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四:參考書目
一、研究文本(按出版順序排列)
黃武忠,《小說家談寫作技巧》,台北:學人文化,1979。
黃武忠,《日據時代台灣新文學作家小傳》,台北:時報,1980。
聯合報編輯部編,《寶刀集:光復前台灣作家作品集》,台北:聯合報出版,1981。
黃武忠,《文藝的滋味》,台北:自立文庫,1983。
黃武忠,《四十九個夕陽》,台北:學英,1984。
黃武忠,《蘿蔔庄傳奇》,台北:眾文,1984。
黃武忠,《台灣作家印象記》,台北:眾文出版,1984.5。
黃武忠,《經驗人生》,台北:號角出版,1985。
黃武忠,《永遠》,台北:文經,1986。
黃武忠,《美人心事》,台北:號角出版,1987。
黃武忠,《小說經驗》,台北縣:富春文化,1990。
黃武忠,《小人物列傳》,台北:遠流, 1992。
黃武忠,《做人難》,台北:聯合文學,1995。
黃武忠,《親近台灣文學》,台北:九歌,1995.3.10。
黃武忠,《人間有味是清歡》,台北:九歌,1998。
黃武忠,《文學動念轉不停》,台南縣新營市:南縣文化,1999。
黃武忠、阮美合編,《洪醒夫全集:小說卷》,彰化縣文化局,2001。
黃武忠、阮美合編,《洪醒夫全集:書簡卷》,彰化縣文化局,2001。
黃武忠、阮美合編,《洪醒夫全集:散文卷》,彰化縣文化局,2001。
黃武忠、阮美合編,《洪醒夫全集:新詩卷》,彰化縣文化局,2001。
黃武忠,《洪醒夫評傳:洪醒夫文學觀與人物圖像之研究》,台北:聯合文學,2003。
黃武忠,《看天族》,台北:聯合文學,2003。
黃武忠,《我願為她繫鞋帶》,台北:九歌,2004。
路寒袖主編,《黃武忠紀念文集》,台南市:國家台灣文學館,2005.7。
黃武忠,《桃香》,台北:聯合文學, 2006。
二、研究報章雜誌及期刊(按出版順序排列)
黃武忠,〈王禎和談小說的場景描述〉,《台灣時報》,1978.06.16,九版。
黃武忠,〈社會結構變遷中的疏離感-王禎和「來春姨悲秋」與林佩芬「一九七八年春」之比較〉。《台灣日報》,1978.8.6~7。
黃武忠,〈李喬的小說寫作觀〉,《中華日報》,1978,p.26-27。
黃武忠,〈日據時代台灣作家小傳:出身書香門第的黃得時〉(上下)刊於《自立晚報.自立副刊》,1978。後收於《日據時代台灣新文學作家小傳》,台北:時報文化,1980.08.10。
黃武忠,〈鄉間的小角色--黃春明與宋澤萊小說人物之比較〉,《民眾日報》,1980.10.18。
黃武忠,〈北港地帶的代表人物—蔡秋桐〉,原載於1980.8,時報文化《日據時代台灣新文學作家小傳》,收錄於前衛版《楊雲萍、張我軍、蔡秋桐合集》,1991.2.1初版。
黃武忠,〈潛研中日文學的黃得時〉,《台灣日報》1981.07.31。後收入黃武忠《台灣作家印象記》,台北:眾文,1984.05。
黃武忠,〈社會轉型中的女性—李昂印象〉,《台灣日報》副刊,1982.07.18。
黃武忠,〈市井人物的擁抱者—洪醒夫印象記〉,《聯合報》副刊,1982.08.09。
黃武忠,〈小說方言的使用、兼談楊青矗「工廠人」、王禎和「嫁妝一牛車」、黃
春明「莎唷娜啦,再見」用語之比較〉,《書評書目》,第七十二期,1979.4。
黃武忠整理,〈美人心事—「文人與藝妲」座談會〉,《聯合文學》第三期,1985,
p.64-70。
黃武忠,〈小立花間唱妙詞—文人和藝妲唱和詩小輯〉,《聯合文學》第三期,1985,
p.80-87。
黃武忠,〈期待文化新風景〉,《台北畫刊》,1998.12,p.33-34。
黃武忠,〈經驗人生兩則〉,《明道文藝》,1999.05,p.148-151。黃武忠,〈「洪醒夫」編纂計畫〉,《彰化藝文》,2000.01,p.20-22。
黃武忠,〈文學五月天—國立台灣文學籌備處發起文學史料捐贈〉,《文化視窗》,2001.05,p.4。
黃武忠,〈寫在「台灣文學史料專輯」之前〉,《文學台灣》,第40期,2001。
黃武忠,〈戰後「台語詩」的寫作意義與台語運用分析—以林宗源、向陽為例說
明〉,《台灣史料》,2004.08第23期,p.91-107。
三、專書:(按作者姓氏筆劃排列)
丁興祥等譯,《生命史與心理傳記學》,台北:遠流,2002。
王夢鷗,《文藝美學》,台北:遠行出版社,1976。
白沙編著,《文學批評研究》,台北:巨人出版社,1970。
古遠清,《台灣當代文學理論批評史》,武漢:武漢出版社,1994。
古繼堂,《台灣小說發展史》,台北:文史哲,1989。
古繼堂,《簡明台灣文學史》,台北:人間,2003。
李喬,《小說入門》,台北:時報文化,1986。
羊子喬、黃勁連,《鹽分地帶:文學選集(一)》,台北:自立晚報,1988。
林瑞明,《台灣文學的本土觀察》,台北:允晨,1996。
林鎮山,《離散、家國、敘述:當代台灣小說論述》,台北:前衛,2006。
林鎮山,《台灣小說與敘事學》,台北:前衛,2002。
何欣,《中國現代小說主潮》,台北:遠景出版公司,1979。
沈謙,《代待批評時代的來臨》,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79。
吳密察,《台灣近代史研究》,台北:稻香,1990。
呂正惠,《戰後台灣文學經驗》,台北:新地,1992。
呂正惠,《文學經典與文化認同》,台北:九歌出版社,1995。
何欣,《當代台灣作家論》,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9。
沈謙,《文學概論》,台北:五南圖書公司,2002。
周慶華,《當代台灣文學理論》,台北:揚智,1996。
胡萬川,《民間文學的理論與實際》,新竹:清大出版社,2004。
封祖盛,《台灣小說主要流派初探》,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
洪醒夫、林雙不編,《大家文學選小說選》,台北:名光出版社,1981。
侯東成,《巨變時代的親職關係》,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出版,2001。
施淑,《兩岸文學論集》,台北:新地文學出版社,1997。
施翠峰,《台灣民譚探源》,台北:漢光文化,1988。
陳其南,《婚姻家族與社會》,台北:允晨,1986。
陳世敏,《大眾傳播與社會變遷》,台北:三民,1990。
陳芳明,《典範的追求》,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4。
陳義芝,《台灣現代小說史綜論》,台北:聯經出版,1998。
陳昭瑛,《台灣文學與本土化運動》,台北:正中書局,1998。
尉天驄主編,《鄉土文學討論集》,台北:遠景出版社,1980。
曹莉,《史碧娃克》,台北:生智,1999。
許極燉,《台灣近代發展史》,台北:前衛出版社,1996.9。
彭歌等著,《當前文學問題總批評》,台北:中國青溪新文藝學會,1977。
彭瑞金,《台灣文學探索》,台北:前衛,2003。
彭瑞金,《台灣文學史論集》,高雄:春暉,2006。
彭瑞金,《台灣文學運動四十年》,春暉出版社,1997。
葉石濤,《小說筆記》,台北:前衛出版社,1983。
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高雄:文學界,1987。
葉石濤,《台灣文學的困境》,高雄:派色文化出版社,1992。
葉石濤,《台灣文學入門》,高雄:春暉出版社,1997。
游勝冠,《台灣文學本土論的興起》,台北:前衛,1996。
楊耐冬,《現代文學的默想》,台北:大林書店,1972。
廖炳惠,《關鍵詞200》,台北:麥田,2003。
蔡源煌,《當代文化理論與實踐》,台北:雅典,1992。
黎湘萍,《文學台灣—台灣知識者的文學敘述與理論想像》,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3。
趙遐秋、呂正惠主編,《台灣新文學思潮史綱》,台北:人間出版社,2002。
趙天儀,《台灣文學的周邊:台灣文學與台灣現代詩的對流》, 台北縣:富春文
化公司,2000。
鄭清文,《台灣文學的基點:鄭清文文學評論》,高雄:派色文化,1992。
鄭清文,《小國家大文學》,台北:玉山社,2000。
鄭尊仁,《台灣當代傳記文學研究》,台北:秀威資訊科技,2003。
鄭明娳,《現代散文類型論》,台北:大安,1987。
鄭明娳,《現代散文縱橫論》,台北:大安,1988。
鄭明娳,《現代散文構成論》,台北:大安,1989。
鄭明娳,《現代散文現象論》,台北:大安,1992。
薛元化主編,《台灣歷史年表》終戰篇(1945-65),台北:業強出版社,1998。
劉登翰、莊明萱、黃重添、林承璜主編,《台灣文學史》,福州:海峽文藝出版,1991。
劉登翰,《台灣文學隔海觀》,台北:風雲時代出版公司,1995。
劉若愚,《中國文學理論》,台北:聯經,2001。
戴燕,《文學史的權力》,台北: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顏元叔,《文學經驗》,台北:志文出版社,1975。
顏元叔,《何謂文學》,台北:學生書局,1976。
顏元叔,《社會寫實文學及其他》,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78。
四、報紙雜誌、期刊及其他(依出版順序排列)
沈謙,〈西北雨短評〉,《台灣時報》,1980.8.28,卷12。
康原,〈相傳的薪火—小論《蘿蔔庄傳奇》〉,《自立晚報》,1982.02.19卷10。
郭明福,〈給你一點鄉情—黃武忠《蘿蔔庄傳奇》讀後〉,《中華日報》,1982.02.22卷10。
仲正,〈抓住讀者心理—析「守夜」〉,《台灣日報》,1982.03.16,卷8。
張效鷗,〈悲情—簡評短篇小說《踢墓》〉,《中華日報》,1982.04.02卷10。
荻宜,〈親切的故事看《蘿蔔庄傳奇》〉,《台灣日報》,1982.04.09卷8。
方梓,〈黃武忠評而優則作〉,《中華日報》,1984.08.06卷9。
王鼎鈞,〈書房隨筆〉,《聯合報》,1990.7.25卷29。
履彊,〈原鄉背情的召喚〈小人物列傳〉〉讀後有感,《台灣新生報》,1993.02.18。
沈怡,〈貼身、親近兩本新書大人小孩皆宜〉,《聯合報》,1995.03.16,卷35。
陳希林,〈黃武忠歌頌《看天族》〉,《中國時報》,2003.10.15,D8。
王蘭芬,〈鄉下故事快被時間長河帶走—寫小人物黃武忠舊著新書出版〉,《民生報》,2003.10.15,A13。
鄭雨芙,〈台灣文學百年顯影〉,《中央日報》,2004.03.08,卷17。
趙慶河,〈談黃武忠的《蘿蔔庄傳奇》〉,《北市青年》,1982.9第156期。
杜文靖,〈為鄉閭塑傳奇—序黃武忠著《蘿蔔庄傳奇》〉,《蘿蔔庄傳奇》,台北:蓬萊出版社,1982.12,p.7-10。
杜文靖,〈伴爾飲水知冷暖—文藝的滋味後記〉,《文藝的滋味》,台北:自立文庫,1983.10,p.239-241。
趙雅婷,〈讀台灣作家印象記〉,《師友》,1984.7第205期,p.31-32。
沈謙,〈荒礫中的一塊金石—黃武忠作品討論〉,《文訊》,1984.10第14期,p.220-229。沈謙,〈傳奇的藝術〉,《詩的傳奇》,台北:號角,1983.8,p.7-11。
李宗慈,〈鍥而不捨的黃武忠〉,《經驗人生》,台北:號角,1985.03,p.163.172。
王璇,〈澗水如藍—黃武忠和他的散文〉,《永遠》,台北:文經,1986.4,p.2-5。
游喚,〈評「四十九個夕陽」〉,《文學批評的實踐與反見》,台中縣立文化中心,1993.6,p.223-227。
游喚,〈析介「蘿蔔庄傳奇」〉,《文學批評的實踐與反見》,台中縣立文化中心,1993.6,p.228-234。
沈謙,〈珍惜與感恩:黃武忠《小腳新娘》序〉,《明道文藝》,1994.03第216期,p.72-75。江碧絹,〈一股汨汨流長的清泉〉,《做人難》,台北:號角,1995.04,p.226-229。
許建崑,〈出陳佈新的消息〉,《做人難》,台北:號角,1995.04,p.230-234。
曾小英,〈語意變碼的經驗人生〉,《做人難》,台北:號角,1995.04,p.235-237。
廖玉蕙,《虛構與真實—談散文創作與閱讀的弔詭》,世新大學人文社會學報,第二期,1997,p.95-116。
楊婷媜,〈一枝草,一點露,黃武忠《人間有味是清歡》的清貧哲學〉,《九歌雜誌》,台北:九歌,1998.2.10,203期3版。
范杞,〈平實、短潔的經驗人生〉,《經驗人生》,台北:宇河,1999,p.10-14。
阿盛,〈樸實真醇的本色〉,《街頭傳燈》,台北:宇河,1999.9,p.10-14。
南方朔、吳樹民、黃武忠,〈代待新世紀文化局文化政策〉,《台北畫刊》,1999.12,
p.11。
廖炳惠,〈再現庶民風格的記憶〉,《看天族》,台北:聯合文學,2003.9,p.5-12。彭瑞金、施懿琳、中島利郎、下村作次郎、黃英哲、黃武忠、應鳳凰編著,《台
灣文學百年顯影》,台北:玉山社,2003.10。
龔顯宗,〈平淡而永恆的友誼:懷念黃武忠〉,《鹽分地帶文學》,2005.12,p.58-59。
吳穎萍,〈黃武忠著作評論資料目錄〉,《文訊》,2005.06,p.149-152。楊婷媜,〈永遠的科長黃武忠〉,《文訊》,2005.06,p.147-148。吳晟,〈謙和的文學推手〉,《文訊》,2005.06,p.143-146。
陳其南、黃婉婷、羊子喬,〈台灣在地文化的傳教士:黃武忠〉,《文化視窗》,2005.05,p.8-13。
張葦菱,〈歡心、向著陽光走:黃武忠紀念追思會〉,《文化視窗》,2005.07,p.62-66。羊子喬,〈大器晚成入殿堂:淺談黃武忠的文學創作和研究〉,《台灣文學館通訊》,2005.08,p.54-57。
杜文靖,〈功在鹽分的黃武忠〉,《鹽分地帶文學》,2005.12,p.60-61。
林佛兒,〈兩個遺憾〉,《鹽分地帶文學》,2005.12,p.62-65。
林文義,〈文壇掌故—作家系列永別:黃國峻、袁哲生、黃武忠、郭松棻〉,《聯合文學》,2006.04,p.112.115。彭瑞金,〈是餘音,還是初啼?--黃武忠的《桃香》〉,《文學台灣》,2006.07,p.20-23。
五、學位論文(依出版順序排列)
周永芳,《七十年代台灣鄉土文學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論,1992.6。劉湘梅,《阿盛散文鄉野人物風情研究—1977-1991》,私立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12。陳錦玉,《紮根泥土的青年作家—洪醒夫及其文學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論,1996.6。阮美慧,《台灣精神的回歸:六、七○年代台灣現代詩風的轉折》,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論,2002.6。李佩芬,《洪醒夫的鄉土人物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論,2002.6。
王菁琰,《洪醒夫及其小說人物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論,2003.9。邱珮萱,《戰後台灣散文中的原鄉書寫》,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2003.6。陳忠偉,《洪醒夫小說作品中的原鄉意識》,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班,2004。戴春足,《七○、八○年代洪醒夫、林雙不、宋澤萊農民小說研究》,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2004。六、外文書籍
韋勒克等著、王夢鷗、許國衡譯,《文學論》,台北:志文出版社,1976。
佛斯特著、李文彬譯,《小說面面觀》,台北:志文出版社,1994。
H.F.H. 布烈莎特著,林湘譯,《文學批評與鑑賞》,台北:源成文化圖書公司,
1977。
霍爾,《隱藏的空間 —人類的領域行為》,關紹箕譯,台北,三山出版社,1978。
Crang, Mike,1998 “Literary Landscapes:writing and geography” in Cultural Geography,London:Routledge 。
Terry Engleton,吳新發譯,《文學理論導讀》(Literary Theory),台北,書林出版社,2002。
Tim Cresswell,徐苔玲、王志弘譯,《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台北:群學,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