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師範學院,新竹市。吳俊傑(2003)。國小視覺藝術課程統整設計之初探。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台北市。吳清山、林天佑(2001)。學校效能。教育研究月刊,(34),138。
吳隆榮(1990)。造型與教育:美術教育之理論及其實踐。台北:千華。
呂桂生(1976)。造形藝術分類教材。台北:台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
呂清夫(1984)。造形原理。台北:雄獅。
呂勝瑛(2007)。教學創新與國家競爭力。教育研究月刊,(157),21-30。李玉龍、張建誠(譯)(1990)。新設計史。台北:六合。(Hodges, F.等)。
李宏彬(2005)。九年一貫藝術與人文教科書中視覺藝術教育課程裡設計教育所占內容之比例與意義。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台北市。李坤崇(2007)。省思教學技巧與實例。教育研究月刊,(153),108-110。李奉儒(2001)。英國教育:政策與制度。嘉義:濤石文化。
李園會(2003)。日本中小學新學習指導要領。台北:水牛圖書。
佟景韓、易英(1994)。造形藝術美學。台北:洪葉文化。
林秀玲(2004)。加入WTO後的台灣小學藝術教育發展方向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市。林品章(1990)。基礎設計教育,造形教育的理論與實踐。台北:藝術家。
林品章(1999)。造形原理:藝術•設計的基礎。台北:全華。
林品章(2001)。「設計基礎」研究的未來發展。設計研究的回顧與前瞻研討會論文集,(頁47-51)。
林偉文(2007)。教學創新的梅迪奇效應:以英國創意夥伴計畫為例。教育研究月刊,(157)31-33。林崇宏(2005)。基礎設計-立體構成原理。台北:新文京開發。
林清山(譯)(1990)。教育心理學-認知取向。台北:遠流。(Mayer, R. E.),(1987)。
林榮泰(2002)。設計教育低齡化對未來我國設計產業發展之影響-中小學設計教育內涵探討。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九十一學年度辦理補助跨校學術研究Workshop報告書(頁1-25)。台北市:台灣師範大學。
金樹人(譯)(1998)。教室裡的春天-教室管理的科學與藝術。台北:張老師文化。(Charles, C.M.),(1992)。
美工科技有限公司編輯部(2003)。包裝小禮盒。台北:美工科技。
胡佑宗等(譯)(2002)。包浩斯的繼承與批判:烏爾姆造型學院。台北:亞太圖書。(Lindinger, H.),(1990)。
夏 薰(1974)。設計教育理論與實踐。台北:世界文物。
國立教育資料館(2005)。國立教育資料館教育資料集刊:創造力教育。台北:國立教育資料館。
張長傑(1981)。立體造形基本設計。台北:東大。
張春興(1997)。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美玉(2007)。建構取向的教學與評量。教育研究月刊,(157),74-79。許智偉(2002)。北歐五國的教育。台北:編譯館。
許雯婷(2004)。國中階段一般性設計教育研究:視覺文化與藝術教育之理論與實務探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郭秋月(2005)。美術鑑賞教學對國小學童形塑能力之影響研究-以立體藝術作品教學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師範學院,新竹市。郭禎祥(譯)(1990)。視覺藝術的教育。台北:文景。(Eisner, E.W.)。
陳孝銘(2005)。國小六年級視覺藝術審美教學之研究:以雲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樹德科技大學,高雄。
陳建伶(2003)。以視覺藝術為核心之統整課程設計與實施之行動研究:以基隆市東信國小及信義國小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陳惠邦(2001)。德國教育。台北:師大書苑。
陳照雄(2005)。丹麥教育制度:鼓勵創新、奮進與獨立的文化。台北:心理。
陳龍安(1994)。創造思考教學的理論與實際。台北:心理。
教育部(2006)。TESEC:國教專業社群網。http://teach.eje.edu.tw/。
曾 堉、洪進丁(譯)(1989)。物生物—現代設計理念。台北:博遠。(Munari, B.)。
曾鈴雅(2006)。第四屆倫敦設計節。設計(131),44。
朝倉直巳(1985)。作為基礎造形的構成。藝術家(121),113-119。陽 婉(譯)(2004)。學前教育。台北:台灣培生教育。(Feeney, S. , Christensen, D. & Moravcikm, E.),(2001)。
黃壬來(2002)。藝術與人文教育(下)。台北:桂冠。
黃壬來(2003)。藝術與人文教育(上)。台北:桂冠。
黃光雄(1996)。教育導論。台北:師大書苑。
黃威融、盧諭緯、林希展(2006)。採購白色好設計。Design shopping, 2006.9,13。
黃淑惠(2003)。國小視覺藝術創造思考課程與教學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市。楊振富、潘勛(譯)(2005)。世界是平的。台北:雅言文化。(Friedman, T. L.),(2005)。
楊裕富(2000)。創意活力:產品設計方法論。台北:田園。
詹偉雄(2005)。美學的經濟:對台灣社會變遷的60個微型觀察。台北:藍鯨。
趙 雲(1997)。兒童繪畫與心智發展。台北:藝術家。
趙惠玲(2005)。視覺文化與藝術教育。台北市:師大書苑。
劉振源(譯)(1996)。設計教育入門:包浩斯體系之應用。台北:世界文物。(武井勝雄),(1967)。
樊愛群(2007)。國內大專院校設計教育競爭力之探討。設計學研究,1(1),18-22。
歐滄和(2002)。教育測驗與評量。台北:心理。
歐遠帆(主編)(2006)。國民小學藝術與人文第五冊。台南:翰林。
歐遠帆(主編)(2006)。國民小學藝術與人文第六冊。台南:翰林。
潘東坡(2002)。20世紀美術全覽。台北:相對論。
蔡毓芬(譯)(2001)。格式與造型原理。台北:地景。(Itten, J.),(1975)。
鄭季妤(2007)。揮設計魔棒,公共用品巧換裝。設計(132),102-103。
盧美貴(1988)。幼兒教育概論。台北:五南。
蕭銘芚(2000)。造形發想之理論與實務。台北:五南。
賴碧慧、吳亮慧、劉冠麟(譯)(2004)。幼兒藝術與創造力發展。台北:華騰文化。(Schirrmacher, R.),(2002)。
鍾生官(2006)。學童在藝術鑑賞時對視覺圖像的偏好研究。藝術教育研究,11,58-74。
藍惠美(2004)。一位女性兒童美術教育工作者的個案研究:美術教育觀點與實踐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台北市。羅世豪(2003)。應用創造力、造形與設計教學模式於國小設計教育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台北市。羅信誠(2005)。國小低年級非專業藝術教師應用VTS教學策略於鑑賞教學之個案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蘇俊源(1989)。宇宙奧祕。台北:泉源。
閻蕙群、陳俐雯(譯)(2004)。風格 美感 經濟學。台北:商智文化。(Postrel, V.)。
外文部分:
Andrews, B. H. (2005). Art, Reflection, and Creativity in the Classroom: The Student-Driven Art Course. Art Education, 58(4), 35-39.
Alessi (2007). http://www.alessi.com/
Atkinson, D. (2007).What is Art in Education? New Narratives of Learning. Educational Philosophy and Theory, 39(2), 108-109.
Carpenter, W. J. (1997). Learning by Building. New York: Van Nostrand Reinhold.
Chapman, L. H. (2005). Status of Elementary Art Education: 1997-2004.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A Journal of Issues and Research, 46(2), 118-137.
Ching, F. D.K. (1990). Drawing A Creative Process. New York: Van Nostrand Reinhold.
Contraforma (2007). http://www.contraforma.com/
Dormer, P. (1993). Design Since 1945. London: Thames and Hudson.
Gagne, R. M. (1968). Contributions of learning to human development. Psychological Review, 75, 177-191.
Itten, J. (1975). Design and Form. London: Van Nostrand Reinhold and Thames and Hudson.
Lerner, F. (2005). Foundations for Design Education: Continuing the Bauhaus Vorkurs Vision.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A Journal of Issues and Research, 46(3), 211-226.
Libby, W. M. L. (2004).Using Stories to Make Art: Creative Activities Using Children’s Literature. New York: Delmar.
McDermott, C. (1997). Desigmuseum 20th Design. London: Carlton Books.
McGraw, T. M. (2004). The Effects of Two-Dimensional Spatimuli and Three-Dimensional Stereoptic Stimuli on Spatial Representation in Drawing.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A Journal of Issues and Research, 45 (2), 153-169.
National Curriculum for England, Art and design (2006) . http://www.nc.uk.net/
National Curriculum for England, Design and technology (2006). http://www.nc.uk.net/
Reid, K. (2006). An Evaluation of Inspection Reports on Primary School Attendance. Educational Research, 48(39), November 2006, 267-269.
Sandell, R. (2006). Form+Theme+Context: Balancing Considerations for Meaningful Art Learning. Art Education, 2006, 59 (1), 33-35.
Senatsverwaltung für Bildung, Jugend und Sport (2006). http://www.senbjs.berlin.de/
Snelbecker, G. E. (1985). Learning Theory, Instructional Theory, and Psychoeducational Design. New York: Rowman & Littlefield.
Stellarium (2007). http://www.stellarium.org/
Stelton (2007). http://www.stelton.com/
The World Bank (2002). World Development Report 2003. Washinton: The World Bank.
Walling, D. R. (2006). Brainstorming Themes That Connect Art and Ideas Across the Curriculum. Art Education, 59(1), 18-22.
Wang, W. & Ishizaki, K. (2002). Aesthetic Development in Cross-cultural Contexts: A Study of Art Appreciation in Japan, Taiwan, and the United States.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A Journal of Issues and Research, 43(4), 373-392.
Yeomans, R. (2005).Histories of Art and Design Education: Collected Essays. London: NS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