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 考 書 目
【備註:民國前的專書依朝代順序,民國後(含中國大陸)以姓氏筆劃順序,姓氏筆劃相同者以出版年代分,且在台灣出版均置於中國大陸出版之前】
一、專書
(一)【詩經】
〔東漢〕鄭玄,《毛詩鄭箋》,校相臺岳氏本,台北:新興書局,民國82(1993)年12月版
〔唐〕孔潁達,《毛詩正義》《十三經注疏分段標點》,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民國90(2001)年
〔唐〕陸德明,《經典釋文.毛詩音義》,孔子大全編輯委員會,濟南:山東友誼出版社,1990年
〔宋〕朱熹,《詩集傳》,台北:藝文印書館,民國63(1974)年4月三版
〔宋〕王應麟,《詩考》,《詩經要籍集成》第10冊,中國詩經學會編,北京:學苑出版社,2002年
〔明〕陳第,《毛詩古音考》,北京大學出版社,1988年8月北京第一版
〔清〕方玉潤,《詩經原始》,台北:藝文印書館 民國70年2月三版
〔清〕陳奐,《詩毛氏傳疏》,台北:台灣學生書局,民國75(1986)年10月第七次印刷
〔清〕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7月第四次印刷
〔清〕王引之,《經義述聞.毛詩》,孔子大全編輯委員會,濟南:山東友誼出版社,1990年
〔清〕王筠,《毛詩重言》,式訓堂叢書,嚴一萍選輯,臺北:藝文印書館,民國57(1968)年
〔清〕姚際恆,《詩經通論》(台北:廣文書局印行,民國50(1961)年)
〔清〕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台北:明文書局,民國77(1988)年10月10日初版)
〔清〕陳喬樅,《詩經四家詩異文考》,《詩經要籍集成》第40冊,中國詩經學會編,北京:學苑出版社,2002年
〔清〕范家相,《三家詩拾遺》,《詩經要籍集成》第38冊,中國詩經學會編,北京:學苑出版社,2002年
〔清〕江瀚,《詩經四家詩異文考補》,《詩經要籍集成》第41冊,中國詩經學會編,北京:學苑出版社,2002年
于省吾,《澤螺居詩經新證》,北京:新華書店,1982年11月第一版
于茀,《金石簡帛詩經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10月第一次印刷
中國詩經學會編,《詩經要籍集成》,北京:學苑出版社,2002年
中國詩經學會編,《詩經研究叢刊》,北京:學苑出版社,2004年
王巍,《詩經民俗文化闡釋》,北京: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年3月
白川靜著、杜正勝譯,《詩經的世界》,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民國90(2001)年6月
竹添光鴻,《毛詩會箋》,台北:大通書局印行,民國59〔1970〕年
朱守亮《詩經評釋》,台北:台灣學生書局,民國77(1988)年初版
朱廣祁,《詩經雙音詞論稿》,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
向熹,《詩經語言研究》,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4月
向熹,《詩經語文論集》,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年7月第一次印刷
李雲光,《毛詩重言通釋》,台北:台灣商務書局,民國67(1978)年12月初版
呂珍玉,《高本漢詩經注釋研究》,台北:花木蘭文化工作坊,2005年12月金公亮,《詩經學導讀》,台北:河洛圖書出版,民國67(1978)年12月
屈萬里,《詩經詮釋》,台北:聯經出版社,民國91(2002)年10月初版第14刷
吳萬鍾,《從詩到經--論毛詩解釋的淵源及其特色》,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3月北京第一版
高亨、朱東潤,《詩經今注/詩三百篇探故》,台北:漢京文化,民國73[1984],初版
夏傳才,《詩經研究史概要》,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民國83(1994)年11月初版三刷
夏傳才,《詩經語言藝術新編》,北京:語文出版社,1998年1月第一次印刷
袁長江,《先秦兩漢詩經研究論稿》,北京:學苑出版社,1999年8月北京第一版
高明乾等著,《詩經動物釋詁》,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9月
張西堂,《詩經六論》,上海:商務印書館,1957年11月上海二次印刷
陳子展,《詩經直解》,上海:復旦大學出版,1994年
陸錫興,《詩經異文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10月第二次印刷
張啟成,《詩經研究史論稿》,貴州人民出版社,2003年2月
傅斯年,《詩經講義稿》,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10月第一次印刷
程俊英、蔣見元,《詩經注析》,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1月北京第四次印刷
葉舒憲,《詩經的文化闡釋》,陜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
猶家仲,《詩經的解釋學研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6月
董同龢譯,《高本漢詩經注釋》,台北:國立編譯館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編印,民國68(1979)年2月再版
楊鍾基,《詩集傳舊說輯校》,香港中文大學聯合書院,1974年9月初版
楊愛姣,《詩經研究叢刊第四輯.詩經中名詞作疊根的狀態形容詞探析》,中國詩經學會編,北京:學苑出版社,2003年1月
楊合鳴,《詩經疑難詞語辨析》,武漢:崇文書局,2003年5月
劉毓慶,《從詩經到文學--明代詩經學史論》,北京: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年11月
趙帆聲,《詩經異讀》,河南大學出版社,2002年1月第一次印刷
聞一多,《詩經研究》,成都:巴蜀書社出版,2002年12月第一次印刷
潘富俊著、呂勝由攝影,《詩經植物圖鑑》,台北:貓頭鷹出版,2002年1月
糜文開、裴普賢《詩經欣賞與研究》,台北:三民書局,民國80[1991]年重印二版一刷
聶石樵主編,《詩經新注》,濟南:齊魯書社出版,2003年3月第二次印刷
(二)【訓詁與校勘】
〔清〕王念孫,《廣雅疏證》,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4月北京第二次印刷
〔清〕邵晉涵《爾雅正義》卷第四<釋訓第三>,收於《續修四庫全書187.經部.小學類》,上海:古籍出版社
白兆麟,《校勘訓詁》,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1年6月第一次印刷
周祖謨,《爾雅校箋》,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11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周祖謨,《方言校箋》,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11月
林尹,《訓詁學概要》,台北:正中書局,民國86(1997)年6月第17次印行
倪其心,《校勘學大綱》,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4年7月第二版
陸宗達,《訓詁學簡論》,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民國73[1984]年)
馮浩菲,《中國訓詁學》,山東大學出版社 2003年3月第三次印刷
齊佩瑢,《訓詁學概論》,北京:中華書局 2004年7月
(三)【語言、語法與音韻】
王力,《中國語法理論》下冊,北京:中華書局,1955年4月第一版
王力,《古代漢語》,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7月北京第33次印刷
申小龍,《語文的闡釋》,遼寧教育出版社,1991年12月第一版
呂叔湘,《中國文法要略》,北京商務印書館,1982年8月新一版
余行達主編,《古代漢語》,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3年5月第四次印刷
周法高,《中國古代語法.造句編》,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印行,民國83(1994)年4月景印二版
周法高,《中國古代語法.構詞篇》,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印行,民國83(1994)年4月景印二版
周振鶴、游汝杰,《方言與中國文化》,台北:南天書局出版,民國79(1990)年10月台一版
竺家寧,《漢語詞彙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民國88(1999)年10月初版一刷
房玉清,《實用漢語語法》,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1993年6月第二次印刷
孟蓬生,《上古漢語同源詞語音關係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6月第一次印刷
周薦,《漢語詞匯結構論》,上海辭書出版社,2004年12月第一版
范淑存、于雲,《成語中的古漢語知識》,中國經濟出版社,1991年2月第一版
袁家驊,《漢語方言概要》,北京:語文出版社,2003年1月
陳望道,《修辭學發凡》,台北:台灣開明書店,民國49(1950)年4月
陳望道,《修辭學發凡》,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03年10月第三次印刷
許世瑛,《中國文法講話》,台北:台灣開明書局,民國74(1985)年10月修訂十八版發行
郭紹虞,《照隅室語言文字論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4月第一次印刷
張先亮,《理論語法研究與比較》,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4月第一版
程湘清主編,《先秦漢語研究》,山東教育出版社,1992年9月第一版
黃金貴,《古漢語同義詞辨識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8月第一次印刷
蔣紹愚,《古漢語詞匯綱要》,北京大學出版社,1989年12月第一次印刷
董秀芳,《詞彙化:漢語雙音詞的衍生和發展》,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年7月第一次印刷
葛本儀主編,《漢語詞匯學》,山東大學出版,2003年8月第二次印刷
魏建功,《古音系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9月北京第二次印刷
(四)【文字】
〔東漢〕許慎、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台北:書銘出版社,民國83(1994)年10月七版
〔清〕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台北:藝文印書館,民國64(1975)年8月三版
于省吾,《雙劍誃群經新證》,上海書店出版社,1999年4月第一次印刷
王力,《同源字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年11月北京第六次印刷
王力主編,《王力古漢語字典》,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12月北京第四次印刷
唐蘭,《中國文字學》,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4月第一次印刷
許威漢,《漢語文字學概要》,上海:上海大學出版社,2002年
魯實先,《假借遡原》,台北:文史哲出版社,民國62(1973)年10月初版
蔡信發,《說文答問》,台北:萬卷樓出版社,民國84(1995)年11月
顧實,《中國文字學》,台灣文海出版社,民國59(1970)年1月初版
(五)【詩話】
〔宋〕嚴羽著、郭紹虞校釋,《滄浪詩話》,台北:里仁書局,民國76(1987)年4月初版
〔清〕何文煥,《歷代詩話》(上、下集),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9月第六次印刷
丁福保輯,《歷代詩話續編》(上、中、下集),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8月第四次印刷
(六)【其他】
〔春秋〕管仲,《管子》,台北:中華書局印行,民國70(1981)年
〔春秋〕左丘明,《國語》,台北:中華書局,民國70[1981]年
〔戰國〕呂不韋,《呂氏春秋》,台北:中華書局印行,民國70(1981)年
〔西漢〕揚雄,《法言義疏》,台北:世界書局印行,民國47(1958)年
〔西漢〕桓寬,《鹽鐵論》,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印行,民國64[1975]年
〔西漢〕劉安,《淮南子》,台北:中華書局印行,民國70[1981]年
〔東漢〕應劭《風俗通義》,台北:世界書局印行,民52[1963]年
〔東漢〕班固,《漢書.食貨志》,台北:藝文印書館影,民國54(1965)年
〔東漢〕王充,《論衡》,嚴一萍選輯,臺北:藝文印書館,民國56(1967)年
〔東漢〕班固,《漢書.藝文志》,《續修四庫全書》914,續修四庫全書編纂委員會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東漢〕班固,《漢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
〔梁〕蕭統撰、〔唐〕李善注,《昭明文選》,長沙:商務印書館印行,民28[1939]年
〔梁〕劉勰著、周振甫注,《文心雕龍》,台北:里仁書局,民國90(2001)年9月28日初版4刷
〔梁〕沈約,《宋書.謝靈運傳》,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
〔北齊〕顏之推著,程小銘注《顏氏家訓》(台北:地球出版社,民國84(1995)年元月第一版)
〔唐〕釋慧琳《一切經音義》,《百部叢書集成》嚴一萍選輯,臺北:藝文印書館影印,民國56(1967)年
〔唐〕杜佑,《通典》,杭州:浙江古籍出版,2000年第二版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註》,台北:鵝湖出版社,民國73(1984)年9月初版
〔宋〕李昉等奉敕撰,《太平御覽》,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81[1992]年臺一版
〔宋〕張有,《復古編》第三冊,上海:涵芬樓影印影宋經鈔本
〔明〕方以智著、侯外廬主編,《方以智全書》,江蘇: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9月出版
〔清〕戴震,《戴東原集.答段若膺論韵》卷六,長沙:商務印書館印行,民國8(1939)年
〔清〕紀昀,《四庫全書總目提要》,長沙:商務印書館印行,民國28(1939)年
〔清〕顧炎武,《日知錄》,長沙:商務印書館印行,民國28[1939]年
〔清〕阮元校,《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公羊傳》,台北:藝文印書館,民國45[1956]年
〔清〕朱右曾,《逸周書集訓校釋》,台北:世界書局印行,民國45 [1956]年
〔清〕孫希旦,《禮記集解》,台北:文史哲出版社,民國79[1990]年8月文一版
〔清〕阮元校,《十三經注疏分段標點.周易》,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民國90(2001)年)
〔清〕邵晉涵,《爾雅正義》(《續修四庫全書187.經部.小學類》),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清〕顧炎武,《易音》卷三,《文津閣四庫全書(八三).經部.小學類》,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
〔清〕馬國翰,《玉山房輯佚書.經編詩類》,《續修四庫全書》之子部.雜家類(1201),續修四庫全書編纂委員會,上海古籍出版社,頁211~414
王彦坤,《古籍異文研究》,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民國85(1996)年12月初版
王國維著、吳調孚校注,《人間詞話》,台北:頂淵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民國90(2001)年6月第五次印刷)
王國維,《古史新證》,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0年4月第五次印刷
王國維,《觀堂集林》,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2年1月第二次印刷
朱自清主編,《聞一多全集》,台北:里仁書局,民國88(1999)年初版
朱自清,《說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10月第二次印刷
朱光潛,《文藝心理學》,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8月第四次印刷
朱光潛,《詩論》,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年6月第一次印刷
沈淑,《陸氏經典異文》,上海商務印書館,民國26(1937)年6月初版
李滌生,《荀子集釋》,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00年3月初版八刷
李珊,《動詞重疊式研究》,北京:語文出版社,2003年8月第一次印刷
吳新楚,《周易異文校證》,廣東人民出版社,2001年8月第一次印刷
亞理士多德著、姚一葦譯註,《詩學箋註》,台北:台灣中華書局,民國
8 2(1993)年8月十版三刷
馬茂元主編,《楚辭注釋》,台北:文津出版社,民國82(1993)年9月
徐振邦,《聯綿詞概論》,北京:大眾文藝出版社,1998年7月北京第一次印刷
陳國慶,《漢書藝文志注釋彙編》,台北:木鐸出版社,民國72(1983)年9月初版
張敏註譯,《列女傳今註今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83[1994]年
黃永武,《中國詩學‧設計篇》,台北巨流圖書公司,民國88(1999)年9月初版12印
黃懷信,《戰國楚竹書詩論解義》,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年8月第一次印刷
〔法國〕雅克.德里達,《聲音與現象》,北京:商務印書館 ,2005年月第四次印刷
趙雨,《上古詩歌的文化視野》,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年10月
錢穆,《現代中國學術論衡》,長沙:岳鹿書社1986年出版
〔日人〕瀧川龜太郎,《史記會注考證》,台北:文史哲出版社,民國82[1993]年10月初版
二、【博、碩士論文】
呂珍玉,《高本漢詩經注釋研究》(東海大學博士論文,民國86年〔1997〕年元月)
歐秀慧,《詩經擬聲詞研究》(中正大學碩士論文,民國81年〔1992〕年)丁文倩,《元散曲重疊詞研究》(中正大學碩士論文,民國85年〔1996〕年)張淑惠,《詩經動植物意象的隱喻認知詮釋》(東海大學碩士論文,民國94年〔2005〕年7月)三、【期刊論文】
(一)疊字(重言、疊音詞、雙音詞)相關論文
余培林,<三百篇中疊字不作動詞說>,《國文學報》,第17期魏聰祺,<疊字分類及其辨析>,《國學輔導》雙月刊(語文),43卷第5期(民國93(2004)年6月)
王顯,<詩經中跟重言作用相當的「有」字式、「其」字式、「斯」字式和「思」字式>,《語言研究》,第4期(1959年)
陳慶武,<泛論現代漢語的重疊形式>,《福州師專學報》,第14卷第1期(1994年3月)
孫景陽,<珠圓玉潤、妙趣橫生:談詩中疊字的妙用>,《益陽師專學報》,第15卷第3期(1994年5月)
吳林森,<疊字藝術漫談>,《南平師專學報》,第1期(1995年)
吳曉峰,<疊字與疊音詞>,《長春師院學報》,第2期(1995年)
李長仁,<古漢語雙音詞集說>,《遼寧學刊》,第2期(1995年)
張其昀,<《詩經》疊字三題>,《鹽城師專學報》,第1期(1995年)
張其昀,<《詩經》疊字三題(續)>,《鹽城師專學報》,第3期(1995年)
王毅,<試論元散曲的疊字藝術>,《湖南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第25卷第3期(1996年)
李文,<重言的性質>,《鎮江師專學報》,第1期(1997年)
張保寧,<《詩經》疊音詞與主體情感表現>,《西安外國語學院學報》,第5卷第2期(1997年)
楊滿忠,<簡論《詩經》疊字的社會美>,《固原師專學報》,第4期(1997年)
謝永玲,<疊音詞和重疊式合成詞的區分>,《河南師範大學學報》,第25卷第3期(1998年)
周克庸,<也談《詩經》重疊詞的詞性>,《河南師範大學學報》,第25卷第4期(1998年)
郭作飛,<《毛詩訓詁傳》複音詞初探>,《四川三峽學院學報》,第4期(1998年)
楊汝福,<漫談重言>,《柳州師專學報》,第13卷第4期(1998年12月)
李荀華,<《詩經》中重言疊字的文化意義>,《河南師範大學學報》,第9卷第1期(1999年)
麻曉燕,<也談在古典詩歌創作中的作用>,《河南師範大學學報》,第2期(1999年)
駱小所,<關於疊音詞與重疊詞的區分>,《保定師範專科學學報》,第14卷第2期(1999年4月)
李大遂,<談毛傳對重言的訓釋>,《廣播電視大學學報》,第3期(1999年)
周延雲,<《詩經》疊字運用研究>,《青島海洋大學學報》,第2期(2000年)
郭瓏,<《詩經》疊音詞詞新探>,《廣西師範大學學報》,第36卷第2期(2000年6月)
吳吟,<漢語重疊研究綜述>,《華東師範大學學報》,第3期(2000年6月)
趙伯義,<《毛詩訓詁傳》解釋重言說>,《河北師範大學學報》,第23卷第3期(2000年7月)
馬靜,<從語用修辭角度解讀重言式>,《外語教學》,第21卷第4期(2000年10月)
楊星,<關於合成複音詞分類問題>,《南平師專學報》,第20卷第1期(2001年)
鄭立新,<大珠小珠落玉盤--疊字的審美功能>,《福建師範大學福清分校學報》,第3期(2001年)
徐金穎,<關於疊音詞與重疊詞的區分>,《保定師範專科學學報》,第15卷第1期(2002年1月)
王冀,<《詩經.國風》中疊字淺析>,《修辭學習》,第3期(2002年)
李成君,<重疊式的複音詞>,《呼倫貝爾學院學報》,第10卷第2期(2002年4月)
王苹,<論複疊式辭格的審美功能>,《呼倫貝爾學院學報》,第15卷第3期(2002年9月)
華玉明,<漢語重疊理據(一)--重疊動因>,《邵陽學院學報》,第1卷第1期(2002年)
華玉明,<漢語重疊理據(二)--重疊動因>,《邵陽學院學報》,第1卷第3期(2002年)
吳麗興,<重言式的語用修辭特色>,《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第12卷第4期(2002年12月)
王艷峰,<《詩經》重言正格淺析>,《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第20卷第6期(2002年12月)
李科、韓華,<論古代詩詞中的疊字藝術>,《河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第16卷第2期(2003年6月)
孫冬妮,<《詩經》疊字分析>,《襄樊學院學報》,第24卷第6期(2003年11月)
鄭春琴、李小雲,<疊音詞和重疊詞的區別>,《內江師範學院學報》,第19卷第1期(2004年)
(二)重言修辭功能相關論文
牛多安,<《詩經》藝術表現手法二題>,《東岳論叢》,第4期(1994年)
吳宗淵,<疊字在古典詩歌中的狀況與修辭功能>,《寧夏大學學報》,第17卷第4期(1995年)
袁旭東,<談疊字的修辭美>,《自貢師專學報》,第2期(1997年)
駱小所,<試析疊字及其修辭功能>,《楚雄師專學報》,第14卷第2期(1999年4月)
米小群,<談AA式疊音詞的修辭功能>,《六盤水師專學報》,第12卷第2期(2000年6月)
汪東如,<漢語重疊的語法意義和修辭意義>,《河北師範大學學報》,第22卷第1期(2002年1月)
汪東如,<漢語重疊的修辭意義芻議>,《修辭學習》,第5期(2002年)
周成蘭,<漢語重疊詞的修辭功能及語用規律>,《湖北師範學院學報》,第25卷第2期(2005年2月)
(三)重言語法、句法相關論文
鄭海清,<論疊字的語法、語用和語體特點>,《韶關大學學報》,第16卷第1期(1995年1月)
華王明,<重疊的特殊句法作用>,《邵陽師專學報》,第1期(1995年)
沈榮森,<《詩經》語言藝術探美>,《昆明師專學報》,第17卷第2期(1995年6月)
向熹,<論《詩經》語言的性質>,《中國的文學刊》,1998年1月
廖小華,<試析《詩經》中疊音詞的語法特點>,《龍岩師專學報》,第21卷(2003年6月)
王繼紅,<重言式狀態詞的語法考察>,《語言研究》,第23卷第2期(2003年6月)
陳世軍,<《詩經》語言與彝語比較溯源>,《貴州民族學院學報》,第3期(2004)
(四)聯綿詞相關論文
戴建華,<連語說略>,《固原師專學報》,第4期(1994年)
周玉秀,<聯綿詞的構成與音轉試探>,《西北師大學報》,第31卷第4期(1994年7月)
劉宜善,<連語之研究>,《昭鳥達蒙族師專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第17卷第4期(1995年4月)
關童,<聯綿詞名義再認識>,《浙江大學學報》,第28卷第6期(1995年12月)
賈齊華、董性茂,<聯綿辭成因追溯>,《信陽師範學院學報》,第16卷第3期(1996年7月)
龍慶榮、陳海倫,<聯綿詞中的冒牌貨>,《六安師專學報》,第13卷第4期(1997年12月)
黄宇鴻,<試論《詩經》中的聯綿詞>,《欽州學刊》,第13卷第3期(1998年9月)
鄧聲國,<《楚辭章句》聯綿詞訓釋芻議>,《東吳中文學報》,第8期(2002年5月)方麗娜,<漢語詞義學教學研究--聯綿詞篇>,《中學教育學報》,第9期(民國91年6月)(五)異文相關論文
張樹波,<《詩經》異文簡論>,《文化遺產》,第5期(1994年)
管錫華,<潛心研究、填補空白--《古籍異文研究》評介>,《暨南學報》,第16卷第4期(1994年10月)
黄靈庚,<《全唐詩》異文訛字考釋>,《浙江師大學報》,第1期(1996年)
石雲孫,<話語中的異文>,《安慶師院社會科學學報》,第2期(1996年)
錢宗武,<《說文》引《書》異文研究>,《益陽師專學報》,第17卷第3期(1996年)
何保英,<杜甫詩字詞異文的原因探析>,《五邑大學學報》,第1卷第3期(1999年3月)
吳辛丑,<由簡帛異文談古代通用問題>,《汕頭大學學報》,第17卷第4期(2001年4月)
李義琳,<異體字漫議>,《廣西師院學報》,第22卷第4期(2001年10月)
陳祥明,<中古詩歌異文關係類型初探>,《大理學院學報》,第1卷第1期(2002年1月)
王平,<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緇衣》引《詩》異文考>,《華東師範大學學報》,第35卷第4期(2003年7月)
梁振杰,<從《長沙馬王推漢墓帛書.五行》所引《詩經》異文看先秦至漢的《詩經》傳播>,《焦作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19卷第3期(2003年9月)
景盛軒,<異文的文化闡釋>,《西南交通大學學報》,第5卷第6期(2004年11月)
(六)音樂性相關論文
龔道運,<《詩經》的音樂性及其美學意義>,《浙江大學學報》
張宗福,<論《詩經》的音樂性>,《阿垻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1期(1999年5月)
黄敏學,<《詩經》音樂的探索>,《宿州師專學報》,第17卷第3期(2002年9月)
徐學萍、补哲浩,<優選論與漢語重疊詞的聲調變化>,《燕山大學學報》,第4卷第2期(2003年5月)
杜興梅,<論《詩經》的音樂文化特質>,《音樂探索》,(2004年4月)
馬琳,<漢語聲韻美探論>,《重慶工學學報》,第18卷第5期(2004年10月)
(七)文字、音韻、訓詁相關論文
呂珍玉<高本漢《詩經注釋》「堅持採用常見意義」、「堅持先秦文籍例證」兩項訓詁原則檢討>(東海大學學報第三十七卷,民國85年7月出版)
呂珍玉<《詩經》「居」字用法歧義考辨>(東海大學學報第三十九卷,民國87年7月)
呂珍玉<《詩經》疊章相對詞句訓詁問題探討>(東海中文學報第十二期,民國87年12月)呂珍玉,<讀屈萬里先生《詩經詮釋.雅頌》疑義>,《東海大學文學院學報》,第44卷(民國91年7月出版)方孝岳,<關於先秦韻部的合韻問題>,《中山大學學報》,第4期(1956年)
管錫華,<論注釋與訓詁和古籍整理研究的關係>,《安徽教育學院學報》,第2期(1994年)
張月明,<訓詁學性質研究述評>,《內蒙古電大學刊》,第4期(1994年)
劉世俊,<論黄侃的訓詁學定義>,《寧夏大學學報》,第16卷第2期(1994年)
余章成,<談通假字與異字同義> 《曲靖師專學報》,第14卷第四期(1995年7月9日)
趙航,<《詩經》經文中疊詞探源(一)>,《南京師範專科學校學報》,第16卷第2期(2000年3月)
趙航,<《詩經》經文中疊詞探源(二)>,《南京曉莊學院學報》,第16卷第3期(2000年9月)
趙航,<《詩經》經文中疊詞探源(三)>,《南京曉莊學院學報》,第17卷第1期(2001年3月)
這些放在疊字項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