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9.173)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10 04:58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張佳萱
研究生(外文):Chia -hsuan Chang
論文名稱:併入金控公司對銀行業經營效率影響之分析
指導教授:江淑玲江淑玲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Shu-Ling Chia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東吳大學
系所名稱:會計學系
學門:商業及管理學門
學類:會計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畢業學年度:9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80
中文關鍵詞:金控公司經營效率資料包絡法Malmquist生產力指數
外文關鍵詞: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Financial Holding CompanyMalmquist Productivity IndexOperational Efficiency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3
  • 點閱點閱:408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本研究旨在探討銀行併入金控公司後,對銀行業經營效率的影響。透過資料包絡分析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及Malmquist生產力指數和Tobit廻歸模型,以各銀行併入金控公司前後三年為研究期間,對民國90年6月「金融控股公司法」通過後,12家加入金控公司旗下之銀行作經營效率的分析,以瞭解金融機構整併為金融控股公司模式後,是否真能獲得綜效,提升經營效率。本研究之主要發現如下:(1)無論就整體技術效率、純粹技術效率或是規模效率值之分析,銀行業併入金控後,效率皆顯著提升,顯示金控公司的經營模式,應能產生綜效。(2)在Malmquist Index跨期成長分析方面,7年的研究期間顯示,各銀行皆處於生產力持續提升階段,但在併入金控後第三年,則呈現生產力衰退情形,而此主要導因於技術進步成長率的衰退;此外,併入金控前生產力提升,主要源於技術進步成長率,併入金控後生產力提升,則尚包括來自規模效率變動之帶動。(3)Tobit廻歸結果顯示,多角化經營與併入金控公司對整體經營效率有所提升,而自動化程度對經營效率則有不利影響。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effects of merged by the Financial Holding Company (FHC) on the operational efficiency of Taiwan banks. It examines 12 banks that merged by FHC since the Financial Holding Company Act came into effect. The findings are: (1) the operational efficiency of bank post-merged periods by FHC is greater than pre-merged periods; (2) Malmquist Productivity Index of the banks between period that three years before and after merged by FHC increases steadily; (3) while using Tobit regression model, the results show that level of automatic has negative effect and level of diversification and merged by FHC have positive effects on the operational efficiency.
目錄
圖目錄 II
表目錄 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及動機 1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 5
第四節 研究架構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8
第一節 銀行購併之相關文獻 8
第二節 資料包絡分析法運用於銀行業之相關文獻 11
第三章 研究方法 15
第一節 研究架構 15
第二節 研究假說 18
第三節 資料包絡分析法 22
第四節 麥式生產力指數(Malmquist Index) 24
第五節 研究設計 26
第六節 變數定義與衡量 29
第七節 樣本與資料來源 33
第四章 實證結果與分析 36
第一節 樣本敘述統計分析 36
第二節 以包絡分析法衡量銀行經營效率之分析 38
第三節 Malmquist Index 跨期成長分析 48
第四節 Tobit 迴歸分析 61
第五節 OLS 迴歸分析 68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71
第一節 研究結論 71
第二節 研究限制 73
第三節 研究建議 74
參考文獻 75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1.石世賢(民74),臺灣地區銀行業經營績效之評估與比較-資料包絡分析法之應用,私立銘傳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2.江婕寧 (民92),美國金融控股公司與非金融控股公司經營績效之比較,國立臺灣大學國際發展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3.吳美麗(民84),台灣製造業購併前後績效購併綜效與經營效率之實證研究,私立淡江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4.林如珍 (民90),台灣地區銀行業經營效率之評估-資料包絡分析法之應用,私立實踐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5.林卓民、陳明麗、楊於龍 (民93),「金融控股公司旗下子銀行成本效率之探討」,台灣銀行季刊,第五十五卷第四期。
6.林莊傑 (民92),國內銀行業經營效率分析之研究-運用資料包絡分析法與主成分分析法,私立真理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7.林惠文 (民90),「國際化與多角化策略對財務績效之影響--本國銀行業之比較分析」,商管科技季刊,第二卷第四期,頁377-397。
8.林霖,陳淼(民91),「跨國購併熱潮對公司獲利的影響評估--以英國為例」,臺灣經濟研究月刊,第二十五卷第十期,頁71-79。
9.林炳文(民91),「台灣地區商業銀行合併之效率分析:資料包絡法的應用」,台灣管理學刊,第一卷第二期,頁341-355。
10.胡慈容 (民90),企業購併之長期績效評估,私立東海大學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11.徐俊明(民91),財務管理理論與實務,新陸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12.莊耿忠(民92),金融機構購併對經營績效影響之研究,私立朝陽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碩士班未出版論文。
13.莊喬木(民93),購併對主併公司及其競爭者長短期績效之影響,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財務管理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14.孫梅瑞、陳隆麟 (民91),「台灣地區上市公司從事購併活動對經營效率影響之研究」,中山管理評論,第十卷第一期,頁115-184。
15.許榮傑 (民90),本國銀行與外國銀行效率差界性之研究-資料包絡分析法之應用,私立大葉大學國際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16.陳正芳(民87),台灣上市公司購併前後績效之比較研究─運用模糊理論剖析,私立東海大學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17.陳欣妤(民91),銀行業經營績效--非財務性指標之應用,國立臺灣科技大學企業管理所碩士論文。
18.張寶塔、王克陸、梁志豪(民93),「我國銀行經營效率、技術效率與規模效率之分類研究--資料包絡分析法之應用」,管理研究學報,第四卷第一期,頁91-122。
19.許淑瑋 (民90),台灣企業購併後績效衡量之實證分析,國立台灣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20.許鈺珮、張錫介 (民94),「金融控股公司實施對台灣銀行業經營效率影響之分析」,金融風險管理季刊,第一卷第二期,頁33-56。
21.梁榮輝、廖振盛 (民94),「主併廠商與目標經營效率之研究-臺灣銀行業實證分析」,亞太社會科技學報,第四卷第二期,頁101-128。
22.郭憲章、許振維、李揚、徐萬炉 (民90),「台灣地區商業銀行效率之研究-應用資料包絡分析法」,亞太社會科技學報,第一卷第一期,頁17-39。
23.彭素君 (民93),「購併活動對主併公司影響之實證研究--以我國證券業為例」,臺灣銀行季刊,第五十五卷第一期,頁286-306。
24.曾柔鶯、陳珮玲 (民94),「組織因素對併購後績效影響之研究-以證券業為例」,企銀季刊,第二十六卷第二期,頁47-68。
25.曾昭玲、陳世能、林俊宏(民94),「逾放比對銀行經營績效影響之多期性研究」,臺灣金融財務季刊,第六輯第四期,頁41-68。
26.葉彩連、陳澤義 (民89),「銀行經營績效評估:財務比率與DEA的整合」,東吳經濟商學學報,第八期,頁19-42。
27.葉桂珍、陳昱志(民83),「銀行經營效率分析-資包絡分析法與財務比率法之比較」,企銀季刊,第十九卷第二期,頁103-184。
28.楊勝淵 (民87),臺灣企業購併實質效益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國企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29.詹維玲、劉景中 (民95),「金融自由化後台灣銀行的效率及生產力」,經濟論文,第三十四卷第二期,頁251-300。
30.廖振盛 (民93),「銀行購併行為與經濟效率分析-兼論購併對象差異的影響」,臺灣銀行季刊,第五十五卷第四期,頁1-25。
31.歐陽遠芬、陳碧綉 (民90),「銀行的購併與經營績效--規模經濟、範疇經濟與效率之分析」,臺灣銀行季刊,第五十二卷第三期,頁1-18。
32.鄭曉萍 (民86),銀行經營績效評估:DEA模式與實務考核辦法,私立東海大學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33.鄭秀玲、劉育碩(民89),「銀行規模、多角化程度與經營效率分析:資料包絡法之應用」,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第十二卷第一期,頁103-148。
34.鄭麗麗(民87),不同購併型態對購併後績效之影響-以台灣上市公司為例,私立東吳大學會計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35.羅庚辛、呂佩君、許明峰 (民92),「臺灣證券商主併券商購併績效之研究」,中原企管評論,第一卷第二期,頁175-200。

二、英文部分
1.Aly, H.Y., R. Grabowski, C. Pasurka, and N. Rangan (1990), “Technical, Scale,and Allocative Efficiencies in US Banking: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72, No.2, pp.211-218.
2.Ahuja, G. (2000), “The Duality of Collaboration: In ducements and opportunities in the Formation of Interfirm Linkage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3, No.2, pp.119-134.
3.Avkiran, N.K. (1999), “The evidence on efficiency gain: The role of mergers and benefits to the public.”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23, pp.991-1013.
4.Banker, R. D., A. Charnes, and W. W. Cooper (1984), “Some Models for Estimating Technical and Scale Inefficiencies in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Management Science, 30, No.9, pp.1078-1092.
5.Caves, D. W., L. R. Christensen, and W. E. Diewert (1982), “The Economic Theory of Index Numbers and the Measurement of Input, Output and Productivity.” Econometrica, 50, No.6, pp.1393-1414.
6.Charnes, A., W. W. Cooper, and E. Rhodes (1978), “Measuring the Efficiency of Decision Making Units.”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2, No.6, pp.429-444.
7.Comment, Robert and Gregg Jarrell (1995), “Corporate focus and stock returns.”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37, pp.67-88.
8.Darke, L. and M.J.B. Hall(2003), “Efficiency in Japanese banking: An empirical analysis,”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27, pp891-971
9.Fare, R., Grosskopf, B. M. Norris, and Z. Zhang (1994), “Productivity Growth, Technical Progress, and Efficiency Change in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84, No.1, pp.66-83.
10.Kohers, T., M.H. Hung and N. Kohers(2000), “Market perception of efficiency in bank holding company merger: the roles of DEA and SFA models in capturing merger potential, “Review of Financial Economics, 9, pp101-120
11.Lang H. P. & R. E. Stulz (1994), “Tobin's Q,Corporate Diversification,and Firm Performanc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pp.1248-1280.
12.Miller, S.M. and A.G. Noulas(1996), “The Technical Efficiency of Large Bank Production,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20, pp495-509
13.Yue, P. (1992),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and commercial bank performance: A primer with Applications to Missouri banks.” Review-Federal Reserve Bank of St. Louis, 74, No. 1, pp.31-15.
14.Resti, A. (1998), “Regulation Can Foster Mergers, Can Merger Foster Efficiency? The Italian Case.”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 50, pp.157-169.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29. 詹維玲、劉景中 (民95),「金融自由化後台灣銀行的效率及生產力」,經濟論文,第三十四卷第二期,頁251-300。
2. 23. 彭素君 (民93),「購併活動對主併公司影響之實證研究--以我國證券業為例」,臺灣銀行季刊,第五十五卷第一期,頁286-306。
3. 22. 郭憲章、許振維、李揚、徐萬炉 (民90),「台灣地區商業銀行效率之研究-應用資料包絡分析法」,亞太社會科技學報,第一卷第一期,頁17-39。
4. 27. 葉桂珍、陳昱志(民83),「銀行經營效率分析-資包絡分析法與財務比率法之比較」,企銀季刊,第十九卷第二期,頁103-184。
5. 25. 曾昭玲、陳世能、林俊宏(民94),「逾放比對銀行經營績效影響之多期性研究」,臺灣金融財務季刊,第六輯第四期,頁41-68。
6. 24. 曾柔鶯、陳珮玲 (民94),「組織因素對併購後績效影響之研究-以證券業為例」,企銀季刊,第二十六卷第二期,頁47-68。
7. 21. 梁榮輝、廖振盛 (民94),「主併廠商與目標經營效率之研究-臺灣銀行業實證分析」,亞太社會科技學報,第四卷第二期,頁101-128。
8. 18. 張寶塔、王克陸、梁志豪(民93),「我國銀行經營效率、技術效率與規模效率之分類研究--資料包絡分析法之應用」,管理研究學報,第四卷第一期,頁91-122。
9. 8. 林霖,陳淼(民91),「跨國購併熱潮對公司獲利的影響評估--以英國為例」,臺灣經濟研究月刊,第二十五卷第十期,頁71-79。
10. 7. 林惠文 (民90),「國際化與多角化策略對財務績效之影響--本國銀行業之比較分析」,商管科技季刊,第二卷第四期,頁377-397。
11. 30. 廖振盛 (民93),「銀行購併行為與經濟效率分析-兼論購併對象差異的影響」,臺灣銀行季刊,第五十五卷第四期,頁1-25。
12. 31. 歐陽遠芬、陳碧綉 (民90),「銀行的購併與經營績效--規模經濟、範疇經濟與效率之分析」,臺灣銀行季刊,第五十二卷第三期,頁1-18。
13. 33. 鄭秀玲、劉育碩(民89),「銀行規模、多角化程度與經營效率分析:資料包絡法之應用」,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第十二卷第一期,頁103-148。
14. 35. 羅庚辛、呂佩君、許明峰 (民92),「臺灣證券商主併券商購併績效之研究」,中原企管評論,第一卷第二期,頁175-200。
15. 15.郭敏華、蔡世烈,2003,從行為財務學的觀點探討台灣股市之從眾傾向,東海管理評論,第6卷第1期,頁5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