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書目
Craig R. Smith (1977). Television News as Rhetoric. Western Journal of Speech Communication, 41(3);p. 147-159.
Chatman, Seymour Benjamin (1978). Story and discourse: narrative structure in fiction and film. Ithaca and London: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Fuyuan S. (2004). Effects of News Frames and Schemas on Individual’s Issue interpretations and Attitude.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81, 2, 400-416.
Foss, Sonja K.(2004). Rhetoric Criticism—Exploration & Paractice.(3nd ed). Propspect Heights. ILL: Waveland Press.
Gerard A. Hauser.(2002). Introduction to Rhetorical Theory.(2nd ed.). Illinois: WavelandPress.
Hart, R. P. (1997) Modern Rhetorical Criticism. MA: Allyn & Bacon.
Johnstone, Monica (1992). A Rhetorical Approach to Journalistic Writing.
James A. Herrick (2001). The History and Theory of Rhetoric: an Introduction. (2nd ed). Needham Heights, MA: Allyn & Bacon.
Rowland, Robert. (2005). The Narrative Perspective. Kuypers, Jim A. (Ed.), The Art of Rhetorical Criticism (pp. 131-161). Boston, MA: Allyn & Bacon.
Rhode Deborah(1995). Media Images, Feminist Issues. ProQuest Eduaction Journals. 20, 3. p685-710.
Tuchman, Gaye. “The Symbolic Annihilation of Women by the Mass Media” in Gaye Tuchman, A. K. Daniels & J. Benet(eds.) Hearth and Home: Images of Women in the Mass Media(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8), pp.3-38。
Tuchman Gay(1981). The Symbolic Annihilation of Women by the Mass Media, in Cohen, S & Young, J.(eds.)The Manufacture of News. Beverly Hills: Sage.
Van Zoonen, L.(1994). Feminist media studies. Thousand Oaks, CA: Sage.
A. R. Radcliffe Brown(民88)。原始社會的結構與功能。(潘蛟等譯)。北京市:中英民族大學(原著出版年﹕1999年)。
Denis McQuail(2001)。最新大眾傳播理論。(陳芸芸譯)。台北市:韋伯(原著出版年:2000)。
Lawrence Grossberg, Ellen Wartella, D. Charles Whitney(2001)。媒體原理與塑造。(楊意菁、陳芸芸譯)。台北市:韋伯(原著出版年:1998)。
Beanvoir, Simone de(1994)。第二性。(歐陽子等譯)。台北市:志文出版(原著出版年:1949)。
李丁讚、吳乃德、吳介民、陳弱水、夏春祥、錢永祥、顧忠華(合著)(民93)。公共領域在台灣-困境與契機。台北縣:桂冠圖書。
李小江(主編)(民91)。歷史、史學與性別。南京市:江蘇人民出版社。
李山(民86)。詩經的文化精神。北京市:東方出版社。
張妙清、葉漢明、郭佩蘭(合輯)(民86)。性別學與婦女研究華人社會的探索。台北縣板橋市:稻鄉出版社。
杜芳琴(1988)。女性觀念的衍變。河南省:河南人民出版社。
紀登思(2005)。親密關係的轉變-現代社會的性、愛、慾(初版)(周素鳯譯)。台北市:巨流。(原著出版年:2001年)
郭立誠(民78)。中國婦女生活史話。台北市:漢光文化事業公司。
顧燕翎(主編)(2000)。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台北市:女書。
顧燕翎、鄭至慧(主編)(1999)。女性主義經典十八世紀歐洲啟蒙,二十世紀本土反思。台北市:女書。
王雅各(1999a)。台灣婦女運動解放史。台北市:巨流。
王雅各(1999b)。性屬關係。台北市:心理。
林芳玫(1996)女性與媒體再現:女性主義與社會建構論的觀點。台北市:巨流。
徐光正、蕭新煌(主編)1995。台灣的國家與社會。台北市:東大。
張錦華(主編)(1995)。媒體的女人•女人的媒體。台北市:碩人。
張錦華(民83)。媒介文化、意識形態與女性理論與實例。台北市:正中。
倪炎元(2003)。再現的政治:台灣報紙媒體對「他者」建構的論述分析。台北縣永和市:韋伯文化。
彭家發(民83)。新聞客觀性原理。台北市:三民出局。
翁秀琪(民87)。大眾傳播實證與理論。台北市:三民出版。
翁秀琪、許傳陽、蘇湘琦、楊韶彧、葉瓊瑜(民86)。新聞與社會真實建構:大眾媒體、官方消息來源與社會運動的三角關係。台北市:三民。
翁秀琪(1994)。我國婦女運動的媒介真實和社會真實。新聞學研究,48:192-236。鍾慧玲(民83)。《詩經》中女性角色期待的探討,中國文化月刊。172,頁88-109。黃慧英(民81)。儒家關於婦女地位的觀點。鵝湖月刊。208,頁28-30。邱瓊玉(民93)。《列女傳》的婦女形象。新北大.史學。2,頁141-150。
胡錦媛(1993)。女子無容便是德:《水滸傳》中的兩性關係。中外文學,第22卷第6期,頁82-92。羅燦煐(1997)。性(別)規範的論述抗爭:A片事件的新聞論述分析。台灣社會學季刊,第25期,頁169-208。
蔣安國(民84)。鄧如雯事件新聞報導中女性主義之研究。台大新聞論譠,第1卷第3期,頁72-92。
蔡琰、臧國仁 (1999)。「新聞敘事結構:再現故事的理論分析」,《新聞學研究》,第58期,頁1-28。蔡琰(民89)。電視劇:戲劇傳播的敘事理論。台北市:三民。
王孝勇(2003)。呂秀蓮副總統言論中的「自我」:女性主義觀點的敘事批評。輔仁大學大眾傳播所碩士論文。王雅菁(2004)。新聞論述建構之女性軍人語藝視野-以中國時報、聯合報、青年日報為研究對象。輔仁大學大眾傳播所碩士論文。張正杰(2003)。危機情境、危機反應策略及策略效果─以台北市政府「捷運掀頭皮事件」及「邱小妹醫療人球事件」為例。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陳世敏(民77)。社會新聞的趨向:新聞現實與社會現實之間。新聞學研究。40,頁141-165。荊溪人(民66)。社會新聞的檢討。報學。第5卷第8期,頁70-74。張宗棟(民66)。社會新聞之檢討與改進。報學。第5卷第9期,頁23-31。馬星野(民72)。論社會新聞之多元化。新聞學研究。32,頁249-253。蔡念中(民88)。提昇電視新聞節目品質--電視社會新聞羶色腥現象之探討。廣播與電視。14,頁167-187。
張大裕、陳宏達、馮建三(民92)。社會新聞報導的檢視。當代。70,頁4-8。王泰琍(民93)。電視新聞節目感官主義之初探研究。新聞學研究。81,頁1-41。
沈錦惠(2005)。社群之知 vs.客觀之知:從電子口語看電子新聞。新聞學研究,82,1-40。當代語藝觀點(林靜伶譯)(民85)。台北市:五南。(原著出版年:1985,199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