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Joseph Pine II &James H. Gilmore著,(2003),《體驗經濟時代》,夏業良、魯煒譯,台北:經濟新潮社。
Christian Norberg-Schulz著,(1995),《場所精神》,施植明譯,台北:田園城市。
David Brooks著,(2001),《BOBO族:新社會精英的崛起》,徐子超譯,台北:遠流出版。
Henderson, K. A.等著,(2000),《女性休閒─女性主義的視角》,劉耳、季斌、馬嵐譯,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
K a u f m a n n J e a n - P a u l著,(2002),《女人的身體, 男人的目光》,謝強、馬月譯,台北:先覺,p.18。
Michael.J. Siliverstein、Neil Fiske & John Butman著,(2004),《奢華,正在流行》,陳正芬譯,台北:商智文化。
Rifkin, J.著,(2001),《付費體驗的時代》,黃彥憲譯,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Strauss,A & Corbin, J著,(1997),《質性研究概論》,徐宗國譯,台北:巨流。
Virginia Woolf.著,(2000),《A Room of One''s Own,自己的房間》,張秀亞譯,台北: 天培文化。
王志弘,(2000),《性別化流動的政治與詩學》,台北:田園文化。
何書豪,(2002),〈溫泉空間、體熱邊緣-同性戀「私密」情/慾繚繞溫泉「公共」空間之操演及其晚期現代意義〉,《戶外遊憩研究》,15(1):17-42。別蓮蒂,(2000),《生活形態白皮書—2000年台灣消費習慣調查報告》,台北:商周出版社。
吳正德,(2004),《女性消費者購買行為與行銷策略之探討--以筆記型電腦為例》,國立台北大學碩士論文。吳慧真,(2001),《打開青春SPA大門-營造21世紀身心靈》。台北:宏碩出版社。
吳曉琪,(2002),〈SPA 熱潮與個人化:新世紀的休閒與身體政治〉,《戶外遊憩研究》,15(1):43-61李素馨,(1997),〈都市女性休閒類型和休閒阻礙〉,《戶外遊憩研究》,10(1):43-68。李斯毅譯,(2005),〈心靈消費〉,《Why people buy things they don’t need?》,台北:沃爾文化。
周君佩,(1999),《逾越╱愉悅的身體政治:女子三溫暖的女性休閒經驗與空間意義》,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易秀瑜,(2005),《橘色之女性連鎖消費空間的崛起—以台北市易購屋為例》,銘傳大學碩士論文。林芳玫等著,(1996),《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台北:女書文化。
林信宏,(2003),《運動廣告中的符號消費現象》,南華大學碩士論文。林恩盈,(2002),《星巴克人在台北—消費文化的省思》,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侯錦雄,(2004),《體驗付費的休閒空間營造-溫泉區景觀與泡湯的文化商品》,台中:好湯、好泉、好故鄉-全國溫泉觀光發展研討會。孫治本,(2004),《個人化與生活風格社群》,台北:唐山出版社。
高碧英,(2001),《百貨公司的消費空間圖像建構與詮釋—以高雄市大統百貨和平店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碩士論文。畢恆達,(2001),《空間就是權力》,台北:心靈工坊。
許哲銘,(2003),《言情小說中的女性身體政治---瓊瑤小說與九○年代後言情小說之比較》,南華大學碩士論文。許義忠,(2003),《休閒場所的性別意涵》,婦研縱橫69。
許義忠,(2004),〈女性研究近況分析:1997-2003〉,《戶外遊憩研究》,17(4):1-21陳妍君,(2003),《探索通往心靈的消費…SPA》,政治大學廣告研究所碩士論文。陳妍君等,(2005),〈The Journey of Inner Self身、心、靈〉,《誠品好讀》,台北:誠品書店。
陳坤宏,(2005),《消費文化理論》。台北:揚智出版社。陳盈蕙,(2004),《文化創意產業體驗式行銷之探討—以表演藝術產業為例》,淡江大學碩士論文。陳慧如,(2005),〈台中‧新消費美學〉,《商業周刊》,第931 期。陳麗珍,(2003),《解讀居家中女性的自我與異己》,中原大學碩士論文。曾煥政,(2000),《女性自助旅行者的旅行經驗研究》,國立台灣大學碩士論文。
曾寶芬、李君如,(2004),〈一路平安-女性自助旅行者的人身侵犯不安感〉,《餐旅暨家政學刊》,第一卷第二期。黃惠如,(2005),〈大聲喊Lohas!樂活族〉,《康健雜誌》,第85期。楊婉歆,(2003),《都會咖啡館情境空間的體驗—女性的經驗剖析》,逢甲大學碩士論文。董香欗,(2001),《中年女性家庭照顧者休閒生活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碩士論文。趙曉慧,(2002),《打造性別認同的基地:解讀女性主義書店「女書店」之空間意義》,國立台灣大學碩士論文。劉維公,(1999),〈何謂生活風格--論生活風格的社會理論意涵〉,《當代》,50-168:10-25。劉維公,(2001),〈當代消費文化社會理論的分析架構--文化經濟學、生活風格與生活美學〉,《東吳社會學報》,11:113-136。
劉吟,(2005),《SPA工作者之身心勞動與社會流動》,元智大學碩士論文。
鍾碧霞,(2005),《探討Day SPA消費者的參與動機與考慮因素及其滿意度相關性之研究》,大葉大學碩士論文。蘇美彥,(2000),〈遇見布希亞:誠品書店、符號的消費與符號的空間--以誠品敦南店為例〉,《地理教育》,26:79-94。英文部分
Hall, C. M., & Page, S. J. (1999). The geography of tourism and recreation: environment, place, and SPAce. New York: Routledge Kelly, J. R., & Godbey, G. (1992). Sociology of leisure. State College.
Hudman, L., & Jaclson, R. (1994). Geography of travel and tourism (2nd ed.). Albany, NY: Delmar Publishers..Robert J.Sternberg(2001),Pathways to phychology(2nd ed.).
Kolter Philip(1997),Marketing Management:Analysis, Planning and Control ,9th Edition, NewJersey, Prentice-Hall Inc.
Little, Donna E. (2002). Women and Adventure Recreation: Reconstructing Leisure Constraints and Adventure Experiences to Negotiate Continuing Participation.,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34:2, 157-181.
Tsui, Bonnie(2001),"Soul asylum at the SPA",Advertising Age(72).
網站部分
BEING SPA 能量國度,http://www.beingsport.com.tw
Her Care女人,http://hercafe.yam.com/subj_forum/sub/
卡爾登溫泉SPA養生會館http://www.carltonspa.com/home.htm
台灣ISPA協會,http://www.gogoSPA.com/iSPA/
台灣連鎖暨加盟協會,http://www.tcfa.org.tw/index.asp
自然美生活館,http://www.wcn.com.tw
自然美生活館,http://www.wcn.com.tw
奇摩知識網,http://tw.knowledge.yahoo.com
岱蔻兒海洋SPA,http://www.thalgo.com.tw
昇財麗禧女子三溫暖,http://www.townwork.com.tw
肯園Aromatherapy Day SPA,http://www.canjune.com.tw/
芳香資源網,http://www.tacocity.com.tw/aroma/
南華大學網路社會學通訊http//www.nhu.edu.tw/~society/e-j.htm
趴趴走網站http://www.papago.com.tw/
香水教育與技http://netcity3.web.hinet.net/UserData/lcy213/
香草魔法學院,http://www.herbcare.com.tw
泰國觀光局台北辦事處網站,http://www.tattpe.org.tw/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http://www.itri.org.tw
您的時尚美容/折扣/資訊指南,http://www.fashionguide.com.tw/
眾香云集網站http://www.geocities.com/perfume_hk/index.html
喜悅活髮美塑館,http://www.merrySPA.com.tw/
彭春梅SPA女子專業美容美體事業機構,http://www.66SPA.com.tw
登琪爾SPA,http://www.enjoySPA.com
搜狐生活網站,http://life.women.sohu.com/
數位時代雙週刊,http://www.bnext.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