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載入處理中...
:::
網站導覽
|
首頁
|
關於本站
|
聯絡我們
|
國圖首頁
|
常見問題
|
操作說明
English
|
FB 專頁
|
Mobile
免費會員
登入
|
註冊
切換版面粉紅色
切換版面綠色
切換版面橘色
切換版面淡藍色
切換版面黃色
切換版面藍色
(3.237.97.64) 您好!臺灣時間:2021/03/03 01:50
字體大小:
字級大小SCRIPT,如您的瀏覽器不支援,IE6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如為IE7或Firefoxy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 (-)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字體大小變更功能,需開啟瀏覽器的JAVASCRIPT功能
詳目顯示
:::
recordfocus
第 1 筆 / 共 1 筆
/1
頁
論文基本資料
摘要
外文摘要
目次
參考文獻
電子全文
紙本論文
QR Code
本論文永久網址
:
複製永久網址
Twitter
研究生:
邱筠蓁
研究生(外文):
Yun-Jen Chiau
論文名稱:
銀髮族養生村規劃設計之研究-以長庚養生文化村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
A study on the senior housing by the Linkou Chang-Gung Health and Cultural Village
指導教授:
林益厚
學位類別:
碩士
校院名稱:
中國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
景觀學系碩士班
學門:
建築及都市規劃學門
學類:
景觀設計學類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
2008
畢業學年度:
9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80
中文關鍵詞:
高齡化社會
、
老人住宅
、
景觀
、
使用後評估
外文關鍵詞:
aging society
、
senior housing
、
landscape architecture
、
post-occupancy evaluation
相關次數:
被引用:
21
點閱:6667
評分:
下載:276
書目收藏:18
隨著社會變遷、人們價值觀的不同,從前認為只有弱勢、窮困老人才會住進老人福利機構,現今因家庭或是自己本身的需求,而選擇住進福利機構的比例逐漸增加。因應老人居住需求攀升的趨勢以及高齡化社會的來臨,近年來我國許多民間企業也看準了老人住宅市場的潛力而紛紛投入老人住宅開發行列。
老人住宅規劃設計應有特殊的原則,目的是使其在日常生活當中提供輔助機能與安全。本研究以場所理論(Place Theory)之使用者感受與對環境之認知,利用問卷調查與深入訪談,了解老人居住環境景觀之規劃設計原則,佐以住戶在老人住宅生活之後的使用設施情況及滿意程度,以供今後老人住宅規劃者參考。
研究結果發現:
一、 長庚養生文化村住戶之教育程度普遍較高,學歷以大學以上之比率最高,占一半以上,且原居住地以北部地區為最多,即住戶在老人住宅之選擇區位上,優先考量以遷移至原居住地不遠之老人住宅居住。
二、 選擇住進老人住宅之原因,普遍認為他們需要老人住宅所提供之設施與服務,然而真正促使其接受正式照顧體系(quasi-formal)的主因,是由於與子女同住但子女太忙、獨居、喪偶,平時無人陪伴,但尚可照顧自己,故決定住進老人住宅。
三、 長庚養生文化村的硬體設施、無障礙設計、戶外活動空間規劃均為上選,在訪談中對於居住品質、提供之休閒活動場所與安排之評價也相當高。住戶每天花費在使用設施進行休閒活動的時間至少有1-2個小時,最多4-5個小時。本研究亦資料亦顯示隨著老人活動力之差異,愈靠近室內,其設施被使用機率亦愈高。
Social values change through time. In the past, the social welfare organizations of the elderly were only for the minority or the poor. However, nowadays, due to the need of family and one’s self, more and more elderly choose to live in these institutes. In recent years, many of our domestic enterprises have seen the potential of this market and start to develop senior housing.
Special guidelines need to be followed when designing senior housing so as to assist senior’s citizen in daily life. Users’ perception toward the environment proposed in Place Theory is used in this research to conduct survey and interviews so as to explore and set out the principles for designing senior housing. Follow-up survey on how senior citizens respond to the facility and Post-occupancy evaluation are also conducted as a reference for future senior housing designing projects.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
1. Citizens in The Linkou Chang-Gung Health and Cultural Village, in average, have higher education background. More than half of the citizens hold a college degree or above and most of them originally live in northern Taiwan. It’s important to note that when the elderly choose the location of their senior housing, places near their original houses are always their priority.
2. In general, it is thought that the elderly move into senior housing because the need of the facility and the service it provided. However, the more realistic concerns for them to accept the quasi formal caring system are that their children are too busy to care for them, or that they live alone, or that they have lost their spouses, and that they could still take care of themselves in their daily life.
3. The facility, barrier-free design, and open space arrangement within The Linkou Chang-Gung Health and Cultural Village are among the best. During the interview, the interviewee gave high credits to the living environment and the entertainment the village provided. Residences here on average spend minimum 1~2 hours and maximum 4~5 hours on using this facility.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due to the decreasing mobility of the elderly, the closer the facility is to the indoor, the higher the users’ rate is.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問題的產生 ∙∙∙∙∙∙∙∙∙∙∙∙∙∙∙∙∙∙∙∙∙∙∙∙∙∙∙∙∙∙∙∙∙∙∙∙∙∙∙∙∙∙∙∙∙∙∙∙∙∙∙∙∙∙∙∙∙∙∙∙∙∙∙∙∙∙∙∙∙∙∙∙∙∙∙∙∙∙2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5
第三節 名詞解釋 ∙∙∙∙∙∙∙∙∙∙∙∙∙∙∙∙∙∙∙∙∙∙∙∙∙∙∙∙∙∙∙∙∙∙∙∙∙∙∙∙∙∙∙∙∙∙∙∙∙∙∙∙∙∙∙∙∙∙∙∙∙∙∙∙∙∙∙∙∙∙∙∙∙∙∙∙∙∙∙∙∙∙7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流程 ∙∙∙∙∙∙∙∙∙∙∙∙∙∙∙∙∙∙∙∙∙∙∙∙∙∙∙∙∙∙∙∙∙∙∙∙∙∙∙∙∙∙∙∙∙∙∙∙∙∙∙∙∙∙∙∙∙∙∙∙∙∙∙∙∙∙∙∙10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一節 銀髮族面臨的主要問題 ∙∙∙∙∙∙∙∙∙∙∙∙∙∙∙∙∙∙∙∙∙∙∙∙∙∙∙∙∙∙∙∙∙∙∙∙∙∙∙∙∙∙∙∙∙∙∙∙∙∙∙∙∙∙∙∙14
第二節 老人住宅空間類型與居住型態 ∙∙∙∙∙∙∙∙∙∙∙∙∙∙∙∙∙∙∙∙∙∙∙∙∙∙∙∙∙∙∙∙∙∙∙∙∙∙∙∙∙∙∙∙18
第三節 銀髮族養生村規劃設計之構想 ∙∙∙∙∙∙∙∙∙∙∙∙∙∙∙∙∙∙∙∙∙∙∙∙∙∙∙∙∙∙∙∙∙∙∙∙∙∙∙∙∙∙∙∙21
第四節 老人住宅相關論文研究 ∙∙∙∙∙∙∙∙∙∙∙∙∙∙∙∙∙∙∙∙∙∙∙∙∙∙∙∙∙∙∙∙∙∙∙∙∙∙∙∙∙∙∙∙∙∙∙∙∙∙∙∙∙∙∙∙27
第三章 台灣老人住宅現況及研究案例分析
第一節 台灣老人住宅發展趨勢與概況 ∙∙∙∙∙∙∙∙∙∙∙∙∙∙∙∙∙∙∙∙∙∙∙∙∙∙∙∙∙∙∙∙∙∙∙∙∙∙∙∙∙∙∙∙32
第二節 研究案例概述 ∙∙∙∙∙∙∙∙∙∙∙∙∙∙∙∙∙∙∙∙∙∙∙∙∙∙∙∙∙∙∙∙∙∙∙∙∙∙∙∙∙∙∙∙∙∙∙∙∙∙∙∙∙∙∙∙∙∙∙∙∙∙∙∙∙∙∙∙∙∙∙∙36
第三節 研究案例規劃設計構想 ∙∙∙∙∙∙∙∙∙∙∙∙∙∙∙∙∙∙∙∙∙∙∙∙∙∙∙∙∙∙∙∙∙∙∙∙∙∙∙∙∙∙∙∙∙∙∙∙∙∙∙∙∙∙∙∙39
第四章 問卷調查及結果分析
第一節 研究構想與問卷設計 ∙∙∙∙∙∙∙∙∙∙∙∙∙∙∙∙∙∙∙∙∙∙∙∙∙∙∙∙∙∙∙∙∙∙∙∙∙∙∙∙∙∙∙∙∙∙∙∙∙∙∙∙∙∙∙∙∙∙∙43
第二節 研究樣本及分析方法 ∙∙∙∙∙∙∙∙∙∙∙∙∙∙∙∙∙∙∙∙∙∙∙∙∙∙∙∙∙∙∙∙∙∙∙∙∙∙∙∙∙∙∙∙∙∙∙∙∙∙∙∙∙∙∙∙∙∙∙48
第三節 住戶屬性資料 ∙∙∙∙∙∙∙∙∙∙∙∙∙∙∙∙∙∙∙∙∙∙∙∙∙∙∙∙∙∙∙∙∙∙∙∙∙∙∙∙∙∙∙∙∙∙∙∙∙∙∙∙∙∙∙∙∙∙∙∙∙∙∙∙∙∙∙∙∙∙∙49
第四節 得知老人住宅訊息與決定進住過程分析 ∙∙∙∙∙∙∙∙∙∙∙∙∙∙∙∙∙∙∙∙∙∙∙∙∙∙∙54
第五節 公共設施之設計規劃理念與使用情形調查 ∙∙∙∙∙∙∙∙∙∙∙∙∙∙∙∙∙∙∙∙∙∙∙64
第六節 深入訪談結果分析 ∙∙∙∙∙∙∙∙∙∙∙∙∙∙∙∙∙∙∙∙∙∙∙∙∙∙∙∙∙∙∙∙∙∙∙∙∙∙∙∙∙∙∙∙∙∙∙∙∙∙∙∙∙∙∙∙∙∙∙∙∙∙∙6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72
第二節 建議 ∙∙∙∙∙∙∙∙∙∙∙∙∙∙∙∙∙∙∙∙∙∙∙∙∙∙∙∙∙∙∙∙∙∙∙∙∙∙∙∙∙∙∙∙∙∙∙∙∙∙∙∙∙∙∙∙∙∙∙∙∙∙∙∙∙∙∙∙∙∙∙∙∙∙∙∙∙∙∙∙∙∙∙∙∙∙∙∙76
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後續研究建議 ∙∙∙∙∙∙∙∙∙∙∙∙∙∙∙∙∙∙∙∙∙∙∙∙∙∙∙∙∙∙∙∙∙∙∙∙∙∙∙∙∙∙∙∙∙∙∙∙∙∙∙∙79
參考文獻
附錄一 國內老人住宅相關建築法令
附錄二 問卷調查表
附錄三 選擇老人住宅評估因子之於受訪者「教育程度」分布
附錄四 選擇老人住宅評估因子之於受訪者「職業別」分布
一、書籍
1.立法院國會圖書館,2000,《老人問題》,立法院國會圖書館。
2.內田 治、醍醐 朝美,2000,《問卷調查應用入門》;徐華鍈譯,小知堂發行。
3.田蒙潔、劉王賓,2004,《無障礙環境設計與施工實務》,詹氏書局。
4.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1992,《台灣地區老人安養服務之研究》,魯封印書有限公司。
5.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都市及住宅發展處,2003,《台灣地區老人住宅(社區)規劃經營與管理之研究》,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6.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4,《中華民國台灣民國93年至140年人口推估》,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人力規劃處。
7.江亮演,1988,《老人福利與服務》,五南圖書出版社。
8.呂寶靜,2001,《老人照顧:老人、家庭、正式服務》,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9.卓春英,2001,《頤養天年─台灣家庭老人照護的變遷》,巨流圖書公司。
10.林 玉子著,2004,《40歲開始打造舒適的家園》;曾思瑜、陳政雄、林如真譯,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1.林萬億,1998,〈社會問題〉《老人問題》155-157,立法院國會圖書館。
12.彼得‧皮特森,2000,《老年潮》;王晶譯,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13.周建卿,1983,《老人福利》,台灣商務印書館。
14.吳玉琴,1997,《老人問題》63-64,立法院國會圖書館。
15.徐立忠,1989,《高齡化社會與老人福利》,台灣商務印書館。
16.高橋儀平,2003,《無障礙建築設計手冊》;桃新中譯,牛清山校正,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17.徐磊青、楊公俠編,2005,《環境心理學》,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18.翁樹陽,2005,《台灣地區老人住宅(社區)規劃經營與管理之研究》,經濟建設委員會。
19.陳麗春、江明宜、黃劍虹,2003,《台灣地區老人住宅(社區)規劃經營與管理之研究》,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20.陳肇男,2001,《快意銀髮族─台灣老人的生活調查報告》,張老師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1.曾思瑜,2001,《日本福祉空間筆記》,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22.黃耀榮,1990,《老人安養機構建築規劃設計準則研究》,內政部建築研究所籌備處。
23.蔡文輝,2003,《老年社會學》,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4.關華山,1974,《台灣老人的居住環境》,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25.Harold G. Koenig, M.D.、 Douglas M.Lawson,Ph.D、Malcolm Mc Connell,2006,《老人當家─二十世紀的老人‧健康與信仰》;程雲譯,財團法人靈鷲山般若文教基金會附設出版社。
26.Nancy R. Hooyman H. Asuman Kiyakm,2003,《社會老年學》;林歐貴英 郭鐘隆譯,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7.William M. Marsh,2002,《環境景觀之規劃與應用》;李麗雪、林孟立、陳惠美、葉美智譯,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28.Ken Dychtwald, Ph.D. ,2005,《搶占2億人市場》;宋瑛堂譯,英屬蓋曼群島商家庭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城邦公司。
二、期刊報章雜誌
1.江亮演,2005,〈台灣老人福利之演進與發展〉《社區發展季刊》,109:82-96。
2.沙依仁,2005,〈高齡社會的影響、問題及政策〉《社區發展季刊》110:56-65。
3.卓文乾、陳寶貴,2006,〈長庚養生文化村行銷組合策略探討〉《中華民國都市計劃、區域科學、住宅三學會學術論文研討會》。
4.許坤榮、陸元坤,2006,〈台灣有龐大的老人住宅需求嗎?〉《中華民國都市計劃、區域科學、住宅三學會學術論文研討會》。
5.陳艾薇,2005,〈台塑「長庚養生文化村」林口長庚復健C區養生文化村A棟新建工程〉《建築Dialogue雜誌》,94:39-49。
6.中華民國造園學會,2002,〈林口長庚安養院景觀設計案》《造園季刊》41:63-76。
7.陳立基,2005,〈台灣地區老人安養療養機構經營管理關鍵成功因素分析》《社區發展季刊》110:250-259。
8.陳麗春,2002,〈台灣地區老人住宅計畫之推動〉《台灣土地金融季刊》39(2):177。
9.郭登聰,2005,〈再論營利性組織參與老人安養護機構經營的可行性探討〉《社區發展季刊》110:95-109。
10.黃美娜,2005,〈台灣老人長期照護服務政策〉《社區發展季刊》110:29-32。
三、論文
1.丁宗賢,2006,《影響老人住宅選擇因素及其程序性選擇之研究》,國立屏東商業技術學院不動產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
2.吳謝芳,2005,《安養機構老人之居住行為研究─以台中縣市為例》碩士論文,逢甲大學土地管理學研究所。
3.邱俊村,2002,《退休社區之老人休閒環境研究---以「以潤福生活新象」為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研究所。
4.邱慧寧,2002,《影響台灣地區民眾選擇銀髮社區之研究》碩士論文,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
5.許瓊方,2004,《國人對老人養生村住宿意願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管理學院碩士在職專班。
6.許皆清,1999,《老人生活需求之研究─以台南市松柏育樂中心學苑為例》碩士論文,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
7.陳子超,2005,《都市老人公寓與鄰里活動關係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建築與都市設計研究所。
8.陳正芬,2006,《從老人居住安排及未滿足需求論我國長期照顧政策》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
9.彭建文,2006,《老人住宅之市場區隔分析─以臺北縣市為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研究所。
10.曾瀝儀,2005,《老人居住安排選擇因素分析-代間關係之探討》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
11.楊夢樵,2006,《老人照護機構公共空間使用影響因子之分析》碩士論文,逢甲大學建築學研究所。
12.林靜儀,1994,《台灣地區老人安養機構戶外環境之規劃研究》碩士論文,東海大學景觀設計學研究所。
13.張雅惠,2005,《台灣高齡者居住型態選擇之研究:兼論台灣老人住宅政策》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
14.魏主榮,2005,《老人居住空間的改善設計實例探討》碩士論文,中原大學室內設計學研究所。
四、網路資料
1.行政院內政部統計處,2000,《中華民國89年台灣地區老人狀況調查報告》,政部社會司老人福利網,http://sowf.moi.gov.tw/04/07/07.htm。
2.行政院內政部社會司,2002,《臺閩地區老人狀況調查摘要分析》,內政部社會司老人福利網,http://sowf.moi.gov.tw/04/07/07.htm。
3.行政院內政部社會司,2005,《臺閩地區老人狀況調查摘要分析》,內政部統社會司老人福利網,http://sowf.moi.gov.tw/04/07/07.htm。
4.內政部社會司,2005,《促進民間參與老人住宅建設推動方案》,內政部統社會司老人福利網,http://sowf.moi.gov.tw/04/07/07.htm。
5.行政院內政部社會司,2006,《老人長期照護、養護及安養機構概況》,內政部社會司老人福利網,http://sowf.moi.gov.tw/04/07/07.htm。
6.行政院內政部統計處,2006,《老人人口數覽表》,內政部統計資訊服務網,http://www.moi.gov.tw/stat/index.asp。
7.行政院內政部統計處,2007,《各國老人人口老化指數比較》,內政部統計資訊服務網,http://www.moi.gov.tw/stat/index.asp。
8.長庚養生文化村,網址:http://www.cgmh.com.tw/cgv/edu/edu.htm。
9.內政部社會司,網址:http://www.moi.gov.tw/dsa/
10.老年健康講座系列,網址:http://www.ohayoo.com.tw/老年健康講座.htm
五、英文文獻
1.Karen M. Giblera, George P. Moschisb, Euehun Leec,1998,〈Planning to move to retirement housing〉《Financial Services Review》,7:291-300。
2.Rebecca L.H. Chiu , Michael H.C. Ho ,2006,〈Estimation of elderly housing demand in an Asian city: Methodological issues and policy implications〉,《Habitat International》,30:965-980。
3.Zarit, S. H., & Whitlach, C. J. ,1992,〈Institutional Placement: Phases of the Transition.〉《The Gerontologist》,32(5):665-672。
電子全文
國圖紙本論文
推文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文
網路書籤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網路書籤
推薦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薦
評分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評分
引用網址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引用網址
轉寄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轉寄
top
相關論文
相關期刊
熱門點閱論文
1.
影響台灣地區民眾選擇銀髮社區因素之研究
2.
退休社區之老人休閒環境研究─以「潤福生活新象」為例
3.
老人生活需求之研究─以台南市松柏育樂中心松柏學苑為例
4.
國人對老人養生村住宿意願之研究
5.
影響老人住宅選擇因素及其程序性選擇之研究
6.
台灣高齡者居住型態選擇之研究:兼論台灣老人住宅政策
7.
安養機構老人之居住行為研究—以台中縣市為例
8.
老人居住安排選擇因素分析-代間關係之探討
9.
台灣地區老人安養機構戶外環境之規劃研究
10.
老人照護機構公共空間使用影響因子之分析
11.
都市老人公寓與鄰里活動關係之研究
12.
民間參與老人住宅建設之法令分析-以裁倂學校改建為例
13.
老人住宅環境偏好相關因素研究─以潤福生活新象為例
14.
不動產證券化之運用:資產信託開發老人住宅之研究
15.
趨勢?商機?福利?-台灣老人住宅發展趨勢之系統分析
1.
9. 郭登聰,2005,〈再論營利性組織參與老人安養護機構經營的可行性探討〉《社區發展季刊》110:95-109。
2.
7. 陳立基,2005,〈台灣地區老人安養療養機構經營管理關鍵成功因素分析》《社區發展季刊》110:250-259。
3.
2. 沙依仁,2005,〈高齡社會的影響、問題及政策〉《社區發展季刊》110:56-65。
4.
1. 江亮演,2005,〈台灣老人福利之演進與發展〉《社區發展季刊》,109:82-96。
5.
10. 黃美娜,2005,〈台灣老人長期照護服務政策〉《社區發展季刊》110:29-32。
1.
國人對老人養生村住宿意願之研究
2.
企劃養生村新型服務型態以提升顧客滿意度之實證研究-以長庚養生文化村為例
3.
養生村銀髮族戶外停留空間規劃設計之研究:以雙連安養中心為例
4.
金字塔頂端客戶之養生村規劃
5.
銀髮族安養住宅顧客入住意願之探討-以長庚養生文化村為例
6.
老人住宅公共空間規劃設計之研究-以長庚養生文化村為例
7.
影響台灣地區民眾選擇銀髮社區因素之研究
8.
老人住宅居住需求滿意度之探討-以長庚養生文化村為例
9.
M型社會中下階層對養生村需求之研究
10.
花蓮縣銀髮族對養生村需求與影響因素之研究
11.
退休社區之老人休閒環境研究─以「潤福生活新象」為例
12.
銀髮族應用無線網路科技意願之初步探討–以長庚養生村為例
13.
台灣地區銀髮族長期照顧之養生村與財產信託研究
14.
養生村住民生活型態之研究
15.
養老是好生意?─從長庚養生文化村看台灣的老人住宅政策
簡易查詢
|
進階查詢
|
熱門排行
|
我的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