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部份
一、書籍:
王貳瑞(2003)。《學術論文寫作》。台北:東華書局。
吳旭志、賴淑貞譯(2001)。《Data Mining 資料採礦理論與實務》。台北:維科圖書。(原書 Michael J.A. Berry & Gordon S. Linoff[2000]. Mastering Data Mining, The Art & Science of 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杜瑞澤(2004):《生活型態設計》。台北:亞太書局。
邱皓政(2002)。《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中文視窗版資料分析範例解析》。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翁秀琪(2002),《大眾傳播理論》。台北:三民書局。
許志義、陳澤義(1993)。《能源經濟學》。台北:華泰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陳秋玲譯(2005)。《能源停看聽》。台中:鄉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原書Michel, F.[2003] L’energie a’Petits Pas)。
陳軍、袁華堂(2004)。《新能源材料》。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陳維新(2004)。《能源概念》。台北:高立圖書有限公司。
彭文正(2000)《Data Mining 資料採礦顧客關係管理暨電子行銷之應用》。台北:維科圖書。
曾龍譯(2003)。《資料採礦概念與技術》。台北:維科圖書。(原書 Jiawei Han and Micheline Kamber [2001]. Data Mining—concepts and Technque)。
楊志弘、周金福。《大眾傳玻理論》。台北:華泰文化事業公司。
潘明宏、陳志瑋譯(2003)。《最新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台北: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原書 Nachmias,C.F., & Nachmias,D.[2003]. Research Methods in
the Social Sciences)。
羅文基、黃炯主(2001)。《生活科技(下)》。台北:龍騰文化。
二、期刊:
李秀珠(2003)。〈新傳播科技與媒體市場之經營與管理〉,財團法人廣播電視事業發展基金,229-254。
姚若潔譯(2004/4)。〈拆除全球暖化定時炸彈〉。《科學人》,60-69。(原著 Hansen, J.[2004] )。
陳儀蓁譯(2006/10)。(全球暖化對抗指南)《科學人》,50-53。(原著 Gary Stix[2006] 。
陳志威、吳文騰(2002)。(生生不息的再生能源)。《科學發展》,359:9-11。
黃秉鈞(2002)。(生生不息的再生能源)。《科學發展》,355:48。
黃秉鈞(2005)。〈人類未來的能源問題〉。《科學發展》,386:56-61。
動腦雜誌編輯部、林燕(2005)。(今年廣告量可望小幅成長),《動腦雜誌》,346:25-37。
蔡信行(2003)。(替代燃料與再生能源)。《科學發展》,365:67。
蘇蘅、吳淑俊(1997),《電腦網路問卷調查可行性及回覆者特質的研究》。新文學研究54,p75-100。
三、研究論文與報告:
王佩卿(2004)。《新興傳染性疾病健康議題在原住民地區傳佈過程—以嚴重呼吸道症候群(SARS)為例》。國立東華大學民族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王懷萱(2004)。《具自動檢查機制的線上調查設計對於問卷有效性的影響》。國立中央大學企管所碩士論文。王國源(2003。《台灣地區數位有線電視早期使用者創新傳佈特質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所碩士論文。向志華(2004)。《報紙編輯在創新傳佈中受到的影響:以中國時報編務電腦化為例》。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江偉凱(2003)。《從環保角度對太陽能源發展替代污染性能源之研究》。大葉大學電機工程學系碩士論文。池青玫(2006)。《國中生涉入線上遊戲相關因素之研究-以高雄市為雳》。國雳台南大學,社會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吳振晃(2002)。《資料採礦技術於銀行授信之應用---以消費者貸款為例》。中國文化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論文。李孟謙(2004)。《以資料採礦的方法探索影響台灣地區女性戶長的原因》。國立政治大學統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李智霖(2004)。《利用不同分類模式探討財務危機預警模式之建立》。銘傳大學資訊管理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周立軒(2005)。《網誌的使用者與使用行為之研究》。元智大學資訊傳播學系碩士論文。周湘雯(2001)。《網路使用者對線上促銷活動態度之研究》。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正剛(2004)。《非營利組織顧客流失率分析模式之研究─以YMCA台北萬華會所為例》。輔仁大學體育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林建邦(2004)。《打個噴嚏大家都感冒-以病毒行銷觀點探討電子郵件之散播》。靜宜大學觀光事業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林建夆(2001)。《網際網路使用者類型區隔及其差異之研究-以中部地區大專學生為例》。大葉大學工業關係研究所碩士論文。施淑惠(2000)。《人際網絡對電腦態度之影響-以台北市政府基層公務員為例》。元智大學資訊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柯玫淑(2003)。《國小中、高年級能源永續概念標準化評量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紀家維(2003)。《應用脊迴歸分析於資料採礦預測系統之研究》。輔仁大學應用統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姜宇書(2005)。《網路使用對傳統媒體使用之替代與互補效果研究—以2005世新傳播資料庫為例》。世新大學傳播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張愷芬(2002)。《資料採礦-保險業商品市場分析》。淡江大學資訊工程學系碩士論文。張聖宗(2003)。《國小高年級能源永續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許勝仁(2002)。《建構可供保險公司費率釐訂參考之資料採礦模式-以汽車車體損失險為例》。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所碩士論文。郭久蓁(2005)。《應用資料探勘技術於媒體使用行為之研究-以2004世新傳播資料庫為例》。世新大學傳播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陳生祥(2005)。《運用資料探勘技術建構企業財務危機預警模式-結合財務與非財務資料》。中原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陳佳成(2001)。《國際體制形成之探討:以京都議定書為例》。私立東海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陳冠允(2002)。《教育網站擴散管道之研究》。中山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陳清暉(2000)。《引響網路問卷表現與紙比問卷表現差異因素之探討》。私立輔仁大學心理學系碩士。陳惠卿(2004)。《二級傳播對消費者購買俱樂部會員證影響效果之研究》。國立臺灣體育學院休閒運動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陳漢碩(2005)。《生活型態及人口統計變數對消費者購屋行為之研究》。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黃志雄(2003)。《應用資料採礦分析線上拍賣市場之模式》。朝陽科技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系碩士論文。黃添進(1999)。《網路問卷調查可行性評估研究》。國立台北大學統計學系碩士。黃惠卿(2006)。《以倒傳遞類神經網路資料探勘應用於PCB裝配自動取置機製程參數設定之研究》。南台科技大學工業管理所碩士論文。楊錦雀(2001)。《公民參與我國節約能源政策之研究》。私立銘傳大學公共管理與社區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楊淑貞(2002)。《創新特質與網路購物採用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傳播所碩士論文。廖秋雅(2004)。《兼職工作與生活型態對大學生消費行為影響之研究—以政大成大為例》。台南師範學院社會科教學碩士班。駱璟樺(2004)。《我國電力部門再生能源發展之經濟與環境效益評估》。國立台北大學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賴富山(2002)。《地方記者人際傳播之研究---以台中縣黨政新聞路線記者為例》。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鍾佳安(2000)。《從1973-1991年美國石油安全問題看經濟安全概念》。國立政治大學外交學系碩士論文。韓智先(2000)。《網路討論區的議題設定效果研究:以中華民國八十九年總統大選為例》。私立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蘇建源(2003)。《模糊邏輯與資料探勘技術為基礎在顧客關係管理上之研究與應用》。南華大學資訊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四、報紙與網路:
《法新社》(2006/1/26)。〈美太空總署表示:去年是19世紀末以來最熱年度〉。
《法新社》(2006/1/31)。〈聯合國報告:去年天災造成九萬餘人喪生〉。
Kdnuggets網站(2006/10/2):
http://www.kdnuggets.com/polls/2006/data_mining_applications_industries.htm
UNIDO-ICHET網站(2006/10/20)。(UNIDO-ICHET簡介)。取自:
http://www.unido-ichet.org/ichet.org/ichet.php
《大紀元新聞網》(2002/5/25)。〈1100科學家預言:30年後我們地球將苦不堪言〉。http://xinsheng.net/xs/articles/big5/2002/5/25/15084.htm
尹相志(2005/05/17)。(資料採礦企業應用與案例分析)。
http://www.microsoft.com/taiwan/windowsserversystem/training/ wss.asp
台灣環資訊中心(2006/9/25):
http://e-info.org.tw/issue/environ/climate/2004/cl04010901.htm
行政院環境保護屬環保標章資訊網(2006/9/25):
http://greenmark.epa.gov.tw/news/index.asp?id=110
李欣哲(2006/01/24)。〈2006前瞻:能源發展─油價飆漲下的新能源契機〉。環境資訊電子報。
http://e-info.org.tw/node/2393
黃穎捷(2006/10/13),(診療聯合國:建立世界整合行政新全球政治運作模式-Diagnoses and treats the United Nations),《台灣新聞記者協會》。取自:
http://www.atj.org.tw/newscon1.asp?number=942
路透社(2006/8/15):http//today.reuters.com/news/
經濟部能源委員會網站(2006/8/15)。(能源政策白皮書)。取自:
http://www.moeaec.gov.tw/
鉅亨網:http://www.cnyes.com/FC/index7fc_chart.asp?fcode=WTI&Term=W
經濟部能源局:http://www.moeaec.gov.tw/
聯合國新聞(2003/12/9):
http://www.un.org/Chinese/News/fullstorynews.asp?newsID=683
楊立傑(2004年11月)。(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新華網》。取自: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3-05/21/content_879603.htm
英文部分
Berry, M. J. A. and Linoff, G.“Data Mining Technique for Marketing, Sale, and Customer Support,”Wiley Computer, New York, 1997.
Engel, J. F., Kollat, D. T., & Blackwell, R D., (1993).Consumer Behavior, Chicago, MI: The Dryden Press.
Han, J. and M. Kamber, Data Mining:Concepts and Techniques, San Francisco, CA, USA:Morgan Kaufmann, 2000.
Ka t z , E . & L a r z a r s f e l d , P.F. ( 1 9 5 5 ) . P e r s o n a l I n f l u e n c e . N e w Yo r k : F r e e P r e s s .
Weimann , G. (1994).The Influentials .New York : Free Press.
Leung L. & Wei R.(1998).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Adoption of Interactive TV in Hong Kong. Asi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8(2),124-147.
McQuail, D. & Windahl(1981). Communication Models for the study of Mass Communications. New York:Longman Inc.
Patrick, V.(2002). Lifestyle segmentation: From attitudes, interests and opinions, to values, aesthetic styles, life visions and media preferences. Europe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17(4), 445-453.
Pitkow, J.E. & Recker, M. M. (1995), Rusults from the first world-wide-web user survey. [On-line serial], Available
ftp://ftp.cc.gatech.edu/pub/gvu/www/survey/paper/survey_1_paper.html
Plummer, T. J. (1974). The concept and application of life style segmentation. Journal of Marketing, 38, 33-37.
Reynold, F. D. and Darden, W. R.(1974). Constructing Life Style and Psychographics. Life Style and Psychographics. pp.71-95. Chicago: AMA.
Reynolds, F. D. (1974). Constructing life style and psychographics. In W. D. Wells (Ed.), Life Style and Psychographics (pp.74-76). Chicago, AMA.
Rogers, E.M. (1986).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 The new media in society.New York: The Free Press.
Rogers, E. M. (1995). Diffusion of innovations (4th ed). New York: The Free Press.Wiley & Sons.
Roger D.Blackwell, Paul W.Miniard, James F.Engel(2001). Consumer Behavior minth editon. Harcourt College Publishers, 259-280.
Strauss, Judy & Frost, Raymond(1999). Online Research. Marketing on the Internet.
Weimann ,G. (1994).The Influentials .New York:Free Press.
Wind, Y. & Green, P. E. (1974). Some conceptual measurement and analytical problems in life style research. In W. D. Wells (Ed.), Life Style and Psychographics (pp.99-126). Chicago, AMA.Fred,1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