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00.94.150) 您好!臺灣時間:2024/10/12 01:34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簡皇娟
研究生(外文):Huang-Jiuan Chien
論文名稱:運動場館設施經營現況及使用滿意度調查研究—以國立中正大學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The Management Current Conditions of Sport Facilities and Customer Satisfaction - A Case Study of National Chung Cheng University
指導教授:劉田修劉田修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Tien-Hsiu Liu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樹德科技大學
系所名稱:經營管理研究所
學門:商業及管理學門
學類:企業管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7
畢業學年度:9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08
中文關鍵詞:運動場館使用者滿意度
外文關鍵詞:Sport VenueCustomer Satisfaction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6
  • 點閱點閱:1707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4
本研究目的在於探討國立中正大學運動場館設施經營現況,並進一步了解使用者滿意度。校地132公頃之中正大學,運動設施佔52公頃,目前學生人數為11339人(2007年4月13日),設有一級單位之體育中心管理所有之運動設施,體育中心設主任一人,其下設3組共26人,為全國最大之大學體育行政單位。2006年體育中心自籌收入為7,157,700元,由於學生活動為學校鼓勵之政策,因此在80%的電費由學校補貼的情況下,目前每年尚有節餘數十萬元,但仍無法負擔重大之維修案,但較之其他學校已有突出之表現。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以立意抽樣方式抽取450位中正大學運動場館使用者為主要研究對象。並以國立中正大學運動場館設施使用滿意度評價問卷作為研究工具,所得數據資料將採用描述性統計、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因素分析、卡方檢定等統計方法進行處理,其結果發現:
一、在運動場館經營現況探討方面,有72.9%的使用者知道運動場館設施是全區開放給社區民眾使用;使用率最高之運動場館為籃球場;使用者認為運動場館營運最有利的因素是設施品質,最不利的則是學校位置;運動場館營運最大功效是提升運動風氣:而要提高場館使用率則以增加開放時間為首要;使用者最常從事的運動為羽球,而參與運動的動機以促進身體健康佔大多數。
二、在滿意度調查中,使用者對運動設施的多樣性最為肯定,其次為其設施品質,最不滿意的則是學校添購新型運動器材的更新時間及學校處理運動設施故障的修復時間。
三、人口統計變項在滿意度的差異上,使用者在性別方面之各構面均有顯著差異。在身份、使用時段、及加入運動相關社團與否方面則都有部份顯著差異。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quantify their numbers and understand their managements and customer’s satisfaction of sport facilities in Chung Cheng University. The school ground altogether is 132 hectares and the sport facility
accounts for 52 hectares. At present the student population is 11,339. (on April 13, 2007) The Physical Education Center management all sport facilities, and it’s the Level of units. There are three divisions in the office. It is the biggest university sports administration unit in the whole country. The Physical Education Center raises by itself the income as 7,157,700 dollars in 2006. Because the student's activity is the policy of encouragement, and 80% electrical bill in the situation which subsidizes by the school , so it still have already earned few 100,000 dollars every year currently. It had the quite good showing compared with other schools , although still was unable to bear the significant case.450 customers from Sports Center were convenience sampling to answer the questionnaire regarding to the study. The research tools used were a questionnaire that quantified satisfaction with those facilities .The data collected from the questionnaire were analyzed via descriptive analysis, t-test, One-way ANOVA、factor analysis and chi-square. The results are as the following:
1.In the management current conditions of sports facilities, there are 72.9% users knowing that facility is the entire district opens for community people. The utilization ratio highest sport facility is a basketball court . The user thinks operation's most beneficial factor of sports facilities is a facilities quality; the most disadvantageous of then is a school position. The sports facilities operates the biggest effect is the lift exercising atmosphere. But must raise the facility utilization ratio take to increase the opening hour as most important. The user most often engaged in the movement is a badminton and participates in the exercising the motive promoting the health to occupy the majority.
2.In the degree of satisfaction investigation, the user most affirmed to the sports facility's multiplicity that next for is its facility quality. The most unsatisfied is the school stocks up the new sports equipment's refresh time and the school processing sport facility breakdown time to repair.
3. The population statistic in the degree of satisfaction difference, the user each construction surface has th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variable in the gender aspects. In the status, the use time interval, and join the sport clubs related to have the partial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目 錄
中文摘要..…………………………………………………………........Ⅰ
英文摘要..…………………………………………………………........Ⅱ
謝誌..…………………………………………………………................Ⅳ
目錄..…………………………………………………………................Ⅴ
表次..…………………………………………………………................Ⅶ
圖次..………………………………………………………………........Ⅹ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問題背景與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5
第三節 研究範圍………………….…………………………………6
第四節 名詞解釋………………………….…………………………6
第二章 文獻探討……………………………………………………….8
第一節 中正大學運動場館簡介…………………………………….8
第二節 學校運動設施分類與功能…………………………………20
第三節 國立大學運動場館開放使用法源………...……………….24
第四節 大專校院運動場館開放使用問題…………………………26
第五節 學校運動場地設施的使用滿意度…………………………28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7
第一節 研究對象……………………………………………………37
第二節 研究步驟……..……………...……..……………… ………37
第三節 研究架構……...……………….……………………………39
第四節 研究假設……………………………………………………40
第五節 研究工具 ………………………………………………..…40
第六節 研究工具之信效度檢驗…………………....………………43
第七節 正式問卷調查實施程序…………………....………………48
第八節 資料處理…………………....………………………………49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51
第一節 問卷回收概述………………………….…………………...51
第二節 樣本結構…………….…………………..….………………52
第三節 運動場館經營現況探討….…………………..…………….54
第四節 正式問卷之信效度分析…………..……………………......67
第五節 問卷樣本之描述性統計………………………..…………..7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90
第一節 研究結論…………………..………….……..…………..….90
第二節 建議………………………..………..…………...…………93
參考文獻…………………………………………...………….……..…96
附錄…...………………………………...………….……..…………….106












表 次

表1-1 各公私立大專校院運動場地設施開放情形一覽表……....….3
表2-1 中正大學運動場館設施一覽表………...………………….….10
表2-2 中正大學運動場館設施收費一覽表………………….………11
表2-3 中正大學運動場館設施團體租借場地收費標準一覽表….…12
表2-4 中正大學運動場館開放時間表…………………………….…13
表2-5 95年度體育中心自籌收入概算表……………………………16
表2-6 中正大學體育中心人員職掌表…………………………….…18
表2-7 各學者對運動場館開放問題看法一覽表………………….…26
表2-8 各學者對顧客滿意定義一覽表…………………………….…28
表2-9 各學者對學校運動設施滿意度看法一覽表……………….…34
表3-1 預試問卷回收統計表……………………………………….…42
表3-2 專家組合表…………………………………………………….43
表3-3 使用中正大學運動設施之滿意評價構面表………………….45
表3-4 轉軸後的成份矩陣分析表…………………………………….45
表3-5 主成份因素分配表…………………………………………….47
表3-6 使用運動場館設施滿意評價之信度分析表………………….48
表4-1 問卷回收統計表………………………….……………………51
表4-2 樣本結構描述表……………………………………………….52
表4-3 運動場館設施開放認知調查表……………………………….55
表4-4 全區開放/身份交叉表…….…..……………………………….55
表4-5 使用率最高之運動場館調查表……………………………….57
表4-6 場館使用率/身份交叉表……………..………………………..58
表4-7 運動設施營運的有利因素調查表……………………………....59
表4-8 設施品質/身份交叉表……..……….…………………………..60
表4-9 學校位置/身份交叉表……………………..……….…………..60
表4-10 運動設施營運的不利因素調查表……………………………....61
表4-11 運動場館設施營運最大的功效調查表………………………62
表4-12 有助提高場館使用率之方式調查表…………...…………….63
表4-13 最常從事的運動調查表……………………...…………….…64
表4-14 最常從事的運動卡方檢定表………………...…………….…64
表4-15 參與運動的動機調查表……...…………………….…………65
表4-16 參與運動的動機/身份交叉表..…………………………….…67
表4-17 使用運動設施之滿意評價構面………………………………..68
表4-18 轉軸後的成份分析矩陣分析表...…………………………….69
表4-19 正式問卷使用運動設施滿意評價之信度分析表..…….…….71
表4-20 使用者對中正大學運動場館之滿意評價彙整表..…….…….72
表4-21 不同性別的使用者對中正大學運動場館滿意評價之t考驗摘要表……………………………………………………..………...75
表4-22 不同身份的使用者對中正大學運動場館滿意評價之變異數
分析摘要表……………………………………… ….…..…….77
表4-23 不同年齡的使用者對中正大學運動場館滿意評價之變異數
分析摘要表……..……………………………………..……….79
表4-24 不同時段的使用者對中正大學運動場館滿意評價之變異數
分析摘要表………..…………………………………..……….82
表4-25 每週不同次數的使用者對中正大學運動場館滿意評價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84
表4-26 不同時間的使用者對中正大學運動場館滿意評價之變異數
分析摘要表…………..………………………………..……….86
表4-27 加入會員與否的使用者對中正大學運動場館滿意評價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87
表4-28 加入運動社團與否的使用者對中正大學運動場館滿意評價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88
表4-29 研究假說之檢定結果…………………………………….........89




















圖 次

圖2-1 中正大學體育中心組織願景………………………………..…9
圖2-2 中正大學體育中心人員編制……………………………….…17
圖2-3 顧客與企業交易的動態過程……………………………….…32
圖3-1 研究流程圖………………………………………………….…38
圖3-2 研究架構圖……………………………………………….……39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大前研一(1984)。策略家的智慧。長河出版社。
王人生、謝文偉(2005)。從行銷4C觀點談如何提昇體育場館經營品質。大專體育,79期,128-133頁。
王文科(1999)。教育研究法(五版)。台北:五南。
王沛泳(2001)。球迷參與行為及參與滿意度之影響因素—統一獅實證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未出版碩士論文。
王朝琴(2005)。休閒事業經營成功關鍵因素之研究—以走馬瀨農場為例。國立成功大學,高階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王凱立(2001)。台北市市立國民中學學校游泳池設施經營模式之研究。國立台灣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王凱立(2000)。民間機構經營學校運動設施之可行性研究-以台北市市立國民中學學校游泳池設施為例。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碩士論文。
中正大學校務發展白皮書(2000)。中正大學秘書室。嘉義。
方信淵(1996)。公立大學游泳池對外開放顧客滿意度之比較研究—以台灣師大、清華大學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未出版論文。
毛家驊(2006)。都會型運動場管經營模式之探討以台茂購物中心「Action Zone」為例。輔仁大學體育學刊,5,120-132頁。
尤新吉(1990)。公共體育場的經營管理。國民體育季刊,19(1),頁74-77。
田文政(1991)。運動場地規劃與管理。教育部委託國立台灣工業
技術學院專題研究報告,2-4頁。
田文政(1994)。學校運動場地開放措施與管理問題之研究。中華民國大專院校八十三年度體育學術研討會專刊,51頁。
田文政(1996)。室外球場之規劃設計與管理。中華民國大專院校體育總會84學年度學校運動場館規劃與管理講習會資料,33-51頁。
司徒達賢(1999)。非營利組織的經營管理。台北市:天下遠見。
白健二(2000)。運動場館的營運管理與服務品質。大專校院運動
場館經營管理座談會手冊,20-23頁。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1999)。中華民國體育白皮書。台北:行政院
體育委員會。
行政院(2002)。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台北︰行政院。
行政院主計處(2002)。九十年台灣地區社會發展趨勢調查統計結果。台北︰行政院主計處。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2003)。國民體育法。台北︰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何曉瑛(2000)。台灣地區公立棒球場委託民間企業經營管理之個案研究-以台南市立棒球場為例。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宋維煌(1993)。運動場地設施經營之探討。體育與運動,88,103-106頁。
李茂興譯(1991)。管理概論:理論與實務( Robbins, S. P.原著,1984)。台北:曉園。
李書行(1995)。務實創新的策略性績效評估。會計研究月刊,113,頁15-23。
李茂興譯(1991)。管理概論:理論與實務(Robbins, S. P.原著,1984)。台北:曉園。
李政道(2006)。羽球場管消費者參與動機與參與行為之研究。成大體育,39(1),28-43頁。
李宗鴻(2004)。全國大專校院運動場館現況與經營管理之研究。屏師運動科學學刊,創刊號,20-31頁。
杜榮瑞(2000)。運動場館經營與財務管理。大專校院運動場館經營管理座談會手冊,19頁。
邢祖援(1987)。行政機關行政管理效能評估指標的研究與建議。
台北:國家安全會議國家建設委員會。
邱金松(1980)。學校運動設施開放的問題與方法。國民體育季刊,9(1),40-43頁。
邱金松、葉公鼎、牟鍾福、朱文忠、李應麟(1993)。桃園縣北區體育園區企業化管理之規劃研究-期中報告。桃園縣政府。
邱皓政(2000)。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台北:五南。
余家誠(2006)。宅配服務經營成功關鍵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科技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秉毅(2003)台北市市民運動中心服務品質、顧客滿意度與忠誠度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體育學系碩士論文。
林國棟(1996)。學校體育之運動設施事業。大專體育,28,29-45頁。
林欽榮(1995)。人事管理。台北:前程圖書。
洪大程(1998)。實踐大學台北校區現有及未來運動設施規模的研究。實踐學報,29,233-252頁。
洪嘉文(2001)。學校體育經營管理策略。台北:師大書苑。
洪嘉文(2002)。學校體育經營管理實務。台北:師大書苑。
洪嘉文、詹彩琴(2004)。落實學校運動場地設施開放之有效措施。大專體育,68,1-5頁。
洪崇昶(2003)。台灣連鎖超市經營管理分析研究-以台北市地區連鎖超市個案研究。大葉大學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明隆(2003)。SPSS統計應用實務。台北:松岡出版社。
吳清山(1999)。台北巿國民中小學實施「公辦民營」之可行性分析。教育政策論壇,2(1),157-179頁。
吳萬福(1972)。省立台北師專體育設施及學生運動興趣調查報告。台北師專學報,1,241- 254頁。
官文炎(1992)。論體育場的組織、功能與運作。國民體育季刊,21(1),53-62頁。
徐元民(1993):就新國民教育法看體育設備之整建與營運。國民體育季刊,12(3),59-61頁。
袁愈光主譯(2000)。Charles A. Bucher & March L. Krotee(1998)原著。體育運動管理學(Management of PhysicalEducation and Sport)。台北:麥格羅.希爾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郭慧龍(1997)。社區教育與學校運動場地設施開放。國民體育季刊,26(1),15-2頁。
高俊雄(1998)。運動服務管理—實務個案。台北:師大書苑。
高俊雄(2002)。運動休閒事業管理。台北︰志軒企業有限公司。
孫顯鋒(2000)。國立大學校院實施校務基金後對運動場館使用影響之探討。大專體育,48,115-120頁。
侯錦雄、姚靜婉(1997)。市民休閒生活態度與公園使用滿意度之相關研究。戶外遊憩研究,10(3),1-17頁。
張恕忠、林晏州(2001)。遊客對休閒漁業活動偏好與滿意度研究。2001休閒、遊憩、觀光研討成果研討會論文集。13-28頁。
陳正昌(2004)。行為及社會科學統計學-統計軟體運用。台北:巨流。
陳啟誠(1993)。台北市立國中生使用校內運動場地設施滿意度調查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
陳紫娟(2005)「使用者付費」在「學校運動場地設施開放」之應用。國民體育季刊,34(1),90-95頁。
陳偉瑀(1999)。學校運動場地設施營運管理。德明學報,14,161-172頁。
許龍池、彭逸坤(2005)。公立體育場管之發展:健康產業化的規劃。樹德科技大學。大專體育,77。
教育部(1995)。國民中學課程標準。台北:正中。
教育部體育司(1993)。一人一運動、一校一團隊計畫。台北︰教育部體育司。
教育部體育司(2003)。各級學校運動場地設施開放之現況調查。大專體育,68,4頁。
張川鈴(2006)。我國學校游泳池委外經營之實證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系博士論文。
張思敏、黃英哲(1994)。國立台灣大學體育課程教學暨休閒教育之調查研究。大專體育,24,59-71頁。
張宗昌、莊清泉(1995)。國立台中商專學生喜歡與不喜歡體育課因素調查。大專體育,22,32-38頁。
張耀騰(1996)。大專學生對體育課滿意度原因偏低之探討。大專體育,27,126-132頁。
曾國雄(1993)。體育場的經營管理。國民體育季刊,22(1),58-64頁。
曾賢亮、王同茂、邱慶宏(2000)。大學體育館管理模式之建構及應用研究-臺大新建體育館管理體系規劃及初期營運個案分析期中報告。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計畫編號: NSC-89-2413-H-002-031。
彭仁信(1994)。李克特氏量表中選項問題之探索研究—以學生在疏離量表上的反應為研究案例。高雄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程瑞玲(1984)。非營利組織之績效衡量。私立東吳大學,會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世孟、王國讚(1999)。國立大學校園設施運用BOT 模式之可行性。建築學報,28,43-58頁。
黃瑞榮(2004)。嘉義縣市中學運動場館對外開放現況與阻礙因素之研究。輔仁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
黃振興(1999)。如何推動大專學生體適能護照之策略。大專體育,44, 12-16頁。
葉公鼎(1999)。運動場館規劃設計講習會報告書。53-54頁。
葉公鼎(2001)。學校體育運動設施之經營管理。二十一世紀體育人文社會科學國際研討會研習手冊, 57-77頁。
葉公鼎(2006)。運動設施經理人初級證照研習會手冊。台北︰台灣體育運動管理協會。
楊建隆(1996)。台灣地區大四學生選修「體育課」考量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尹華(1997)。臺灣地區大專院校運動場地設施開放與經營管理考量因素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
經濟部商業司(1996)。顧客滿意度管理手冊。台北:經濟部商業司。
劉田修(1999)。美國Northern Colorado大學休閒運動中心簡介。1999運動場館規劃設計報告書。台北: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劉碧華(1999)。國立臺灣大學新建體育館經營策略規劃研究:物料管理績效評估篇。臺大體育學報,3,163-178頁。
劉衡江、王金成(2004)。民眾參與休閒運動選擇行為關聯分析—以台南市公共休閒運動空間為例。嘉南學報,30,341-357頁。
蔡欣正(1994)。醒吾商專體育課實施興趣選項教學意見調查表分析。大專體育,14,43-51頁。
蔡秀華(2002)。大學體育館營運績效指標之個案研究-以國立台灣大學綜合體育館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
蔡崇濱(1977)。國立成功大學體育設施及學生興趣調查報告。國民體育季刊,5(5),66-69頁。
鄭志富(1997)。學校運動場地設施經營管理策略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計畫編號NSC-86-2413-H-003-022。
鄭志富、錢紀明、田文政、劉碧華、張川鈴、盧心雨(1999)。我國運動場地設施的現況及發展策略。行政院體育委員會專案研究報告,22-28頁。
鄭志富等著(1988)。運動管理學論文選輯(一)。台北:師大書苑。
鄭志富(2001)。學校體育經營的新思維。學校體育雙月刊,11(5), 2-3頁。
鄭志富(2003)。台灣地區公立大學體育館營運績效評估之實證研究。
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計畫編號: NSC-92-2413-H-003-051。
劉芳遠(2001)。社區民眾使用學校運動場地之參與、需求和阻礙因素調查研究-以新竹市南寮社區為例。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昆祐(2006)。大鵬灣風景區BOT營運關鍵成功因素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體育與健康休閒研究所碩士論文。
錢紀明(2001)。大專體育運動場館經營管理。國民體育季刊,30(1), 18-22頁。
戴文隆(1998)。宜蘭縣立體育場營運績效指標之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崑宗(2005)。大專院校運動場管開放與管理之探討。大專體育,81, 94-100頁。
國立中正大學體育中心發展概況及展望(2004),體育中心編制。

二、英文部份
Anderson, E.W., Cales F. and Donald R. L.(1994), Customer Satisfaction, Market Share, and Profitability:Findings From Sweden, Journal of Marketing, Vol.58, pp.53-66.
Bolton, R. N. and J. H. Drew (1991), “A Multistage Model of Customers’Assessments of Service Quality and Value,”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Vol.17, No.4, pp.375-384.
Carter, N. (1991). Learning to measure performance: The use of indicatorsin organization.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69, 85-101。
Bolton, R. N.(1991). A Dynamic Model of the Duration of Customer’s Relationship with A Continuous Service Provider:The Role of Satisfaction. Marketing Science, 17 , pp.45-65.
Cina,P.,” A national customer satisfaction barometer.The Swedish Experience”.Journal of Marketing, Vol.56,No.1, (1989).
Drogin, E. B. 1991 .Evaluating the boater experience:The inter relationship of recreational use, us r contacts, experientailimpacts, satisfaction and displacement. Unpublished Doctoraldissertation. 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Engel, J. F., Blackwell R.D. and Miniard P. W.(1984). Consumer
Behavior,( 6th ed).
Howard, J. A. and J. N. Sheth (1969). The Theory of Buyer Behavior, NewYork: John Wiley & Sons, pp.54.
Kotler, P. (1994),Marketing Management: Analysis,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and Control (8th ed),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Inc.
Oliver, R. L. (1981),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of Satisfaction Processes inRetail Settings,” Journal of Retailing, Vol.57, No.3, pp.25-48.
Ostrom, A. and Iacobucci, D.(1995). “Consumer Trade-Offs and the
Evaluation of Services”, Journal of Marketing, Vol.59 (Jan), p.17-28.
Spreng, R., Mackenzie, S. B., & Olshavsky, R. W.,” A reexamination of the determinants of consumer satisfaction” .JournalofMarketing Vol .60 ,No.7,pp.15-32(1992).
Tse, D. & Wilton, P.(1988). Models of Consumer Satisfaction Formaion: AnExtension, Jouranl of Marketing Research, Vol. 25, pp204-212
Zeithaml A.、Leonard B. & Parasuraman A.(1996). The Behavioral Consequences ofService Quality, Journal of Marketing, Vol.60, pp31-46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孫顯鋒(2000)。國立大學校院實施校務基金後對運動場館使用影響之探討。大專體育,48,115-120頁。
2. 郭慧龍(1997)。社區教育與學校運動場地設施開放。國民體育季刊,26(1),15-2頁。
3. 徐元民(1993):就新國民教育法看體育設備之整建與營運。國民體育季刊,12(3),59-61頁。
4. 官文炎(1992)。論體育場的組織、功能與運作。國民體育季刊,21(1),53-62頁。
5. 吳清山(1999)。台北巿國民中小學實施「公辦民營」之可行性分析。教育政策論壇,2(1),157-179頁。
6. 洪嘉文、詹彩琴(2004)。落實學校運動場地設施開放之有效措施。大專體育,68,1-5頁。
7. 洪大程(1998)。實踐大學台北校區現有及未來運動設施規模的研究。實踐學報,29,233-252頁。
8. 林國棟(1996)。學校體育之運動設施事業。大專體育,28,29-45頁。
9. 邱金松(1980)。學校運動設施開放的問題與方法。國民體育季刊,9(1),40-43頁。
10. 李宗鴻(2004)。全國大專校院運動場館現況與經營管理之研究。屏師運動科學學刊,創刊號,20-31頁。
11. 李政道(2006)。羽球場管消費者參與動機與參與行為之研究。成大體育,39(1),28-43頁。
12. 宋維煌(1993)。運動場地設施經營之探討。體育與運動,88,103-106頁。
13. 尤新吉(1990)。公共體育場的經營管理。國民體育季刊,19(1),頁74-77。
14. 毛家驊(2006)。都會型運動場管經營模式之探討以台茂購物中心「Action Zone」為例。輔仁大學體育學刊,5,120-132頁。
15. 王人生、謝文偉(2005)。從行銷4C觀點談如何提昇體育場館經營品質。大專體育,79期,128-1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