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籍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述:《十三經注疏.尚書》(台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8月初版13刷)。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述:《十三經注疏.詩經》(台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8月初版13刷)。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述:《十三經注疏.論語》(台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8月初版13刷)。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述:《十三經注疏.孟子》(台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8月初版13刷)。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述:《十三經注疏.荀子》(台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8月初版13刷)。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述:《十三經注疏.禮記》(台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8月初版13刷)。
[漢]董仲舒著、蘇輿義證:《春秋繁露義證》(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漢]王充:《論衡》(台北:台灣古籍,1997年)。
[漢]班固著、[唐]顏師古注:《漢書藝文志》(台北:華聯,1973年)。
[唐]魏徵等:《隋書》(台北:中華書局,1973年)。
[唐]張守節:《史記正義》(台北:台灣商務,1983年)。
[宋]歐陽修:《歐陽修全集》(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
[宋]程頤、程灝:《二程全集》(台北:台灣中華書局印行,1986年)。
[宋]朱熹:《四書集注》(台北:台灣中華書局印行,1984年)。
[宋]朱熹:《朱文公文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
[宋]黎靖德編:《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6月)。
[元]陳澔:《禮記集說》(台北:啟明書局,1952年)。
[明]王守仁:《王陽明全集》(台北:上海古籍,1992年)。
[清]孫希旦:《禮記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12月)。
[清]王先謙:《荀子集解》(台北:藝文印書館,2000年5月)。
[清]戴震:《戴震全書》(合肥市:黃山書社,1995年10月第1版)。
[清]戴震:《孟子字義疏證》(北京:中華書局,1961年)。
[清]王筠:《文字蒙求》(台北:文光圖書公司,1967年)。
[清]劉寶楠:《論語正義》(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清]焦循:《孟子正義》(台北:文津,1988年)。
[清]袁枚:《小倉山房尺牘》(台北:啟明書局,1961年)。
李學勤主編:《十三經注疏.毛詩正義》(北京:北京大學,1999年)。
李學勤主編:《十三經注疏.尚書正義》(北京:北京大學,1999年)。
李學勤主編:《十三經注疏.春秋左傳正義》(北京:北京大學,1999年)。
李學勤主編:《十三經注疏.論語注疏》(北京:北京大學,1999年)。
李學勤主編:《十三經注疏.禮記正義》(北京:北京大學,1999年)。
李學勤主編:《十三經注疏.孟子注疏》(北京:北京大學,1999年)。
國立編譯館主編:《十三經注疏.禮記注疏》(台北:新文豐,2001年)。
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主編:《周易注疏》(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72年)。
荊門市博物館編譯:《郭店楚墓竹簡》(北京:文物1998年)。
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上海:上海古籍,2001年)。
二、近人中國思想研究相關論著 (依作者姓名筆劃編排)
[日]中國出土資料學會編集:《中國出土資料研究》第7號(東京都:中國出土資料研究會,2003年)。
[英]葛瑞漢、張海晏譯:《論道者》(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2003年8月)。
丁四新:《郭店楚墓竹簡思想研究》(北京:東方,2000年10月)。
丁原植:《楚簡儒家性情說研究》(台北:萬卷樓,2002年5月)。
丁原植:《郭店楚簡儒家佚籍四種釋析》(台北:台灣古籍,2004年9月)。
中央五七藝術大學音樂學院理論組:《樂記批注》(北京:人民音樂,1976年)。
中國哲學編委會編:《郭店簡與儒學研究》第21輯(瀋陽:遼寧教育,2000年1月)。
中國哲學編輯部、國際儒學學術委員會編:《郭店楚簡研究》第20輯(瀋陽:遼寧教育,2000年1月)。
中華書局編輯部:《文史》第35輯(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6月)。
孔繁:《荀子評傳》(南京:南京大學,1997年)。
王博:《簡帛思想文獻論集》(台北:台灣古籍,2001年)。
王菡:《《禮記.樂記》之道德形上學》(台北:文史哲,2002年3月初版)。
朱心怡:《天之道與人之道:郭店楚簡儒道思想研究》(台北:文津,2004年5月)。
朱淵清等編:《上博館藏戰國楚竹書研究》(上海:上海書店,2004年)。
江文思等編、梁溪譯:《孟子心性之學》(北京:社會科學文獻,2005年3月)。
江俠菴編譯:《先秦經籍考》(台北:河洛圖書,1975年)。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台北:正中書局,1990年8月)。
牟宗三:《圓善論》(台北:學生書局,1985年)。
牟宗三:《中國哲學的特質》(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77年)。
何曉明:《孟子與中國文化》(開封:河南大學,1995年)。
吳怡:《中庸誠的哲學》(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76年)。
吳怡:《中國哲學的生命和方法》(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3月)。
吳復生:《荀子思想新探》(台北:文史哲,1998年)。
李中華主編:《中國人學思想史》(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年)。
李天虹:《郭店竹簡性自命出研究》(武漢:湖北教育,2003年1月)。
李冬君:《孔子聖化與儒者革命》(北京:中國人民大學,2004年4月)。
李幼蒸:《仁學解釋學-孔孟倫理學結構分析》(北京:中國人民大學,2004年7月)。
李景林:《教化的哲學-儒家思想的一種新詮釋》(哈爾濱:黑龍江人民,2005年)。
李零:《上博楚簡三篇校讀記》(台北:萬卷樓,2002年3月初版)。
李零:《簡帛古書與學術源流》(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4年)。
李零:《郭店楚簡校讀記》(北京:北京大學,2002年)。
李滌生:《荀子集釋》(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1年)。
李學勤:《簡帛佚籍與學術史》(南昌:江西教育,2001年9月)。
李澤厚:《論語今讀》(合肥市:安徽文藝,1998年)。
李澤厚:《中國古代思想史論》(台北縣:谷風,1987年)。
李澤厚:《實用理性與樂感文化》(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5年1月)。
李澤厚、劉綱紀:《中國美學史》(台北縣:谷風,1987年2月再版)。
阮廷焯:《先秦諸子考佚》(台北:鼎文,1980年3月初版)。
周何:《禮學概論》(台北:三民書局,1998年1月)。
林安弘:《儒家禮樂之道德思想》(台北:文津,1988年11月)。
林素玟:《禮記人文美學探究》(台北:文津,2001年10月)。
林素英:《從郭店簡探究其倫常觀念-以服喪思想為討論基點》(台北:萬卷樓,2003年)。
林啟屏:《儒家思想中的具體性思維》(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04年)。
林義正:《孔子學說探微》(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7年9月)。
武漢大學中國文化研究院編:《郭店楚簡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武漢:湖北人民,2000年)。
金春峰:《《周易》經傳梳理與郭店楚簡思想新釋》(台北:台灣古籍,2003年4月)。
韋政通:《荀子與古代哲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2年9月)。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9年校訂版)。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香港九龍:新亞書院研究所印行,1974年修訂再版)。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76年5月再版)。
唐君毅:《中國文化之精神價值》(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74年)。
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2年)。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1年第1版)。
徐復觀:《中國思想史論集》(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8年第8版)。
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8年10月第10版)。
高明:《禮記概說》(台北:黎明,1978年)。
高柏園:《孟子哲學與先秦思想》(台北:文津,1996年)。
涂宗流等著:《郭店楚簡先秦儒家佚書校釋》(台北:萬卷樓,2001年)。
國際儒學聯合會主編:《儒學現代性探索》(北京:北京圖書館,2002年8月)。
張立文:《中國哲學範疇發展史.天道篇》(台北:五南,1996年)。
張立文:《中國哲學範疇發展史.人道篇》(台北:五南,1997年)。
張立文主編:《性》(台北:七略,1997年7月初版)。
張立文主編:《心》(台北:七略,1996年11月初版)。
張西堂:《荀子真偽考》(台北:明文,1994年)。
張岱年:《中國哲學大綱》(台北:藍燈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
張秋升等主編:《中國儒學史研究》(濟南:齊魯書社,2004年12月)。
張蕙慧:《儒家樂教思想研究》(台北:文史哲,1985年6月)。
張覺:《荀子譯注》(台北:上海古籍,1996年8月)。
梁啟雄:《荀子簡釋》(台北:華正書局,1974年10月)。
淺野裕一:《戰國楚簡研究》(台北:萬卷樓,2004年12月)。
郭沂:《郭店竹簡與先秦學術思想》(上海:上海教育,2002年10月)。
郭沫若:《青銅時代》(重慶市:文治,1945年)。
郭齊勇:《儒學與儒學史新論》(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02年)。
郭齊勇主編:《儒家倫理爭鳴集-以親親互隱為中心》(武漢:湖北教育,2004年)。
陳良運:《中國詩學體系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1992年)。
陳偉:《郭店竹書別釋》(武漢:湖北教育,2003年)。
陳鼓應編:《道家文化研究》第17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9年)。
陳滿銘:《中庸思想研究》(台北:文津,1989年)。
傅斯年:《性命古訓辨證》(台北:聯經,1980年9月)。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台北:三民書局,1981年2月增訂版)。
勞思光:《大學中庸譯註新編》(香港:中文大學,2000年)。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台北:台灣商務,1994年)。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新編》(北京:人民,1982年)。
馮達文等主編:《新編中國哲學史》上冊(北京:人民,2004年7月)。
黃俊傑:《孟子思想的歷史發展》(台北:中研院文哲所,1995年)。
黃俊傑:《孟子思想的現代詮釋》(台北:台大,2002年)。
黃俊傑:《孟學思想史論》卷二(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7年)。
黃俊傑編譯:《史學方法論叢》(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1年增訂再版)。
楊天宇:《禮記譯注》(上海:上海古籍,1997年)。
楊伯峻編著:《春秋左傳注》(台北:洪葉,1993年)。
楊祖漢:《儒家的心學傳統》(台北:文津,1992年)。
楊朝明等主編:《孔子與孔門弟子研究》(濟南:齊魯書社,2004年12月)。
楊澤波:《孟子評傳》(南京:南京大學,1998年)。
葛榮晉:《中國哲學範疇導論》(台北:萬卷樓,1993年)。
廖名春:《出土簡帛叢考》(武漢:湖北教育,2004年2月)。
廖名春:《荀子新探》(台北:文津,1994年2月)。
廖名春:《簡帛思想文獻論集》(台北:台灣古籍,2001年5月)。
廖名春:《新出楚簡試論》(台北:台灣古籍,2001年5月)。
蒙文通:《中國哲學思想探原》(台北:台灣古籍,1997年)。
蒙培元:《中國心性論》(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6年3月)。
蒙培元:《情感與理性》(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02年)。
蒙培元:《理學範疇系統》(北京:人民,1998年5月)。
蒙培元:《中國哲學主體思維》(北京:人民,1997年)。
趙士林:《荀子》(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
趙澤厚:《大學研究》(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72年)。
劉祖信、龍永芳:《郭店楚簡綜覽》(台北:萬卷樓,2005年3月)。
劉耘華:《詮釋學與先秦儒學之意義生成》(上海:上海譯文,2002年3月)。
劉夢溪主編:《中國現代學術經典.傅斯年卷》(石家莊:河北教育,1996年8月第1版)。
歐陽禎人:《先秦儒家性情思想研究》(武漢:武漢大學,2005年7月)。
歐陽禎人:《郭店儒簡論略》(台北:台灣古籍,2003年4月)。
蔡仁厚:《儒家思想的時代意義》(台北:文津,1987年5月)。
蔡仁厚:《孔孟荀哲學》(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0年)。
蔡仁厚:《儒家心性之學論要》(台北:文津,1990年7月)。
蔡仲德:《中國音樂美學史稿》(北京:人民音樂,1988年)。
蔡仲德:《中國音樂美學史資料注譯》(北京:人民音樂,1990年)。
蔡仲德:《音樂與文化的人本主義思考》(廣州市:廣東人民,1999年)。
錢穆:《孔子與論語》(台北:聯經,1974年)。
錢穆:《論語新解》(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2年)。
錢穆:《先秦諸子繫年》(石家莊:河北教育,2002年1月第1版)。
駢宇騫:《簡帛文獻概述》(台北:萬卷樓,2005年4月)。
韓德民:《荀子與儒家的社會理想》(濟南:齊魯書社,2001年)。
魏元珪:《孟荀道德哲學》(台北:谷風,1987年)。
龐樸:《竹帛五行篇校注及研究》(台北:萬卷樓,2000年)。
龐樸等著:《郭店楚簡與早期儒學》(台北:台灣古籍,2002年5月)。
龐樸等著:《古墓新知》(台北:台灣古籍,2002年6月)。
三、期刊論文 (依作者姓名筆劃編排)
丁四新:〈論〈性自命出〉與思孟學派的關係〉,《中國哲學史》,2000年第4期。
丁四新:〈論〈性自命出〉與公孫尼子的關係〉,《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第5期。
丁為祥:〈從〈性自命出〉看儒家性善論的形成理路〉,《孔子研究》,2001年第3期。
尤煌傑:〈導言:儒道與性情〉,《哲學與文化》,2003年10月第30卷第10期。王幸平:〈〈性自命出〉對孔子人性論的發展〉,《江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04年第23卷第3期。
王振復、陳立群:〈郭店楚簡〈性自命出〉的美學意義〉,《復旦學報》(社會科學
版),2003年第1期。
王晚霞:〈「誠」就天地間-論中庸之道的核心意義〉,《湖南第一師範學報》,2005年第5卷第2期。
王開府:〈思想研究法綜論-以中國哲學為例〉,《國文學報》,1998年第27期。
王開府:〈由〈中庸〉探討儒家倫理的基本信念〉,《鵝湖學誌》,1990年第5期。王菡:〈《禮記.樂記》是神秘主義嗎?〉,《鵝湖月刊》,2000年11月第26卷第5期。
王愛華:〈〈樂記〉及其音樂美學思想〉,《白城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1年第15卷第3期。
王葆玹:〈郭店竹書時代新證〉,《中國出土資料研究》,2003年3月21日。
王夢鷗:〈樂記考〉,《孔孟學報》,1962年9月第4期。
王耀貴:〈〈樂記〉的中和思想〉,《南開學報》,1994年第6期。
田宇、王英君,〈聲、音、樂的遞進-讀〈樂記〉〉,《常州師範專科學校學報》,2003年第21卷第3期。
向世陵:〈郭店竹簡「性」「情」說〉,《孔子研究》,1999年第1期。
朱心怡:〈論戰國時期儒家心性之學的發展〉,《成大中文學報》,2005年第13期。朱孟庭:〈儀禮燕禮用樂考〉上,《孔孟月刊》,1999年第37卷第8期。朱孟庭:〈儀禮燕禮用樂考〉下,《孔孟月刊》,1999年第37卷第9期。余治平:〈儒學之性情形而上學〉,《哲學與文化》,2003年10月第30卷第10期。呂文英:〈荀子心性論及禮義價值之商榷〉,《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論文集刊》,2000年6月第6期。呂紹綱:〈性命說-由孔子到思孟〉,《孔子研究》,1999年第3期。
巫夢虹:〈孟子的心性論〉,《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論文集刊》,2001年6月第7期。李天虹:〈從〈性自命出〉談孔子與詩、書、禮、樂〉,《中國哲學史》,2000年第4期。
李天虹:〈〈性自命出〉的編聯及分篇〉,《清華簡帛研究》(第1輯),2000年。
李有兵、盧春紅、方哲:〈心性本不二-從〈郭店竹簡.性自命出〉篇論儒家「性」論之特徵〉,《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4期。
李壯鷹:〈詩歌與音樂〉,《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4年第3期。
李明輝:〈焦循對孟子心性論的詮釋及其方法論問題〉,《臺大歷史學報》,1999年12月第24期。李景林:〈孔孟心性思想要義〉,《孔孟學報》,1997年3月第73期。李景林:〈從郭店簡看思孟學派的性與天道論〉,《孔孟月刊》,2000年第38卷第5期。
李景林:〈讀上博簡〈性情論〉的幾點聯想〉,《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2年第6期。
李業道:〈先秦的社會學-〈樂記〉〉,《音樂研究》(季刊),1995年3月第1期。
李學勤:〈郭店簡與《禮記》〉,《中國哲學史》,1998年第4期。
周何:〈《禮記.昏義》篇闡義〉,《孔孟月刊》,2001年第40卷第4期。周雅清:〈郭店楚簡〈性自命出〉的「性」論〉,《孔孟月刊》,2004年第42卷第9期。周滿江:〈從詩教與樂教看孔子的美育思想〉,《桂林市教育學院學報》(綜合版),1994年第3期。
明言:〈中國古代音樂思想的兩極-〈樂記〉、《聲無哀樂論》哲學美學思想概觀〉,《新余高專學報》,2000年9月第5卷第3期。
林月惠:〈從宋明理學的「性情論」考察劉蕺山對「中庸」「喜怒哀樂」的詮釋〉,《中國文哲研究集刊》,2004年9月第25期。林月惠:〈中韓儒學的「情」-以朱子與李退溪為例〉,《中山人文學報》,2002年10月第15期。林月惠:〈宋儒對於「仁」的詮釋-以《論語》「觀過,斯知仁矣」為例〉,《鵝湖學誌》,2001年6月第26期。林安梧:〈孟子心學義理結構初探〉,《鵝湖》,1997年第22卷第10期。林啟屏:〈孟荀「心性論」與儒學意識〉,《文史哲》,2006年第5期。
林義正:〈孔子的天人感應觀-以〈魯邦大旱〉為中心的考察〉,《「新出土文獻與先秦思想重構」國際學術研討會》,2005年3月25日至36日。
胡曉偉:〈音樂美育孕育創造性人格〉,《藝術教育》,2005年第2期。
英冠球:〈情感與道德-陽明與謝勒的比較〉,香港人文哲學會:http://arts.cuhk.edu.hk/~hkshp/humanities/ph128-13.htm,2005年1月。
唐愛民:〈先秦儒家的樂教思想探微〉,《齊魯學刊》,2000年第3期。
孫長祥:〈儒家禮樂思想中的身體思維-從《禮記》論起〉,《東吳哲學學報》,2004年8月第10期。孫星群:〈〈樂記〉成書於戰國中期的力證-以湖北郭店楚墓竹簡為據〉,《天津音樂學院學報》(天籟),2005年第3期。
徐文武:〈〈樂記〉音樂教育思想研究中幾個重要問題的初步探索〉,《文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1998年第3期。
晁福林:〈孔子與〈宛丘〉-兼論周代巫覡地位的變化與巫女不嫁之俗〉,《甘肅社會科學》,2006年第1期。
秦太明:〈〈樂記〉音樂思想的儒家特徵〉,《河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年第25卷第5期。
耿飛:〈淺析音樂美的範疇〉,《大舞台藝術雙月刊》,2005年第2期。
袁保新:〈天道、心性、與歷史-孟子人性論的再詮釋〉,《哲學與文化》,1995年11月第22卷第11期。馬世年:〈孟子心性學說的理論主張與修養實踐〉,《東方人文學誌》,2004年9月第3卷第3期。馬育良:〈「出神入化」-關於先秦儒家性情觀之源流的思考〉,《皖西學院學》,2002年12月第18卷第6期。
馬育良:〈先秦儒家性情觀之演進及其文化闡釋〉,《孔孟月刊》,2001年2月第39卷第6期。馬育良:〈荀子性情觀及相關思想之討論〉,《孔孟學報》,2003年9月第81期。馬育良:〈孟子「四端」說與「情」〉,《孔孟月刊》,2001年8月第39卷第12期。涂元濟:〈興與原始思維〉,《福建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6年第4期。
涂維民:〈中國古代音樂美學範疇中的情與理、形與神〉,《南昌高專學報》,1998年第4期。
張茂澤:〈〈性自命出〉篇心性論大不同於〈中庸〉說〉,《人文雜誌》,2000年第3期。
張復熙:〈先秦儒家情法觀初探〉,《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6年第1期。
張義賓:〈〈樂記〉中的兩種音樂美學觀-《易傳》和《荀子》對〈樂記〉音樂美學思想的影響〉,《陰山學刊》,2004年1月第17卷第1期。
張德文:〈〈樂記〉的美育思想及其理論基礎〉,《哲學與文化》,2003年9月第30卷第9期。張衛紅:〈〈性自命出〉的成德進路〉,《山東工商學院學報》,2003年第17卷第5期。
曹建國:〈子游與〈性自命出〉〉,簡帛研究網站:http://www.jianbo.org/Wssf/2003/caojianguo05.htm,2003年8月15日。
梁濤:〈竹簡〈性自命出〉的人性論問題〉,《管子學刊》,2002年第1期。
梁濤:〈〈性自命出〉與早期儒家心性論〉上,簡帛研究網站:http://www.jianbo.org/Wssf/Liangtao10-01.htm,2001年2月26日。
梁濤:〈〈性自命出〉與早期儒家心性論〉下,簡帛研究網站:http://www.jianbo.org/Wssf/Liangtao10-03.htm,2001年3月19日。
梁濤:〈竹簡〈性自命出〉與《孟子》「天下之言性」章〉,簡帛研究網站:http://www.jianbo.org/Wssf/2002/liangtao02.htm,2004年11月21日。
梁濤:〈〈大學〉早出新証〉,《中國哲學史》,2000年第3期。
許抗生:〈〈性自命出〉、〈中庸〉、《孟子》思想的比較研究〉,《孔子研究》,2002年第1期。
連劭名:〈論郭店楚簡〈性自命出〉中的「道」〉,《中國哲學史》,2000年第4期。
郭振香:〈孔子尚情哲學的際遇與氣質〉,《安慶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9月第25卷第5期。
郭梨華:〈戴震哲學的「事-情」〉,《實習研討會》(澳門中國哲學會主辦),2003年8月24日至27日。
郭梨華:〈中國哲學的起源與本原探究-「文」與「情」的哲學思惟〉,《21世紀中華文化世界論壇》(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等主辦),2002年12月18日至20日。
郭梨華:〈中國哲學中「文」的哲學精神及其內涵〉《中國哲學史》(中國哲學會主辦),2003年第4期。
郭梨華:〈〈性情論〉與〈性自命出〉中關於「情」的哲學探索〉,《新出土文獻與古代文明》,2004年4月。
郭梨華:〈簡、帛「五行」的禮樂考述〉,《哲學與文化》,1999年5月第26卷第5期。郭梨華:〈《孟子》、儒家佚籍及《管子》四篇心性學之系譜〉,《孟子思想的當代價值國際學術研討會》,2006年4月26日至28日。
郭齊勇:〈郭店楚簡〈性自命出〉的心術觀〉,《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9月第24卷第5期。
郭齊勇:〈郭店儒家簡與孟子心性論〉,《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第5期。
陳代波:〈郭店楚簡〈性自命出〉篇的人性論簡析〉,《東疆學刊》,2000年10月第17卷第4期。
陳志菲:〈和:先秦文化的包容體-淺析〈樂記〉中「和」的人文內涵及意義〉,《五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11月第5卷第4期。
陳來:〈郭店楚簡〈性自命出〉與上博藏簡〈性情論〉〉,《孔子研究》,2002年第2期。
陳來:〈郭店楚簡之〈性自命出〉篇初探〉,《孔子研究》,1998年第3期。
陳芸:〈對〈樂記〉音樂美學辨證思想的探討〉,《黃鐘》(中國武漢音樂學院學報),2004年增刊。
陳桐生:〈哲學.禮學.詩學-談〈性情論〉與〈孔子詩論〉的學術聯繫〉,《中國哲學史》,2004年第4期。
陳偉:〈郭店簡書〈人雖有性〉校釋〉,《中國哲學史》,2000年第4期。
陳麗桂:〈郭店儒簡〈性自命出〉所顯現的思想傾向〉,《中國學術年刊》,1999年3月第20期。陳麗桂:〈〈性情論〉說道〉,《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研究》,2003年3月。
陳麗桂:〈郭店儒簡的外王思想〉,《臺大文史哲學報》,2001年11月第55期。陳艷:〈〈樂記〉音樂美學思想淺析〉,《河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第30卷第5期。
陶磊:〈郭店儒簡與告子學說〉,簡帛研究網站:http://www.bamboosilk.org/Wssf/Taolei2.htm,2001年4月14日。
彭林:〈思孟心性說簡論〉,簡帛研究網站:http://www.bamboosilk.org/admin3/list.asp?id=1009,2003年9月20日。
彭林:〈論有為與無為-從郭店楚簡看儒道性情同異〉,《光明日報》(理論周刊第3版),2002年4月9日。
曾世煌:〈孟子心性論初探兼論與荀子心性論的差異〉,《語文學報》,2001年12月第8期。曾春海:〈荀學禮文化的知識理論〉,《輔仁學誌》(人文藝術之部),2000年12月第27期。
曾春海:〈項退結教授的孔、孟、荀人學研究〉,《哲學與文化》,2005年9月第32卷第9期。游小波:〈略論中國古代美學的「志-情」範疇〉,《理論學習月刊》,1995年第10期。
程水金:〈西周末年的鑒古思潮與今文《尚書》的流傳背景-兼論《尚書》的思想意蘊〉,《漢學研究》,2001 年第19卷第1期。馮耀明:〈荀子人性論新詮-附榮辱篇23字衍之糾謬〉,《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2005年7月第14期。黃松毅:〈論詩經的「興」與古典詩歌「情」「景」關係的演變〉,《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年10月第20卷第4期。
黃金榔:〈漢儒董仲舒的人性論試探〉,《嘉南學報》,2004年12月第30期。
黃瑩暖:〈朱子對孟子心性觀及工夫論的理解〉,《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集刊》,1995年6月第39期。逯雪梅:〈論《禮記.樂記》的「中和」文藝思想〉,《北方論壇》,2003年第6期。
楊易禾:〈音樂表演藝術中的情與理〉,《藝苑音樂版》(季刊),1994年第2期。
楊勇:〈賦詩以理性 塑己以詩情-孔子論「詩」用「詩」初解〉,《西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5月第21卷。
楊海文:〈孟子心性論的邏輯架構〉,《孔孟月刊》,2001年5月第39卷第9期。楊祖漢:〈四端七情之辯與成德之教〉,《鵝湖學誌》,2003年6月第30期。楊國榮:〈心性之辯:從孟子到王陽明-兼論王陽明重建心體的理論意蘊〉,《孔孟學報》,1996年9月第72期。楊雷、魏長領:〈中國古代樂教的德育功能以及現代啟示〉,《中州學刊》,1998年第4期。
楊儒賓:〈〈中庸〉、〈大學〉變成經典的歷程-從性命之書的觀點立論〉,《台大歷史學報》,1999年第24期。
楊濱:〈論《詩經》中「興」的「起情」作用〉,《唐都學刊》,1995年第11卷第6期。
葉明春:〈〈樂記〉作者及成書年代論爭述評〉上,《星海音樂學院學報》,1999年第4期。
葉明春:〈〈樂記〉作者及成書年代論爭述評〉下,《星海音樂學院學報》,2000年第1期。
葛榮晉:〈儒簡的「性情論」「五行論」-郭店竹簡哲學思想初探〉二,《石油政工研究》,2002年第5期。
解光宇:〈儒家性情學說歷程及其終結-戴震人性學說在終結中的作用〉,《學術界》,1997年第1期。
賈忠婷:〈朱熹透過《孟子》所闡述的「心性情」三分之義理內涵〉,《鵝湖》,2003年11月第29卷第5期。賈錫信:〈尚用•重情•達意-略論孔子的文藝觀及其影響〉,《天津師大學報》,1995年第4期。
鄒榮、雷金銀:〈對〈樂記〉音樂美學思想中幾個重要論點的研究〉,《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年第23卷第6期。
廖名春:〈郭店簡〈性自命出〉的編連與分合問題〉,《中國哲學史》,2000年第4期。
廖群:〈「樂亡(毋)離情」-〈孔子詩論〉「歌言情」說〉,《文藝研究》,2002年第2期。
緒紅霞:〈孔子的樂教思想及其對音樂教學的啟示〉,《當代教育科學》,2003年第13期。
蒙培元:〈漫談情感哲學〉,Confucius 2000:http://www.confucius2000.com/confucius/mtqgzx.htm,2002年1月10日。
蒙培元:〈情感與理性〉,《哲學與文化》,2001年11月第28卷第11期。趙中偉:〈性自命出.命自天降-上海戰國竹簡〈性情論〉與郭店竹簡〈性自命出〉之人性論剖析〉,《輔仁學誌》(人文藝術之部),2002年第29期。
趙東栓:〈《易傳》的哲學體系與〈樂記〉的文藝理論體系〉,《孔子研究》,2002年第2期。
趙馥洁:〈郭店楚簡〈性自命出〉篇的價值意識〉,《西安聯合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第3卷第3期。
劉心明:〈《禮記.樂記》作於公孫尼之說辨誤〉,《山東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年1月。
劉原池:〈朱熹對張載「心統性情」說的開展〉,《哲學與文化》,2005年7月第32卷第7期。劉樂賢:〈〈性自命出〉的學派性質〉,簡帛研究網站:http://www.jianbo.org/Wssf/Liulexuan.htm,2000年8月。
劉樂賢:〈〈性自命出〉與〈淮南子.繆稱〉論「情」〉,《中國哲學史》,2000年第4期。
劉燕平、涂維民:〈論中國古代音樂美學範疇中的情與理、形與神〉,《江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8月第33卷第3期。
歐陽禎人:〈試論〈性自命出〉的美學思想〉,《湖北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第21卷第2期。
歐陽禎人:〈〈太一生水〉與先秦儒家性情論〉,《孔子研究》,2002年第1期。
歐陽禎人:〈論〈性自命出〉對儒家人學思想的轉進〉,《孔子研究》,2000年第3期。
潘小慧:〈上博簡與郭店簡〈性自命出〉篇中「情」的意義與價值〉,《輔仁學誌》(人文藝術之部),2002年第29期。
潘小慧:〈「善」的意義與價值-以孔孟哲學為例〉,《哲學與文化》,2002年1月第29卷第1期。潘小慧:〈荀子的「解蔽心」-荀學作為道德實踐論的人之哲學理解〉,《哲學與文化》,1998年6月第25卷第6期。蔡仁厚:〈論詩禮樂與文化生命〉,《東海哲學研究集刊》,1997年7月第4期。蔡仲德:〈與李學勤先生辨〈樂記〉作者問題-兼論學術信息交流〉,《星海音樂學院學報》,1995年第1、2期。
諸葛俊元:〈談《郭店楚簡.性自命出》中「心」與「性」〉,《鵝湖月刊》,2001年3月第26卷第10期。魯瑞菁:〈《郭店楚簡.性自命出》的思想特色〉,《靜宜人文學報》,2001年8月第14期。鄯愛紅:〈試論荀子樂教與成人之道〉,《孔子研究》,1999年第4期。
錢鋼:〈孔子的功利詩學觀及以情為教〉,《齊魯學刊》,1997年第2期。
薛永武:〈試論孔子的情商思想〉,《孔子研究》,2000年第4期。
譚鍾琪:〈〈樂記〉與中國古代的樂教〉,《社會科學家》,2005年3月第2期。
酄連武、劉淑榮:〈淺談音樂藝術的本質及審美特徵〉,《渤海學刊》,1994年第4期。
四、學位論文 (依作者姓名筆劃編排)
伍振勳:《荀子「天生人成」思想的意義新探》(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4年6月)。范麗梅 :《郭店儒家佚籍研究-以心性問題為開展之主軸》(台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1月)。陳霖慶:《郭店〈性自命出〉暨上博〈性情論〉綜合研究》(台北:國立臺灣大
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6月)。
楊秀宮:《先秦儒家禮法思想的演變與發展》(台中:東海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8年6月)。劉振維:《論先秦儒家思想中禮的人文精神》(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年6月)。謝君直:《郭店楚簡的天道思想》(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3年6月)。謝佳惠:《郭店儒簡四篇政教觀-以〈性自命出〉、〈六德〉為主》(台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6月)。謝素菁:《郭店儒簡之內聖外王思想》(台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