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600:1f28:365:80b0:dbb8:8235:aad7:a019)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8 05:20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劉朝弼
研究生(外文):Chao-Pi Liu
論文名稱:科幻創作中的他類溝通:以「螞蟻三部曲」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Communicating with the Other in Science Fiction: A Case Study of “Ants Trilogy”
指導教授:夏春祥夏春祥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hun-Hsiang Hsia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世新大學
系所名稱:口語傳播學研究所
學門:傳播學門
學類:一般大眾傳播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7
畢業學年度:9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37
中文關鍵詞:傳播科技Bernard Werber科幻創作傳播學他類溝通他者性
外文關鍵詞:communication technologyBernard Werberscience fictioncommunication studycommunicating with the otherothernes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465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84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理想的互動是人類最深的期盼,但是到了二十一世紀,就在各類傳播科技推陳出新的同時,溝通困境並沒有減少,人與人的距離也沒有因此拉近。從對溝通現象的關懷開始,本論文藉由科幻作家Bernard Werber的「螞蟻三部曲」作為研究文本,論述傳播、溝通概念的社會過程、核心要素,及其在中文詞彙中的具體內涵。在一般的科幻創作中,與自然萬物、外星人等的交流一直是關注的核心,因之而發明的溝通機器也被視為是澄清誤解的良好工具;但在「螞蟻三部曲」的個案研究中,傳播科技的洛賽特之石只是許多情節中的一環,無法窮盡很多因為陌生、猜忌與喜歡等慾望衍生出來的複雜故事,不過卻因而使得人類之間、人與螞蟻,以及螞蟻之間的溝通過程得以被檢視。傳播學的知識內涵是研究進行中的基礎,他類溝通則是本文用以描繪這種現象的新興詞彙;後者的揭示促成了作者對傳播學知識的進一步反省。結論指出對自我以外萬事萬物的互助與尊重,比起思想融合、達成共識更為根本,唯有敞開心胸傾聽、經驗他者性的更多可能,才是我們面對溝通困境的現實態度。
The ideal interaction is the human deepest hope, but when the 21st century has arrived, many kinds of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weed through the old to bring forth the new, the communication difficult position certainly has not reduced, the peoples’ distance also doesn’t have therefore to pull closer. From the concern about communication phenomenon, this study takes the "ants trilogy" as an analytic text by science fiction writer Bernard Werber, to discourse the communication’s social process, essential factor, and concrete connotation in Chinese glossary. In the general science fictions, communicate with the natural myriad things, the alien and so on are always the attention cores, the communication machines which invented are also regarded as good tools to clarify the misunderstanding; But in a case study of "ants trilogy", th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Rosetta Stone is only a link by many plots. It is unable to exhaust the complex story which grown by strange, suspected, likes and lots kinds of desires. However, it actually causes the communication process between the humanity, people and ants, as well as between ants to be inspected. The knowledge and connotation of communication study are the foundations while this research carries on, and communicating with the other is the emerging vocabulary to describe this kind of phenomenon in this article. The latter’s concept has facilitated the author to introspect the knowledge of communication study further. The conclusion pointed out that we should cooperate and respect for all things outside of us, it’s more fundamental than the thought fusion and the mutual recognition. Just open our mind, sincerely listen, and experience more possibility about otherness, that is the realistic manner what we face the communication difficult position.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緣起:動機、目的與問題………………………………………………1
    一.研究動機…………………………………………………………………1
    二.研究目的…………………………………………………………………2
    三.問題意識…………………………………………………………………3
第二節 檢索:作者生平與作品介紹……………………………………………4
    一.柏納韋伯其人其事………………………………………………………4
    二.螞蟻三部曲作品概述……………………………………………………6
  第三節 縱覽:方法、範圍與架構………………………………………………7
    一.論述、文本與文化研究:從作品語言到社會意義……………………8
    二.問題、工具與探索架構:對於「螞蟻三部曲」的研究……………...11

  第二章 科幻創作的形成與發展
第一節 神話到科幻的轉換過程………………………………………………...14
    一.從人類對科學的想像談起……………………………………………...14
    二.科幻小說的定義與要素………………………………………………...15
  第二節 如何看待科技:科幻創作的兩大視野………………………………...19
    一.烏托邦與反烏托邦……………………………………………………...20
    二.共同期盼的美好未來…………………………………………………...22
第三節 如何面對他者:科幻創作的思想演變………………………………...23
    一.Jules Verne與遊歷型科幻………………………………………………23
    二.H.G.Wells與恐懼型科幻……………………………………………….25
  第四節 如何反映社會:科幻創作的發展轉折……………………………….27
    一.傳播科技與國際局勢的影響…………………………………………...27
    二.多元面向的科幻研究………………………………………..………….30
  第五節 小結………………………………………………………….….……….32

  第三章 傳播科技與他類溝通
  第一節 人文與科學領域的對立………………………………………………...37
    一.兩種文化與科學革命……………………………………….….……….37
    二.蔓延數百年的論戰………………………………………….….……….38
    三.第三種文化的提出………………………………………….….……….40
第二節 傳播概念的浮現:科學傳統的獨大……………………….….……….42
    一.傳播科技革新的契機………………………………….….…………….42
    二.科學傳統獨大的瓶頸……………..……………………….……………44
第三節 傳播科技的理想:人文傳統的尋回……………………….….……….46
一.追溯Communication的本質…………………………….….....……….46
    二.延伸Communication的想像…………………………….….....……….49
第四節 研究的出發點:他類溝通與傳播研究…………………….….……….51
第五節 小結………………………………………………………….….……….57

  第四章 文本分析:「螞蟻三部曲」的溝通觀點
  第一節 《螞蟻》:接觸…………………………………………….….………...59
    一.引發接觸的源頭…………………………………………….….……….59
    二.面對接觸的態度…………………………………………….….……….64
    三.思考模式的轉換…………………………………………….….……….68
第二節 《螞蟻時代》:對立……………………………………….….………...70
    一.衍生對立的元素…………………………………………….….……….70
    二.激化對立的手段…………………………………………….….……….77
    三.二元概念的互視…………………………………………….….……….80
第三節 《螞蟻革命》:合作……………………………………….….………...82
    一.追尋合作的契機…………………………………………….….……….82
二.倡議合作的價值…………………………………………….….……….90
三.傳播科技的角色…………………………………………….….……….94
第四節 論「螞蟻三部曲」的溝通過程………………………………….......…99
  第五節 小結………………………………………………………….…........…102

  第五章 結論與展望
  第一節 問題意識回顧………………………………………………….........…106
  一.從「螞蟻三部曲」思索Communication的意涵………………..........106
二.科幻創作有助提昇人我關係層次…………………………….........…108
第二節 研究意義:他類溝通概念的審視與願景…………………….........…109
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未來建議…………………………………….…............…113

參考書目………………………………………………………….…............….115

  附錄:「螞蟻三部曲」故事大綱…………………………….…...........….121




圖表目錄

圖目錄:

【圖一∼圖四】人我關係演變圖…………………………………….…………..56

【圖四∼圖五】人我關係演變圖…………………………………….………….112

表目錄:

【表一】傳統科幻創作中的科學與幻想趨向…………………………………...19

【表二】科幻創作面對科技的兩種視野………………………………………...22

【表三】科幻研究相關面向及其研究者………………………………………...32

【表四】科學與人文的文化論戰……………………………………….………..38

【表五】《螞蟻》一書主要角色位置…………………………………….………60

【表六】《螞蟻時代》一書主要角色位置……………………………….………71

【表七】《螞蟻革命》一書主要角色位置……………………………….……….83
英文部分:

Buber, M.(2004).I and Thou. In Ronald G. Smith (Trans.). London & New York: Continuum.
Barthes, R.(1980).From work to text. In Josue V. Harari (Ed.). Textual Strategies: Perspectives in Post-structuralist Criticism. pp73-81. London: Methuen.
Buhle, P.(2002).Kim Stanley Robinson, Science Fiction Socialist. Monthly Review. 54:87-90.
De Kerckhove, D.(1995).The Skin of Culture: Investigating the New Electronic Reality. Toronto: Somerville.
Grassi, E.(1980). Rhetoric as philosophy: the humanist tradition. Pennsylvania: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Grassi, E.(1983). Heidegger and the question of Renaissance humanism: four studies. New York: Center for Medieval & Early Renaissance Studies.
Hawking, S.(1996). ’Forward’. In Krauss, Lawrence M. The physics of Star Trek.
   pp11-13. New York: HarperCollins.
Hall, S.(1997).Representation: Cultural Representations and Signifying Practices. London and Thousand Oaks, CA: Sage.
Innis, H.(1972). Empire and Communication. 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Jameson, F.(1993).On ”Cultural Studies”. Social Text. 34:17-52.
Jenkins, H.(1992). ’Strangers no more, we sing’: Filking and the social constr-
uction of the science fiction fan community. In Lisa A. Lewis (Ed.). The Adoring Audience: Fan Culture and Popular Media. pp208-236.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Levinson, P.(1999).Digital Mcluhan: a Guide to the Information Millennium.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Littlejohn, S.W.(1999).Theories of Human Communication. Belmont, CA : Wadsworth.
Milner, A.(2003).Utopia and Science Fiction in Raymond Williams. Science Fiction Studies. 30:199-215.
Mendlesohn, F.(2003).Introduction: reading science fiction. In Mendlesohn, Farah (Ed.).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science fiction. pp1-11. UK :Cam- 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eters, J. D.(1999).Speaking into the Air: A History of the Idea of Communication. Chicago and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Rosengren, K. E.(2000).Communication: an Introduction. London and Thousand Oaks, CA: Sage.
Seed, D.(1999).American science fiction and the Cold War: literature and film. 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Silverstone, R.(1999).Why Study the Media? London and Thousand Oaks, CA: Sage.
Schramm, W.(1988).The Story of Human Communication: Cave Painting to Microchip. New York: HarperCollins.
The New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1979).vol 4. Chicago :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Inc.
The New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1979).vol 17. Chicago :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Inc.
van Dijk, T. A.(1979).Relevance Assignment in Discourse Comprehension.
Discourse Processes. 2:113-126.
van Dijk, T. A.(1988).News as Discourse. Hove and London: Hillsdale.
Williams, R.(1962).Communications. London: Penguin.
Yule, G.(1996). The Study of Language.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翻譯部分:

Barker著、羅世宏譯(2004):《文化研究─理論與實踐》。台北:五南出版社。
Brockman著、唐勤、梁錦鋆譯(1998):《第三種文化:跨越科學與人文的鴻溝》。台北:天下出版社。
Brooks著、蔡承志譯(2003):《我們都是機器人:人機合體的大時代》。台北:
   究竟出版社。
Eliot著、杜若洲譯(1985):《荒原•四首四重奏》。台北:志文出版社。
Foss等著、林靜伶譯(1996):《當代語藝觀點》。台北:五南出版社。
Friend著、楊士音、黃薇菁譯(2006):《動物密碼:從動物行為看動物溝通》。
   台北:商周出版社。
Fukuyama著、李永熾譯(1993):《歷史之終結與最後一人》。台北:時報出版社。
Horrocks著、楊久穎譯(2001):《麥克魯漢與虛擬世界》。台北:貓頭鷹出版社。
Huxley著、孟祥森譯(1994):《美麗新世界》。台北:桂冠出版社。
Jameson著、卓世盟譯(1994):<科幻小說中文類方面的不連貫性:評艾迪斯的《星艦迷航記》>,《中外文學》,22卷12期,頁49-64。
Leavis著、袁偉譯(2002):《偉大的傳統》。北京:三聯出版社。
Lorenz著、游復熙、季光容譯(2006):《所羅門王的指環》。台北:天下文化。
Mirzoeff著、陳芸芸譯(2004):《視覺文化導論》。台北:韋伯文化。
Moylan著、劉思潔譯(1994):<一九八O年以降的科幻小說:烏扥邦、反面烏扥邦、電腦叛客及最新發展>,《中外文學》,22卷12期,頁156-173。
Moravec著、韓定中譯(2004):《機器人:由機器邁向超越人類心智之路》。台
   北:台灣商務出版社。
McLuhan著、汪 益譯(1999):《預知傳播紀事》。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Postman著、吳韻儀譯(2000):《通往未來的過去:十八世紀接軌的一座新橋》。台北:台灣商務出版社。
Schwab著、曹乃云譯(1998):《希臘古典神話》。南京:譯林出版社。
Snow著、林志成、劉藍玉譯(2000):《兩種文化》。台北:貓頭鷹出版社。
Wilson著、楊玉齡譯(1997):《大自然的獵人》。台北:天下出版社。
Wilson著、梁錦鋆譯(2001):《知識大融通》。台北:天下文化。
山野浩一著、古佳艷譯(1994):<日本科幻小說:起源與方向(1969)>,《中外文學》,22卷12期,頁84-101。
林 鬱編(2001):《愛因斯坦的智慧:愛因斯坦語錄錄》。台北:新潮社。

中文部分:

白瑞梅、劉人鵬(2004):<「妳的失敗,就是我的快樂」─暴力,監控,真相與洪凌科幻小說>,《科幻研究學術論文集》,頁81-113。新竹:交大。
吳 岩、呂應鐘(2001):<西方科幻小說發展的四個階段>,《科幻文學概論》,頁101-128。台北:五南。
李有成(1994):<異形反撲>,《中外文學》,22卷12期,頁186-195。
李 昉編(1995):《太平廣記》。台北:中華出版社。
林宙晴、黃涵薇(2005):<心電感應可能嗎?─人腦電腦介面>,《科學發展》,387期,頁58-61。
夏春祥(1997):<文本分析與傳播研究>,《新聞學研究》,第54集,頁141-166。
夏春祥(2004):<傳播觀念:擴散研究在台灣>,淡江大學「知識、創新、傳播」研討會論文。
夏春祥(2006):<傳播:概念的區辨>,未出版文稿。
夏曉鵑(2002):《流離尋岸─資本國際化下的「外籍新娘」現象》。台北:《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
倪炎元(2003):《再現的政治-台灣報紙媒體對「他者」建構的論述分析》。台
   北:韋伯文化。
翁秀琪(1992):《大眾傳播理論與實證》。台北:三民書局。
莊 周著、郭慶藩輯(1997):《莊子集釋》。台北:華正出版社。
陳文屏(2004):<月球、火星、人>,《科幻研究學術論文集》,頁147-158。新竹:交大。
陳世敏、夏春祥(1998):<向文化轉>,《傳播研究簡訊》,頁1-3。
陳必祥(1991):《通俗文學概論》。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
游梓翔、夏春祥(2003):<傳播學門的再思考:口傳與大傳的分立史與整合路>,《中華傳播學刊》,第4期,頁109-143。
張系國(1985):<科幻之旅-張系國與王建元談科幻小說>,《夜曲》,頁121-144。台北:知識系統出版社。
張系國(1977):<奇幻之旅─科幻電影縱橫談>,《天城之旅》,頁27-35。台北:洪範出版社。
張國慶(1994):<資本主義與「他人」的概念:當代科幻電影的社會意涵>,《中外文學》,22卷12期,頁196-206。
傅吉毅(2001):《台灣科幻小說的文化考察(1968-2001)》,中央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
黃 海(1986):<兒童科幻小說的寫作>,《文訊月刊》,23期,頁159-165。
葉李華(1998):<開宗明義論科幻>,《科學月刊》,29卷2期,頁99-100。
葉李華(2004):<科幻大廈與科幻天地>,《科技時代》,48期,頁 71-73。
葉李華(2004):<代序:科幻究竟有什麼用?>,《科幻研究學術論文集》,頁1-5。新竹:交大。
廖咸浩(1994):<《科幻》專號序>,《中外文學》,22卷12期,頁6-7。
蔣淑貞(2003):<存在的意義與歷史的必然:正/誤讀張系國的後現代性>,
2003科幻研究學術會議。新竹:交大。
蔣淑貞(2004):<科幻、創意與大學教育:兼論張系國的人文價值>,《科幻研究學術論文集》,頁59-79。新竹:交大。
墨 翟著、周才珠、齊瑞端譯注(1995):《墨子全譯》。貴州:貴州人民出版社。
鮑家慶(1998):《科學想像與科學傳播:Michael Crichton的科幻故事》,國立清
   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網路部分:

小知堂先讀網─大師群像館:柏納韋伯專區。http://www.wisknow.com/version/ad/lm016_author.html
本田公司台灣區官方網站:http://www.honda-taiwan.com.tw/asimo/index.html
北方網科技新聞報導<「大腦之門」開啟思想控制機器的時代>。2006年8月
   10日。http://tech.big5.enorth.com.cn/system/2006/08/10/001380660.shtml
法國《十字架日報》(La Croix)專訪<The imaginary one of Bernard Werber>。2003年8月25日。
http://www.bernardwerber.com/unpeuplus/interviews/LaCroix_Aout2003.html
林文剛(2003):<媒介生態學在北美之學術起源簡史>,中國新聞研究中心。
   http://cddc.net/shownews.asp?newsid=5103
金多誠(2000):<寧為科幻探險家─科學博士葉李華的另類抉擇>,《中國時報》
浮世繪版,2000年7月9日。參見http://sf.nctu.edu.tw/yeh/yeh_intro_2.htm
柏納韋伯網路自傳:http://www.bernardwerber.com/bio/biographie_plus.html
美國電影協會(American Film Institute)AFI官方網站。http://www.afi.com/tvevents/100years/movies.aspx
美國廣播公司(American Broadcasting Company, ABC)報導<Mental typewriter reads minds>。2006年3月11日。    
http://www.abc.net.au/news/newsitems/200603/s1589427.htm
葉永烈(2004):<紀念中國科幻小說百年>,《中華讀書報》,2004年9月17日。 http://www.china.org.cn/chinese/RS/662353.htm
維基網路百科「Bernard Werber」。更新日期:2006年10月28日。http://en.wikipedia.org/wiki/Bernard_Werber
維基網路百科「科幻小說」章節─<20世紀初葉:空間劇與雜誌興起>。更新日期:2006年10月26日。http://zh.wikipedia.org/wiki/%E7%A7%91%E5%B9%BB%E5%B0%8F%E8%AF%B4

分析作品:

Werber著、蔡孟貞譯(1997):《螞蟻》。台北:小知堂出版社。
Werber著、袁 晶、韓 佳、王姝男合譯(2000):《螞蟻時代》。台北:小知堂出版社。
Werber著、武崢灝、刁卿雅合譯(2000):《螞蟻革命》。台北:小知堂出版社。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夏春祥(1997):<文本分析與傳播研究>,《新聞學研究》,第54集,頁141-166。
2. 李有成(1994):<異形反撲>,《中外文學》,22卷12期,頁186-195。
3. 山野浩一著、古佳艷譯(1994):<日本科幻小說:起源與方向(1969)>,《中外文學》,22卷12期,頁84-101。
4. 陳世敏、夏春祥(1998):<向文化轉>,《傳播研究簡訊》,頁1-3。
5. 游梓翔、夏春祥(2003):<傳播學門的再思考:口傳與大傳的分立史與整合路>,《中華傳播學刊》,第4期,頁109-143。
6. 張國慶(1994):<資本主義與「他人」的概念:當代科幻電影的社會意涵>,《中外文學》,22卷12期,頁196-206。
7. 葉李華(1998):<開宗明義論科幻>,《科學月刊》,29卷2期,頁99-100。
8. 葉李華(2004):<科幻大廈與科幻天地>,《科技時代》,48期,頁 71-73。
9. 黃競新:<談甲骨文字形結構的對稱美>,《新亞學術集刊》,1983年,第四期。
10. 郭伯佾:<中國文字與中華文化>,《錢穆先生紀念館館刊》,民86(1997),7月12日「青年文化講座講詞」。
11. 李宗焜:<從甲骨文看商代的疾病與醫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民90(2001)年6月。
12. 施順生:<古文字形體演變規律-「框廓、填實、線條化」的探討>,《中國文化大學中文學報》,民92(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