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9.171)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9 02:53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梅仕杰
研究生(外文):MEI SHICH CHIEH
論文名稱:單一選區兩票制對台灣政黨發展的影響
指導教授:楊泰順楊泰順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中國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政治學研究所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政治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6
畢業學年度:9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88
中文關鍵詞:單一選區兩票制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1
  • 點閱點閱:1651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216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3
目前在學界呼聲最高的「單一選區兩票制」,強調能更正目前選制在立法上怠惰、政黨功能不彰、立法效能差等缺失,且在實際政治操作上似乎也頗受好評。而我國長時間以來,立法委員選舉均採用複數選區單記不可讓渡投票制(Single Non-Transferable Vote under Multi-Member Districts, SNTV-MMD)簡稱SNTV制,過去採用這種制度的國家有日本及我國。日本在1994年廢除這個選舉制度後,改採小選舉區比例代表並立制。目前在民主國家的全國性選舉中,只剩下我國繼續採用SNTV選舉制度。這種選舉制度由於出現許多弊端,例如少數言行偏激、地方派系介入等候選人均可當選,引起許多專家學者的關注與憂心,因而提出單一選區兩票制的改革方案,希望藉選舉制度的改進,讓我國家能在穩定中健全發展。其實SNTV制並非完全沒有優點,此種制度最大的優點在於:由於是複數選區,所以知名度不高、形象清新的弱勢團體代表,能夠以約5-7%的選票即可當選,對於各階層、各行業均能有代表進入國會,就民主憲政主義而言,貢獻不少。但此種制度所存在的缺失卻遠超過他的優點。
而立法院已於2004年8月23日通過了「席次減半」以及「單一選區兩票制」的修憲案,並於2005年完成台灣任務型國民大會代表複決通過立法院所提憲法增修條文中的「立法委員名額減半」與「單一選區兩票制」。相關條文規定,立法委員名額減為一百一十三席,其中七十三人由如同縣市首長的選舉一般,一個選區只選出一名,故稱之為單一選區或小選區。另外,第二票政黨名單則配置為全國不分區,僑居國外國民的三十四席、原住民的六席,共四十席。三十四席的全國不分區與僑外立法委員,則已規定依政黨名單投票選舉,由獲得百分之五以上票數的政黨,依政黨得票比率選出。
本論文是以單一選區兩票制為模擬對象來探討台灣選舉制度的改革,並從一個制度改良的觀點來討論替代制度的優缺點,假設選民政黨偏好與投票行為一致的條件下,根據2005年台灣縣市長選舉、鄉鎮層級政黨選票分佈為基礎在不同選制、席次規劃、選區劃分下選舉的結果,亦即不同政黨席次分配的變化,進而透過這樣的模擬分析,探討政黨選制改革的可能意向。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文獻回顧………………………………………………3第三節 研究方法…………………………………………… 15
第四節 研究綱要…………………………………………… 23
第二章 選舉制度之研究理論與內涵……………………………24
第一節 選舉之意義與功能………………………………… 24
第二節 民主國家的主要選舉制度………………………… 33
第三節 選舉制度的政治影響……………………………… 49
第四節 單一選區兩票制之解析…………………………… 60
第三章 單一選區兩票制各國施行之經驗………………………68
第一節 德國單一選區兩票制施行概況…………………… 68
第一節 日本單一選區兩票制施行概況…………………… 89
第三節 韓國單一選區兩票制施行概況……………………110
第四節 紐西蘭單一選區兩票制施行概況…………………116
第四章 台灣選舉制度之沿革與發展 …………………………128
第一節 台灣現行國會議員的選舉制度……………………128
第二節 單記非讓渡制之特性與優劣………………………137
第三節 台灣國會選舉制度改革芻議………………………143
第五章 選舉制度改革對台灣政黨發展的影響 ………………163
第一節 台灣的單一選區兩票制……………………………163
第二節 台灣單一選區的選區重劃…………………………165
第三節 單一選區兩票制對台灣政黨發展影響與衝擊……172
參考文獻 …………………………………………………………180
中文參考文獻

王大立,1997,<單一選區劃分的理論與模擬>,行政院國家科技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王承宗,1997,<俄羅斯國家體制之研究>,問題與研究,34卷8期,頁23-24。
王業立,2006,<立委選舉制度改革之探討>,理論與政策,卷13期2,頁143-160。
,1998,《比較選舉制度》,台北:五南書局。
,1996(A),《我國選舉制度的政治影響》,台北:五南書局。
,1996(B),<對於選舉制度改革的幾點建議>,政策月刊,期23,頁10-11。
,1995,<單記非讓渡投票制的政治影響:我國民意代表選舉制度的探討>,選舉研究,卷 2期 1,頁147-167。
,王業立,1994,《我國選舉制度的政治引響》,出版,台北:五南。
,1991,<我國現行中央民代選舉制度的理論與實際>,政策科學論叢,2卷1期,頁135-152。
申雨慧(譯),1988,《韓國改造論》,台北:故鄉出版社。
石之瑜,2003,《社會科學方法新論》,台北:五南。頁180-201。
朱雲漢、黃德福與江大樹,1992,<立委選區劃分改革方案評估>,《國家政策雙週刊》,25期,頁4-9。
呂亞力,1988,《政治學》,修訂再版,台北:三民書局,頁195。
呂世昌,2002,《單一選區兩票制政治效果之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博士論文,頁233。
李鴻禧,1994,《李鴻禧憲法教室》,初版,台北:月旦出版社,頁92。
,1982,<法治主義與行政國家的葛藤──現代民主憲政體制的癥結>,《中國論壇》,第13卷第7期(1月),頁10。
,1985,<議會民主主義之虛像與實像──其病理與生理之剖析>,刊於《憲法與人權》李鴻禧,台北:國立臺灣大學法學叢書,頁77-112
,1997,<現代議會制度之生理與病理的比較憲法研究>,刊於《憲法與議會》李鴻禧著,台北:國立臺灣大學法學叢書,頁183-322。
李建良,1999,<政黨比例代表制與選舉平等原則-以德國聯邦眾議院選舉為重心>,《歐美研究》29卷2期,頁116-119。
李明峻,1994,《韓國人脈與政治文化》,台北:月旦出版社,頁25。
沈靜倫,2001,《單一選區兩票制於台灣之適用性探討》,國立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所碩士論文。
宋長單,2001,<新選舉制度與日本政治體制改革>,中國社會科舉研究院日本研究所。
吳釗燮,1999,《紐西蘭選舉法》,台北:中央選舉委員會,頁10-20。
吳文程,1996,《政黨與選舉概論》,初版,台北:五南圖書,頁256-259。
吳東野,1999,<全國不分區立委的提名及其功能角色之探討>,北縣:邁向二十一世紀的立法院─新國會、新規範、新挑戰>研討會。
,1996,<單一選區兩票制選舉方法之探討:德國、日本、俄羅斯選舉之實例比較>,《選舉研究》,3卷1期,頁69-102。
,1993(A)<歐洲共同體國家選舉制度之比較>,問題與研究,32卷3期,頁22-44。
,1993(B),<選舉制度與選區劃分:以歐市國家為例>,理論與政策,7卷2期,頁7-18。
林士郁,2000,《比較各國單一選區與比例代表混合制》,國立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碩士論文。
林繼文,1999,<單一選區兩票制與選舉制度改革>,《新世紀智庫論壇》,第六期,頁69-79。
,2006,<國會改革後的憲政運作>,台北,中央研究院。
周良黛,1997,<選舉制度對憲政運作之影響>,《理論與政策》,1卷2期,頁69-95。
周志宏,2001,<日本眾議院議員選舉改革之法律問題:兼論我國立法委員名額減縮及選舉制度之改革>,立委減半研討會,台灣教授協會主辦。
施正鋒,1999,《台灣政治建構》,初版,台北:前衛出版社,頁227-252。
張文貞,2002,<憲政主義與選舉制度:<新國會>選制改革芻議>,刊於《新世紀智庫論壇》,17期(3月),台北:財團法人台灣新世紀文教基金會。
張雁深譯,1998,《論法的精神》(De l'esprit des lois),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頁8。
張慧芝譯,2003,《選舉制度與政黨體系》(Electoral Systems and Party Systems: A Study of Twenty-Seven Democracies, 1945-1990),初版,台北:桂冠。
張嘉尹,2001,<我國立委選舉制度的檢討:從德國的單一選區兩票制談起>,立委減半研討會,台灣教授協會主辦。
倪達仁譯,1995《政治學》(Governing:An Introduction to Political Science),台北:雙葉書廊,頁207-209。
高德源譯,2001,《民主類型:三十六個現代民主國家的政府類型與表現》(Patterns of Democracy:Government Forms and Performance in Thirty-Six Countries),初版,台北:桂冠,頁2-10。
郭秋慶,1996,《德國選舉制度與政黨政治》,台北:志一出版社。
,1992,<選舉制度之探討:從德國選舉改革的經驗論起>,《思與言》,30卷1期,頁73-100。
秦修明、湯新楣、李宜培譯,2003,《民主在美國》(Democracy in America),北縣:貓頭鷹出版社。
徐永明,2002(A),<單一選區兩票制政治衝擊的模擬>,刊於《新世紀智庫論壇》,17期(3月),台北:財團法人台灣新世紀文教基金會。
,2002(B),<落實立委選制改革之策略>,刊於《國會改革與憲政發展》,陳健民、周育仁,台北: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頁109-114。
許志雄,1992,<權力分立之理論與現實>,刊於《憲法之基礎理論》,許志雄,台北:稻禾出版社,頁172-77。
許介鱗,1991,<日本新選舉制度對民主政治的影響>,《研考雙月刊》,21卷1期,頁42-48。
陳淑芳,2002,<在造憲政運作的理想環境—選舉制度、國會運作與國內協商機制的改革芻議>,刊於《新世紀現憲政憲政研討會論文集》,元照初版,頁374-375。
陳水逢,1994,《現代政治過程論》,台北:中日文教基金會。
,1979,《日本政府與政治》,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陳坤森,1993,<國會選舉名單比例代表制之設計>,《立法院院聞》,21卷7期,頁55。
陳健民與周育仁,2002,《國會改革與憲政發展》,台北: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盛治仁,2006,<單一選區兩票制對未來臺灣政黨政治發展之可能影響探討>,《臺灣民主季刊》,3卷2期(6月)。
曹瑞泰,1997,<冷戰後的日本政黨政治>,《問題與研究月刊》,第36卷第11期(年11月),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
,2006,<日本選舉制度改革與影響-現行小選區比例代表並立制施行之研究>,台北。
,2005,《日本選舉制度改革與影響》,台北。
曾繁康,1978,《比較憲法》,三版,台北:三民書局,頁194-96。
葉正德,1997,《日本眾議院議員選舉制度改革之研究:以90年代之改革為中心》,台北:淡江大學日本研究所碩士論文,頁88-91。
黃國鐘,2005,<拼圖遊戲與選區劃分>,《國政研究報告》,科經(研)094-024號(12月9日),台北: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中心。
黃正杰,1997,<日本眾議院議員選舉制度之介紹>,《國家政策雙週刊》,期162,頁5-7。
游清鑫,1999,<論當前國會選舉制度改革的一些問題>,《國策專刊》,期8,頁9-11
,1997,<1996年日本眾議院選舉結果之探討>,《國家政策雙週刊》,期162,頁8-10。
,1996,<論兩票制的政治效果>,《國家政策雙週刊》,期154,頁5-7。
,1996,<選區劃分:規範面的探討>,《國家政策雙週刊,期》,141,頁5-7。
,1990,<選舉區規劃對選舉競爭影響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董翔飛,1991,<我國選舉制度之問題及其展望>,《法律評論》,57卷4期,頁5-14。
楊鈞池,2001,<日本實施中選區制的經驗及其對台灣的敵示>,《國政研究報告》,內政(研)090-079號。
楊鈞池與劉念夏,2001,<立委選舉制度改為單一選區兩票制之分析與建議>,《國政研究報告》,內政(研)090-081號。
楊與齡,1994,<論選舉制度之改革>,《法會月刊》,45卷4期,頁3-6。
楊泰順,1991,《選舉》,初版,台北:永然文化,頁13-16。
彭懷恩,2000,《政治學:比較的觀點》,2版。台北:風雲論壇出版社,頁448-449。
廖忠俊,1997,《台灣地方派系的形成發展與質變》,台北:允晨文化,頁97-98。
廖國棟,2005,<原民選區如何重劃?>,《中央日報》。
廖益興,1996(A),<選舉制度改革的政治過程>,《國家政策雙週刊》,期141,頁11-13。
,1996(B),<選舉制度與政經生態之調整>,《國家政策雙週刊》,期154,頁2-4。
國立台北大學,2000,《單一選區兩票制之研究》,台北:中央選舉委員會。
薩孟武,1974,《中國憲法新論》,初版,台北:三民書局,頁174-75。
潘明宏、陳志瑋譯,2003,《最新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台北:韋伯文化,頁373-410。
潘誠財,1999,<析論日本選舉制度改革>,《復興崗學報》,第66期(6月),台北。
劉慶瑞,1994,《中華民國憲法要義》,民國八十三年修憲後修訂版,台北:自行出版,頁44。
劉世康,1997,《我國立法委員選舉制度改革之研究》,東海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子強,1997,<選舉制度與投票行為>,刊於《政治學新論:西方學理與中華經驗》鄭宇碩、羅金義著,香港:中文大學,頁171-196。
蔡宗珍,2002,<國會改革>,《立委選區改革方向專題報告》,台北淡江大學。
蔡學儀,2003,《解析單一選區兩票制》,台北:五南。
蔡學儀、柯三古,2001,<單一選區兩票制於我國實施之 研究>,《行政暨政策學報》,4期,頁101-122。
蔡吉源,1996,<論單一選區兩票制>,《國家政策雙週刊》,154期,頁8-10。
蔡震東,1991,《日本參議院選舉制度研究》,文化大學日本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又平、候漢君、姚朝森、黃烈修、郭正亮、陳恆鈉與陳銘祥 (譯),1999,《各國政府與政治:比較的觀點》,台北:韋伯文化事業出版社。
鄭潤道,《韓國國會議員選舉制度之研究》,文化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頁65。
駱志豪,〈政黨比例代表制〉,《憲政時代》,第17卷第3期,頁43。
謝相慶,2002,<淺談立法委員選舉制度改革:單一選區兩票制>,《國政研究報告》,內政(研)091-029號。
,1997,<單一名額選舉區劃分之研究:以我國立法委員為例>,陳璽安(編),《民主憲政與政黨政治》,台北:國家發展研究文教基金會。
,1996(A),<我國選舉制度改革方案之評析>,《空大行政學報》,6期,頁243-270。
,1996(B),《選舉制度與選舉結果不比例性之比較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博士論文。
,1999<日本眾議院議員新選舉制度及其政治效應—以1996年選舉為例>,《選舉研究》,6卷2期,頁 45-87。
謝復生,1996,<我國現行選舉制度之評析>,《國家政策雙週刊》,141期,頁2-4。
,1995(A),<選舉制度改革已刻不容緩>,《政策月刊》,1期,頁11-12。
,1995(B),<從第三屆立委選舉看我國現行選舉制度之改革>,《政策月刊》,11期,頁8-9。
,1992(A),<政黨比例代表制>,台北:理論與政策雜誌
,1992(B),<選舉制度與政治風氣>,《理論與政策》,7卷1期,頁27-34。
,1992(C),<德國之選舉制度與政黨比例代表制(下)>,《律師通訊》,159期,頁15-17。
,1992(D),<德國之選舉制度與政黨比例代表制(上)>,《律師通訊》,158期,頁19-25。
謝侑德,1989,《從西德聯邦議會選舉制度論我國立法委員選舉制度之改革》,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豪才與吳擷英,1997,《憲法與政治制度》,台北:洛克出版社,頁137。
顧俊禮,2001,《德國政府與政治》,初版,台北:揚智文化。






英文參考文獻

Bruce, Ackerman .2000. The New Separation of Powers. Harvard Law Review. Vol.113,p.656.
Berelson, B. 1971. Content Analysis i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New York:Hafner.Bartels, M.Larry.
David, J Elkins. 1974. “The Measurement of Party Competition” in:APSR, Vol.13, No.2,(June):682-700.
David, Robertson. 1976. Theory of Party Competition. London.
Douglas, W .Rae. 1971. The Political Consequences of Electoral Laws New Haven, Conn.:Yale University Press.
Farrell, David M. 1997. Comparing Electoral Systems. New York: Prentice Hall / Harvester Wheatsheaf.
Giovanni, Sartori. 1977. Parties and Partysystem, London:Cambirdge University Press.
Holsti, O.R. 1968 . Content Analysis, in Lindzey, G. and Aronson, E. (ed.), TheHandbook of Social Psychology. 2nd ed., Vol.2, (Reading MA: Addison-Wesley),p.601.
Joseph, A Schumpeter. 1987. Capitalism, Socialism and Democracy,
Tübingen:Francke Verlag .
Kaplan Abraham. 1982. The Conduct of Inquiry:Methodology for Behavioral Science.
Sartori. 1994. Comparative Constitutional Engineering: an Inquiry into Structures, Incentives and Outcomes. 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駱志豪,〈政黨比例代表制〉,《憲政時代》,第17卷第3期,頁43。
2. 潘誠財,1999,<析論日本選舉制度改革>,《復興崗學報》,第66期(6月),台北。
3. 董翔飛,1991,<我國選舉制度之問題及其展望>,《法律評論》,57卷4期,頁5-14。
4. 游清鑫,1999,<論當前國會選舉制度改革的一些問題>,《國策專刊》,期8,頁9-11
5. 曹瑞泰,1997,<冷戰後的日本政黨政治>,《問題與研究月刊》,第36卷第11期(年11月),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
6. 盛治仁,2006,<單一選區兩票制對未來臺灣政黨政治發展之可能影響探討>,《臺灣民主季刊》,3卷2期(6月)。
7. 陳坤森,1993,<國會選舉名單比例代表制之設計>,《立法院院聞》,21卷7期,頁55。
8. 許介鱗,1991,<日本新選舉制度對民主政治的影響>,《研考雙月刊》,21卷1期,頁42-48。
9. 徐永明,2002(A),<單一選區兩票制政治衝擊的模擬>,刊於《新世紀智庫論壇》,17期(3月),台北:財團法人台灣新世紀文教基金會。
10. 張文貞,2002,<憲政主義與選舉制度:<新國會>選制改革芻議>,刊於《新世紀智庫論壇》,17期(3月),台北:財團法人台灣新世紀文教基金會。
11. 周良黛,1997,<選舉制度對憲政運作之影響>,《理論與政策》,1卷2期,頁69-95。
12. 林繼文,1999,<單一選區兩票制與選舉制度改革>,《新世紀智庫論壇》,第六期,頁69-79。
13. 李建良,1999,<政黨比例代表制與選舉平等原則-以德國聯邦眾議院選舉為重心>,《歐美研究》29卷2期,頁116-119。
14. 王承宗,1997,<俄羅斯國家體制之研究>,問題與研究,34卷8期,頁23-24。
15. 王業立,2006,<立委選舉制度改革之探討>,理論與政策,卷13期2,頁143-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