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01.72.250) 您好!臺灣時間:2023/09/30 02:11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林姿瑩
研究生(外文):lin tzu ying
論文名稱:純聽覺遊戲應用於視覺障礙者之互動性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Interaction of Audio-only Game for the Visually Impaired
指導教授:陳榮銘陳榮銘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hên jung mi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亞洲大學
系所名稱:資訊與設計學系碩士班
學門:設計學門
學類:視覺傳達設計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7
畢業學年度:9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93
中文關鍵詞:視覺障礙者互動遊戲適用性設計純聽覺遊戲
外文關鍵詞:the visually impairedinteractive gameusabilityaudio-only computer game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
  • 點閱點閱:588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35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0
電腦遊戲種類與型態隨著科技進步有更多的變化提供玩家選擇。玩家除了重視遊戲的操作,亦重視與其他玩家的互動。互動是遊戲的一部分,從傳統的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到人機之間的互動,進而因網路達到世界一家的互動。為身心障礙者設計的電腦遊戲也需要考慮此要素,才能促使身心障礙者更能融入遊戲之中。
本研究將針對視覺障礙者,探討純聽覺遊戲互動之可能性,並採用混合一般使用者與視覺障礙者實驗方式,對純聽覺遊戲進行差異性比較。結果顯示純聽覺遊戲可提高視覺障礙者的遊戲互動品質,一般使用者與視覺障礙者交互使用時,亦可得到較高的娛樂性。相信藉由本研究的設計,能增加一般大眾對視覺障礙者的了解與重視,並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uter games have provided various genres for the players to choose. Nowadays, the game players not only care how to operate a game, but also care the interaction with other players. Interaction is an intrinsic part of a game. The ways of interaction had also been transferred from interaction between players, interaction between human and machines, to interaction between players over the internet. Similarly, the interaction of computer game for the handicapped should be seriously considered so that such players can also immerse in the game playing.
In this study, the usability of audio-only computer games for the visually impaired was discussed. Experiments with mixing the visually impaired and general players were conducted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s. Our results showed that audio-only game could enhance the quality of interactivity for the visually impaired.
Playing games with mixing the visually impaired and general users could also get a higher entertainment. It is believed that this study would promote the understanding of general people to the visually impaired, and make them closer to each other.
摘要 -ii
Abstract-iii
誌 謝-v
目 錄-v
圖 目 錄-vii
表 目 錄-ix
第一章 緒論-1
1.1 研究背景-1
1.2 研究動機-3
1.3 研究目的-4
第二章 文獻探討-5
2.1 視覺障礙的定義-5
2.1.1 視覺構造與疾病-5
2.1.2 視覺障礙的定義與種類-7
2.1.3 視覺障礙者的認知架構-9
2.2 互動理論-10
2.3 多媒體遊戲設計-12
2.4 視覺障礙遊戲設計原則-15
2.4.1 一般遊戲對視覺障礙者產生的障礙-15
2.4.2 輔助遊戲的設備-16
2.4.3 視覺障礙遊戲設計的特色-19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實驗設計-22
3.1 設計方法-22
3.2 遊戲設計-23
3.3 實驗流程-39
第四章 實驗結果與討論-52
4.1 實驗問卷結果與分析-54
4.1.1 前測遊戲使用結果與分析-54
4.1.2 實驗遊戲使用結果與分析-58
4.2 受測者互動狀況分析-63
4.3 遊戲實驗結果-66
第五章 結論與未來展望-68
5.1 結論與建議-68
5.2 未來展望-70
參考文獻-72
附錄一 內政部統計處身心障礙人數統計資料-76
附錄二 內政部統計處2006 年身心障礙人數(按性別分級-77
附錄三 實驗遊戲軟體操作說明-78
附錄四 受測學童遊戲背景資料問卷-79
附錄五 受測學童進行彈珠台遊戲測試問卷-80
附錄六 受測學童進行實驗遊戲測試問卷-81
簡 歷-82
壹、中文部份
毛連塭(1992)。視覺障礙兒童輔導手冊(再版)。台北:教育部第二次特殊兒童普查工作執行小組。
史萊姆工作室譯(2004)。大師談遊戲架構與設計理論。台北:上奇科技。
池青玫(2005)。國中生涉入線上遊戲相關因素之研究-以高雄市為例。國立台南大學社會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芠欣(2003)。Flash 遊戲天堂。台北:文魁資訊。
吳幸玲、郭靜晃譯(2003)。兒童遊戲:遊戲發展的理論與實務(二版)。台北:揚智。
林姿瑩、陳榮銘(2007)。互動遊戲應用於視覺障礙者之適用性。陳敏生(主持人),福祉人因。第十四屆中華民國人因工程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朝陽科技大學。
洪清一(1998)。知覺-動作訓練。台北:五南圖書。
徐華譯(2000),問卷調查應用入門。台北:小知堂。
耿慶瑞(2004)。WWW 廣告之互動品質量表。台大管理學叢,15(1),23-48。
莊謙亮、陳吟成、彭傑(2006)。線上遊戲與虛擬社群間關係調查之研究。孫儷芳(主持人),網路行銷、資訊社會。2006 電子商務與數位生活研討會,台北大學三峽校區。
陳建汝(2000)。視覺障礙者的學習與科技應用。視覺障礙教育之理論與實務。台北:中華視覺障礙教育學會。
張宇崑、陳韻朱譯(2004)。大師談Flash 遊戲設計與製作。台北:上奇科技。
萬明美(2001)。視障教育。台北:五南圖書。
葉思義、宋昀璐(2004)。數位遊戲設計—遊戲設計知識全領域。台北:碁峰資訊。
蔡季甫、陳榮銘(2006)。多媒體遊戲設計應用於視覺障礙者防災學習之研究。亞洲大學資訊與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季甫、陳榮銘(2006)。遊戲設計應用於視覺障礙者防災學習之研究。李正隆(主持人),福祉人因(I)-無障礙設計。第十三屆中華民國人因工程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義守大學。
潘恩典譯(2002)。腦內藝術館。台北:商周出版。
賴志純譯(1998)。親近性設計。台北:六合出版社。
羅綸新(2002)。多媒體與網路基礎教學-理論、實務與研究。台北:博碩文化。
蘇維雅譯(2002)。多媒體技術與應用。台北:美商麥格羅․希爾國際台灣分公司。
貳、英文部份
Coleman, G. W., Hand, C., Macaulay, C.,& Newell, A. F. (2005). Approaches to auditory interface design-lessons from computer games. Proceedings of ICAD 05-Elevent Meet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uditory Display, ICAD05-99-ICAD04-104.
Eriksson, Y.,& Därdenfors, D. (2004). Computer games for children with visual impairments. Proc.5 th Intl Conf. Disability, Virtual Reality & Assoc. Tech.,79-86.
Gibson, J. J. (1962). Observations on active touch. Psychological Review, 69,477-491.
Hadrup, R., Jakobsen, P. S., Juul, M. S., Lings, D., Magnúsdóttir, O. (2004). Designing an auditory W-LAN based game. Proceedings of Mobile Entertainment:User-Centered Perspectives, 207-214.
Hunt, A., & Hermann, T. (2004). The importance of interaction in sonification. Proceedings of ICAD 04-Tenth Meet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uditory Display, ICAD04-1-ICAD04-8.
Rieber, L.P. (1996). Seriously considering play:Designing interac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s based on theblending of microworlds, simulations, and games.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44(2), 43-58.
Röber, N., & Masuch, M. (2004). Interacting with sound: an Interaction paradigm for virtual auditory worlds. Proceedings of ICAD 04-Tenth Meet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uditory Display, ICAD04-1-ICAD04-6.
Rober, N., Masuch, M. (2005). Playing audio-only games: a compendium of interacting wit virtual, auditory worlds. Digital Games Research Association Conference.
Lányi, C., Tilinger, Á., Szabó, J., Páll, A., & Lányi, Z. (2004). User interface design question in developing multimedia software for handicapped children. Retrieved April 16, 2006, from http://www.knt.vein.hu
Winberg, F., & Hellström, S.O. (2001). Qualitative aspects of auditory direct manipulation: a case study of the towers of Hanoi. Proceedings of the 200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uditory Display, ICAD01-16-ICAD01-20.
參、網站資料
內政部統計處(2007)。95 年底身心障礙者人數統計。2007 年3 月18 日,取自內政統計資訊服務網:http://www.moi.gov.tw/stat/index.asp
內政部統計處(2007)。身心障礙者人數按年齡與障礙等級分。2007 年3月21日,取自內政統計資訊服務網:http://www.moi.gov.tw/stat/index.asp
身心障礙者服務資訊網(2006)。身心障礙分級與鑑定之標準。2006 年9 月12日,取自身心障礙者服務資訊網:http://disable.yam.org.tw/index.htm
全球法規資料庫(2007)。特殊教育法。2007 年3 月20 日,取自全國法規資料庫入口網站:http://law.moj.gov.tw/
周濟仁(2003)。健康與體育課程中探討如何建構小學生運動休閒與遊戲關聯之行動研究。2006 年10 月5 日,取自嘉義縣教育E 學院:http://e.cyc.edu.tw/
聯合行銷研究股份有限公司(2005)。九十四年身心障礙民眾數位落差調查報告。2007 年3 月23 日,取自:縮減數位落差入口網http://www.digitaldivide.nat.gov.tw/default.asp
龐克姑媽(2007)。把電腦螢幕訊息放大系列之一:中型需求者輔具(一)-快捷按鍵、擴視軟體及語音軟體。2007 年4 月20 日,取自:視窗-FVF yam
天空部落http://blog.yam.com/user/twacc.html
鄭育鎔(2006)。網路多人互動遊戲介紹。2006 年11 月6 日,取自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多媒體實驗室:http://www.iii.org.tw/special/article/game.html
無障礙網路空間服務網,十四條規範。2007年3月23日,取自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http://enable.nat.gov.tw/index.jsp
Game-Accessibility. Gaming with a visual disability. Retrieved September 8, 2006, from http://www.game-accessibility.com
Global Issues on the UN(United Nations) Agenda. The ageing of the worlds population. Retrieved April 23, 2007, from http://www.un.org/issues/
Jones, K.C. IBM scientists develop streaming video for visually impaired. Retrieved April 19,2007, from http://www.eetimes.com/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蘇麗娟(民85)。兒童讀經之推行與研究。國教輔導,35(5),27-31。
2. 顧實( 宣統 元年)。論小學堂讀經之謬( 續)。教育雜誌,5,67-70。
3. 顧實( 宣統 元年)。論小學堂讀經之謬。教育雜誌, 4,58-62 。
4. 鄭麗玉(民79)。談注意力及感官訊息的貯存。教師之友,31(3),31-34。
5. 楊幸真(民81)。注意力與學習之相關探討。教師之友,33(4),28-30。
6. 楊欽助(民93.07)。「兒童讀經教育」的現代意義探討。學校行政。
7. 曾昭旭(1987)。人文世界與古典詩情----為提倡兒童讀詩進一解。鵝湖,15(4),55。
8. 黃秀霜(民88)。不同識字教學方式對學習困難兒童之實驗教學助益分析。課程與教學季刊,2(1),69-82。
9. 吳宜貞、黃秀霜(民87)。家庭環境變項、認字、語意區辨及閱讀理解能力之關係分析。教育與心理研究,21,357-379。
10. 陳秀芬(民88)。中文一般字彙知識教學法在增進國小識字困難學生識字教學成效之探討。特殊教育研究學刊,17,225-251。
11. 陳淑敏(民88)。從認知發展的研究看幼兒教育。幼兒教育年刊,11,121-130。
12. 陳弘昌( 民88)。台灣國小國語課本的編寫問題。教育資料文摘,43(5),18-28。
13. 莊俞(宣統 三年) 。論學部之改良小學章程。教育雜誌, 2 ,21-32。
14. 張國瑛(2004)。論讀經教學的意義與價值探析。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14(5),135-154。
15. 柯華葳(民75)。由兒童會錯意字的分析探討兒童認字的方法。華文世界,39,2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