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sthwaite Elaine and Warner David(eds.),1995,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in higher and further education, Buckingham,England: Society for Research into Higher Education & Open University Press.
Kim, Chigon, 2000,Economic restructuring, flexible employment practices, and contingent workers: Socio-spatial configurations of labor market flexibility. Ph.D.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Buffalo.
Klingner Donald E., John Nalbandian, 2003, Public personnel management-contexts and strategies(5th ed), New Jersey:Prentice Hall.
David Middlewood , Jacky Lumby ,1998,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in schools and colleges, London :Paul Chapman..
Mir, Ali; Mir, Raza; Mosca, Joseph B.,2002,The New Age Employee: An Exploration of Changing Employee-Organization Relations. Public Personnel Management,31(summer) 187-200.
Peters,B.G.,2002, Administrative Reform and Public Personnel Management ,in Ban Carolyb, Norma M. Riccucci(eds.)(3rd ed),Public personnel management:current concerns,future challengers, New York :Longman.
B. Guy Peters原著/許道然等譯,2000,政府未來的治理模式,台北:智勝。
Bennett Harrison著,李昭瑢譯,1997,組織瘦身,遠流。
Earl Babbie著,李美華譯,1998,社會科學研究方法,時英。
Edward Sallis著,何瑞薇譯,2002,全面品質教育,高等教育文化。
Gumport J. Patricia & Marc Chun著,王九逵譯,2003,科技與高等教育—新時代的機會與挑戰,收錄在陳舜芬等譯,21世紀美國高等教育—社會、政治、經濟的挑戰,第14章,頁419-441。
人事行政局人力處,1994,聘僱人員制度之檢討與改進,人事月刊,第19卷,第3期,頁47-52。
大學校務評鑑資訊網,http://ua.twaea.org.tw/,檢閱日期:2005/12/1。
大學校務評鑑資訊網評鑑報告書,http://ua.twaea.org.tw/school/final/report.htm,檢閱日期2005/12/22。
王令宜,2005,我國大學校務評鑑之發展與現況,教育研究月刊,第137期,頁80-92。全民勞教e網勞退專區,http://cla.hilearning.hinet.net/law.jsp,檢閱日期:2005/12/25。
成之約,1999,淺論「非典型聘僱關係」工作形態的發展與影響,勞工行政,第139期,頁10-18。成之約,2000,「派遣勞動」及其對勞資關係與人力資源管理之意涵與因應,空大行政學報,第10期,頁1-26。朱柔若,1998,社會變遷中的勞工問題,揚智。
朱愛群,2005,契約進用公務人力之研究,國家菁英季刊,第1卷第1期,頁205-228。考試院編纂室編,2005,考銓報告書,第5版,台北市:考試院。
行政院人事行政局,2003,世界各國及大陸地區人事制度簡介,行政院人事行政局出版。
行政院人事行政局,http://www.cpa.gov.tw/cpa2004/pllaw/download/PLRL94111002.doc,檢閱日期2005/12/24。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編纂,2000,政府再造運動,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出版,晨星發行。
何永福、楊國安,1998,人力資源策略管理,第3版,台北市:三民。
何金針,2003,學校行政理論與實務,台北:幼獅。
呂世壹,2005,專業績效人事制度--改進行政機關聘僱人員制度之初探,人事月刊,第40卷,第1期,頁42-26。李建良,1999,政府機關臨時人員法制重建的基本課題,公務人員月刊,第36期,5-14。李政忠,2004,網路調查所面臨的問題與解決建議,資訊社會研究,第6期,頁1-20。
李紹芬,2003,非常任文官進用問題之研究,人事行政,第141期,頁40-50。周威廷,2005,人力資本與社會資本概念對人事管理策略的影響,人事月刊,第40卷,第3期,頁6-15。林士峰,2002,銀行業人力彈性運用與員工心理契約的關係及影響,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林延增,2004,政府人力運用鬆綁契約進用人力制度之研究,收錄於行政院人事行政局編著,研究發展得獎作品選輯93年,http://ca2.cpa.gov.tw/oldweb/research93/a-fpdf/bba.pdf,檢閱日期:2006/2/11。
林承賢,2004,近五年來臺灣傳播學界博碩士論文使用網路問卷研究方法之後設分析,資訊社會研究,第6期,頁25-53。
林奕銘,2004,日本臨時公務人力探析,公務人員月刊,第99期,頁33-37。林昭吟,2003,人力資源彈性運用策略與工作者反應之探討-以不同僱傭關係專業人員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林家瑜,2004,高科技產業教育訓練與非典型工作安排之關聯性探討—以新竹科學工業園區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林庭光,2004,政府約聘僱人員工作滿意與工作績效之相關研究--以經濟部標準檢驗局為例,義守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林素鈺,2002,大學校院認證ISO 9000與其行政服務品質,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林富美、徐國淦,2001,知識經濟對勞動市場的影響,國家政策論壇,第6期,頁22-31。林豐賓,2004,勞動基準法論,三民。
邱皓政,2002,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五南。
邱華君,2000,人事政策與人事制度之解析,人力發展月刊,第80期,頁10-13。施能傑,1999,人力運用的兩項趨勢--精簡與彈性化,人事月刊,第28卷,第4期,頁45-53。施能傑、蔡秀涓,2003,契約性人力運用之理論與現實,公務人員月刊,第81期,頁15-26。洪國平,1999,析論重新建構聘僱人員管理體制之構想,公務人員月刊,第36期,15-19。翁興利,2005,組織精簡與人力資源管理之研究,人事月刊,第40卷,第1期,頁24-36。高永光,2004,政府彈性用人制度之探討,國家政策論壇季刊,春季號,頁30-38。張至聰,2003,非典型勞動人員工作滿意度之研究-以定期契約工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家宜著,2002,高等教育行政全面品質管理—理論與實務,高等教育文化。
張添洲編著,2003,學校經營與行政,五南。
張舒涵,2004,大學院校約聘人員人格特質、工作滿意度及離職傾向之研究,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扈克勛,1999,醫院人力資源彈性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教育部人事處,http://www.edu.tw/EDU_WEB/Web/publicFun/dynamic_default2.php,檢閱日期:2005/12/15。
教育部高教司,欣見大學法完成修法,國內大學邁入新的里程碑,http://epaper.edu.tw/news/941213/941213a.ht,檢閱日期:2005/12/15。
教育部統計處,http://www.edu.tw/EDU_WEB/EDU_MGT/STATISTICS/EDU7220001/data/serial/u.htm?FILEID=130551&open,檢閱日期:2006/1/9。
莊雅淑,2004,建構公部門人力資源管理新思維:以核心能力為觀點,人事月刊,第39卷,第4期,頁63-68。許立一,2003,解構公共行政當中管理主義的後設敘事,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報第8期,頁1-30。
許瀞文,2004,私立大學行政人力評鑑芻議,學校行政雙月刊,頁155-166。陳滌清,1995,大學的人事結構問題,教改通訊,第15期,頁8-10。
陳銘義,2002,私立學校職員權利與義務之探討,商業職業教育期刊,頁18-22。陳德禹,2003,當前公務人力資源管理的新政策取向,行政管理論文選輯第17輯,頁237-249。
曾冠球,2004,公務人力彈性化的理論與實務,空大行政學報,第14期,頁107-128。湯堯,2005,大禮物、新思維:從五年五百億談大學治理應有的積極作為,收錄在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94年年會學術研討會,「高等教育改革的全球在地化:國際改革趨勢與台灣經驗的反省」,頁66-75。
湯堯、成群豪著,2003,陳伯璋審訂,高等教育經營,高等教育文化。
黃建祥,2003,鋼鐵業協力外包廠商人力彈性運用與其組織績效研究--以S鋼廠及中鋼協力外包廠商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黃政傑,2003,大學評鑑的爭論話題,師友,第438期,頁0-3。
黃程貫 ,2003,我國勞動法發展趨勢之觀察與展望,月旦法學雜誌,第100期,頁91-106。楊士賢,2003,非典型工作者與全時正職工作者之工作價值觀比較研究,長榮大學經營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葉穎蓉,2004,由心理契約檢視員工工作身份對工作態度與行為的影響─以公部門的約聘人員為例,人力資源管理學報,第4卷,第4期,頁105-129。葉錦義,1999,公務人力資源彈性管理之研究--以英美經驗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董保城,2004,從「學者共和國」到「學術企業體」之兩難-論新版大學法草案,月旦法學雜誌,第106期,頁188-208。詹火生,2001,新經濟世紀的勞動政策,台北市:厚生基金會。
廖永靜,1996,當前學校人力資源管理的課題,人事月刊,第23卷,第3期,頁40-48。蓋浙生,2002,教育經營與管理,師大書苑。
銓敘部網站 http://www.mocs.gov.tw/index.htm,檢閱日期2005/12/21。
蔡良文,2003,人事行政學論現行考銓制度(第二版),五南。
衛民,2001,公共部門勞資關係的新課題:論公立大學員工一校五治的勞動條件與團結權,考銓季刊,第26期,頁36-48。鄭錫鍇,2001,知識管理對政府部門人力資源管理之影響分析,考銓季刊第二十五期,頁124-137。謝正君,2003,契約式聘僱人力之探討--以臺北市政府為例,公務人員月刊,第81期,頁27-33。簡玟偵,2002,高科技業人力彈性運用之探討,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魏敏飛,2002,公務人力的精簡及彈性策略與組織績效之相關性研究--經濟部水利署附屬各區水資源局及河川局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蘇蘅、吳淑俊,1997,電腦網路問卷調查可行性及回覆者特質的研究,新聞學研究,第54期,頁75-100。