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參考文獻
王大立,1997,<單一選區劃分的理論與模擬>,行政院國家科技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王承宗,1997,<俄羅斯國家體制之研究>,問題與研究,34卷8期,頁23-24。王業立,2006,<立委選舉制度改革之探討>,理論與政策,卷13期2,頁143-160。,1998,《比較選舉制度》,台北:五南書局。
,1996(A),《我國選舉制度的政治影響》,台北:五南書局。
,1996(B),<對於選舉制度改革的幾點建議>,政策月刊,期23,頁10-11。
,1995,<單記非讓渡投票制的政治影響:我國民意代表選舉制度的探討>,選舉研究,卷 2期 1,頁147-167。
,王業立,1994,《我國選舉制度的政治引響》,出版,台北:五南。
,1991,<我國現行中央民代選舉制度的理論與實際>,政策科學論叢,2卷1期,頁135-152。
申雨慧(譯),1988,《韓國改造論》,台北:故鄉出版社。
石之瑜,2003,《社會科學方法新論》,台北:五南。頁180-201。
朱雲漢、黃德福與江大樹,1992,<立委選區劃分改革方案評估>,《國家政策雙週刊》,25期,頁4-9。
呂亞力,1988,《政治學》,修訂再版,台北:三民書局,頁195。
呂世昌,2002,《單一選區兩票制政治效果之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博士論文,頁233。李鴻禧,1994,《李鴻禧憲法教室》,初版,台北:月旦出版社,頁92。
,1982,<法治主義與行政國家的葛藤──現代民主憲政體制的癥結>,《中國論壇》,第13卷第7期(1月),頁10。
,1985,<議會民主主義之虛像與實像──其病理與生理之剖析>,刊於《憲法與人權》李鴻禧,台北:國立臺灣大學法學叢書,頁77-112
,1997,<現代議會制度之生理與病理的比較憲法研究>,刊於《憲法與議會》李鴻禧著,台北:國立臺灣大學法學叢書,頁183-322。
李建良,1999,<政黨比例代表制與選舉平等原則-以德國聯邦眾議院選舉為重心>,《歐美研究》29卷2期,頁116-119。李明峻,1994,《韓國人脈與政治文化》,台北:月旦出版社,頁25。
沈靜倫,2001,《單一選區兩票制於台灣之適用性探討》,國立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所碩士論文。宋長單,2001,<新選舉制度與日本政治體制改革>,中國社會科舉研究院日本研究所。
吳釗燮,1999,《紐西蘭選舉法》,台北:中央選舉委員會,頁10-20。
吳文程,1996,《政黨與選舉概論》,初版,台北:五南圖書,頁256-259。
吳東野,1999,<全國不分區立委的提名及其功能角色之探討>,北縣:邁向二十一世紀的立法院─新國會、新規範、新挑戰>研討會。
,1996,<單一選區兩票制選舉方法之探討:德國、日本、俄羅斯選舉之實例比較>,《選舉研究》,3卷1期,頁69-102。
,1993(A)<歐洲共同體國家選舉制度之比較>,問題與研究,32卷3期,頁22-44。
,1993(B),<選舉制度與選區劃分:以歐市國家為例>,理論與政策,7卷2期,頁7-18。
林士郁,2000,《比較各國單一選區與比例代表混合制》,國立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碩士論文。林繼文,1999,<單一選區兩票制與選舉制度改革>,《新世紀智庫論壇》,第六期,頁69-79。,2006,<國會改革後的憲政運作>,台北,中央研究院。
周良黛,1997,<選舉制度對憲政運作之影響>,《理論與政策》,1卷2期,頁69-95。周志宏,2001,<日本眾議院議員選舉改革之法律問題:兼論我國立法委員名額減縮及選舉制度之改革>,立委減半研討會,台灣教授協會主辦。
施正鋒,1999,《台灣政治建構》,初版,台北:前衛出版社,頁227-252。
張文貞,2002,<憲政主義與選舉制度:<新國會>選制改革芻議>,刊於《新世紀智庫論壇》,17期(3月),台北:財團法人台灣新世紀文教基金會。張雁深譯,1998,《論法的精神》(De l'esprit des lois),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頁8。
張慧芝譯,2003,《選舉制度與政黨體系》(Electoral Systems and Party Systems: A Study of Twenty-Seven Democracies, 1945-1990),初版,台北:桂冠。
張嘉尹,2001,<我國立委選舉制度的檢討:從德國的單一選區兩票制談起>,立委減半研討會,台灣教授協會主辦。
倪達仁譯,1995《政治學》(Governing:An Introduction to Political Science),台北:雙葉書廊,頁207-209。
高德源譯,2001,《民主類型:三十六個現代民主國家的政府類型與表現》(Patterns of Democracy:Government Forms and Performance in Thirty-Six Countries),初版,台北:桂冠,頁2-10。
郭秋慶,1996,《德國選舉制度與政黨政治》,台北:志一出版社。
,1992,<選舉制度之探討:從德國選舉改革的經驗論起>,《思與言》,30卷1期,頁73-100。
秦修明、湯新楣、李宜培譯,2003,《民主在美國》(Democracy in America),北縣:貓頭鷹出版社。
徐永明,2002(A),<單一選區兩票制政治衝擊的模擬>,刊於《新世紀智庫論壇》,17期(3月),台北:財團法人台灣新世紀文教基金會。,2002(B),<落實立委選制改革之策略>,刊於《國會改革與憲政發展》,陳健民、周育仁,台北: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頁109-114。
許志雄,1992,<權力分立之理論與現實>,刊於《憲法之基礎理論》,許志雄,台北:稻禾出版社,頁172-77。
許介鱗,1991,<日本新選舉制度對民主政治的影響>,《研考雙月刊》,21卷1期,頁42-48。陳淑芳,2002,<在造憲政運作的理想環境—選舉制度、國會運作與國內協商機制的改革芻議>,刊於《新世紀現憲政憲政研討會論文集》,元照初版,頁374-375。
陳水逢,1994,《現代政治過程論》,台北:中日文教基金會。
,1979,《日本政府與政治》,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陳坤森,1993,<國會選舉名單比例代表制之設計>,《立法院院聞》,21卷7期,頁55。陳健民與周育仁,2002,《國會改革與憲政發展》,台北: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盛治仁,2006,<單一選區兩票制對未來臺灣政黨政治發展之可能影響探討>,《臺灣民主季刊》,3卷2期(6月)。曹瑞泰,1997,<冷戰後的日本政黨政治>,《問題與研究月刊》,第36卷第11期(年11月),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2006,<日本選舉制度改革與影響-現行小選區比例代表並立制施行之研究>,台北。
,2005,《日本選舉制度改革與影響》,台北。
曾繁康,1978,《比較憲法》,三版,台北:三民書局,頁194-96。
葉正德,1997,《日本眾議院議員選舉制度改革之研究:以90年代之改革為中心》,台北:淡江大學日本研究所碩士論文,頁88-91。黃國鐘,2005,<拼圖遊戲與選區劃分>,《國政研究報告》,科經(研)094-024號(12月9日),台北: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中心。
黃正杰,1997,<日本眾議院議員選舉制度之介紹>,《國家政策雙週刊》,期162,頁5-7。
游清鑫,1999,<論當前國會選舉制度改革的一些問題>,《國策專刊》,期8,頁9-11,1997,<1996年日本眾議院選舉結果之探討>,《國家政策雙週刊》,期162,頁8-10。
,1996,<論兩票制的政治效果>,《國家政策雙週刊》,期154,頁5-7。
,1996,<選區劃分:規範面的探討>,《國家政策雙週刊,期》,141,頁5-7。
,1990,<選舉區規劃對選舉競爭影響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董翔飛,1991,<我國選舉制度之問題及其展望>,《法律評論》,57卷4期,頁5-14。楊鈞池,2001,<日本實施中選區制的經驗及其對台灣的敵示>,《國政研究報告》,內政(研)090-079號。
楊鈞池與劉念夏,2001,<立委選舉制度改為單一選區兩票制之分析與建議>,《國政研究報告》,內政(研)090-081號。
楊與齡,1994,<論選舉制度之改革>,《法會月刊》,45卷4期,頁3-6。
楊泰順,1991,《選舉》,初版,台北:永然文化,頁13-16。
彭懷恩,2000,《政治學:比較的觀點》,2版。台北:風雲論壇出版社,頁448-449。
廖忠俊,1997,《台灣地方派系的形成發展與質變》,台北:允晨文化,頁97-98。
廖國棟,2005,<原民選區如何重劃?>,《中央日報》。
廖益興,1996(A),<選舉制度改革的政治過程>,《國家政策雙週刊》,期141,頁11-13。
,1996(B),<選舉制度與政經生態之調整>,《國家政策雙週刊》,期154,頁2-4。
國立台北大學,2000,《單一選區兩票制之研究》,台北:中央選舉委員會。
薩孟武,1974,《中國憲法新論》,初版,台北:三民書局,頁174-75。
潘明宏、陳志瑋譯,2003,《最新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台北:韋伯文化,頁373-410。
潘誠財,1999,<析論日本選舉制度改革>,《復興崗學報》,第66期(6月),台北。劉慶瑞,1994,《中華民國憲法要義》,民國八十三年修憲後修訂版,台北:自行出版,頁44。
劉世康,1997,《我國立法委員選舉制度改革之研究》,東海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蔡子強,1997,<選舉制度與投票行為>,刊於《政治學新論:西方學理與中華經驗》鄭宇碩、羅金義著,香港:中文大學,頁171-196。
蔡宗珍,2002,<國會改革>,《立委選區改革方向專題報告》,台北淡江大學。
蔡學儀,2003,《解析單一選區兩票制》,台北:五南。
蔡學儀、柯三古,2001,<單一選區兩票制於我國實施之 研究>,《行政暨政策學報》,4期,頁101-122。
蔡吉源,1996,<論單一選區兩票制>,《國家政策雙週刊》,154期,頁8-10。
蔡震東,1991,《日本參議院選舉制度研究》,文化大學日本研究所碩士論文。鄭又平、候漢君、姚朝森、黃烈修、郭正亮、陳恆鈉與陳銘祥 (譯),1999,《各國政府與政治:比較的觀點》,台北:韋伯文化事業出版社。
鄭潤道,《韓國國會議員選舉制度之研究》,文化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頁65。駱志豪,〈政黨比例代表制〉,《憲政時代》,第17卷第3期,頁43。謝相慶,2002,<淺談立法委員選舉制度改革:單一選區兩票制>,《國政研究報告》,內政(研)091-029號。
,1997,<單一名額選舉區劃分之研究:以我國立法委員為例>,陳璽安(編),《民主憲政與政黨政治》,台北:國家發展研究文教基金會。
,1996(A),<我國選舉制度改革方案之評析>,《空大行政學報》,6期,頁243-270。
,1996(B),《選舉制度與選舉結果不比例性之比較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博士論文。
,1999<日本眾議院議員新選舉制度及其政治效應—以1996年選舉為例>,《選舉研究》,6卷2期,頁 45-87。
謝復生,1996,<我國現行選舉制度之評析>,《國家政策雙週刊》,141期,頁2-4。
,1995(A),<選舉制度改革已刻不容緩>,《政策月刊》,1期,頁11-12。
,1995(B),<從第三屆立委選舉看我國現行選舉制度之改革>,《政策月刊》,11期,頁8-9。
,1992(A),<政黨比例代表制>,台北:理論與政策雜誌
,1992(B),<選舉制度與政治風氣>,《理論與政策》,7卷1期,頁27-34。
,1992(C),<德國之選舉制度與政黨比例代表制(下)>,《律師通訊》,159期,頁15-17。
,1992(D),<德國之選舉制度與政黨比例代表制(上)>,《律師通訊》,158期,頁19-25。
謝侑德,1989,《從西德聯邦議會選舉制度論我國立法委員選舉制度之改革》,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豪才與吳擷英,1997,《憲法與政治制度》,台北:洛克出版社,頁137。
顧俊禮,2001,《德國政府與政治》,初版,台北:揚智文化。
英文參考文獻
Bruce, Ackerman .2000. The New Separation of Powers. Harvard Law Review. Vol.113,p.656.
Berelson, B. 1971. Content Analysis i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New York:Hafner.Bartels, M.Larry.
David, J Elkins. 1974. “The Measurement of Party Competition” in:APSR, Vol.13, No.2,(June):682-700.
David, Robertson. 1976. Theory of Party Competition. London.
Douglas, W .Rae. 1971. The Political Consequences of Electoral Laws New Haven, Conn.:Yale University Press.
Farrell, David M. 1997. Comparing Electoral Systems. New York: Prentice Hall / Harvester Wheatsheaf.
Giovanni, Sartori. 1977. Parties and Partysystem, London:Cambirdge University Press.
Holsti, O.R. 1968 . Content Analysis, in Lindzey, G. and Aronson, E. (ed.), TheHandbook of Social Psychology. 2nd ed., Vol.2, (Reading MA: Addison-Wesley),p.601.
Joseph, A Schumpeter. 1987. Capitalism, Socialism and Democracy,
Tübingen:Francke Verlag .
Kaplan Abraham. 1982. The Conduct of Inquiry:Methodology for Behavioral Science.
Sartori. 1994. Comparative Constitutional Engineering: an Inquiry into Structures, Incentives and Outcomes. 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