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中文部分
內政部統計處(2001)。中華民國九十二年身心障礙者生活需求調查
報告。台北:內政部統計處。
尤舜仁(2002)。身心障礙者職業現況介紹。就業安全,1(1),76-81。
王方(2002)。身心障礙勞工之福利與就業問題。社區發展季刊,97,218-226。
王保進(2004)。多變量分析:套裝程式與資料分析。台北:高等教
育文化。
王欣宜(1998)。智能障礙者的工作社會技能與工作適應。特殊教育季刊,69,17-28。
王育瑜(2004)。障礙者與社區照顧:議題與觀點。社區發展季刊,106,230-236。
王國羽(2002)。我國身心障礙福利政策與體制:身心障礙者保護法的分析。社區發展季刊,97,115-127。
王國羽(2004)。從身心障礙者生活需求探討其就業現況。就業安全,3(1),4-9。
王馨梓(1993)。去機構化運動與精神病患社區復健─分析台灣地區
精神病患社區復健工作。台灣大學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芝儀、廖梅花譯(2001)。質性研究入門:紮根理論研究方法。嘉
義:濤石。(Anselm,S.,& Juliet,C.,1998)
吳明宜(2003)。身心障礙者職業輔導評量方法。載於行政院勞工委
員會職業訓練局(主編),身心障礙者職業輔導評量工作手冊
(14-23頁)。台北: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
方韻珠(1998)。智能障礙者職業轉銜問題面面觀。特教園丁,3,
28-32。
方韻珠(1999)。身心障礙者職業訓練機構之職業訓練與就業輔導的
現況與困難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
文。
石真瑛(1994)。我國殘障者就業問題之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
甘炳光、莫慶聯(1996)。社區工作的定義與目標。載於甘炳光等主
編,社區工作:理論與實踐(1-31頁)。台北:五南。
江明曄(1996)。中重度智能障礙者之支持性就業。12(1),18-23。江明志(2004)。台北市身心障礙者支持性就業服務方案成本效益分
析。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碩士論文。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2000)。台灣地區企業雇用(雇用原住民、身心障
礙者專家調查)調查報告。台北:行政院勞工委員會。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2004)。九十三年台灣地區身心障礙者勞動狀況
調查。台北:行政院勞工委員會。
行政院衛生署(2006)。九十五年身心障礙等級公告。線上檢索日
期:2006年9月23日。網址:
http://www.doh.gov.tw/ufile/doc/95年身心障礙等級公告
版.doc
余玉眉、田聖芳、蔣欣欣(1999)。質性研究:田野研究法於護理學
之應用。台北:巨流。
宋麗玉、曾華源、施教裕、鄭麗珍(2002)。社會工作理論:處遇模
式與案例分析。台北:洪葉。
李慧文(2004)。影響身心障礙者勞動參與相關因素探討。就業安全,3(1),25-32。
李正雄(2002)。開拓身心障礙者就業市場實務手冊。台北:伊甸基
金會。
李保興(2000)。破繭:身心障礙者飛躍新世紀的希望工程。台北:
貞彥。
李崇信(2000)。心智障礙者理想就業模式之探討─以台灣為例。推
波引水,27,3-6。
李崇信(2004)。我國身心障礙者就業轉銜暨職業重建服務之發展。就業安全,3(1),10-15。
李基甸(2000)。身心障礙者庇護工場經營概要。台北:中華民國智
障者家長總會。
吳永怡(2002)。智能障礙新解。台東特教,16,12-14。吳劍雄(2002)。身心障礙者就業對策之探討。勞工之友,597,17-19。
邱滿艷(2004)。以身心障礙者為本位的職務再設計。就業安全,3(1),20-24。
周月清(1998)。身心障礙者福利與家庭社會工作─理論、實務與研
究。台北:五南。
周月清(2000)。障礙福利與社會工作。台北:五南。
周月清(2004)。障礙者獨立生活運動緣起與意涵─美加英文現探討。社區發展季刊,106,331-344。
林幸台(1996)。生計輔導的理論與實施。台北:五南。
林昭文、朱貽莊(2002)。身心障礙者生涯轉銜服務整合之芻議。社區發展季刊,97,49-59。
林千惠、徐享良、張勝成、林宏熾(1996)。台灣地區身心障礙者
就業能力與意願之調查研究。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林千惠(1998)。影響智能障礙者就業適應相關因素之探討。社會福利,135,46-54。
林慶仁(2003)。由美國庇護工場的發展看台灣推動的願景。就業安
全,2(1),83-90。
林宏熾(2002)。轉銜計畫在身心障礙福利服務的運用與發展。社區發展季刊,97,60-79。
林宏熾(2003a)。美國身心障礙者自我決策與轉銜實務。特殊教育季刊,88,1-15。
林宏熾(2003b)。身心障礙者生涯發展理論與生涯轉銜服務。特教園丁,19(1),1-17。
林宏熾(2003c)。身心障礙者生涯規劃與轉銜教育。台北:五南。胡幼慧(2005)。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
北:巨流。
徐宗國譯(1998)。質性研究概論。台北:巨流。(Anselm,S.,&
Juliet.C.,1990)
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啟智記憶訓練中心(2003)。智能障礙者就業服
務工作手冊。台北:行政院勞公委員會職業訓練局。
高馨玲(2004)。智能障礙者維持就業階段工作適應之探討─以三位
智能障礙女性為例。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學系碩士論文。
張大同(2000)。淺談身心障礙者職業訓練及就業安置。就業與訓練,18(2),18-24。
張秀玉(2002)。身心障礙者就業服務處遇策略之探討:社會工作增
強權能取向。社區發展季刊,98,217-228。
張淑燕(1997)。轉銜接段障礙青少年之父母應扮演的角色。特殊教育季刊,64,17-20。
陳玫玲(2004)。社區障礙者的社區照顧─社區支持性就業服務之困
境與建議。社區發展季刊,106,245-259。
陳飛燕(2000)。智能障礙者的職業訓練與就業輔導之探討。就業與訓練,18(2),14-17。
陳靜江(2002)。支持性就業成果分析與自然支持之應用。高雄:國
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陳靜江(2003)。智能障礙者之就業特性。載於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
啟智技藝訓練中心主編,智能障礙者就業服務工作手冊(3-23
頁)。台北:行政院勞委會職業訓練局。
康淳惠(2004)。應用「自然環境教學法」增進接受融合教育的多重
障礙學生之溝通能力。特教園丁,20(1),9-20。
鈕文英、陳靜江(2002)。智能障礙就業青年工作社會技能訓練方案
之發展與成效研究。特殊教育學報,16,199-228。
鈕文英(2003)。美國智能障礙協會2002年定義的內容與意涵。特殊教育季刊,86,10-15。
黃英忠、陳儀蓉(2002)。身心障礙福利政策在教育、就業及醫療層
面之執行現況及未來改進之策略。社區發展季刊,97,168-
177。
黃湘儀、林宏熾(2004)。融合教育環境之重度障礙學生有效教學策略。特教園丁,20(1),1-5。
黃源協(2003)。身心障礙福利的發展趨勢與內涵─國際觀點的分析。社區發展季刊,104,342-359。
黃源協(2004)。身心障礙福利的發展與績效檢視─英美的經驗、台灣的借鏡。社區發展季刊,105,324-341。
黃慶鑽(2001)。身心障礙的成因與特性。載於江亮演等主編,老人
與殘障福利(179-223頁)。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馮淑慧(1999)。運用認知策略教導智能障礙者工作社會技能。特殊教育季刊,72,31-36。
萬育維(2002)。身心障礙福利政策的新思維:突破困境、發展資
源、充權自立。社區發展季刊,97,29-38。
趙雨龍、黃昌榮、趙維生(2003)。充權:新社會工作視界。台北:
五南。
楊秀雁(2004)。台灣社區精神醫療體系與就業服務。就業安全,3
(2),85-91。
廖俊松(1997)。殘障者職業復建體系現況分析與政策建議。社區發展季刊,78,166-174。
廖志松(2003)。從政府執行論身心障礙者保護法之評估。理論與政
策,17,59-82。
劉弘煌(2003)。社會統計學─理論與應用。台北:雙葉。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
蔡宏昭(1990)。殘障職訓機構的角色、難題與突破。特殊教育季刊,35,17-21。
蕭玉煌(2002)。偕同跨越障礙,促進權益福祉─身心障礙福利政策
省思與前瞻。社區發展季刊,97,4-15。
蕭新煌、孫志慧(2000)。1980年代以來台灣社會福利運動的發展:
演變與傳承。載於蕭新煌、林國明主編,台灣的社會福利運動
(33-70頁)。台北:巨流
盧琬貞(2002)。肢體障礙高職畢業生職業適應情形之研究。國立彰
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系碩士論文。
賴兩陽(2002)。社會工作與社會福利社區化。台北:洪葉。
賴美智(2002)。對於政府推展身心障礙者職業重建的芻議,就業安全,1(2),99-101。
戴鈴容(2002)。身心障礙者就業過程中就業服務員所面臨的困境和
因應之道─以台北市身心障礙者社區化支持性就業為例。國立
台北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關婉珍、陳靜江(2001)。支持策略在支持性就業中之應用情形與成效分析。特殊教育學報,15,21-48。
貳、英文部分
American Association on Mental Retardation(2002). Mental
retardation: Definition, classification, and system of
supports(10th ed.). Washington, Dc: The Author.
Cooney,B.F.(2002). Exploring perspective on transition of
youth with disabilities: Voice of young adults,
parents, and professional. Mental Retardation,42
(6),425-435.
Gaffaney,T.J.(2000). Freedom for the Poor: Welfare and the
Foundations of Democratic Citizenship. Colorado and
Oxford: Westview Press.
Giddens,A.(1998).The Third Way: The Renewal of Social
Democracy. Cambridge: Polity Press.
Grewal,I.,Joy,S.,Lewis,J.,Swales,K.& Woodfield,K.(2002).’
Disabled for life?’attitudes towards, and experiences
of, disability in britain. Norwich: Her Majesty’s
Stationery Office.
Hershenson,D.B.(1981). Work adjustment, disability, and
the three R’s of vocational rehabilitation:
Aconceptual model. Rehabilitation Counseling
Bulletin,25,91-97.
Hershenson,D.B.(1996). A system reformation of a
developmental model of work adjustment. Rehabilitation
Counseling Bulletin,40,2-10.
Lehmann,J.P.,& Roberto,K.A.(1996). Comparison of factors
influencing others’perceptions about the futures of
their adolescent children with and without
disabilities. Mental Retardation,34,27-38.
Lippert,T.(1987). The case management team: Building
community connection. St. Paul: Development
Disabilities Program of the Metropolitan Council.
Lofland,J.(1971). Analyzing Social Settings. Belmont, CA:
Wadsworth.
Neuman,W.L.(2003). Social research methods: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pproaches.Boston: Allyn and Bacon.
Nirje,B.(1969). The normalization principle and its human
management implications.Changing patters in
residential services for the mental retarded.
Washington, DC: President’s Committee on Mental
Retardation.
Patton,M.Q.(2002).Qualitative research and evaluation
methods. Thousand Oaks, CA: Sage.
Peck,J.(2001). Workfare States.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Quaid,M.(2002). Workfare: Why Good Social Policy Ideas Go
Bad.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United Nations.(1993). Standard rules for the equalization
of opportunities for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
adopted by United Nations general assembly in
resolution 48/96 of Dec. 1993.
United Nations.(2002a). The United Nations and Disabled
Persons – The First 50Years, United Nations/Division
for Social Policy and Development.
United Nations.(2002b). Towards a society for all : Long-
term strategy to implement the World Programme of
Acting concerning Disabled Persons to the 2000 and
Beyond. United Nations/Division for Social Policy and
Development.
Udall,E.T.,& Corbett,J.A.(1979). Non-hospital residential
care for adults with mental retardation. In J. K. Wine
& R. Olsen (Eds.), Community care for the mentally
disabled (pp.132-151).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Wolfensberger,W.(1980). A brief overview of the principle
of normalization. In R. J. Flynn & K. E. Nietsch
(Eds.), Normalization, social integration, and
community service. Baltimore, MD: University Park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