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0) 您好!臺灣時間:2025/01/25 20:33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湯滿
研究生(外文):Man Tang
論文名稱:學前閱讀量與國小語文能力相關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Relationship of Preschool Reading to Language Abilities of Children at Elementary School Age
指導教授:林月仙林月仙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Yueh-Hsien Li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樹德科技大學
系所名稱:幼兒保育學系
學門:社會服務學門
學類:兒童保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7
畢業學年度:9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87
中文關鍵詞:學前閱讀量國小語文能力
外文關鍵詞:preschool readinglanguage abilities of children at elementary school age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8
  • 點閱點閱:2034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297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6
本研究旨在探討90學年度屏東縣立第一幼稚園推展「經營書香飄揚幼稚園」活動期間,幼兒的閱讀量與其在就讀國小四年級下學期時國語文能力之相關程度。研究者走訪屏東市16所學校,找到129名90學年度就讀於第一幼稚園大班兒童,以國語文成就測驗施測和問卷調查,並以t檢定Pearson積差相關分析,結果顯示(1)女生在國語文成就測驗題得分和閱讀短文摘要能力顯著的優於男生,但學前閱讀量和閱讀行為方面男女生沒有顯著差異;(2)父親學歷大專以上之研究對象的學前閱讀量顯著的高於父親學歷為高中職(含)以下者,但在國語文成就測驗題得分、閱讀短文摘要能力和閱讀行為方面兩組無顯著差異;母親學歷大專以上之研究對象學前閱讀量顯著高於母親學歷為高中職(含)以下者;(3)母親職業為教師或家管之研究對象的學前閱讀量顯著的多於母親職業為其他類別者,但國語文成就測驗得分、閱讀短文摘要能力和閱讀行為則無顯著差異;(4)家中課外書籍量在100本以上者,其學前閱讀量顯著的多於家中課外書籍量在100本以下者,至於國語文測驗得分、閱讀短文摘要能力和閱讀行為則無顯著差異;(5)父母親陪讀行為和研究對象之閱讀行為均有顯著的正相關;(6)研究對象之學前閱讀量與其國語文測驗題得分、閱讀短文摘要能力、國小階段閱讀課外書時間及閱讀行為有顯著的正相關。可以說學前閱讀量愈多者,在國語文測驗得分較高,閱讀短文摘要能力較佳,閱讀課外書籍時間較長,閱讀行為亦較正向。
綜合訪談學前階段閱讀200本以上三名兒童家長結果顯示(1)受訪者家長皆贊同從幼稚園開始推展閱讀活動;(2)父母陪讀會對孩子閱讀習慣有正面幫助;(3)小時候父母陪讀到國小有繼續陪讀者,能養成學習階段繼續閱讀習慣;(4)訪談中三位學生求學階段語文能力表現皆佳,學業成績都不錯。
最後,本研究分別對家長陪讀、學校推動閱讀計劃及未來研究提出建議。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aimed to longitudinally examine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amount of reading at pre-school age and language abilities of children in the second semester of grade 4. A total of 129 children enrolled in the Pingtung County Municipal Kindergarten during school year 2001 were recruited from 16 elementary schools throughout Pingtung. The research instruments consisted of a Chinese-Language achievement test and a questionnaire. Data were analyzed using t-test and Pearson correlation. Six primary findings emerged from the study. First, girls performed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boys on measures of language achievement and short-context reading. Second, the amount of preschool reading was higher in children whose parents attained at least a college degree than those whose parents had high school degree or less. Third, children whose mother was a teacher or a homekeeper performed superiorly on the preschool reading compared with those whose mother had a job other than these two. Fourth, children who had collection of extracurricular books of 100 or more showed a better preschool reading ability than those whose collection of extracurricular books were less than 100. Fifth, a positive correlation was obtained between children’s reading behavior and parent-child reading. Finally, the amount of preschool reading was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scores of the language achievement test and short-context reading, time spent on reading extracurricular books during elementary school period, and reading behavior. However, language achievement and short-context reading abilities did not differ as a function of gender, parents’ educational level, mother’s job, and the total volumes of extracurricular books.
The results from interviewing three parents whose children had read more than 200 books at pre-school age revealed the followings: 1. Early reading should be started from kindergarten; 2. Children will benefit from parent-child reading in terms of developing good reading habits; 3. Children will be able to sustain reading habits into primary school if parents read with them from the beginning; 4. The three students achieved very good results, both in academic performance and in language skills during elementary school years.
Finally, suggestions were made in regard to parents’ reading with children, reading promotion in schools, and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3
第三節 名詞釋義………………………………………………………… 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5
第一節 早期閱讀及其相關研究………………………………………… 5
第二節 影響國小國語文能力因素相關研究…………………………… 15
第三章 研究方法……………………………………...…………………. 19
第一節 研究設計與研究假設…………………………………………… 19
第二節 研究對象………………………………………………………… 20
第三節 研究工具………………………………………………………… 21
第四節 研究程序………………………………………………………… 22
第五節 資料分析………………………………………………………… 26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28
第一節 研究對象之學前閱讀量、國語文成就測驗題得分、閱讀短文摘要能力及閱讀行為……………………………………………
28
第二節 不同性別研究對象之閱讀量國語文成就測驗題得分及閱讀短文摘要能力差異分析….………………………………………...
30
第三節 家長學歷不同的研究對象在學前閱讀量、測驗題得分、閱讀短文摘要能力和閱讀行為之差異分析…………………………
31
第四節 母親職業不同的研究對象在學前閱讀量、測驗題得分、閱讀短文摘要能力和閱讀行為之差異分析…………………………
33
第五節 家中課外書籍量不同的研究對象在學前閱讀量、測驗題得分、閱讀短文摘要能力和閱讀行為之差異分析………………..
35

第六節 家長陪讀、研究對象學前閱讀量、測驗題得分、閱讀短文摘要能力和閱讀行為之相關………………………………………
37
第七節 閱讀200本以上個案家長訪談資料分析………………………. 3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44
第一節 結論……………………………………………………………… 44
第二節 研究限制………………………………………………………… 45
第三節 建議……………………………………………………………… 46
後記……………………………………………………………… 48
參考文獻………………………………………………………… 51

附件一 國民小學四年級國語成就測驗…………………………………... 57
附件二 國民小學四年級國語成就測驗答案紙………………………… 71
附件三 家長同意函(兒童施測)………………………………………… 73
附件四 家長同意書(家長訪談)………………………………………… 74
附件五 給屏東縣立第一幼稚園家長的一封信………………………… 75
附件六 訪談紀錄表……………………………………………………… 77
附件七 短文閱讀測驗評分標準………………………………………… 78
附件八 義工陪讀紀錄…………………………………………………… 83
附件九 閱讀分享單……………………………………………………… 84
附件十 閱讀護照………………………………………………………… 85
附件十一 國民小學四年級學生閱讀行為問卷…………………………… 86
一、中文部份

孔 員 (2006)。幼稚園推動親子共讀之行動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古秀梅 (2004)。國小學童閱讀動機、閱讀態度、閱讀行為與國語科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江惜美 (1999)。國小國語文科必修科目探究。新世紀中小學課程改革與創新教學學術研討會,會議手冊,頁85-88。
江滿堂 (2001)。開啟兒童閱讀智慧~高雄市鼓岩國小為例。全國新書資訊月刊,143,頁68-70。
吳宜貞 (2002)。家庭環境因素對兒童閱讀能力影響之探討。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教育心理學報,34,頁1-20。
吳憲昌 (2003)。台中縣國小六年級學童家庭語文背景、閱讀行為與心得寫作之相關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語文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李素足 (1999)。臺中縣市國小中、高年級學童閱讀動機的探討。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連珠 (1992a)。台灣幼兒之書寫發出探,載於國立台中師範學院主編:八十學年度師範學院教育學術論文發表會論文集,頁343-377。台中:國立台中師範學院。
李連珠 (1992b)。早期閱讀發展釋疑之一;兼談家庭閱讀活動。幼兒教育年刊,5,頁109-126。
李燕芳 (2004)。兒童早期讀寫能力發展的環境影響因素研究。中國大陸北京市: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院腦與認知科學研究所。
李寶琳 (2000)。臺北市國民小學高年級學童閱讀文化調查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論文。
沈惠方 (2003)。作文教學的課程活動設計與實施。天下雜誌,362,頁212-226。
沈惠方 (2003)。作文教學的課程活動設計與實施。載於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本國語文學習領域理念與實務的對話論集。
周均育 (2002)。兒童圖書館員、父母與幼稚園教師對幼兒閱讀行為的影響之調查研究。國立中興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天佑 (2001)。提高兒童閱讀興趣的策略-美國加州聖塔芭芭拉市的經驗。教育資料與研究,38,頁12-15。
林文寶 (2002)。閱讀的魅力與格調─談台灣兒童閱讀興趣。全國新書資訊月刊,10,頁7-9。
林武獻 (2001)。親子共讀四月天-兼談<三人行>與<閱讀的十個幸福>。全國新書資訊月刊,27,頁16-18。
林美鐘 (2002)。屏東縣國民小學中高年級學童閱讀興趣調查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屏東市。
林蓉敏 (2004)。書談閱讀教材對國小五年級閱讀動機閱讀態度與閱讀行為影響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玉玲 (2001)。閱讀!開啟兒童閱讀之門。屏縣教育季刊。
信誼基金會 (1990)。幼兒閱讀現況調查研究。台北信誼基金會學前教育研究。
柯華葳、游婷雅(譯) (2001)。踏出閱讀的第一步。信誼文化出版社。
洪 蘭 (2000)。多元智慧。教師天地,106,頁8-10。
洪月女(譯)(1998)。談閱讀。台北:心理。
洪婉莉 (2002)。國小推動閱讀運動之研究-以臺東縣立馬蘭國民小學為例。臺東師範學院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碧霞等 (1999)。國民中小學國語文成就測驗指導手冊:教育部特殊教育工作小組。
洪蘭、曾志朗 (2001)。兒童閱讀的理念-認知神經心理學的觀點。師說,146,頁26-29。
胡菊韻 (2000)。從兒童文學的發展談兒童圖書館閱讀、推廣服務。台灣兒童文學100研討會論文集,頁53-70。台東:台東師院兒童研究所。
凌夙慧 (2002)。公共圖書館推動兒童閱讀活動之調查研究。台東師範學院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東縣。
唐榮昌 (1994)。個人變項及家庭環境變項對幼兒早期閱讀能力影響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唐澤譯 (2001)。閱讀想像與知識王國。台北:格林。
孫郁農 (2005)。國小教室言談以一個國小高年級國語科為例。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屏東市。
高蓮雲 (1994)。臺北市國小學童課外閱讀及運用學校圖書館之質的探討。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25,頁121-150。
張必隱 (1992)。閱讀心理學。北京:北京師範大學。
張怡婷 (2003)。個人認知風格、班級閱讀環境與國小高年級學童閱讀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春興 (1994)。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東華。
張振芬 (2006)。童書、精選細讀。學前教育,11,頁25-26。
張碧如 (2003)。說故事、看故事、討論故事─故事繪本的特色與應用。兒童福利期刊,5,頁169-180。
教育部 (2000)。我國中小學國語文基本學力指標系統規劃研究。
教育部 (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國語文綱要。
教育部 (2004)。特殊教育統計年報-93年度。台北市,教育部編印。
梁 巍 (2005)。早期閱讀的效應。中國聽力語言康復科學雜誌,6,頁56-57。
許家吉 (1991)。國小語文能力發展測驗編製及對特殊教育學生應用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彰化市。
陳正昌 (1994)。從教育機會均等觀念探討家庭、學校與國小學生學業成就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教學學系博士論文,台北市。
陳永昌 (2000)。兒童閱讀的中外經驗-推廣兒童閱讀國際經驗交流系列活動紀實。全國新書資訊月刊,22,頁19-21。
陳怡如 (2003)。兒童圖畫書閱讀行為與其性別角色態度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怡華 (2001)。國小學生家庭環境、閱讀動機與國語科學業成就之關係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陳明來 (2001)。臺北市公立國中生物課外閱讀行為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圖書資訊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淑琴 (1999)。幼兒語言發展與語言後得理論探討。幼兒教育年刊,12,頁93-112。
陳雁齡 (2002)。中部地區推行閱讀活動及國小學童參與閱讀活動現況之調查研究。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曉佳 (2004)。臺灣地區國中學生文化資本、習性與學業成就之關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彭森明 (1995)。語文結構分析與評量規範。第一屆小學語文課程教材教法國際學術研討會,頁875-879。
曾錦貞 (2003)。語文學習策略之探究—從幼小銜接觀點出發。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游福生 (1990)。增進兒童語文能力的方法。國教輔導:7908。
馮秋萍 (1998)。台灣地區國小五、六年級兒童課外閱讀行為:以國立政治大學附設實驗學校為例。淡江大學教育資料科學學系碩士論文。
黃迺毓 (2002)。享受閱讀-親子共讀有妙方。台北:宇宙光。
黃敏秀 (2002)。學前一般兒童與發展遲緩兒童閱讀行為及其家庭閱讀環境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楊怡婷 (1995)。幼兒閱讀行為發展之研究。國立師範大學家政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楊茂秀 (2001)。閱讀生機。台北市:中華民國教育部。
楊曉雯 (1996)。高中生閱讀行為研究:以臺北市建國高級中學學生為例。淡江大學教育資料科學學系碩士論文。
葉俊成 (2004)。國小國語科教學增進學童家庭功能態度及造句能力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春美 (2002)。嬰幼兒在嬰兒中心對圖畫書閱讀之反應行為之探討。第六屆全國兒童文學與兒童語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齊若蘭 (2002a)。心靈的遊樂場 一生的領航員。天下雜誌,263,頁84-90。
齊若蘭 (2002b)。閱讀新一代知識革命。天下雜誌,263,頁40-50。
劉佩雲、簡馨瑩、宋矅廷 (2003)。國小學童閱讀動機與閱讀行為之相關研究。教育研究資訊,11(6),頁135-158。
劉清芬 (2000)。國小學生批判思考、情緒智力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劉漢玲 (2005)。推動親子共讀活動與幼兒閱讀行為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靜蓉 (2004)。家庭閱讀環境與幼兒語文能力之相關性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
歐仁榮 (2004)。家庭環境、家庭結構對高職生學業成就影響之研究-以臺南市高級職業學校為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潘仲茗 (1995)。小學語文課程、教材、教法沿革。第一屆小學語文課程教材教法國際學術研討會,台東市:國立台東師範學院編印。
蔡育妮 (2004)。繪本教學對國小一年級學童閱讀動機與閱讀行為之影響。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
鄭雪玫 (1985)。孩子與閱讀。書府,6,頁60-63。
鄭瑞菁,郭莉伶 (2002)。幼兒圖畫書指導活動初探。幼兒閱讀智能發展研討會。
薛曉華(譯)(1997)。全語言幼稚園:教學之理論與實務。光佑文化。
謝金美 (1998)。提高語文能力的要訣:選擇好書,大量閱讀。國教之友: 8706。
簡素蘭 (2005)。如何提升青少年語文能力。師友: 9405。

貳、西文部份
DeJong, P. F. & Leseman, P. P. M. (2001). Lasting effects of home literacy on reading achievement in school. Journal of School Psychology, 39, pp. 389-414.
Dickinson, D. K., & DeTemple, J. (1998). Putting parents in the picture: Maternal reports of preschoolers’ literacy as a predictor of early reading. Early Childhood Research Quarterly, 13, pp. 241-261.
Edwards, L.H. (1994). Kid’s eye view of reading:Kindergartners talk about learning how to read. Childhood Education, 70(3), pp. 137-141.
Flatow, K.M. (1997). Programs for babies in public libraries. Illinois Libraries 79, pp. 1107-109.
Goodman, Y. M. (1986). Children Coming to Know Literacy. In W. H. Teale & E. Sulzby (Eds.), Emergent literacy: Writing and reading. pp. 1-14.
Guthrie, J. T., Wigfield, A., Metsala, J. L. & Cox, K. E. (1999). Motivational and cognitive predictors of text comprehension and reading amount. Scientific Studies of Reading, 3, pp. 231-257.
Harris, A. J., Sipay, E. R. (1980). How to increase reading ability: A guide to developmental and rededial methods (8th ed.). White Plains, NY: Longman, Inc.
Jobe, R. A. (1982). Compute Your Daily Reading Interest: Motivational Strategies to Reading Growth. ERIC No. ED219722, 13p.
James E. Johnson (2004). Parents as classroom volunteers and kindergarten students’ emergent reading skills. Th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97, pp. 235-247.
Ley, T. C., Schaer, B. B. & Dismukes, B. W. (1994) Longitudinal Study of the Reading Attitude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Reading Psychology, 15(1), pp. 11-38.
Liston, M. C. (1980). Early Readers: Preschool Children Who Learn to Read at Home. ERIC No. ED197297, 28p.
Majoribanks, K. (1985). Ecological Correlates of Adolescents, Aspirations: Gender-Related Differences.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0, pp. 329-341.
Monique S., Jo-Anne L. & Brenda L. (2001). On Refining Theoretical Models of emergent literacy The Role of Empirical Evidence. Journal of School Psychology, 39(5), pp. 439-460.
Monique Sénéchal & Jo-Anne LeFevre (2002). Parental Involvement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Reading Skill: A Five-Year Longitudinal Study. Child Development, 73 (2), pp. 445–460.
Morrow, L.M. (1983). Home and school correlates of early interest in literature. Journal of Education Research, 76, pp. 221-230.
Mullen, J. (1995). The relationship of self-concept and classroom behavior to students’ attitudes toward reading.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55(10), 3148.
Ninio, A. (1980). Picture-book reading in mother-infant dyads belonging to two subgroups in Israel. Child Development, 51, pp. 587-590.
Ramsburg, D. (2003). Understanding Literacy Development in Young Children. NPIN Parent News. National Parent Information Network.
Smith, C, B (1988). The expanding role of parents. The Reading Teacher, 42 (1), pp. 62-63.
Snow, C. E., Burns, M. & Griffin, S. (1998). Preventing reading difficulties in young children. Retrieved, 2006/10/20, from http://newton.nap.edu/html/prdyc/ch5.html
Spodek, B. (1978). Teaching in early years. Prentice Hall, Inc., 291p.
White, S., Kapimus, B. (1994) 1994 NAEP Assessment in Reading. Focus on NAEP, 1(1). Pp.1-5.
Wigfield, A., Guthrie, J. (1997). Reading Engagement: Motivation Readers through Integrate Instruction. Newark, DE: International Reading Association.
Wynne, H. K. (2003). Early Reading Strategy. The Report of the Expert Panel Early Reading in Ontario. Retrieved, 2006/3/28, from http://www.edu.gov.on.ca/eng/document/reports/reading/matters.htm/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林文寶 (2002)。閱讀的魅力與格調─談台灣兒童閱讀興趣。全國新書資訊月刊,10,頁7-9。
2. 李建聰。「明確性原則之探討」,警察法學-第3期。
3. 李連珠 (1992b)。早期閱讀發展釋疑之一;兼談家庭閱讀活動。幼兒教育年刊,5,頁109-126。
4. 張載宇。「發揮行政救濟功能應加強公民教育」,憲政思潮,第44期(1978年12
5. 朱金池。「行政法比例原則之研究」,空大行政學報,第1期,(1994年5月)。
6. 吳宜貞 (2002)。家庭環境因素對兒童閱讀能力影響之探討。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教育心理學報,34,頁1-20。
7. 蔡敏廣。「淺談信賴保護原則-兼論司法院釋字第525號解釋對人事法制之可能影響」,人事行政,第136期,(2001年6月)
8. 管歐。「行政救濟與民主政治」,憲政思潮,第44期(1978年12月)。
9. 陳啟源。「從美國移民管理制度是論我國境管理之芻議」,警學叢刊(桃園:中央警察大學),第33卷第3期,2002年11月。
10. 張增樑。「仲介大陸地區人民非法入境-「人蛇集團」之研究」,警專學報,7期,
11. 邱玉玲 (2001)。閱讀!開啟兒童閱讀之門。屏縣教育季刊。
12. 張碧如 (2003)。說故事、看故事、討論故事─故事繪本的特色與應用。兒童福利期刊,5,頁169-180。
13. 陳永昌 (2000)。兒童閱讀的中外經驗-推廣兒童閱讀國際經驗交流系列活動紀實。全國新書資訊月刊,22,頁19-21。
14. 陳淑琴 (1999)。幼兒語言發展與語言後得理論探討。幼兒教育年刊,12,頁93-112。
15. 齊若蘭 (2002a)。心靈的遊樂場 一生的領航員。天下雜誌,263,頁8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