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王玉婷(2001)。基層員警生涯投注感與其相關因素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丘睦杰(1993)。生涯導向、生涯階段與工作滿足關係之研究─以銀行業為例。國立中正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石銳(2003)。人力資源管理與職涯發展。台北:揚智文化。
石樸(1991)。企業界員工工作滿足、工作投入與離職意願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政社會學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李聲吼(2000)。人力資源發展。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李隆盛、黃同圳(2000)。人力資源發展。台北:師大書苑。
李漢雄、楊翹楚(2000)。人力資源策略管理。台北:揚智文化。
李漢雄(2001)。人力訓練與發展。台北:空大。
李振成(2002)。人力規劃之研究-以警察人力需求預測為例。中央警察大學行政警察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李芳美(2004)。人力資源發展人員專業能力及專業表現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李修安(2002)。警察派出所所長的領導形式與警察角色知覺、從警投注感之關係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李聲吼(1998)。人力資源發展的能力內涵,人力資源發展月刊126期,頁28-35。邱華君(1993)。論警察人力資源規劃,警察叢刊第二十四卷第二期。
邱華君(2003)。警察行政。桃園:中央警察大學印行。
邱昆男(2003)。我國警察「養成教育」回應性政策評估。國立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邱永森(2003)。警佐警察人員晉升警正官等訓練成效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邱華君(2000)。人力資源發展,人力資源發展月刊75期。
邱玉瑩(2004)。國民小學人力資源發展模式之設計—行動研究方案之應用。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職業繼續教育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邱宏益(1996)。員工培訓成效評估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江丙坤(1998)。公務人力發展中心報導,游於藝第二、三版。
朱孝良(1998)。我國警察人力資源政策執行之研究-台北市政府警察局為例。國立中興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朱薏文(1996)。影響管理人員訓練績效因素之探討-中壢工業區的個案分析。元智大學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朱筱麗(2003)。行政院暨所屬中央機關公務人員訓練成效之探討。國立臺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全國法規資料庫網址:http://law.mog.gov.tw/
官政哲(1997)。人力資源策略性管理理論與實務之研究—以我國警察機關為個案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吳秉恩(1994)。分享式人力資源管理。台北:翰蘆。
吳萬益、林清河(2000)。企業研究方法。台北:華泰。
吳靄書(1991)。企業人事管理。台北:大中國圖書。
吳一麟(2005)。警察人員考訓用分流制度對基層員警生涯發展之影響。大葉大學人力資源暨公共關係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吳斯茜(1999)。我國警察常年訓練之多面向規畫研究。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
辛秋菊(1993)。生涯發展、離職傾向及其關係之研究─以製造業及服務業為研究對象。淡江大學管科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林豐哲(1992)。企業環境、企業文化與工作投入、工作滿足關係之研究。私立東海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林建宏(1993)。警察人員工作倦怠感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警政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林建忠(2002)。組織承諾、工作滿意之調查研究:嘉義縣、市警察和消防人員之比較。國立中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林少龍(1995)。組織因素、工作壓力及組織承諾之相關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國際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林宜怡(2001)。組織生涯發展之程度對工作態度影響之探討。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林文治(2002)。警察人力資源績效評估及台灣警察效能指標體系之研究。南華大學管理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林麗惠(1997)。成人參與在職進修訓練的自評成效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林欽榮(1998)。人力資源管理。台北:前程。
林欽榮(2002)。人力資源管理。台北:揚智,頁155-157。
宣介慈(2002)。平衡計分卡應用於公部門訓練績效評估之研究—以我國警察機關為例。國立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郭崑謨(1994)。管理學。台北:華泰書局。
施能傑(2002)。政府人力資源發展的明天,研習論壇第21期。施禎祥(2005)。警察替代役人力運用之研究:以台北市政府警察局社區巡守為例。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張緯良(1996)。人力資源管理。台北:華泰書局。
張凱嵐(2006)。人力資源發展專業能力與角色。東華大學國際企業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張添洲(2002)。人力資源發展運用,人力資源發展月刊126期,頁6-8。張明和(2002)。交通警察專業教育訓練制度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交通管理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張玲堅(2003)。我國警察人員在職訓練需求評估—以台北市政府警察局為例。中央警察大學行政管理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央警察大學行政管理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張惠智(2003)。警察教育組織變革之研究—賽局理論之應用。
國防部(2004)。陸軍人才招幕中心網站-生涯規劃。上網日期:94年3 月28 日。網址:http://210.69.230.66/rdrc/rarmy/05.html
孫本初(2004)。從人力資源發展觀點論高階文官培訓制度之設計原則,考銓季刊39期。孫本初(1997)。公共管理。台北:智勝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章佩瑜(2000)。學校文化與教師組織承諾及工作滿意關係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彭台臨(1989)。人力發展理論與實施。台北:三民書局。
彭台臨(1994)。人力發展理論與實施。台北:三民書局。
陳姿予(1997)。員工教育訓練成效評估之研究-本國銀行業為例。國立中興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陳湘萍(2000)。國軍年班經管及深造教育受訓員額規劃模式之構建與運用。國防管理學院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陳金貴(1995)。人力資源管理運用在公部門的探討─(上)。人事月刊,19(3),33-37。
陳連生(2004)。領導風格與地方警政經營績效之研究—以臺中縣警察局為例。大葉大學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班,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陳彥豪(2004)。訓練制度與訓練認知對員工職能提升、組織承諾與工作投入之影響。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梁素君(1999)。職場生涯發展與工作倦怠關係之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國際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梅可望(2000)。警察學原理。桃園:中央警察大學。
許晉斌(2003)。教育訓練成效對員工組織承諾與生產力影響之研究---以網路銀行為例。私立長榮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黃志祥(1997)。我國警察組織中專案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警政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黃朝盟(1999)。21世紀公務人力資源發展之策略議題管理,中國行政評論第9卷第1期,頁75-102。黃朝盟(2000)。21世紀公務人力資源發展之策略議題,人力發展月刊第72期,頁12-19。黃俊英(2000) 。多變量分析,台北:東華書局。
黃順益(2003)。警察人員對獎勵之認知與期望對工作投入之影響。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國際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黃誌瑩(2002)。教育訓練制度規劃之個案研究—以K公司為例。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黃英忠、曹國雄、黃同圳、張火燦、王秉君等著(民87)。人力資源管理。台北:華泰書局。
黃英忠(1996)。產業訓練理論。台北縣:啟源股份有限公司。
曾介宏(2003)。他山之石:從美國聯邦政府因應知識經濟之人力資源發展策略析論我國公務人力資源發展策略,考銓季刊36期,頁76-97。曾靜欽(2006)。警察組織專業化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行政管理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馮曉雯(2005)。知識經濟時代國民小學教師人力資源發展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葉俊偉譯(2005)。人力資源發展,台北:五南。
鄒孟庭(1992)。主管領導形態與員工工作投入相關之研究。私立淡江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趙其文(2001)。人事行政學─兼論現行考銓制度。台北:華泰文化。
楊國展(1995)。警察工作壓力與適應之調查研究。國立中央警察大學警政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楊繼明(1998)。人力資源發展策略的整合分析架構之初探,人力資源發展月刊52期,頁7-8。
楊翹楚(2000)。我國警察教育的困境與改革。台北:警專學報。楊翹楚(2001)。我國警察教育制度發展之研究—以中央警察大學與台灣警察專科學校兩校合併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楊基成(1998)。我國警察人員之升職教育訓練之調查研究。中央警察大學行政管理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賈樂吉(1993)。從組織文化理論探討我國警察職業人格之研究—以宜蘭縣警察局為例。中央警察大學警政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簡建中(1994)。訓練評鑑,台北:五南,頁29-30。
簡建中(1998)。人力資源管理,台北:五南,頁185-186。
簡建忠(1995)。人力資源發展。台北:五南。
簡建忠(2001)。人力資源發展。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簡建忠(2006)。人力資源管理。台北:前程。
簡吉照(2002)。知識管理:我國警察人力資源發展的新策略,中央警察大學警學叢刊第三十二卷第五期,頁285-296。鄭安盛(2000)。我國警察人力資源管理之研究-從現有人力評估觀察。中央警察大學行政警察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鄭國煌(2004)。國軍軍官經歷管理人力規劃模式之研究。國防管理學院資源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鄭伯壎、姜定宇、鄭宏岳(2003)。組織行為研究在台灣—三十年回顧與展望。台北:桂冠圖書。
蔡玉郎(2000)。臺、菲、泰基層員工之溝通滿意度對向心力之影響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國際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蔡祈賢(2000)。終身學習與公務人力發展。台北:商鼎文化。
蔡萬來(2003)。警察人員壓力之研究—以臺北市政府警察局為例。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蔡元戎(2004)。警力高齡化對警察人力資源管理之影響。逢甲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蔡嘉昌(2004)。警察人員常年訓練之研究¬—以雲林縣警察局常年訓練計畫為個案之分析。中國文化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蔡淑敏(2002)。企業內溝通媒介、員工溝通滿足及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以台灣電子資訊產業為例。長榮管理學院經營管理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劉美蓮(1998)。主管授權程度與員工工作投入度之關係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國際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劉姵嘉(2003)。我的未來不是夢—高科技產業工程師的工作價值觀與生涯發展。國立中正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劉盛光(2004)。我國壽險業教育訓練與業務員績效關係之研究─ 以南山人壽保險公司中部地區為例。逢甲大學保險學系,未出版論文之碩士論文。劉勤章、馬心韻(2004)。我國警察組織教育訓練與人力資源發展。警專學報第三卷第三期,頁1-31。賴麗秋(2000)。警察人員工作投入之研究。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謝安田(1993)。人力資源管理。台北:著者發行。
謝宜倩(2006)。國民小學教師對學校人力資源管理之執行成效與知覺及其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台北市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謝涵機(2002)。我國現行警察人員獎懲制度之研究。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羅樹平(2004)。組織承諾、工作滿意與組織公民行為間之實證研究—屏東縣警察局為例。義守大學管理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羅文基等(1991)。生涯規劃與發展,國立空中大學。
鐘志明(2000)。企業文化、員工工作價值觀及組織承諾之關聯性研究—以台灣地區主要集團企業為例。長榮管理學院經營管理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鍾金玉(2000)。公務人員績效考核公平與工作態度之研究—以高雄市政府所屬警察、醫療、稅務人員為對象。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嚴春財(1998)。山地鄉國小教師教學工作投入之研究,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國民教育所未出版碩士論文。龔昶銘(2002)。基層員警工作困擾、組織投注感與工作適應關係研究。國立中
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警政署,2000 年,警政工作概況報告書,內政部警政署編。
警政署,2001 年7 月12 日,內政部警政署九十年度警察教育訓練檢討會會議資料,內政部警政署編印,頁23。
二、英文部分
Allport, G. W. (1947). The ego in contemporary psychology. Psychological Review, 52(4), 117-132。
Arthur S. G., & Yoash, W. (1975). Job involvement and satisfaction as related mental health and personal time devoted to work.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64(4), 521-523.
Bray, D.W. & Howard A. (1988). Management career motivation:lifechanges and social vicissitudes. Chapter 1 in London, M. and Mone, E.M.(Eds.) Career Growth and Human Resource Strategies:The Role of The Human Resource Professional in Employee Development, 5-16. Quorum Books, New York.
Beeler, H., James E., & Wier, B. (1997). A survey report of job satisfaction and job involvement among government and public auditors. The Government Accountants Journal, 18(2), 26-29.
Beehr, T. A., & Newman, J. E. (1978). Job stress, employees health, and 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 A facet analysis, model, and literature review. Personal Psychology, 31(4), 665-699.
Becker, H. S. (1969). Notes on the Concept of Commitment.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66, pp. 32-42.
Clegg, W. H. (1987), Management training evaluation: An update,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Journal, Vol.41(2), pp.65-71.
DeSimone, R.L. & Harris, D.M. (1998).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2nded).
FL: The Dryden Press.
Dooley,C.R.(1945).The Training within Industry Report,1910-1945.Washington,DC:War Manpower Commission Bureau of Training within Industry Service.
Gutteridge, T. G. (1986). Organization career development system: The state of the practice, career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s.
Goldstein, I. L. (1986), Training in Organizations: Needs Assessment,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2nd ed., Monterey, CA: Brooks/Cole.
Kanter, M. (1968). Commitment and social organization : A Study of Commitment Mechanisms in Auatopian Unities. An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33, pp. 499.
Kultgen, J.H.(1988). Ethics and professionalism. Philadelphia.
Kirkpatrick, D. L. (1959),Technique for Evaluation TrainingProgram,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Journal, Vol.13(11), pp.3-9, Vol.13(12), pp.21-26.
Kirkpatrick, D. L. (1987), Evaluation and Training, In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Handbook, 3rd ., edited by Craig R. L. & Bittles, L.,McGraw-Hill Book
Company, N. Y., pp.301-319.
Kirkpatrick,D. L. (1994), Evaluating training programs—the fourlevels, Emeryville
, CA: Publishers Group West.
McGehee, W., & Thayer, P. W.(1961) Training in Business and Industry, New York: Wiley.
Mowday, R. T., Steers, R. M. & Porter, L. W. (1979), The Measurement of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Journal of VocationalBehavior. 14, pp.224-247.
Mowday, R. T., Poter, L. W. & Steers, R. M. (1982). Employee-Organization Linkages—The Psychology of Commitment, Absenteeism, and Turnover,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McLagan, P. A.(1983). Models for excellence. Washington, D.C.: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McLagan, P.A. (1989a).Models for HRD practice: The models. Washington, D.C.:
American Society for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McLagan, P.A.(1989b). Models for HRD practice: The practitioner’s guide. Washington, D.C.: American Society for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McLagan, P.A.(1989c).Models for HRD practice: The manager’s guide. Washington, D.C.: American Society for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McLagan, P.A.(1989d).Models for HRD practice: The research report. Washington, D.C.: American Society for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McLagan, P.A.(1999). Jumping up and down on a fault line The role of HRD
as we enter a new millennium. Presentation at Academy of Human Resources
Conference, Washington, D.C.。
McLean, G.n., & McLean, L.(2001). If we can’t define HRD in one country, how canwe define it in another?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 4(3), 40-47.
Mansfield, R.S. (1996). Building competency models: Approaches for HR.
Nadler, L. & Nadler, Z. (1989). Developing human resource. San Francisco &
Oxford: Jossey-Bass Publishers.
Nkomo, S. M. (1988). Strategic planning for human resources lets get started. Long Range Planning, 21(1).
O’Connor, B., Bronner, M. & Delaney, C. (1996), Training for Organizations, Sourth-West Educational Publishing.
Pace,R.W.,Smith,P.C.,&Mills,G.E.(1991). Human resourcedevelopment:The
field.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Hall.
Page, C. & Wilson, M.(1994). Management competencies in New Zealand: On the inside looking in. Wellington: Ministry of Commerce.
Peters, B., (1992). Training for chaos: Part 1, Executive Development, 5(2).
Phillips, J. J. (1991), Handbook of Training Evaluation and Measurement Method-Insructor’s Manual, Gulf Publishing Company,2nd ed.46.
Porter, L. W., Steers R. M. & Mowday R. T., Boulian P. V. (1974),Organization
Commitment, Job Satisfaction, and Turnover Among Psychiatric Technician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cy, Vol.59,pp.603-609.
Porter & Smith, (1976). Organization Commitment and Behavior and Human Performance, 15, pp. 87–98.
Raymond, A.N. ( 1999 ) . Employee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New York:The
McGraw-Hill Company.
Reichers , A. E. (1985). A review and Reconceptualization of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0, pp. 465-467.
Ruona,W.E.,& Roth,G(2000).Philosophical foundations of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practice Advances in developing Human Resources,2(3).
Robbins, S. P. (1991).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5th ed.). NJ: Prentice Hall.
Salanick, G. R. & Staw, B. M. (1977). New Directions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Chicago: St. Clair Press.
Sheldon, M. E. (1971), “Investment and Involvement as Mechanisms Producing Commitment to the Organization.”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Vol.16, No.2, p.143.
Sikula, A. F. (1976). Personnel administration and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New York: Inc. of John Wiley & Sons.
Smith, A. R. (1974). Some Problems of Manpower System Analysis in the U.K. Civil Service”, in Clough, Lewis & Oliver, eds.
Shenenberg, T. & Smith, D., (1999). Certifying compensation and benefits
management competencies,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38(2), 161-164.
Spencer, L.M., & Spencer, S.M. (1998). Competence at work. USA: John Wiely & Sons, Inc.
Steers, R. M. (1977), “Antecedents and outcomes of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Vol.22, pp. 46-56.
Super,D.E.(1957).The Psychogy of Career.New York:Harper&ROW.
Swanson, R. A. & Holton, E. F. (2005). Foundations of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Vajda, S. (1978). Mathematics of manpower planning. New York: John Wiley &Sons, Chichesters.
Werther, W. B. & Davis, K. (1993). Human resource and personnel management 4th ed., New York: McGraw-Hill, Inc.
Weinberger,L.A(1998).Commonly held theories of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International,1,75-93
Whyte, W. H. (1956), The Organizational Man, New York: Simon and Schuster.
Winner, Y. (1982). Commitment in Organization:A normative view.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7(3), pp. 418–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