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9.171)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9 02:23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李嘉惠
研究生(外文):Chia-hui Li
論文名稱:戰國儒家心性情說研究-以《禮記》三篇、〈性自命出〉為中心的考察
論文名稱(外文):The Research of Hsin, Hsing, and Ching Hsuo of the Confucian School during the Warring States:A Research Centered on Three Chapters of “Li-chi” and “Hsing-tzu-ming-chu”
指導教授:郭梨華郭梨華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Li-hua Kuo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東吳大學
系所名稱:哲學系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哲學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6
畢業學年度:9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63
中文關鍵詞:郭店楚簡儒家
外文關鍵詞:HsinHsingChingthe bamboo slips of GuodianConfucian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3
  • 點閱點閱:594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6
  儒家哲學始終以人為中心,關心人的情感、心性等問題,從心性情三者來說明人性主體的概念架構,對心性情三者的解釋不同或倚重方向不一,乃構成不同心性論體系,同時也是構成對人性的不同了解的原因。在戰國儒家人性學說的發展上,心性情思想佔有一個很重要的地位,只是往往研究者較偏重於對人性的性善與性惡之道德方面的探討,強調人性的道德自覺與德性涵養,但儒家是否只重視人格修養與道德陶冶?是否忽視人最直接的情感表現?是否就否定人的一切情感需求?其實,心性情的問題是有連帶關係的,無法只論其一或其二。如果離開了情感,只言心或性,則心性論容易流於形式化的概念,喪失其所固有的豐富性。
  本論文的架構大抵上從「心」、「性」、「情」三者依序探究其涵義,不同文獻對「心」「性」「情」三者的使用,將有相同或相異的差別,這也是先秦儒學內部派別出現分歧,更是其派別劃分的主要標誌。所以,本文探索的範圍以《禮記》三篇-〈大學〉、〈中庸〉、〈樂記〉與楚簡〈性自命出〉為主,並與《詩經》、《尚書》、《左傳》、《國語》、《論語》為心性情問題的探源文獻,以及論述後來發展出來的孟子、荀子兩大儒家派別的概況。故本論文第二章「心性情問題探源與發展」即是以孔子之前的傳世中國古典文獻中的《詩經》、《尚書》、《左傳》、《國語》為探求心性情的初期思維概況,試圖從簡單概念中找出後來儒家心性情思想的依循緣由。其次,孔子本身作為先秦儒學的奠基者,即使還沒有提出完整的心性情學說或理論,但在《論語》中「性相近,習相遠也」的說法,已對後來弟子在人性論的看法上產生重要影響。最後,論述先秦儒學的兩大不同派別,孟子與荀子開展情形。第三章「《禮記》三篇」主要從〈大學〉、〈中庸〉、〈樂記〉的心性情探討中,我們可以看到這些孔子以後的弟子致力在解釋:以仁為內在性情的根據來源為何,並且試圖從不同的向度去為仁學與天道、性命的貫通作努力,以為仁學建構形上根據。第四章「〈性自命出〉」主要探索在孔子向孟子過渡時期中,隱約可見的儒家早期心性情說之輪廓。梳理《孟子》書中為何要極言人性本善,使得孔子的人性論到孟子的性善論之間的心性情說有如此明顯變化,從〈性自命出〉之探究,能得到相當程度的回答。第五章「結論」,總結本論文對戰國儒家心性情說研究的探析成果,以及未來展望。
  Confucian philosophy is centered on human being all the time. It pays attention to the issues of human feeling (ching 情), nature (hsing 性) and mind (hsin 心). Hsin, hsing, and ching are employed to illustrate the conceptual framework of the subject of human nature. Different explanations or inclinations towards hsin, hsing, and ching establish various hsin and hsing ideological systems, and construct different comprehension of human nature at the same time. The ideas of hsin, hsing, and ching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Confucian theory of human nature during the warring states; however, researchers generally lay particular stress on the exploration of good nature and evil nature in moral aspects, and put emphasis on moral consciousness and virtue cultivation of human nature. Does the Confucian School merely put emphasis on the cultivation of personality and morality? Is the most direct expression of feeling ignored? Does the Confucian School deny all the need of feeling by human being? As a matter of fact, the issues of hsin, hsing, and ching are related. It is impossible to discuss merely one or two of them. If we only focus on hsin or hsing, omitting the feeling, hsin-hsing-lun would easily become a concept of formality and lose its inherent enrichment.
  The structure of this research primarily explores the meanings of hsin, hsing, and ching in order. The application of hsin, hsing, and ching by various documents will lead to similarity or difference. This is also a sign that inner sects of the Confucian School disagree with each other in the pre-Qin period. Furthermore, it is a main symbol of the division among the sects. Therefore, the scope of this research is mainly based on three chapters of Li-chi (《禮記》)-- Ta-hs�佘n (《大學》), Chung-yung (《中庸》) and Y�瀹h-chi (《樂記》)—and the bamboo slips of Guodian Hsing-tzu-ming-chu (〈性自命出〉), takes Shih-ching (《詩經》), Shang-shu (《尚書》), Tso-chuan (《左傳》), Guo-yu (《國語》), and Lun-yu (《論語》) as the origin-tracing documents for hsin, hsing, and ching issues and applies the discourse of Meng-tzu (孟子) and Hs�刡-tzu (荀子) which were developed later on. Therefore, the second chapter of the research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Hsin, Hsing, and Ching Issues” applies Chinese classical documents handed down for generations before Confucius--Shih-ching, Shang-shu, Tso-chuan, and Guo-yu—to explore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hsin, hsing, and ching in the initial stage, and attempts to locate the reason why Confucian hsin, hsing, and ching ideas depend on the above-mentioned document with simple concepts. Secondly, Confucius himself as the founder of the Confucian School in the pre-Qin period, his proverb “By nature, near together; by practice far apart.” (「性相近,習相遠」)in Lun-yu had had a great influence on his disciples’ viewpoints of the theory of human nature even though he had not presented a complete hsin, hsing, and ching doctrine or theory. Finally, the research discusses the two major and distinct sects of the Confucian School-- Meng-tzu and Hs�刡-tzu—and their development. The third chapter “three chapters of Li-chi explores hsin, hsing, and ching in Ta-hs�佘n, Chung-yung, and Y�瀹h-chi, and we can see that Confucius’ disciples made efforts to explain the source which benevolence (j�闑 仁) is regarded as the inner disposition, and attempted to have a thorough knowledge of benevolence, tian dao and hsing ming to establish metaphysical basis for benevolence. The fourth chapter “Hsing-tzu-ming-chu” primarily explores the indistinct outlines of the Confucian hsin-hsing-ching-hsuo in the initial stage during the transitional period, and elucidates the reason why the goodness of human nature is illustrated to the utmost in Meng-tzu (《孟子》) so that the Hsin-hsing-ching-hsuo varies evidently between Confucius’ theory of human nature and Meng-tzu’s theory of good nature. From the exploration of Hsing-tzu-ming-chu, we can get a clear answer to a degree. The fifth chapter “Conclusion” sums up the result which this research explores the study of hsin, hsing, and ching hsuo of the Confucian School during the warring states, and prospects into the future.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
第三節 當代研究概況論述

第二章 心性情問題探源與發展
第一節 《詩經》、《尚書》、《左傳》、《國語》的心性情說
第二節 《論語》的心性情說
第三節 《孟子》的心性情說
第四節 《荀子》的心性情說

第三章 《禮記》三篇的心性情說
第一節 〈大學〉的心性情說
第二節 〈中庸〉的心性情說
第三節 〈樂記〉的心性情說

第四章 〈性自命出〉的心性情說
第一節 心的思想探究
第二節 性的思想探究
第三節 情的思想探究

第五章 結論

參考書目
一、古籍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述:《十三經注疏.尚書》(台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8月初版13刷)。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述:《十三經注疏.詩經》(台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8月初版13刷)。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述:《十三經注疏.論語》(台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8月初版13刷)。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述:《十三經注疏.孟子》(台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8月初版13刷)。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述:《十三經注疏.荀子》(台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8月初版13刷)。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述:《十三經注疏.禮記》(台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8月初版13刷)。
[漢]董仲舒著、蘇輿義證:《春秋繁露義證》(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漢]王充:《論衡》(台北:台灣古籍,1997年)。
[漢]班固著、[唐]顏師古注:《漢書藝文志》(台北:華聯,1973年)。
[唐]魏徵等:《隋書》(台北:中華書局,1973年)。
[唐]張守節:《史記正義》(台北:台灣商務,1983年)。
[宋]歐陽修:《歐陽修全集》(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
[宋]程頤、程灝:《二程全集》(台北:台灣中華書局印行,1986年)。
[宋]朱熹:《四書集注》(台北:台灣中華書局印行,1984年)。
[宋]朱熹:《朱文公文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
[宋]黎靖德編:《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6月)。
[元]陳澔:《禮記集說》(台北:啟明書局,1952年)。
[明]王守仁:《王陽明全集》(台北:上海古籍,1992年)。
[清]孫希旦:《禮記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12月)。
[清]王先謙:《荀子集解》(台北:藝文印書館,2000年5月)。
[清]戴震:《戴震全書》(合肥市:黃山書社,1995年10月第1版)。
[清]戴震:《孟子字義疏證》(北京:中華書局,1961年)。
[清]王筠:《文字蒙求》(台北:文光圖書公司,1967年)。
[清]劉寶楠:《論語正義》(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清]焦循:《孟子正義》(台北:文津,1988年)。
[清]袁枚:《小倉山房尺牘》(台北:啟明書局,1961年)。
李學勤主編:《十三經注疏.毛詩正義》(北京:北京大學,1999年)。
李學勤主編:《十三經注疏.尚書正義》(北京:北京大學,1999年)。
李學勤主編:《十三經注疏.春秋左傳正義》(北京:北京大學,1999年)。
李學勤主編:《十三經注疏.論語注疏》(北京:北京大學,1999年)。
李學勤主編:《十三經注疏.禮記正義》(北京:北京大學,1999年)。
李學勤主編:《十三經注疏.孟子注疏》(北京:北京大學,1999年)。
國立編譯館主編:《十三經注疏.禮記注疏》(台北:新文豐,2001年)。
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主編:《周易注疏》(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72年)。
荊門市博物館編譯:《郭店楚墓竹簡》(北京:文物1998年)。
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上海:上海古籍,2001年)。

二、近人中國思想研究相關論著 (依作者姓名筆劃編排)

[日]中國出土資料學會編集:《中國出土資料研究》第7號(東京都:中國出土資料研究會,2003年)。
[英]葛瑞漢、張海晏譯:《論道者》(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2003年8月)。
丁四新:《郭店楚墓竹簡思想研究》(北京:東方,2000年10月)。
丁原植:《楚簡儒家性情說研究》(台北:萬卷樓,2002年5月)。
丁原植:《郭店楚簡儒家佚籍四種釋析》(台北:台灣古籍,2004年9月)。
中央五七藝術大學音樂學院理論組:《樂記批注》(北京:人民音樂,1976年)。
中國哲學編委會編:《郭店簡與儒學研究》第21輯(瀋陽:遼寧教育,2000年1月)。
中國哲學編輯部、國際儒學學術委員會編:《郭店楚簡研究》第20輯(瀋陽:遼寧教育,2000年1月)。
中華書局編輯部:《文史》第35輯(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6月)。
孔繁:《荀子評傳》(南京:南京大學,1997年)。
王博:《簡帛思想文獻論集》(台北:台灣古籍,2001年)。
王菡:《《禮記.樂記》之道德形上學》(台北:文史哲,2002年3月初版)。
朱心怡:《天之道與人之道:郭店楚簡儒道思想研究》(台北:文津,2004年5月)。
朱淵清等編:《上博館藏戰國楚竹書研究》(上海:上海書店,2004年)。
江文思等編、梁溪譯:《孟子心性之學》(北京:社會科學文獻,2005年3月)。
江俠菴編譯:《先秦經籍考》(台北:河洛圖書,1975年)。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台北:正中書局,1990年8月)。
牟宗三:《圓善論》(台北:學生書局,1985年)。
牟宗三:《中國哲學的特質》(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77年)。
何曉明:《孟子與中國文化》(開封:河南大學,1995年)。
吳怡:《中庸誠的哲學》(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76年)。
吳怡:《中國哲學的生命和方法》(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3月)。
吳復生:《荀子思想新探》(台北:文史哲,1998年)。
李中華主編:《中國人學思想史》(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年)。
李天虹:《郭店竹簡性自命出研究》(武漢:湖北教育,2003年1月)。
李冬君:《孔子聖化與儒者革命》(北京:中國人民大學,2004年4月)。
李幼蒸:《仁學解釋學-孔孟倫理學結構分析》(北京:中國人民大學,2004年7月)。
李景林:《教化的哲學-儒家思想的一種新詮釋》(哈爾濱:黑龍江人民,2005年)。
李零:《上博楚簡三篇校讀記》(台北:萬卷樓,2002年3月初版)。
李零:《簡帛古書與學術源流》(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4年)。
李零:《郭店楚簡校讀記》(北京:北京大學,2002年)。
李滌生:《荀子集釋》(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1年)。
李學勤:《簡帛佚籍與學術史》(南昌:江西教育,2001年9月)。
李澤厚:《論語今讀》(合肥市:安徽文藝,1998年)。
李澤厚:《中國古代思想史論》(台北縣:谷風,1987年)。
李澤厚:《實用理性與樂感文化》(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5年1月)。
李澤厚、劉綱紀:《中國美學史》(台北縣:谷風,1987年2月再版)。
阮廷焯:《先秦諸子考佚》(台北:鼎文,1980年3月初版)。
周何:《禮學概論》(台北:三民書局,1998年1月)。
林安弘:《儒家禮樂之道德思想》(台北:文津,1988年11月)。
林素玟:《禮記人文美學探究》(台北:文津,2001年10月)。
林素英:《從郭店簡探究其倫常觀念-以服喪思想為討論基點》(台北:萬卷樓,2003年)。
林啟屏:《儒家思想中的具體性思維》(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04年)。
林義正:《孔子學說探微》(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7年9月)。
武漢大學中國文化研究院編:《郭店楚簡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武漢:湖北人民,2000年)。
金春峰:《《周易》經傳梳理與郭店楚簡思想新釋》(台北:台灣古籍,2003年4月)。
韋政通:《荀子與古代哲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2年9月)。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9年校訂版)。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香港九龍:新亞書院研究所印行,1974年修訂再版)。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76年5月再版)。
唐君毅:《中國文化之精神價值》(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74年)。
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2年)。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1年第1版)。
徐復觀:《中國思想史論集》(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8年第8版)。
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8年10月第10版)。
高明:《禮記概說》(台北:黎明,1978年)。
高柏園:《孟子哲學與先秦思想》(台北:文津,1996年)。
涂宗流等著:《郭店楚簡先秦儒家佚書校釋》(台北:萬卷樓,2001年)。
國際儒學聯合會主編:《儒學現代性探索》(北京:北京圖書館,2002年8月)。
張立文:《中國哲學範疇發展史.天道篇》(台北:五南,1996年)。
張立文:《中國哲學範疇發展史.人道篇》(台北:五南,1997年)。
張立文主編:《性》(台北:七略,1997年7月初版)。
張立文主編:《心》(台北:七略,1996年11月初版)。
張西堂:《荀子真偽考》(台北:明文,1994年)。
張岱年:《中國哲學大綱》(台北:藍燈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
張秋升等主編:《中國儒學史研究》(濟南:齊魯書社,2004年12月)。
張蕙慧:《儒家樂教思想研究》(台北:文史哲,1985年6月)。
張覺:《荀子譯注》(台北:上海古籍,1996年8月)。
梁啟雄:《荀子簡釋》(台北:華正書局,1974年10月)。
淺野裕一:《戰國楚簡研究》(台北:萬卷樓,2004年12月)。
郭沂:《郭店竹簡與先秦學術思想》(上海:上海教育,2002年10月)。
郭沫若:《青銅時代》(重慶市:文治,1945年)。
郭齊勇:《儒學與儒學史新論》(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02年)。
郭齊勇主編:《儒家倫理爭鳴集-以親親互隱為中心》(武漢:湖北教育,2004年)。
陳良運:《中國詩學體系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1992年)。
陳偉:《郭店竹書別釋》(武漢:湖北教育,2003年)。
陳鼓應編:《道家文化研究》第17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9年)。
陳滿銘:《中庸思想研究》(台北:文津,1989年)。
傅斯年:《性命古訓辨證》(台北:聯經,1980年9月)。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台北:三民書局,1981年2月增訂版)。
勞思光:《大學中庸譯註新編》(香港:中文大學,2000年)。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台北:台灣商務,1994年)。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新編》(北京:人民,1982年)。
馮達文等主編:《新編中國哲學史》上冊(北京:人民,2004年7月)。
黃俊傑:《孟子思想的歷史發展》(台北:中研院文哲所,1995年)。
黃俊傑:《孟子思想的現代詮釋》(台北:台大,2002年)。
黃俊傑:《孟學思想史論》卷二(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7年)。
黃俊傑編譯:《史學方法論叢》(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1年增訂再版)。
楊天宇:《禮記譯注》(上海:上海古籍,1997年)。
楊伯峻編著:《春秋左傳注》(台北:洪葉,1993年)。
楊祖漢:《儒家的心學傳統》(台北:文津,1992年)。
楊朝明等主編:《孔子與孔門弟子研究》(濟南:齊魯書社,2004年12月)。
楊澤波:《孟子評傳》(南京:南京大學,1998年)。
葛榮晉:《中國哲學範疇導論》(台北:萬卷樓,1993年)。
廖名春:《出土簡帛叢考》(武漢:湖北教育,2004年2月)。
廖名春:《荀子新探》(台北:文津,1994年2月)。
廖名春:《簡帛思想文獻論集》(台北:台灣古籍,2001年5月)。
廖名春:《新出楚簡試論》(台北:台灣古籍,2001年5月)。
蒙文通:《中國哲學思想探原》(台北:台灣古籍,1997年)。
蒙培元:《中國心性論》(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6年3月)。
蒙培元:《情感與理性》(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02年)。
蒙培元:《理學範疇系統》(北京:人民,1998年5月)。
蒙培元:《中國哲學主體思維》(北京:人民,1997年)。
趙士林:《荀子》(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
趙澤厚:《大學研究》(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72年)。
劉祖信、龍永芳:《郭店楚簡綜覽》(台北:萬卷樓,2005年3月)。
劉耘華:《詮釋學與先秦儒學之意義生成》(上海:上海譯文,2002年3月)。
劉夢溪主編:《中國現代學術經典.傅斯年卷》(石家莊:河北教育,1996年8月第1版)。
歐陽禎人:《先秦儒家性情思想研究》(武漢:武漢大學,2005年7月)。
歐陽禎人:《郭店儒簡論略》(台北:台灣古籍,2003年4月)。
蔡仁厚:《儒家思想的時代意義》(台北:文津,1987年5月)。
蔡仁厚:《孔孟荀哲學》(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0年)。
蔡仁厚:《儒家心性之學論要》(台北:文津,1990年7月)。
蔡仲德:《中國音樂美學史稿》(北京:人民音樂,1988年)。
蔡仲德:《中國音樂美學史資料注譯》(北京:人民音樂,1990年)。
蔡仲德:《音樂與文化的人本主義思考》(廣州市:廣東人民,1999年)。
錢穆:《孔子與論語》(台北:聯經,1974年)。
錢穆:《論語新解》(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2年)。
錢穆:《先秦諸子繫年》(石家莊:河北教育,2002年1月第1版)。
駢宇騫:《簡帛文獻概述》(台北:萬卷樓,2005年4月)。
韓德民:《荀子與儒家的社會理想》(濟南:齊魯書社,2001年)。
魏元珪:《孟荀道德哲學》(台北:谷風,1987年)。
龐樸:《竹帛五行篇校注及研究》(台北:萬卷樓,2000年)。
龐樸等著:《郭店楚簡與早期儒學》(台北:台灣古籍,2002年5月)。
龐樸等著:《古墓新知》(台北:台灣古籍,2002年6月)。

三、期刊論文 (依作者姓名筆劃編排)

丁四新:〈論〈性自命出〉與思孟學派的關係〉,《中國哲學史》,2000年第4期。
丁四新:〈論〈性自命出〉與公孫尼子的關係〉,《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第5期。
丁為祥:〈從〈性自命出〉看儒家性善論的形成理路〉,《孔子研究》,2001年第3期。
尤煌傑:〈導言:儒道與性情〉,《哲學與文化》,2003年10月第30卷第10期。
王幸平:〈〈性自命出〉對孔子人性論的發展〉,《江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04年第23卷第3期。
王振復、陳立群:〈郭店楚簡〈性自命出〉的美學意義〉,《復旦學報》(社會科學
版),2003年第1期。
王晚霞:〈「誠」就天地間-論中庸之道的核心意義〉,《湖南第一師範學報》,2005年第5卷第2期。
王開府:〈思想研究法綜論-以中國哲學為例〉,《國文學報》,1998年第27期。
王開府:〈由〈中庸〉探討儒家倫理的基本信念〉,《鵝湖學誌》,1990年第5期。
王菡:〈《禮記.樂記》是神秘主義嗎?〉,《鵝湖月刊》,2000年11月第26卷
第5期。
王愛華:〈〈樂記〉及其音樂美學思想〉,《白城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1年第15卷第3期。
王葆玹:〈郭店竹書時代新證〉,《中國出土資料研究》,2003年3月21日。
王夢鷗:〈樂記考〉,《孔孟學報》,1962年9月第4期。
王耀貴:〈〈樂記〉的中和思想〉,《南開學報》,1994年第6期。
田宇、王英君,〈聲、音、樂的遞進-讀〈樂記〉〉,《常州師範專科學校學報》,2003年第21卷第3期。
向世陵:〈郭店竹簡「性」「情」說〉,《孔子研究》,1999年第1期。
朱心怡:〈論戰國時期儒家心性之學的發展〉,《成大中文學報》,2005年第13期。
朱孟庭:〈儀禮燕禮用樂考〉上,《孔孟月刊》,1999年第37卷第8期。
朱孟庭:〈儀禮燕禮用樂考〉下,《孔孟月刊》,1999年第37卷第9期。
余治平:〈儒學之性情形而上學〉,《哲學與文化》,2003年10月第30卷第10期。
呂文英:〈荀子心性論及禮義價值之商榷〉,《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論文集刊》,2000年6月第6期。
呂紹綱:〈性命說-由孔子到思孟〉,《孔子研究》,1999年第3期。
巫夢虹:〈孟子的心性論〉,《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論文集刊》,2001年6月第7期。
李天虹:〈從〈性自命出〉談孔子與詩、書、禮、樂〉,《中國哲學史》,2000年第4期。
李天虹:〈〈性自命出〉的編聯及分篇〉,《清華簡帛研究》(第1輯),2000年。
李有兵、盧春紅、方哲:〈心性本不二-從〈郭店竹簡.性自命出〉篇論儒家「性」論之特徵〉,《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4期。
李壯鷹:〈詩歌與音樂〉,《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4年第3期。
李明輝:〈焦循對孟子心性論的詮釋及其方法論問題〉,《臺大歷史學報》,1999年12月第24期。
李景林:〈孔孟心性思想要義〉,《孔孟學報》,1997年3月第73期。
李景林:〈從郭店簡看思孟學派的性與天道論〉,《孔孟月刊》,2000年第38卷第5期。
李景林:〈讀上博簡〈性情論〉的幾點聯想〉,《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2年第6期。
李業道:〈先秦的社會學-〈樂記〉〉,《音樂研究》(季刊),1995年3月第1期。
李學勤:〈郭店簡與《禮記》〉,《中國哲學史》,1998年第4期。
周何:〈《禮記.昏義》篇闡義〉,《孔孟月刊》,2001年第40卷第4期。
周雅清:〈郭店楚簡〈性自命出〉的「性」論〉,《孔孟月刊》,2004年第42卷第9期。
周滿江:〈從詩教與樂教看孔子的美育思想〉,《桂林市教育學院學報》(綜合版),1994年第3期。
明言:〈中國古代音樂思想的兩極-〈樂記〉、《聲無哀樂論》哲學美學思想概觀〉,《新余高專學報》,2000年9月第5卷第3期。
林月惠:〈從宋明理學的「性情論」考察劉蕺山對「中庸」「喜怒哀樂」的詮釋〉,《中國文哲研究集刊》,2004年9月第25期。
林月惠:〈中韓儒學的「情」-以朱子與李退溪為例〉,《中山人文學報》,2002年10月第15期。
林月惠:〈宋儒對於「仁」的詮釋-以《論語》「觀過,斯知仁矣」為例〉,《鵝湖學誌》,2001年6月第26期。
林安梧:〈孟子心學義理結構初探〉,《鵝湖》,1997年第22卷第10期。
林啟屏:〈孟荀「心性論」與儒學意識〉,《文史哲》,2006年第5期。
林義正:〈孔子的天人感應觀-以〈魯邦大旱〉為中心的考察〉,《「新出土文獻與先秦思想重構」國際學術研討會》,2005年3月25日至36日。
胡曉偉:〈音樂美育孕育創造性人格〉,《藝術教育》,2005年第2期。
英冠球:〈情感與道德-陽明與謝勒的比較〉,香港人文哲學會:http://arts.cuhk.edu.hk/~hkshp/humanities/ph128-13.htm,2005年1月。
唐愛民:〈先秦儒家的樂教思想探微〉,《齊魯學刊》,2000年第3期。
孫長祥:〈儒家禮樂思想中的身體思維-從《禮記》論起〉,《東吳哲學學報》,2004年8月第10期。
孫星群:〈〈樂記〉成書於戰國中期的力證-以湖北郭店楚墓竹簡為據〉,《天津音樂學院學報》(天籟),2005年第3期。
徐文武:〈〈樂記〉音樂教育思想研究中幾個重要問題的初步探索〉,《文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1998年第3期。
晁福林:〈孔子與〈宛丘〉-兼論周代巫覡地位的變化與巫女不嫁之俗〉,《甘肅社會科學》,2006年第1期。
秦太明:〈〈樂記〉音樂思想的儒家特徵〉,《河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年第25卷第5期。
耿飛:〈淺析音樂美的範疇〉,《大舞台藝術雙月刊》,2005年第2期。
袁保新:〈天道、心性、與歷史-孟子人性論的再詮釋〉,《哲學與文化》,1995年11月第22卷第11期。
馬世年:〈孟子心性學說的理論主張與修養實踐〉,《東方人文學誌》,2004年9月第3卷第3期。
馬育良:〈「出神入化」-關於先秦儒家性情觀之源流的思考〉,《皖西學院學》,2002年12月第18卷第6期。
馬育良:〈先秦儒家性情觀之演進及其文化闡釋〉,《孔孟月刊》,2001年2月第39卷第6期。
馬育良:〈荀子性情觀及相關思想之討論〉,《孔孟學報》,2003年9月第81期。
馬育良:〈孟子「四端」說與「情」〉,《孔孟月刊》,2001年8月第39卷第12期。
涂元濟:〈興與原始思維〉,《福建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6年第4期。
涂維民:〈中國古代音樂美學範疇中的情與理、形與神〉,《南昌高專學報》,1998年第4期。
張茂澤:〈〈性自命出〉篇心性論大不同於〈中庸〉說〉,《人文雜誌》,2000年第3期。
張復熙:〈先秦儒家情法觀初探〉,《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6年第1期。
張義賓:〈〈樂記〉中的兩種音樂美學觀-《易傳》和《荀子》對〈樂記〉音樂美學思想的影響〉,《陰山學刊》,2004年1月第17卷第1期。
張德文:〈〈樂記〉的美育思想及其理論基礎〉,《哲學與文化》,2003年9月第30卷第9期。
張衛紅:〈〈性自命出〉的成德進路〉,《山東工商學院學報》,2003年第17卷第5期。
曹建國:〈子游與〈性自命出〉〉,簡帛研究網站:http://www.jianbo.org/Wssf/2003/caojianguo05.htm,2003年8月15日。
梁濤:〈竹簡〈性自命出〉的人性論問題〉,《管子學刊》,2002年第1期。
梁濤:〈〈性自命出〉與早期儒家心性論〉上,簡帛研究網站:http://www.jianbo.org/Wssf/Liangtao10-01.htm,2001年2月26日。
梁濤:〈〈性自命出〉與早期儒家心性論〉下,簡帛研究網站:http://www.jianbo.org/Wssf/Liangtao10-03.htm,2001年3月19日。
梁濤:〈竹簡〈性自命出〉與《孟子》「天下之言性」章〉,簡帛研究網站:http://www.jianbo.org/Wssf/2002/liangtao02.htm,2004年11月21日。
梁濤:〈〈大學〉早出新証〉,《中國哲學史》,2000年第3期。
許抗生:〈〈性自命出〉、〈中庸〉、《孟子》思想的比較研究〉,《孔子研究》,2002年第1期。
連劭名:〈論郭店楚簡〈性自命出〉中的「道」〉,《中國哲學史》,2000年第4期。
郭振香:〈孔子尚情哲學的際遇與氣質〉,《安慶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9月第25卷第5期。
郭梨華:〈戴震哲學的「事-情」〉,《實習研討會》(澳門中國哲學會主辦),2003年8月24日至27日。
郭梨華:〈中國哲學的起源與本原探究-「文」與「情」的哲學思惟〉,《21世紀中華文化世界論壇》(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等主辦),2002年12月18日至20日。
郭梨華:〈中國哲學中「文」的哲學精神及其內涵〉《中國哲學史》(中國哲學會主辦),2003年第4期。
郭梨華:〈〈性情論〉與〈性自命出〉中關於「情」的哲學探索〉,《新出土文獻與古代文明》,2004年4月。
郭梨華:〈簡、帛「五行」的禮樂考述〉,《哲學與文化》,1999年5月第26卷第5期。
郭梨華:〈《孟子》、儒家佚籍及《管子》四篇心性學之系譜〉,《孟子思想的當代價值國際學術研討會》,2006年4月26日至28日。
郭齊勇:〈郭店楚簡〈性自命出〉的心術觀〉,《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9月第24卷第5期。
郭齊勇:〈郭店儒家簡與孟子心性論〉,《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第5期。
陳代波:〈郭店楚簡〈性自命出〉篇的人性論簡析〉,《東疆學刊》,2000年10月第17卷第4期。
陳志菲:〈和:先秦文化的包容體-淺析〈樂記〉中「和」的人文內涵及意義〉,《五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11月第5卷第4期。
陳來:〈郭店楚簡〈性自命出〉與上博藏簡〈性情論〉〉,《孔子研究》,2002年第2期。
陳來:〈郭店楚簡之〈性自命出〉篇初探〉,《孔子研究》,1998年第3期。
陳芸:〈對〈樂記〉音樂美學辨證思想的探討〉,《黃鐘》(中國武漢音樂學院學報),2004年增刊。
陳桐生:〈哲學.禮學.詩學-談〈性情論〉與〈孔子詩論〉的學術聯繫〉,《中國哲學史》,2004年第4期。
陳偉:〈郭店簡書〈人雖有性〉校釋〉,《中國哲學史》,2000年第4期。
陳麗桂:〈郭店儒簡〈性自命出〉所顯現的思想傾向〉,《中國學術年刊》,1999年3月第20期。
陳麗桂:〈〈性情論〉說道〉,《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研究》,2003年3月。
陳麗桂:〈郭店儒簡的外王思想〉,《臺大文史哲學報》,2001年11月第55期。
陳艷:〈〈樂記〉音樂美學思想淺析〉,《河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第30卷第5期。
陶磊:〈郭店儒簡與告子學說〉,簡帛研究網站:http://www.bamboosilk.org/Wssf/Taolei2.htm,2001年4月14日。
彭林:〈思孟心性說簡論〉,簡帛研究網站:http://www.bamboosilk.org/admin3/list.asp?id=1009,2003年9月20日。
彭林:〈論有為與無為-從郭店楚簡看儒道性情同異〉,《光明日報》(理論周刊第3版),2002年4月9日。
曾世煌:〈孟子心性論初探兼論與荀子心性論的差異〉,《語文學報》,2001年12月第8期。
曾春海:〈荀學禮文化的知識理論〉,《輔仁學誌》(人文藝術之部),2000年12月第27期。
曾春海:〈項退結教授的孔、孟、荀人學研究〉,《哲學與文化》,2005年9月第32卷第9期。
游小波:〈略論中國古代美學的「志-情」範疇〉,《理論學習月刊》,1995年第10期。
程水金:〈西周末年的鑒古思潮與今文《尚書》的流傳背景-兼論《尚書》的思想意蘊〉,《漢學研究》,2001 年第19卷第1期。
馮耀明:〈荀子人性論新詮-附榮辱篇23字衍之糾謬〉,《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2005年7月第14期。
黃松毅:〈論詩經的「興」與古典詩歌「情」「景」關係的演變〉,《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年10月第20卷第4期。
黃金榔:〈漢儒董仲舒的人性論試探〉,《嘉南學報》,2004年12月第30期。
黃瑩暖:〈朱子對孟子心性觀及工夫論的理解〉,《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集刊》,1995年6月第39期。
逯雪梅:〈論《禮記.樂記》的「中和」文藝思想〉,《北方論壇》,2003年第6期。
楊易禾:〈音樂表演藝術中的情與理〉,《藝苑音樂版》(季刊),1994年第2期。
楊勇:〈賦詩以理性 塑己以詩情-孔子論「詩」用「詩」初解〉,《西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5月第21卷。
楊海文:〈孟子心性論的邏輯架構〉,《孔孟月刊》,2001年5月第39卷第9期。
楊祖漢:〈四端七情之辯與成德之教〉,《鵝湖學誌》,2003年6月第30期。
楊國榮:〈心性之辯:從孟子到王陽明-兼論王陽明重建心體的理論意蘊〉,《孔孟學報》,1996年9月第72期。
楊雷、魏長領:〈中國古代樂教的德育功能以及現代啟示〉,《中州學刊》,1998年第4期。
楊儒賓:〈〈中庸〉、〈大學〉變成經典的歷程-從性命之書的觀點立論〉,《台大歷史學報》,1999年第24期。
楊濱:〈論《詩經》中「興」的「起情」作用〉,《唐都學刊》,1995年第11卷第6期。
葉明春:〈〈樂記〉作者及成書年代論爭述評〉上,《星海音樂學院學報》,1999年第4期。
葉明春:〈〈樂記〉作者及成書年代論爭述評〉下,《星海音樂學院學報》,2000年第1期。
葛榮晉:〈儒簡的「性情論」「五行論」-郭店竹簡哲學思想初探〉二,《石油政工研究》,2002年第5期。
解光宇:〈儒家性情學說歷程及其終結-戴震人性學說在終結中的作用〉,《學術界》,1997年第1期。
賈忠婷:〈朱熹透過《孟子》所闡述的「心性情」三分之義理內涵〉,《鵝湖》,2003年11月第29卷第5期。
賈錫信:〈尚用•重情•達意-略論孔子的文藝觀及其影響〉,《天津師大學報》,1995年第4期。
鄒榮、雷金銀:〈對〈樂記〉音樂美學思想中幾個重要論點的研究〉,《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年第23卷第6期。
廖名春:〈郭店簡〈性自命出〉的編連與分合問題〉,《中國哲學史》,2000年第4期。
廖群:〈「樂亡(毋)離情」-〈孔子詩論〉「歌言情」說〉,《文藝研究》,2002年第2期。
緒紅霞:〈孔子的樂教思想及其對音樂教學的啟示〉,《當代教育科學》,2003年第13期。
蒙培元:〈漫談情感哲學〉,Confucius 2000:http://www.confucius2000.com/confucius/mtqgzx.htm,2002年1月10日。
蒙培元:〈情感與理性〉,《哲學與文化》,2001年11月第28卷第11期。
趙中偉:〈性自命出.命自天降-上海戰國竹簡〈性情論〉與郭店竹簡〈性自命出〉之人性論剖析〉,《輔仁學誌》(人文藝術之部),2002年第29期。
趙東栓:〈《易傳》的哲學體系與〈樂記〉的文藝理論體系〉,《孔子研究》,2002年第2期。
趙馥洁:〈郭店楚簡〈性自命出〉篇的價值意識〉,《西安聯合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第3卷第3期。
劉心明:〈《禮記.樂記》作於公孫尼之說辨誤〉,《山東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年1月。
劉原池:〈朱熹對張載「心統性情」說的開展〉,《哲學與文化》,2005年7月第32卷第7期。
劉樂賢:〈〈性自命出〉的學派性質〉,簡帛研究網站:http://www.jianbo.org/Wssf/Liulexuan.htm,2000年8月。
劉樂賢:〈〈性自命出〉與〈淮南子.繆稱〉論「情」〉,《中國哲學史》,2000年第4期。
劉燕平、涂維民:〈論中國古代音樂美學範疇中的情與理、形與神〉,《江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8月第33卷第3期。
歐陽禎人:〈試論〈性自命出〉的美學思想〉,《湖北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第21卷第2期。
歐陽禎人:〈〈太一生水〉與先秦儒家性情論〉,《孔子研究》,2002年第1期。
歐陽禎人:〈論〈性自命出〉對儒家人學思想的轉進〉,《孔子研究》,2000年第3期。
潘小慧:〈上博簡與郭店簡〈性自命出〉篇中「情」的意義與價值〉,《輔仁學誌》(人文藝術之部),2002年第29期。
潘小慧:〈「善」的意義與價值-以孔孟哲學為例〉,《哲學與文化》,2002年1月第29卷第1期。
潘小慧:〈荀子的「解蔽心」-荀學作為道德實踐論的人之哲學理解〉,《哲學與文化》,1998年6月第25卷第6期。
蔡仁厚:〈論詩禮樂與文化生命〉,《東海哲學研究集刊》,1997年7月第4期。
蔡仲德:〈與李學勤先生辨〈樂記〉作者問題-兼論學術信息交流〉,《星海音樂學院學報》,1995年第1、2期。
諸葛俊元:〈談《郭店楚簡.性自命出》中「心」與「性」〉,《鵝湖月刊》,2001年3月第26卷第10期。
魯瑞菁:〈《郭店楚簡.性自命出》的思想特色〉,《靜宜人文學報》,2001年8月第14期。
鄯愛紅:〈試論荀子樂教與成人之道〉,《孔子研究》,1999年第4期。
錢鋼:〈孔子的功利詩學觀及以情為教〉,《齊魯學刊》,1997年第2期。
薛永武:〈試論孔子的情商思想〉,《孔子研究》,2000年第4期。
譚鍾琪:〈〈樂記〉與中國古代的樂教〉,《社會科學家》,2005年3月第2期。
酄連武、劉淑榮:〈淺談音樂藝術的本質及審美特徵〉,《渤海學刊》,1994年第4期。

四、學位論文 (依作者姓名筆劃編排)

伍振勳:《荀子「天生人成」思想的意義新探》(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4年6月)。
范麗梅 :《郭店儒家佚籍研究-以心性問題為開展之主軸》(台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1月)。
陳霖慶:《郭店〈性自命出〉暨上博〈性情論〉綜合研究》(台北:國立臺灣大
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6月)。
楊秀宮:《先秦儒家禮法思想的演變與發展》(台中:東海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8年6月)。
劉振維:《論先秦儒家思想中禮的人文精神》(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年6月)。
謝君直:《郭店楚簡的天道思想》(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3年6月)。
謝佳惠:《郭店儒簡四篇政教觀-以〈性自命出〉、〈六德〉為主》(台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6月)。
謝素菁:《郭店儒簡之內聖外王思想》(台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6月)。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張德文:〈〈樂記〉的美育思想及其理論基礎〉,《哲學與文化》,2003年9月第30卷第9期。
2. 諸葛俊元:〈談《郭店楚簡.性自命出》中「心」與「性」〉,《鵝湖月刊》,2001年3月第26卷第10期。
3. 蔡仁厚:〈論詩禮樂與文化生命〉,《東海哲學研究集刊》,1997年7月第4期。
4. 魯瑞菁:〈《郭店楚簡.性自命出》的思想特色〉,《靜宜人文學報》,2001年8月第14期。
5. 潘小慧:〈荀子的「解蔽心」-荀學作為道德實踐論的人之哲學理解〉,《哲學與文化》,1998年6月第25卷第6期。
6. 潘小慧:〈「善」的意義與價值-以孔孟哲學為例〉,《哲學與文化》,2002年1月第29卷第1期。
7. 蒙培元:〈情感與理性〉,《哲學與文化》,2001年11月第28卷第11期。
8. 劉原池:〈朱熹對張載「心統性情」說的開展〉,《哲學與文化》,2005年7月第32卷第7期。
9. 賈忠婷:〈朱熹透過《孟子》所闡述的「心性情」三分之義理內涵〉,《鵝湖》,2003年11月第29卷第5期。
10. 楊國榮:〈心性之辯:從孟子到王陽明-兼論王陽明重建心體的理論意蘊〉,《孔孟學報》,1996年9月第72期。
11. 楊祖漢:〈四端七情之辯與成德之教〉,《鵝湖學誌》,2003年6月第30期。
12. 黃瑩暖:〈朱子對孟子心性觀及工夫論的理解〉,《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集刊》,1995年6月第39期。
13. 馮耀明:〈荀子人性論新詮-附榮辱篇23字衍之糾謬〉,《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2005年7月第14期。
14. 程水金:〈西周末年的鑒古思潮與今文《尚書》的流傳背景-兼論《尚書》的思想意蘊〉,《漢學研究》,2001 年第19卷第1期。
15. 曾春海:〈項退結教授的孔、孟、荀人學研究〉,《哲學與文化》,2005年9月第32卷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