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91) 您好!臺灣時間:2025/01/15 10:44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張清標
研究生(外文):ZHANG, GING-BIAO
論文名稱:深坑老街再生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n the Regeneration of Sheng-Ken Historic District
指導教授:楊仁江楊仁江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Pierre J.C. Ya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中國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建築及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學門:建築及都市規劃學門
學類:建築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7
畢業學年度:9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85
中文關鍵詞:深坑老街再生再利用保存更新聚落所有權人深坑街重要性工商業共構
外文關鍵詞:Sheng-Ken historic streetregenerationReusePreservationRenewalsettlementtaiwandata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9
  • 點閱點閱:2801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22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7
深坑地區以老街(深坑街)及特產豆腐聞名,每年吸引大量之民眾前往從事觀光遊憩活動,但由於深坑街及其週邊之遊憩空間缺乏有系統之規劃與整理, 導致每逢假日發生人潮擁擠,車輛擁塞,遊憩品質低落之情況。而老街之開發與保存為近年來各方關注之重要課題,然檢視全省各地區老街之發展狀況可以發現,在缺乏有效之經營管理與保存執行不力之情況下,所有權人在經濟利得之利誘之下,往往面臨極大之開發改建壓力,可預期的是早期發展之聚落與老街正迅速之崩解,並由新興之建物所取代。有鑒於此,試圖藉由問題的發現,找尋落實深坑老街再生的因應對策。
本研究之目的擬藉由國內外案例之個案分析及深坑老街地區周邊之現況調查,進而探討深坑老街地方文化、生活、工商業產業振興與市街規劃的發展問題,經由維護共構、形象塑造等理念,提出老街保存與地方計畫再結合之相關建議。以歷史聚落紋理、傳統建築、文化生活為研究對象,配合其社經背景,試圖保留深坑老街之歷史脈絡。藉由當地特有文化、經濟資產,創造傳統技藝傳承的理念,以落實生根地區,最後研擬深坑老街再生之策略。
本研究先藉由相關文獻的彙整,從中瞭解歷史建築、再利用、聚落、都市更新即容積移轉等之相關理論,及藉由國內外老街再生案例之調查分析,以建立調查計劃內容,再透過現況調查與專家訪談,經資料整理、分析與綜合歸納以瞭解深坑老街空間實質環境與道路規劃及拓寬方面等課題,最後以研擬再生之策略。
研究成果除建立完整的深坑老街發展之歷史脈絡過程,其另包含下列成果:
1.深坑老街居民反對老街拓寬,深怕老街括寬後,原風貌被破壞,影響當地觀光產業。其經民眾調查之結果,傾向保留原街道寬度者佔調查樣本的65%。
2.深坑老街再生之研擬:針對空間實質環境方面、計劃道路規劃及拓寬方面、老街容積移轉方面、相關法源、民眾參與的執行等五方面提出因應對策與建議。
本研究擬冀望對深坑老街之再生能重新注入一股希望,對業界能提供相關老街規劃的參考,對公部門能著視歷史街區、歷史建物或古蹟對當地居民的重要性。
Shen-keng District owned high reputation with its Shen-keng historic street and its specialty- Tofu. A great deal of tourists were attracted for sight-seeing and recreation activities in Shen-keng every year. Due to the unsystematic planning of Shen-keng historic street and its surrounding recreation areas, it brings about low quality of recreation value which caused by crowded people and traffic jams on weekends. It is the most important topic in recent years to preserve and develop the traditional streets around Taiwan. However, by examin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raditional streets in Taiwan, we found this project is facing a great reconstruction pressure because of useless management and poor preservation while the proprietors are under the difficult economic situations. A predictable fact is that the early settled communities and traditional streets are ruining rapidly and replaced by modern architectures. Therefore, we are trying to find a way for the regeneration of Shen-keng historic street by defining questions in this project.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study the development of Shen-keng District’s culture, life-style, commercial industrial prosperity and city planning with cases which analyzed domestically and internationally as well as investigated. With the idea of preservation and image formation, here we proposed a combination of traditional street preservation and district planning. We are also trying to keep the historical value of Shen-keng historic street by the studies of historical communities,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s, cultures and life-styles to match up the socio-economic backgrounds. By using particular local culture and economic assets to enhance the inheritance of traditional crafts and make it be one part of Shen-keng historic District. Then, we shall discuss about the regeneration of Shen-keng’s historic street.
From the collection of related documents, we understand the theory of historical architectures, city renewal, communities and city renovation which means transferring of the whole street. Furthermore, by means of the regeneration cases analyzed both in and out of the country, keeping the investigation on file. Then, we draft some regeneration strategies through the consultation with specialists, file study, data analysis to understand the real spatial environment, road planning and broadening.
The result of this project consist not only completed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Shen-keng historic street but also the following:
1. Most of the street habitants are against road broadening. They are afraid that road broadening will destroy the original appearance of the street and will affect the local tourism industry. A survey shows that 65% are tend to retain the original size as it is now.
2. Five aspects on the regeneration of Shen-keng historic street:
• Real spatial environment
• Road planning and broadening
• Transferring of the whole street
• Related laws
• Participation of local habitants
We are looking forward that this project can bring hopes to the regeneration of Shen-keng historic street. Commercial parties can use this as reference for theirs business in the district. The government department could also consider the importance of historical streets, buildings and heritages to the local habitants by referencing this project.
謝誌 Ⅰ
中文摘要 Ⅱ
英文摘要 Ⅲ
章節目錄 Ⅳ
圖目錄 Ⅶ
表目錄 Ⅷ
【章節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的動機與目的 1
壹、 研究動機 1
貳、 研究目的 2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內容 2
壹、 研究範圍 2
貳、 研究內容 4
第三節 研究方法、步驟與流程 4
壹、 研究方法 4
貳、 研究步驟 7
參、 研究流程 8
第四節 研究限制 9
第五節 關鍵詞 9
第二章 文獻回顧—從都市更新來看老街之保存與再利用 13
第一節 相關文獻與理論回顧 13
壹、都市更新理論 13
貳、老街保存與再利用 15
參、聚落理論 18
肆、社區總體營造與社區博物館之概念 19
伍、民眾參與理論 21
第二節 借鏡:國內外相關案例研析 22
壹、國內案例發展回顧 22
貳、國外案例發展回顧 32
第三節 小結—從都市更新來看老街之保存與再利用 40
第三章 調查計畫與操作案例分析 43
第一節 調查研究計畫研擬 43
壹、調查研究目的 43
貳、調查研究對象 43
參、調查研究方法與內容 44
肆、調查計畫流程 45
第二節 操作案例分析-深坑老街調查與分析 46
壹、地區地理環境說明 46
貳、人文環境發展回顧 47
參、地方重要發展紀事 52
肆、地方歷史與文化價值 54
伍、相關人士對深坑老街地區再生之看法與意願調查 58
第三節 小結—深坑老街地區現況發展困境 65
壹、深坑老街居民保存意識 65
貳、地區環境議題共識 66
第四章 發現價值與延續價值--課題探討與對策研擬 70
第一節 發現價值--深坑老街再生發展之課題探討 70
壹、地區實質課題分析 70
貳、發現價值--深坑老街再生發展 73
第二節 延續價值--深坑老街再生發展之對策研擬 73
壹、深坑老街發展對策之研擬 73
貳、延續價值—深坑老街之再生手法 77
第三節 小結—深坑老街文化價值永續性 8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81
第一節 結論 81
第二節 建議 84
■ 論文類
1.王武聰,1993,《古蹟保存區分區管制方法之研究─以臺南市為例》,臺南:成大碩士論文
2.吳建興,1998,《湖舊網垵社聚落的領域層次》,桃園:中原碩士論文
3.巫基福,1995,《歷史性建築空間型態之再利用研究──以台灣日治時期公共建築為例》,成大碩士論文
4.李清全,1993,《歷史性建築再利用計劃程序初探──以台灣日據時期建築為例》,成大碩士論文
5.林易弘,1997,《景美商圈使用者行為特性之研究》,臺北:臺灣科大 碩士論文
6.林潔如,2000,《老舊商店街再利用之都市設計─以堀江商場為例》,臺南,成大碩士論文
7.施進宗,1992,《歷史性建築再利用之探討─以台灣日據時期建築為例》,成大碩士論文
8.倪漢忠,1995,《鹿港傳統街屋的形態構成》,臺中,東海碩士論文
9.唐老宏,2000,《新化老街保存論述形成過程之研究》,臺南,成大碩士論文
10.許浩龍,1998,《金門水頭聚落展住空間變遷之研究》,臺北,臺大碩士論文
11.陳文欽,1990,《台北市公館商店街活動系統與市街空間之研究》,興大碩論
12.陳嘉民,1999,《都市傳統商圈再造問題之研究──以台南中正形象商圈為例》,臺南,成大碩論
13.曾思凱,1997,《私有古蹟保存與再發展策略之研究─以土地使用分區管制為策略》,臺南,成大碩士論文
14.黃敏修,1992,《發展權移轉應用於古市街保存之研究─以三峽老街的保存為例》,臺北,淡大碩士論文
15.楊中一,1991,《參與式社區設計之探討─以臺北縣深坑鄉深坑街為例》,桃園,中原碩士論文
16.楊秋煜,1999,《大溪的「店」之空間構成探討》,桃園,中原碩士論文
17.楊謙柔,2000,《綠建築設計評估工具之研究─以辦公建築為例》,臺北,文化碩士論文
18.詹志宏,2000,《新化保存論述之研究》,成大碩論
19.趙志元,1990,《歷史性建築室內空間再利用之研究──以台北市衡陽路為例》,中原碩士論文
20.劉福麟,1994,《古蹟維護管理之研究─以臺南市第三級古蹟為例》,臺南,成大碩士論文
21.鄭仲昇,2001,《環境共生理念應用於歷史建築再生之研究─以臺北市西門紅樓為例》,臺北:文化 碩士論文。
22.戴育澤,1986,《台灣都市中近代公共建築之維護與再利用》,成大碩士論文
23.謝依璇,2000《黃氏宗族在深坑地區的墾拓歷程及其古厝之研究》,桃園:中原碩士論文
24.簡文齊,1995,《私有古蹟保存與地方發展的難題─臺中縣霧峰鄉霧峰林尾二級古蹟保存維護過程研究》,臺北,臺大碩士論文
25.藍汀山,1996,《古蹟保存評估方法之發展》,臺北,臺大碩士論文
26.顏亮一,1993,《都市保存之政治過程──三峽民權街個案》,臺北,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27.鯰川透,1999,《街的活性化》,中日形象商圈開發計劃國際研討會
28.翁銘志,2000,由還境共生理念探討老舊都市社區之再生—台北市大龍峒地區為例,文化碩論
29.張家甄,2005,《古蹟與歷史建築再利用為餐飲設施之文化與空間探討》,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30.黃舜銘,2004,《大稻埕歷史風貌特定專用區容積移轉機制之研究》,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建築所碩士論文
31.羅敏儀,2003,《台灣老街發展之社會經濟分析--以北台灣為例》,國立台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
32.蔣玉嬋,2001《學習型組織理論應用於社區總體營造之研究--以大溪和平老街為例》,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學程碩士論文
■ 研究報告類
1.台北縣政府,1998,《台北縣第三級古蹟─深坑黃宅永安居調查研究與修護計畫》,淡江大學歷史系 周宗賢
2.李永展,1998,《生態鄉規劃─以台北縣深坑鄉為例》,台灣省政府住宅及都市發展局
3.王惠君主持,1999,《以傳統聚落再生打造城鄉景觀風貌之具體手法研究─以桃園龍潭客家村為例》,內政部建研所
4.彭光輝主持,2001.09.30,《台北縣深坑地區環境發展計劃-期中報告書》
■ 書籍及期刊類
1.台北縣政府,2000,《戀戀古文山相思新河畔〈89年台北縣文化節〉》,台北縣政府文化局出版
2.台北縣政府,1995,《這裡是我生長的地方─十六,深坑、石碇、坪林》,台北縣政府出版
3.台北縣政府,2000,《文山空間的美學流光》,台北縣政府出版
4.台北縣政府,2000,《北縣文化﹝期刊﹞〈第66期〉》,台北縣政府文化局出版
5.台北縣政府, 2001.11《北縣人﹝月刊﹞〈第29期〉》,台北縣政府出版
6.深坑鄉公所,1997,《深坑鄉志》,深坑鄉公所發行
7.王志鴻,周守真,《台北縣的舊街》,台北縣立文化中心出版
8.丁致成,1997.05,《城市多贏策略-都市計劃與公共利益》,創興出版社,台北
9.黃秀政等,1997.08,《臺灣歷史文化研習專輯》,台灣省立台中圖書館,台中
10.中華民國住宅學會,1997.06,《大道程特定專用區整體發展計畫-總結報告書》,台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台北市
11.台北市政府新聞處,2003.03,《台北畫刊:422,台北街頭巷尾-萬華篇》,台北市
12.傅朝卿,2003.05,《台灣古蹟與歷史建築保存修護與再利用的困境與期待》,建築雜誌第63號:42-49,台北市
13.王惠君,2003.05,《日本古蹟修復的哲學與技術》,建築雜誌第63號:50-65,台北市
■網路
1.深坑二日遊,www.tpc.gov.tw/Post/action/beancurd/link2-2.htm
2.深坑鄉,social.ntptc.edu.tw/local/%B6m%A4g%B1%D0%BE%C7%B8%EA%AE%C6%AEw/area/taipei/033/
3.www.tpc.gov.tw/Post/action/beancurd/link2-2.htm
4.三峽老街,www.contest.edu.tw/87/endshow/4/site/alley.htm
5.home.kimo.com.tw/aking.mgt/891008/00009.jpg.html
6.台灣老街,www.chi-san-chi.com/8archi/text/old_street/other_old_streets/
7.大溪老城半日遊,dvcga.com.tw/visit/page/visit.htm
■ 其他
1.郭亙榮建築師事務所,《深坑國中小學及景美溪周邊地區逛遊系統改善工程規劃設計》
2.林旺,《深坑老街-移民拓荒者英勇精神的象徵》,深坑文史工作室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