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載入處理中...
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
網站導覽
|
首頁
|
關於本站
|
聯絡我們
|
國圖首頁
|
常見問題
|
操作說明
English
|
FB 專頁
|
Mobile
免費會員
登入
|
註冊
切換版面粉紅色
切換版面綠色
切換版面橘色
切換版面淡藍色
切換版面黃色
切換版面藍色
功能切換導覽列
(100.28.231.85) 您好!臺灣時間:2024/11/09 01:33
字體大小:
字級大小SCRIPT,如您的瀏覽器不支援,IE6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如為IE7或Firefoxy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 (-)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字體大小變更功能,需開啟瀏覽器的JAVASCRIPT功能
:::
詳目顯示
recordfocus
第 1 筆 / 共 1 筆
/1
頁
論文基本資料
摘要
外文摘要
目次
參考文獻
電子全文
紙本論文
QR Code
本論文永久網址
:
複製永久網址
Twitter
研究生:
張台萍
研究生(外文):
Tai-Ping Chang
論文名稱:
清代摺扇花鳥畫之動勢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
The Movement Study in the Paint of Flowers and Birds on a Folding Fan in Ching Dynasty
指導教授:
沈以正
指導教授(外文):
Shen I-Cheng
學位類別:
碩士
校院名稱:
中國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
藝術研究所
學門:
藝術學門
學類:
美術學類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畢業學年度:
95
語文別:
中文
中文關鍵詞:
摺扇
、
花鳥畫
、
完形心理學
、
視覺藝術
、
動勢
外文關鍵詞:
Folding Fan
、
Paint of Flowers and Birds
、
Gestalt Psychology
、
Visual Arts
、
Movement
相關次數:
被引用:
1
點閱:519
評分:
下載:61
書目收藏:2
論文摘要
摺扇是在北宋時傳入中國,至清代乃蔚為風氣。由於摺扇的形制特殊,和傳統的直方或橫方的畫面比較,更具有動感。再綜觀花鳥繪畫的發展,到了清代較之前朝更加興盛;而摺扇上所繪的小景或折枝花鳥畫,尤為強調翎毛的動態,以及植物花卉搖曳生姿的動感特質。故動勢的表現在繪製摺扇花鳥畫上顯得極為重要。
本文之目的是分析清代摺扇花鳥畫的動勢表現。研究過程主要分為四個部份;首先敘述摺扇繪畫的沿革。再者論述完形心理學的視知覺理論,康丁斯基的點線面理論,以及安海姆的動勢理論。其三是結合以上理論,組織成動勢分析架構與動勢分析原則。最後依點的動勢、線的動勢、面的動勢、扇面動勢、畫面動勢、整體動勢六部份,針對扇面作品進行動勢分析。
從動勢分析的整體結果來看,摺扇特殊的形制,不僅本身具有動感,亦能夠強調繪畫元素動勢的表現。而清代摺扇花鳥畫不論是何種題材,或繪畫元素的多寡,或創作者繪畫技巧的優劣,亦都能適切地表達出畫中主題的動勢。
ABSTRACT
The fashion of the folding fan was domesticated to China in Sung Dynasty, and it still kept its status as a primary spirit of life in Ching Dynasty. Compared to vertical or horizontal appearance of traditional paintings, the unique shape of a folding fan gives out much more dynamic senses. A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aint of flowers and birds, it became even more prosperous in Ching Dynasty than ever; the delicate picture or the paint of flowers and birds along with bent but vivid branches on the folding fan especially stresses on the fine motion of plumes and the lively sway of plants and flowers. Accordingly, the presentation of movement is of significant importance in portraying the paint of flowers and birds on the folding fan.
The objective of this essay is to analyze the exhibition of movement in the paint of flowers and birds on the folding fan. The research process consists of four pars: First of all,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ortrayal on the folding fan would be described in details; then we specify the vision and awareness theory of Gestalt psychology, the conception in the book of “Point, Line and Plan” by Kandinsky, and the movement theory advanced by Arnheim. The third part combines the above theories and then forms the structures and principles of movement analysis. As to the last, we would conduct movement analyses for fan artistry in terms of six categories: the movement of points, the movement of lines, the movement of plan, the movement of fan surfaces, the movement of pictures, and the movement of the entirety.
In the eyes of the result obtained from movement analysis as a whole, the distinctive shape of a folding fan can not only display the movement itself but also manifest the movement of painting elements. Furthermore, no matter which theme is for, how many painting elements are there, and how good or bad the skill of the painter have, the paint of flowers and birds presented on the folding fan in Ching Dynasty are able to appropriately illustrate the movement of the subject in the picture.
清代摺扇花鳥畫之動勢研究
目 次
論文中文摘要‥………………………………………………………I
論文英文摘要…………………………………………………………II
目次.…………………………………………………………………IV
圖版目次.……………………………………………………………VI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範圍………………………………………………2
第三節 研究方法………………………………………………4
第二章 摺扇繪畫的沿革……………………………………………7
第一節 摺扇繪畫的源由………………………………………7
第二節 中國花鳥畫之演變 …………………………………15
第三章 視知覺理論與繪畫之關係 ………………………………30
第一節 視覺與知覺 …………………………………………30
第二節 完形心理學 …………………………………………40
第四章 動勢理論與應用之回顧 …………………………………63
第一節 康丁斯基的點線面與安海姆的動勢理論 …………63
第二節 近代學者應用動勢之理論 …………………………74
第五章 動勢分析原則……………………………………………105
第一節 點、線、面…………………………………………105
第二節 扇面與畫面…………………………………………114
第六章 清代摺扇花鳥畫的動勢分析……………………………137
第一節 折枝花與花鳥題材…………………………………137
第二節 四君子題材…………………………………………170
第三節 其他題材(草蟲、畜獸、魚、蛺蝶、蔬果)……194
第四節 小結…………………………………………………221
第七章 結論………………………………………………………228
參考書目 ……………………………………………………………235
參 考 書 目
一、書目
于安瀾。《畫史叢書》(一)。卷6。上海:人民美術社,1959年。
小林重順。《造形構成心理》。編輯部編譯。台北:藝風堂,民國80年。
大智浩。《美術設計的基礎》。王秀雄譯。台北:台隆,民國85年。
上海博物館。《明清摺扇書畫集》。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83年。
王進祥,岳喜平。《說文解字今述》。台北:頂淵,民國92年。
王伯敏。《中國繪畫史》。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83年。
王甦、汪安聖。《認知心理學》。台北:五南,2004年。
王秀雄。《美術心理學》。高雄:三信,民國64年。
王秀雄。《造形心理學-動勢篇》。高雄:三信,民國62年。
王震武等。《心理學》。台北:學富,2001年。
台灣商務印書館編輯。《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850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5年。
安海姆。《藝術與視覺心理學》。李長俊譯。再版。台北:雄獅,1982年。
朱念慈主編。《中國扇面珍賞》。香港:商務印書館,1999年。
朱鑄禹編著。《中國歷代畫家人名辭典》。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03年。
西爾格德等。《心理學》。鄭伯壎等譯。台北:桂冠,民國72年。
沈以正。《中國繪畫史》。上課講義。
佘城。《中國繪畫史與理論》。上課講義。
呂清夫。《造形原理》。台北:雄獅,2003。
河洛圖書出版社編輯。《中國畫論類編》(上、下)。台北:河洛,民國64年。
邱振中。《書法藝術與鑑賞》。台北:亞太,1995。
青木正夫。《平面設計構成研究》。台北:武陵,1999年。
林崇宏。《造形設計原理》。台北縣:視傳文化,1998年。
林崇宏。《設計原理》。台北:全華,民國87年。
林崇宏。《造形藝術》。台北:美工科技,2001年。
林崇宏。《基礎設計》。台北:大中國,民國86年。
林崇宏。《平面造形基礎》。台北:亞太,1997。
林崇宏。《造形、設計、藝術》。台北:田園城市,民國88年。
林崇宏。《造形與構成》。台北縣:視傳文化,2002年。
林品章。《平面設計基礎》。台北:星狐,民國84年。
林品章。《基本設計》。台北:藝術家,1985年。
林書堯。《基本造形學》。台北:三民,民國87年。
周金品主編。《中國扇面書畫集錦》。河南:河南美術出版社,1992年。
俞崑。《中國繪畫史》。台北:華正,民國64年。
故宮博物院。《惠風和暢》。台北:故宮博物院,1984年。
故宮博物院編輯組。《明清扇面書畫集》(四)。北京: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85年。
故宮博物院編輯組。《明清扇面書畫集》(五)。北京: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85年。
徐湖平。《扇面書畫》。山東: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年。
庫爾特.考夫卡(Kurt Koffka)。《格式塔心理學原理》(上)(Principle of Gestalt Psychology)。黎煒譯。台北:昭明,2000年。
庫爾特.勒溫(Kurt Lewin)。《拓樸心理學原理》。竺培梁譯。台北:昭明,2003年。
馬場雄二。《美術設計的點、線、面》。王秀雄譯。台北:大陸,民國77年。
高橋正人。《視覺設計概論》。藝風堂編輯部。台北:藝風堂,民國81年。
莊申。《扇子與中國文化》。台北:東大,民國81年。
康丁斯基。《康丁斯基論點線面》。羅世平、魏大海、與辛麗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2004年。
張春興。《心理學原理》。台北:東華,2002年。
溫世頌。《心理學》。台北:三民,民國89年。
黃天中、洪英正。《認知心理學》。台北:桂冠,1993年。
朝倉直己。《藝術、設計的平面構成》。呂清夫譯。台北縣:北星,民國82年。
勝井三雄、神田昭夫、與廣橋桂子。《Visual Design平面、色彩、立體構成》。林品章譯。台北:龍溪,1995年。
堤‧浪夫。《造形的發想》。劉建國、劉子倩譯。台北:六合,民國91年。
楊鄂西。《清代花鳥畫研究》。台北:美新,民國73年。
楊伯達。《清代院畫》。北京:紫禁城,1993年。
楊清田。《反轉錯視原理與圖形設計》。台北:藝風堂,民國81年。
楊清田。《構成》(一)。台北:三民,民國86年。
楊深亮、上官豐選編。《宮藏扇畫選珍》。北京:中國文學出版社,1995年。
葉國松。《平面設計之基礎構成》。台北:藝風堂,民國84年。
靳埭強。《平面設計實踐》。台北:藝術家,1983年。
蔣載榮。《觀念、攝影-影像的視覺心理剖析》。台北:雪嶺文化,2002年。
蔣勳。《美的沉思》。台北:雄獅,2003。
魯道夫安海姆。《藝術心理學新論》。郭小平等譯。台北:臺灣商務,民國81年。
劉思量。《藝術心理學》。台北:藝術家,1998年。
鄭曉華。《書法藝術欣賞》。台北:五南,2002。
鄭聰明。《比較書法-九成宮醴泉銘和相關法書之比較》。台北:蕙風堂,民國78年。
鄭聰明。《九成宮醴泉銘書體的特徵》。台北:蕙風堂,民國81年。
鄭鋼、丘斌。《平面構成藝術》。江西:江西美術出版社,民國90年。
蔡長盛。《書法空間之研究》。新竹:易明,民國79年。
邁耶。《視覺藝術設計》。李瑋、周永濤譯。台北:地景,民國82年。
藤澤昭英。《平面構成》。林品章譯。台北:六合,民國80年。
藺德。《基本設計》。台北:正元,民國89年。
蘇邦婕等。《心理學》。台北:永大,民國91年。
Craig Denton。《視覺傳達-平面設計》(上)。劉錫權、陳幸春譯。台北:六合,1998年。
Henry Gleitman。《心理學》(上)。洪蘭譯。台北:遠流,2001年。
Johannes Itten。《造形分析》。蔡毓芬譯。台北:地景,民國90年。
Nicholas Roukes。《設計的表現形式-想像力的激發》。呂靜修譯。台北:六合,民國84年。
Rita L. Atkinson等。《心理學導論》。孫名之等譯。台北:曉園,1994年。
Robert L. Solso。《視覺藝術認知》。梁耘瑭編譯。台北:全華,民國93年。
William F. Ganong。《醫學生理學》。楊明杰編輯。台北:合記,民國86年。
Wolfgang Kohler。《完形心理學》。李姍姍譯。台北:桂冠,1998年。
二、期刊
丁芒。〈論畫家的動勢思維〉。《藝術百家》。第4期。1999年。頁109-112。
丁長河。〈楷書的兩大規律〉。《襄樊學院學報》。第21卷。第4期。2000年7月。頁92-96。
王喜艷。〈箭頭圖形的心理效應〉。《亞洲基礎造形聯合學會台灣大會論文集》,崑山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主編。台北:中華民國基礎造形學會出版,2003年。
佘城。〈扇和扇面書畫〉。《文物光華》。2期。1986年。頁160-173。
李俊傑。〈摺扇及其扇面藝術〉。《上海博物館集刊》。第4期。1987年,頁101-110。
李惠正。〈書法與書法表現〉。《新竹師院學報》。第3期。1990年。頁163-262。
胡懿勳。〈摺扇扇面的繪畫表現〉。《歷史文物》。第6卷,第5期,民國85年10月。頁22-26。
南訪。〈明代大摺扇〉。《文物》。8期。1979年。頁82。
故宮文物月刊社編輯。〈掃卻人間炎暑-述說扇子〉。《故宮文物月刊》。63期。1988年6月。頁16-21。
陳瀚凱、林品章。〈視覺動勢之視覺原則與其在視覺傳達設計上的應用探討〉。《藝術學報》。民國93年8月。頁81-98。
陳靜琪。〈唐張旭〈古詩〉四帖動勢之美研究〉。《嘉義大學人文藝術學報》。第2期。2003年3月。頁33-54。
張慕漁。〈暑天談扇〉。《藝粹雜誌》。第1卷。第2期。民國56年。頁28-31。
劉芳如。〈摭談扇子的繪畫與賞析〉。《故宮文物月刊》。40期。1986年7月。頁91-98。
鄭曉華。〈線條論:書法藝術構成分析〉(上)。《藝壇》。308期。民國82年11月。頁7-13。
鄭曉華。〈線條論:書法藝術構成分析〉(下)。《藝壇》。309期,民國82年12月。頁27-31。
潘群。〈明代的摺扇〉。《文物》。7期。1979年。頁87-89。
蔡長盛。〈中國書法的視覺與美感效果〉。《新竹師院學報》。第10期。民國73年5月。頁179-223。
羅煥光。〈漫談中國扇子〉。《歷史文物》。第6卷。第5期。民國85年10月。頁6-11。
三、論文
林俊成。〈點線面體的繪圖軌跡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3年。
高順安。〈輪廓線在繪畫中之應用-以畢卡索1907-1915年人物畫為例〉。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0年。
孫虹郎。〈金農繪畫的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71年。
陳佳慧。〈克利在包浩斯〉。私立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3年。
許玉芳。〈書法線條中的情緒表現-以顏真卿、蘇東坡、徐渭為例〉。國立屏東師範學院視覺藝術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1年。
黃致為。〈中國山水畫中「點」的造形與表現〉。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2年。
張清河。〈龍門二十品及其書法風格探析〉。台北市立師範學院視覺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3年。
張月慶。〈元代章草三家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視覺藝術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3年。
詹坤艋。〈九宮格與書法造形結構關係探討研究-以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為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3年。
劉玟伶。〈陳國展版畫創作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視覺藝術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2年。
鄭惠美。〈日本浮世繪美人畫對「陳進」膠彩畫風之影響〉。國立屏東師範學院視覺藝術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2年。
盧福壽。〈海上畫派形成背景及其花鳥畫風格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2年。
電子全文
國圖紙本論文
推文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文
網路書籤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網路書籤
推薦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薦
評分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評分
引用網址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引用網址
轉寄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轉寄
top
相關論文
相關期刊
熱門點閱論文
1.
書法線條中的情緒表現~以顏真卿、蘇東坡、徐渭為例
2.
九宮格與書法造形結構關係探討研究-以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為例
3.
日本浮世繪美人畫對「陳進」膠彩畫風之影響
4.
輪廓線在繪畫中之應用─以畢卡索1907-1915年人物畫為例
5.
克利在包浩斯
6.
元代章草三家之研究
7.
龍門二十品及其書法風格探析—兼論其在隸楷變易中的承啟地位
8.
點線面的繪圖軌跡研究
9.
陳國展版畫創作研究
10.
中國山水畫中「點」的造形與表現
11.
海上畫派形成背景及其花鳥畫風格之研究
12.
科學與藝術在理論概念上整合之研究─以「熵」及「信息」概念探討物理科學與視覺藝術上之「有序」與「無序」現象
1.
鄭曉華。〈線條論:書法藝術構成分析〉(下)。《藝壇》。309期,民國82年12月。頁27-31。
2.
鄭曉華。〈線條論:書法藝術構成分析〉(上)。《藝壇》。308期。民國82年11月。頁7-13。
3.
劉芳如。〈摭談扇子的繪畫與賞析〉。《故宮文物月刊》。40期。1986年7月。頁91-98。
4.
陳靜琪。〈唐張旭〈古詩〉四帖動勢之美研究〉。《嘉義大學人文藝術學報》。第2期。2003年3月。頁33-54。
5.
陳瀚凱、林品章。〈視覺動勢之視覺原則與其在視覺傳達設計上的應用探討〉。《藝術學報》。民國93年8月。頁81-98。
6.
李惠正。〈書法與書法表現〉。《新竹師院學報》。第3期。1990年。頁163-262。
7.
44.蕭燕錫(民國83),「管理會計第五波─代理理論」,會計研究月刊,第103期,122-130頁。
8.
35.陳錦村、葉雅薰(民91),「公司改組、監督機制與盈餘管理之研究」,會計評論,第34期,1-29頁。
9.
34.陳樹(民91),「我國企業盈餘操縱問題之誘因、影響與因應對策」,當代會計,第三卷第二期,231-242頁。
10.
32.陳文彬(民92),「臺灣公司治理實例探討」,內部稽核,第41期,4-9頁。
11.
26.張振山、蕭巧玲(民92),「公開發行公司如何發揮內部控制與內部稽核」,內部稽核,第44期,14-19頁。
12.
24.馬秀如、李美雀(民93),「內部控制與員工舞弊理律案的省思」,會計研究月刊,第218期,114-130頁。
13.
20.秦嘉明(民92),「代理成本愈高,盈餘報導品質愈差?」,會計研究月刊,第212期,127-136頁。
14.
16.金成隆、林修葳、黃書楣(民89),「國內現金增資企業盈餘管理之實證研究」,中山管理評論,第8卷4期,709-744頁。
15.
13.林柄滄(民90),「公司監理與內部稽核人員的角色扮演--從董監不能獨立行權不宜上櫃談起」,內部稽核,第37期,42-47頁。
1.
國畫摺扇扇面形式與構圖之研究
2.
明四家摺扇繪畫之研究
3.
宋代花鳥畫構境之研究:兼論畜獸、草蟲畫
4.
北宋畫院花鳥畫風格的演變—談黃筌、黃居寀、崔白、宋徽宗、李安忠之間「花鳥畫」的差異
5.
海上畫派形成背景及其花鳥畫風格之研究
6.
形象與意境-論花鳥畫的困境與發展
7.
書畫現狀修復的理念與應用-以摺扇為例
8.
惲壽平花鳥畫研究
9.
王雪濤花鳥畫藝術及影響研究
10.
摺扇立軸修復與保存之研究-以「四摺扇書畫軸」為例
11.
論中國繪畫的意境與空零之美-以夏珪父子為例
12.
民國扇畫研究
13.
花鳥畫寫生研究
14.
中國花鳥畫風格之生物插畫創作研究 ─以台灣特有鳥類為例
15.
造化‧心源-花鳥畫創作研究
簡易查詢
|
進階查詢
|
熱門排行
|
我的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